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城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探析——以湛江市海东新区为例
湛江市东海岛东海大道南侧东海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1)
![湛江市东海岛东海大道南侧东海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1)](https://img.taocdn.com/s3/m/70ed5e3ccc1755270722084e.png)
湛江市东海岛东海大道东海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一、规划背景目前湛江正积极响应《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的政策引导,湛江作为粤西地区的“龙头”城市,城市的发展促使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发挥积极的作用,《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中对湛江尤其对于东海岛科学开发城市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建设目标及要求,因此东海岛在湛江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东海岛总体规划“一城、三区、三基地”的定位,为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工业新城,在东海岛工业发展的同时需发展配套相关商业、居住集中区域。
根据区管委会工作要求,东海岛东海大道南侧中部组团范围内近期计划建设中心商务区、星级宾馆、写字楼、东海中学及搬迁村庄村民安置区等重点项目,因此,该用地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后续的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交通和市政设施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为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规划任务书。
二、规划名称湛江市东海岛东海大道东海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规划范围用地位于东海岛东海大道南侧、规划东山大道西侧、规划湖东大道东侧,用地面积约5.44平方公里(以具体红线为准)。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5、《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7、《湛江市东海岛总体规划(2013-2030)》(正在报批);8、《湛江市东海岛新城竖向、排水、中水及防洪排涝专项规划》(正在报批)9、已批准实施的相关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其它各类规划;10、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11、相关政策与政府文件。
五、规划阶段根据湛江市总体规划及东海岛总体规划的要求,规划分两个阶段:(一)规划研究阶段1、功能定位研究东海中心商务区地块的功能定位和容量需求,进一步优化本组团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功能配置,确定合理的用地结构比例以及建设用地规模。
湛江市海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湛江市海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a91b0ec8bd63186bcebbc7b.png)
生态绿岛 绿色节点
环海绿带
绿轴
景观系统分析图
规划控制策略
• 整体控制策略
(1)规模控制。主要包括非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人口规模控 制3个方面。 (2)结构控制。规划主要通过路网控制达到对海东新区整体结构的控制 。
(3)功能控制。规划主要结合海东新区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商务办公 、会议会展等高端服务功能,适度发展居住功能,原则上不允许发展 工 业、仓储等功能。
• 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分离,实现了交通分流 • 构建慢行系统,创造宜人的滨海生活空间。
红色:快速路 紫色:交通性主干道 蓝色:生活性主干道 黄色:次干路 绿色:支路
绿地结构
规划通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自然生态林 地等各类型绿地的组织,形成“一圈、 一岛、一核、两轴 、多廊、多点”的绿地结构,构建“绿网嵌套、绿斑点缀、 蓝绿呼应”的绿地系统格局和“水绿相融、岛湾相拥、海城 相依”的滨海景观整体意象。
路网弹性控制图
规划通过弹性路网为地 块开发提供相应的弹性 空间,以满足不同规模 的开发需求
红色:结构性路网 蓝色:弹性路网
地块控制策略
• 规划主要通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土地与建筑使用兼容性、容积率、 建筑密度、绿地率、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
距离、沿路建筑高度、建筑设计引导等指标进行地块控制。其中,用
开发强度控制图
建筑高度控制图
方案对比
谢谢!
