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精)

合集下载

标准缓冲液pH值与温度对照表

标准缓冲液pH值与温度对照表

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
高分子量标准参照 蛋白质 肌球蛋白 β-半乳糖苷酶 磷酸化酶B 牛血清清蛋白 过氧化氢酶 醛缩酶 中分子量标准参物 低分子量标准参照 Mr Mr 蛋白质 97 400 212 000 磷酸化酶B 66 200 116 000 牛血清清蛋白 55 000 97 400 谷氨酸脱氢酶 42 700 66 200 卵清蛋白 40 000 57 000 醛缩酶 31 000 40 000 碳酸酐酶 21 500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14 400 溶菌酶 蛋白质 碳酸酐酶 大豆胰蛋白酶制剂 马心肌球蛋白 溶菌酶 肌球蛋白(F1) 肌球蛋白(F2) 肌球蛋白(F3) Mr 31 000 21 500 16 900 14 400 8 100 6 200 2 500
(四)凝胶过滤层析介质的技术数据
凝胶过滤介质 名称 分离范围 Superdex 30 Superdex 75 Superdex200 Superose 6 Superose 12 Sephacryl S-100 HR Sephacryl S-200 HR Sephacryl S-300 HR Sephacryl S-400 HR Sepharose 6 Fast Flow Sepharose 4 Fast Flow Sepharose 2B Sepharose 4B Sepharose 6B Sepharose CL-2B Sepharose CL-4B Sepharose CL-6B 45~165 60000~20×105 10000~4×106 45~165 颗粒 大小 (μm) 24~44 <10000 24~44 3000~70000 24~44 3 000 10000~600000 20~40 20~40 5000~5×106 25~75 1000~300000 1000~ 100000 25~75 5000~250000 10000~1.5×106 20000~8×106 10000~4×106 60000~20×106 70000~40×106 60000~20×106 10000~4×106 70000~40×106 45~165 45~165 60~200 25~75 25~75 平均90 平均90 60~200 特性/应用 肽类、寡糖、小蛋白等 重组蛋白、细胞色素 单抗、大蛋白 蛋白、肽类、多糖、核酸 蛋白、肽类、寡糖、多糖 肽类、小蛋白 蛋白,如清蛋白 蛋白、抗体 多糖、具延伸结构的大分 子如蛋白多糖、脂质体 巨大分子 巨大分子如重组乙型肝 炎表面抗原 pH稳定性工作 耐压(Mpa) 最 快 流速 (cm/h) 0.3 100 3~12 0.3 100 3~12 0.3 100 3~12 0.4 30 3~12 0.7 30 3~12 0.2 20~39 3~11 3~11 3~11 3~11 2~12 2~12 4~9 0.2 0.2 0.2 0.1 0.1 0.004 0.008 0.02 0.005 20~39 20~39 20~39 300 250 10 11.5 14 15

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精)

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精)

十、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十一、层析法常用数据表及性质(一)离子交换纤维素*:英国Whatman厂的型号,原来有旧型号如DE-1,为长纤维性,长度1000微米。

还有DE-11,纤维性,50~250微米,对牛血清清蛋白的吸附容量仅为130毫克/克。

注:上述各种型号的凝胶都是亲水性的多孔颗粒,在水和缓冲溶液中很容易膨胀,生产厂为Bio-Rad Laboratories,Rich-mond, California, U. S. A.(三)琼脂糖凝胶的技术数据十二、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1.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甘氨酸分子量= 75.07,0.2 mol/L甘氨酸溶液含15.01克/升。

2.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0.05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分子量 = 204.23,0.2 mol/L 邻苯二甲酸氢溶液含40.85克/升Na 2HPO 4分子量= 14.98,0.2 mol/L 溶液为28.40克/升。

Na 2HPO 4-2H 2O 分子量 = 178.05,0.2 mol/L 溶液含35.01克/升。

C 4H 2O 7·H 2O 分子量 = 210.14,0.1 mol/L 溶液为21.01克/升。

①使用时可以每升中加入1克克酚,若最后pH值有变化,再用少量50%氢氧化钠溶液或浓盐酸调节,冰箱保存。

柠檬酸C6H8O7·H2O:分子量210.14,0.1 mol/L溶液为21.01克/升。

O:分子量294.12,0.1 mol/L溶液为29.41克/毫升。

柠檬酸钠Na3 C6H5O7·2H27.磷酸盐缓冲液(1)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0.2)Na 2HPO 4·2H 2O 分子量 = 178.05,0.2 mol/L 溶液为85.61克/升。

Na 2HPO 4·2H 2O分子量 = 358.22,0.2 mol/L 溶液为71.64克/升。

蛋白质分子量标准

蛋白质分子量标准

蛋白质分子量标准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量是描述其特性的一种重要指标,对于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蛋白质分子量标准的详细介绍:1.序列长度序列长度是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

一般而言,蛋白质的序列长度在几百到数千个氨基酸之间。

序列长度是影响蛋白质分子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基础。

2.分子量计算分子量是指蛋白质分子的相对质量,通常以道尔顿(Da)为单位表示。

分子量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蛋白质的序列长度计算得出。

此外,还可以通过质谱等技术进行直接测定。

3.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是由二十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的。

不同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和顺序也会影响蛋白质的分子量和性质。

例如,酸性或碱性氨基酸通常会降低蛋白质的分子量,而疏水性氨基酸则会增加蛋白质的分子量。

4.二维结构二维结构是指蛋白质在折叠后的平面结构。

二维结构通常会影响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功能。

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等技术,可以测定蛋白质的二维结构,进而推断其三维结构。

5.三维结构三维结构是指蛋白质在折叠后的立体结构。

三维结构是决定蛋白质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核磁共振、冷冻电镜等技术,可以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6.动力学性质动力学性质是指蛋白质折叠和去折叠的速度和过程。

这些性质会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

通过荧光猝灭、快速混合等手段,可以研究蛋白质的动力学性质。

7.生物学功能生物学功能是指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功能。

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催化反应、识别信号、运输物质等。

了解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有助于理解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总之,蛋白质的分子量标准是描述其特性的一种重要指标,对于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序列长度、氨基酸组成、二维结构、三维结构、动力学性质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来全面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蛋白质的标准数据是多少

蛋白质的标准数据是多少

蛋白质的标准数据是多少
首先,蛋白质的标准数据包括其化学结构。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含有不同数量和种类的氨基酸。

