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与移讲义动能力训练
小学体育与健康《发展基本移动能力的练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发展基本移动能力的练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30de4a647d27284a73511b.png)
《发展基本移动能力的练习》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新课程理念,结合小学二年级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遵守“学生发展”为本,本课题以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游戏练习和创新为出发点,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体育课堂融合理念,引用交通安全题材,在情境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协调和上下肢力量,树立学生团队意识,在体育课中渗透交通安全理念,传播正能量。
二、教材分析移动包含走、跑、跳等多种形式,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具有很强的锻炼价值,深受学生的喜爱。
本次课是水平一“发展基本移动能力练习”单元教学中的第二课时,合理的取舍教材,选取双脚跳、马步跑、鸭步走、俯撑爬为主要练习内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与教学比赛,引导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能在合作与比赛中完成动作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全身协调配合的能力,并为后续教材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走、跑、跳、马步跑等基本移动技能的动作名称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积极参与发展基本移动技能的组合游戏和比赛,提高灵敏性、协调性和上下肢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学会判断活动空间,遵守规则,尊重同伴,获得快乐的运动体验。
四、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有着较强的兴趣,个性活泼但不够专注,兴趣难持久,如何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自我约束力?他们善于模仿,对直观感性思维的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
因此,本节课以基本移动为教学内容,创设道路交通情景,引入交通安全、文明驾驶题材,采用分组与集中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诱导学生在探究和快乐中学习。
五、组织与教法1、采用分组教学。
体现新课标精神,师生互动,探究动作,合作挑战比赛,体现教学的探究性及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使孩子们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完成动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激发学生参与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创设情境,使用比赛游戏法,“引导探究”、“激励评价”合理贯穿教学中,并在比赛游戏中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团队协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文档56页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文档56页](https://img.taocdn.com/s3/m/226c8c60a0116c175e0e48a6.png)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
训练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4d43fa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f.png)
202X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
0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负重训练
02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重心左右移动训练
03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重心前后移动训练
第一节 站立训练
CONTENTS
训练要点
注意事项
一、负重训练
训练要点
注意事项
反向控制模式动作分析
二、重心左右移动训练
动作分析
训练要点
注意事项
三、重心前后移动训练
助行架
助行车
(二)、助行器
腋拐高度的确定
确定拐杖高度的方法跟多,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身长减去41cm,即为拐杖的长度。站立时股骨大转子的高度为把手的高度。亦可以用精确地测量方法确定拐杖的高度。测量时患者呈仰卧位,着常用鞋或佩戴下肢矫形器,上肢放松置于身体两侧,腋拐轻轻贴靠腋窝,伸至小趾前外侧15cm处即为拐杖适当的长度;肘关节屈曲150度,腕关节背伸,手掌面所及处为拐杖把手高度。
02
步态矫正是基本功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的训练,片面地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03
二、注意事项
步行辅助具的种类
杖高度的确定
利用拐杖的步行训练
步行辅助用具的选择
第三节 步行辅助具及其使用训练
拐杖
助行器
一、种类
(一)、拐杖
手杖 T形或问号形杖 三足手杖 四足手杖 前臂支撑型拐杖 肱三头肌支撑拐 腋窝支撑型拐杖
10
手杖二点步行
11
四、利用拐杖的步行训练
1
轮椅的构造
2
轮椅的驱动训练
第四节 轮椅的构造及轮椅的驱动训练
铝合金
01
折叠式
步行与移动能力训练
![步行与移动能力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000e64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4.png)
步行基础训练
01
体位适应 性训练
02 肌力训练
03
关节活动 度训练
04 平衡训练
05 协调训练
06 感觉训练
07
疼痛的处 理
步行分解训 练
单腿负重 靠墙伸髋 离墙站立 患腿上下台阶 患腿支撑伸髋站立,伸髋跨越障碍 靠墙伸髋踏步 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单 腿 负 重
靠墙伸髋 离 墙站立
身体移动及 站立步行的训练
PLEASE ENTER YOUR TITLE HERE
汇报人姓名
步行与移动是所有日常生活活动中最基本 的动作,因此在早期康复治疗的目标和训 练计划中应充分考虑步行与移动能力所具 备的功能,并予以认真的指导与实施。
移动:因各种原因导致步行能力丧失的患 者,利用轮椅等工具代替步行的转移方式
治疗师在患者前方予以保护
谢谢!
