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北京林业大学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工作30年历程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工
作30年历程
吴丽娟;延晓康;田振坤
【期刊名称】《中国林业教育》
【年(卷),期】2009(027)004
【摘要】该文全面总结了北京林业大学改革开放30年来科技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学校科技工作在3次全国科技大会的精神指引下,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在科研实力、科技成果产出、人才培养、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列举了"十五"以来学校在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分析了国内外林业科技发展的形势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社会要求,以及林业高校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学校未来科技发展的对策和重点工作.
【总页数】7页(P1-7)
【作者】吴丽娟;延晓康;田振坤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北
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周光召在中国科协七大上的工作报告 [J],
2.依靠科技创新增强柳钢长期稳定发展活力——在2011年度科技工作总结、表彰
大会上的讲话 [J], 甘贵平
3.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J], 周光召
4.改革开放30年山东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 [J], 戚汝庆
5.略论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的资源能力建设 [J], 张乐平;周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的实证分析作者:王兰珍,赛江涛,张志强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年第1期王兰珍,赛江涛,张志强(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3)摘要:为加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开展原创性学术研究或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创新研究,北京林业大学从2009年开始设立了“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计划”。
本文对5年来立项资助研究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就业去向、结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生对于该项目的观点,探讨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学术创新能力;实施效果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2014-09-10作者简介:王兰珍(1971—),女,甘肃临洮县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副研究员,博士.赛江涛(1979—),男,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副研究员.张志强(1967—),男,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就是要“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并指出“自主选题研究对科研机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培养人才队伍非常重要。
要加强对科研机构开展自主选题研究的支持”[1]。
为贯彻这一指导方针,财政部、教育部从2008年起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经费主要用于支持青年教师和在校研究生在科研领域的自由探索、自主创新活动和高校参与国家项目竞争前的培育。
目前,教育部、财政部已在所有中央高校推行,各校依托专项资金面向研究生设立了各种形式的项目,如复旦大学为培养在校研究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投身科技创新实践,从2001年开始专门设立“复旦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名单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
优秀团队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4.09.29
•【字号】京教函[2014]473号
•【施行日期】2014.09.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就业促进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
队名单的通知
(京教函〔2014〕473号)
各普通高校:
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经学校推荐、专家组评审、评审委员会审定和社会公示,共确定北京天方地圆科技有限公司等103个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现予以公布。
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评选工作是市教委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和激励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举措。
各高校要以评选工作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积极注册企业从而实现智力成果尽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新进展。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4年9月29日附件
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名单。
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北京林业大学
16
E家科技园团队
内蒙古科技大学
智能家居和机器人、物联网应用开发
17
机器人工程创新团队
内蒙古工业大学
智能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8
辽宁
邑维科技创新团队
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设计及理论研究
19
“蔚蓝”科技创新创业之家团队
大连海洋大学
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技术
20
阳光新锐创新团队
辽宁工业大学
智能电网
69
广东
英语语音科技创新团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音识别与智能评价技术
70
“北斗”科技创新团队
广东工业大学
“北斗”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系统开发及芯片化
71
动物新物种探索与发现团队
深圳大学
水螅、涡虫动物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
72
稀土605团队
华南师范大学
稀土发光功能材料的研究
73
IGEM团队
中山大学
39
浙江
软壳三疣梭子蟹综合开发创新团队
宁波大学
水产
40
脑纤维成像及可视化创新团队
浙江工业大学
医学图像分析、信号处理
41
细胞传感器科技创新团队
浙江大学
细胞传感器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42
“SUPER”智水大学生科创团队
浙江工商大学
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理论及技术
43
安徽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创新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济南大学
微流控纸芯片、功能材料、生物传感等系统研究
55
乳腺癌转化医学创新团队
山东大学
乳腺癌的临床、基础以及转化医学研究
推进林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现代化的
