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ac5730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f.png)
《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1、《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算理正确计算,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课堂上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方法和简便算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上。
一、努力之处1.沟通联系促进迁移课堂开始我设计了几道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题,通过复习口算方法,让学生能在探索新知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即在相乘的时候让学生掌握先末尾的0可以不看,直接和一位数相乘,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们多数会做,但是在叙述方法是语言不够严谨完整,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课堂开始我创设生活情境:“王老师就想去买电扇.于是他带了1000元钱来到了商店.电扇每台350元,王老师带的钱够用吗?请学生积极想办法帮王老师解决问题。
我先让学生估算后在尝试,然后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先尝试用竖式笔算,再让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
但是学生由于受数位对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只有5个孩子是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于是我引导大家比较发现两种算法的不同,喜欢哪一种?了解体会简便算法的优越性,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较合理。
这样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提醒学生“书写积的时候应注意是什么?”一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二要注意积末尾的个数,整堂课让学生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层层训练综合运用本节课的内容不多,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要达到正确计算的目标需要加强练习。
练习中不仅有基础的笔算题目,还有解决问题的内容,学生在练习交流中理解算理,强化算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最新课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a2637a941ea76e58fa04d8.png)
______
0
先口算出16×3=48, 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我喜欢这样笔算。
16 × 0 30
480 0
(2)106×30=31_8_____ 0
106
× 30
3 1 8 自己试一试! 0
做一做
1. 2 2 0 ×4 8 800 0
160 ×6
9 600 0
36
0
× 18
20
5
72
9 0 00
58
0
× 1
116 2
58
6 9 60
240×22=5280
24 × 2 20
48 48 5 2 80
305×50=1525 0
305
× 50
120 55
你知道吗?
15世纪意大利的一本算术书中介绍了一种“格子乘 法”。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算出“357×46”的积吗?
46
357
3284 27
1 12
2 0
28 4
4
2 0
3
0
5
50
61 8 3 0 426 4 22
46×75=3450
357×46=6422
1.口算。
三、巩固提高
30×61=183 3006×3300=
70×90=0840
301×5=
21×40=
900
150 5408
2.填空。
(1)130×40,先算1
45
( )×( )2=( 3 ),5然2后0在积2 的末尾添
a.5
b.4
c.3
(3)805×50,它们的积是c( )。
a.4250
b.4025
c.40250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7ddc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9.png)
2023-11-07
目录
• 导入新课 • 新课教学 • 巩固练习 • 小结与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回顾之前学过的乘法运算规则。 复习如何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引入新课
通过举例,引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
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针对讲解速度稍快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讲解速度,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确保学 生能够跟上讲解节奏。
对于忽视细节问题,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易错点,并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强调进位等细节问 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为了增加课堂练习时间,教师可以适当缩短其他环节的时间,如减少不必要的讲解和示范 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 ,如小组合作、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
寻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 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思考:如果一个数的中间或末尾没有0,那么这个数的 乘法运算可以怎样简便?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03
巩固练习
总结词
强化训练,提升速度
详细描述
通过教材第XX页的做一做题目,让学生强化训练因数中间或 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提升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04
小结与作业布置
小结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规则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的简便算法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6e8cfcba0d4a7302763a88.png)
×1 7
3 64 0
二、火眼金睛辩对错
480 ×2 96 × 320 5 160 120
× 6
720
4 80 ×2 9 60
320 × 5 1600
学校图书室 买了3套《海 底世界》丛 书,每套280 元。一共 3 840 280 × 23
840
答:一共需要840元。
小组活动:
从数字“0—9”中任选4个数字,编 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再算出来。 要求三位数的末尾必须有0。比一比 相同时间里谁编、算的算式多! 例如:310×5=1550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想一想
0×5= 0
7×0= 0
0×0= 0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看谁算的快
6 ×7 =
60×7 =
42
420
80×6=
480 450 150
5×90=
30×5=
600×7= 4200
3盒鱿鱼丝多少克?
鱿鱼丝每盒350克,三盒鱿 鱼丝多少克?
350 × 3 =
(克)
竖式计算
方法一: 方法二:
350 × 3 1050
350 × 3 1050
想一想
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大家要注意什么? 1.列竖式时,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 面的数对齐。 2.相乘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 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算一算
160
520
×2 4
64 0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1e1e4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1e.png)
2. 选择。
5600 × 50
280 000
(1)5600乘50,积的末尾有( b )个0。
a.5
b.4
c.3
(2)805×50,它们的积是( c )。
a.4250
b.4025 8 0 5 c.40250 × 50
4 0 2 50
4. 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90分钟,它绕 地球运行201圈需要多少时间?【课本P49练习八第4题】
7吨>5吨
答:5吨食物不够这两头大象吃20天。
课堂小结
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160 × 30
480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06 × 30
3 180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的练习。
206×40= 8240
随堂练习
1. 填空 (1)130×40,先算( 13 )×( 4 )=( 52 ),然
后在积的末尾添( 2 )个0,得( 5200 )。 (2)根据算式43×15=645,可以知道
430×15=( 6450 ),43×150=( 6450 ), 430×150=( 64500 )。
你是如何列竖式的?
