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
自媒体运营心得如何应对危机公关
![自媒体运营心得如何应对危机公关](https://img.taocdn.com/s3/m/dc02bf3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6.png)
自媒体运营心得如何应对危机公关自媒体的兴起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广泛化,然而,作为自媒体运营者,我们必须要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公关事件。
危机公关的处理直接关系到自媒体的声誉和信任度,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应对危机公关的心得和策略。
一、及时响应危机事件在危机公关事件发生后,及时响应是至关重要的。
自媒体运营者应该第一时间发表正式声明,向受众传递信息,同时承诺会积极处理问题并协助调查。
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布权威媒体的报道、专家解读等方式增加透明度,减少谣言的传播。
二、建立稳定信誉关系在平常的自媒体运营中,建立稳定的信誉关系非常重要。
通过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与受众建立互动和沟通渠道、回应受众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能够使自媒体运营者在危机公关事件发生时拥有更强的信誉和影响力。
此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与其他自媒体合作等也是树立良好声誉的有效途径。
三、适当控制信息发布危机事件发生后,自媒体运营者需要控制好信息的发布。
避免发布不准确、不完整或尚未核实的信息,以免加重恶化事态。
同时,要注意掌握发声机会,选择合适的平台和方式发布信息,以免引发更多争议和负面情绪。
四、积极修复形象在危机公关事件中,自媒体运营者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修复形象。
可以通过公开道歉、赔偿受害者、整改内部管理等方式向公众展示自己的诚意和决心。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重塑形象,让公众重新认识和接受自媒体运营者。
五、借助专业团队支持危机公关处理可能需要专业团队的支持和指导。
自媒体运营者可以寻求媒体公关专家的帮助,对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和策划,并制定有效的公关方案。
专业团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会在处理危机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自媒体运营者更好地应对危机公关。
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危机公关事件过后,自媒体运营者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做好改进和调整。
只有通过总结和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危机处理的水平,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公关事件。
第十三章 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公关 《管理危机》PPT课件
![第十三章 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公关 《管理危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7905facc7931b765ce15ee.png)
➢ 在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介绍发布会的主要参与者 。
➢ 按照预定的时间,控制新闻发布会的进度。在行将结束 记者提问之前,要明确告诉哪个问题是最后一个问题。
➢ 由于危机沟通的新闻发布会有可能气氛比较紧张,因此 要善于运用诚恳的态度、礼貌的语言,缓解现场的紧张 气氛,维持现场正常的秩序。
媒体公关及其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
四、新媒体的发展也给企业危机公关造成了一定的 危害
➢ 新媒体增大危机的爆发可能 ➢ 新媒体扩大危机的影响范围 ➢ 新媒体加快危机的传播速度 ➢ 新媒体放大危机的破坏效果
媒体公关及其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 五、新媒体的出现也给企业危机公关带来的便利
➢ 为企业提供沟通渠道 ➢ 丰富企业的沟通方式 ➢ 便于企业引导舆论
➢ 认真倾听记者提出的问题,不要中途打断记者的提问,等记 者的问题全部说完之后再开始回答。
➢ 对于尚没有结论的问题直接指出来,不用猜测或不真实的信 息来填补消息的空白,并表示会尽早提供答案;对无法提供 的信息,应礼貌地表示无法告之并说明原因。
➢ 对于记者提出的刁难问题或穷追不舍,要始终控制住自己的 情绪,语速维持在正常水平,语气平和,不能高声叫嚷。
➢ 从业经验 ➢ 新媒体意识 ➢ 信息处理能力
3、建立与媒体的多层次合作关系
4、及时与媒体取得联系 5、从媒体的角度对社会舆论导向进行引导和管理 6、寻找时机进行企业宣传活动
媒体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二、媒体公关与沟通中的误区
➢ 临时抱佛脚 ➢ 不配合媒体采访 ➢ 沟通口径大相径庭 ➢ 对媒体横加指责
一、新闻发布会的举办时机及地点 时机的确定因素
第一,记者频繁前来采访,企业危机管理小组应 接不暇;
高校公共危机事件中舆情控制与媒体公关
![高校公共危机事件中舆情控制与媒体公关](https://img.taocdn.com/s3/m/1109b923192e45361066f535.png)
随着国家高校不断扩招,到200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的人数迅速突破2300万,万人大学比比皆是。
高校成为国家人口十分密集的公共场所之一,高校师生“两高”(即高学历、高密度)成为政府、社会、媒体重要的关注目标。
公共危机事件易发是当前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重点,也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全新课题,事件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置,极易引发大的事端,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作为高校公共事件之外的社会舆论和媒体始终高度关注着高校的发展,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舆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分析和控制,高校公共事件的传播生态环境会不断恶化。
一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界定、诱因和特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轨时期,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着重大变革,整个社会同时也进入了危机事件的多发期,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危机挑战和压力。
近几年来,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着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影响着高校在社会中的声誉,“象牙塔”不再宁静。
(一)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界定芬兰危机研究专家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一种严重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或者基本价值规范的形势。
在这种形势中,决策者必须在很短时间里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
在这段时间里,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日夕的核心价值受到威胁,且威胁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1]。
罗森塔尔危机理念主要呈现了危机的状态和处置流程,从广义上讲,他侧重于泛态危机。
那么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如何界定?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危机事件是指发生在高校或者与高校成员结构中的集体或个体有关,在事先未知情况下突发的事件,其基本特征为突发、不可预见并造成相应的后果。
2006年8月31日,教育部在清华大学首次举办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应急演练,其中一个演练项目是隔离危险地带并安全撤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演练开幕式上指出:“当前,全国教育系统已经基本建立起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安全稳定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要切实将应急管理的常态和非常态工作相结合,扎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校园公关策划书
![校园公关策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0b185b0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8.png)
