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第章平面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平面设计题目答案

道路勘测平面设计题目答案

2—1 汽车行驶轨迹有哪些特征?道路平面线形由哪些要素组成?【答】汽车行驶轨迹的特性有:①连续而且圆滑的,②曲率是连续的,③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道路平面线形要素有直线、园曲线和缓和曲线三要素.2-2 为何要限制直线的长度?答;在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应根据沿线地形、地物条件,驾驶员的视觉、心理感受以及保证行车安全等因素,合理布设直线路段,对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 2—3. 公路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情况下使用?答:三种。

分别是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是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

一般最小半径:是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一是考虑汽车在这种圆曲线上以设计速度或以接近设计速度行驶时,旅客有充分的舒适感;二是考虑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不会过多增加工程量。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比较大时,离心力影响较小,路面摩擦阻力可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这时可不设超高,设置于直线段上相同的双向横坡路拱形式。

因此,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是指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2-4. 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确定其长度应考虑哪些因素?答: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服3、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因素:1、旅客感觉舒适2、超高渐变率适中3、行驶时间不过短2-5。

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路拱横坡为2%。

(1)试求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8%)的极限最小半径(分别取0。

035和0。

15)。

(2)(2)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9m,超高渐变率取1/150)?解:(1)不设超高时(反超高,=-2%):R min=/127(µ+)=/[127×(0。

035-0。

02)]=3359.58 m,规范中取3350m。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引言
道路勘测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涵盖道路工程勘测、设
计及施工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主要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中的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
1.计算标高为300.00米的点在等高线(断面距为20米)上的投影长度。

答案:10米
2.某平面图比例尺为1:4000,某线段距离为300米,其在图上的长度
为多少?
答案:0.075米
第二章
1.求垂足高差为3m,边坡坡度为1:1的边坡高为多少?
答案:5.657m
2.一辆车所通过一段道路的沿线里程为4000m,根据该路段纵坡梯度的
要求,它应当超高原点多少?若某一中央桥距路线起点的里程为2200m,同
时已知其平均高程,求两端的高程值。

答案:96.57m,168.78m,174.65m
第三章
1.求某一房屋的建筑用地面积,东西距为18m,南北距为12m,距东南
角10m处的点标高为25.21m,距西北角15m处的地面高程为25.73m,并已知地形分别为1级、2级、3级,距形分别为400m²、300m²、200m²。

答案:216m²
2.一条规划红线内的机场跑道,总长为3500m,顺坡边坡为3%,倒坡边
坡为1%,那么,梯度点高差为多少m?
答案:36.11m
结论
通过上述课后练习题及对应的答案,我们可以了解到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中各章节所涉及的知识及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课后答案(最全的版本)-第三版汇编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课后答案(最全的版本)-第三版汇编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X=40476.789,Y=91274.728
3)JD2桩号:
JD2=JD1+571.753-J=(K12+794.072)+571.753-47.440=K13+318.385
或:JD2=571.753-T+HZ=571.753-151.438+(K12+898.07)=K13+318.385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汽车行驶特性
2.1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档以30km/h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0,(2)H=1500m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解:
f=0.015,G/G′=1/0.9,负荷率取为:U=90%,则
海拔0m时,海拔系数=1.0,=(G/G′)=1.111
1)求JD1的曲线元素及主要点里程。
2)计算所给平曲线的ZH、HY、YH和HZ四个主要点的坐标。
3)推算JD2的桩号。
解:
1)平面线形设计
X
Y
△x
△y
S
起点
40961.914
91066.103
JD1
40433.528
91250.097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部分答案教材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部分答案教材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部分答案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一、填空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或将之称为平面三要素。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

4、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遇到的阻力一般有空气阻力、摩擦阻力和(惯性阻力)。

5、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6、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形状)的最关键参数。

7、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

8、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9、山岭区选线布局有(沿河线)、(越岭线)、山脊线三种方式。

10、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实行交通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专用车道)、(修建立体交叉)等。

P23311、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12、汽车行驶出现的纵向不稳定有纵向倾覆和纵向倒溜滑移两种情况。

14、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是基本型、S形、卵形、凸形、C形、复合型、回头形曲线。

15、.纵断面设计线的两个基本线形要素是纵坡、竖曲线。

16、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17、视距的类型分别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19、展线的方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三种。