106 × 30
3180
把0前面的数位对齐
【课本P48做一做第1题】
360×25= 9000
360 × 25
180 72 900
580×12= 6960
580 × 12
116 5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6
【课本P48做一做第2题】
390×13= 5070
305×50= 15250
180×50= 9000
201×90= 18090(分钟) 答:它绕地球运行201圈 需要18090分钟。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f87b28964bcf84b9d57be3.png)
课题: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第 9 课时总计第节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学习形式,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的算法和算理。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1.掌握规律,正确地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60×3= 600×3= 6000×3=14×2= 140×2= 1400×2=2.提问: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怎样算比较简便?发现: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组口算练习,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交流探索,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得出结论,让学生提前感知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算理。
3.竖式计算。
458×6= 703×5=学生先独立练习,请两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完成后分析讲评。
分析时请学生说说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哪些地方容易出错,需要特别注意。
二、新知探究1.教学例6。
(出示主题图)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
一共需要多少元?(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80×3=)2.这道题怎样笔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生独立试做,师巡视。
3.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2 8 0 2 8 0× 3 × 38 4 0 8 4 04.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四年级上册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四年级上册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cd5bce0b4c2e3f562763ce.png)
作业1:完成教材P49~P50第6、7、8题。 作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练习题。
一、口算方法: (1)160×30=_4_8_0_0_
先口算出16×3=48,再 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自己试一试! (2)106×30=_3_1_8_0_
二、笔算方法: 方法一:
前写 面竖 的式 数时 对, 齐可 。以
把
0
方法二:
正确解答: (1)160×30=4800 (2)106×30=3180
知识提炼
1.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 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 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当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时,用第二个因数中 每一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 0也要乘,与0相乘后,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 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数,要加上进上来的数, 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小试牛刀
填空。 (1)因数末尾若有 0,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 )有几个 0,就在积的 (末尾 )添上几个 0。 (2)120×40的积的末尾有( 两)个0。
(3)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
例 计算:320×25=
错误解答:320×25=800
错因分析:此题错在积中0的个数不 够,计算320×25时,先算 32×25=800,这时积的末尾已经有 两个0,又由于320的末尾有一个0, 因此800后面添加一个0就是8000。
第2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六单元 第6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六单元 第6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7a3af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a.png)
难 点 理解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的算理。
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错,或丢了
学情分析
末尾的 0。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因数中间有 0 的笔算乘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
学习任务一:探究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1.课件出示例 6:
【设计意图:】 在教学例 6“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时可让学生首先借助笔算乘法的算法进行自主探究。在展示交流中
掌握算理。注意比较两种方法,虽然竖式写法不同,但结果相同,第二种比较简便。可让学生借助整十(百) 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简写的道理,同时,也要牢固掌握计算的简便方法。
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 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 第 1 题是巩固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练习,特别安排了像 250×4 这样的题目,即在简便计算时,与 0 前
的数相乘的积末尾又有 0 的题目。通过对比辨析,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计算能力。第 4 题都是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采用线段图的方式呈现数学信息和问题。运用口算解决求一个数的几 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渗透了正比例关系(函数思想)。
第六单元 第 6 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简便计
学习目标 算的算法和算理。
2.运用观察、比较、讨论、归纳的简便算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 点 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
是 40,200 加上 40 是 240。 10.提示:还可以怎样想? 11.预设 1:200×3,先用 2 乘 3 得 6,再在后面添 2 个 0,得 600。 12.预设生 2:120×2,先用 12 乘 2 得 24,再在后面添 1 个 0,得 240。 13.提示:以上两种算法,用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14.预设:用第二种算法比较简便 15.总结:第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 0 前面的数,再看第一 个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 0。 16.提示: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得数。 120×3= 430×2= 300×3= 4.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8×3= 25×3= 指名 2 人板演,集体订正。
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96fac4da38376baf1faefb.png)
笔算: 206×3=
304×2=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学习目标:
通过试算、交流掌握三位 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的计 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试做:340×2= 680 340 × 2 680 340 × 2 680
自学检测:笔算 640×9 1600×5
小组交流 笔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 我们可以怎样简便计算?
一位数要与多位数0前面的 数对齐,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巩固训练
1、笔算: 150×4 240×5
760×8
2、列式计算: (1)650乘6的积是多少?
(2)8个789是多少?