探索与创推进林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程雨萌(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摘要:林草科技创新平台是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阐述了林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和成效,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从推动重大平台建设、完善平台体系构建、整合资源多元支持、提升科技影响力度、夯实人才培养成效等方面推进林草科技平台体系现代化的建设举措。
关键词:林草科技创新平台现代化平台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7(a)-0239-04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System——A Case Study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HENG Yume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Th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 industry.Tak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forest and gra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ability,and realiz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 and grass cause,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outstanding problems.The construc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system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platforms,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 system,integrating multiple support of resources,enhancing the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consolid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training.Key Words: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Modernization;Platform construc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南针,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全新境界[1]。
2014年拟命名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名单
资源植物学、微生物发酵及代谢工程、生态学
88
西藏
高原飞鸿创新团队
西藏大学
单片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藏文信息处理
89
陕西
机器视觉应用技术研究团队
西安理工大学
图像处理以及自动控制应用领域
90
学生航模协会
西安交通大学
微小型飞行器、太阳能飞机的设计与应用
91
机械创新设计团队
陕西理工学院
机械装备的创新设计
92
杜仲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团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杜仲资源提取分离、改性及其表征研究
93
本土营造志愿者团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适宜性生态建筑、现代夯土建筑
94
甘肃
创想工兵团队
西北师范大学
智能传感技术与应用
95
麦克斯韦电磁工作室
兰州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96
“天佑”大学生创新团队
兰州交通大学
智能交通系统,数字图像呢处理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智能小车、电车、节能车
30
麻类纤维生物脱胶技术产业化集成研发团队
东华大学
麻类纤维的现代化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
31
柱芳烃超分子化学研究创新团队
上海大学
有机超分子化学
33
江苏
“超分子光电子”团队
南京邮电大学
超分子半导体材料及器件
34
挑战传奇—人兽共患病与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团队
扬州大学
新能源电池开发与管理
21
吉林
纳米骨修复创新团队
吉林大学
纳米生物材料
22
追逐草原团队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动植物协同进化
北京林业大学学校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正式成立北京林学院。
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我校。
1960年被列为全国63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1982年国务院批准我校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
1996年被国家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2001年被列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的22所高校之一。
2004年5月通过教育部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2005年被国家列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校之一。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相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13个学院,35个博士点,73个硕士点,51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拥有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在校生21516人,其中本科生13237人,研究生3171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108。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33人。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5人。
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4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其他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人次。
学校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
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野外台站、3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
1992~2002年北京林业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项目与人员名单
1992~2002年北京林业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项
目与人员名单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2(24)5
【总页数】1页(P95-95)
【关键词】林业科研项目;获奖项目;获奖人员;1992-2002年;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名单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4;N19
【相关文献】
1.1992年包钢获冶金部科技进步奖及包钢科技进步奖项目 [J],
2.国机集团四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技术发明奖 [J],
3.1990年度高校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情况 [J],