20、实地放线常用的方法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三种。

21、城市道路道路网有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四种基本形式。

25、.高速公路的设计标高一般取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

26、公路横断面类型分别是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单车道。

27、无中间带的超高过渡方式有绕内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

30、纸上定线的方法有直线形定线法、曲线形定线法两种。

道路勘测设计-刘文生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刘文生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现代交通由哪几种运输方式组成?各有什么特点?5种交通运输方式,航空、水路、铁路、道路、管道。

航空:速度快、成本高,易受天气影响,安全性好水运:运量大、成本低,运速慢,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五种中货物周转量第一)铁路:运量大,迅速,转运多,属于线性运输。

公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其主导作用。

管道:目前只能用于液态,气态及散装粉状材料的运输,埋在地下,不易受外界影响。

2.如何划分公路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5个等级,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高速公路)15000辆以上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场区,港口或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一级公路)5000-15000辆(二级公路)2000-6000辆(三级公路)2000辆以下双车道或400辆以下的单车道(四级公路)3.如何确定某公路的等级?一条较长的公路是否可以有不同的等级?在同一地形围,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取不同的等级,但相邻设计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20km/h。

4.道路红线及其规划容是什么?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的分界控制线,其规划的容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路肩、护坡(公路)、排水沟(公路)等5.简述道路勘测设计的任务。

研究汽车行驶与道路各个几何元素的关系,以保证在设计速度,预测交通量以及地形和其他自然条件下,行车安全,经济,舒适。

5.简述道路勘测设计的原则。

安全,迅速,经济,舒适。

5.简述道路勘测设计的程序。

道路勘测设计的工作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进行的,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程序是:确定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设计阶段划分(一阶段测设,两阶段测设,三阶段测设),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施工图及设计文件的编制。

6.道路勘测设计的控制要素是?设计车辆,设计速度,设计交通量等。

第二章1.汽车行驶性能指哪些?其对路线的要求有哪些?(P24-25)汽车行驶阻力有哪些?(P29-31)1.动力性能2.制动性3.行驶稳定性4.操纵稳定性5.燃油经济性6.通过性7.行驶平顺性1.保证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稳定性2.尽可能地提高车速 3.保证道路上的行车连续4.尽量满足行车舒适道路阻力 惯性阻力 空气阻力2.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受哪些阻力?影响阻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空气阻力 与空气密度、汽车与空气相对速度、推力与车轮总重之比、路面、速度、轮胎、道路纵坡度等因素有关3.汽车行驶的两个条件是什么?1、运动方程:行驶条件:必须具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 T ≥ R;充分条件是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4.汽车行驶中滚动阻力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弹性轮胎在硬路面上滚动时产生弹性迟滞损失,从而使地面对轮胎的反作用力相对于法线向前移动了一个距离a ,产生滚动阻力偶矩。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课后答案(最全的版本)-第三版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课后答案(最全的版本)-第三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 -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 档以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解:f =0.015,G /G ′=1/0.9,负荷率取为:U =90%,则 海拔0m 时,海拔系数ξ=1.0,λ=(ξ G /G ′)=1.111 海拔1500m 时,海拔系数ξ=(1-2.26×105×1500)5.3=0.833,λ=0.925 IV 档时,36T max N 32N M 17.036()P =+=7.875710(-)21.15Ug h M M K A G g n n -⎡⎤-⋅--⨯⎢⎥⎣⎦24T Mmax N 2N M 5.305Q =() 2.917510(-)Ug h n M M r G n n --=⨯2-2max max 2-[-] 5.532210(-)N T M N M V M Ugh W M n rG n n ==⨯ 2 5.699%D PV QV W =++=H =0时,000arcsin0.04832.77tan 4.839%i αα=====故:同理:H =1500时,1500150015002.162tan 3.775%i αα===故: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1) 当R =500m ,i h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2) 当V =80km/h ,i h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解;由2h =127V i Rμ-,(1)97.6km /h V ===(2)2280629.92m 127()127(0.100.02)h V R i μ===+⨯- 2.4 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km/h 的车速在半径为250m 、超高横坡度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

道路勘测平面设计题目答案

道路勘测平面设计题目答案

2-1汽车行驶轨迹有哪些特征?道路平面线形由哪些要素组成?【答】汽车行驶轨迹的特性有:①连续而且圆滑的,②曲率是连续的,③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道路平面线形要素有直线、园曲线和缓和曲线三要素。

2-2为何要限制直线的长度?答:在道路平而线形设计,一般应根据沿线地形、地物条件,驾驶员的视觉、心理感受以及保证行车安全等因素,合理布设直线路段,对宜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

