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练习题(1)
物化题练习题
物化题练习题1. 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B. 物质可以被分解成更小的物体;C. 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D. 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其他物质。
2. 水的化学式是H2O,其中2是表示:A. 氧元素的个数;B. 氢元素的个数;C. 氧气分子的个数;D. 氢气分子的个数。
3. 下列物质中,是化合物的是:A. 纯净水;B. 氧气;C. 氯气;D. 金属铝。
4. 气体的特点不包括:A. 分子间距离大,分子运动自由;B. 气体可以被压缩;C. 气体分子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力;D. 气体可以扩散和弥散。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将水煮沸;B. 冰块融化成水;C. 铁生锈;D. 木材燃烧成灰。
6.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电池产生电能;B. 冰融化成水;C. 水蒸气变成水;D. 液化石油。
7. 下列物质中,属于原子的是:A. 水分子;B. 氧气分子;C. 铁分子;D. 氯气分子。
8. 下列元素中,是金属的是:A. 氧气;B. 氯气;C. 铁;D. 氮气。
9.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位于方程式的左边和右边,这是遵守了什么定律?A. 质量守恒定律;B. 能量守恒定律;C. 波动守恒定律;D. 力学守恒定律。
10. 在化学方程式中,用于表示反应条件的符号是:A. ♦;B. ∆;C. ⊕;D. ↾。
以上是物化题练习题,请根据题目自行选择答案,并进行检查。
祝你好运!。
物化习题——精选推荐
物理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 )。
A. (∂U /∂T )V =0B. (∂U /∂V )T =0C. (∂H /∂p )T =0D. (∂U /∂p )T =02、298K 时A 和B 两种气体在某一溶剂中溶解的享利系数分别为k A 和k B ,且知k A >k B ,则当A 和B 压力相同时,在该溶剂中所溶解的量是 ( )。
A .A 的量大于B 的量 B .A 的量小于B 的量C .A 的量等于B 的量D .A 的量与B 的量无法比较3、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 ( )。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C .不一定改变D .状态与内能无关4、下面的偏微分公式中,哪个表示偏摩尔量( )。
A .,,()c T P nB H n ∂∂ B .,,()c T V n B G n ∂∂C .,,()c S V n B U n ∂∂D .,,()c T V n BA n ∂∂ 5、在α,β两种相中均含有A 和B 两种物质,当达到平衡时,下列种哪情况是正确的 ( )。
A .μA α = μB α B .μA α = μA βC .μA α =μB βD .μA β = μB β6、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
A .在0K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B .在0K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C .在0℃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D .在0℃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7、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 ( )。
A .一般特性B .依数性特征C .各向同性特征D .等电子特性8、对于理想液体混合物 ( ) 。
A. Δmix H = 0 Δmix S = 0B. Δmix H = 0 Δmix G = 0C. Δmix V = 0 Δmix H = 0D.Δmix V = 0 Δmix S = 09、一可逆热机与一不可逆热机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 燃烧等量的燃料, 则可逆热机牵引的列车行走的距离 ( )。
物化题练习题
物化练习题(供参考)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 选择题1. 下面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由于U和H是状态函数,又有Q V=ΔU,Q p=ΔH,所以,Q V和Q p是状态函数(B) 热量总是倾向于从含热量较多的高温物体流向含热量较少的低温物体(C) 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形式,非热即功(D) 体系与环境间发生热量传递后,必然要引起体系温度的变化2. 在SI中,压力的单位是:( )(A) atm (B) kg/m2(C) Pa (D) mmHg3. 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的何组物理量确定后,其它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 p (B) V (C) T,U (D) T,p4.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A) 降低(B) 增加(C) 不变(D) 不能确定5. 在一个密闭绝热的房间里放置一台电冰箱,将冰箱门打开并接通电源使其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室内的平均气温将如何变化:(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一定6. 理想气体在pө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 J,此气体的ΔU为:( )(A) –284J (B) 842J(C) – 482J (D) 482J7.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8. 某绝热封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作的功之后,其温度:( )(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一定不变(D) 不一定改变9. 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C) 不一定改变(D) 状态与内能无关10. 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A) 不变(B) 升高(C) 降低(D) 无法判定11. 有一真空绝热瓶子,通过阀门与大气隔离,当阀门打开时,大气(视为理想气体)进入瓶内,此时瓶内气体的温度将:(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判定12. 在一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通一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电,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
