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肺栓塞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肺栓塞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一.肺栓塞的鉴别诊断: 1.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呼吸频率增快等呼吸系统表现为主的患者多被诊断为其它的胸肺疾病如肺炎、胸膜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不张、肺间质病等。 2.以胸痛、心悸、心脏杂音、肺动脉高压等循环系统表现为主的患者易被诊断为其它的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主动脉夹层等和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 3.以晕厥、惊恐等表现为主的患者有时被诊断为其它心脏或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癫痫等。 二.误诊分析 1.主要误诊疾病类型为心脏疾病(冠心病、风心病、先心病、肺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哮喘等),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右房黏液瘤,肿瘤,癫痫等。其中以冠心病为各种误诊疾病首位。 肺栓塞时除在肺血管处形成第一个恶性环路外,由于在冠状动脉局部转化为内皮素量也明显增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冠脉灌流不足,心肌缺血,在心脏冠脉处形成第二个恶性环路。因此一些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可表现出V1-4导联,n、川、aVF导联T波倒置等心肌缺 血的表现。 心电图是肺栓塞诊断的双刃剑,恰当应用可以辅助肺栓塞的诊断,相反则造成误诊,其中最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和心肌梗塞, Lefebrvre 等认为胸前导联心电图出现T 波倒置是肺栓塞的诊断陷阱"。对这种心电图变化,临床医生应该加强认识,鉴别诊断时必须考虑肺栓塞,而不能一概而论诊断为"冠心病"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2. 肺栓塞约有10%的患者出现晕厥,远低于肺栓塞主要症状-呼吸困难的发生率(约 85%-90%),因而极易被忽视,鉴别诊断时也不易考虑到肺栓塞,正如Varon 所指出的那样:晕厥是被人遗忘的肺栓塞征象。可能被误诊为冠心病、癫痫、右房粘液瘤、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肺栓塞为何会发生晕厥呢?主要原因如下:①急性右心室衰竭,影响左心室充盈,使心输出量下降,导致脑动脉供血减少。②肺栓塞加重心脏负荷,导致一些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或缓慢心律失常,继而出现晕厥。③肺栓塞可以引起血管迷走性反射,导致晕厥。这一 被人忽略的症状往往是大的栓子阻塞了肺动脉所致,也是致命性肺栓塞的一种征兆。 3. 我们看到在肺栓塞的误诊率并没有随着诊断意识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出现而呈现十分显著 的下降,这提示我们虽然肺栓塞的确诊主要是依靠高科技的检查手段如核医学、放射学及超 声学检查等,但病史中的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采集和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两者必 须相互结合。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四综述四 D O I :10.3760/c m a .j .i s s n .1673-436X.2013.016.017作者单位: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科 中危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董丽霞 ?摘要? 目前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不全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内外指南一般结合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三中危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是否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目前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三本文对中危急性肺栓塞人群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以及治疗作一综述三 ?关键词? 肺栓塞; 右心功能不全;诊断;治疗P r o g r e s s i o no f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s u b -m a s s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 D O N GL i -x i a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M e d i c i n e ,G e n e r a lH o s p i t a l o f T i a n j i n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T i a n j i n 30005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T h e r e a r e n o u n i f o r md i a g n o s t i c c r i t e r i a f o r r i g h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d y s f u n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a c u t e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 ,d o m e s t i c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g u i d e l i n e sa l w a y sm a k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 b y a v a r i e t y o f i n s p e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W h e t h e r t h r o m b o l y t i c t h e r a p y i sb e t t e r t h a na n t i - c o a g u l a t i o nt h e r a p y f o rs u b -m a s s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 p a t i e n t s ,t h e r e h a s b e e n c o n s i d e r a b l ec o n t r o v e r s y .T h ea r t i c l e s u mm a r i z e s i n f o r m a t i o na b o u t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 r i g h tv e n t r i c u l a rd y s f u n c t i o n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u b -m a s s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K e y w o r d s ?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 ;R i g h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d y s f u n c t i o n ;D i a g n o s i s ;T r e a t m e n t 急性肺栓塞(a c u t e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 ,A P E )是一种常见病,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年死于肺栓塞的患者占死亡人数的10%~15%, 在死亡病因中肺栓塞高居第3位[1-2 ]三据报道,伴有休克或低血压的大面积或高危A P E 患者病死率高达30%[3] ,血压正常的A P E 患者中至少25%的患者超声心动 图提示伴有右心功能不全(r i g h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d y s f u n c t i o n ,R V D ),在这些中危A P E 患者中右心压力的超负荷增加了短期病死率(9%)和不良事件的发生,而血压正常不伴R V D 的A P E 患者病死率 低于1%[4] 三在A P E 患者中,R V D 的发生与疾病 的转归密切相关,是评估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因 素 [5] 三2008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 u r o p e a nS o c i e t y o fC a r d i o l o g y ,E S C )颁布了新的A P E 诊治指南[6] ,新指南强调A P E 的严重程度应依据A P E 相关的早期死亡风险进行个体化评估三建议以高危二中危二低危替代以往大面积二次大面积及非大面积A P E 的术语三肺栓塞危险分层的参数主要依据有无血流动力 学改变二是否合并R V D 及有无心肌损伤,其中R V D 的诊断目前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三此外对每例A P E 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时, 及时界定高危患者给予溶栓治疗外,还需要给予中危肺栓塞足够的重视,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不一致,初始治疗方案给予溶栓还是抗凝治疗仍有很大的争议,所以中危A P E 人群的筛选识别以及如何治疗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三1 R V D 的诊断方法 1.1 螺旋C T 肺血管成像诊断R V D 的价值 多层 螺旋C T 肺血管成像(m u l t i s l i c e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p u l m o n a r y a n g i o g r a p h y ,M S C T P A )由于传统扫描技术的辐射剂量二扫描时间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作为评价R V D 功能和形态的首选方法三近年来随着多排探测器的发展及双源C T 的出现,其薄层扫描二薄层重建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采集信息量大,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 可清晰显示主肺动脉及其5~6级分支,并可从任意角度及方位观察肺动脉,清楚显示肺动脉腔内栓子的大小二形态二位置,并可直观地显示全肺血管及栓子的空间结构关系;对栓子的定位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价有了重大推进[7] 三G h a y e 等[8] 提出M S C T P A 能够取代超声心动图的 金标准 地位,因为它在高效诊断A P E 的同时能够通过 计算C T 肺动脉梗阻指数和心血管结构的测量,可以量化分析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做出定量 诊断[ 9-10] 三A r a o z 等[11] 研究认为A P E 引起的R V D 在 四 5621四国际呼吸杂志2013年8月第33卷第16期 I n t JR e s p i r ,A u g u s t 2013,V o l .33,N o .16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作者:郜玲卢喜烈 急性肺栓塞具有误诊率高、漏诊率高和病死率高3大临床特点。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鉴别诊断及病理机制做一概述。 1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 (1)SIQIIITIII型 突然发生的SIQIIITIII型被认为是肺栓塞常见而重要的心电图改变。但由于缺乏发病前心电图的对比,常常给诊断带来困难。典型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表现SIQIITIII在临床上占37.11%,常出现SI、QIII、TIII、SITIII、QIIITIII及SIQIIITIII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现。 SIQIIITIII型改变可扩展到aVF导联,或合并下壁ST段轻度抬高。一般认为,I导联S波振幅达0.15mV以上即有诊断意义,I导联和aVL导联R/S>1或RaVR变宽,结合患者病情,动态观察也有助于诊断。Ⅲ导联多呈QR型或qR型,Ⅱ导联、aVF导联一般不出现Q波。T波倒置除Ⅲ导联外。也可见于aVF导联(图1)。 图1 患者女性,55岁,诊断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律,SIQIIITIII,Vl呈rsR’型,Ⅲ、V1~V4导联T波倒置 SIQIIITIII型主要是由于急性右心室扩张改变引起,但有研究表明,肺动脉高压与SI QIIITIII型、右心室劳损与右心室扩张之间并不同步,可能是血流动力学异常、解剖学改变、神经体液因子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但也有研究表明,一过性出现SIQIII图形,也可能继发于左后分支缺血导致的左后分支阻滞。SIQIIITIII型改变特异性并不强,除肺栓塞外,亦可见于左后分支阻滞、正常变异等。 SIQIIITIII图形应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鉴别: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常在Ⅱ、Ⅲ导联及a VF导联出现ST段抬高或明显压低。如发生Q波,常是3个导联发现病理性Q波,很少单一出现在Ⅲ导联上;而急性肺栓塞时,Q波常常局限在Ⅲ导联上,最多波及到aVF导联,很少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摘要 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症状的不典型性容易引起误诊。诊断和危险分层决定了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抗凝和系统性溶栓是几十年来的主要的治疗选择,腔内介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中。尤其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病人,可能可以达到降低病人的总体风险,改善预后的作用。仍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研究数据提供更多临床证据完善相关诊疗方案。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全球第三大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以往常常认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病率在亚洲人群中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VTE的诊治率得到大大提高[1-2]。由于大多数急性PE病人的死亡发生在最初的数小时或数天,<70%的死亡发生在第一个小时,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PE,并进行适当的干预至关重要。 1 急性PE的诊断和危险分层

