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三)》教案
五下《三 分数乘法》教案
![五下《三 分数乘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6bd6e8011ca300a6c390df.png)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分数乘法计算的探索过程,在探索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和探索活动的意识。
2、能解决分数乘法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3、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计算,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及解决相关的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倒数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其中,“分数乘法(一)”的主要内容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将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相联系,并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二)”主要内容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加以扩展;“分数乘法(三)”的主要内容是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及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课时安排:9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三)》教案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f116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d.png)
d.分数乘法运算的逆向思维:对于某些问题,学生需要逆向运用分数乘法,如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种逆向思维的转换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题进行引导和练习。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分数乘以分数时的约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分数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折叠纸张或使用其他教具,演示分数乘法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
a.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学生在进行两个分数相乘时,可能会混淆分子与分母的相乘关系,或者在约分时出现困难。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计算步骤。
b.分数乘法中的约分:约分是分数乘法中的一个难点,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识别公因数并进行约分。例如,在计算(6/8) × (4/9)时,先找到6和9的公因数3,以及4和8的公因数4,然后进行约分,得到(3/4) × (1/2)。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积极态度。
5.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需掌握将整数视为分母为1的分数,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规则进行计算,如:2/3 × 4 = (2 × 4) / (3 × 1)。此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保持不变的核心规则。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BS)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BS)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3f94c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e.png)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由“分数乘法(一)(二)”(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和“倒数”几部分知识组成。
分数乘法是分数加法运算的自然拓展,各部分知识以分数乘整数展开。
根据分数乘整数的不同意义分为(一)、(二)两节,在此基础上学习分数乘分数,即分数乘法(三)。
在此之后安排了相对独立的内容“倒数”,探索乘积是1的两个因数之间的关系,是学习分数除法的预备性知识。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和倒数的意义,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
实际上,教材非常重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从多种角度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和倒数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第1节分数乘法(一)教材第22~24页的内容。
1.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体验直观模型与“转化”思想的运用。
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的乘法运算。
3.会解决有关的应用问题,体会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师: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及实物投影仪。
生:彩笔。
1.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
4×5 7×8 10×12生回答,师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设计意图:依据知识的迁移规律,首先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2.师:手工课上,笑笑拿出一张彩纸,她剪了3个剪贴画,一个剪贴画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剪贴画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思考后列出算式并解答。
(课件出示主题图)(一)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方法1.学生独立解决,师巡视并指名板书,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3.3分数乘法(三)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3.3分数乘法(三)教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c30d0daeaad1f346933ff6.png)
分数乘法(三)一、概述1、学科:小学五年级数学2、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生3、课时:1课时4、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的乘法(3)”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在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分数乘法是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本单元将分数乘法分为(一)、(二)、(三)三节内容。
各部分知识以分数乘一个数展开,根据分数乘整数的不同意义分为(一)、(二)两节,在此基础上学习分数乘分数,即分数乘法(三)。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策略:讲授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教学策略设计:设计问题情境,建立假设,验证假设,归纳与应用。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制作白板课件,运用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出下列算式的意义并计算。
=⨯2041 =⨯8514 2、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计算方法是什么?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求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者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分子的积作新的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约分。
3、如果是两个分数相乘,应该如何计算呢?(引入新课)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掌握的认知水平出发,以复习旧知进入新课。
对于学生来讲,有探索新知的吸引力。
【二】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问题情境。
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如果用分数来表示“一半”,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上述这段话的意思吗?2、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引导。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三)》教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三)》教](https://img.taocdn.com/s3/m/69c76b03fe4733687f21aa20.png)
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习:教材10-11页练习一。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习题
3.顺势导入新课:分数乘法(三)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的算例。
2.出示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写出计算过程,小结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的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
二、课堂练习
1.计算练习。
教科书第8页“xx”第2题。
