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精选】

合集下载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

三官殿
(一)山门殿
一般供奉青龙神和白虎神,相当于佛寺的二 王尊。有的道观山门殿即为灵宫殿。
(二)灵官殿
太清癜
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灵宝、元始、道德
道教主要称谓
1.男教徒称道士,又称道士先生。
2.女教徒称道姑,也可称女冠。
3.道观的负责人可称为监院或住持,俗称 当家的。 4.教外人对道士、道姑一般都可统称为道 长。
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高山道士寇谦 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 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 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正 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道教的教义
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道教的教义
护法神将:王灵官
王灵官名王善,是宋朝萨真人(萨守坚)的弟 子。后成为道教重要护法神将,专门镇守道观 山门,镇妖压魔。
从明代起王灵官地位开始显赫,许多地方建 灵官庙。
道观的主要殿堂
道观的名称有宫、观、庙、道院等。’称“宫” 的为有特殊地位的道观。道观主要殿堂有:
山门殿
灵官殿
三清殿
玉皇殿
神仙:真武大帝
明代朱棣发动“靖 难之变”向南京进攻时, 传真武曾显像助威。明 成祖朱棣即位后,在武 当山大力营建宫观,历 时七年,真武信仰达到 鼎盛,全国各地掀起修 建真武庙的高潮,武当 山亦成为全国各地真武 庙的祖庭。
神仙:真武大帝
因北方在五行 中属水,故真武又 是水神,有防止火 灾之威力。全国著 名的真武庙还有: 广东佛山祖庙,云 南昆明太和宫,广 西容县经略台真武 阁。
道教的教义
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导游考试宗教知识:佛教与道教

导游考试宗教知识:佛教与道教

道教是以⽼庄思想为中⼼,加上神仙信仰、通俗的民间信仰,复受儒家与佛教影响⽽形成的宗教。

道教的⼀⼤特征就是重“术”,⽽《道德经》所谓“反璞归真”,则是道教品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道教吸收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地狱等观念以及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在神仙信仰的前提下,对民间各种神灵精怪信仰也收罗⽽后改造之,所以古⼈说道教“杂⽽多端”。

兹就道教的起源与发展、佛道之争、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佛教与道教的⽐较,概述于下: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道教始⾃东汉的张陵,⾄其⼦张衡、其孙张鲁乃集⼤成。

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以宗教表现其志向。

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彩,除各种⾏事外,⼜在各地建⽴义舍,以便利信徒,于是逐渐成为庞⼤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

然不可否认者,其对儒家、佛教的义理⼜多所吸收。

⾄北魏寇谦之,完成道教丰富⽽组织化的教理体系,信徒也扩展到上阶层。

经隋、唐、宋三代,佛、道、儒三教之间互有离合;其间,道教在理论、实际两⽅⾯皆得均衡发展。

有宋⼀代,道教与佛教给予儒家哲学有极⼤的影响。

关于道教的发展,最早是渊源于古代的巫术,及秦汉时的神仙⽅术,复融合阴阳五⾏、谶纬、咒术等,成⽴道教思想系统,并导⼊佛教思想⽽发展之。

东汉顺帝(西元⼀⼆五——⼀四四年在位)时,张陵倡导五⽃⽶道,尊奉⽼⼦为教主,以《⽼⼦五千⽂》为主要经典,⾄此,道教已经逐渐形成。

汉灵帝(西元⼀六七——⼀⼋九年在位)时,张⾓的太平道为早期道教另⼀重要派别,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以“善道”教化徒众,并以符⽔为⼈治病,徒众数⼗万,遍布青、徐等⼋州,与张衡、张鲁的五⽃⽶道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基础。

其后有《⽼⼦化胡经》出现,⿎吹⽼⼦西游化胡成佛、佛为道教弟⼦的“⽼⼦化胡说”。

到了东晋建武元年(西元三⼀七年),葛洪撰《抱朴⼦》内篇,整理并阐述战国以来的神仙⽅术理论,将道教的思想内容体系化,成为道教的基本典籍。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典型题(二)-中国旅游培训网16年内部课程讲义介绍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典型题(二)-中国旅游培训网16年内部课程讲义介绍