一般来说,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0,000到1,000,000之间,而其氨基酸残基的数量则在50到2,000之间。

此外,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原生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这些结构对蛋白质的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蛋白质的标准数据还包括其组成和含量。

人体内的蛋白质主要包括20种氨基酸,其中有9种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的含量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有所差异,肌肉、皮肤、头发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而脂肪组织、骨骼等含量较低。

此外,不同种类的食物中也含有不同的蛋白质,例如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再次,蛋白质的标准数据还涉及到其功能。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有多种功能,包括结构支持、酶催化、免疫防御、运输传导等。

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至关重要。

例如,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它可以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生命活动得以进行的关键。

综上所述,蛋白质的标准数据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其化学结构、组成和含量、功能等多个方面。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准确了解蛋白质的标准数据对于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医学工作者来说,了解蛋白质的标准数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了解蛋白质的标准数据可以帮助他们更科学地进行膳食搭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因此,深入了解蛋白质的标准数据,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宽)

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宽)

●保存条件
制品原液可在-20℃下长期保存,制品的 20 倍稀释液 可在-20℃下保存 2~3 个月,制品的原液和制品的 20 倍稀释液都应避免多次反复冻融。
●制品中的各种蛋白质种类
蛋白种类
肌球蛋白 β 半乳糖苷酶 磷酸酶 b 牛血清蛋白 卵清蛋白 碳酸苷酶 胰蛋白酶抑制剂 溶菌酶 抑肽酶
来源
猪 大肠杆菌 兔子肌肉
3. 均匀混合后,100℃加热处理 5 分钟,然后取 5 μl 进行 5~20%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for SDS-PAGE mini gel)。
4. 5~20%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12%聚丙烯酰 胺凝胶电泳后,经考马斯亮蓝 R-250 染色后的结 果如下。
KDa 200
116 97.2 66.4
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宽)
Protein Molecular Weight Marker (Broad)
使用说明书
TaKaRa Code:D532A
●浓 度:18 μg/μl
●制品内容(约 200 次量)
Protein MW Marker(Broad) 50 μl
5×Loading Buffer
1000 μl
KDa 210106 97.2 66.4
44.3
44.3
29.0
29.0 20.1
20.1
14.3
14.3
6.5
6.5
5~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V2010.04
●使用方法
1. 首先按以下方法配制“稀释液”。
1 M DTT 5×Loading Buffer
* 稀释液可于室温下放置一个月左右。
2 μl 20 μl

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蛋白marker 14.4-97.4 kd)

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蛋白marker 14.4-97.4 kd)

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蛋白marker 14.4-97.4 kd)【篇名】:探究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1. 引言在生物学研究中,蛋白质电泳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分离和分析蛋白质。

而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蛋白marker)则是在蛋白质电泳实验中用来确定待测蛋白分子量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的概念、应用以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的概念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是一系列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它们被用作电泳实验中的参照物。

常见的蛋白marker包括14.4-97.4 kd等不同分子量的标准物质,通过蛋白电泳实验,可以通过蛋白marker的分离情况来确定待测蛋白的分子量。

3. 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的应用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可用于验证电泳实验的准确性,评估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在分析未知蛋白质时提供参照标准。

通过与已知分子量的蛋白marker进行对比,未知蛋白的分子量可以被确定,从而为后续的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4. 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生物学研究中,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的应用极其重要。

它不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确定蛋白质标准品的分子量,还可以作为蛋白质分析实验的质量控制工具,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蛋白marker在蛋白质电泳实验中的使用,也有助于扩大科学家对蛋白质研究的视野,从而推动生物学领域的进步。

5. 个人观点作为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从业人员,我深刻理解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的重要性。

对于生物学实验来讲,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而蛋白marker作为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也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可靠的实验结果。

6. 总结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蛋白marker的使用,科研人员可以准确地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从而为生物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深入了解和掌握蛋白质电泳分子量标准的实验原理和应用方法,对于开展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方