校园公关策划书标题:校园公关策划书一、背景分析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学校对于公关策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校园公关策划能够帮助学校与各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提升学校形象,在各项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本文将围绕校园公关策划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总结,以期为学校的公关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二、目标定位我们的目标是将校园公关策划转化为学校形象提升和活动推广的有效工具,通过策划和执行一系列的公关活动,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提高学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
三、策划内容1. 学校品牌推广活动针对学校品牌的推广活动可以在校内校外进行多渠道的宣传,包括线上线下媒体、校园广告牌、校园电视台、校园APP 等。
通过举办学校明星讲座、名人演讲、学术交流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2. 社会责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责任活动,如环保公益活动、扶贫助学等,借助媒体宣传活动的过程,提高学校社会形象。
同时,通过活动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3. 线上活动推广在互联网时代,线上活动平台的运用不可忽视。
学校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线上活动,增加学校曝光率,与学生进行更直接的互动。
同时,组织线上有奖竞猜、问答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提升学校知名度。
4. 校园文化展示组织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如艺术节、文化创意市集、文化周等,展示学校的文化底蕴。
通过展示学生的才艺和创意作品,加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5. 教师学术交流组织教师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研讨,提高学校学术水平。
同时,通过媒体宣传活动,扩大学术影响力,提高学校声誉。
四、推广渠道1. 媒体宣传与本地媒体、高校媒体、行业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发布学校最新动态、成功案例和重要活动等,扩大学校影响力。
2. 校内渠道利用校园广播电台、校报、校园电视台等校内媒体,宣传学校活动和成果,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关注和认可。
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资料
![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45eb5e28762caaedc33d43e.png)
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壹、前言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面对一个变化的时刻,以及随着变化而来的未知处境,因而产生压力、焦虑,或是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一般心理学家认为就是一种危机(crisis)。
这种危机的状态来自面对问题时,昔日处理问题的方式无法处理,难以脱困,或其平日的处理机能受到限制。
危机可能是事件本身,亦有可能是对此事件的认知状态,而其又常在情况急遽转变之前可供反应的时间很有限,且威胁组识或决策单位之价值、目标,或个人安全,因此处理过程复杂、多元,且具不确定性。
由于学校获有社会上较多正面与专业评价,也有较高之期待,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或犯罪行为,往往会成为新闻大肆报导的焦点。
因此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不论对学校教育目标之冲击,或是学校组识、行政处理能力的挑战而言都是一种危机。
其迁涉学生、教师、行政人员与家长,以及相关之利害人。
由于社会开放,事件易于曝光,因而媒体、民代介入,民间组识之关心等外在因素,使处理之复杂度增高,常令单纯的学校人员与原有机制穷于应付,也往往因一时的忽略而造成人员伤害、形成学校面临四面楚歌,无法挽回的局面。
唯处理得当也有不少学校,因此事件而能借力使力,增强行政能力,强化组识内部之凝聚力,提升性别平等之教学质量与效果,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与能量。
因此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对学校不仅是危机,亦是提升学校组识功能与推展性别平等教育之转机与契机。
一般而言,危机处理可谓是一个「关键性」的抉择,可能转入佳境但亦可能恶化,因此常言:「危机就是转机」或「危机就是契机」。
危机处理的先决条件是保护当事人,并避免扩大负面影响。
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一旦发生,学校即应进入危机处理的阶段,应把性别事件当成重要事情来处理,不能轻忽任何一个细节,也不要漏掉一点信息,认真对待相关法令。
即应启动预设之机制,并以专业与法定程序处理。
因此学校应有长期训练组成的团队,建制完整的防预机制,平时应加强学校人员的行政应变能力、辅导知能与性别平等意识之外,应切实充实性侵害与性骚扰处理的机制、资源与社会网络。
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
![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https://img.taocdn.com/s3/m/2d80727d02768e9951e7389e.png)
III.妥協型 (compromise) IV.靈感型 (inspiration)
方案不明確
(uncertainty)
資料來源:Zeleny,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卓武雄譯,1992。
2014/10/27
危機管理與媒體—17
Hale Waihona Puke 危機決策對應類型 (coping pattern)
危機管理與媒體—22
2014/10/27
面對媒體的技巧:受訪時該做事項
o o o o o o o o o o o 問清記者姓名( Ask the reporter's name. ) 使用自己全名( Use your full name. ) 選擇座位( Choose the site-if possible.) 選擇時間( Choose the time-if possible ) 保持冷靜( Be calm ) 說實話( Tell the truth ) 態度合作 ( Be cooperative ) 顯示專業( Be professional ) 要有耐心( Be patient ) 從容不迫( Take your time ) 說出重點( Use wrap-around sentences )
2014/10/27
危機管理與媒體—27
結論(三) :做好媒體公關
o 媒體公關得宜,協助化解危機;媒體處置 不當,宣染惡化危機。 o 處理危機新聞者,要抓住媒體記者關注的 事項。 o 要注意發佈新聞的適當時機。 o 要掌握新聞該準備及連繫的事項。 o 受訪時確實發揮「該做」事項,避免犯下 「不該做」錯誤
2014/10/27
危機管理與媒體—12
危機應變計畫項目
危机管理的流程与措施
![危机管理的流程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3e9bb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1.png)
危机管理的流程与措施危机管理是指在组织面临重大威胁或不可预测的风险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损失,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声誉,保证组织的持续运营。
危机管理流程与措施是指组织在面临危机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危机管理的步骤和手段。
本文将介绍危机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常见措施,以指导组织在面临危机时的处理和决策。
一、危机管理的基本流程1.风险评估:危机管理的第一步是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
组织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了解可能的危机类型、起因和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计划。
2.预警系统建立:预警系统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评估危机信号,及时发现并做出反应。
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组织内部的各部门和外部的相关机构的紧密合作,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危机应对计划: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组织应该制定详细的危机应对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危机的类型、处理步骤、责任分工、资源调配和沟通机制等内容。
危机应对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以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4.组织危机小组:危机管理的核心是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危机小组,负责统筹和协调危机的处理和应对。
该小组应由高层领导、相关专家和各职能部门的代表组成,协同工作,共同应对危机。
5.危机处理与决策:一旦发生危机,危机小组应立即启动危机应对计划,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在危机处理和决策中,应注重信息收集和分析、决策制定、资源配置和团队合作等方面,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危机沟通与公关:危机管理中的沟通和公关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危机的影响和传播。