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典型题(二)多选题1.道教全真道三大祖庭是(ACE)。

A.北京白云观B.江西龙虎山上清宫C.陕西户县重阳宫D.陕西周至县楼观E.山西芮城永乐宫红宝书——第五大项知识点十九、道教旅游景观的相关知识★★全真道三大祖庭☛北京白云观、重阳宫、山西芮城永乐宫。

A.北京白云观是全真道第一丛林,全真道最大派别龙门派祖庭。

现为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

C.重阳宫位于陕西终南山,山内有楼观、老子墓、重阳宫等道教圣迹。

重阳宫是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埋骨处。

E.山西芮城永乐宫以960平方米元代道教壁画著称于世,有道教壁画艺术宝库之誉,与佛教壁画艺术宝库敦煌石窟交相辉映。

干扰选项B.江西龙虎山为正一道祖庭。

它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最初修道炼丹肇基之所。

龙虎山天师府是第四代后历代张道陵子孙起居之所。

龙虎山上清宫是历代张天师的道场和祀神之处。

D. 陕西周至县楼观位于陕西终南山,山内有楼观、老子墓、重阳宫等道教圣迹。

2.下列道教宫观中传为老子圣迹的是(BD)。

A. 山西芮城永乐宫B. 陕西周至县楼观C. 四川青城山祖师殿D. 四川成都青羊宫E. 浙江杭州抱朴道院红宝书——第五大项知识点十九、道教旅游景观的相关知识★★B.草楼观(教材P122)位于陕西终南山。

山内有楼观、老子墓、重阳宫等道教圣迹。

相传西周康王时,老子在说经台上为之口授第一部道教经典《道德经》。

故草楼观为中国第一座道观,楼观遂有“道观之祖”之美誉。

D.成都青羊宫。

为成都最大、最古老道观。

后世视青羊宫为老子圣迹。

干扰选项A. 山西芮城永乐宫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

以960 平方米元代道教壁画著称于世,有道教壁画艺术宝库之誉,与佛教壁画艺术宝库敦煌石窟交相辉映。

C. 四川青城山祖师殿常道观、祖师殿和上清宫为青城山主要道观。

青城山道教属全真道。

E. 浙江杭州抱朴道院葛仙岭和抱朴道院,为东晋葛洪结庐炼丹处。

属丹鼎派名山。

道教中以炼丹(外丹) 求长生成仙的一派叫丹鼎派。

9.5道教(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

9.5道教(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

历年真题
【答案】B
【2017年真题·单选】
道教的创始人是(
A.张角
B.张陵
C.葛洪
D.张鲁
)。
3.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全真道
正一道
创立时间 金初
1.
主要创派人 王重阳


《道德经》(道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经)


《孝经》(儒经)
➢ 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 19
1. 116
全 在修行方法上
➢ 清规戒律也 如全真道严格。
1.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
一、 全真道 大部属全真派


