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竞赛试卷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试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15分)1.《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四个学习领域。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地发展。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基础之上。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的过程。

5.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更要关注他们在的变化和发展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多项)填在上。

(每题1分,共6分)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

①现实的②有意义的③科学的④富有挑战性的2.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①组织者②传授者③引导者④合作者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被细化为四个方面:。

①情感与态度②知识与技能③数学思考④数与代数⑤解决问题⑥空间与图形⑦统计与概率⑧实践与综合应用4.《数学课程标准》所使用的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有。

①理解②了解(认识)③体验(体会)④灵活运用⑤掌握⑥探索5.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数的认识②测量③数的运算④常见的量⑤式与方程⑥探索规律6.数学。

①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②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③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④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三、判断。

(每题1分,共4分)1. “实践活动”是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

()2. 在第二学段,“数的运算”要求学生能笔算三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

()3. 在第一、二学段中,课标没有安排“中位数”、“众数”的内容。

()4.“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第二学段的内容。

()四、请你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每题2分,共4分)0.5x-2=24 m÷0.6=4.5五、简答。

(11分)《课程标准》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中,对第一、二学段分别提出了哪四条教学建议?(1)第一学段教学建议:(2)第二学段教学建议:(3)试分析这两个学段的教学建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一、填空。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题(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题(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题一、填空题。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3、教学活动是(师生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4、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让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5、学习统计,需要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和学会(统计方法),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6、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

7、《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8、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机械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9、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11、乘法是求(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

12、六角形的内角和是( 720 )度。

13、在相距120米的两楼之间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共栽(19 )树。

14、环绕公园的湖边栽着柳树和杨树。

每相隔两棵柳树之间有2棵杨树,一共有180棵杨树。

柳树一共有(90 )棵。

15、把一根木头锯成7段,每锯开一次要4分钟,一共需要(24 )分钟。

16、302路公共汽车从车站每隔5分钟发出一辆班车。

从早上6时发出第一辆班车算起,到早上6时32分为止,302路公共汽车应该发出( 7 )辆班车。

17、旅游团有25位旅客入住酒店,有双人房和三人房两种客房,双人房160元/间,三人房210元/间。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素养试题及参考答案(2023WL)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素养试题及参考答案(2023WL)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素养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三会”指的是什么?答: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②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③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从哪三个方面呈现?答:课程内容按“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呈现。

内容要求描述学习的范围和要求即学习什么;学业要求主要描述学习后学习内容与相关核心素养所要达到的程度即学习程度;教学提示是提出的教学建议即如何教学。

二、论述题1.结合实例分析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论述。

答:新课标提出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1)以核心概念为线索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分析。

包括单元内容本质分析,学情分析,核心概念提炼以及系列单元梳理。

首先进行内容本质分析,提炼核心概念。

依据单元内容所属的学习主题理解内容的学科本质、厘清体现学科本质的核心概念,是理解知识与方法关联、整体把握单元和基础。

其次进行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经验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为找到教学起点做准备。

最后进行纵向单元梳理,沟通前后知识与方法的联系。

(2)明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课标中“学段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是制定教学目标参照。

从知识技能、核心概念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表述目标,最终指向核心素养。

(3)设计体现知识与方法迁移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参考相关的教学提示和教学建议。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多样的评价等等。

三、案例设计题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年、月、日》案例是如何设计的?答:通过对现实世界时间的描述,进一步认识年、月、日这些“长”时间单位,感悟时间是对过程的度量。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考试试卷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等腰三角形C. 平行四边形D. 圆2. 小华有苹果和橘子共25个,苹果比橘子多5个,小华有多少个苹果?A. 15个B. 20个C. 10个D. 25个3. 下列哪个算式的结果是4.5?A. 3.5 + 1.0B. 4.0 + 0.5C. 3.0 + 1.5D. 2.5 + 2.04.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8B. 29C. 30D. 315.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A. 180千米B. 150千米C. 120千米D. 90千米6. 下列哪个比例是正确的?A. 3:4 = 6:8B. 2:3 = 4:6C. 1:2 = 2:4D. 4:5 = 8:107.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5厘米B. 20厘米C. 25厘米D. 30厘米8.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7B. 18C. 19D. 209. 下列哪个图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梯形10. 一个数的十分位是3,百分位是8,这个数是多少?A. 3.38B. 3.83C. 8.33D. 8.83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______。