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方

常用试剂的配方常用贮液与溶液 (1)1mol/L亚精胺(Spermidine) (1)1mol/L精胺(Spermine) (1)10mol/L乙酸胺(ammonium acetate) (1)10mg/ml牛血清蛋白(BSA) (1)1mol/L二硫苏糖醇(DTT) (1)8mol/L乙酸钾(potassium acetate) (1)1mol/L氯化钾(KCl) (1)3mol/L乙酸钠(sodium acetate) (1)0.5mol/L EDTA (1)1mol/L HEPES (1)1mol/L HCl (1)25mg/ml IPGT (1)1mol/LMgCl2 (1)100mmol/L PMSF (1)20mg/ml蛋白酶K(proteinase K) (1)10mg/mlRnase(无DNase)(DNase-free RNase) (1)5mol/L氯化钠(NaCl) (1)10N氢氧化钠(NaOH) (1)10%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1)2mol/L山梨(糖)醇(Sorbitol) (2)100%三氯乙酸(TCA) (2)2.5% X-gal(5-溴-4-氯-3-吲哚-β-半乳糖苷) (2)100×Denhardt试剂(Denhardt’s regent) (2)10×标准DNA连接酶缓冲液(standard DNA ligase buffer)(粘端、平端连接) (2)100 mmol/L dNTP 溶液(dNTP solutions) (2)20%PEG 8000/2.5M NaCl (2)20×SSC (2)DEPC(焦碳酸二乙酯)处理水 (3)甲酰胺(deionized formamide) (3)TE(用于悬浮和贮存DNA) (3)Tris缓冲液(Tris-HCl buffer) (3)30%丙烯酰胺溶液 (3)40%丙烯酰胺 (3)放线菌素D溶液 (4)0.1mol/L腺苷三磷酸(ATP)溶液 (4)10mol/L乙酸酰溶液 (4)10%过硫酸铵溶液 (4)BCIP溶液 (4)2×BES缓冲盐溶液 (4)1mol/L CaCl2溶液 (5)2.5mol/L CaCl2溶液 (5)1mol/L二硫苏糖醇(DTT)溶液 (5)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溶液 (5)0.5mol/L EDTA(pH8.0)溶液 (6)2×HEPES缓冲盐溶液 (6)IPTG溶液 (6)1mol/L乙酸镁溶液 (6)1mol/L MgCl2溶液 (6)β-巯基乙醇(BME)溶液 (7)NBT溶液 (7)酚/氯仿溶液 (7)10mmol/L苯甲基磺酰氟(PMSF)溶液 (7)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溶液 (7)1mol/L乙酸钾(pH7.5)溶液 (8)乙酸钾溶液(用于碱裂解) (8)3mol/L乙酸钠(pH5.2和pH7.0)溶液 (8)5mol/L NaCl溶液 (8)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 (8)20×SSC溶液 (8)20×SSPE溶液 (9)100%三氯乙酸溶液 (9)1mol/L Tris溶液 (9)Tris缓冲盐溶液(TBS)(25mmol/L Tris) (9)X-gal溶液 (9)PBS: (10)TBS: (10)枸橼酸盐缓冲液(Citrate buffer): (10)胰酶(Trypsin): (10)胃酶(Pepsin): (10)DAB: (10)AEC: (10)RIPA: (11)9、Blotto A: (11)10、Blotto B: (11)电泳缓冲液、染料和凝胶加样液 (11)电泳缓冲液 (11)染料 (11)10mg/ml的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11)凝胶上样液(gel loading solutions) (12)6×聚蔗糖凝胶上样液(室温贮存) (12)6×溴酚蓝/二甲苯青/聚蔗糖凝胶上样液(室温贮存) (12)6×甘油凝胶上样液(4℃贮存) (12)6×蔗糖凝胶上样液(室温贮存) (13)10×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凝胶上样液(室温贮存) (13)常用培养基 (13)LB培养基 (13)SOC培养基 (13)TB培养基 (14)YPD培养基 (14)常用抗生素 (14)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50mg/ml) (14)甲氧西林(methicillin)(100mg/ml) (14)卡那霉素(kanamycin)(10mg/ml) (14)氯霉素(chloramphenicol)(25mg/ml) (14)链霉素(streptomycin)(50mg/ml) (14)萘啶酮酸(nalidixic acid)(5mg/ml) (15)四环素(tetracyyline)(10mg/ml) (15)实验室常用贮存液的配制参数 (15)一、核酸及蛋白质常用数据 (15)2.常用核酸的长度与分子量 (15)3.常用核酸蛋白换算数据 (16)4.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 (17)5.常用DNA分子量标准参照物 (17)二、常用缓冲液 (18)1.分子克隆常用缓冲液 (18)2.磷酸缓冲液 (18)3.电泳缓冲液 (20)4.凝胶加样缓冲液 (21)5.各种pH值的Tris缓冲液的配制 (22)7.温度对常用缓冲液pH的影响 (24)三、常用酶的配制 (25)1.溶菌酶 (25)2.蛋白水解酶类 (25)3.无DNA酶的RNA酶 (25)四、常用抗生素溶液 (25)五、杂交试验中用于降低背景的封闭剂 (26)六、常用凝胶的技术参数 (27)1.葡聚糖凝胶的某些技术数据 (27)2.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技术数据 (29)3.琼脂糖凝胶的技术数据 (29)4.各处凝胶所允许的最大操作压 (30)5.琼脂糖凝胶浓度与线性DNA分辨范围 (30)6.染料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 (30)7.染料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 (31)七、氨基酸的特性 (31)八、遗传密码 (32)九、常用酸碱技术参数 (33)1.常见的市售酸碱的浓度 (33)2.各种浓度的酸碱贮存液的近似pH值 (34)常用贮液与溶液1mol/L亚精胺(Spermidine)溶解2.55g亚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

遗传密码子表

遗传密码子表

1.遗传密码子表第一个核苷酸(5′端)第二个核苷酸第三个核苷酸(3′端)U C A GU 苯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U 苯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 C 亮氨酸丝氨酸终止码终止码 A 亮氨酸丝氨酸终止码色氨酸GC 亮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精氨酸U 亮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精氨酸 C 亮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 A 亮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GA 异亮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U 异亮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 C 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 A 蛋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GG 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U 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 C 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 A 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GAUG位于mRNA启动部位时为启动信号。