物化试卷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2.同一固体, 大块颗粒和粉状颗粒, 其溶解度哪个大……………………(B)。
(A)大块颗粒大(B)粉状颗粒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3.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4 mol·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360 s,初始浓度为0.024 mol·dm-3时,半衰期为600 s,此反应为…………………………( C )。
(A)零级(B)1.5级(C)2级(D)1 级4. 有一放射性元素,其质量等于8g,已知它的半衰期1/210dt ,则经过40d后,其剩余的重量为………………………………………………………………(C )。
(A)4g (B)2g (C)1g (D)0.5g5. 在300K时,某基元反应的阀能E c=83.68 kJ·mol-1,则有效碰撞的分数值等于………………………………………………………………………………( D )。
(A)3.719×10-14(B)6.17×10-15(C)2.69×10-11(D)2.69×10-156. 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当是…………………………………………………………………………(C )。
(A)大于25.3% (B)小于25.3% (C)等于25.3% (D)不确定7. 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 p 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 p0相比…………………………………………………………………………( B )。
(A ) p = p0 (B )p < p0 (C )p > p0 (D )不确定8. 298K 时,苯蒸汽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吸附Langmuir 吸附等温式,苯蒸汽的压力为40Pa ,石墨表面的覆盖度θ=0.05。
物化练习题
物化练习题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选择题1. 等压过程是指:( ) 。
A. 系统的始态和终态压力相同的过程;B. 系统对抗外压力恒定的过程;C. 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的过程;D. 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且等于常数的过程。
2. 系统经某过程后,其焓变∆H = Q p ,则该过程是 ( ) 。
A.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B.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C. 真实气体等压过程;D. 封闭系统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
3. 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 只有等压过程才有焓的概念;B. 系统的焓等于系统所含的热量;C. 系统的焓等于系统在等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D. 在等压且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系统吸收的热在数值上等于焓的增量。
4. 21,m d T p T H nC T ∆=⎰公式可用于计算:( )。
A. 真实气体的变温过程; B. 任意系统的可逆过程;C.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D. 等压进行的化学反应。
5. 物质的量为n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等压升高温度,从1T 至2T ,U ∆等于:( )。
A. nC p ,m ∆T ;B. nC V,m ∆T ;C. nR ∆T ;D. nR ln(T 2 / T 1)。
6. U ∆可能不为零的过程为:( )。
A. 隔离系统中的各类变化;B. 等温等容过程;C.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D.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7. 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过程为:( )。
A. 0Q >;B. 0U ∆<;C. 0W <;D. 0H ∆=。
8. 对于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下述提法正确的是: ( )。
A. 系统和环境之间没有热和功的过程;B. 系统的温度改变,内能变化值不为零;C. 系统的压力不变;D. 系统对外作功。
9. 热力学能及焓同时守恒的过程为:( )。
A. 隔离系统中的各类变化;B. 等温等压过程;C. 节流过程;D.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10. 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U ∆和H ∆的值一定是:( )。
物化真题[1]
(1)2009 年考研试题西北大学2009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物理化学)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A、B、C、D 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2 分,共40 分)1. 有一绝热真空容器,通过活塞与大气相隔,当活塞打开时,空气冲入容器,当内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测量容器内温度,则该温度与外界温度相比(A) 比外界高(B) 比外界低(C) 与外界一样(D) 无法确定2. ΔH = Q p,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A) 理想气体从106 Pa 反抗外压105 Pa 膨胀(B) 0℃,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C) 电解CuSO4 水溶液(D) 气体从(298 K,105 Pa)可逆变化到(373 K,104 Pa)3. 一定量的液态环己烷在其正常沸点时变为同温同压下的蒸气,则:(A) ΔU = ΔH,ΔA = ΔG,ΔS > 0(B) ΔU < ΔH,ΔA < ΔG,ΔS > 0(C) ΔU > ΔH,ΔA > ΔG,ΔS < 0(D) ΔU < ΔH,ΔA < ΔG,ΔS < 04. 