学生计算后观察: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8--9页“练一练”第3、4、5、6、7题。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5e6f56bed5b9f3f90f1c9f.png)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在本节课的开始以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究新知过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究算法、举例验证、交流评价、归纳方法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这里关注了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感悟、去经历、去体验、去创造,同时也关注了学生解题策略的自主选择,更关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去获得规律的过程中,着眼点不能只在规律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发现”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式,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力图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
其间渗透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长方形纸条长方形纸教学过程第1课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阅读。
同学们接触过许多经典作品,它们不仅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还蕴涵着许多的数学知识,我国古代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师:“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什么意思?学生尝试说一说这段话的意思。
2.提出问题。
每天截一半,这里的一半是指什么?用分数怎样表示一半?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庄子说的这段话的意思吗?3.交代学习目标: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以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通过理解庄子的话的意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探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1)解决问题:学生独立探究例题,汇报对题意的理解。
(一张长方形纸条,先剪去它的,再剪去剩余部分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1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10)](https://img.taocdn.com/s3/m/4c22bf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0.png)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10)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乘法的定义;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3.掌握分数乘法的应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通过分角色管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的美和思考数学的价值;3.强化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分数乘法的定义;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3.分数乘法的应用方法。
2.教学难点1.学生对分数乘法概念的理解;2.带分数的乘法计算方法;3.分数乘法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1.利用黑板或板书,让学生回忆一年级学习的乘法和二年级学习的分数,引出分数乘法;2.介绍新概念分数乘法,并让学生介绍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概念讲解1.定义分数乘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2.教师用例题带领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并掌握计算方法;3.按照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步骤。
3.练习环节1.学生进行多项式乘多项式乘法的课堂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学生进行组内教学活动,设计乘法练习小游戏或其他形式的任务;3.课堂作业:教师布置以分数乘法为主的家庭作业,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
4.巩固复习1.让学生讲述课堂内容,回顾所学知识;2.教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逐个回答模拟习题答案。
四、本课教学反思本课意在加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认知和乘法运用技能的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入分角色管理和小组内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还安排了任务练习和教学游戏等环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在巩固性复习中,通过各类测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点,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5)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5)](https://img.taocdn.com/s3/m/72fce33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3.png)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5)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中交换律的应用;
3.学生能够解决课堂练习中的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乘法中交换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2.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带来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将整数视为带分母的分数,然后按照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进行乘法运算;
2.分数乘法中交换律的应用:交换乘法的顺序,便于计算。
教师通过公式推导和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交换律的应用。
三、练习(20分钟)
1.学生通过课本练习题,巩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交换律的应用;
2.老师适时进行点拨和纠正,关注学生的思路和方法。
四、小结(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进行自我检验,是否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布置相关课后习题,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讲授、练习、小结和作业布置四个环节,在教学中注意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态度很积极,但也存在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分数乘法教案3篇
![分数乘法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09dff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7.png)
分数乘法教案3篇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分数乘法美。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分数乘法教案,希望大家能喜欢。
分数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会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1、运算定律。
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 b=b a乘法结合律:(a b) c=a (b c)乘法分配律:(a+b) c=a c+b c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25 7 4 0.36 101(学生口述自己是怎样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简算上面各题的。
)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1、引入同学们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整数、小数的一些计算简便,这些运算定律能不能应用到分数乘法中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2、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学生发表对课题的见解。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学生小组合作学习)3、教学例5.(1)出示:,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解答。
4、教学例6.(1)出示:,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计算。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说一说你们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1、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学生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题目。
最新-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教案(11篇)
![最新-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教案(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ca708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d.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教案(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分数乘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引入铺垫)1、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千克)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吃了谁的谁是多少(已知)谁的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
(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2、练习四1、2题,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订正。