真核生物中此密码子代表蛋氨酸,原核生物中代表甲酰蛋氨酸。

2.氨基酸的特性氨基酸名称三字母缩写单字母缩写质量侧链电离的pHa值结构式丙氨酸(alanine)Ala A 89.09精氨酸Arg R 174.2 12.48 (arginine)天冬酰氨Asn N 132.1 (asparagine)天冬氨酸Asp D 133.1 3.86 (asparticacid)半胱氨酸Cys C 121.12 (systeine)谷氨酰胺Gln Q 146.15 (glutamine)谷氨酸Glu E 147.13 4.25 (glutamicacid)甘氨酸Gly G 75.07 (glycine)组氨酸His H 155.16 6.0 (histidine)异亮氨酸lle I 131.17 (isoleucine)亮氨酸Leu L 131.17 (leucine)赖氨酸Lys K 146.19 (lycine)甲硫氨酸Met M 149.21 (methionine)苯丙氨酸Phe P 165.19 (phenylanaline)脯氨酸Pro P 115.13 (proline)丝氨酸Ser S 105.06 (serine)苏氨酸Thr T 119.12 (threonine)色氨酸Trp W 204.22 (tryptophan)酪氨酸Tyr Y 181.19 10.07 (tyrosine)缬氨酸(valine)Val P 117.151.核苷三磷酸的物理常数化合物分子量λmax(pH7.0)1摩尔溶液(pH7.0)中λmax时的最大吸收值OD280/OD260ATP 507 259 15400 0.15 CTP 483 271 9000 0.97 GTP 523 253 13700 0.66 UTP 484 262 10000 0.38 dATP 494 259 15200 0.15 dCTP 467 271 9300 0.98 dGTP 507 253 13700 0.66 dTTP 482 267 9600 0.712.常用核酸的长度与分子量核酸核苷酸数分子量λDNA48502(双链环状)3.0×107pBR3224363(双链) 2.8×10628SrRNA4800 1.6×10623SrR3700 1.2×106NA18SrR1900 6.1×105 NA19SrR1700 5.5×105 NA125SrRNA3.6×104tRNA(大肠杆75 2.5×104菌)3.常用核酸蛋白换算数据(1)重量换算1μg=10-6g 1pg=10-12g1ng=10-9g 1fg=10-15g(2)分光光度换算:1A260双链DNA=50μg/ml1A260单链DNA=30μg/ml1A260单链RNA=40μg/ml(3)DNA摩尔换算:1μg 100bp DNA=1.52pmol=3.03pmol末端1μg pBR322 DNA=0.36pmol1pmol 1000bp DNA=0.66μg1pmol pBR322=2.8μg1kb双链DNA(钠盐)=6.6×105道尔顿1kb单链DNA(钠盐)=3.3×105道尔顿1kb单链RNA(钠盐)=3.4×105道尔顿(4)蛋白摩尔换算:100pmol分子量100,000蛋白质=10μg100pmol分子量50,000蛋白质=5μg100pmol分子量10,000蛋白质=1μg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26.7道尔顿(5)蛋白质/DNA换算:1kb DNA=333 个氨基酸编码容量=3.7×104MW蛋白质10,000MW蛋白质=270bp DNA30,000MW蛋白质=810bp DNA50,000MW蛋白质=1.35kb100,000MW蛋白质=2.7kb DNA4.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1)高分子量标准参照(2)中分子量标准参照(3)低分子量标准参照肌球蛋白分子量磷酸化酶B 97,400 碳酸酐酶31,00 肌球蛋白212,000 牛血清白蛋白66,200 大豆脻蛋白酶21,500 β-半乳糖甘酶B 116,000 谷氨酶脱氢酶55,000 抑制剂磷酸化酶B 97,400 卵白蛋白42,700 马心肌球蛋白16,900 牛血清白蛋白66,200 醛缩酶40,000 溶菌酶14,400 过氧化氢酶` 57,000 碳酸酐酶31,000 肌球蛋白(F1)8,100 醛缩酶40,000 大豆脻蛋白酶21,500 肌球蛋白(F2)6,200抑制剂肌球蛋白(F3)2,500溶菌酶14,4005.常用蛋白质等电点参考值(单位:pH)蛋白质等电点蛋白质等电点鲑精蛋白[salmine] 12.1 α1-粘蛋白[α1-mucoprotein] 1.8-2.7 鲱精蛋白[clupeine] 12.1 卵黄类粘蛋白[vitellomucoid] 5.5鲟精蛋白[sturline] 11.71 尿促性腺激素[urinary3.2-3.3gonadotropin]胸腺组蛋白[thymohistone] 10.8 溶菌酶[lyso zyme] 11.0-11.2 珠蛋白(人)7.5 肌红蛋白[myoglobin] 6.99 [globin(human)]7.07卵白蛋白[ovalbuin] 4.71; 4.59 血红蛋白(人)[hemoglobin(human)]伴清蛋白[conal bumin] 6.8;7.1 血红蛋白(鸡)[hemoglobin(hen)] 7.23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 4.7-4.9 血红蛋白(马)[hemoglobin(horse)]6.92肌清蛋白[myoal bumin] 3.5 血蓝蛋白[hemerythrin] 4.6-6.4 肌浆蛋白[myogen A] 6.3 蚯蚓血红蛋白[chlorocruorin] 5.6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5.1-5.3 血绿蛋白[chlorocruorin] 4.3-4.5卵黄蛋白[livetin] 4.8-5.0 无脊椎血红蛋白[erythrocruorins]4.6-6.2γ1—球蛋白(人)[γ1-globulin(human)]5.8;6.6 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 9.8-10.1γ2—球蛋白(人)[γ2-globulin(human)]7.3;8.2 视紫质[rhodopsin] 4.47-4.57 肌球蛋白A[myosin A] 5.2-5.5 促凝血酶原激酶[thromboplastin] 5.2原肌球蛋白[myosin A] 5.1 α1-脂蛋白[α1-lipoprotein] 5.5铁传递蛋白[siderophilin] 5.9 β1-脂蛋白[β1-lipoprotein] 5.4胎球蛋白[fetuin] 3.4-3.5 β-卵黄脂磷蛋白[β-lipovitellin]5.9血纤蛋白原[fibrinogen] 5.5-5.8 芜菁黄花病毒[turnip yellowvvirus]3.75α-眼晶体蛋白[α-crystallin]4.8 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5.3β-眼晶体蛋白[β-crystallin]6.0 生长激素[somatotropin] 6.85胰岛素[insulin] 5.35 催乳激素[prolactin] 5.73花生球蛋白[arachin] 5.1 胃蛋白酶[pepsin] 1.0左右伴花生球蛋白[conarrachin] 3.9 糜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8.1角蛋白类[keratins] 3.7-5.0 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albumin]4.9还原角蛋白[keratein] 4.6-4.7 核糖核酸酶(牛胰)[ribonuclease或Rnase(bovine pancreas)]7.8胶原蛋白[collagen] 6.5-6.8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4.58鱼胶[ichthyocol] 4.8-5.2 胸腺核组蛋白[thymonucleohistone]4左右白明胶[gelatin] 4.7-5.0 β-酷蛋白[β-casein] 4.5α-酷蛋白[α-casein] 4.0-4.1 γ-酷蛋白[γ-casein] 5.8-6.0 α-卵清粘蛋白[α-ovomucoid]3.83-4.416.常用DNA分子量标准参照物λDNA/Hi ndⅢλDNA/EcoRⅠλ/HindⅢ+EcoRⅠpBR322/HaeⅢ23130 21226 21227 587 123 9416 7421 5148 405 104 6557 5804 4973 504 89 4361 5643 4268 458 80 2322 4843 3530 434 64 2027 3530 2027 267 57 564 1904 234 51 125 1584 213 211375 192 18974 184 11831 124 75641257.核苷和脱氧核苷三磷酸的物化常数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吸收波长(pH7)×10-3摩尔消光系数(pH7)吸收比值(280/260)碱基pKaATP 507.2 259 15.4 0.15 4.1CTP 483.2 271 9.1 0.97 4.8GTP 523.2 253 13.7 0.66 3.3,9.3 UTP 484.2 262 10.0 0.38 9.5dATP 491.2 259 15.2 0.15 4.1dCTP 467.2 271 9.1 0.97 4.8dGTP 507.2 253 13.7 0.67 3.3,9.3 TTP 482.2 267 9.6 0.73 9.38.嘌呤、嘧啶碱基、核苷和核苷酸相对分子质量嘌呤、嘧啶碱基核苷核苷酸H-型Na2-型腺嘌呤135.11 腺苷267.24 腺苷酸347.22 391.22 鸟嘌呤151.15 鸟苷283.26 二磷酸腺苷427.20黄嘌呤152.11 黄苷284.24 三磷酸腺苷507.20次黄嘌呤136.11 次黄苷268.24 3’,5’-环腺苷酸329.20胞嘧啶111.10 胞苷243.23 鸟苷酸363.24 407.22 尿嘧啶112.09 尿苷244.20 肌苷酸348.22胞腺嘧啶126.11 脱氧腺苷251.24 尿苷酸323.21 367.31 脱氧鸟苷267.24 脱氧腺苷酸324.18 368.18脱氧肌苷252.24 脱氧鸟苷酸331.22脱氧胞苷227.22 脱氧胞苷酸347.23脱氧尿苷228.20 脱氧胞腺苷酸307.20脱氧胸腺苷242.223 332.211.放射性核素衰变表3H35S32P125I131I时间(年)剩余活性(%)时间(年)剩余活性(%)时间(年)剩余活性(%)时间(年)剩余活性(%)时间(年)剩余活性(%)194.5298.4195.3495.50.298.3 289.3596.1290.8891.20.496.6 384.41092.3386.51287.10.695.0 479.81588.7482.51683.1 1.091.8 575.42085.3578.52079.4 1.687.2 671.32582.0674.82475.8 2.381.2 767.43178.1771.22872.4 3.176.7 863.73774.5867.83269.1 4.071.0 960.24371.0964.73666.0 5.065.2 1056.95067.01061.24063.0 6.159.3 1153.85763.61158.74460.27.353.4 1250.96559.61255.94857.48.150.0 12.350.07356.01353.25254.88152.51450.75652.487.150.014.350.06050.02.放射性测定单位单位定义换算吸收放射线剂量(拉得rad)100尔格/克(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物质的能量)0.87rad=1r伦琴(r)使1克空气产生1.6×1012离子对的X或γ-射线的照射剂量r/0.87=1rad居里(Ci)每秒放射性衰变3.7×1010个原子的量1Ci=103mCi=106μCi 毫居(mCi)千分之一居里1mCi=10-3Ci=103μCi 微居(μCi)百万分之一居里(每分钟衰变2.2×106次)1μCi=10-6Ci=10-3M Ci 伯克莱尔(Bq)每秒衰变1个原子的量1Bq=3.7×10-10Ci千伯克莱尔(kBq)1kBq=103Bq百万伯克莱尔(MBq)1MBq=106Bq兆伯克莱尔(GBq)1GBq=109Bq每分钟衰变数(dpm)每分钟衰变的原子数 2.2×106dpm=1μCi每分钟计数(cpm)测量仪测出每分钟β粒子数Cpm=dpm×计数器效率常用的缓冲液[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4-3-25 编辑:supi]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测序凝胶加样缓冲液常用的电泳缓冲液2×SDS凝胶加样缓冲液凝胶加样缓冲液各种pH值的Tris缓冲液常用缓冲液的pKa值温度对常用缓冲液pH的影响标准缓冲液pH值与温度对照表常用作缓冲剂的酸解离常数1.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1)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X毫升0.2 mol/L甘氨酸+Y毫升0.2 mol/L HCI,再加水稀释至200毫升pH X Y pH X Y2.0 50 44.03.0 50 11.42.4 50 32.43.2 50 8.22.6 50 24.23.4 50 6.42.8 50 16.83.6 50 5.0甘氨酸分子量 = 75.07,0.2 mol/L甘氨酸溶液含15.01克/升。