12. 5个苹果比3个橘子多______个。

13. 0.8乘以10等于______。

14. 下列哪个数是三位数:______、______、______。

15.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16. 一个数的千位是2,百位是3,十位是4,个位是5,这个数是______。

17. 下列哪个算式是正确的:______ + ______ = ______。

18. 一个数的个位是6,十位是8,这个数是______。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试卷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A. 数感B. 符号意识C. 空间观念D. 创意绘画2. 以下哪个说法关于数感错误?A. 数感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B.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

C. 数感与计算能力无关。

D. 数感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

3. 空间观念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B.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C. 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

D. 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

4.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几何直观的特点?A. 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

B.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C. 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

D.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数据分析观念的特点?A. 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B. 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C. 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D. 数据分析观念与数学运算能力无关。

6.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运算能力的特点?A. 运算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

B. 运算能力与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密切相关。

C. 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D. 运算能力与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无关。

7.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推理能力的特点?A. 推理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

B. 推理能力与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密切相关。

C. 推理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推理能力与数感、符号意识无关。

8.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模型思想的特点?A. 模型思想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B. 模型思想与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密切相关。

C. 模型思想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模型思想与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无关。

9.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应用意识的特点?A. 应用意识是数学学习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题库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题库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题库(一)一、“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二、“用数学”的含义是(②)。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三、《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这是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答案: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答案: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五、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③)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六、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④)。

①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②认真备课,认真上课③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④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七、课程标准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八、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②)。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③自己创造教材九、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①)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二)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③)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③)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①)的动词。

小学教师数学学科素养试卷

小学教师数学学科素养试卷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小学数学课程分为()个学段。

2.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要遵循()的原则。

3.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和()。

4. 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和()。

5. 小学数学教学要体现()和()的思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A. 数学抽象B. 逻辑推理C. 语言表达D. 直观想象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

A. 认知发展B. 情感态度C. 价值观D. 以上都是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内容?()A. 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B. 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C. 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D. 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4.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应该()。

A. 针对全体学生B. 针对个别学生C. 针对优等生D. 针对学困生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评析的内容?()A.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B. 教学内容的准确性C. 教学评价的合理性D. 教学氛围的营造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

2. 简述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主要内容。

3.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四、论述题(20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四2. 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3. 数学思维、数学能力4. 知识基础、认知水平5.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二、选择题1. C2. D3. C4. A5. D三、简答题1.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资源等。

2.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等。

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制作教学课件、评价教学效果等。

小学六数学核心素养试卷

小学六数学核心素养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A. 数感B. 符号意识C. 空间观念D. 创新能力2.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37B. 40C. 42D. 453. 小明有12个苹果,他给小红3个,给小刚2个,剩下的苹果是小红的几倍?A. 2倍B. 3倍C. 4倍D. 5倍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24厘米B. 16厘米C. 12厘米D. 8厘米5. 下列哪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等腰三角形C. 圆D. 长方形6.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3,分母是5,这个分数的倒数是多少?A. 3/5B. 5/3C. 15/3D. 3/157.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21B. 22C. 23D. 248.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5πB. 25πC. 10πD. 20π9. 下列哪个图形不是平面图形?A. 圆B. 正方形C. 三角形D. 立方体10.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18B. 19C. 20D. 21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其中的1/3,还剩下____个苹果。

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3.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7,分母是10,这个分数是____。

4.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它的半径是____厘米。

5. 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____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它的边长是____厘米。

7.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____8.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____立方厘米。

9.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____10. 一个圆的面积是78.5平方厘米,它的半径是____厘米。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小华有15个铅笔,他每天用掉3个,用了5天后还剩多少个铅笔?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3.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8,分母是12,这个分数与1/3相比,哪个大?四、附加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请简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大赛试卷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大赛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5B. 16C. 17D. 18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6厘米B. 18厘米C. 20厘米D. 22厘米3. 小华有5个苹果,小明给了小华3个苹果,小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A. 2个B. 3个C. 5个D. 8个4. 下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梯形5.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7B. 8C. 9D. 106. 一个班级有36名学生,如果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多少名学生?A. 8名B. 9名C. 10名D. 11名7.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12B. 13C. 14D. 158.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15平方厘米B. 25平方厘米C. 35平方厘米D. 45平方厘米9. 下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梯形10. 小红有10个橘子,小明给了小红5个橘子,小红现在有多少个橘子?A. 5个B. 6个C. 10个D. 15个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5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等于______个苹果。