巩固训练:
3、判断
多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的末尾有几 个0,积的末尾一定有几个0。 ( ) 250与8的积的末尾有三个0。 ( 4、一件羊毛衫的价格280元,一件羊 绒的价格是羊毛衫的3倍,一件羊绒大 衣多少钱? )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当堂检测
1、笔算: 360×3
460×6
6倍是多少? (2)两个因数分别是360和7,积是多少? 3、一辆大货车载重4吨。每台机器重 680千克,6台这样的机器能一次运完 吗?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37af0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1.png)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P67例6【课程标准描述】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
3.经历和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1. 通过复习口算、笔算乘法,唤起对旧知识的回忆,知道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为探索笔算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做准备。
2.通过买书的生活情境,在尝试、讨论、交流活动中,经历竖式计算过程,知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及其含义,能正确计算。
3. 通过练习能比较熟练的正确计算和解决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说、写复习旧知,借此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引入新课的学习,评价目标1。
2.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的活动,掌握简写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写法,能正确计算,评价目标2。
3.通过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反馈练习,进一步掌握算法,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
(评价目标1)1. 直接说出得数。
60×3=14×2=600×3=140×2=6000×3=1400×2=观察这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口算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另一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 用竖式计算458×6= 703×5=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要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
(评价目标2)1. 出示例6,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9cd674bb4cf7ec4bfed065.png)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 28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280×3= 840(元)
还可以这样写:
280 ×2 3
840
280 ×2 3
840
1.计算这道题时出现了两种写法,你喜欢哪种写法呢?如 果你喜欢第2种写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应该注意什 么?
温馨小提示:
(4)×(600)=2400 (40)×(60)=2400 (400)×(6)=2400
四、课堂作业
完成反馈练习:
用第二种算法应注意什么?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列竖式时,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
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
相乘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 乘完后,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
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时,所列竖式的第二个 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 完后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几个“0”。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 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280×3=
1. 读一读这道题,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怎么求“一共需要多少元? ? 你会列式吗?
一条蚕吐的丝大约1500米长。小红养了6条蚕, 一共大约吐丝多少米?
1500×6= 9000(米)
1500 × 36
乘法的验算及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乘法的验算及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3e485b7fd5360cba1adbcf.png)
乘法的验算及因数末尾有0 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课本第25页的第二个红点的乘法验算及绿点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笔算的验算。
2、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1.创情板题(1)复习旧知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哪个同学来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吗?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个同学来补充一下?好,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新课。
(2)学习新知:出示情境图乘法可以怎样进行验算呢?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又怎么计算呢?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内容,板书:乘法的验算及因数末尾有0 的笔算乘法2.出示目标(1)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笔算的验算。
(2)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多媒体出示以上目标)3.自学指导师: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你们有信心吗?下面请看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5页第二个小红点和绿点的内容,重点看第26页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思考:(1)乘法可以怎样验算?(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是什么?怎样计算24×20?3分钟后,比比谁能汇报清楚上述问题,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4.学生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汇报交流,按顺序一一汇报“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1.第一个问题:生:我把32和21的位置交换进行在计算相乘,依据是利用了乘法的交换律来验算。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af74d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2.png)
教案: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2.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乘法了,那么你们知道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 通过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练习1.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 强调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延伸:1. 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其他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解清晰,举例恰当,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练习和反馈,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后,可以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和探索。
重点关注的细节: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时,关键在于理解0在乘法中的特性。
0乘以任何数都得0,这意味着在乘法过程中,如果有一个因数是0,那么无论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最终的乘积都将为0。
然而,当0位于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时,计算过程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正确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一个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一个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青岛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ca269c0027284b73f2425088.png)
第八单元《一个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一个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重点)。
2、我能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难点)。
3、我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并能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直接写得数。
0×3=0+6=40×2=300×4=4+0=9×0=200×3=80×5=思考: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乘法应该怎样计算?2、我会预习自学课本第104页和105页的三个红点,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1)102×4这道算式的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820×2这道算式的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2)用竖式计算102×4=计算过程:先用4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 ),得( ),写在( )位上;再用4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 ),得( ),写在( )位上;最后用4乘第一个因数百位上的( ),得( ),写在( )位上。
(3)用竖式计算410×2=说一说计算过程。
(4)估算407×5≈说一说你是如何估算的:(5)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1、用竖式计算820×2=方法一:方法二:观察这两道竖式它们有什么不同?a、用简便方法列竖式时,一位数要和( )对齐。
b、计算时可以先用一位数去乘( )。
c、最后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 )。
2、估算398×7≈估算时要把398看作( ),( )×7=( ),因此398×7≈( )。
思考:三位数乘一位数如何估算?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2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2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959852d1f34693dbef3e76.png)
2.1用4竖0×式7=计算98。0
102 ×5
51 0
单8 0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160×30= ______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零, 此题如何口算呢?