某溶液由2 mol A 和1.5 mol B 混合而成,其体积为420 cm3,此溶液中组分A 的偏摩尔体积为30 cm3⋅mol-1,则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A) 200 cm3⋅mol-1 (B) 300 cm3⋅mol-1(C) 240 cm3⋅mol-1 (D) 280 cm3⋅mol-15. 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B(s)的质量为1.5 g,溶于1.0 kg 纯水中形成非电解质溶液,测得出现冰的温度比纯水凝固点下降了0.015 K,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 1.86K⋅mol-1⋅kg,则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M B(A) 100 g⋅mol-1 (B) 150 g⋅mol-1 (C) 186 g⋅mol-1 (D) 200 g⋅mol-1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2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报考指南946. 重结晶制取纯盐的过程中,析出的NaCl 固体的化学势与母液中NaCl 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A) 高(B) 低(C) 相等(D) 不可比较7. 在298 K 时,设液体A 和B 能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它们的蒸气形成理想的气态混合物。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锌可以和下列哪种物质发生反应?A. 铜B. 铝C. 钢铁D. 铂答案:A2.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A. 铁B. 铝C. 铜D. 锌答案:B3. 哪种燃料的能量密度最高?A. 木材B. 天然气D. 汽油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为液体?A. 铁B. 铝C. 汞D. 铂答案:C5. 温度为摄氏零下273.15度时,气体的体积为零,这一温度点被称为:A. 绝对零度B. 熔点C. 沸点D. 环境温度答案:A6. 水在常温下的存在形态是:A. 液体C. 固体D. 上述都是答案:D7.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非金属元素?A. 氧B. 氮C. 碳D. 硅答案:A8. 化学式H2O表示的物质是:A. 水B. 氧气C. 化学反应D. 碳酸答案:A9. 哪种金属在常温下属于液体?B. 铝C. 汞D. 铜答案:C10. 化学名称Fe表示的元素是:A. 铝B. 铁C. 铅D. 锡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短程有色金属成本较低,适合制造耐腐蚀、散热等需要。
答案:铝2. 电子元器件中常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导体。
答案:铜3. 在自然界中,最多的元素是氢。
答案:氢4. 所有物质由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粒子组成,称为原子。
答案:原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释物质的三态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密集排列,不易流动,例如冰。
在液态下,物质的分子较为稀疏,可以流动,例如水。
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排列较为松散,具有较高的热运动能量,例如水蒸气。
2. 什么是化学反应?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有的物质经过分子之间的构建、断裂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例如,当铁与氧气反应形成铁锈时,化学反应发生。
3. 解释燃烧现象的化学原理。
答案:燃烧是一种快速氧化反应,它需要燃料、氧气和可燃物质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物化第一学期练习题
一. 判断题: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适用于任何热力学系统。
×2、系统发生了一个等温变化,系统与环境之间一定有热交换。
×3、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后,Q=0,ΔH=0, 而且ΔU=0, ΔT≠0。
×4、绝热可逆过程是等熵过程。
√5、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假设由可逆热机牵引火车,其速度将最快。
×6、封闭系统中,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过程ΔS=0,理想气体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ΔS > 0,理想气体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ΔS < 0。
×7、偏摩尔量是强度性质,应该与物质的数量无关,但浓度不同时其值亦不同。
√8、液体A与B混合形成非理想液态混合物,当A与B分子之间作用力大于同种分子间作用力时,该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而言产生正偏差。
×(负偏差)9、100 o C, 2×105Pa下的水蒸汽化学势小于100 o C, 标准压力下的水蒸汽化学势×10、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11、在温度为T, 压力为p时,反应3 O2 (g) = 2 O3 (g) 的Kp/Kx为p。
×12、标准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量纲为1。
√13、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表述为"将热全部转变为功是不可能的;将功全部转变为热则是可能的”.×14、完全互溶的双液系统,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最大正偏差的双液系可以采用精馏的方法将两组分分离成纯组分。
×15、二组分固液系统中形成的简单低共熔混合物是二组分形成的固熔体。
×二. 选择题:1、有一高压钢瓶,打开阀门后气体喷出钢瓶外,当钢瓶内、外的压力相等时关闭阀门,这时钢瓶内的温度与外界温度相比(B)(A) 比外界高(B) 比外界低(C) 与外界一样(D) 无法确定2、在隔离系统中发生一个变化,则ΔU和ΔH的变化值为(D)(A) ΔU>0, ΔH>0(B) ΔU<0, ΔH<0 Z(C) ΔU=0, ΔH=0 (D) ΔU=0, ΔH不确定3、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温度由T1可逆变到T2,则等压熵变ΔSp与等容熵变ΔSv之比的值为(C)(A)1:1 (B)2:1 (C)5:3 (D)3:54、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A→B→C→A的循环过程。