1.1 急性PE的诊断急性PE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缺少特异性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临床表现与血管栓塞栓子的多少、发生的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氧饱和度下降、胸痛、晕厥、低血压等,胸背部或胁肋部压痛可能是肺梗死的表现。轻者可以无症状,严重者发生猝死。在临床上如果有以下情况,应注意警惕PE 的发生:与肺部体征不相称、难以用基础肺部疾病解释的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但病人可以平卧;突发昏厥或休克;急性右心室负荷增加的临床表现,特别对于长期卧床、手术史等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人。通过整体病史和临床表现预测PE的可能性常用的量表有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笔者中心常采用Wells评分进行评估。在辅助检查方面,常规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很难发现特异性改变。D-二聚体已是公认的PE首选的筛选检查。它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低,肿瘤、创伤、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年龄因素都可能使D-二聚体升高。其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PE。但由于阳性预测值低,阳性结果不能确诊P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以发现心内或肺动脉主干的栓子,并能观察到右心室负荷过重的征象。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是诊断PE的金标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在肺动脉CTA中可以观察到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阻断。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V/Q)可用于不适合行CTA的病人,或当病人无法进行CTA使用便携式V/Q扫描。当怀疑有PE且无法进行肺血管检查时,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可能是一种辅助方法。诊断流程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病人的PE临床可能性预测,见图1。