3、操作:画出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倍的线段图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分数乘法第3节分数乘法三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分数乘法第3节分数乘法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55f42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1.png)
第3节分数乘法(三)教材第28~30页的内容。
1.经历运用面积模型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
3.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乘分数的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掌握直接约分的方法。
师: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生:一张15~20 cm长的长方形纸条,一张长方形纸。
师:我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节课就从我国古代哲学名著中的一段话开始我们的数学探究之旅.我国古代的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课件出示)师:谁来读一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出示解释)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设计意图:以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一小部分内容为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一、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1.师:每天截一半,这里的一半,是指什么?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请你们利用手里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试着求出3日之后剩下部分占这根木棍的几分之几。
(课件出示)(1)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生:把这条纸平均分成两份,第一次剪去他的错误!,还剩错误!;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错误!,就是求错误!的错误!是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是错误!;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错误!,就是求剩余部分错误!的错误!是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是错误!.(2)师:你能把他刚才讲的过程再说一遍吗?(3)课件出示主题图中相应内容,师生对答:第一次剪,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 2份),剪去它的错误!,还剩( 错误!);第二次剪剩余部分的错误!,剩余部分是(错误!),也就是将错误!剪去它的错误!,还剩(错误!);第三次剪剩余部分的错误!,剩余部分是( 错误!),也就是将错误!剪去它的错误!,还剩( 错误!)。
2.师: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庄子说的这段话的意思吗?生独立列式,师指名板书后对照。
分数乘法(三)(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分数乘法(三)(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646993783e0912a3162a41.png)
分数乘法(三)1教学目标评论1结合直观图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积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的探究过程:观察-猜想-验证-应用,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
3在探究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倾听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重难点评论教学重点: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揭示课题评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三)活动2【活动】画图探究领悟意义评论(一)分数单位相乘出示校园图片,欣赏美丽校园,引出探究问题:学校准备新设计一块正方形花坛,花坛的1/5种蝴蝶花,蝴蝶花的1/4种红色,种红色蝴蝶花的面积占这个花坛面积的几分之几?1.读懂信息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整个花坛的1/5准备种蝴蝶花,蝴蝶花的1/4种红色。
理解1/5是1的1/5,1/4是1/5的1/4。
板书(1/5的1/4)从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出数学问题,结合现实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画图分析,理解乘法意义1出示一个正方形,表示学校的新花坛,那么种蝴蝶花的面积该怎么表示呢?预设:把正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
课件演示:把整个正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在导学单中表示出种红色蝴蝶花的面积。
导学提示:先表示出1/5,然后表示出1/5的1/4是多少?小组同学交流你是怎么表示的?对学生来讲,用图表示过几个几分之几或整数的几分之几。
对于表示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还是初次接触。
从前测结果分析来看,独立用直观图表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大部分学生都有困难,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
因此画图探究环节采用扶放结合,先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前半幅图,最关键的部分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表示1/5的1/4。
4比较式交流讨论,明确意义展示各类作品,老师收集有代表性的或小组内有问题的作品,并编上序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备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2dea8b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d.png)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的备讲师。
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图形语言和数学表达,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折纸、涂色等操作活动,直观地感受分数乘以分数的过程,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以分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如烘焙、土地面积等问题,引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需求。
2.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折纸、涂色等操作活动,观察和分析分数乘以分数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计算方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思考,总结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4.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计算规则。
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教案(优秀12篇)
![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教案(优秀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886a5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5.png)
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教案(优秀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细心的小编sky为家人们收集的12篇分数乘法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乘法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3.比较分析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课时 分数乘法(三)(2)】 - 副本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课时 分数乘法(三)(2)】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1855074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6.png)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数学慕课堂,今日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五课时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乐乐有个这样的结论,想一想,对吗?生1:一个数假如与分数相乘,积确定小于这个数。
生2:不愿定吧!师:按下暂停键,认真想一想吧!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二、探究体验1.师:乐乐认为: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积确定小于这个数。
你同意吗?举例说明你的想法。
生2:我认为不愿定!你看。
生2:我也举个例子吧!2.师: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都是整数与分数相乘,那分数与分数相乘呢?生1:那我写两个分数乘分数的。
师:“一个数假如与分数相乘,积确定小于这个数“不愿定对呢。
师:那什么时候会变大,什么时候会变小呢?=322⨯34=322⨯34<2=342⨯38=342⨯38>2=4316⨯12=4316⨯12<16=2316⨯24=2316⨯24>16=75314⨯=73514⨯⨯310<314310=78314⨯=73814⨯⨯316<314316师:算一算,并观察这些算式,你发觉了什么?师:师:“一个数假如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积确定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假如乘一个等于1的分数,积确定等于这个数。
”“一个数假如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积确定大于这个数。
”师:可以这样列式, 答:铺草坪的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 1/6师:(第六题)淘气在地球的体重是42千克,在月球的体重是地球上的1/6,在火星的体重是地球上的3/8一起来解决第一问,⑴淘气在月球上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在火星上呢? 师:答:淘气在月球上的体重是7千克,在火星上的体重是15.75千克。