2.
正一道主要流行在
正一道 江南和台湾。
历年真题
【答案】ACE
【2016年真题·多选】 下列关于道教全真道特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修身养性为正道 B.主要流行与江南和台湾省 C.道士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 D.不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 E.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
6.仙道贵生,返璞归真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1.“道” 2.“气化宇 宙”的学说 3.自然无为
4.柔弱不争 5.清静寡欲
➢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性就是 自然。
➢ 《道德经》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 为。” 要真正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 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版)
第九章 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
第 五节
道教
考试说明
时间 2016 2017 2018 2019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1
1
1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四大宗教—道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四大宗教—道教
a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b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c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北京白云观三清塑像八仙是民间最熟悉的神仙群体
中 国 四大宗教
——道教
第三节 道 教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一)原始道教阶段: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创立于东汉后期 四川张陵、张鲁的五斗米道和山东张角的 太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 主要经典。 东汉末年——张道陵——五斗米教 东汉末年——张角——太平道
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
妈 祖 像
王灵官
道教一般认为,王灵官名王善,是宋 朝萨真人(萨守坚)的弟子。后成为道教重 要护法神将,专门镇守道观山门,镇妖 压魔。其地位相当于佛教的韦驮,从明 代起王灵官地位开始显赫,许多地方建 灵官庙。
白云观
五、道教主要称谓 :
道教出家人,男的称道士,女的称道姑。 方丈,道观首领,实为荣誉职务。 住持,道观中地位仅次于方丈者,往往是 掌管一观实际事务的首领,也称监院, 俗称当家的。
(二) 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以东晋道士葛洪、 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 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三) 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
全真道创建时间:金末 (道经) 《道德经》 主要经典 (佛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儒经) 《孝经》 主要特征: 重内丹修炼,以修真养性为正道; 戒规: 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有严格 的清规戒律; 传播地区: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
相传她生而神异,救助过不少海上遇难渔民和 船只,后在福建莆田湄州岛羽化升天。当地渔 民在岛上盖庙祭祀。道教继承民间传说,把妈 祖列为道教女神(海上保护神)。妈祖得到宋元 明清历代皇帝褒封。全国沿海城市均建有妈祖 庙、天后官、天妃宫、朝天宫等供奉妈祖。妈 祖信仰并随华侨传至海外。据统计,世界十多 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500多座妈祖庙。湄洲岛妈 祖庙为妈祖庙的祖庭。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 后宫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

道教_导游基础与应用

道教_导游基础与应用

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 《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汇编
第一部《道藏》编成于唐代,现存最早的《道 藏》编于明代
• 标记:八卦太极图
四、道教供奉的对象
尊神
• 三清:玉清、上清、太清的合称。 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 • 四御:地位仅次于三清、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
–玉皇大帝:总执天道 –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帝分管…… –勾陈南极大帝,协助玉帝执掌…… –后土皇地祗:主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
导游基础知识
05旅游管理 2007年
• 第一节 宗教知识简介 • 第二节 佛 教
• 第三节 道 教
• 第四节 伊斯兰教 • 第五节 基督教
学习目标
• • ☆通过对宗教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宗教的产生、 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及中国的宗教政策。 ☆重点掌握四大宗教的产生时间、创始人、基本教义、 传播及发展中形成的主要派别、经典及标志。
岱庙 、 碧霞元君祠 五岳中唯一由道教独 西岳庙 占的名山
南岳 湖南省衡山县 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 南岳大庙
北岳庙 、悬空寺 北岳 河北浑源恒山 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 崇福宫 中岳 河南登封县
四、道教供奉的对象
神仙 • 真武大帝
– 武当山为真武庙的祖庭;水神
• 文昌帝君
– 七曲山文昌阁是文昌庙的祖庙
• 魁星 • 八仙 • 天妃娘娘/妈祖:海上保护神
– 湄洲岛妈祖庙为妈祖庙的祖庭
妈祖
四、道教供奉的对象
护法神将 • 关圣帝君:
– 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 –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
• 王灵官
– 镇守道观山门,镇妖压魔 – 地位相当于佛教的韦驮
玄 武 是 一 种 由 龟 和 蛇 组 合 成 的 一 种 灵 物 。

导游基础知识(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导游基础知识(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导游基础知识(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 5.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传统宗教,产生于()。

A.东汉中叶B.东汉末年C.西汉初期D.西汉中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2.()曾在《致许寿裳》信中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A.郭沫若B.李大钊C.鲁迅D.茅盾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3.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亲自为多种道教经书作注的帝王是()。

A.唐玄宗B.宋真宗C.宋徽宗D.唐太宗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4.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的帝王是()。

A.宋徽宗B.宋真宗C.唐太宗D.唐玄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5.()以后,道教曾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

A.唐代B.宋代C.明代D.元代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6.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是()。

A.王重阳B.丘处机C.张陵D.张角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7.将老子的“无为”思想发展为“逍遥游”的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8.道教中神位最低的神是()。

A.门神B.灶君C.土地D.文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9.道教众神仙中,传为黄帝之师的是()。