在危机沟通和公关中,应注重沟通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及时向内部和外部各方发出信息,并与媒体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协调。
7.危机评估与总结:危机管理的最后一步是对危机进行评估和总结。
通过对危机的评估和总结,可以了解危机的原因和处理的效果,为今后的危机管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性别歧视的解决方案
![性别歧视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92e8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f.png)
性别歧视的解决方案
《性别平等:解决性别歧视的方案》
性别歧视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
解决性别歧视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积极的行动。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教育:教育是解决性别歧视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包括性别意识和尊重。
教师和家长也应该教育孩子们关于性别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
政策改革:政府和组织应该采取行动,制定和执行政策来保护妇女和少数群体的权益,包括就业、教育、医疗和法律方面的平等。
倡导和宣传:社会各界应该通过倡导和宣传来唤起大众对性别歧视的认识。
媒体和社交平台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宣传性别平等的理念和实践,帮助打破性别歧视的陈旧观念。
改变社会观念:性别歧视根植于社会观念中,需要改变大众的心态和观念。
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倡导男女平等,打破传统观念,鼓励男女平等参与各种活动和职业。
支持性别平等的组织:支持性别平等的组织和机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提供资源和支持,推动性别平等的发展。
人们可以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加强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性别平等。
总的来说,解决性别歧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的行动。
通过教育、政策改革、倡导和宣传、改变社会观念以及支持性别平等的组织,我们可以逐步实现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媒体危机公关案例分享
![媒体危机公关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498f47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5.png)
媒体危机公关案例分享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体危机对企业形象和声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公关危机管理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几个媒体危机公关案例,以了解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危机,从而最小化负面影响。
案例一:P公司的产品质量问题P公司是一家知名的电子产品生产商,由于其产品受到广泛关注,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成为媒体的焦点。
不幸的是,最近他们的一款智能手机被曝光存在严重的电池问题,导致手机爆炸的风险。
面对这个危机,P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公关策略。
首先,他们迅速成立了一个危机公关团队,由高级管理层和专业公关人员组成,负责应对这个危机。
然后,他们发布了一份官方声明,承认并道歉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承诺对受影响的消费者进行全额退款或换货。
此外,他们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解释情况,并展示他们对产品质量的改进措施。
通过及时、诚实和开放的沟通,P公司成功地控制了危机,并恢复了公众对其产品的信任。
他们的公关策略受到了广泛赞扬,并成为一个经典的媒体危机公关案例。
案例二:W公司的机密泄露事件W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专注于开发和生产高端电子设备。
然而,他们最近遭遇了一次严重的机密泄露事件,导致关于他们的产品和技术的敏感信息被公之于众。
面对这个危机,W公司采取了不同于传统公关策略的做法。
首先,他们立刻成立了一个内部调查组,以确定机密信息的泄露来源,并采取措施加强信息安全和保护措施。
然后,他们主动联系了受影响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向他们道歉并承诺进行赔偿和改进。
此外,W公司还与媒体进行了积极的沟通,提供准确的信息,并分享他们的信息保护经验和教训。
W公司通过积极的应对和信息透明度,成功地减轻了危机的影响。
他们的公关策略被认为是媒体危机公关的典范,为其他企业树立了一个榜样。
案例三:T公司的不当言论事件T公司是一家全球范围内运营的零售巨头,但最近他们的CEO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
社交媒体危机公关的应对策略
![社交媒体危机公关的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7ced87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1.png)
社交媒体危机公关的应对策略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企业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
然而,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和开放性决定了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容易被放大,迅速传播负面消息,从而造成品牌形象受损和信任危机。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危机,企业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交媒体危机公关应对策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相关策略,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社交媒体上的危机。
一、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在应对社交媒体危机之前,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
通过对舆情变化的实时监测,企业可以在问题扩大之前及时采取行动。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分析舆情数据:利用舆情监测工具,对与企业相关的信息进行定期分析,包括关键词搜索、热点话题追踪等,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建立舆论监测团队:组建专门的舆论监测小组,负责关注网上讨论、媒体报道和用户反馈,并及时向管理层汇报潜在危机。
设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负面信息,企业必须迅速响应,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通过建立强有力的危机预警机制,企业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危机并作出相应准备,从而降低事件升级的风险。
二、制定全面的危机应对计划一旦危机突发,企业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应对计划,以确保反应迅速、信息透明。
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在危机发生时,各部门清楚自己的职责分工。
例如,公关部负责信息发布,市场部负责用户沟通等。
预准备应对方案:针对可能的不同类型事件(如产品召回、负面报道等),提前设计相应的处理方案,以便能够迅速实施。
沟通策略:确定如何通过社交媒体与公众沟通,包括选择合适的平台、话语风格以及信息传递内容等。
信息监测与反馈机制:实施信息反馈机制,确保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能够实时收集公众反馈,并根据反馈调整应对策略。
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企业要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快速且透明的信息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因此企业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发布相关信息。
透明的信息发布有助于减轻公众的不安情绪,重塑信任关系。
校园突发事件管理与舆情应对
![校园突发事件管理与舆情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eb1151ced15abe23482f4da2.png)
23
突发事件管理的三阶段和内容
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
事中管理: 控制事态,处 理好危机事件 ,将损失降到 最低限度 事后管理: 做好善后、 恢复、总 结和改进
事前管理: 防范于未然, 做好预防、 预测和预案
突发事件管理阶段及内容
24
突发事件管理的时空上的并存和 继发特点
事件1
事前管理: 预防、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突 发社会安全事件
经济危机和涉外危 机
危机管理地图
19
讨论:学校常见突发事件有哪些?