物化单元测试1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上)单元测试卷(一)物质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以下三组性质中,都是广延性质的是 。
A :U 、S 、H ;B :p 、 、T ;C :U 、S 、V m2. 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
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3AlCl 31);B :1 mol 铜离子;C :1 mol ( 32Al )3.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的气体所占体积为8 dm 3,如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时的体积为10 dm 3,则此时气体的压缩因子等于 。
A :1;B :0.8;C : 1.254. 下列三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不可能等于1;B :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一定等于1;C :压缩因子等于1的气体必定是理想气体.5. 压力趋近于零时,物质在任何温度下的压缩因子都趋近于 。
A : 1;B :0;C :无法确定6. 对于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
A :压缩因子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B :压缩因子仅是压力的函数;C :压力一定时,压缩因子是温度的函数7. 考察压力接近于零时Z 随p 变化的斜率( Z/ p )T ,p 0,发现低温时<0,高温时>0,其间必有一温度使( Z/ p )T ,p 0=0,这一温度称为 。
A :波义耳温度;B :临界温度;C :沸点8.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A +Bp +Cp 2+…,其中A , B ,C 等均是温度的函数,则在400K 时,A;C :无法确定9. 当压力发生变化时,物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临界温度;B :沸点;C :摩尔体积10. 为使纯物质气体经恒温压缩而液化,其温度必须低于它的 温度。
A :冰点;B :三相点;C :临界11.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求解范德华方程,得到三个摩尔体积的值:0.0523、0.2534和2.9523 31m mol ,其中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为 。
物化,第1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补充练习题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 填空题1. 在一绝热容器中盛有水,将一电阻丝浸入其中,接上电源一段时间(见下左图)当选择不同系统时,讨论Q 和W 的值大于零、小于零还是等于零。
系统 电源 电阻丝 水 电源+电阻丝 水+ 电阻丝 水+电阻丝+电源QW∆U参考答案2. 298K 时,反应CH 3CHO(g) = CH 4(g) + CO(g)的反应热 ∆r H m 0 = -16.74kJ ⋅mol -1,若反应恒压的热容∆r C p,m = 16.74 J ⋅mol -1⋅K -1,则在温度为 时,反应热将为零。
(设:∆r C p,m 与温度无关)。
3. 对理想气体的纯PVT 变化,公式dU=nC V ,m dT 适用于 过程;而真实气体的纯PVT 变化,公式dU=nC V ,m dT 适用于 过程。
4. 物理量Q 、W 、U 、H 、V 、T 、p 属于状态函数的有 ;属于途径函数的有 。
状态函数中属于强度性质的 ;属于容量性质的有 。
5. 已知反应 C(S)+O 2→CO 2 ∆r H m 0<0 若该反应在恒容、绝热条件下进行,则ΔU于零、ΔT 于零、ΔH 于零;若该反应在恒容、恒温条件下进行,则ΔU 于零、ΔT 于零、ΔH 于零。
(O 2、CO 2可按理想气体处理)6.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过程,下列变量ΔT 、ΔV 、ΔP 、W 、Q 、ΔU 、ΔH 中等于零的有: 。
7. 1mol 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始态(p 1、T 1、V 1),分别经过绝热可逆膨胀至终态(p 2、T 2、V 2)和经绝热不可逆膨胀至终态('2'22V T p 、、)则’‘,2222V V T T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 某化学在恒压、绝热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系统温度由T 1升高至T 2,则此过程ΔH零,如果这一反应在恒温(T 1)恒压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则其ΔH 于零。
9.范德华气体在压力不太大时,有b RTa V T V T m p m -=-∂∂2)(且定压摩尔热容为C P ,m 、则此气体的焦——汤系数μJ-T = ,此气体节流膨胀后ΔH 0。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1. 气相反应A + 2B ─> 2C,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A)和 p(B),反应开始时并无 C,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 t 时,A 的分压为:(A) p(A)- p(B) (B) p - 2p(A)(C) p - p(B) (D) 2(p - p(A)) - p(B)2. 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 r = -1/2 dc(A)/dt = - dc(B)/dt = 1/2dc(D)/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A) 单分子(B) 双分子(C) 三分子(D) 不能确定3. 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c0/k,则该反应是:(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零级反应(D) 三级反应4. 某反应A → B,反应物消耗 3/4 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 5 倍,此反应为:(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5. 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 65% 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为:(A) 0 级反应(B) 1 级反应(C) 2 级反应(D) 3 级反应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mol, 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1K,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A) 4.5% (B) 90%(C) 11% (D) 50%7. 