2-3.公路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情况下使用?答:三种。

分别是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是在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

一般最小半径:是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

一是考虑汽车在这种圆曲线上以设讣速度或以接近设计速度行驶时,旅客有充分的舒适感:二是考虑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不会过多增加工程虽:。

不设超髙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比较大时,离心力彫响较小,路而摩擦阻力可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左性,这时可不设超髙,设豊于直线段上相同的双向横坡路拱形式。

因此,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是指不必设巻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沱性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2-4.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确定其长度应考虑哪些因素?答: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服3、超髙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因素:1、旅客感觉舒适2、超髙渐变率适中3、行驶时间不过短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nVh,路拱横坡为2%。

(1)试求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髙4=8%)的极限最小半径(分別取0.035和0.15)o(2)(2)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9m,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1)不设超髙时(反超高,陰=一2%):Rmin='/127 (p+//r) = 802/[127x(0.035-0.02)]=3359.58 m,规中取3350m。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第三版杨少伟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第三版杨少伟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 -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 档以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解:f =0.015,G /G ′=1/0.9,负荷率取为:U =90%,则 海拔0m 时,海拔系数ξ=1.0,λ=(ξ G /G ′)=1.111 海拔1500m 时,海拔系数ξ=(1-2.26×105×1500)5.3=0.833,λ=0.925 IV 档时,36T max N 32N M 17.036()P =+=7.875710(-)21.15Ug h M M K A G g n n -⎡⎤-⋅--⨯⎢⎥⎣⎦24T Mmax N 2N M 5.305Q =() 2.917510(-)Ug h n M M r G n n --=⨯2-2max max 2-[-] 5.532210(-)N T MN M V M Ugh W M n rG n n ==⨯ 2 5.699%D PV QV W =++=H =0时,000arcsin0.04832.77tan 4.839%i αα=====o故:同理:H =1500时,1500150015002.162tan 3.775%i αα===o故: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1) 当R =500m ,i h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2) 当V =80km/h ,i h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解;由2h =127V i Rμ-,(1)97.6km /h V ===(2)2280629.92m 127()127(0.100.02)h V R i μ===+⨯- 2.4 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km/h 的车速在半径为250m 、超高横坡度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课后答案最全的版本第三版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课后答案最全的版本第三版

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课后答案最全的版本第三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 -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 档以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解:f =0.015,G /G ′=1/0.9,负荷率取为:U =90%,则海拔0m 时,海拔系数ξ=1.0,λ=(ξ G /G ′)=1.111海拔1500m 时,海拔系数ξ=(1-2.26×105×1500)5.3=0.833,λ=0.925IV 档时,36T max N 32N M 17.036()P =+=7.875710(-)21.15Ug h M M K A G g n n -⎡⎤-⋅--⨯⎢⎥⎣⎦24T Mmax N 2N M 5.305Q =() 2.917510(-)Ug h n M M r G n n --=⨯ 2-2max max 2-[-] 5.532210(-)N TMN M V M Ugh W M n rG n n ==⨯2 5.699%D PV QV W =++=H =0时,222220001.111 5.699100.0151 1.111(5.66910)0.015arcsin0.04832.77tan 4.839%i αα--⨯⨯-⨯-⨯⨯+=====故:同理: H =1500时,1500150015002.162tan 3.775%i αα===故: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 (1) 当R =500m ,i h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2) 当V =80km/h ,i h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解;由2h=127Vi Rμ-, (1)127()127(0.100.05)50097.6km /hh V i R μ=+⋅=⨯+⨯=(2)2280629.92m127()127(0.100.02)h V R i μ===+⨯-2.4 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km/h 的车速在半径为250m 、超高横坡度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