1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13. 下列数中,______是质数。

14.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______名学生。

1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6. 下列数中,______是偶数。

17.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8. 一个圆形的半径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9. 下列数中,______是奇数。

20.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21. 小明有12个铅笔,小华有8个铅笔,他们两个一共有多少个铅笔?2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试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15分)1.《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四个学习领域。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地发展。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基础之上。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的过程。

5.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更要关注他们在的变化和发展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多项)填在上。

(每题1分,共6分)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

①现实的②有意义的③科学的④富有挑战性的2.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①组织者②传授者③引导者④合作者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被细化为四个方面:。

①情感与态度②知识与技能③数学思考④数与代数⑤解决问题⑥空间与图形⑦统计与概率⑧实践与综合应用4.《数学课程标准》所使用的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有。

①理解②了解(认识)③体验(体会)④灵活运用⑤掌握⑥探索5.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数的认识②测量③数的运算④常见的量⑤式与方程⑥探索规律6.数学。

①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②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③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④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三、判断。

(每题1分,共4分)1. “实践活动”是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

()2. 在第二学段,“数的运算”要求学生能笔算三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

()3. 在第一、二学段中,课标没有安排“中位数”、“众数”的内容。

()4.“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第二学段的内容。

()四、请你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每题2分,共4分)0.5x-2=24 m÷0.6=4.5五、简答。

(11分)《课程标准》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中,对第一、二学段分别提出了哪四条教学建议?(1)第一学段教学建议:(2)第二学段教学建议:(3)试分析这两个学段的教学建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一、填空。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试卷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B. 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 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D. 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A. 分组讨论法B. 案例分析法C. 演示法D. 传授法3. 以下哪个数学概念属于数的概念?A. 图形B. 关系C. 集合D. 函数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 重复讲解法B. 互动讨论法C. 单一传授法D. 机械练习法5. 以下哪个数学公式属于代数公式?A. 圆的面积公式:S=πr²B.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C.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D. 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²h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评价方式最全面?A. 期末考试B. 课堂提问C. 学生作业D. 以上都是7. 以下哪个数学概念属于几何概念?A. 加法B. 减法C. 直线D. 四边形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A. 绘图法B. 模型法C. 演示法D. 举例法9. 以下哪个数学问题属于应用题?A. 2+3=5B. 5-2=3C. 3×4=12D. 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3个,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A. 课堂提问B. 学生作业C. 期末考试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__________。

2. 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试题[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试题[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成绩一、填空题.35%(第1题4分,第4题3分,其余每题2分)1、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写出四个不同的分数,并写出它的意义。

(1) 12/18,把两个正方形看作“1”,阴影部分占两个正方形的12/18。

(2) 12/9,把一个正方形看作“1”,阴影部分占一个正方形的12/9 (3) 9/12,空白部分相当于阴影部分的9/12 。

还其它不同的答案,关键是对整体“1”的确定。

2、一个小于400的三位数,它是完全平方数;它的前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还是完全平方数;其个位数也是一个完全平方数,那么符合这样条件的三位数有(169 和 361 )。

3、假设末来的奥林匹克赛的奖品是黄金。

第一名可得10千克,自第二名以后的人可得到前一名次的人的一半,但是进入名次中的排在最后一名的人应得到与前一名次的人相同重量的黄金。

(1)如果取前6名,一共需要准备(20 )千克黄金。

(2)如果取前100名,一共需要准备(20)千克黄金。

4、CC111331311++B+A++=-.其中A、B、C都是大于0且互不相同的自然数,则A=( 1 ), B=( 2 ), C=( 3 ).5、一根竹竿不到6米长,小华用米尺从一头量到3米处作一个记号A,再从另一头量到3米处作一个记号B,这时AB间的距离正好是竿长的20%。

竹竿长(5)米。

6、将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按下图方式放置,则第20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4642平方厘米)。

7、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增加5cm,宽和高不变,则体积增加120cm3;如果宽减少3cm,长和高不变,则体积减少99cm3;如果增加高4cm,长和宽不变,则体积增加352cm3.那么,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90 )平方厘米。

……8、如果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边长之比是3∶2,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3∶8 )。