20
讨论:学校常见突发事件有哪些?
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山洪、内涝、台 风等。 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流行疾病。 公共安全事件:基础设施倒塌、火灾、交通 安全事故、群体性踩踏,校外人员恶意侵害 (人身、财产)。 事故:教学事故、活动事故、非正常死伤等。
B.一味否认、避谣
非典案例开启中国危机管理的新时代,但代价是沉 重的。在SARS事件中,早期由于大众媒体上相关 信息的缺失,造成了各种小道消息在民间私下迅速 流播,使得当时“广州城内人心惶惶,引起集体恐 慌,诱发了抢购白醋、板蓝根、抗生素的风潮,波 及邻近省份。” 内紧外松的严防死守阶段。政府有关报道很少,基 本上是“淡化处理”; 迫于社会、公众压力以及非典防治的艰巨性的“有 限报道”; 在国际、国内压力,以及中央高层的推动下,开始 “全面报道”。
50
4、媒体公关
日常联系制度(沟通、交体档案(判断媒体性质与级别。境内、 境外;敌对、中立、支持;官方、市场;中 央、省市、县区;传统媒体、新媒体)
51
5、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1、建设一批坚实的网络宣传阵地(整合各类网络 资源、构建多媒体联动机制、策划大型主题宣传、 搭建舆论互动平台); 2、打造一支精锐的网络管理队伍。(信息监测、 网络评论、意见领袖、网络导航员、其它管理和技 术服务人员) 3、完善一个高效的网络监管体系。(预警、预案、 会商、交办等) 4、营造一种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
学校危机应对与紧急处理策略
![学校危机应对与紧急处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05ea4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a.png)
学校危机应对与紧急处理策略1. 引言近年来,学校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给校园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理这些危机,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与措施,以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正常运转。
接下来将详细讨论学校危机的具体应对与处理策略。
2. 预防措施学校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例如,开展消防和地震灾害的应急演练,教授师生如何正确逃生和自救。
此外,安装安全监控设备和报警系统,加强校园的安全监控和预警能力。
3. 心理疏导学校危机事件对师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学校应组建专业的心理疏导团队,为师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阴影,稳定情绪,重塑信心。
4. 危机管理团队学校应成立危机管理团队,包括校长、行政人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负责处理危机事件。
危机管理团队应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应急预案,并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资源、传达信息。
5. 紧急通讯系统学校应建立紧急通讯系统,确保及时准确地向师生及家长发布重要信息。
可以借助手机短信、邮件、校园内广播等方式,及时向师生传递危机情况和应对措施。
6. 媒体公关策略学校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应及时与媒体进行沟通,提供准确的信息,向公众传递积极的应对态度和措施,以维护学校的形象和信誉。
同时,学校还应设立专门的危机应对新闻发布会,对外界进行解释和说明。
7. 外援及时支持学校在处理严重危机事件时,可以寻求外援,获得更多资源和支持。
这包括联络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及救援队伍等,以便能够更迅速地处理紧急情况,并组织救援行动。
8. 合理调度资源学校危机处理中,资源调度至关重要。
学校应设定明确的人员职责,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例如,优先安排基础设施维修,灾后重建及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造成的影响。
9. 经验总结学校在处理危机事件后,应组织专门的经验总结会议,吸取教训,改进危机处理策略,提高应对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危机事件数据库,记录每一起事件的处理经过和教训教育,为今后的危机处理提供依据。
学校舆情应急预案
![学校舆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56b97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6.png)
学校舆情应急预案学校舆情应急预案是指在学校发生意外事件、突发事件等危机事件时,学校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旨在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形象,有效应对和处理突发的舆情事件。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学校舆情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一、预案调度机制学校在制定应急预案的时候需要确定调度机制,即在事件发生时如何进行有效组织和指挥。
具体而言,学校需要设立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或主管领导担任总指挥,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的成员,统一组织和协调各项应急措施的实施。
同时,学校应当建立与其他政府部门、社区和媒体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在应急指挥过程中,确立好指挥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二、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学校舆情应急预案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
该流程应包括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处理流程的具体步骤,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和损失,具体包括:1.应急事件上报:当发现或听到突发事件的时候,第一时间应该向学校领导和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及职责人员予以处理。
2.紧急处置措施:根据事件的情况,在作出快速判断之后,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控制事态。
例如,在火灾等危险事件中,立即疏散师生员工,确保生命安全。
3.信息发布:学校领导在一切事件发生之后,应尽快发布相应的信息,告知师生员工,排解严重心理焦虑,同时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事态的变化及有关安全措施。
4.录入信息:在处理过程中,应当记录下各方面的信息,如个案需求及手续,相应班级和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联系方式等,并进行文件归档管理。
三、媒体公关危机处理学校舆情应急预案的最后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媒体的公关危机处理。
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媒体保持联系,确保信息的真实可信和严肃性,避免出现各种不良的声音和谣言。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媒体应急反应预案,做好线上准备工作,建立有关新闻发布、记者接待等程序,制定媒体熟悉的S.O.P. 标准操作程序,与媒体代表团队进行沟通和合作,应对危机事件时的求援请求,捍卫学校正当权益,防止传播不当的信息。
危机公关名词解释
![危机公关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1dbdd7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a.png)
危机公关名词解释
危机公关是指组织或者企业面对危机时采用公关方式来解决问题。
它与其他媒体公关不同,其关注的重点是灾害性危机,如:重大责任事件、生产安全事故、企业口径不一致、环境污染事件、企业大规模裁员、重大收购和重大结构性变化等。
而危机公关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在危机中可以维护自身的声誉,保护企业的利益,减少损失,恢复影响,恢复企业的正常运营。
1、紧急应对:即面对突发性危机时,组织者必须对危机做出及时、有效反应。
首先要立即开会,组织内部人员分析判断危机性质,然后决定处理方案,并且要按照计划推进。
2、危机预防:危机公关不仅要考虑危机的及时处理,更要考虑危机的预计,尽量防范危机的发生,把握危机的发生机率,以防不测。
3、危机管理:当危机发生时,危机公关的任务不仅仅是处理危机,更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防止危机在管理中失控,使危机得到有效控制。
4、形象重建:危机解决后,要重新建设企业形象,重新发挥企业影响力,恢复正常的企业经营状态。