END
• “蓝绿织网”——结合规划区三面临海的特点, 构建外围蓝色海滨围绕、内部绿色廊道交织的 “融合型城市”,蓝绿互相渗透,构建格网状的 城市骨架。
蓝色:结构骨架 绿色:发展主轴 红色:公共服务中心
居住区
湛江滨海中央商务区发展定位研究与城市设计_刘宏
![湛江滨海中央商务区发展定位研究与城市设计_刘宏](https://img.taocdn.com/s3/m/899ae9c1c1c708a1294a4417.png)
湛江滨海中央商务区发展定位研究与城市设计刘 宏 韩 瑜中央商务区的发展是我国具有独特意义的城市现象。
而现在数量庞大的各种中央商务区定位模糊,特色不足,更多成为城市土地升值与房地产开发的口号与噱头。
湛江滨海中央商务区的规划从区域角度整体判断宏观态势,从区域商务中心区体系中探寻项目自身发展的方向,从发展级别定位上提出起步湛江,立足粤西,辐射两广与海南的整体设想;针对服务主导方向的特色提出错位优势明显的产业类型,最终定位为包含多重城市职能的海之“丝路商舟”,立足粤西,辐射多地。
本文主要立足于湛江滨海中央商务区设计实践,对新型商务区如何在“欲望都市”发展背景下不迷失,拥有自己的特色作以解剖,期冀对中央商务区在新时期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前瞻合理的战略研究,确立项目本身的发展定位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上,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图1 湛江滨海中央商务区发展级别定位分析示意图处,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
自广东省提出大力振兴粤西经济,提升产业服务水平策略以来,湛江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
湛江中央商务区战略的提出有助于粤西地区商务资源的战略整合,可进一步辐射连接两广、海南、北部湾区域(图1)。
湛江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本次规划将湛江中央商务区定位为海之“丝路商舟”,集金融服务、商业商务、综合展示、文化休闲、综合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集中承担高端商务智力区、交流展示新平台、时尚休闲体验区、滨水形象展示区等多重职能。
起步湛江,面向实际——借势城市已有的产业条件,构建以城市区域金融服务和重化工高端商务办公服务为基础的产业合作与升级平台。
立足粤西,抓住商机——充分借势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契机,努力构建省内金融保障平台和以区域能源产业链条、特色工业为带动因素的智力服务平台及高端商务交流平台。
辐射两广与海南,整合广义的“三产资源”——利用区位有利条件,打造三省旅游产业、高新术产业、金融资源的服务后台与交流平台。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简要说明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简要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665f62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9.png)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 2020 简要说明一.城市性质、规模与发展目标 1.城市性质我国南方大港广东省副中心城市之一粤西及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具有北热带风光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2.城市规模1城市人口规模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近期至2005年为85万左右中期至2010年100-110万远期至2020年150-175万。
2城市用地规模现状湛江市建成区城市建设用地71.02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为96.67平方米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用地强制性标准确定近期至2005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89.7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为104.68平方米远期至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73.3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为105.27平方米。
3.城市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经济高效、充满活力的城市富有雷州历史文化底蕴、南国风光、滨海特色的城市具有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
未来18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三步走到2007年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3年再翻一番到2020年实现宽裕小康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近期-核心目标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形成运输物流中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力争实现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
3远期-核心目标发展高科技工业和服务业实现产业升级建成粤西及环北部湾经济圈主要的加工制造业中心和海洋经济强市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明星城市。
二.城市发展方向选择结合考虑影响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因素城市发展方向选择为提升核心-完善功能西扩东拓-拉开框架北推南进-做大做强。
提升核心主城建设区调整完善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存在大量的尚未建设的用地且处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核心地段近中期内通过进一步开发未建设区调整优化用地功能结构重点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配套。
西扩东拓西部麻章城区、临港工业园区已有一定基础且用地条件较好有利于与现有基础设施的衔接规划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基本都从建成区西部穿过对麻章城区、临港工业园区及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展有极大的拉动作用。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全文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24d61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2.png)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全文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全文摘要] 6月19日消息,国务院原则同意《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批复指出,湛江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北部湾城市之一。
一、总则1、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远景展望至2030年。
2、规划层次与范围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和城区三个层次,其中市域总面积约1.32万平方公里,城区总面积约715.7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2507.23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示意图二、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1、城市发展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先进城市为标杆,以包括空港、深水良港等在内的全市综合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海洋经济产业、绿色钢铁石化产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为纽带,以海湾海岛景观塑造为特色,建成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适宜人居、创业、旅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更具集聚力、辐射力、引领力的粤西地区城市,代表广东参与环北部湾和XXX合作竞争的区域性城市。