它们的周长之比是( 3∶4 )。

9、设有甲、乙两个杯子。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测试卷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A. 语文素养B. 科学素养C. 数学素养D. 艺术素养2.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以下哪个观念不属于核心素养?()A. 数感B. 符号意识C. 运算能力D. 应用意识3. 下列哪个数学问题运用了“几何直观”能力?()A. 5+3=8B. 3×4=12C. 8÷2=4D. 7×6=424. 以下哪个数学概念属于“数据分析观念”?()A. 加法B. 减法C. 统计D. 乘法5.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以下哪个数学思想属于“模型思想”?()A. 交换律B. 结合律C. 分配律D. 对称性6. 下列哪个数学问题体现了“空间观念”?()A. 3+5=8B. 2×4=8C. 6÷3=2D. 4×6=247. 以下哪个数学概念属于“推理能力”?()A. 概念B. 定理C. 公式D. 定义8.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以下哪个数学思想属于“应用意识”?()A. 问题解决B. 逻辑推理C. 创新思维D. 知识运用9. 下列哪个数学问题运用了“运算能力”?()A. 7+8=15B. 6×9=54C. 12÷4=3D. 9-3=610. 以下哪个数学概念属于“创新意识”?()A. 创新思维B. 创新实践C. 创新能力D. 创新精神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__________、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2.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3. 下列哪个数学概念属于“几何直观”?()A. 面积B. 体积C. 角度D. 平面图形4.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现实世界。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试卷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试卷

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试卷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测试小学数学试卷单位:姓名: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第一部分课程标准(30分)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

(每题2分,共10分)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课程标准(2011版)》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4.《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5.《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阐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分评卷人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1.《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A)的动词。

A.过程性目标B.知识技能目标C.情感态度目标2.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基本目的是(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3.《根蒂根基教育课程革新大纲》六项具体目标有:转变课程的功能、建立合理的课程布局、革新课程内容、改良教与学的体式格局和(A)。

①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②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③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A.①②B.②③C.①③4.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B)。

①学生对数学的认识②学生对数学研究的情感体验③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A.①②B.②③C.①③5.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C)。

A.概括性问题性相对性B.概括性特殊性类似性C.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得分评卷人三、简答题。

(每题5分,共10分)1.本次《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试卷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试卷

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范畴?A. 教育情怀B. 教育技能C. 教育观念D. 教育成绩2.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中,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A. 尊重学生B. 爱岗敬业C. 严谨治学D. 勤奋好学3. 以下哪个教学策略不符合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A.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B.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 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D. 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中,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什么?A. 专业知识B. 教育技能C. 教学研究D. 教学评价5. 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A.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B. 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C. 追求学生成绩的快速提升D.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是什么?A. 熟练掌握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B.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C. 具备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D. 以上都是7. 以下哪个教学评价方法不符合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A. 定量评价B. 定性评价C. 综合评价D. 个体评价8.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中,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要求是什么?A. 熟悉教学研究方法B. 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C. 能够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D. 以上都是9. 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A.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B. 注重学生情感体验C. 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D. 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10.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中,教师教育情怀的要求是什么?A. 热爱教育事业B. 尊重学生C.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2. 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三、论述题(10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竞赛试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已有的()基础之上。

2. 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3. 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已有的()基础之上。

5.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2011最多能写成()个不同非零自然数的和。

7.有一本书,买9本需22元多,买11本需26元多,这本书每本()元。

8.如果数学小组中女孩人数比全组人数的50%少,而比全组人数的40%多,那么这个数学小组最少有()人。

9.一个凸多边形有n条边,它的内角和是()度。

10.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11024=11.从0到2011共2012个自然数,从中任意取出两个数并求和,共可以得到()种不同的和。

12.将从1开始到2011的连续奇数依次写成一个多位数:171921……2,则这个数是()位数。

13.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π值取3),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10厘米。

连续流淌10分钟将流掉( )升水。

14.某市居民自来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月每户用水3吨以下,每吨1.80元;超过3吨的,超过部分每吨3.00元,某月甲、乙两户共交水费24.30元,已知甲、乙两户用水量的比为3∶4,甲户交水费()元。

15.两块铜锌合金,第一块与第二块的重量之比是2∶1,第一块的铜与锌之比是1∶2,第二块的铜与锌之比是5∶4。

将两块合金融化后混合成一块新的合金,新合金的铜与锌之比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0题为单选题,11—15题为多选题。

)1.一个三角形的底边与高都增加20%,那么,新三角形的面积比原三角形面积( )。

A.增加20% B.增加40% C.增加44% D.增加22% 2.在2000多年前,是()给出圆的概念:“一中同长也”。

A.墨子 B.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 C.祖冲之3.下面数列()是斐波那契数列。