4.浙江省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共28项成果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 [J], 浙江省科技厅;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处
5.中统总公司11个项目获国家1992年科技进步奖 [J], 建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2年11月由原森工学院部分学科组建而成。
学院以林木生物质材料科学、技术和工程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为国家培养林业工程高级管理、技术、工程人才为根本任务。
学院下设4个系,分别是木材科学与工程系、家具设计与工程系、林产化工系、新能源与造纸系。
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28人,讲师31人。
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10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杰出基金获得者各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人,另有多人在学术团体担任副理事长以上职务。
学院有木材科学与工程(含家具设计与制造、木结构材料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方向)、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含制浆造纸工程、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包装工程等本科专业及方向,并设有梁希实验班(含木工、林化2个方向)。
2019年,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研究生500余人。
学院拥有1个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3个(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博士点和硕士点、1个材料与化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
林业工程学科为北京市及国家林业局重点一级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为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
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是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形成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育教学体系。
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2项。
近5年,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95篇;编写出版教材63部,其中省部级以上重点教材33部;本科生获得各种竞赛和研究项目奖项6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160余项,参加国家级、北京市、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225项,40篇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北林保研—北林工学院保研推荐免试实施方法
北林保研—北林工学院保研推荐免试实施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以工科为主体,以培养服务林业兼顾其它行业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学院现拥有5个本科专业,7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建立了完整的机械、车辆、自动化、工业设计、森林工程等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和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基地。
学院设有4个系和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师67人,实验人员13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教授15人,副教授27人;有各类在校学生1579名,其中硕、博研究生198名,本科生1381名。
每年为社会各界输送本、硕、博毕业生400余名。
自建院以来,学院为国家和社会累计培养了4000余名专业人才。
学院依托相关科技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48”、“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年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目前学院在研经费达2500多万元。
学院将继续贯彻学校“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和教学改革,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林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一、北林工学院保研推荐免试申请条件(一)申请攻读硕士学位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培养潜质。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4.品行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5.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6.申请人在校1-6学期学习成绩优异,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考试体制下CET4的成绩≥425分);外语为小语种的申请者必须获得该语种国内公共外语相当于英语四级考试合格证书;没有不及格或重修科目。
全国发明展览会获奖名单
全国发明展览会获奖名单一、科技类1. 一种新型智能手机自动充电技术,由北京科技大学团队获得一等奖。
该技术通过智能感应和自动对齐技术,使手机能够在接近充电座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充电,解决了传统充电器需要手动插拔的不便。
2.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家庭控制系统,由上海交通大学团队获得二等奖。
该系统通过学习用户的生活习惯和需求,自动调节家庭设备的运行,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居家体验。
3. 一种新型三维打印机,由清华大学团队获得三等奖。
该打印机采用了先进的光聚合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精度、更高速度的三维打印,为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二、医疗类1. 一种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癌症治疗技术,由中山大学团队获得一等奖。
该技术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能够精确靶向肿瘤细胞,并释放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2. 一种新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由复旦大学团队获得二等奖。
该系统通过学习医学图像和病例数据,能够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3.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由浙江大学团队获得三等奖。
该模型通过分析个体的生活习惯、遗传背景和医学数据,能够准确预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为个体提供定制化的预防和管理方案。
三、环保类1.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由清华大学团队获得一等奖。
该技术通过创新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提高了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推动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2. 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团队获得二等奖。
该技术利用纳米材料和电化学方法,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提高水质净化的效率。