第三课 肺栓塞诊断治疗进展

一、肺栓塞症的诊断与早期识别 1、肺血栓栓塞症症状包括:d A、呼吸困难和气短 B、胸痛 C、咯血或晕厥 D、以上皆是 2、关于肺血栓栓塞症呼吸系统的体征,说法错误的是: c A、显著特征为呼吸困难 B、肺部有哮鸣音和/或细湿性罗音 C、紫绀少见 D、合并肺不张或胸膜炎时有胸膜摩擦音肺实变、胸腔积液相应体征 3、PTE诊断策略包括哪几方面: d A、疑诊检查 B、确诊检查 C、病因检查 D、以上皆是 4、关于诊断PTE心电图检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肺栓塞时,心电图一定表现为异常 B、异常心电图表现有:SⅠ(>0.1mv);SⅠQⅢTⅢ; C、异常心电图表现有:电轴右偏 D、异常心电图表现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5、关于肺血栓栓塞症循环系统的体征,说法错误的是:b A、心动过速 B、高血压 C、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 D、急性右心功能不全体征 6、深静脉血栓的体征,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c A、患肢肿胀、周径增粗 B、疼痛和压痛 C、活动后患肢肿胀减轻 D、皮肤色素沉着 7、关于肺栓塞的早期识别要点,以下不属于有意义先兆表现的是:a A、急性的腹痛 B、突然呼吸困难 C、突然下肢肿胀 D、出现胸膜性胸痛;