5、后续监督:危机公关并不是一劳永逸,要随时关注发生的危机,对已经出现的危机进行监督,确保危机得到有效处理,防止出现后续问题。
危机公关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必须拥有一套完善的危机公关系统,来处理危机,维护企业声誉,保护企业
利益,减少损失,保证企业正常运营。
另外,企业要进行全方位的危机准备工作,建立危机预警、危机处理机制,从宏观上处理危机,有效解决危机,使企业雪中送炭,从危机中脱颖而出。
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
![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https://img.taocdn.com/s3/m/c63b1c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c.png)
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校园性别事件的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校园性别事件指的是在校园中发生的以性别为背景的冲突、歧视或暴力行为。
这种事件对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也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形象。
在面对校园性别事件时,学校必须及时妥善地处理,同时进行媒体公关,以扭转舆论导向,维护学校的声誉与形象。
首先,校园性别事件的危机处理要以保护受害者为首要任务。
学校应该及时了解情况,采取行动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这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调查并处理被指控者以及加强内部监管等措施。
学校必须做到公正、透明,并且确保得到受害者的真实授权和支持。
只有这样,受害者才能感到被尊重和关爱,同时也使得学校行动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得到了保证。
而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学校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也十分关键。
学校应该主动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并及时告知媒体事件的进展情况。
学校应该开设新闻发布会,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向媒体和公众说明事件的处理方案与进展情况。
同时,学校也应该与媒体进行积极合作,争取正面报道和舆论支持。
在进行媒体公关时,学校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应该及时发布公告,向师生和家长们说明事件的真相、学校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公告内容应该精准明了,以避免引起更多的猜疑或争议。
其次,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平台,如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校方的声音与解释,阐述学校对性别平等的重视与行动。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发表专业意见,增加公众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
再次,学校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推出一系列宣传活动,强调学校的积极行动与改革措施,展示自身对性别平等的承诺与努力。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举办研讨会、开设性别平等课程、举行公益活动等。
在进行媒体公关时,还需警惕以下风险。
首先,学校要避免用一切手段来修饰或掩盖事件的本质。
虽然媒体公关是为了维护学校的形象与声誉,但不应该以掩盖真相为代价。
学校在公关过程中要坚持真实与透明原则,以避免短期的好处换来长期的信任危机。
新媒体时代高校舆情的成因与对策
![新媒体时代高校舆情的成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0d07cd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7.png)
2020年第4期 New Media ReseaRch522018年是高校舆情事件的高发期,相关舆情量达到10万条以上的涉高校负面事件共10起。
从内容上来说,涉高校负面事件主要包括了性侵、性骚扰、高校师生不平等关系、教育改革等①。
高校因其较高的封闭性,致使高校舆情在整个舆情环境中的事件显性程度并不高,且并不像一般社会舆情一样受到广泛关注。
但近年来,高校舆情事件不断增多,如陶崇园事件、翟天临学历造假事件等,涉及到师风师德、学术不端、校园霸凌等诸多方面。
文章通过对高校舆情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恰当的引导策略,对于维护高校形象、纾解社会情绪、推动高校自身改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群体凝聚:新媒体时代高校舆情特征1.1 学生群体间的高凝聚性群体性特征是高校舆情中最主要、最明显的特征,这是因为相较于其他社会舆情来讲,高校舆情的参与主体往往十分明确,即在校大学生。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相近、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的相似,以及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相同,因此大学生群体中每个个体之间存在高度相似性,使得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对同一件事情的观点与看法上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形成群体一致性意见的可能性较大。
1.2 舆情主体的易控制性高校舆情事件的主体为大学生群体,这也是其易控制性特征的源头。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仍旧处于十分稚嫩的阶段,其主要的价值观念仍需在大学期间塑造。
总体而言,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较少,容易受到舆论影响,对某些事件会产生情绪化的反应,进而引发舆情事件。
但只要将学生所关注的问题解决,由此引发的舆情也会很快消散,因此完成其舆论引导相对来说较为容易。
1.3 事件关注度增强新媒体的环境使高校舆情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更加凸显。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在这里可以无障碍共享,信息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由流转。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变得十分迅速,其传播范围也得到了极大扩展,这使得原本封闭的高校校园变得开放,其舆情事件的演变也更加迅速,影响更为广泛,显著性更强。
危机事件的公关手段
![危机事件的公关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56c50ec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f.png)
删帖
删帖是指舆论对象或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将互联网上关于自己的信息删除的举措
1. 官方申请:以官方身份;发送公函 或者是律师函要求相关网站删除 信息
2. 私人关系:工作人员通过自己与 网络媒体工作人员的私人关系删 除信息
3. 公关删除:付费给公关;委托其办 理删帖事宜
删帖的弊端和参考条件
删帖的弊端
1. 手段比较暴力;损害形象 2. 容易引起舆论反弹和网友的愤怒情绪;不利于舆论引导 3. 可能被公关利用;掉进圈钱陷阱;给造成多重损失
• 事件点评: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 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 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 从危机公关应对的角 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 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 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带来的难关
案例三: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
• 在两年前的奥运年春节期间;因十二生肖广告倍受质疑的 恒源祥;眼下又受困于羊商标 2009年8月;该商标专用人发 现;恒源祥擅自在部分T恤 衬衣等服装上印有羊商标;遂于 当年11月;将恒源祥起诉至法院索赔上千万元 恒源祥则指 责对方恶意抢注;反诉对方侵犯著作权;并向国家工商总局 提起商标异议;1月4日;恒源祥副总陈忠伟就事件做出正面 回应;称该事件系起诉方恶意注册行为所致;有权利追回使 用权 事件当事双方各执一词;交战不断升级;据称纠纷索赔 已达千万
信息空间巨大:信息传播规 模基本不受限制
可逆性:报道和转载的信息 可删除
网络社区舆论场的特点
信息传播具有完全互动性;网 友可采用多种方式发表 交流 沟通自己的看法;
传播速度很快:空间和时间 非常随意;
信息空间巨大;信息传播规模 基本不受限制;
严峻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如何解决?