常见蛋白质分子量参考1 PDF

常见蛋白质分子量参考1 PDF

常见蛋白质分子量参考1PDF
原理
与Southern或Northern杂交方法类似,但Western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

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

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

该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

分类普通蛋白质分子量标准(低范围,5-66kDa)现常用的有底物化学发光ECL和底物DAB呈色,体同水平和实验条件的是用*种方法,目前发表文章通常是用底物化学发光ECL。

只要买现成的试剂盒就行,操作也比较简单,原理如下(二抗用HRP标记):反应底物为过氧化物+鲁米诺,如遇到HRP,即发光,可使胶片曝光,就可洗出条带。

—1—。

遗传密码子表

遗传密码子表

1.遗传密码子表第一个核苷酸(5′端)第二个核苷酸第三个核苷酸(3′端)U C A GU 苯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U 苯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 C 亮氨酸丝氨酸终止码终止码 A 亮氨酸丝氨酸终止码色氨酸GC 亮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精氨酸U 亮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精氨酸 C 亮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 A 亮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GA 异亮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U 异亮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 C 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 A 蛋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GG 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U 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 C 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 A 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GAUG位于mRNA启动部位时为启动信号。

真核生物中此密码子代表蛋氨酸,原核生物中代表甲酰蛋氨酸。

2.氨基酸的特性氨基酸名称三字母缩写单字母缩写质量侧链电离的pHa值结构式丙氨酸(alanine)Ala A 89.09精氨酸Arg R 174.2 12.48 (arginine)天冬酰氨Asn N 132.1 (asparagine)天冬氨酸Asp D 133.1 3.86 (asparticacid)半胱氨酸Cys C 121.12 (systeine)谷氨酰胺Gln Q 146.15 (glutamine)谷氨酸Glu E 147.13 4.25 (glutamicacid)甘氨酸Gly G 75.07 (glycine)组氨酸His H 155.16 6.0 (histidine)异亮氨酸lle I 131.17 (isoleucine)亮氨酸Leu L 131.17 (leucine)赖氨酸Lys K 146.19 (lycine)甲硫氨酸Met M 149.21 (methionine)苯丙氨酸Phe P 165.19 (phenylanaline)脯氨酸Pro P 115.13 (proline)丝氨酸Ser S 105.06 (serine)苏氨酸Thr T 119.12 (threonine)色氨酸Trp W 204.22 (tryptophan)酪氨酸Tyr Y 181.19 10.07 (tyrosine)缬氨酸(valine)Val P 117.151.核苷三磷酸的物理常数化合物分子量λmax(pH7.0)1摩尔溶液(pH7.0)中λmax时的最大吸收值OD280/OD260ATP 507 259 15400 0.15 CTP 483 271 9000 0.97 GTP 523 253 13700 0.66 UTP 484 262 10000 0.38 dATP 494 259 15200 0.15 dCTP 467 271 9300 0.98 dGTP 507 253 13700 0.66 dTTP 482 267 9600 0.712.常用核酸的长度与分子量核酸核苷酸数分子量λDNA48502(双链环状)3.0×107pBR3224363(双链) 2.8×10628SrRNA4800 1.6×10623SrR3700 1.2×106NA18SrR1900 6.1×105 NA19SrR1700 5.5×105 NA125SrRNA3.6×104tRNA(大肠杆75 2.5×104菌)3.常用核酸蛋白换算数据(1)重量换算1μg=10-6g 1pg=10-12g1ng=10-9g 1fg=10-15g(2)分光光度换算:1A260双链DNA=50μg/ml1A260单链DNA=30μg/ml1A260单链RNA=40μg/ml(3)DNA摩尔换算:1μg 100bp DNA=1.52pmol=3.03pmol末端1μg pBR322 DNA=0.36pmol1pmol 1000bp DNA=0.66μg1pmol pBR322=2.8μg1kb双链DNA(钠盐)=6.6×105道尔顿1kb单链DNA(钠盐)=3.3×105道尔顿1kb单链RNA(钠盐)=3.4×105道尔顿(4)蛋白摩尔换算:100pmol分子量100,000蛋白质=10μg100pmol分子量50,000蛋白质=5μg100pmol分子量10,000蛋白质=1μg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26.7道尔顿(5)蛋白质/DNA换算:1kb DNA=333 个氨基酸编码容量=3.7×104MW蛋白质10,000MW蛋白质=270bp DNA30,000MW蛋白质=810bp DNA50,000MW蛋白质=1.35kb100,000MW蛋白质=2.7kb DNA4.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1)高分子量标准参照(2)中分子量标准参照(3)低分子量标准参照肌球蛋白分子量磷酸化酶B 97,400 碳酸酐酶31,00 肌球蛋白212,000 牛血清白蛋白66,200 大豆脻蛋白酶21,500 β-半乳糖甘酶B 116,000 谷氨酶脱氢酶55,000 抑制剂磷酸化酶B 97,400 卵白蛋白42,700 马心肌球蛋白16,900 牛血清白蛋白66,200 醛缩酶40,000 溶菌酶14,400 过氧化氢酶` 57,000 碳酸酐酶31,000 肌球蛋白(F1)8,100 醛缩酶40,000 大豆脻蛋白酶21,500 肌球蛋白(F2)6,200抑制剂肌球蛋白(F3)2,500溶菌酶14,4005.