例题解读
(1)160×30= ___4_8__00
48 00
(2)106×30= _3__1__8_ 0
106
×
30
3180
自己试一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1)当三位数中间有0时,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十 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包括0都 要乘,0乘任何数都得0,有进位数时要加上进位的数。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然后看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 添几个0。注意书写格式,末尾的0在一边,0前面的 数要对齐。
220 × 40
8 8 00
160 × 60
9 60 0
360 ×2 5
1 80 72 900 0
58 0 ×1 1162 58 6 96 0
240×22= 5280
240 ×22
48 48 5 2 80
305×50= 15250
305
×
50
1 5 2 50
一.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二.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 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计算方法、积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1. 口算。 40×50=2000 12×30= 360 130×4=520 80×70= 5600 700×8= 5600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大全五篇)[修改版]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大全五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4c57666bec0975f565e207.png)
第一篇:《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
教学难点:用简便方法计算时要把因数末尾的0写在乘积的末尾。
教具、学具: 展示平台。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60×3=14×2=600×3=140×2=6000×3=1400×2=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算的?2、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反思:在教学例题的第二种方法时学生一下子不能接受,所以感觉这里铺垫时要强化补充这块知识,让学生说说比如:24个十就是240;反过来240就是24个十;280就是()个十,5700就是()个百。
]二、新课探究1、情景谈话。
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了解学生读了多少书,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
2、教学例7。
(1)幻灯,看懂图上说了什么?(2)你能编问题吗?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3)你能列式吗?280×3,为什么这样列式?(4)估算:280×3≈900(元)[说明:上课时漏掉了,忘记让学生估算了。
](5)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
巡视时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6)反馈:生1:先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也是0。
生2: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
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 的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 的乘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cf8f721711cc7931b716e1.png)
讨论,在算得末尾应添上几个0?
使学生明确:只有因数末尾0没有参与运算,直接在积的后面添上去,因数中间的0要参与运算,不能添在积的后面
7、反馈练习
三、应用反馈
1、口算,练习八第1题
2、练习八第3题
3、练习八第4题
四、课堂总结
课题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型
2、口算有什么简便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让学生初步感知因数末尾有0的或因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4、在笔算因数末尾有0的或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该怎么计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的图片
根据条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说一说
2、让我们来看看小精灵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出示:它们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60×30= 106×30=
3、160×30=怎样算?
小组讨论,再汇报
作
业
板
书
口算乘法
160×30= 106×30=
教学
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
备课组
数学组
4、先口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再笔算160×30=4800
5、3个160就是480,那么30个160就是4800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出笔算过程
为什么要添0?添上一个0表示是160×3的积,添上两个0就是160×30的积,在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0,所以在积的末位添上两个0,这样计算很简便。
新授
执笔人
谢翔
参加人
四年级组
教学目标
1、掌握和理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一个因数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说课稿
![《一个因数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d0dfb4d856a561252d36fcb.png)
《一个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67页例5和例6。
2.教材分析:《一个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乘法》属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学生在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要连续进位的基础上教学的。
而这个课是乘法的特殊情形,教材把它安排在独立的一段,旨在让学生集中学习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能准确笔算;在探索算理和算法有效结合的过程中合理估算和笔算,逐步形成在笔算时自觉实行估算的意识;在小组合作,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说学生一个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一个难点,在本单元的前几个例题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及笔算乘法,学生已经能够较准确、熟练的实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理解其算理。
在知识上,学生已经有了算理与基本算法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熟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掌握相关0的乘法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算理与算法的有效结合,关键有两点,一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二是要让学生掌握简便算法,并在计算时胆大心细。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经历和探索一个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能准确的实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和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课型:展示编号:
班级:___________学习小组:____________小主人姓名:___________【课前抽测】
1.出示复习题.学生口算写得数,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0×3=200×3=2000×3=
12×4=120×4=340×2=
提示: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基础知识】
1.设疑,引入新课
教学例7
问:你去过图书室吗?进了图书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观察主题图86页例7
小组成员间互相说说题意,你从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1
(1)学生理解题意。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怎么求“一共需要多少元?”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学生列出算式:280×3=?
(2)这道题用笔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这题应怎样进行计算?自己试一试。
算完后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3)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280280
×3×3
840840
3、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
(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小组汇报。
4、小结,揭示课题
2
5、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第二种更简便)
6、概括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专题提升】(同学们,就用你们总结归纳的方法马上去练习吧!)
1、计算下面各题
420×6370×5130×9260×7
640×2450×6230×4270×3
380×5460×7250×3510×5
【整理与评价】
总结新知我会说:
谁能说一说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进行笔算?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笔算时应该注意:
1.第二个因数要写在第一个因数的末尾的0的前一位的下面;
2.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不能漏掉.
【家庭作业】
3
作业安排:练习二十第2、3、4题。
温馨提示:完成本学科家庭作业用时:________分钟家长签字:___________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