A.赤松子B.容成公C.彭祖D.王玄甫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10.道教的标记为()。

A.法轮B.新月C.八卦太极图D.太极八卦图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11.下列不属于道教的护法神的是()。

A.华光大帝B.王灵官C.三茅D.二郎神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12.道教三元节中的下元节时间是农历()。

A.七月十五B.九月十五C.十月十五D.十二月十五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13.妈祖的圣诞是农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四大宗教——道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四大宗教——道教

(1)尊神:三清
• 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 • 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 • 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
三清殿
三清殿
三清殿
正中间的是原始天尊,他左手虚拈,右 手虚捧,象征着世界的原始状态;他的右边是 灵宝天尊,手中捧着一个阴阳镜,象征着世界 刚刚走出混沌时的状态;左边是道德天尊,手 里拿着一把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象征着世界被 创造最初的状态。
后土皇地祗(女神),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 祗”,她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 (故有人称之为“大地母亲”),与执掌天道的玉皇大帝相配
后土皇地祗
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与主宰天界的玉 皇大帝相配套,正所为“天公地母”。应该说,人类 对土地的崇拜要早于对天的崇拜。宗教的演进,任何 原始民族都是先亲地后尊天。 “后土”的来历有些含混,有的把后土作为人名, 有的当成神名,有的说成官名。这是自然神演化为人 格神的必然现象。 天为阳,地为阴,后土由最初的男神,到隋朝以 后逐渐演变为女神,以皇帝配享,民间俗称其为“后 土娘娘”。道士们称她为掌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 大地山河之秀的女天帝。
三、道教教义
• (一)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 (二)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 “道”出自老子《道德经》。 •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同时又是“灵而有 性”的“神异之物。 • 宇宙、阴阳、四时、万物都由道化生。
教义一——“道”是“万物之母”
• 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亦名老 聃)为教祖,将其《老子》一书改名为 《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 《老子》,又名《道德经》。 • 该书提出“道”是“万物之母”,“德” 是道的显现;“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 “德”是道的行动。所以道教的基本教义, 即宣扬道是“万物之母”,是宇宙万物之 巾最核心的东西。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
天官员外郎南极仙翁神仙神仙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北方最高神水神北方最高神水神广东佛山祖庙云南昆明太和宫广西容县真武阁广东佛山祖庙云南昆明太和宫广西容县真武阁文昌帝君文曲星文昌帝君文曲星掌管人世功名利禄掌管人世功名利禄七曲山文昌宫贵州贵阳文昌阁七曲山文昌宫贵州贵阳文昌阁魁星魁星主文运备受读书人崇拜主文运备受读书人崇拜八仙八仙天妃娘娘妈祖天妃娘娘妈祖海上保护神海上保护神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关圣帝君关圣帝君关羽关羽山西运城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山西运城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镇守道观山门镇妖压魔镇守道观山门镇妖压魔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驱邪辟恶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贾等等贾等等全能全能法力法力道教神仙祖庭道教神仙祖庭武当山武当山湖北丹江口市西南真武大帝道场湖北丹江口市西南真武大帝道场重庆丰都为冥府阴王酆都大帝世居重庆丰都为冥府阴王酆都大帝世居之地之地七曲山文昌宫七曲山文昌宫四川梓潼七曲山是文晶帝君四川梓潼七曲山是文晶帝君湄洲岛妈祖庙湄洲岛妈祖庙福建莆田湄洲岛国内外妈祖福建莆田湄洲岛国内外妈祖芮城永乐宫芮城永乐宫山西芮城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故山西芮城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故里和祖庙里和祖庙其他道教名山大观其他道教名山大观北京白云观北京白云观全真道第一丛林全真道最大派别龙门派全真道第一丛林全真道最大派别龙门派祖庭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祖庭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崂山崂山全真道随山派祖庭全真道第二丛林全真道随山派祖庭全真道第二丛林成都青羊宫成都青羊宫老子圣迹老子圣迹苏州玄妙观苏州玄妙观正一道的主要道观正一道的主要道观太清宫太清宫我国东北地区最大道观全真龙门派十方丛林我国东北地区最大道观全真龙门派十方丛林之一之一广州三元宫广州三元宫全真道丛林之一岭南香火最盛信众最全真道丛林之一岭南香火最盛信众最多的道观多的道观武汉长春观武汉长春观长春子曾于此修道而得名全真道著名丛长春子曾于此修道而得名全真道著名丛林之一林之一台北指南宫台北指南宫台湾道教大本山台湾道教大本山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九章 中国四大宗教 第二节 道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九章 中国四大宗教 第二节 道教