Thanks
汇报人姓名
步行的基本 条件
肌力 平衡能力 协调能力及肌张力均衡 感觉功能及空间认知功
能 中枢控制
常见异常步态及分析
拮抗肌协调障碍
常见的有足下垂、拇指背伸、膝僵直、膝过伸、髋过屈、款内收过分、髋屈曲不足
中枢性损伤或病变
常见的有足内翻、足外翻、足趾卷曲、拇指背伸
常见异常步态及分析
A
骨关节病变、发育障碍或畸形
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骨盆两侧,用拇指或掌根抵住患者臀部使髋关 节伸展、骨盆后倾
在健侧下肢处于摆动期时,治疗师协助将体重转移到患足,防止膝 关节过伸,并维持患肢稳定的支撑,同时协助患者将重心缓慢向前 方转移
患侧下肢处于摆动相时,髋膝关节放松,足跟向内侧倾斜,即髋关 节外旋,治疗师将患侧骨盆向前下方加压,防止骨盆上抬,并协助 其向前方旋转。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58e9e10c22590102029d7f.png)
三、步态障碍的影响因素
1.骨关节因素: 由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先天畸形、 截肢、手术、疼痛和关节松弛等对步态的影响。 2.神经肌肉因素: 中枢神经损伤:原发性因素主要是肌 肉张力失衡和肌肉痉挛;继发性因素包括关节和肌腱 挛缩畸形、肌肉萎缩、代偿性步态改变等;外周神经 损伤包括神经丛损伤、神经干损伤、外周神经病变等
减重步行训练--操作程序
常规操作和常用治疗参数 ①减重程度:一般减重不超过体重的30%~ 40%。 ②减重步行速度:因平板的起始速度不同,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接近正常的步速 训练中枢性损伤患者。 ③训练时间:20~40 min/次,或根据患者 情况分节进行。 ④训练频率:不低于3 ~ 5次/周。 ⑤疗程:8 ~ 12周。
㈡ 常见步态异常及分析 1.拮抗肌协调障碍:常见的有足下垂、拇趾背伸、膝僵直、膝过伸、 髋过屈、髋内收过分、髋屈曲不足等。 2.中枢性损伤或病变:常见的有足内翻、足外翻、足趾卷曲、拇趾 背伸、膝僵直等。 3.骨关节病变、发育障碍或畸形: 包括膝屈曲、短腿步态、减痛 步态等。 4.单纯肌无力步态:单纯外周神经损伤可导致特殊的肌无力步态。 5.病变特征性步态:帕金森步态、偏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 6.持拐步态。 7.两点步、三点步、四点步、迈至步和迈过步。
减重步行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治疗作用
⑴使患者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减少步 行中下肢相关肌群的收缩负荷; ⑵改善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 ⑶减重状态下可以调节下肢的肌肉张力,输 入正常的步行模式; ⑷提高步行安全性,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 和恐惧心理。
减重步行训练--适用范围
⑴神经系统疾病。 ⑵骨关节疾病和运动创伤恢复期。 ⑶假肢、矫形器穿戴前后的下肢步态训练、 年老、体弱、久病卧床患者、体重过重、 有严重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腰腿痛患者。 ⑷从功能训练的角度可以用于控制和协调姿 势障碍的训练、步行训练、直立位作业训 练、平衡训练、转移训练等。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 共55页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 共55页](https://img.taocdn.com/s3/m/7e7d2bcd4693daef5ff73d13.png)
重心后,使其保持立位。
(2)截瘫患者配带矫形器站起
见图2-6-22。
► 坐于轮椅前部,将躯干尽量前屈,双手握 杠。
► 双手同时用力,将身体拉起,臀部向前, 将髋关节处于过伸展位,保持站立。
要内容
► 1、前进、后退、转弯等驱动操作 四肢瘫患者在 驱动轮椅时,患者应戴上橡胶无指手套,并将轮 椅手动轮缠上橡胶带或安上小把手等,以便于驱 动。
► 2、乘坐轮椅开关门动作 ► (1)将轮椅停在门把手的斜前方。 ► (2)一只手开门,另一只手驱动轮椅进门。 ► (3)轮椅出门后,反手将门关上。 ► 3、上斜坡动作
► (1)辅助下向健侧翻身:
患侧翻身训练
键侧翻身训练
向健侧翻身
(三)坐起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坐起时,需要躯干的柔软性和至少一侧上 肢的伸展功能,所以,C7损伤的患者可以 从仰卧位直接坐起,而C6的患者则需翻身 至侧卧或俯卧位后再坐起。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1)四肢瘫患者从侧卧位坐起:适用于 C6以下
(1)全辅助下翻身(急性期):见图2-6-3。 ► ① 将床单卷起,至患者体侧,一人固定住患者
头部。 ► ② 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移向一侧,将翻向侧上肢
外展。 ► ③ 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翻向一侧,在背后、头、
双上肢、下肢间垫上枕头。