2、城市发展战略1)区域一体战略。
整合空间,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以湛江城区为辐射核,统筹协调周边的遂溪县、雷州市及经济、交通、生态等方面密切联系的区域,共同打造大湛江城镇圈,促进湛江与周边国家战略区域的协调对接。
量体裁衣,实现市域城镇差异化发展。
将湛江市域空间划分为城镇化指导地区、镇村协调发展区和生态控制区,针对各种地区制定响应的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XXX统筹战略推进海洋开发。
整合湛江海洋资源,构建海洋发展新平台,加快海洋产业发展,打造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
统筹港城关系。
依托东海岛港区和宝满港区,大力发展钢铁、石化等临港工业,形成“港工互动”格局;积极发展面向港口经济的城市生产性服务职能,形成“港城互动”格局。
3)魅力引领战略以平安、温馨、愉悦的空间塑造,实现魅力引领发展。
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09703cf242336c1eb95e75.png)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〇一三年一月目录1总则11.1工作背景 (1)1.2评价目的及主要工作内容 (1)1.3编制依据 (2)1.3.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2)1.3.2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 (3)1.3.3相关发展规划 (4)1.3.4相关环保规划与区划 (5)1.3.5相关环评文件 (5)1.3.6技术导则和规范 (5)1.4评价期限 (6)1.5评价范围 (6)1.6评价指导思想和原则 (7)1.7规划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 (7)1.8与规划有关的环境保护标准 (9)1.8.1环境质量标准 (9)1.8.2污染物排放标准 (10)1.8.3其他标准 (11)1.9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11)1.9.1污染控制要求 (11)1.9.2环境保护目标 (12)1.10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15)2规划概况172.2规划概述 (17)2.2.1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 (17)2.2.2规划时间 (17)2.2.3规划目标 (17)2.2.4规划发展方向 (17)2.2.5规划发展战略 (20)2.2.6规划规模 (20)2.2.7规划空间结构 (22)2.2.8专项建设规划 (24)2.3分期建设规划 (28)2.3.1近期建设规划 (28)2.3.2规划期末 (28)2.3.3远景规划 (29)3环境现状调查与主要环境问题分析30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0)3.2海域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0)3.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4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5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6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2)4规划方案及污染物排放分析334.1规划方案 (33)4.2污染源分析 (34)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7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37)5.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37)5.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38)5.4陆生生态环境影响与环境累积影响分析 (39)5.5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40)6环境风险评价43 7规划调整建议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467.1规划调整建议 (46)7.2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8)8执行总结541总则1.1工作背景东海岛已进入经济大开发的前台。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湛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湛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9f9653d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2.png)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湛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12•【字号】粤府函〔2023〕248号•【施行日期】2023.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湛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粤府函〔2023〕248号湛江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审批〈湛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湛府〔2023〕1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湛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湛江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撑湛江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综合枢纽和生态型海湾都市。
二、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湛江市要立足国家战略、区域功能定位和本地实际,打造成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现代化区域性海洋城市。
要用足用好国家战略叠加交汇优势,全方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深化与海南相向发展,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合作新格局,推进湛茂一体化发展。
三、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湛江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036.74平方公里(605.5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736.35平方公里(560.45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57.52平方公里(38.63万亩);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660.39平方公里(99.06万亩)以内。
湛江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湛江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edb32f2f60ddccda38a0cc.png)