尊神
神仙
护法 神将
.
五、供奉的主要对象
三清
➢ 是道教最高层神团。 ➢ 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 ➢ 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 ➢ 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
四御
➢是仅次于三清、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 ➢玉皇大帝,为总执天道之神;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地经
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
三、道教的法术
1.服食与外丹 2.内丹术 3.符箓与咒语 4.禹步和手诀 5.占验术
1.服食与外丹
包含服食术(食疗法)、辟谷术、 外丹术等。
2.内丹术
主要是通过对人体内的精、气、 神三宝的修炼,结成内丹。
3.符箓与咒语
通过神秘的图文(符箓)和语言 (咒语)役使鬼神,达到降妖镇魔、 治病除灾的目的。
3.自然无为
➢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性就是 自然。
➢ 《道德经》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 为。” 要真正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 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
➢ 强调遵循自然之规律,不要对事物的 自然发生和发展强行进行预。
4.柔弱不争
➢ 道教以柔弱为用,主张一切行为都 不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残, 强者容易先受挫折。
正一道 江南和台湾。
历年真题
【答案】ACE
【2016年真题·多选】 下列关于道教全真道特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修身养性为正道 B.主要流行与江南和台湾省 C.道士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 D.不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 E.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1.“道” 2.“气化宇宙”的学说 3.自然无为 4.柔弱不争 5.清静寡欲 6.仙道贵生,返璞归真

2023年导游资格《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导游资格《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导游资格《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多选题】什叶派穆斯林主要分布于()等地。

A.伊朗B.伊拉克C.印度D.巴基斯坦2.【多选题】苗族青年男女多通过() 、()等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

A.游方B.跳月C.放寮D.串寨子E. 丢包3.【单选题】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是A.造纸、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B.造纸、印刷术、茶、火药C.造纸、火药、瓷器、指南针D.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4.【单选题】禅宗奉( )为初祖。

A.观音B.弘忍C.惠能D.达摩5.【单选题】东汉时期哪个名医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医疗学的基础。

A.华佗B.孙思邈C.王叔和D.张仲景6.【多选题】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旅游报》发起评选出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影响巨大,下列景区中成功入选的有()。

A.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B.杭州西湖C.台湾日月潭D.阿坝九寨沟E.北京故宫7.【单选题】永陵始建于( )年A.1598B.1602C.1605D.16168.【单选题】黎族妇女的耳环从耳概下垂至肩,俗称() ;黎族男子下穿前后两幅布的()A.朵帕、擦尔瓦B.儋耳、吊C.儋耳、银衣D.披星戴月、英雄结9.【判断题】中国古代建筑柱色级别最高的是红色。

10.【多选题】下列属于粤菜的有A.三蛇龙虎会B.蚝油鲜菇C.脆皮炸海蛰D.东江盐炬鸡E.脆皮乳猪11.【单选题】不经发酵、不经揉捻制成的茶称为( )。

A.红茶B.乌龙茶D.白茶12.【单选题】()期间,穆斯林要举行圣会,诵读《古兰经》,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

A.古尔邦节B.圣纪节C.开斋节D.肉孜节13.【判断题】古代城池有江苏南京古城、陕西西安古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

14.【判断题】雷州有纪念十位谪居和贬迁来雷州的十贤祠?,历史上,雷州被誉为”天南重地”。

15.【单选题】锦州义县万佛堂石窟第六窟的( )像是其中最大的塑像。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道教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道教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一)原始道教阶段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

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遭,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