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A) 简单反应(B) 单分子反应(C) 复杂反应(D) 上述都有可能8. 1-1 级对峙反应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1 ,k2)(A) t = ln(k1/k2)(B) t =1/(k1-k2)×ln(k1/k2)(C) t = 1/(k1+k2)×ln[2k1/(k1-k2)](D) t= 1/(k1+k2)×ln[k1/(k1-k2)]9. 反应 A B (I);A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A) 提高反应温度(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入适当催化剂(D) 降低反应温度10.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1. 饱和分子间反应活化能一般都是:(A) 比较小(B) 167kJ/mol 以上(C) 不需要活化能(D) 400kJ/mol 以上12. 在反应 A B C,A D 中,活化能E1> E2> E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A) 较高反应温度(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13. 反应2A → P 为二级反应,其半衰期:(A) 与无关(B) 与成正比(C) 与成反比(D) 与[A]成反比为反应物 A 的起始浓度。
物化试卷1
东北林业大学200x -200x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题学院:理学院 教研室(学科)主任: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1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5分)1. 实际气体处于下列哪种情况时,其行为与理想气体相近。
( )A. 高温高压;B. 高温低压;C. 低温高压;D. 低温低压2. 对于理想气体来说,其压缩因子Z ( )A. <1;B. =0.27~0.29;C. =1;D. >13. 等压反应热Q p = ∆r H 是指W'= 0,且满足( )时,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
A. p 2 = p 1 =定值;B. p (外) =定值;C. p = p (外);D. p 2 = p 1 = p (外) =定值 4. 对于化学反应进度,下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化学反应进度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变化,其值越大,反应完成的程度越大; B. 化学反应进度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无关;C. 化学反应进度与所选择表示反应进度的特殊反应物或产物无关;D. 反应进度之值只能为正,单位是mol5. 与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焓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一定不为零;C. 绝大多数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不能用实验直接测定;D. 同一稳定态单质在不同温度下其标准摩尔生成焓都规定为零。
6. 工作在100℃和25℃的两大热源间的卡诺热机,其热机效率为 ( ) A. 20 %; B. 25 %; C. 75%; D. 100 %7.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α,β任意两相平衡时,两相中下述物理量相等的是: ( ) A. 摩尔热力学能; B. 摩尔焓; C. 摩尔吉布斯函数; D. 摩尔熵 8. 将克拉贝龙方程用于H 2O 的 液固 两相平衡,因为V m ( H 2O,s ) > V m ( H 2O,l ),所以随着压力的增大,则H 2O( l )的凝固点将: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不能确定9. 物质的量为n 的理想气体等温压缩,当压力由p 1变到p 2时,其∆G 是: ( )A. nRT pp ln 12; B.⎰21d p p p p RTn ; C. V p p ()21-; D. nRT p p ln 2110. 定温定压下,由两种纯液体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时 ( )A.mix ∆V >0;B.mix ∆G >0;C.mix ∆S >0;D.mix ∆H >0 11. 已知反应2NH 3 == N 2 + 3H 2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 。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种情况的系统内能变化为零?A. 系统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B. 系统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B. 系统吸收热量,同时外界对系统做功D. 系统放出热量,同时外界对系统做功答案:D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代表压强,V代表体积,n代表摩尔数,R代表气体常数,T代表温度。
若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压强将如何变化?A. 保持不变B. 降低C. 升高D. 无法确定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质的扩散速度会加快?A. 温度降低B. 温度升高C. 压强降低D. 压强升高答案:B4.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其数值为_________。
答案:6.022×10^23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制造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这被称为_______。
答案:开尔文-普朗克表述6.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摩尔数成正比,这是根据_______定律得出的。
答案:阿伏伽德罗三、简答题7. 请简述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并给出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中描述能量转换和热传递方向性的定律。