湛江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作者:张湛鸿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以湛江市为例,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如何编制和实施好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从1990年实施《城市规划法》到2008年实施《城乡规划法》的近20年规划实践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称控规)在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
与1990年实施的《城市规划法》相对比,新法将控规内容正式写入,对控规的管理制度更为关注,其对涉及控规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充分反映控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前所未有的法律地位,对控规编制、审批、修改和执行也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下面,简单总结湛江市控规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情况,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湛江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从1992年起,湛江市即全面开展控规的编制工作,并在城市规划管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组织编制多个片区的控规,提高城市控规覆盖率。
自1993年至2007年,我市编制(及修编)完成的控规共31个,控规覆盖面积约164.7平方公里。
2008年,《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市根据新规划法的要求和2005年颁布实施的《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规定,组织编制了(包括修编及在编)控规共12个,覆盖面积约113平方公里。
至今,湛江市区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控规覆盖率为100%。
(二)组织编制分区规划,分片区将城市总体规划具体落实到控规中。
我市城市规划区范围约14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52平方公里。
自九十年代起,我市组织编制了多个分区规划,建立了完善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规的规划体系。
90年代至2007年,我局共组织编制7个分区规划,覆盖面积约406平方公里。
2008年,《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市组织编制了(包括修编及在编)东海岛新城、麻章区及南三岛等三项分区规划,覆盖面积约467平方公里。
湛江市海东新区
![湛江市海东新区](https://img.taocdn.com/s3/m/835d203b5727a5e9856a6110.png)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滨海城市新区控制性规划——湛江市海东新区姓名:陈典钊学号:0816010046班级:08建一概论海东新区是洪江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地区,规划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湛江市城市副中心,形成集商务、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滨海城市新区和“港湾翠链、海的故乡”。
在这一目标导向下,规划以港湾、半岛、绿轴、格网构筑城市骨架,形成“岛城聚港、轴线拓展,蓝绿织网”的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向海开放”的城市道路发展框架,构建具有滨海景观特色的绿地结构,形成丰富多元的人性化的滨海休闲区和生态社区,并采取“编制区一管理单元一街坊一地块”四级弹性控制模式,从规模、功能、结构等方面加强控制,推动海东新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目录一、规划背景与发展条件二、城市性质与规模三、区域统筹发展四、新城空间布局五、近期建设规划六、规划实施措施1.规划背景海东新区位于湛江市坡头区北部,北起龙王湾、南接海湾大道、西临麻斜海,东至坡头镇,总面积为1608.34hm2,是湛江市重要的滨海城市新区。
海东新区三面环海,拥有丰富优美的滨海轮廓线,是未来湛江市构建现代化滨海城市风貌的重要地区。
随着湛江城市的东拓和“一湾两岸”滨海城市格局的构建,海东新区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时期。
作为湛江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区,海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对于推动湛江城市经济发展,完善城市职能,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城市朝生态化、闲适化方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巩固和提升湛江市“南中国海门户城市、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粤西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契机。
2.规划区域特征分析规划立足于区域分析,通过背景梳理、策略研究发掘海尔新区的区域特质:(1)区位优越:与湛江城市中心区隔海相望。
依据2005年城市总体规划,未来湛江城市将跨过湛江湾向东拓展,形成跨海湾城市格局。
海东新区可通过海湾大桥与规划城市主中心直接连通,与规划行政中心、会展中心隔海相望,具有发展成为海湾西岸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
东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以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为例
![东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以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29dc6a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4.png)
东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以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为例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是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空间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以东莞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为例,通过全面的区域调研和分析,对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进行了详细规划,在公共设施规划、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规划等方面继续完善,为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和其他类似区域的规划编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交椅湾板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划布局和土地利用前言东莞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紧邻深圳空港,作为对接湾区创新资源的第一站,是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要门户,是新区企业、市政、绿化项目落地最为集中和迫切的地区,交椅湾板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将有利于协调众多工程项目,推动项目落实,加强交椅湾板块的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科学、合理地指导片区的城市建设,促进交椅湾板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1、规划范围本次交椅湾板块控规规划编制范围北至滨海湾新区边界,南至滨海湾大道,东至茅洲河,西至海芯大道、长安高速出入口,用地面积4.67平方公里。
2、现状概况2.1项目区位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南部交椅湾板块地处珠江口东岸,与深圳一河之隔。