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并亲自作《老子想尔注》解释《老子五千文》。

因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水道”即为早期的道教。

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

稍后的张角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道教。

(二)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三)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

主要创派人为王重阳。

全真道以《道德经》(道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经)和《孝经》(儒经)为主要经典,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

在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身养性为正道。

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官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

全真道仿佛教建立了丛林制度,各地全真道士云游至全真十方丛林,均可栖息学道。

在元代,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又分别开创全真道七个支派,其中以长春子丘处机开创的龙门派势力,至今全真道仍以龙门派人数最多。

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授江西龙虎山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

三山符篆,指江南的龙虎山(正一派本山)、閤皂山(灵宝派本山)和茅山(上清派本山)等以符策为主的道教三大宗。

正一道的形成,事实上就是江南道教的统一命名,统归龙虎山天师府的领导,并以此与北方的全真道相对。

正一道集符箓派之大成,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奉持的主要经典为《正一经》。

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道教
制作人:王伟
一、道教教义
• (一)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老子《道德经》书中提出了“道是万物之母”认为道是宇 宙万物的产生的本源。 • (二)追求长生不老、肉体成仙。 1、内养。其一存神,日日存之,时时相续,念念不忘。 其二练气,以呼吸吐纳为主,用以舒展筋骨,流通血液。 其三内丹,将人体当做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为药引,运用 神去练养。 2、外养,是运用外在的力量达到养生的目的,分为服食 和外丹两种。
• 释迦牟尼佛左协侍为文殊菩萨,右协侍为普贤菩萨合称“ 释迦三尊”
3、竖三世佛
• • • • 竖三世佛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佛。 正中是现在世佛-释迦牟尼 左侧是过去世佛-燃灯佛 右侧是未来世佛-弥勒佛
4、华严三圣
•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是华藏世界的主宰。 • 与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
(三)三官
• • • • 三官,指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也称福,禄,寿三星。 天官赐福,上元农历正月十五 地官赦罪,中元农历七月十五 水官解厄,下元农历十月十五
(四)诛仙
• 1、真武大帝, • 2、文昌帝君,民间俗称文曲星。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 功名利禄,备受读书人崇拜。 • 3、魁星,是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星”的俗称,指 北斗七星的前四星(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后道 教尊其为主宰文运的神,作为文昌帝君的侍神。 • 4、天妃娘娘(妈祖),原名林默,湄洲岛妈祖庙为妈祖 的祖庭,与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天宫并列为中国三大妈 祖庙。 • 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 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五)护法神将
• 1、关圣帝君,三国时 期的蜀汉大将关羽。 • 2、王灵官,本名王善 ,专门镇守道观山门 ,镇妖压魔。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归纳

道教道教创始人:张陵(张道陵或张天师)经典:《老子五千文》,张鲁(张陵孙子)奉老子(李耳)为教主,原始道教:张凌倡导“五斗米道”、张角创“太平道”理论化代表:东晋道士葛洪,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两大派系: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金初)经典:《道德经》(道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经)、《孝经》(儒经)。