8、以下关于肺血栓栓塞症的症状,说法错误的是: b A、在活动后呼吸困难会加重,常伴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B、常见大咯血 C、晕厥,可为唯一或首发症状 D、可表现为心绞痛样胸痛 9、如果PTE诊治及时且方法正确,病人生存或治愈的几率为: a A、90% B、50% C、40% D、60% 10、CPA的禁忌证通常不包括: c A、碘过敏 B、肾功能衰竭 C、贫血症 D、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抗凝治疗 1、以下不属于肝素抗凝肺栓塞的共识的是:a A、间歇法优于依据体重静脉持续滴注肝素 B、APTT监测—(正常对照1.5-2.5倍) C、早达标、早稳态—极为重要 D、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非大块肺栓塞—优势 2、关于低分子肝素,说法错误的是:c A、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 B、对血小板影响小 C、可完全替代肝素 D、出血副作用轻 3、PTE血凝块主要的来源不包括:c A、下肢深静脉 B、盆腔静脉 C、上肢浅静脉 D、右心房室 4、以下通常不属于抗凝禁忌证的是:d A、活动性出血、凝血机制障碍 B、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C、近期手术史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昌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郑春华 肺栓塞(PE)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病理生理特征。 PTE是最常见PE。 15%发生肺梗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症状 典型肺梗死三联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仅占所有肺栓塞患者的1/3 常见症状顺序依次为: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咳嗽,咯血,焦虑,晕厥 特别强调 “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仔细询问病史,明确呼吸困难的诱因、加重、缓解方式及对治疗的反应。误诊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经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仍无好转迹象时,应进一步行血气分析及其他各项检查。 胸痛:常有持续性胸痛,患者经硝酸甘油等不能缓解疼痛。 晕厥:大面积肺栓塞导致脑供血不足时,可引起晕厥,晕厥也常常是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最早的症状之一。一些肺栓塞以晕厥为首发症状,常被误诊为心源性及血管源性晕厥。如果能排除其它因素引起的晕厥,因该警惕是否存在肺栓塞。 咯血 体征 低热,紫绀,呼吸次数增加,窦性心动过速,P2 亢进,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杂音,三尖瓣返流性杂音,胸膜摩擦音等。 血气分析 严重的低氧血症 心电图 目前则认为,几乎所有有症状的急性PE患者,心电图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心电图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肺栓塞最为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SI加深,QⅢ出现及TⅢ倒置,胸前导联V1-4T波倒置,或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既往无慢性肺病疾患病史的患者,还有一些心电图异常也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avL导联S波>1.5mm; 胸前导联过渡区左移至V5导联 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5mm)等。 还要留心观察一些心电图不典型或轻微的改变 TV1-2倒置,SV1 (或V3R-V5R)粗钝挫折,也可能提示PE。 这些异常的心电图尤其注意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塞鉴别。 年龄较大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如果有胸痛,同时心电图一些导联出现T波改变,易首先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但是肺栓塞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血气分析及放射性核素肺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PE 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证据系统研判,并参考国际最新急性PE诊断和治疗指南[4],经认真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制订了本指南。与我国2010年专家共识相比,本指南在易患因素、危险分层、诊断治疗策略、新型口服抗凝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对妊娠期和肿瘤患者PE的治疗给出正式推荐,旨在为PE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原则,帮助临床医师作出医疗决策,但在临床实践中面对每一个具体患者时,应该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诊疗措施。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多因素权衡利弊,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仍沿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式: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一、流行病学 急性PE是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多数情况下PE继发于DVT,现有的流行病学多将VTE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危险因素、自然病程等研究,其年发病率100-200/10万人[5,6]。 PE可以没有症状,有时偶然发现才得以确诊,甚至某些PE患者的首发表现就是猝死,因而很难获得准确的PE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流行病学模型估计[6],2004年总人口为4.544亿的欧盟6国,与PE有关的死亡超过317,000例。其中,突发致命性PE占34%,其中死前未能确诊的占59%,仅有7%的早期死亡病例在死亡前得以确诊。PE的发生风险与年龄增加相