东临茅洲河,西隔沙角半岛,南向伶仃洋,北靠长安镇。
基地由沙涌、龙涌和苗涌等多条水系冲刷并淤积形成,广深沿江高速大致呈南北向穿过基地内部,是连接深莞创新合作的门户地区。
2.2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内开发条件优越,现状用地主要由空地与滩涂构成,总用地面积为466.65公顷,建设用地为398.26公顷。
2.3权属现状规划范围内均为国有用地,无集体用地。
现状目前用地均收归国有,不存在集体用地争议问题,开发难度较小。
2.4水系现状交椅湾板块地处珠江口东岸,珠江水系流经境内汇流入海,位于板块的河涌主要为沙涌、龙涌、苗涌等。
目前泥涌已被填埋,沙涌宽度约47米,龙涌宽度约90米,苗涌宽度约80米,现状基本无防洪设施。
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996861f858f5f61fb73666c7.png)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〇一三年一月目录1总则11.1工作背景 (1)1.2评价目的及主要工作内容 (1)1.3编制依据 (2)1.3.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2)1.3.2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 (3)1.3.3相关发展规划 (4)1.3.4相关环保规划与区划 (5)1.3.5相关环评文件 (5)1.3.6技术导则和规范 (5)1.4评价期限 (6)1.5评价范围 (6)1.6评价指导思想和原则 (7)1.7规划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 (7)1.8与规划有关的环境保护标准 (9)1.8.1环境质量标准 (9)1.8.2污染物排放标准 (10)1.8.3其他标准 (11)1.9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11)1.9.1污染控制要求 (11)1.9.2环境保护目标 (12)1.10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15)2规划概况172.2规划概述 (17)2.2.1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 (17)2.2.2规划时间 (17)2.2.3规划目标 (17)2.2.4规划发展方向 (17)2.2.5规划发展战略 (20)2.2.6规划规模 (20)2.2.7规划空间结构 (22)2.2.8专项建设规划 (24)2.3分期建设规划 (28)2.3.1近期建设规划 (28)2.3.2规划期末 (28)2.3.3远景规划 (29)3环境现状调查与主要环境问题分析30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0)3.2海域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0)3.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4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5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6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2)4规划方案及污染物排放分析334.1规划方案 (33)4.2污染源分析 (34)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7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37)5.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37)5.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38)5.4陆生生态环境影响与环境累积影响分析 (39)5.5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40)6环境风险评价43 7规划调整建议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467.1规划调整建议 (46)7.2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8)8执行总结541总则1.1工作背景东海岛已进入经济大开发的前台。
“城市向东,海东崛起”未来湛江海东新区将加速发展
![“城市向东,海东崛起”未来湛江海东新区将加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abb46d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8.png)
“城市向东,海东崛起”未来湛江海东新区将加速发展海东新区是广东省湛江城市扩容提质的重大平台,位于湛江市区东北部,其北起325国道、南至南调河、西起赤坎区滨湖、东至省道S286线往东2公里,总规划面积约228平方公里,包括坡头区南调街道、官渡镇、龙头镇、坡头镇部分,赤坎区调顺街道,吴川市黄坡镇及遂溪县黄略镇部分。
十年前的湛江海湾大桥十年后的湛江海湾大桥一.海东新区的建设1.湛江创新产业新城,珠海与湛江首个城市级合作项目落地湛江海东新区,湛江创新产业新城由两市龙头国企珠海华发集团、湛江交通投资集团联袂打造,总占地62.5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60亿元,涵盖总部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商业综合体、行政服务中心和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配套业态,建成后将成为湛江海东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和创新产业聚集区,对于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具有重大意义。
2.南油片区改造,未来华润置地将对南油片区进行改造,南油片区位于湛江市坡头区,主要为中国海油驻湛单位用地,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分为5个小区和测井大院,涵盖生产指挥、行政办公、科研、仓储、居住以及生产配套设施等功能,占地约2874亩。
片区内总建筑面积约133万平方米,包括各类职工住房8916套、约90万平方米;各类办公、研发、生产等用房约26万平方米;图书馆、水厂等生活、市政配套设施建筑约10万平方米。
其中,大部分建筑属于旧式步梯房,基础配套设施也落后破旧。
项目将着力于集中同功能用地,整体连片改造,以提效矿区整体土地的利用,同时改善城市界面、提升居住品质、增强商务氛围,将南油片区打造成湛江的“城市更新示范区”和“产城融合先导区”,实现“城市品质升级”。
3.粤西第一高楼,湛江地标商务中心项目,位于湛江市海东新区,紧邻省运会奥体中心,总建筑面积65.1万平方米,其中一栋5A甲级写字楼,建筑高度为360米,地上79层,地下3层,另有一座大型商场。
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5543ec1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4b.png)
⼴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〇⼀三年⼀⽉⽬录1总则11.1⼯作背景 (1)1.2评价⽬的及主要⼯作内容 (1)1.3编制依据 (2)1.3.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2)1.3.2地⽅法律、法规及政策 (3)1.3.3相关发展规划 (4)1.3.4相关环保规划与区划 (5)1.3.5相关环评⽂件 (5)1.3.6技术导则和规范 (5)1.4评价期限 (6)1.5评价范围 (6)1.6评价指导思想和原则 (7)1.7规划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 (7)1.8与规划有关的环境保护标准 (9)1.8.1环境质量标准 (9)1.8.2污染物排放标准 (10)1.8.3其他标准 (11)1.9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的⽬标 (11)1.9.1污染控制要求 (11)1.9.2环境保护⽬标 (12)1.10环境⽬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15)2规划概况172.2规划概述 (17)2.2.1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 (17)2.2.2规划时间 (17)2.2.3规划⽬标 (17)2.2.4规划发展⽅向 (17)2.2.5规划发展战略 (20)2.2.6规划规模 (20)2.2.7规划空间结构 (22)2.2.8专项建设规划 (24)2.3分期建设规划 (28)2.3.1近期建设规划 (28)2.3.2规划期末 (28)2.3.3远景规划 (29)3环境现状调查与主要环境问题分析303.1环境空⽓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0)3.2海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0)3.3地表⽔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4地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5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6陆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2)4规划⽅案及污染物排放分析334.1规划⽅案 (33)4.2污染源分析 (34)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75.1⼤⽓环境影响预测 (37)5.2地表⽔环境影响预测 (37)5.3 地下⽔环境影响分析 (38)5.4陆⽣⽣态环境影响与环境累积影响分析 (39)5.5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40)6环境风险评价43 7规划调整建议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467.1规划调整建议 (46)7.2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8)8执⾏总结541总则1.1⼯作背景东海岛已进⼊经济⼤开发的前台。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市级传导体系探索——以湛江市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市级传导体系探索——以湛江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49a830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3.png)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市级传导体系探索——以湛江市为例摘要:规划传导是城市建设管理和实践的关键环节,当前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之间传导体系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城市相关规划实践,同时梳理湛江市既有传导体系的问题,结合湛江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下的规划传导体系,以期对湛江市乃至其他城市的规划管理、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规划传导、湛江市引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若干意见》)制定了“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随着《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正式发布,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也基本明确,然而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间、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详细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传导机制尚未建立[2],各个地区的探索仍在持续。
良好的传导机制是保证国土空间规划逐级逐层有效传导、规划得以实施的极重要一步。
本文尝试从湛江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取构建传导体系的一些建议。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传导体系新要求及地方探索1.1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传导要求针对以往多部门在职权上的相互冲突,在规划上的相互矛盾,在“五级三类四体系”的规划体系下,要求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3],由自然资源部门统一对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进行保护与开发管控。
同时,为实现各级总体规划实施落地,在市县规划传导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在纵向上要做到不同行政主体事权分明、管控边界不冲突、不矛盾,例如可以从妥善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事权分层的角度入手,管理好不同空间要素的边界权;二是在横向上要处理好各个行政主体(政府)与市场的行为关系,以达到国土空间资源要素合理高效的管控与利用,政府要简政放权,各部门相互协调、做好服务,市场要发挥调节作用,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4]。
1.2地方实践及经验借鉴(1)地方实践佛山市以往实行的是“城规”和“土规”两套空间规划系统,随着国土空间的不断推进,在此基础上,结合控规改革,提出了“两级三类四层”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此框架下,按照自上而下、分级细化的原则和要求,采取多种管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用以搭建市级总规——区级总规——详细规划的纵向管控传导体系,从而构建“全域统筹、刚弹并举、分类传导”的规划传导方式[5]。
湛江市城镇区域规划
![湛江市城镇区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27ec5026c85ec3a87c2c55a.png)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和策略第三章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第四章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第五章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第六章社会服务设施发展规划第七章海岸带综合利用和保护规划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第九章区域空间管治第十章与外部区域的协调和合作第十一章重要问题的措施建议第十二章附则附录一湛江市主要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表附录二自然保护区名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的要求,编制《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目的全面提升湛江市城镇综合竞争力。
(一)稳步推进湛江市城镇化,建构组合有序的城镇空间结构,引导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与建设,提升城镇人口、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能力。
(二)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区域与城镇间的协作能力。
(三)规范各项建设活动,制定区域空间管治措施,落实强制性内容,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提升政府对区域的管治能力。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为指导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第四条规划范围湛江市陆域和近海海岸带范围,陆上土地面积12741平方千米,近海海岸带为10米等深线以内。
本规划为湛江行政区所辖的四区五县,即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
第五条规划期限 2003~2020年。
其中近期:2003~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六条规划效能本规划是湛江市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编制市域以下层次区域规划、各类区域专项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服从本规划的要求。