3. 一种基于植物生态系统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由北京林业大学团队获得三等奖。
该技术通过种植特定植物并利用其吸附和分解有害气体的能力,达到净化大气的目的,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四、制造类1. 一种新型材料加工技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获得一等奖。
该技术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能够制造出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轻量化特点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我校从2008年开始实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得到了改善,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培养措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博士研究生是我校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难题。
从2009年开始由科技处与研究生院联合设立“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每年筹资100万元资助10~15名优秀的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冲刺国家级、省部级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同时,旨在加强我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对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或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创新研究。
第二条专项计划面向我校具有良好科研进展的直博生或已被选拔为硕博连读生的2~3年级的硕士研究生和高水平的1~2年级博士研究生。
第三条专项计划主要面向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学科,适量面向人文社会科学,要求研究内容属学科科学技术前沿,资助的学位论文需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
第四条为使项目申请工作规范、合理,正确把握资助方向,科学、公正地遴选资助项目,同时为加强项目的管理,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经费的有效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项目申请办法第五条专项计划项目资助的申请条件1.申请者须是本校在读的具有良好研究进展的直博生、已被选拔为硕博连读生的2~3年级硕士研究生和高水平的1~2年级博士研究生,已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并被SCI、EI、SSCI收录(不含会议论文)。
2.申请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是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较强,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先进,可获得创新性科技成果或取得重大进展的项目。
3.申请的项目应是已开题和已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正式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的学位论文研究的项目,尚未开题或尚未取得成果或已经完成的论文研究项目不予以资助。
2024年科技活动工作总结(7篇)
2024年科技活动工作总结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已系统性地策划并执行了科技培训、竞赛、实验考核及讲座等一系列活动。
采用易于理解的讲解、实验展示、互动体验等多元化的教育和宣传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学热情,引导他们树立科技兴国的观念,关注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积极参与科技活动,鼓励他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1、启动活动及主题班会在全校的升旗仪式上,我们举行了科技周的启动典礼,明确了活动主题。
通过主题班会,我们传达了活动的目标、方案,明确了各班级和学生的活动内容和责任。
这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参与度。
2、科技展示及教育基地参观我们制作了介绍科技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探究实验室等的展板,阐述其功能和价值,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参与的积极性。
我校拥有560平米的科学技术教育基地,科技周期间,组织了一千多名师生参观科技展览,让学生通过实地体验,感受科学的魅力,了解中国军事、世界工业历史、中国四大发明、纳米科技、生物基因工程等知识,以及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洞察。
3、科技培训活动4、科技竞赛5、实验考核我们从每个班级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总计____名学生参加了实验室的学科实验测试,确保测试的代表性,加强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他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
6、科技讲座我们邀请了北京林业大学的庞博讲师,为师生进行了题为《用绿色科技构建生态宜居环境》的讲座。
讲座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现代科技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7、科技延伸活动我校还积极组织了各种科技延伸活动,包括每年一度的校园环保节,今年已是第____届。
本届环保节围绕水主题,组织了知识竞赛、征文、科普作品、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等活动,我们也在为即将举行的20市首届中小学航模比赛做准备,队员们正在全力以赴,克服困难,以期取得优异成绩。
四、显著的成果与深远影响本届科技周活动强化了学生的科学实践意识,提升了他们对科技知识学习的兴趣。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在林业高校实施情况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为例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在林业高校实施情况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为例王昆(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中国北京100083)【摘要】为了完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制度,提升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原始创新,加大对青年人才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财政部、教育部设立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文章以行业院校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为例,分析了近十年项目资助情况以及资助效果,提出了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根据行业院校的特点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成效;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36.40为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制度,提升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原始创新,加大对青年人才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财政部、教育部从2008年起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