![严峻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如何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27b64e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a.png)
严峻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如何解决?一、教育平等是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基础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根源之一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传统教育往往将男性视为强壮、果断,女性则被认为柔弱、依赖。
应该通过教育来突破这种传统观念,让男女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潜力,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业。
2. 实施性别教育课程:应该在学校中加强性别教育的课程设置,让学生了解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能力,避免性别歧视的发生。
3. 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是性别不平等的一大原因。
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二、职场平等是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关键性别不平等在职场中表现得尤为严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 提倡公平招聘和晋升机制:应该建立公平的招聘和晋升机制,避免性别歧视的现象发生。
招聘时应根据能力和素质来评价员工,而非根据性别。
2. 提供工作家庭平衡政策:应该加强工作家庭平衡的政策,例如提供弹性工作时间、托儿所和家庭照顾假等措施,让男女员工都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责任。
3. 鼓励女性领导发展:应该鼓励女性积极参与到领导层岗位,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减少性别在职场中的不平等现象。
三、社会意识的转变推动性别不平等问题解决除了教育和职场,社会意识的转变也是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通过以下途径来推动社会意识的转变:1. 媒体宣传和宣传教育:媒体可以运用广告、电视剧等形式,宣传性别平等的理念,引导社会意识的转变。
2. 强调男女平等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强调男女平等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性别不平等带来的问题,并且积极投身于推动解决这一问题。
3. 政府倡导和政策扶持:政府应该加大对性别平等的倡导和政策扶持,通过各种措施来推动社会意识的转变和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
安全管理制度的媒体公关与危机处理
![安全管理制度的媒体公关与危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0cf2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6.png)
按照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危机可分 为内部危机和外部危机,按照性质可 分为自然灾害、技术事故、人为事故 等。
危机预防的重要性与原则
重要性
有效的危机预防可以减少危机发生的 概率和影响,保护组织声誉和利益, 提高组织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原则
预防为主、注重细节、全员参与、及 时响应。
危机预防的策略与方法
案例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启示
建立健全的媒体公关和危 机处理机制,确保在危机 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 应对。
积极与媒体沟通,保持良 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树 立正面形象。
ABCD
及时、透明地向公众发布 信息,避免信息不透明引 发社会恐慌和质疑。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要勇 于承认错误,积极解决问 题,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 好感。
维护形象
组织应通过媒体公关技巧维护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展示组织的诚信和专业素养。
05
安全管理制度的媒体公关 与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某大型企业遭遇重大安全事故后,迅速启动媒体公关和危机处理机制,及时向公众发布透明、准确的 信息,积极与媒体沟通,有效控制了危机蔓延,恢复了企业声誉。
案例二
危机公关形象塑造
通过积极的公关行动,维护企 业形象和声誉,增强公众对企
业的信任和支持。
04
安全管理制度的危机恢复
危机恢复的定义与重要性
危机恢复的定义
危机恢复是指在危机发生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危机对 组织造成的损害,并尽快恢复组织的正常运营和声誉。
危机恢复的重要性
危机恢复是组织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减轻危 机对组织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形象,并尽快 恢复正常运营。
危机总结
学校危机公关预案制定
![学校危机公关预案制定](https://img.taocdn.com/s3/m/bb6f71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e.png)
学校危机公关预案制定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面临的危机事件也越来越多。
面对突发事件,学校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公关预案,及时、妥善地应对危机,保护师生的安全和学校的声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学校危机公关预案的制定。
一、识别潜在危机在制定危机公关预案之前,学校首先需要识别潜在的危机。