它有两种常见的表述方式:-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8. 描述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在行为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理想气体是理论上假设的气体,它不计分子间的吸引力和分子体积,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实际气体则因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和分子本身体积,在高压或低温下会偏离理想气体的行为。
9. 一个绝热容器内装有1摩尔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T1=300K,压强为P1=1atm。
若气体在绝热容器内膨胀,最终达到压强P2=0.5atm,求最终温度T2。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绝热过程中P1V1/T1 = P2V2/T2。
【习题】物化模拟题1
ΔS = 0
六、
解: ΔS1
=
Δ vap H m T
=
⎜⎜⎝⎛
38.36 × 103 298.15
⎟⎟⎠⎞ J ⋅ K −1 ⋅ mol −1
= 128.66 J ⋅ K −1 ⋅ mol −1
第6页 共6页
ΔS 2
=
Rln
p1 p2
= ⎜⎛ 8.3145 × ln 4.887 ⎟⎞ J ⋅ K −1 ⋅ mol −1
第3页 共6页
过程的 ΔU 、 ΔH 、 ΔS 、 ΔA 、 ΔG 。(5 分) (3) 1 mol、100℃、101325 Pa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经绝热可逆膨胀压力降至 20265 Pa。计
算过程的 ΔU 、 ΔH 、 ΔS 。(5 分)
六、(12 分)
已知 25℃时硝基甲烷 CH3NO2 (l) 的标准摩尔熵为171.75 J ⋅ K−1 ⋅ mol−1 ,摩尔蒸发焓为 38.36 kJ ⋅ mol−1 ,饱和蒸气压为 4.887kPa。求 CH3NO2 (g)在 25℃时的标准摩尔熵。设蒸气
(4) 2-2+1=1
8. L+Sβ
五、
(1) ΔU = 0 ΔH = 0 ΔS = R ln p1 = 8.314 × ln 101325 = 13.381J ⋅ mol −1 ⋅ K −1
p2
20265
ΔG = ΔA = −TΔS = −373.15 × 13.381 = −4993J ⋅ mol −1
lpi→m0⎜⎜⎝⎛
∂Z ∂p
⎟⎟⎠⎞T
=
−0.00153 ,试求该温度下 B 等于多少。(2 分)
第4页 共6页
答案
一、概念题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的量浓度(mol/L)是指:A.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B.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mol)C.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体积(L)D.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mol)答案:B2.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A. 1摩尔物质的质量(g)B. 1摩尔物质的粒子数C. 1摩尔物质的体积(L)D. 1摩尔物质的重量(kg)答案:B二、填空题1. 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________个粒子,这个数值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答案:6.022×10^232. 将50g葡萄糖(C6H12O6)溶解在200g水中,葡萄糖的摩尔质量是180g/mol,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0.417 mol/L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摩尔质量,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mol。
例如,水(H2O)的摩尔质量是18g/mol,因为1摩尔水的质量是18g。
2. 什么是溶液的稀释定律?请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答案:溶液的稀释定律是指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例如,将100mL 1mol/L的盐酸溶液稀释到200mL,稀释后的溶液浓度为0.5mol/L。
四、计算题1. 某溶液中含有0.5mol的NaCl,求该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答案:氯离子的浓度为0.5mol/L,因为NaCl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1个Na+和1个Cl-。
2. 如果有1L 0.1mol/L的硫酸溶液,求硫酸中氢离子的浓度。
答案:硫酸(H2SO4)是二元酸,每个硫酸分子可以释放2个氢离子。
因此,氢离子的浓度是硫酸浓度的两倍,即0.2mol/L。
五、实验题1. 实验目的: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
实验器材:pH计、标准缓冲溶液、未知溶液。
实验步骤:a. 校准pH计,使用标准缓冲溶液。
b. 将pH计的电极浸入未知溶液中。
c. 读取并记录pH计上的数值。
d. 清洗pH计的电极,准备下一次测量。
答案:实验步骤正确,能够准确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
物化第一章习题
M RT / p 8.315J K 1mol 1 273.15K 22.237 10 6 kg m 3 Pa 1 50.5 10 3 kg mol 1 50.5g mol 1
22.8 22.7
1.7 今有 20℃的乙烷-丁烷混合气体,充入一 抽成真空的 200cm3 容器中,直至压力达 101.325kPa, 测得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0.3897g。试求该混合气 体中两种组分的摩尔分数及分压力。 解:已知 T=293.15K V=0.2dm3=2.0×10-4m3 p=101.325kPa m=0.3897g=3.897×10-4kg
《物理化学》
第一章 气体的 pVT 关系
第 4 页
因为 pV=(m/Mg)RT 所以 Mg =mRT/pV=8.315Pam3mol-1K-1×298.15K×0.0163g/13330Pa×0.0001m3 =30.31 gmol-1 1.5 两个容积均为 V 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接, 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若将其中一个球加热到 100℃,另一个球则维持 0℃,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 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25.331 0.56660
2.3074 1.5263 1.1401 /g.dm 解:当气体符合理想气体的行为时 p mRT /(VM ) 所以 M RT / p