A. 1,2,3,5,8……B.1,1,2,3,5,8……C. 2,3,5,8,13……4.某班同学买了100瓶汽水,喝完后5个空瓶可以换得一瓶汽水,他们最多能喝到( ) 瓶汽水?A.120 B.124 C.125 D.126 5.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牧场上的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减少。

经计算,牧场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供16头牛吃6天。

那么可供11头牛吃( )天。

A.12 B.10 C.8 D.6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7.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联系生活学数学 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8.下面内容( )不属于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

A.数的认识 B.数的运算 C.式与方程 D.探索规律9.在学习数学时,学生原有的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 )。

A.同化和顺应 B.内容和形式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内化和外化10.在下面的的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3,5,7,,,。

小强填出了三种答案:①9,11,13;②11,17,27;③27,181,4879。

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1.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新的课程体系涵盖( )。

A.幼儿教育 B.义务教育 C.高中教育 D.高等教育12.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等于其它两个内角的差,这个三角形可能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13.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14.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15.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有()。

A.经历 B.体验 C.探索 D.掌握 E.理解三、判断题1. 2011是素数不是合数。

(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 )3.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4.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 )5.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 )6.数与计算的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 )7.统计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 )8.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 )9.在第一学段,对学生的评价多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

( )10.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

( )1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是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具体目标。

( )12.过程性目标主要包括经历、感受和探索三个方面。

( )13.学生会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以三步为主,不超过四步。

( )14.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5.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 )四、简答题1.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请简要阐述这三种统计量不同的适用场合。

2.如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3.现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以“解决问题策略”命名的单元分别被安排在哪几册,各安排了什么内容?4.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分别安排了《认识分数》单元,这两个单元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有什么区别?五、解答题1.海模比赛中,甲乙两船同时从池塘的东西两岸相对开出。

第一次在距东岸1 5米处相遇。

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对岸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西岸8米处。

如果两船在行驶中速度不变,池塘东西两岸的距离是多少米?2.中国古代算书《张丘建算经》中有个“百鸡问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

凡百钱,买鸡百只。

问鸡翁、母、雏各几何?3.某商店进了一批数码电视,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价30%作为利润来定价。

当售出这批数码电视的80%后,为了尽早销完,商店把这批数码电视按定价的70%出售。

全部销完后商店实际获得的利润率是多少?4.在我国古代算书《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5.两个人在一张圆桌上相继轮流平放一枚同样大小的硬币,游戏规定,硬币不能重叠放置,在桌上放下最后一枚硬币者为游戏的胜利者。

设两人都是能手,试问:是先放者取胜,还是后放者取胜?取胜的策略是什么?6.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折竹》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

问折者高几何?这道题目的意思是:有一棵竹子,高1丈(10尺),腰间折断,竹梢着地,着地处离竹子根部有3尺。

问折断处离地有多高?7.某市举行小学生“百科知识竞赛”,有超过380名但又不到450名学生参加,测试结果是全体学生的平均分是76分,男生平均分是79分,女生平均分是71分。

求参加测试的男生和女生至少各有多少人?8.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鸡有几只,兔有几只?9.六(1)班男、女人数之比为5∶3。

体育课上,老师按每3个男生、2个女生分成一组进行游戏。

这样,当女生分完时男生还剩3人。

求这个班女生一共有多少人?10.儿子的年龄是母亲年龄的310,是父亲年龄的27,父亲年龄又比母亲年龄大2岁,那么父亲、母亲、儿子分别多少岁?六、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在联系生活让学生对年月日知识有了基本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年历卡,发现关于年月日的具体知识。

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有哪些了解呢?你能从手中的年历卡上发现什么吗?把你知道的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全班反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教师板书主要知识点。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觉得你们都可以成为小小历法家了。

根据大家的汇报,你们对年月日知识有了哪些认识?(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照黑板的提示归纳年月日基本知识,可是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才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

)师:你可真勇敢,你说。

生1:我知道了“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这句口决,我爸爸告诉我的。

师:哦,……还有没有想说说的?生2:我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腊)月,每月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每月30天,是小月,二月有28天或29天,一年有365天或366天师:你回答的太完整了,咱们表扬他吧!材料二:灵活合理地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敏锐地感受、准确地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出决策和选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