这些危机可能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犯罪事件等。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通过定期的演练和模拟情景来提前发现和识别潜在危机。
二、建立应急指挥机构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危机事件,学校需要建立应急指挥机构。
该机构应包括校领导、危机公关专家、校园安保人员等相关人员,能够负责组织危机应对工作、传递信息、决策处理等。
三、制定危机沟通方案在危机发生时,学校需要及时向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公众发布准确、客观的信息。
为了做到这一点,学校应提前制定危机沟通方案,并配备专门的媒体公关团队。
该团队应掌握危机公关的原则,能够有效地与媒体进行沟通,传递正面的信息。
四、培训危机公关团队为了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危机,学校需要培训一支专业的危机公关团队。
该团队应具备危机分析、危机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课程、实践演习等方式来提高团队成员的能力。
五、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学校在制定危机公关预案时,应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
这些部门包括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应急救援中心等。
通过与这些部门的合作,学校能够在危机发生时得到及时、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六、制定危机处理流程为了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危机,学校需要制定详细的危机处理流程。
该流程应包括危机责任分工、信息收集和传递、媒体关系处理等内容。
每个环节都应明确人员的职责和处理方式,以确保危机能够及时得到控制。
七、建立危机情报网络学校可以建立危机情报网络,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类情报,提前预警潜在的危机。
该网络可以包括学校内部的线索反馈系统、与相关机构的情报交流渠道等。
通过建立这样的网络,学校能够提高对危机事件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壹、前言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面对一个变化的时刻,以及随着变化而来的未知处境,因而产生压力、焦虑,或是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一般心理学家认为就是一种危机(crisis)。
这种危机的状态来自面对问题时,昔日处理问题的方式无法处理,难以脱困,或其平日的处理机能受到限制。
危机可能是事件本身,亦有可能是对此事件的认知状态,而其又常在情况急遽转变之前可供反应的时间很有限,且威胁组识或决策单位之价值、目标,或个人安全,因此处理过程复杂、多元,且具不确定性。
由于学校获有社会上较多正面与专业评价,也有较高之期待,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或犯罪行为,往往会成为新闻大肆报导的焦点。
因此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不论对学校教育目标之冲击,或是学校组识、行政处理能力的挑战而言都是一种危机。
其迁涉学生、教师、行政人员与家长,以及相关之利害人。
由于社会开放,事件易于曝光,因而媒体、民代介入,民间组识之关心等外在因素,使处理之复杂度增高,常令单纯的学校人员与原有机制穷于应付,也往往因一时的忽略而造成人员伤害、形成学校面临四面楚歌,无法挽回的局面。
唯处理得当也有不少学校,因此事件而能借力使力,增强行政能力,强化组识内部之凝聚力,提升性别平等之教学质量与效果,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与能量。
因此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对学校不仅是危机,亦是提升学校组识功能与推展性别平等教育之转机与契机。
一般而言,危机处理可谓是一个「关键性」的抉择,可能转入佳境但亦可能恶化,因此常言:「危机就是转机」或「危机就是契机」。
危机处理的先决条件是保护当事人,并避免扩大负面影响。
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一旦发生,学校即应进入危机处理的阶段,应把性别事件当成重要事情来处理,不能轻忽任何一个细节,也不要漏掉一点信息,认真对待相关法令。
即应启动预设之机制,并以专业与法定程序处理。
因此学校应有长期训练组成的团队,建制完整的防预机制,平时应加强学校人员的行政应变能力、辅导知能与性别平等意识之外,应切实充实性侵害与性骚扰处理的机制、资源与社会网络。
贰、常设危机处理机制,以为校园性别事件之安全护网中、小学校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一旦发生,学校即应进入危机处理的阶段已如前述,而其校园文化受科层体制之行政伦理与业务本位的影响,性别事件处理必要之资源整合与人员之机动性常感不足,而教师之性别专业素养又仍处发展阶段。
因此当性别事件发生之初,学校常无法掌握先机,衍生后续处理之问题与困难。
例如:(一)、了解学校生态之专业人力难找,功能小组成立困难。
(二)、相关当事人与学校的实时危机未能确实掌握,或实时介入处理,衍生问题。
(三)、行政支持系统迟迟无法建立,后勤资源无法适时到位,「性平会」运作与功能受限制。
为解决以上处理性别事件时的窘境,应考虑于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设置「常务委员」驻校。
必要时常务委员以学务、教务与人事等一级主管为当然,或咨询委员,或聘请相关专业或有处理事件经验之校外人士担任咨询,以组织为具行政权与专业权威之团队,做为性别事件之「常设统整机制」。
此团队可定期研讨、进修性别相关议题,增进相关知能,并培养相互默契。
此机制于平时,可做为学校性别平等教育之人才培育与咨询中心,发挥「性平会」驻校推动性别平等教育的积极角色。
一旦事件发生即行介入处理,或协助,不但可以避免事件扩大,亦可提升性别事件处理之质量。
其功能说明如下:(一)、统整机制为常设,且驻校,则一经发生事件,校长即可召集开会,研商策略,并规画、整合资源。
除积极筹备「性平会」开会事宜,且可积极处理实时性的危机,同时进行行政沟通与整合、提供校长处理时之咨询,并能做为办理申复之窗口,或过度平台。
(二)、目前依性别相关法令成立之「功能小组」繁多,迭床架屋,致使校内人员疲于奔命,甚或有相互推诿、指责之情况。
此「常设统整机制」除可成为性别专业与行政权之协调、沟通平台之外,亦可将学校相关之「防治处理机制」,例如怀孕学生事件之「处理小组」与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之「调查小组」加以统整,促使处理性别事件之机制单纯化,增进行政之横向联系。
(三)、常设机制易安排计划性之定期进修,因此常务委员,或一级主管易接受有系统之进修课程,可成为学校「人材库」与「种子」教师之来源。