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动作
(2)患者独立的翻身动作:
(3)利用布带进行翻身
2、偏瘫患者的翻身训练
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
► (1)仰卧位:患侧 肩胛和上肢下垫一 长枕,手指伸展位, 平放于枕上。长浴 巾卷起垫在大腿外 侧,防止下肢外展、 外旋。膝下垫上毛 巾卷,保持伸展微 屈。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58e9e10c22590102029d7f.png)
第四节 步行能力训练--室内功能性步行训练
⒈平行杠内训练 ⒉助行器步行训练 ⒊腋拐步行训练 ⒋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 ⒌驱动轮椅训练
室内功能性步行训练—注意事项
⑴行走训练时,注意安全。
⑵正确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
⑶要根据患者的身高和手臂长度,正确选 择和使用适合的助行架、腋拐或手杖。 ⑷当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50%时,不 宜使用单腋拐;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 的90%时,不宜使用手杖;双下肢支撑 力总和<体重的100%时,不宜使用助 行架。
减重步行训练--禁忌证
×脊柱不稳定; ×下肢骨折未充分愈合或关节损伤处于不稳定阶段; ×患者不能主动配合; ×运动时诱发过分肌肉痉挛; ×体位性低血压;
×严重骨质疏松症;
×慎用于下肢主动收缩肌力小于2级,没有配置矫形器者, 以免发生关节损伤。
减重步行训练--组成
减重步行训练系统: 减重悬吊系统 步行系统
社区性步行训练 ⒈环境适应性训练 ⒉过马路 ⒊超市购物 ⒋乘坐交通工具
社区性步行训练--注意事项
⑴注意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⑵专人保护,治疗师应站在患者的患侧。 ⑶患者必须具有他动态平衡能力。 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延长步行的距离 和速度。 ⑸先选择较平整的路面,逐渐到较复杂的路面 行走。 ⑹所有实用技术应先在治疗室内进行模拟训练, 待熟练后再到实际环境中训练。
导致的特定肌肉无力性步态等;儿童患者可伴有激发
性骨骼发育异常。
四、常见异常步态
㈠异常步态分类 1.基础分类:支撑相障碍和摆动相障碍。 ⒉疾病原因分类:中枢性疾病、末梢性疾病、 运动 系统疾病。 ⒊按肌紧张异常分类:肌张力增高、肌张力 低下。 ⒋按步行异常类型分类:中枢型异常、末梢 型异常。 ⒌按畸形类型分类:动态畸形和静态畸形。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56页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56页](https://img.taocdn.com/s3/m/fca8be2ba58da0116d17497d.png)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孩子移动能力的体能训练方法
![孩子移动能力的体能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c0d0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8.png)
孩子移动能力的体能训练方法
以下是一些提高孩子移动能力的体能训练方法:
1. 跑步和爬行:跑步和爬行是提高孩子移动能力的基本方法。
可以鼓励孩子参加跑步比赛或者每天在户外进行跑步锻炼。
此外,爬行也是提高孩子的核心力量和协调性的有效方法。
2. 跳跃和蹦床:跳跃是提高孩子的爆发力和协调性的好方法。
在室内或者户外设置一些跳跃的障碍物,让孩子练习跨越障碍物的能力。
同时,蹦床也是提高孩子移动能力和协调性的有趣方式。
3. 平衡训练:平衡是提高孩子移动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的重要因素。
可以使用平衡板或者让孩子在一条直线上行走等方法,训练孩子的平衡感和身体稳定性。
4. 球类运动:通过参加足球、篮球、网球等团体球类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爆发力、协调性和速度。
这些运动可以让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动感单车或者跳绳:动感单车和跳绳是锻炼心肺耐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的好方法。
可以鼓励孩子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动感单车或者跳绳锻炼。
6. 游泳:游泳是综合性的全身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心肺功能、协调性和肌肉
力量。
鼓励孩子参加游泳课程或者在夏季进行户外游泳锻炼。
重要的是,训练应该适应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并且要保持锻炼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概述PPT课件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7e496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b.png)