自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以来,全国各大院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随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深入开展,许多新的问题浮现出来,亟待解决。
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为例,结合行业院校的特点,综合分析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情况以及资助效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1项目资助现状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6〕277号)文件精神,为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工作实际,北京林业大学制定了《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林学院制定了《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学科主流方向青年创新团队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管理办法以规范化管理、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为目标,以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重大项目培育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侧重支持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明确了政策引导、完善管理和激励优秀的总体思路。
拟命名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名单
四川
云朵科技创新团队
电子科技大学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79
管道检测项目研发团队
四川大学
产品创新设计、工艺创新、管理创新
80
西南地区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团队
四川农业大学
农业、马铃薯产业、贮藏、机械化生产
81
智能机械创新团队
西南科技大学
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技术
82
重庆
新型高效低耗水处理絮凝剂研究创新团队
新能源电池开发与管理
21
吉林
纳米骨修复创新团队
吉林大学
纳米生物材料
22
追逐草原团队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动植物协同进化
23
计算智能与优化创新团队
长春工业大学
计算智能、优化理论
24
大学生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团队
吉林农业大学
信息技术研究领域
25
黑龙江
“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
哈尔滨工程大学
水下机器人、空中机器人
重庆大学
新型水处理剂制备与应用
83
科创团队
重庆交通大学
混凝土桥梁检测、评估与加固理论与技术研究
84
贵州
针灸推拿机研究及产品研发创新团队
贵阳中医学院
针灸治疗机制及仪器产品研究与开发
85
应用电化学创新团队
遵义师范学院
应用电化学
86
云南
西南边疆毒品与艾滋病社会问题研究团队
云南师范大学
边疆社会问题研究
87
云南骏腾Aipha团队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智能小车、电车、节能车
30
麻类纤维生物脱胶技术产业化集成研发团队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
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3.11.07
•【文号】教技函[2013]59号
•【施行日期】2013.11.0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的
通知
(教技函[2013]59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教育(人事)司(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部属有关高等学校:经有关高校、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专家通讯评审和会议答辩评审,并经公示,2013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已经确定,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入选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资助经费自然科学领域30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150万元。
“985工程”高校所属团队的资助经费由所在高校“985工程”建设经费支持,非“985工程”高校所属团队的资助经费由教育部和所在单位按照1:1比例共同支持。
二、有关高校应按照我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教人〔2004〕4号)的规定,做好创新团队后续管理工作,于2014年6
月前组织创新团队建设论证,并提交建议论证报告,资助期满及时组织结题验收。
三、有关高校要把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紧密结合,积极为团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附件:2013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
教育部
2013年11月7日附件。
林业协同创新吹响冲锋号
56绿色中国2012年12月29日,北京林业大学,我国林业系统第一个协同创新中心挂牌成立。
这个“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吹响了林业协同创新的冲锋号。
协同创新已成潮流一个新的名词被人们越来越熟悉:协同创新。
何为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指的是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
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这个概念的提出,还要从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说起。
这是继211工程、林业协同创新吹响冲锋号文/铁铮Forestry BleW the Bugle call With innovation绿色教育REEN EDUCATIONG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57绿色中国985工程之后,我国高教领域又一项重大工程。
这个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与前两个工程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仅仅是一所大学自己的建设和发展,而是谋求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这是创新时代的要求。
协同创新的方向选择,要求符合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地方、行业等重点发展规划,牵头高校具有明显优势和组织协同创新能力与公认力。
牵头高校在该方向的主体学科须为国家重点学科,并有运行良好的国家级和教育部科研平台。
围绕协同创新方向,已经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团队,具备解决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了相应的人才聘用和管理制度,形成了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
已具有较强资源汇聚能力,已形成了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相关部门、地方、企业、高校等方面的支撑落实到位。
前期培育效果明显,成效显著,相关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改革计划全面系统,措施切实可行。
评审的要求是,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项目方向,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医疗康复机器人团队
苏州大学
医疗机器人、智能机器人
36
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
江苏理工学院
电子废弃物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电子废弃物再生技术