必要时这些成员即可投入「调查小组」,或「处理小组」,不但可以避免「功能小组」成军匆促,人才难觅之苦,亦可因成员间长期培养默契,因而提升处理、调查之质量。
学校更可因此而激发内部自我提升的能量,营造校园性别友善的文化。
(四)、常务委员于平时亦可做为学生怀孕事件「申诉信箱」,或为申请、检举性别事件时之过度机制,以协助、答询相关当事人的问题。
同时由于其为驻校,方便持续与系统督导,以协助学校落实性别平等教育计划,以及调查与处理建议之执行、追踪与辅导。
(五)、「常设统整机制」仍属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其主要功能在协助处理实时性的危机,以及性别委员会调查事实前之准备、调查过程中之后勤支持,与处理结果之持续追踪、协助与督导,因此其之设置将可提升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之运作功能。
基本架构、流程与功能如下 :校园性别事件处理之困难在于校园确实存在着明显的权力与阶级的关系,处理的过程中也坚实受着传统师生伦理与团体荣誉所制约,此困难问题处理之得当与否,决定衍生危机之程度。
如果处理过程由于传播沟通的问题,民代介入,媒体误导等复杂社会因素渗入,则其造成的伤害,更是难以估计。
校园性别事件之伤害包括当事者的安全、基本人权的剥夺,与人格的偒害,以及组识形象、信誉,团队合作与织组发展等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威权的恐惧、主观的避免与情绪的处理在校园性别事件调查处理时应首先要被对待。
而丰富的经验与学识、坚定与正确的性别平等意识、法律素养、人本观,以及强烈与负责的使命感成为突破困境的重要关键。
一、确实掌握所面对的环境与对象,营建支持网络。
校园中有不同的教师角色,例如校长、兼任行政教师、暨教官与护理教师,也有不同层级或属性的校园,例如小学、国中、高中、高职或大学等。
不同教师角色在学校中与学生、家长、小区等之关系,或资源掌控、所负职责,甚至学经历背景与价值、态度等都有相当大的差异性,同时不同属性学校,其问题重点、校园人际互动以及学生年龄与适用法令亦有所不同。
上述差异性也构成相关人员对「事件」之认知、态度与需求之急迫性与结果期待之不同,衍生问题不一样。
因此性别事件调查处理之前,都应纳入此等因素,审慎考虑。
学校文化与互动氛围影响危机处理之成败至巨。
因此充份掌握校园生态与人际关系,尤其行政人员、教师、家长与学生间之相互信任程度对性别事件处理有极大的帮助。
如何营造一个开放、多元而接纳的友善校园文化,与广结善缘,关系紧密的支持网络是危机处理之首要资源。
二、把握第一时间的诚恳沟通危机管理一般而言可以分成三个主要阶段,即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时,以及危机发生后。
如何掌控危机发生前之情况以预防、抑制危机发生的可能,是成本最低的危机管理,因此「危机机制」的建立、人员训练,经验之吸取、模拟等至为重要。
而在面对事件已发生,则学校应以积极、诚恳的态度来处理,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即是因为第一时间的沟通与处理态度出现问题。
因此把握第一时间让受害者得到支持,让学校所有人员获得充份正确的信息,体认同舟共济、团队合作之必要,热诚参与处理、沟通至为重要。
此时「危机处理」机制之运作应即展开,指定专人,设立单一发言、统筹窗口,并召开相关会议建立行政分工表,并整合资源。
同时应即组织辅导团队,拟定整体辅导计划,转导对象分别为,相关当事人、相关班级(包含学生与任课教师)及全校师生与家长,依其特质与需求,分工进行支持辅导,以及沟通之相关事宜,极力避免事实遭到曲解、是非制造或传播,或让有心人抄作、利用,而致危机扩大,造成更难处理的局面与伤害。
三、调查处理过程中应保持公平、正义原则。
(一) 、坚守程序正义,对于受害人与加害人之陈述、证据应予以同等重视,且应依行政程序法与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并充份让相关当事人了解补救之机制,例如申复、济救,或可运用之资源等。
(二)、以客观、公正、专业的态度对待相关当事人,并依法回避、保密、通知。
依性平法第30 条第5项规定:「行政程序法有关管辖、移送、回避、送达、补正等相关规定,于本法适用或准用之。
」1、回避●自行回避(行政程序法32条)1、「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亲等内之血亲或三等亲内之姻亲或曾有此关系者为事件之当事人时。
」2、「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该事件与当事人有共同权利人或共同义务人之关系者。
」3、「现为或曾为该事件当事人之代理人、辅佐人者。
」4、「于该事件,曾为证人、鉴定人者。
」●申请回避(行政程序法第33)条1、有行政程序法32条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回避者。
2、有具体事实,足认其执行职务有偏颇之虞者。
●准则15条第2项回避规定:「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当事人之辅导人员,应回避该事件之调查工作;参与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之调查及处理人员,亦应回避对该当事人之辅导工作。
」2、保密。
依性平法有以下之规定。
1、第22条第2项「当事人及检举人之姓名或其它足以辨识身分之资料,除有调查之必要或基于公共安全之考虑者外,应予保密。
」2、第 26 条「学校或主管机关调查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过程中,得视情况就相关事项、处理方式及原则予以说明,并得于事件处理完成后,经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将事件之有无、样态及处理方式予以公布。
但不得揭露当事人之姓名或其它足以识别其身分之数据。
」3、第27条第3项「接获前项通报之学校,应对加害人实施必要之追踪辅导,非有正当理由,并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它足以识别其身分之数据。
」其它如「少年事件处理法」、「儿童及少年福利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法」等亦有此项规定。
(三)、独立调查,并禁止片面接触,与不必要或重复询问。
为保持调查之公立,调查不受任何人之影响与干扰,调查人员系依职权进行调查,不受干扰,更应严格禁止单独要求接触。
同时为避免二度伤害非必要不做重复询问或询问与事件无关之个人隐私。
1、依「性平法」30条第6项:「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之调查处理,不受该事件司法程序进行之影响。
」2、准则22条第1项:「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之调查处理,不受该事件司法程序是否进行及处理结果之影响。
」(四)、考虑双方当事人权力差距,了解事件之样态,以做明确之判定,且为避免权力差距,产生伤害或获得不客观之讯息,应避免对质。
(五)、以被害人主观感受为判断之基础,且属行政调查,除依「行政程序法」办理相关作业之外,依行政一体原则,进行行政处置。
四、提升相关法律与辅导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