对于实际气体,只有当压力 p 趋近于零时上述关系才成立,即 由题所给数据计算出在不同压力下的/p 值。列表如下: p/kPa
n
A A
A
yB 表示气体;xB 表示液体
B y BVm ,B / y AVm,A
(ii)混合物摩尔质量
M mix y B M B m / n m B / n B
整理的物化实验题1(1)
整理的物化实验题1(1)选择题1、实验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采用补偿法这是为了( C )A 测量回路电流保持恒定B 测量回路电压保持恒定C 测量回路的电流接近于零D 测量回路电压接近于零2、若在测量中,通电时间长,会造成电极的极化,其结果为( A)A 测量值比实际值小B 测量值比实际值大C 不会有影响D 正极更正3、饱和蒸汽压测定实验中,测定之前不驱逐空气对测定有何影响?A 沸点偏低B 沸点不变C 沸点偏高D 压力差偏高4、当等压计管b与管c两液面相平时,乙酸甲酯的饱和蒸气压P*与外压P的关系是( C )。
A P*>PB P*<p< p="">C P*=PD P*≠P5、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有何关系?A与温度无关 B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 随温度降低而增大6、燃烧热实验测定中,量热计水当量是()A 氧弹筒的热容;B 量热计的热容;C水和量热计的热容; D 氧弹筒、水和量热计的热容7、燃烧热实验测定中,实验所需样品的量有何要求?A 可以多一些B 可以少一些C太多太少都不好,在压片后精确称量 D 按规定量粗略称量8、用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若发现检流计始终偏向一边,则可能的原因是( B )A 被测电池的温度不均匀B 被测电极的两极接线反了C 搅拌不充分使浓度不均匀D 检流计灵敏度差9、下述四种电池(或仪器)中,哪一种是不能用作直流电源的: ( C )A 蓄电池B 干电池C标准电池 D 直流稳压电源10、在燃烧热实验中, 若测得ΔcHm=-5140.7 kJ·mol-1, Δ│ΔH│max=25.47kJ·mol-1, 则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应是(D )A ΔcHm=-5140.7kJ·mol-1B ΔcHm=-5140.7±25.47kJ·mol-1C ΔcHm=-(5.1407±0.02547)×103kJ·mol-1D ΔcH m=-5140.7±25.5 kJ·mol-111、在测定蔗糖水解实验中, 下列哪一组数据间为线性关系? ( C )A α t ~tB ln α t ~tC ln(α t -α∞) ~tD α t ~ 1/t12、在测定蔗糖溶液的旋光度时, 使用的光源是: ( A )A 钠光灯B 白炽灯C 水银灯D 红外灯13、某同学用对消法测得电池Zn│ZnSO 4(0.1000mol·kg -1)‖KCl(1.0000mol·kg -1)│Ag—AgCl(s) 的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E/V=1.0367-5.42×10-4(T/K-298),则298 K 时,电池Zn+2AgCl(s)=2Ag+ZnCl 2的可逆热效应为:( A )A -31.2 kJB -200.1 kJC 31.2 kJD 200.1 kJ14、为测定物质在600~100℃间的高温热容, 首先要精确测量物系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材15级物理化学试题A一、分析及相图题1、真实气体的行为规则是什么?真实气体能否被液化?其条件是什么?答: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分子本身占有体积,分子不断作无规则热运动;能被液化,气体温度低于Tc(临界温度)。
2、质量作用定律对于复杂反应是否适应?答:否,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对于非基元反应,只能对其反应机理的每一步基元反应适用。
3、现在有人想利用海洋中不同深度的温度不同,设计一种循环操作的机器,使海水的热力学能转换成有用的机械功。
这是不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什么?答:不违反,海洋深层的温度低于表面,由于相对密度的原因,温度低的水总在海洋的下层,因为不是从单一的热源吸热做功,所以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4、任一封闭系统在任意指定的始末状态之间可设计出无数多个具体的途径,各具体途径的热和功皆不相等,但每个途径的热和功的代数和皆相等,原因何在?答:封闭系统在指定的始末状态之间,任一指定途径的Qi+Wi=Δu,而Δu是状态函数的增量。
对于指定系统,Δu只取决于始末状态而与途径无关,故各途径的热和功…5、气相反应NO(g)+1/2O2(g) → NO2(g)在298 K,101.325 kPa下进行。
若有关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则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故上述反应的△U = 0,又因是等温等压过程,Q=nC p,m△T=0。
此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对于一定质量一定组成的理想气体,其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有相变化或化学变化时不满足上述条件,也就是得不到ΔU=0的结论,只适用于系统在无相变化及化学变化且ω′=0的等压过程下的的情况,而有化学变化时套用公式则不对。
6、知道了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否确定其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答:不能,反应级数由实验得到,可通过尝试法,半衰期法,初始速率法等加以确定,通常一个化学反应不是按其计量数所示个数分子直接碰撞,而是经过一系列分子直接碰撞发生的步骤7、一定量100℃,100 kPa的水,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变成水蒸气。
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则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故上述状态变化的△U = 0;又因是等温等压过程,故Q=nC p,m△T=0。
此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对,该过程有相变化,△μ=0不适用,且Q=n·Cpm·△T也不适用于相变化,在可逆相变中Qp=△Hm8、什麽是恒压过程?始末状态压力相等的过程,即P1=P2的过程,一定是恒压过程吗?答:恒压过程是指系统的压力与环境的压力相等且恒定不变的过程;不一定,始态P1变到末态P2过程中系统的压力却不一定恒定且等于Pamb9、二氧化硫转化反应为:2SO2(g)+O2(g)→2SO3(g)Δ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进行,生产过程中要经常从循环气中排除惰性气体,为什么?答:,对于的反应,加入惰性气体,变大,变大,平衡右移,利于正向反应;对于……,变大,变小,平衡左移,不利正向反应。