常用蛋白质等电点参考值(单位:pH)蛋白质等电点蛋白质等电点鲑精蛋白[salmine] 12.1 α1-粘蛋白[α1-mucoprotein] 1.8-2.7 鲱精蛋白[clupeine] 12.1 卵黄类粘蛋白[vitellomucoid] 5.5鲟精蛋白[sturline] 11.71 尿促性腺激素[urinary3.2-3.3gonadotropin]胸腺组蛋白[thymohistone] 10.8 溶菌酶[lyso zyme] 11.0-11.2 珠蛋白(人)7.5 肌红蛋白[myoglobin] 6.99 [globin(human)]7.07卵白蛋白[ovalbuin] 4.71; 4.59 血红蛋白(人)[hemoglobin(human)]伴清蛋白[conal bumin] 6.8;7.1 血红蛋白(鸡)[hemoglobin(hen)] 7.23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 4.7-4.9 血红蛋白(马)[hemoglobin(horse)]6.92肌清蛋白[myoal bumin] 3.5 血蓝蛋白[hemerythrin] 4.6-6.4 肌浆蛋白[myogen A] 6.3 蚯蚓血红蛋白[chlorocruorin] 5.6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5.1-5.3 血绿蛋白[chlorocruorin] 4.3-4.5卵黄蛋白[livetin] 4.8-5.0 无脊椎血红蛋白[erythrocruorins]4.6-6.2γ1—球蛋白(人)[γ1-globulin(human)]5.8;6.6 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 9.8-10.1γ2—球蛋白(人)[γ2-globulin(human)]7.3;8.2 视紫质[rhodopsin] 4.47-4.57 肌球蛋白A[myosin A] 5.2-5.5 促凝血酶原激酶[thromboplastin] 5.2原肌球蛋白[myosin A] 5.1 α1-脂蛋白[α1-lipoprotein] 5.5铁传递蛋白[siderophilin] 5.9 β1-脂蛋白[β1-lipoprotein] 5.4胎球蛋白[fetuin] 3.4-3.5 β-卵黄脂磷蛋白[β-lipovitellin]5.9血纤蛋白原[fibrinogen] 5.5-5.8 芜菁黄花病毒[turnip yellowvvirus]3.75α-眼晶体蛋白[α-crystallin]4.8 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5.3β-眼晶体蛋白[β-crystallin]6.0 生长激素[somatotropin] 6.85胰岛素[insulin] 5.35 催乳激素[prolactin] 5.73花生球蛋白[arachin] 5.1 胃蛋白酶[pepsin] 1.0左右伴花生球蛋白[conarrachin] 3.9 糜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8.1角蛋白类[keratins] 3.7-5.0 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albumin]4.9还原角蛋白[keratein] 4.6-4.7 核糖核酸酶(牛胰)[ribonuclease或Rnase(bovine pancreas)]7.8胶原蛋白[collagen] 6.5-6.8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4.58鱼胶[ichthyocol] 4.8-5.2 胸腺核组蛋白[thymonucleohistone]4左右白明胶[gelatin] 4.7-5.0 β-酷蛋白[β-casein] 4.5α-酷蛋白[α-casein] 4.0-4.1 γ-酷蛋白[γ-casein] 5.8-6.0 α-卵清粘蛋白[α-ovomucoid]3.83-4.416.常用DNA分子量标准参照物λDNA/Hi ndⅢλDNA/EcoRⅠλ/HindⅢ+EcoRⅠpBR322/HaeⅢ23130 21226 21227 587 123 9416 7421 5148 405 104 6557 5804 4973 504 89 4361 5643 4268 458 80 2322 4843 3530 434 64 2027 3530 2027 267 57 564 1904 234 51 125 1584 213 211375 192 18974 184 11831 124 75641257.核苷和脱氧核苷三磷酸的物化常数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吸收波长(pH7)×10-3摩尔消光系数(pH7)吸收比值(280/260)碱基pKaATP 507.2 259 15.4 0.15 4.1CTP 483.2 271 9.1 0.97 4.8GTP 523.2 253 13.7 0.66 3.3,9.3 UTP 484.2 262 10.0 0.38 9.5dATP 491.2 259 15.2 0.15 4.1dCTP 467.2 271 9.1 0.97 4.8dGTP 507.2 253 13.7 0.67 3.3,9.3 TTP 482.2 267 9.6 0.73 9.38.嘌呤、嘧啶碱基、核苷和核苷酸相对分子质量嘌呤、嘧啶碱基核苷核苷酸H-型Na2-型腺嘌呤135.11 腺苷267.24 腺苷酸347.22 391.22 鸟嘌呤151.15 鸟苷283.26 二磷酸腺苷427.20黄嘌呤152.11 黄苷284.24 三磷酸腺苷507.20次黄嘌呤136.11 次黄苷268.24 3’,5’-环腺苷酸329.20胞嘧啶111.10 胞苷243.23 鸟苷酸363.24 407.22 尿嘧啶112.09 尿苷244.20 肌苷酸348.22胞腺嘧啶126.11 脱氧腺苷251.24 尿苷酸323.21 367.31 脱氧鸟苷267.24 脱氧腺苷酸324.18 368.18脱氧肌苷252.24 脱氧鸟苷酸331.22脱氧胞苷227.22 脱氧胞苷酸347.23脱氧尿苷228.20 脱氧胞腺苷酸307.20脱氧胸腺苷242.223 332.211.放射性核素衰变表3H35S32P125I131I时间(年)剩余活性(%)时间(年)剩余活性(%)时间(年)剩余活性(%)时间(年)剩余活性(%)时间(年)剩余活性(%)194.5298.4195.3495.50.298.3 289.3596.1290.8891.20.496.6 384.41092.3386.51287.10.695.0 479.81588.7482.51683.1 1.091.8 575.42085.3578.52079.4 1.687.2 671.32582.0674.82475.8 2.381.2 767.43178.1771.22872.4 3.176.7 863.73774.5867.83269.1 4.071.0 960.24371.0964.73666.0 5.065.2 1056.95067.01061.24063.0 6.159.3 1153.85763.61158.74460.27.353.4 1250.96559.61255.94857.48.150.0 12.350.07356.01353.25254.88152.51450.75652.487.150.014.350.06050.02.放射性测定单位单位定义换算吸收放射线剂量(拉得rad)100尔格/克(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物质的能量)0.87rad=1r伦琴(r)使1克空气产生1.6×1012离子对的X或γ-射线的照射剂量r/0.87=1rad居里(Ci)每秒放射性衰变3.7×1010个原子的量1Ci=103mCi=106μCi 毫居(mCi)千分之一居里1mCi=10-3Ci=103μCi 微居(μCi)百万分之一居里(每分钟衰变2.2×106次)1μCi=10-6Ci=10-3M Ci 伯克莱尔(Bq)每秒衰变1个原子的量1Bq=3.7×10-10Ci千伯克莱尔(kBq)1kBq=103Bq百万伯克莱尔(MBq)1MBq=106Bq兆伯克莱尔(GBq)1GBq=109Bq每分钟衰变数(dpm)每分钟衰变的原子数 2.2×106dpm=1μCi每分钟计数(cpm)测量仪测出每分钟β粒子数Cpm=dpm×计数器效率常用的缓冲液[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4-3-25 编辑:supi]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测序凝胶加样缓冲液常用的电泳缓冲液2×SDS凝胶加样缓冲液凝胶加样缓冲液各种pH值的Tris缓冲液常用缓冲液的pKa值温度对常用缓冲液pH的影响标准缓冲液pH值与温度对照表常用作缓冲剂的酸解离常数1.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1)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X毫升0.2 mol/L甘氨酸+Y毫升0.2 mol/L HCI,再加水稀释至200毫升pH X Y pH X Y2.0 50 44.03.0 50 11.42.4 50 32.43.2 50 8.22.6 50 24.23.4 50 6.42.8 50 16.83.6 50 5.0甘氨酸分子量 = 75.07,0.2 mol/L甘氨酸溶液含15.01克/升。