第七条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文本中下划线标注部分,即第三条、第十一条(一、三)、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二)、第四十五条(二)、第四十九条(一)、第五十条(一)、第五十一条(一、三)、第五十八条(一、二、三、四、五、六)、第五十九条(一)、第六十条(一、二、三、四、五)、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八十九条、第一百零一条(一)、第一百零三条(三)、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六条(二、三)、第一百零七条(一、二)、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七条(一、三、四)、第一百一十八条(二、三)、第一百一十九条(一)、第一百二十一条(三)。
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
![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https://img.taocdn.com/s3/m/2ee377d8b84ae45c3a358ca9.png)
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山大学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1 规划背景 (1)2 规划方案概述 (1)3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6)4规划合理性及与相关规划相容性分析 (8)5 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 (9)6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1)7 环境风险评价 (14)8 总体评价结论 (19)附图一地理位置图 (21)附图二土地利用规划图 (22)附图三大气现状监测布点图 (23)附图四海水及地下水、土壤现状监测布点图 (24)附图五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 (25)附图六敏感点图 (26)1 规划背景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最短的口岸,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的战略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近年来,湛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集聚发展、率先崛起的战略部署,提出中心城区向海湾东岸拓展,并把海东新区作为湛江推动中心城区拥湾发展、加快构建“一湾两岸”生态型海湾城市新格局的重要抓手。
201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海东新区列为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四个重点建设的新区之一,这对海东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加快湛江海东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广东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联系,深度参与北部湾经济区、海南以及大西南的开发建设,促进中国南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有利于南海战略的实施,促进广东探索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模式。
有利于完善广东沿海区域经济布局,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有利于湛江市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承载力,完善产业体系。
2 规划方案概述2.1规划名称和期限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
规划近期至2016年,中期至2020 年,远期至2030年。
2.2规划范围湛江海东新区位于湛江市区东北部,北起325国道、南至南调河、西起赤坎滨湖、东至省道S286线往东2公里,总规划面积约22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7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平方公里),包括坡头区官渡镇、龙头镇、坡头镇部分,赤坎区调顺岛,吴川市黄坡镇及遂溪县黄略镇部分。
对城市高密度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细则的思考 以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区为例
![对城市高密度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细则的思考 以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4de9f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f.png)
(3)创意产业区建设: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创意产业区,吸引创意产业入驻。 例如,可以引导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才进驻老厂房,形成独特的创意产业集 群。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在 天津碱厂地区的保护规划与设计研究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点:
1、全面评估:对天津碱厂地区的工业遗产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其历史、文 化和技术价值。这有助于我们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再利用方案。
基于对胡家园地区的实践分析,本次演示构建了一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规 范化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调查分析:对调整区域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了解实际情况,确定调整 的必要性。
2、方案制定: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制定调整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和 优化。
3、公示征求意见:将调整方案向社会公示,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方案审批:将公示后的方案报请相关部门审批。
一、背景介绍
天津碱厂,作为中国大型化工企业之一,拥有上百年的历史。然而,随着产 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碱厂面临着搬迁和转型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和 再利用这些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
1、保护规划
在天津碱厂地区的保护规划中,应首先明确保护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历史建 筑、生产设施、工艺流程等。其次,要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工业遗产的真 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还需建立完善的遗产档案,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2、设计研究
在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应对工业遗产进行再利用设计。这包括:
(1)文化旅游开发: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让公众了解历史和文化的 价值。例如,可以建立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讲述天津碱厂的历史和技术。
XX滨海地区控规及城市设计
![XX滨海地区控规及城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70a9da3968011ca200912f.png)
✓… …
凤凰岛形态(天际线)优化
从各个角度看,凤凰岛的天际线都过于平淡,应当 优化,建筑隐于山体中,山体空间可综合利用。