师:⑵算算自己、爸爸、妈妈在月球上和火星上的体重分别是多少。
师:同学们,课下试着做一做吧。
师:(第七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唐僧师徒的故事吧。
这一天,唐僧师徒在分西瓜,但是遇到了点问题。
唐僧:这个西瓜,八戒吃1/3,悟空吃剩下部分的1/2,其余......话还没说完,八戒委屈的说:1/2大于 1/3,猴哥吃的比我多,不公平。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下册3.3《分数乘法(三)》教案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下册3.3《分数乘法(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2cc7137fd5360cba1adbf5.png)
2019年五年级下册3.3《分数乘法(三)》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9-11页。
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掌握直接约分的方法。
课型:新授课(计算教学)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4个长方形纸条、铅笔、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并口算出得数。
×3 4×这是前面所学的整数乘分数,那么分数和分数相乘,又该怎么理解呢?(二)导入新课出示情境图提问:庄子的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每天截一半,这里的一半,是指什么?如果用分数来表示,一半怎么表示?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庄子说的这一段话的意思吗?(学生尝试,教师在黑板上扮演)(三)自主性学习,教师引导师:出示意图:学生读题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剩下部分的。
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分析:从图上看,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从这句话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如果从这句话引申出数学问题,你觉得应该怎么列出算式?学生分析。
引导学生列出如下式子:×=□想一想:方框中该怎么填数?学生分析:如果第三次再剪去余下部分的,那么余下的部分张纸的几分之几呢?学生质疑,师生一起讨论: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四)实践尝试出示:×引导学生用如下的方式操作:在涂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这一次,我涂的分数是多少呢?这个式子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五)概括讨论,分析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先分析以下两个问题:(1)请你说说,涂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你能按上面方法先涂出,再涂出的吗?2、课本第10页“做一做”:按照刚才的方法,先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3单元分数乘法(三)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3单元分数乘法(三)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59039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b.png)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一瓶牛奶100毫升,喝了25。
喝了多少毫升?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解答?教师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谈话:今天我们来一起研究分数乘分数。
二、探究新知1.探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师: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我们可以把它看做“1”,每次截取一半,看看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依次取出长方形纸条的21,21的21,再取21,并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师:观察一下21×21和41×21这两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与原来所见的分数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各抒己见说一说。
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集体反馈。
2.总结方法师: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这三个分数乘法算式的结果。
(课件出示习题)学生独自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然后交流汇报。
师:结合刚才的操作与计算,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需要注意什么?(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师: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引导学生举例来说一说:例如4×54可以看成是14×54=5144⨯⨯=516,由此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不矛盾。
师做概括性总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在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三丶巩固练习1、根据算式涂一涂,再填空。
12 ×23 35 ×132、准确计算下面各题。
34 ×56 311 ×229712 ×67 1318 ×5263、小蜗牛挡住的是“>、<还是=“?1、 学校举行作文比赛,获得一等奖的人数占总参赛人数的 125 ,其中获得一等奖的男生占获得一等奖人数的58 。
获得一等奖的男生占参赛总人数的几分之几?5、一棵大树高 254 米,一座房子的高度占大树的 25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3:分数乘法 第三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3:分数乘法 第三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2fd717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5.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3:分数乘法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使用图形模型和分数运算规则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
2.熟练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模型理解分数乘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能够自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教具和分数乘法相关练习题。
2.各组队长准备黑板报,用于展示学习成果。
3.学生准备纸笔,以便记录课堂笔记和解题过程。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分数乘法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场景。
2.概念讲解:引导学生探讨分数乘法的规则和意义,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讲解。
3.图形模型:让学生通过图形模型理解分数乘法的过程,并进行相关练习。
4.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题方法,并共享各组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5.练习训练: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6.总结提高:总结今天学习内容,强化分数乘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六、课堂反馈1.专项训练: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课后延伸:提供扩展阅读和思考题,激发学生对分数乘法更深层次理解的兴趣。
七、家庭作业1.完成课堂布置的相关练习题。
2.用书写形式或口头形式复述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
八、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通过引入图形模型和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规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巩固知识,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希望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其实质,善于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发挥数学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三)》教案范例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三)》教案范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63b6e5a300a6c30d229f00.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三)》教案范例三篇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三)》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准备: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2.每人准备5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
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1/2x1/2=1/4 1/4x1/2=1/8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折一折,涂一涂 3/4x1/4-=?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2/3x1/5 5/6x1/3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试一试:1/4x 2/3 3/52/9 7/8x5/14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二、课堂练习1.计算练习。
教科书第8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计算后观察: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8--9页“练一练”第3、4、5、6、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