临床特点
1 平行杠内重心转移良好
2 可以维持单腿站立
3 具有骨盆运动控制能力
4 立位下肢分离运动充分
康复目标
1 拄拐独立步行
2 徒手独立步行
3 室内独立安全步行
4 上下阶梯
5复杂地面的独立步行
6 室外独立步行
训练方法
1 平行杠内步行训练
首先将平行杠高度调节在与患者股骨大转子相同的位置。步行模式
此外,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下肢屈肌肌力低下者,在摆动期躯干也会因代偿而后 倾。无论导致后倾的原因如何,其结果都是利用反向负荷模式完成的动作。因此,为 了矫正步态应进行躯干后倾的抑制训练。
(三) 躯干侧倾
躯干侧倾是由于一侧下肢于支撑中期躯干与髋外展肌反向控制不充分,或对侧下肢 髋关节内收受限时,利用反向负荷而引起的代偿动作。这种异常的动作模式很容易使 下肢尽快的完成摆动,双足着地以确保平衡。这也是不行中健侧摆动期(迈步相)变 短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躯干前倾相比,侧倾更容易发生。但是,如果患者能单腿站立 保持侧方平衡,躯干侧倾的情况就会减少。
前型,后型,平型。手杖也可根据稳定性从大到小依次分为肘拐,四脚拐,手杖
三种。训练中还要注意重点练习步行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耐力和速度。
3 控制双肩步行训练
治疗师位于患者身后,双侧轻轻搭在患者肩上(拇指在后,四指在前)当患肢处于 支撑期,健侧下肢摆动时,在足跟着地前肩胛骨向后方旋转,可以防止足外旋。当患 肢处于摆动期时,治疗师诱发患者双上肢呈对角线方向有节奏地自然摆动可使躯干旋 转,为出现正常步态创造条件。
5 特殊步行训练
(1)向患侧横向迈步训练
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置于患侧腋窝,使患侧躯干伸展,另一手置于健侧骨盆, 使患者身体重心移向患肢,然后嘱患者健侧下肢从患肢前方横向迈出。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共56页PPT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共5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c2c67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3.png)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6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 训练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课件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6d59a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a.png)
06
步行与移动能力训练的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训练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智能辅助设备
利用传感器、机器视觉等技术,开发能够实时监测、调整 和辅助步行与移动能力的智能设备。例如,外骨骼机器人 、智能轮椅等。
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建各种逼真的场景和任务,让患者 在进行步行和移动能力训练时感觉更加有趣和自然。
运动试验
03
通过观察运动过程中的生理指标变化来评估心肺功能和代谢状
态。
观察评估法
步态分析
观察行走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和姿态,评估步态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运动协调评估
观察肢体协调和肌肉收缩的顺序,评估运动协调和控制能力。
仪器评估法
01
02
03
肌电测试
通过测量肌肉电活动的变 化,评估肌肉功能和神经 控制。
04
基础步行训练: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基础步 行练习,包括直线走、曲线走等。
平衡训练:进行单脚站立、闭眼行走等平 衡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
05
06
速度与耐力训练:通过有氧运动提高心肺 功能,如跑步、跳绳等。
老年人步行训练方案
老年人步行训练的重要性: 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
量,预防跌倒。
训练时间与频率:每周3-5 次,每次20-40分钟,根据 个体状况和医生建议调整。
运动捕捉技术
通过捕捉身体关节和部位 的动态变化,评估运动姿 态和协调性。
心肺功能测试
通过测量呼吸和心血管系 统的生理指标,评估心肺 功能和代谢状态。
04
针对不同人群的步行与移动能力训练方案
儿童步行训练方案