10、什么是稀溶液的依数性?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冬天的积雪融化,原因是什么?答: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只依赖溶液中溶质分子数量,而与溶质分子本性无关的性质;撒盐,形成盐溶液,凝固点下降。
11、“凡是体系的温度升高,就一定要吸热;温度不变时,则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
这种说法全面吗?举例说明。
答:不全面,等温等压的相变化或化学变化,始、终态温度不变,但有热效性。
气体的绝热压缩,气体温度升高,但无吸收热量。
12、1mol始态为100℃,P0的水,在一体积合适的真空玻璃瓶中蒸发,最终成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
某同学根据公式:dG =-SdT + Vdp算得该过程的△G=0,又认为始态和终态的温度、压力都没有变,所以得出“上述过程为可逆过程”的结论,你是否同意这一结论?为什么?答:不同意,吉布斯函数判据适用于恒温恒压,ω′=0条件,同温同压不代表恒温恒压。
13、乙烯热分解反应:C2H4(g)→C2H2(g) + H2(g)生产中往往向系统中添加惰性组分H2O(g),这是为什么?答:参考第9题14、什么是理想液态混合物?写出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
答:任一组分在全部组成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液态混合物。
,,,,15、5mol-5℃,101.325kP的冰变为0℃,101.325kP的水蒸气,此过程能否用亥姆霍茨函数判据,原因是什么?可用什么来判定过程是否自发进行?答:不能,亥姆霍茨函数适用于恒温恒容,ω′=0过程,该过程不恒温。
可用熵判据16、什么是可逆过程?如何判定一个过程是否可逆?答:将推动力无限小,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无限接近平衡条件下进行的过程;熵判据,化姆霍茨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这三个判据来判断是否为可逆过程。
17、绘制二组分系统理想液态混合物气-液平衡相图的温度组成图,并指出每条线表示的意义,线上的C等于多少?P等于多少?F等于多少?18、绘制出单组分系统的平衡相图,并指出每条线表示的意义,每条线上的C等于多少?P 等于多少?F等于多少?19、图为二组分系统A、B在100 kPa下的气——液平衡相图。
(1)指出各区的相态。
(2)有4 mol的A(l)与1 mol B(l)的混合物在100 kPa下80℃达平衡时平衡系统中有几个相?各相的组成(以B的摩尔分数来表示)分别为多少?各相物质的量各为多少?如果对此混合物通过精馏分离,最终得到的产物是什么?各产物的量为多少?20、Bi和Te生成稳定化合物Bi2Te3,它在600℃熔化。
纯Bi和纯Te的熔点分别为300 ℃和450 ℃,固体Bi2Te3在全部温度范围内与固体Bi,Te不互溶,与Bi和Te的低共熔点分别为270 ℃和410 ℃。
(1)粗略画出Bi-Te相图并标出所有相区存在的相态及成分。
(2)绘出x B=0.4和x B=0.8两系统点从700℃降温到200℃时的冷却曲线。
二、计算题1、10 mol, 150℃, 101.3 kPa的水蒸气(设为理想气体)等压冷却至100℃,然后冷凝为100℃的液态水,求W,Q,△U及△H。
已知水的汽化焓为2259.36 J·g-1,C p,m( H2O,g ) = 29.288 J·mol-1·K-1。
解:W = W1 + W2 =-p( V2-V1 )-p( VL-V2 ) ≈-nR ( T2-T1 ) + nRT2= nRT1 = 10×8.314×423 J = 35.168 kJQ = Q1 + Q2 = n Cp,m( T2-T1 ) -ΔvapH(凝)= [10×29.288×(-50)-2259.36×18×10] J =-421.3 kJΔU = W + Q =-386.2 kJΔH = Q =-421.3 kJ2、1 mol苯在101.325 kPa下的沸点80.1℃时蒸发,其汽化焓为395.0 J·g-1。
试计算Q,W,△U,△H,△S,△A及△G。
已知C6H6的摩尔质量M = 78.11 g·mol-1。
解:Q=(395.0×78.1)J=30.85kJ=ΔHΔU=Q+W=27.91kJΔS=ΔA=,ΔG=03、1mol水在100℃,101.325 kPa时恒温蒸发成水汽,然后恒温可逆膨胀到50 dm3,若把水汽视作理想气体,试计算:(1)该过程的功(略去水的体积);(2)系统的熵变。
设水汽化焓在100℃时为2259 J·g-1。
已知H2O的摩尔质量M = 18.02 g·mol-1。
解:(1)=-8.314×373.2 J=-3.103kJ故W=W1+W2=-4.623 kJ(2)4、在25℃时,电导池内充满0.01 mo l·dm-3 KCl 溶液, 其电阻为525 W, 充满0.1mo l·dm -3 NH·H2O溶液时,其电阻为2030Ω。
已知25℃时0.01mol·dm-3KCl溶液的电导率为30.14114 S·m-1;NH4+与OH-的Λm∞分别为73.4×10-4S·m2·mol-1,198.3×10-4S·m2·mol-1。
试计算NH3·H2O的解离度与解离平衡常数。
解:,5、25℃时,电池为:Pt | O2(g, 100 kPa) | OH-(aq,b=0.1 mol·kg-1) | Ag2O(s) | Ag已知E0(OH-|Ag2O|Ag) = 0.344 V,E0(OH-|O2|Pt) = 0.401 V。
(1)写出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2)计算电池电动势;(3)计算△f G m0(Ag2O, s) 及Ag2O(s) 在25℃的分解压力。
6、已知水在100℃的摩尔气化焓为40.71 kJ·mol-1,1 kg水蒸气从100℃,101.3 kPa等温压缩为100℃,202.6 kPa的水,计算该过程的△U,△H,△S,△A和△G。
已知100℃,101.3 kPa下1g水的体积为1.043 cm3,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H2O的摩尔质量M = 18.02 g·mol-1。
解:ΔH₁=-n·Δvaph=-2259.16KJ ΔH₂=nCp.m·ΔT=0ΔH=ΔH₁+ΔH₂=-2259.16KJΔU=ΔH₁+W=ΔH₁+P(Vl-Vg)=-2087.10KJΔS₁=ΔH/T=﹣6.05KJ/K ΔS₂=n∫(Cp.m/T)dT=0ΔS=ΔS₁+ΔS₂=﹣6.05KJ/KΔG=ΔH﹣TΔS=0 ΔA=ΔU-TΔS=172.06KJ7、反应A+B→P为二级反应。
A, B的初始浓度均为0.01 mol·dm-3,25℃时10 min内有转化率为39%的A 发生反应,35℃时10 min 内有转化率为55%的A 发生反应,试计算15℃时10 min 内有多少A 发生反应。
解:解得解得:8、苯精馏塔顶的冷凝装置,每小时把50 kg ,353 K 的苯蒸气冷凝为303 K 的液体苯。
冷却水进口温度288K ,出口温度293K ,问每小时消耗多少冷却水?(已知353K 苯的汽化焓为393kJ·kg -1,液态苯的平均质量热容为1.76 kJ·kg -1·K -1,水的平均质量热容为4.18 kJ·kg -1·K -1。
)9、1 mol 甲苯在其沸点383.2 K 时蒸发为气,求该过程的Q ,W ,△H ,△U ,△S ,△G ,△A 。
已知该温度下,甲苯的汽化焓为362 J·g -1,甲苯的摩尔质量M = 92.16 g·mo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