海中岛屿都应该是”立体”的 !
古今中外,有许多与山体良好融合的建筑群实例
高度及形态管控: ✓ 南低北高(鹿回头敏感性),前低后高;
✓ 天际线高低错落(四更园、老火车站、老汽车站等几处凸起); ✓ 前疏后,保障通海廊道。
公室与交通设施间的绿色通道; • 1998年市长竞选宣言:“创造舒适的易于步
行的汉城”; • 1999年开始做“易于步行的汉城规划”。 • 2009年,李明博总统宣布“自行车天堂”计
划 • 2010年自行车推广计划,给予现金奖励。未
来10年,规划投资约90亿元人民币建设自行 车专用道
国内城市开展慢行系统规划实践
• 老铁轨轴带: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交通服务与特色 景观轴带;
• 胜利路交通轴:地段南北联系的交通性干道。
滨海带“五彩大道”
老铁轨轴带
胜利路交通轴
✓一港,三带,通海绿廊
“山、河、城、海”相联系通道的重要部分
• 沿主要景观道路、公园、街头楔形绿地、步行街等…… • 活动廊道、视线通廊、景观廊道……
✓三点,多片
创造友好环境。实现“人、车”网络分离, 结合公共设施、绿地系统创造环境宜人的慢
行空间。“线网+节点”旅游公交网络
滨海旅游漫步区旅游公交系统规划
➢现代有轨电车(7个站点)
(250米半径、5分钟步行距离、覆盖90%范围)
➢滨海旅游观光车(9个站点)
(250米半径、5分钟步行距离、覆盖95%范围)
➢滨海公共游船码头(6处) ➢胜利路、解放路沿线其它公交线路
基于重大项目拉动的滨海新区规划探析
![基于重大项目拉动的滨海新区规划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37f1d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9.png)
基于重大项目拉动的滨海新区规划探析武志东;刘海燕【摘要】以大连空港新区规划为例,分析了新机场、高铁核心、市级体育中心、医疗中心等重大城市设施对地区发展的拉动作用,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从而将空港新区建设成为产业与城市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滨海新区。
%Taking the planning for Dalian airport new area as the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s the pulling functions of some major urban facilities,such as the new airport,the express railway core,the municipal sports center,and the medical care cen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ea,so the industry and city can be integrated and the Binhai new area with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an be established by the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scientific allocation.【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24【总页数】2页(P16-17)【关键词】重大项目拉动;滨海新区;空港新区【作者】武志东;刘海燕【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辽宁大连116000;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830 引言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和龙头,大连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应贯彻和落实国家战略,从更高战略层次谋划区域发展,打造东北亚经济发展新高地,实现大连跨越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i nl R g loy l , pt l y u n nrl a o gd tco h na gcy 啪 l e u trpa S ai o t d l a n al a a c t , i n irt f a jn i o oH d s i Z i t
1规划 背景
海东新 区位于湛江 市坡头 区北 部, 北起龙
ct . h xa e e o me t t r e n le g i p t l tu t r c u e n“ p nt e s a r a i T e a il v l p n h a g e na d b u r s a i r c u e i ld s a o e t e ” o d v d wi d as n oh
ci d i ld nec ogc o t eawi om mer ilb si s rcr t alan esde ta l d u e t an u esa ol ial asal y nc c ar t c h ca, u ne s,e ea i on , d r i n ilan s s. Th pl n tu t n u b r e anc s rc sa r anfamewo kwi y, nis a。 eena i, dgr of m l d- o t o r t t ba pe n ul agr xs an i t h he ds or ani an p r s
王 湾 、南接 海湾大道 、西临麻斜 海,东 至坡头 镇 ,总面积为 16 8 3 m ,是湛江市 重要的 0 . 4h 2 滨海 城市新 区。海东新 区三面环海 ,拥有 丰富
闲适化方 向可持续发展 具有 重要 意义,也是巩
固和提升湛 江市 “ 南中国海 门户城 市 、环北部 湾中心城市 、粤 西中心城市”地位 的重要契机。 以此 为背 景 编 制 的湛 江市 海 东新 区控 制性 详 细 规 划 ( 下简 称规 划 ) 成 为指 导该 地 区开 以 则 发和 建设 的直接依据 。
城 市 空 间结 构 , 构 建 “ 向海 开放 ” 的城 市道 路 发 展框 架 , 构 建 具 有滨 海 景观 特 色 的 绿地 结 构 , 形成 丰 富 多元 的人 性 化 的滨 海 休 闲 区和 生 态社 区, 并采 取 “ 制 区一 管理 单 元一 街 坊 一 地块 ” 四级 弹 性控 制 编 模 式 , 从 规 模 、功 能 、结 构 等 方 面 加 强 控 制 , 推 动 海 东 新 区 发展 目标 的 实现 。
优美 的滨海轮 廓线,是 未来湛江市 构建现代 化 滨海城市风 貌的重 要地 区。随着湛 江城 市 的东
拓和 “ 湾两岸” 滨海城市 格局的构建 ,海东 一
规划 区域特征分析
规 划立足于 区域分 析,通过 背景梳理 、策
新 区将迎 来崭新 的发展 时期。 作为 湛江城市发展 的战略地 区,海 东新 区
的开发建设 对于推动湛 江城市经 济发展, 完善
a lY u i h n i jnXo g i d n ,iWe i Wa g i n mp /o , a g n u , i a o g J in n d g e YZ Q g nX o a b, Q o
矾峨 删 H i n i r t n w s ae i p n i rafr h n a g i . l n da c -e tr fh 栅 a o g s i a e rtg l n gae a j n t …s a e a oc ne te d d tc i s t c a n oZ i cy t p n s o
[ 关键 词]控制性详细规划;空间布局与控制;湛江市海东新区 [ 文章编号] 0 6 0 2 (0 0 0- 08 0 [ 10 — 0 2 2 1 ) 9 0 6 — 8 中图分类号] U 8 .8 [ T94 1 文献标识硼 B
R g loyPa nn r e Dsr t i C a tI t s Z a j n ad n i r t x e u tr ln i f w i i s n o sa Ci : h ni gH i gDs i - a goN tc i e a o tc E
蠢
≯
是湛 江城 市 未 来 发展 的 战 略地 区, 规 划致 力 于将 其 打 造成 为 湛江 市 城市 副 中心, 形
成 集 商 务 、休 闲 、居 住 等 功 能 于 一体 的生 态 型 滨 海城 市新 区和 “ 湾 翠 链 、海 的故 乡” 在这 一 目标 港 。 导 向下 ,规 划 以港 湾 、半 岛 、 绿轴 、格 网构 筑 城 市 骨架 , 形 成 “ 岛城 聚 港 、轴 线 拓展 、蓝 绿 织 网” 的
n w or d e t ihe ha a t rsi o t e e i aI dec l c m m unt . ‘ on - icomm u et kan sabl s sc r c e it c asaI crat c r on o ogial an o c ies A ' e unt i z - — ni - oc ” n r od s a ihe pr t bl k c tol y o m else t bl i s dt o omot h ai t f h v o et e r l i o ede elpm e o sofHai ngditit e za on t nt al do s r . g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