蛋白质大小范围

蛋白质大小范围

蛋白质大小范围
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们执行着各种不同的功能,包括运输、维护、代谢等等。

蛋白质的大小范围相当广泛,从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链到数百个氨基酸残基的大蛋白质。

其中,小肽链通常被称为寡肽,分子量一般在1,000 Da以下;中等大小的蛋白质分子量在10,000-100,000 Da之间,而大蛋白质则超过了100,000 Da。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如超大分子量蛋白质、超低分子量蛋白质等等。

蛋白质的大小范围影响着它们的结构、功能和应用领域,深入了解蛋白质的大小范围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 1 -。

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参照材料]

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参照材料]
7×105
2×106
15×106
150×106
1×104~2.5×105
2.5×104~7×105
5×104~2×106
2×105~15×106
5×105~15×107
Seravac Laboratories,
Maidenhead, England
Bio-GelA-0.5M
Bio-GelA-1.5M
Bio-GelA-5M
Bio-GelA-15M
Bio-GelA-50M
Bio-GelA-150M
10
8
6
4
2
1
0.5×105
1.5×106
5×106
15×105
50×106
150×106
<1×104~2.5×106
<1×104~1.5×106
1×104~5×106
4×104~15×106
1×105~50×106
60000~20×106
70000~40×106
60000~20×106
10000~4×106
70000~40×106
60000~20×105
10000~4×106
24~44
24~44
24~44
20~40
20~40
25~75
25~75
25~75
25~75
平均90
平均90
60~200
45~165
45~165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技术数据
型号
排阻的下限
(Mr)
分级分离的范围
(Mr)
膨胀后的床体积
(mL/g干凝胶)
膨胀所需最少时间
(室温,小时)

鸡蛋白蛋白分子量

鸡蛋白蛋白分子量

鸡蛋白蛋白分子量鸡蛋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材之一,而其中的蛋白质更是被广泛推崇为营养丰富、易于吸收的食物。

那么,鸡蛋白蛋白质的分子量又是多少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鸡蛋白蛋白质的分子量及其对我们健康的指导意义。