急性肺栓塞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急性肺栓塞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邓跃林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 肺栓塞)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最常见致死性急症,也是 各个年龄组主要的致死原因。在美国的肺栓塞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肌梗死而排在第3位,每年至少65万病人死于肺栓塞。英国的年发病率60-70/100万,年死亡率100/1000万。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引起的肺出血或坏死称为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其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咯血乃至猝死,症状与栓子大小、栓塞发生速度及基础心、肺功能相关,75%血栓来源于下肢或盆腔的深静脉系统。 在美国尸体解剖研究表明在不明死亡的住院病人中,大约有60%死于肺栓塞,其误诊率高达70%。肺栓塞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病,近10年来有关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医生警惕。 1.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有人称为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发生率高达60% ,多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临床医生应注意呼吸困难的诱因、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以胸憋闷为主诉的呼吸困难须与劳力性心绞痛鉴别。 胸痛发生率17%。多为胸膜痛,为肺梗死累及到胸膜所致。少数病人表现为“心绞痛样痛”, 可能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右心室肥厚缺血所致。 咯血发生率3%,血量不多,鲜红色,数日后变为暗红色,提示有肺梗死。其他症状有咳嗽, 多表现为干咳,可伴哮鸣音;惊恐,由胸痛或低氧血症所致。 当大块肺栓塞或重症肺动脉高压时,可引起一时性脑缺血,表现为晕厥,可为肺梗死的首发症状。应特别强调的是,临床表现为典型肺梗死三联征的患者不足20%。 肺梗死体格检查可发现,96%患者有呼吸加快,58%患者可闻干啰音、湿啰音,53%患者可闻到高音调的第二心音,44%患者有心动过速(>100/min),43%的患者有发热(>37.8°C),36%患者有出汗,32%患者有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24%患者有下肢水肿,23%患者有心脏杂音。 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通常提示肺动脉主干栓塞,大块肺栓塞,发绀提示病情严重。胸部检查可无任何异常体征,如一侧肺栓塞范围较大,肺容积缩小。心包摩擦音和胸膜摩擦音,或有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体征。重症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可并发心包积液。颈静脉充盈和异常搏动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肺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下肢静脉。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

肺栓塞诊断标准

肺栓塞诊断标准 肺栓塞在临床上是各种内源性以及是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 障碍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它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等。PTE是PE的最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说的PE即指PTE。有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PTE的年发病率约为50/10万,已经构成了世界性的重要医疗保健问题。过去我国医学界曾将PTE视为“少见病”,但这种观念近年来已经发生彻底改变。虽然我国目前尚无PTE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随着诊断意识和检查技术的提高,诊断例数已有明显增加。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60万人患PE占死因的第四位。 PTE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未经治疗的PTE的病死率为25-30%,同时由于PTE发病和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和复杂性,临床医生对PTE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普遍较高。由此可见PTE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早期诊断PTE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PTE的诊断现状与进展做如下综述。 诊断程序与诊断措施 PTE的临床表现复杂,有时隐匿,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特殊检查。检出PTE的关键是提高诊断警惕性,对于高危人群中出现疑似表现者,应及时安排相应检查。诊断程序通常包括疑诊、确诊、求因三个步骤。 (一)根据临床情况疑诊PTE(疑诊) 对于有创伤、手术、骨折、恶性肿瘤、长期卧床、应用止血剂和口服避孕药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活动后突然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或气促、胸痛、晕厥、低血压、休克、咯血、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的情况下,尤其是伴有单侧或双侧不对称性下肢肿胀、疼痛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如下检查,以尽可能提供进一步支持或排除PTE的证据。

急性肺栓塞的评估、诊断及管理要点一览

急性肺栓塞的评估、诊断及管理要点一览! 自2016年上一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和2016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指南更新以来,肺栓塞的风险评估、诊断和管理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过去16年间,肺栓塞的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尽管病死率下降,但由于亚段肺栓塞的诊断使发病率增加。那么,肺栓塞该如何进行诊断和管理呢?近日,Salvatore Savona博士等汇总了《2019 ESC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的要点,对此给出了解答。 风险评估 1.验前概率评分 验前概率评分包括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基于验前概率评分,在低、中、高风险的患者中,肺栓塞发生的可能性分别为10%、30%及65%。肺栓塞排除标准(PERC)评分适用于验前概率评分较低的急诊科患者,这些患者可不必进行诊断试验。PERC评分包括8个与肺栓塞显著相关的参数:年龄<50岁、脉搏<100次/分、血氧饱和度>94%、无下肢水肿、无咯血、无近期外伤或手术史、既往无静脉血栓栓塞(VTE)史、未口服激素。 2.D-二聚体 a.由于D-二聚体床旁诊断(Point-of-care testing, POCT)的敏感性(88%)较标准实验室分析(95%)低,因此应仅适用于验前概率低的患者。