修行方法: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

丘处机(长春子)开创龙门派势力最大。

正一道:创始人:张盛(元代)经典:《正一经》修炼方法: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

流行于台湾、江南。

道教教义:殷周(鬼神崇拜)、先秦(道家学派)、战国后(神仙方术信仰)、西汉初期(黄老学说(认为自己是黄帝子孙)修炼方法:内养,外养,房中术。

目的:追求长生不老经典:唐代《道藏》(中国现存最早)、北宋《大宋天宫宝藏》、明代《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聃)为教主,将其《老子》一书改名:《道德真经》又名《道德经》提出:“道”是“万物之母”、“德”是道德显现、“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德”是道的行动标志:八卦太极图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子玉清宫)上清灵宝天尊(禹余天之上清宫)太清道德天尊(大赤天之太清宫)四御:辅助三清的四位天帝紫薇北极大地(紫薇中天北极太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总执天道后土皇地祗(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勾陈南极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主持人间兵革命之事三官(三元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福神(福) 员外郎(禄) 南极仙翁(寿)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神仙:老而不死曰仙真武大帝:水神(北方在五行中属水,有防止火灾之威力) (净乐国太子) 道场:武当山真武庙:(北宋)广东佛山祖庙,(清初)云南昆明太和宫(铜瓦寺,全国最大铜寺) 广西容县经略台真武阁文昌帝君:文曲星,四川梓潼七曲山张亚子,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功名利禄,读书人崇拜寺庙:七曲山文昌宫(梓潼大庙,文昌庙的祖庙) 贵州贵阳文昌阁(主楼: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国内罕见)魁星:北斗七星中组成斗形的前四颗星,读书人崇拜形象:赤发蓝面鬼(一足立于鳌头之上,一手捧斗,一手执笔)八仙(山东蓬莱阁):葫芦(铁拐李)、芭蕉扇(钟离权)、鱼鼓(张果老)、荷花(何仙姑)、花篮(蓝采和)、剑(吕洞宾)、笛子(韩湘子)、玉板(曹国舅)天妃娘娘:(妈祖,海上保护神):林默(福建莆田湄洲岛升仙)我国三大妈祖庙: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护法神将关圣帝君:(关羽或关云长)儒家称“武圣人” 、佛家称“伽蓝神”,道家称“关圣帝君”。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道教发展简介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道教发展简介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1、原始道教阶段。

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

五斗米道:东汉末年,创始人张陵(又称张道陵)后人称张天师。

发源地:蜀中鹤鸣山,因入教需要教五斗米,所以得名。

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五斗米教,因为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并亲自作《老子想尔注》解释《老子五千文》,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米道即为早期的道教。

太平道:张角粗昂《太平道》,也属于早期道教。

2、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道士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3、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金元以来至今,形成全真教和正一道。

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金元时期创建,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

主张三教合一,重内丹修炼。

丘处机龙门派为首。

正一道:正一道张与材八江南道教统一,经典为《正一经》。

最大特点是道士可以有家室、不出家、不住宫观。

清规戒规也不如全真教严格。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1、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原动力,造化之根,是先天地而存在的,“道”是神明之本,道气化为“三清”。

“道”是最伟大的德行。

2、“气化宇宙”的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由道在虚无中产生了一团混沌之气(太一真气),这团原始祖气分裂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产生天、地、水,最后生成万物。

3、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认为道就是自然,人修真道,就应当效法“道”的自然本性,尊重自然规律。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胡乱“有为”。

4、柔弱不争:主张一些行为都不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残,强者容易先受挫折,所谓不争不与人争名利荣华,以柔克刚。

5、清静寡欲:道德经称:“清静为天下正”,学到要做到没有私自奢欲,乐好清净,才符合道的“本性”。

6、先到贵生、返璞归真:道教追求得道成仙,通过自我修行,达到长生不老,道教主张性命双修。

性——心性(品德);命-身体生命。

三、道教的法术1、服食与炼丹;食疗、辟谷术、外丹术;2、内丹术:道教气功;3、符箓和咒语:通过图文和语言役使鬼神,降妖除魔、治病除灾;4、禹步和手诀:禹步又称“步罡踏斗”,手诀即结手印。

导游资格考试宗教知识之道教

导游资格考试宗教知识之道教

导游资格考试宗教知识之道教导游资格考试宗教知识之道教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宗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唐代以后,道教曾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

下面瑞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了导游资格考试宗教知识之道教,欢迎浏览。

一、创立和发展(一)原始道教东汉顺帝时,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书,同时吸收巴蜀地区的原始宗教信仰,创立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为早期道教。

因后世道教尊张陵为天师(一说张陵自称天师),故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

张陵之孙张鲁割据汉中20余年。

建安二十年(215),张鲁归降曹操,被拜将封侯,五斗米道获得合法地位而影响日增。

汉灵帝时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也属早期的道教。

(二)道教的贵族化魏晋以后,道教内部逐渐分化,一部分仍然流传民间,另一部分向上层化发展。

后者以东晋神仙理论家葛洪、北朝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与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唐代统治者自称是老子后裔,封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奉行崇道政策。