要了解鸡蛋白蛋白质的分子量,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鸡蛋白蛋白质的组成。

鸡蛋白蛋白质主要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包括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以特定的顺序连接形成蛋白质链,而蛋白质链的分子量则取决于其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鸡蛋白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45,000至50,000道尔顿 (dalton)。

这个分子量相当于分子的质量,可以作为衡量蛋白质分子大小的指标。

由于分子量较小,鸡蛋白蛋白质在人体内容易被消化和吸收,能够快速提供给我们所需的营养成分。

鸡蛋白蛋白质的分子量对我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鸡蛋白蛋白质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其分子量的特点使得它在人体内容易被分解为氨基酸,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

人体需要氨基酸来合成新的蛋白质、修复受损组织、维持健康免疫系统等重要功能。

因此,适量摄入鸡蛋白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其次,鸡蛋白蛋白质的分子量也决定了它在烹饪过程中的特性。

鸡蛋白质能够凝结,是烹饪中的重要材料。

通过加热鸡蛋白质,分子间的化学键会断裂,蛋白质链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熟透的蛋白质,食用后既容易消化又能够提供充足的能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煎蛋、煮蛋、炒蛋等烹饪过程中使用鸡蛋的原因之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鸡蛋白蛋白质的分子量虽然较小,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无限量摄入。

与其他食物一样,鸡蛋也含有一定的热量和脂肪。

过量摄入鸡蛋白蛋白质可能导致能量过剩、肥胖等问题。

因此,我们在摄入鸡蛋白蛋白质时要保持适度,建议每日摄入量为1-2个鸡蛋,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总之,鸡蛋白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45,000至50,000道尔顿,这个特点使其在人体内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常用蛋白质分子量标准参照物
十一、层析法常用数据表及性质
(一)离子交换纤维素
*:英国Whatman厂的型号,原来有旧型号如DE-1,为长纤维性,长度1000微米。

还有DE-11,纤维性,50~250微米,对牛血清清蛋白的吸附容量仅为130毫克/克。

注:上述各种型号的凝胶都是亲水性的多孔颗粒,在水和缓冲溶液中很容易膨胀,生产厂为Bio-Rad Laboratories,Rich-mond, California, U. S. A.
(三)琼脂糖凝胶的技术数据
十二、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1.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
甘氨酸分子量 = 75.07,0.2 mol/L甘氨酸溶液含15.01克/升。

2.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0.05 mol/L)
邻苯二甲酸氢钾分子量 = 204.23,0.2 mol/L邻苯二甲酸氢溶液含40.85克/升
Na2HPO4分子量 = 14.98,0.2 mol/L溶液为28.40克/升。

Na2HPO4-2H2O分子量 = 178.05,0.2 mol/L溶液含35.01克/升。

C4H2O7·H2O分子量 = 210.14,0.1 mol/L溶液为21.01克/升。

①使用时可以每升中加入1克克酚,若最后pH值有变化,再用少量50%氢氧化钠溶液或
浓盐酸调节,冰箱保存。

柠檬酸C6H8O7·H2O:分子量210.14,0.1 mol/L溶液为21.01克/升。

柠檬酸钠Na3 C6H5O7·2H2O:分子量294.12,0.1 mol/L溶液为29.41克/毫升。

Na2Ac·3H2O分子量 = 136.09,0.2 mol/L溶液为27.22克/升。

7.磷酸盐缓冲液
Na2HPO4·2H2O分子量 = 178.05,0.2 mol/L溶液为85.61克/升。

Na2HPO4·2H2O分子量 = 358.22,0.2 mol/L溶液为71.64克/升。

Na2HPO4·2H2O分子量 = 156.03,0.2 mol/L溶液为31.21克/升。

Na2HPO4·2H2O分子量 = 178.05,1/15M溶液为11.876克/升。

KH2PO4分子量 = 136.09,1/15M溶液为9.078克/升。

8.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0.05M)
巴比妥钠盐分子量=206.18;0.04M溶液为8.25克/升
10.Tris–盐酸缓冲液(0.05M,25℃)
50毫升0.1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与X毫升0.1N盐酸混匀后,加水稀释至100毫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OCH2 CH2OH
C
HOCH2 NH2
分子量=121.14;
0.1M溶液为12.114克/升。

Tris溶液可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使用时注意将瓶盖严。

硼砂Na2B4O7·H2O,分子量=381.43;0.05M溶液(=0.2M硼酸根)含19.07克/升。

硼酸H2BO3,分子量=61.84,0.2M溶液为12.37克/升。

硼砂易失去结晶水,必须在带塞的瓶中保存。

硼砂Na2B4O7·10H2O,分子量=381.43;0.05M溶液(=0.2M硼酸根)含19.07克/升。

硼酸H2BO3,分子量=61.84, 0.2M溶液为12.37克/升。

硼砂易失去结晶水,必须在带塞的瓶中保存。

12.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0.05M)
甘氨酸分子量=75.07;0.2M溶液含15.01克/升。

13.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0.05M硼酸根)
硼砂Na2B4O7·10H2O,分子量=381.43;0.05M溶液为19.07克/升。

14.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0.1M)
2+2+
Na2CO2·10H2O分子量=286.2;0.1M溶液为28.62克/升。

N2HCO3分子量=84.0;0.1M溶液为8.40克/升。

十四、硫酸铵饱和度的常用表
①在25℃下,硫酸铵溶液由初浓度调到终浓度时,每升溶液所加固体硫酸铵的克数。

①在0℃下,硫酸铵溶液由初浓度调到终浓度时,每100毫升溶液所加固体硫酸铵的克数。

r为离心机头的半径(角头),或离心管中轴底部内壁到离心机转轴中心的距离(甩平头),单位为厘米。

rpm为离心机每分钟的转速。

RCF为相对离心力,以地心引力即重力加速度的倍数来表示,一般用g(或数字×g)表示。

附图11是由下述公式计算而来的:
RCF = 1.119 × 10-5× r × (rpm)2
将离心机转数换算为离心力时,首先,在r标尺上取已知的半径和rpm标尺上取已知的离心机转数,然后,将这两点间划一条直线,在图中间RCF标尺上的交叉点即为相应离心力数值。

注意,若已知转数值处于rpm标尺的右边,则应读取RCF标尺右边的数值。

同样,转数值处于rpm标尺左边,则读取RCF标尺左边的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