儿童步行训练的重要性:促进生长发育,提高 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01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bcee9c8bd63186bcebbcd6.png)
6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
步行周期
骨盆
关节运动角度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首次着地 承重反应 站立中期 足跟离地 足趾离地 摆动初期 摆动中期 摆动末期
5°旋前 5°旋前 中立位 5 °旋后 5 °旋后 5 °旋后 中立位 5 °旋前
30 °屈曲 30 °屈曲 30 °屈曲 ~0 ° 0 °~10 °过度伸展 10 °过度伸展~0 ° 0 °~20 °屈曲 20 °~30 °屈曲 30 °屈曲
①步长 ④步宽 ⑦步速
②步长时间 ③步幅 ⑤步频 ⑥步行周期 ⑧足偏角
编辑版ppt
19
测量法--注意事项
①正式检查前,让患者试行至自然行走方式 再测试;
7
步态分析
•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GA) 是利用力学概 念和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 体行走功能的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分析和 (或)定量分析,并为临床及康复治疗进 行有益的指导和疗效评价。
• 分析方法分为临床分析和实验室分析。
编辑版ppt
8
临床分析
• 包括观察法和测量法。 • 观察法为定性分析,一般采用目测的方
步行功能训练
编辑版ppt
1
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概述 步行训练基本条件 步行训练 步行能力训练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编辑版ppt
2
基本概念
1.自然步态 指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 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步 态。
2.基本要素 合理的步行周期、步长、步宽、 步频、足角;躯干平衡稳定;降低能量消耗 及省力等。
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经验进行 分析。 • 测量法是一种简单定量分析方法,常用 足印法测定时间参数、距离参数。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e339a4a76e58fafab003d0.png)
2、偏瘫患者站起训练
► (1)辅助站起: ► (2)独立站起: ► 坐站转换训练具有极高的康复价值。
具 有 极 高 的 康 复 价 值
坐—站训练
坐-站位的转换训练
二、移乘训练
(一)脊髓损伤患者的移乘训练 ► 前方移乘-----训练初期,高龄、坐位不稳定、
上肢支撑能力差的患者,四肢瘫和上位胸 髓损伤的患者 ► 侧方和斜方-----移乘时,最好是轮椅侧方挡 板可以取下,以便臀部的移乘。
► (1)辅助下向健侧翻身:
患侧翻身训练
键侧翻身训练
向健侧翻身
(三)坐起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坐起时,需要躯干的柔软性和至少一侧上 肢的伸展功能,所以,C7损伤的患者可以 从仰卧位直接坐起,而C6的患者则需翻身 至侧卧或俯卧位后再坐起。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1)四肢瘫患者从侧卧位坐起:适用于 C6以下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2) 四肢瘫患者从仰卧位坐起:适用于 C7以下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3)截瘫患者的坐起:见图2-6-11。
2、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
► (1)辅助下坐起: ► 患者的健侧脚插到患侧腿下,将患侧手放
到辅助者肩上,辅助者扶住患者的双肩。 ► 辅助者扶起患侧肩,同时患者用健侧肘撑
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
► (1)仰卧位:患侧 肩胛和上肢下垫一 长枕,手指伸展位, 平放于枕上。长浴 巾卷起垫在大腿外 侧,防止下肢外展、 外旋。膝下垫上毛 巾卷,保持伸展微 屈。
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
(2)健侧卧位
(3)患侧卧位:
翻身训练
-----1~2小时一次
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动作
C6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行的基本条件
肌力 平衡能力 协调能力及肌张力均衡 感觉功能及空间认知功能 中枢控制
常见异常步态及分析
拮抗肌协调障碍 常见的有足下垂、拇指背伸、膝僵直、
膝过伸、髋过屈、款内收过分、髋屈曲 不足 中枢性损伤或病变
常见的有足内翻、足外翻、足趾卷曲、 拇指背伸
常见异常步态及分析
骨关节病变、发育障碍或畸形 包括 膝屈曲、短腿步态、减痛步态
坐起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需要躯干的柔软性和至少一侧上肢