《道路勘测设计》第一章平面设计4

《道路勘测设计》第一章平面设计4

例题: 例题:
• 已知平原区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α右 15°28′30″ 半径R=250m 缓和曲线长度Ls=70m R=250 Ls=70 =15°28′30″ , 半径 R=250m , 缓和曲线长度 Ls=70m , JD=K2+536.48。 536. • 要求:(1)计算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要求: 计算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 计算曲线上每隔25 整桩号切线支距值。 25m (2)计算曲线上每隔25m整桩号切线支距值。 •解:(1)曲线要素计算: 解:( )曲线要素计算:
l =
C r
汽车匀速从直线进入圆曲线(或相反) 汽车匀速从直线进入圆曲线(或相反)其行驶轨迹的弧长与 曲线的曲率半径之乘积为一常数, 曲线的曲率半径之乘积为一常数,这一性质与数学上的回旋 线正好相符。 线正好相符。
二、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
(一)回旋线的数学表达式 回旋线是公路路线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缓和曲线。 回旋线是公路路线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缓和曲线。我国 《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 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 回旋线的基本公式为: 回旋线的基本公式为: rl=A2 (rl=C) ——极坐标方程式 极坐标方程式
69.976
l
0
ZH+419.91 5
圆曲线 xC
yC
HY+489.91 5
K2+425 K2+450 …… K2+500 K2+525 ……
5.085 30.085 70 10.085 35.085
1.361 4.3053 6.6926 80.038
104.92 2
2.03 3 4.42 8
作业: 作业: 10、一条二级平原区路线, 的里程为K5 146.94, K5+ 10、一条二级平原区路线,JD3的里程为K5+146.94,

道路勘测设计各章习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各章习题及答案

-可编辑修改-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 )、( )、(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

其中“7918”是指( )、( )、( )。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 )、( )、( )、( )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 )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 )、( )行驶并应( )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 )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 )和( )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 )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 )级。

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 )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 )和(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 )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 )、( )和( )三种。

二、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

混合交通行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A 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

公路勘测设计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一、填 空 题1 .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 __________ ;另一条是 _____ 。

2 .纵断面设计就是根据汽车的 _______ 、 _____ 、 _____ 和 _____ ,以及当地气候、地 形、地物、地质、水文、土质条件、排水要求、工程量等来研究这条空间线形的纵坡布置。

3 .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 _______ 和 _____ 组成的。

4 .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 它是以路线 ________ 和 _____ 之比的百分数来量度 的,即 i= 和 h/l (%)。

5 .理想的纵坡应当 ______ 平缓,各种车辆都能最大限度地以接近 _________ 速度行驶。

6 .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根据汽车的 _______ 、 ______ 、 _____ ,并要保证 _______ 。

7 .最小坡长通常以计算行车速度行驶 _________ 的行程来作规定。

8 .设置爬坡车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 ___________ ,以免影响 ______ 的车辆行驶。

9 .纵断面线型的布置包括 _______ 的控制, ______ 和 _____ 的决定。

10 .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指的是 ________ 的设计标高。

11 .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 ________ ,两转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_________ 。

12 .调整纵坡线的方法有抬高、降低、 ________ 、 _____ 纵坡线和 ______ 、 _____ 纵坡 度等。

设竖曲线的标高 ______13 .凸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主要根据 14 .凹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主要根据 15 .纵断面设计图反映路线所经中心 __ 16 .竖曲线范围内的设计标高必须改正,按公式 距离,竖曲线上任一点 l 值在转坡点前从竖曲 标起。

____ 和 _____ 来选取其中较大者。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一、填空题1.道路按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其中,公路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五个行政等级。

2.公路的几何组成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设施等。

其中,路线是公路的骨架,它决定了公路的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

3.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主要有设计任务书、技术标准与规范、地形图、勘察资料、沿线地方政府的意见和要求等。

4.公路勘测设计分为一阶段、两阶段和三阶段三种基本形式。

一阶段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或改建工程;两阶段设计适用于一般等级较高的新建公路或技术复杂的改建公路;三阶段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的大型建设项目或特别重要的公路建设项目。

5.公路平面设计包括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三个基本元素。

直线是连接两点的最短路线,但在实际道路中应适当采用曲线,以改善线形和提高行车安全性。

圆曲线是具有一定半径的曲线,用于连接直线和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连接直线和圆曲线的过渡曲线,用于消除离心力和提高行车舒适性。

6.公路纵断面设计包括纵坡和竖曲线两个基本元素。

纵坡是路线在纵向上的倾斜度,用百分比表示。

竖曲线是连接两个不同纵坡的过渡曲线,用于消除行车时的颠簸感。

7.公路横断面设计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和排水设施等基本组成部分。

其中,中间带是位于行车道中间的隔离带,用于分隔对向车道和分隔同向车道。

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侧的硬质路肩或土质路肩,用于提供侧向支撑和排水功能。

8.公路选线时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因素,遵循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选择最优方案。