37
“长空”新概念无人机科技创新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新概念无人机
38
光学表面三维形貌检测研究小组
南京理工大学
精密光学测试
39
浙江
软壳三疣梭子蟹综合开发创新团队
宁波大学
水产
40
脑纤维成像及可视化创新团队
浙江工业大学
医学图像分析、信号处理
41
细胞传感器科技创新团队
浙江大学
细胞传感器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42
“SUPER”智水大学生科创团队
浙江工商大学
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理论及技术
43
安徽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创新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26
丁香花创新实验团队
东北林业大学
木质素抗氧化性的研究及应用
27
哈工搅拌摩擦处理中心科技创新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搅拌摩擦处理设备、技术研发及产品制造
28
上海
化学系科技创新分中心团队
复旦大学
能源材料化学
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电池制造技术创新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
新能源装置精密制造
29
Eco-Power车团队
同济大学
78
四川
云朵科技创新团队
电子科技大学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
69
广东
英语语音科技创新团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音识别与智能评价技术
70
“北斗”科技创新团队
广东工业大学
“北斗”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系统开发及芯片化
71
动物新物种探索与发现团队
深圳大学
水螅、涡虫动物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
72
稀土605团队
华南师范大学
稀土发光功能材料的研究
73
IGEM团队
中山大学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研发
44
中贺生物创新团队
安徽师范大学
害虫生物防治
45
大学生机器人协会
安徽理工大学
智能机器人
46
金鹰创新创业团队
安徽工业大学
工业炉窑烟气净化及其利用技术
47
中科绿能团队
中国科技大学
绿色化工
48
福建
学生科技创新联盟
厦门大学
智能车、机器人、电子设计竞赛
49
基于Bt等芽胞杆菌防治农林及卫生关键害虫团队
北京林业大学
野生动物生殖分泌生理学
6
天津
天大神工TUNERL科技创新团队
天津大学
神经工程原理及其重大应用
7
功能分子材料团队
南开大学
无机化学
8
“环境卫生与人体健康”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天津医科大学
环境及工业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9
河北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团队
河北大学
纳米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10
控制学院大学生科技协会
福建农林大学
微生物农药
50
机械电子科技创新团队
福州大学
机械、电子
51
江西
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
南昌航空大学
环境光催化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52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创新研究团队
江西师范大学
湿地生态环境、空间信息技术
53
机器人团队
江西理工大学
机器人技术与机械创新设计
54
山东
便携式光电生物传感器创新团队
新型纳米储能器件
64
“立感见颖”团队
武汉大学
立体摄影、裸眼3D显示、光栅立体影像
65
Power on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
66
湖南
机械工程学院科技创新团队
湖南工程学院
机械创新设计
67
车瑞新能源创新团队
中南大学
功能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及电池器件研究
68
智能电子设备监控技术创新团队
长沙理工大学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智能小车、电车、发团队
东华大学
麻类纤维的现代化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
31
柱芳烃超分子化学研究创新团队
上海大学
有机超分子化学
33
江苏
“超分子光电子”团队
南京邮电大学
超分子半导体材料及器件
34
挑战传奇—人兽共患病与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团队
扬州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器人视觉研究
11
航模协会
河北科技大学
航空航天模型、无人机、太阳能飞机
12
东秦节能环保创新团队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
13
山西
电子科技创新团队
山西大学
电子科技应用
14
重大装备设计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团队
太原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
15
内蒙古
食品科技创新团队
内蒙古农业大学
59
ZUU-SPARK团队
郑州大学
智能控制、通信、传感以及机械研究
60
“一创星空”科技创新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
猪病预防疫苗研究
61
湖北
NewThread团队
中南民族大学
制造信息智能化管理、体感控制、物联网应用
62
大学生智能控制团队
武汉科技大学
智能控制、嵌入式系统、信息处理
63
新型纳米储能器件团队
武汉理工大学
2014年拟命名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名单
序号
地区
团队名称
申报单位
研究领域
1
北京
天空工厂团队
清华大学
航空、机械、嵌入式设备、云计算
2
智能地面移动机器人创新团队
北京理工大学
地面移动机器人与智能导航技术
3
京师追梦人团队
北京师范大学
三维模型检索
4
EBI机器人团队
北京科技大学
竞技机器人、娱乐机器人
5
“北林”野生动物生殖奥秘探索创新团队
农畜产品加工与储藏
16
E家科技园团队
内蒙古科技大学
智能家居和机器人、物联网应用开发
17
机器人工程创新团队
内蒙古工业大学
智能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8
辽宁
邑维科技创新团队
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设计及理论研究
19
“蔚蓝”科技创新创业之家团队
大连海洋大学
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技术
20
阳光新锐创新团队
辽宁工业大学
新能源电池开发与管理
21
吉林
纳米骨修复创新团队
吉林大学
纳米生物材料
22
追逐草原团队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动植物协同进化
23
计算智能与优化创新团队
长春工业大学
计算智能、优化理论
24
大学生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团队
吉林农业大学
信息技术研究领域
25
黑龙江
“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
哈尔滨工程大学
水下机器人、空中机器人
合成生物学
74
基因组科学创新班
华南理工大学
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
75
广西
压电科技创新团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无铅环保压电陶瓷研究开发与应用
76
“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
广西师范大学
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77
海南
中国龟鳖类动物生态生物学及保护研究团队
海南师范大学
龟鳖类动物生态生物学及保护研究
济南大学
微流控纸芯片、功能材料、生物传感等系统研究
55
乳腺癌转化医学创新团队
山东大学
乳腺癌的临床、基础以及转化医学研究
56
OUC-China iGEM团队
中国海洋大学
合成生物学
57
Sunshine团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新能源利用技术、技能环保技术
58
河南
核苷绿色合成研究团队
河南师范大学
核苷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