的伸展功能,所以,C7损伤的患者可以 从仰卧位直接做起,而C6的患者则需翻 身至侧卧或俯卧位后再坐起
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四肢瘫患者从侧卧位坐起:适用于C6以 下
四肢瘫患者从仰卧位坐起:适用于C7以 下
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平衡杠内步行训练
步行模式:两点支撑步行 患者立于平衡杠内,伸出健手握住平衡 杠,向前迈出患足,以利于健手、患足 两点支撑迈出健足。
即:健手-患足-健足 手:握杠-扶杠-手指伸展手掌按压平衡杠 步幅:从小到大
拄拐步行训练
平衡杠内不行稳定后转换为拄拐步行 具体方法与平衡杠内步行相同 常用的方法: 拐杖-患足-健足 拐杖、患足-健足
偏瘫患者步行训练
康复目标 (一)拄拐独立步行 (二)徒手独立步行 (三)室内独立安全步行 (四)上下步梯 (五)复杂地面的独立步行 (六)室外独立步行
训练方法
平衡杠内步行训练 拄拐步行训练 控制双肩步行训练 控制骨盆步行训练 特殊步行练习 上下楼梯训练
偏瘫患者步行训练
1.平衡杠内步行训练 训练重点:正确动作的应用
偏瘫患者的坐起
(一)辅助下坐起 患者的健侧脚插到患侧腿下,将患
者手 放到辅助者肩上,辅助者辅助患 者的双肩, 辅助者扶起患侧肩,同时 患者用肘撑起上身
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二)偏瘫患者的独自坐起动作 患者用健侧脚勾住患侧腿的下方 用健侧下肢将患侧下肢抬起并移动到床
边 用健侧上肢支撑身体,将肘伸直与健侧
步行分解训练
单腿负重 靠墙伸髋 离墙站立 患腿上下台阶 患腿支撑伸髋站立,伸髋跨越障碍 靠墙伸髋踏步 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单腿负重
靠墙伸髋 离墙站立
患腿上下台阶
患腿支撑伸髋站立,伸髋跨越障碍
靠墙伸髋踏步
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偏瘫患者步行训练
临床特点 (一)平衡杆内重心转移良好 (二)可以维持单腿独立 (三)具有骨盆运动控制能力 (四)立位下肢分离运动充分
上下阶梯训练
两足一阶法—下台阶: 健手握住前下方扶手—-利用健侧手足
支撑身体患足先下一层台阶---将健足下 到与患足同一层台阶上 治疗师在患者前方予以保护
THANKS
患侧下肢处于摆动相时,髋膝关节放松,足跟 向内侧倾斜,即髋关节外旋,治疗师将患侧骨 盆向前下方加压,防止骨盆上抬,并协助其向 前方旋转。
特殊步行练习
(一)向患侧横向迈步练习 (二)向健侧横向迈步练习 (三)倒退步练习
上下阶梯训练
两足一阶法—上台阶: 健手抓住扶手—健足上台阶—利用健手
与健足将身体重心引向上一层台阶—患 侧下肢尽量以内收内旋的状态上抬,与 健足站到同一台阶上 治疗师在患者身后予以保护
将轮椅放至床边患者健侧,以相反动作, 患者可坐回床边
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是康复治疗项目中患者和家属 最关心的,由于急切期待改善,往往忽 略了步行基本功训练,易形成异常运动 模式,治疗师必须严格按照不同患者运 动障碍的性质和程度不同,认真评价, 设计严格的治疗计划,循序渐进的提高 患者的步行能力。
腿一起带动身体坐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三)靠辅助物坐起
坐位移动训练
(一)脊髓损伤患者的坐位移动
偏瘫患者的坐位移动
健侧手放在身体前方(或后方),支撑 身体
健侧下肢屈曲向健手处移动 以膝为支点,移动臀部
坐站位的转换训练
站立训练
偏瘫患者的移乘训练
偏瘫患者论抑郁床之间的转移 (一)将轮椅斜向以健侧对床,刹闸 ( 二) 健手支撑站起后健手扶床 (三)边转身边坐下
拄拐步行训练
健侧足跨步的大小: 前型(超过患足) 后型(在患足后方) 平型(与患足对齐)
手杖(稳定性由大到小) 肘拐、四脚拐、手杖
控制双肩步行训练
治疗师位于患者身后,双手轻轻搭在患者肩上 (拇指在后、余四指在前)
当患者处于支撑期,健侧下肢摆动时,足跟着 地前,向后旋转患者肩胛骨,防止足外旋。
等 单纯肌无力步态
单纯外周神经损伤可导致特殊的肌无 力步态
常见异常步态及分析
病变特征性步态 帕金森步态、偏瘫步态、小脑共济
失调步态等 拐步步态 两点步、三点步、四点步、迈至步和迈
过步
步行基础训练
体位适应性训练 肌力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平衡训练 协调训练 感觉训练 疼痛的处理
当患肢处于摆动期时,治疗是诱发患者双上肢 呈对角线方向有节奏的自然摆动可使躯干旋转, 为出现正常步态创造条件
控制骨盆步行训练
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骨盆两侧,用拇指或掌根 抵住患者臀部使髋关节伸展、骨盆后倾
在健侧下肢处于摆动期时,治疗师协助将体重 转移到患足,防止膝关节过伸,并维持患肢稳 定的支撑,同时协助患者将重心缓慢向前方转 移
精品jing
步行与移动能力训练
步行与移动是所有日常生活活动中最基本 的动作,因此在早期康复治疗的目标和训 练计划中应充分考虑步行与移动能力所具 备的功能,并予以认真的指导与实施。
移动:因各种原因导致步行能力丧失的患 者,利用轮椅等工具代替步行的转移方式
训练原则
患者不能活动时,采取全辅助方法,随 着患者活动能力的提高,逐渐减少辅助 量,最终达到完全自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