9.公路定线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确定路线中线的位置和高程。

常用的定线方法有实地放线法和纸上定线法两种。

10.公路平面设计图应包括平面总体设计图、导线图和平面详细设计图等。

其中,平面总体设计图反映路线的基本走向和控制点位置;导线图反映路线的导线点和主要控制点位置;平面详细设计图反映路线的详细几何形状和设计参数。

最新《道路勘测设计》第2章平面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最新《道路勘测设计》第2章平面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第二章 平面设计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0.035和0.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解:⑴不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02)]-(0.035[127802⨯=3359.58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

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8)](0.15[127802+⨯=219.1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 缓和曲线长度:=∆=pi B L '150/1%2%89)(+⨯=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71m 。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 ,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πδπβ︒•=︒•=-==1806,18022402m ,2400002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R T l R L m p R T -=+︒-=+•+=2q 2180)2(,2tan )(00,πβαα 解得:p=1.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则=5T 267.71-157.24 = 110.49 m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 ,则有:522460p R = ,30260m ==,"28'20695︒=α 解得=5R 115.227m 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 "00'54322︒=右α ,"00'3043︒=右α ,1JD 至2JD 、2JD 到3JD 距离分别为458.96 m 、560.54 m 。

《道路勘测设计》第章平面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第章平面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平面设计 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0.035和0.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解:⑴不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02)]-(0.035[127802⨯=3359.58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

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8)](0.15[127802+⨯=219.1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 缓和曲线长度:=∆=pi B L '150/1%2%89)(+⨯=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71m 。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 ,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πδπβ︒∙=︒∙=-==1806,18022402m ,2400002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解得:p=1.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则=5T 267.71-157.24 = 110.49 m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 ,则有:522460p R = ,30260m ==,"28'20695︒=α 解得=5R 115.227m 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 "00'54322︒=右α ,"00'3043︒=右α ,1JD 至2JD 、2JD 到3JD 距离分别为458.96 m 、560.54 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R 5
60 30, 5 69 20'28"解得 R 5 115.227m
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i h 8% )的极限最小半径(值分别取0.035
和 0.15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 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设超高时:
V 2 = 802 127( i h ) [127 (0.15 0.8)]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 缓和曲线长度:
L B' i 9(8% 2%)=135 m p 1/150
2-6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 40km/h ,路线转角 4 95 04'38",JD 4到JD 5的距离
D=267.71m 。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R 4 110m L s4=70m 试定JD 5的圆曲线半径R s 和缓和 曲线长L s5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
|02 10 丨03 10 J80
10 J80 24R 2 240R 2 2R
6R 解得:p=1.86 m , q = 35 m , T 4
157.24 m ,
贝打5 267.71-157.24 = 110.49 m 考虑JD 5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 L s5 =60 m,则有:
V 2
127(
i h ) [127 802 _______ (0.035-0.02)] 3359.58 m , 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 =219.1 m ,
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 40km/h ,路线转角 佑 29 30,
2右 32 54'00" , 3右 4 3000’ , JD 1 至 JD 2、JD 2 到 JD 3 距离分别为 458.96
曲线长度
速度的6倍,即60 6 360m ,此时T ? 458.96 111 .63 360 0所以这样设置不可行, 所以只能减少直线段的长度。

(2) JD 2曲线拟定
由于JD 2与JD 1的转角接近,所以在根据《规范》拟定
R 2 300,L S 2 80 m ,则计算 可得:p 0.889 ,q 40,T 2
128.84 m 的4倍,可以接受。

(3) JD 3曲线拟定 由于JD 3是小偏角,根据《规范》可得,所需曲线最小长度为: L min 700 700 155.555m ,则切线长 T 3 - 77.7m
4.5 2
JD 2与JD 3为反向曲线,由《规范》可得,直线段最小为速度的
2倍,即120m 则有 560.54-128.84 - 77.7 354m ,显然满足曲线的要求。

按L min 反算半径:R L min 180 1980.59m ,由于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可不设缓和曲线,则L S 3 0, R s 1980.59m
m 、560.54 m 。

选定R 300,
65m ,试分别确定JD 2、JD 3的圆曲线半径和缓和 解:(1) J D i 曲线要素计算
P 。

2 l s
s 0.587 ,
3 I s 240 R 2 32.487 ,
(R P)ta 门㊁ q 111.63m 由于JD 1与JD 2是同向曲线,查《规范》可知, 同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至少为设计
所以JD 2与JD 1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为
458.96 111.63 128.84 218.49m 接近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