b.在低-中度临床概率的肺栓塞患者中,D-二聚体应作为初始检查。如果为阴性,则不需要治疗。如果为阳性,应行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 c.对于年龄>50岁的患者,应考虑使用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年龄x 10 mcg/L)来确定低风险患者(IIa级)。 3.明确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定义: a.心脏骤停; b.阻塞性休克(收缩压<90 mmHg,或使用加压素时血压≥90 mmHg 和终末期器官灌注不足); c.持续性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或收缩压下降至≥40 mmHg,持续时间>15min,且不是由于其他可识别原因引起的。 4.肺栓塞临床高概率的患者,应首先进行CTPA检查。 影像学检查 1.对于临床疑似肺栓塞患者而言,若超声显示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则应接受VTE和肺栓塞的诊断。 2.仅凭超声心动图不能除外肺栓塞。超声心动图适用于疑似高危肺栓塞患者,若患者无右心室超负荷或功能障碍的迹象,可基本除外肺栓塞为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原因。 3.多种影像学检查可用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

急性肺栓塞研究进展.pdf

急性肺栓塞研究进展 一、肺栓塞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embolism, PTE)简称肺栓塞,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embolism, VTE)的一部分,其发病率位居第三位,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症及脑卒中,病 死率仅次于肿瘤和急性心肌梗塞,近年的文献报道中大约10%的急性PTE患者死于初次诊断的3月内[1]。PTE可以发生在很多基础疾病之上,分布于全院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多个二级学科,常被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肺炎、胸膜炎、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现阶段因对PTE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仍存在误诊或漏诊。美国每年新发VTE病例65万-70万患者,其中约有1/3为PTE患者,每年死于VTE患者多达25万-30万[1];来自中国的研究资料显示:16,972,182例住院患者中确诊PTE18,206例,年发病率为0.1%,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中年以上为主,南方 地区发病率低于北方地区,病死率约8.7%;而相对于高发病率而言,在PTE的预防方面非常不 乐观:来自中国的11个省市19家医院的RAMP研究,共入组1247例ICU/CCU患者研究发现57.3%具有两个以上的VTE危险因素;采取指南中推荐的VTE预防措施的比例平均为CCU 22.7%,ICU 16.9%,其中重庆达到80%,南京50%、成都45%、广州30%、沈阳18%、北京15%[2]。对于特定人群组的研究发现,综合ICU中DVT发生率27%;骨科手术[3-6]。来自中国40个中心共纳入了607例老年急诊住院患者的另一项AMEP研究[7],发现VTE总的发生率为9.7%(其中DVT发生率7.3%、PTE发生率2.1%、PTE与DVT同时存在的发生率为0.5%),其中59.3%发生在第一周;75%发生在第二周;6.6%患者死亡,其中36.6%患者死于住院3周之内。PTE发展为慢性栓塞性 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obolism hypertention,CTEPH)的发生率报道不一,会因是 否给予有效地干预、是否纳入了无症状的CTEPH而存在很大的差异。2004年chest的一份研究显示急性PTE患者,2年CTEPH发生率为 3.8%[8,9];2006年Chest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CTEPH 发生率为9.1%。抗凝3-6月总的死亡率0.2-0.4%/年[10]。肺动脉收缩压(SPAP)可以作为判断PTE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因素,研究显示SPAP大于50mmHg并在最初几周治疗后无缓解者,为 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复发PTE患者)。不容忽视的是尽管在PTE的诊断意识方面存在很 大的差距,但是的确存在漏诊与过诊并存的现象。急性PTE典型的表现就是其症状、体征的“不典型”性,所以认识不到会出现漏诊,而过于强调其不典型性会导致过度检查甚至会面临着不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 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PE是内源性 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 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 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 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2010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 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 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 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 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5-5-9 1.一、前言(略) 二、名词与定义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 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 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TE为PE的 最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PE即指PTE。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若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 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梗死(PI)。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PTE常为DVT的并发症。PTE与DVT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为VTE的二种类别。 三、危险因素(略) 四、病理与病理生理(略) 五、临床征象 1.症状:PTE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不同病例常有不同的症状组合,但均缺乏特异性。各病例所表现症 状的严重程度亦有很大差别,可以从无症状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或发生猝死。以下根据国内外对 PTE症状学的描述性研究,列出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出现的比率:(1)呼吸困难及气促(80%~90%),是 最常见的症状,尤以活动后明显。(2)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40%~70%)或心绞痛样疼痛(4%~12%)。 (3)晕厥(11%~20%),可为PTE的唯一或首发症状。(4)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55%)。(5)咯血 (11%~30%),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6)咳嗽(20%~37%)。(7)心悸(10%~18%)。需注意临 床上出现所谓“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者不足30%。 2.体征:(1)呼吸急促(70%),呼吸频率>20次/分,是最常见的体征。(2)心动过速(30%~40%)。 (3)血压变化,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4)紫绀(11%~16%)。(5)发热(43%),多为低热, 少数患者可有中度以上的发热(7%)。(6)颈静脉充盈或搏动(12%)。(7)肺部可闻及哮鸣音(5%)和(或) 细湿罗音(18%~51%),偶可闻及血管杂音。(8)胸腔积液的相应体征(24%~30%)。(9)肺动脉瓣区第 二音亢进或分裂(23%),P2 > A2,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3.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与体征:注意PTE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并考虑PTE诊断的同时,要注意发现是否 存在DVT,特别是下肢DVT。下肢DVT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或压痛、浅静脉扩张、皮 肤色素沉着、行走后患肢易疲劳或肿胀加重。约半数或以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无自觉临床症状和明 显体征。 4.动脉血气分析:常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增大。部分 患者的结果可以正常。 5.心电图:大多数病例表现有非特异性的心电图异常。较为多见的表现包括V1-V4的T波改变和ST 段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SIQⅢTⅢ征(即I导S波加深,IE导出现Q/q波及T波倒置);其他心电图 改变包括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等。心电图改变多在发病后 即刻开始出现,以后随病程的发展演变而呈动态变化。观察到心电图的动态改变较之静态异常对于提示 PTE具有更大意义。 6.胸部X线平片:多有异常表现,但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或消失, 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局部浸润性阴影;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肺不张或膨胀不全;右下肺动脉干 增宽或伴截断征;肺动脉段膨隆以及右心室扩大征;患侧横膈抬高;少至中量胸腔积液征等。仅凭X 线胸片不能确诊或排除PTE,但在提供疑似PTE线索和除外其他疾病方面,X线胸片具有重要作用。