北宋统治者仿效唐代宗祖老子的做法,宋真宗称赵玄朗为其族祖,奉作道教尊神,封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并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唐宋统治者的一系列崇道措施,对道教的贵族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这时道士人数大增,宫观规模日大,神仙系统也更为庞杂;经书数量益增,并汇编成“藏”,正式刊行;研究道经的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相继出现,如唐朝吕洞宾,北宋的陈抟(tuan)、张紫阳等,他们对道教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道教两大派系的形成道教真正成为教派,当从南宋和金元南北对峙之时开始。

南宋偏安,在与辽金元南北对峙的形势下,道教内部宗派纷起。

新起的道教宗派,力图改革教理,大多主张道、儒、释三教结合;在修炼方术方面,着重于内丹,强调精、气、神的修炼。

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正一道与全真道两大教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赐福 地官:赦罪 水官:解厄
广州三元宫
福、禄、寿三星:天官、员外郎、南极仙翁
神仙
真武大帝——北方最高神、水神
(广东佛山祖庙、云南昆明太和宫、广西容县真武阁)
文昌帝君(文曲星)——掌管人世功名利禄
(七曲山文昌宫、贵州贵阳文昌阁)
魁星——主文运,备受读书人崇拜 八仙—— 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
之地 七曲山文昌宫——四川梓潼七曲山,是文晶帝君
祖庭 湄洲岛妈祖庙——福建莆田湄洲岛,国内外妈祖
庙祖庭 芮城永乐宫——山西芮城,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故
里和祖庙
其他道教名山大观
北京白云观——全真道第一丛林,全真道最大派别龙门派 祖庭,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
崂山——全真道随山派祖庭,全真道第二丛林 成都青羊宫——老子圣迹 苏州玄妙观——正一道的主要道观 太清宫——我国东北地区最大道观,全真龙门派十方丛林
供奉的主要神灵
尊神
①三清:玉清、上清、太清
太清道德天尊 —— 玉清元始天尊 —— 上清灵宝天尊
(扇子)
(宝珠)
(阴阳镜)
②四御(辅助三清的四位天帝)
玉皇大帝:总执天道
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和
四时气候
勾陈南极大帝:协助玉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
统御众星,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后土皇地祗(地母):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
之一 广州三元宫——全真道丛林之一,岭南香火最盛、信众最
多的道观 武汉长春观——长春子曾于此修道而得名,全真道著名丛
林之一 台北指南宫——台湾道教大本山
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天妃娘娘(妈祖)——海上保护神
(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
护法神将
关圣帝君——关羽,
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 驱邪辟恶,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
贾等等“全能”法力
(山西运城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
王灵官——镇守道观山门,镇妖压魔
道教神仙祖庭
武当山——湖北丹江口市西南,真武大帝道场 平都山——重庆丰都,为冥府阴王酆都大帝世居
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清规戒律 严
全国大部分地区
《正一经》
行符箓
可以有家室,可不出 家,不住宫观,清规 戒律不严 江南及台湾地区
道教的教义
基本教义——崇道(宣扬道是“万物之 母”,是宇宙万物之中最核心的东西)
修炼方法——内养、外养、房中术 修炼目标——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经典——《道藏》(唐代编出第一部) 标记——八卦太极图
联系: 道家的哲学理念、神仙家的养生方术、古代民间的巫术和 鬼神崇拜活动,是道教宗教神学、修炼方术、宗教仪式的 三个主要来源。
道教的两大流派:
创建时间、 人物
全真道
金初、王重阳
正一道
元代、张与材
经典 主要特征
戒规 传播地区
道经《道德经》,佛经《般若波罗密 多心经》儒经《孝经》,主张三教合 一
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 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
道教的形成和确立
时间——东汉 创立人——张陵(张天师)、五斗米道 理论依据——老子的“道” 理论确立——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
道家与道教
区别: 道家——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派,把“道” 作为最高哲理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 为法则治国修身。 道教——在汉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 术和民间巫术鬼神信仰而形成的一种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