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日期: 2007-10-10 15:27:51 来源: 责任编辑: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三者溶栓效果相仿,临床上可根据条件选用。 rtPA 可能对血栓有较快的溶解作用。 目前尚未确定完全适用于国人的溶栓药物剂量。 以下方案与剂量主要参照欧美的推荐方案,供参考使用: (1)尿激酶负荷量 4400 IU/ kg,静注 10 分钟,随后以2200 IU/ kg/h 持续静滴 12 小时;另可考虑 2 小时溶栓方案: 2 万 IU/kg 持续静滴 2 小时。 (2)链激酶负荷量 25 万 IU,静注 30 分钟,随后以 10 万IU/ h 持续静滴 24 小时。 链激酶具有抗原性,故用药前需肌注苯海拉明或地塞米松,以防止过敏反应。 (3) rtPA50~l00mg 持续静滴 2 小时。 使用尿激酶、链激酶溶栓期间勿同用肝素。 对以 rtPA 溶栓时是否需停用肝素无特殊要求。 溶栓治疗结束后,应每 24 小时测定一次凝血酶原时间(PT) 1 / 6

或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当其水平低于正常值的 2 倍,即应重新开始规范的肝素治疗。 溶栓后应注意对临床及相关辅助检查情况进行动态观察,评估溶栓疗效。 抗凝治疗为 PTE 和 DVT 的基本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同时,机体自身纤溶机制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有普通肝素(以下简称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华法林。 一般认为,抗血小板药物的抗凝作用尚不能满足 PTE 或 DVT 的抗凝要求。 临床疑诊 PTE 时,即可安排使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 应用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前,应测定基础 APTT、 PT 及血常规(含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注意是否存在抗凝的禁忌证,如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未予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等。 对于确诊的 PTE 病例,大部分禁忌证属相对禁忌证。 肝素的推荐用法(供参考): 予 2019~5000 IU 或按 80IU/ kg 静注,继之以 18IU/kg/h 持续静滴。 在开始治疗后的最初 24 小时内每 4~6 小时测定 APTT,根据APTT 调整剂量,尽快使 APTT 达到并维持于正常值的 1.5~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