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

合集下载

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

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第一节人因可靠性研究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发展,系统及设备自身的安全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愈来愈取决于人的可靠性。

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是“核电厂人因工程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核电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中,由人因引起的已占到一半以上,震惊世界的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清楚地表明,人因是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有关,其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比率为(70~90)%,这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灾难事故,如:l印度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l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l三里岛核电站事故l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因此,如何把人的失误对于风险的后果考虑进去,以及如何揭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加以防范,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这些都以详尽和准确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ReliabilityAnalysis,HRA)为基础。

对人因加以研究,在核电厂各个阶段应用人因工程的原则来防止和减少人的失误,已成为国际上核电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核电厂操纵员的可靠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理论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利用国外较成熟的理论模型阶段,对理论模型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在实际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未能与我国的核电厂实际运行紧密配合。

因此,对我国核电厂操纵员进行可靠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填补在高风险情况下人对事故响应的可靠性数据的空白;第二,了解操纵员或其他电厂人员如何对事故进行响应,改进核电厂的操作规程;第三,为改善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建议;第四,为提高操纵员的技术与素质培训提供条件。

人机答案

人机答案

一、名词解释: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2、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3、人机结合: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

4、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5、安全色:安全色是指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

标准规定红、蓝、黄、绿4种颜色为安全色。

6、人误、:指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人没有完成分配给它的功能。

或人为的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机能不良事件,是违背设计和操作规程的错误行为。

7、人的几何特性:人体测量数据静态几何特性和动态几何特性。

8、人为差错:人未能实现规定的任务,从而导致终端计划运行或者引起设备或财产损失的行为。

9、机的本质可靠性:是指在任何一个人-机-环境系统中,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机”的设计具有从根本上防止人误操作失误引起的人机环境系统功能失常或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的能力。

10、安全防护装置:是指配置在机械设备上能防止危险因素引起人身伤害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所有装置11、色彩三要素:色彩可用色调(色相)、饱和度(纯度)和明度来描述。

二、选择题:1.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C)。

A.以人类为中心——以机械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系统为中心B.以机械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C.以机械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D.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机械为中心2.手臂的最大推力产生在肩的上方0。

方向上,可达自身体重的(C)。

A.50%B.80%C.130%D.150%3.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关系。

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易于辨认的顺序是(A)。

A.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B.白底黑字,黑底白字,黄底黑字,蓝底白字C.黄底黑字,白底黑字,黑底自字,蓝底白字D.白底黑字,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4.人们常常在伸手取物时直接将手伸向物品,在穿越空地时走斜线,为图省事直接从有限高度的设备或货物堆上翻越而过等。

人的可靠性综合分析模式及应用

人的可靠性综合分析模式及应用

人的可靠性综合分析模式及应用孙瑞山;张思远【摘要】Enhancing human reliability is the key process for enhancing system reliability .Hence ,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humanreliability .Currently, various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 HRA) models are used to accomplish this goal .However, these models have their own limits .In order to analyze human er-rors in aviation, three HRA models are applied , including technique for human error rate prediction ( THERP) , 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 ( CREAM) , and information decision action in a crew ( IDAC) , compared and eventually combined .By 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model which makes use of threemodels'advantages , the human errors in avi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analyzed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步骤是提高系统中人的可靠性,这需要对人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人因可靠性分析》课件

《人因可靠性分析》课件

人的认知可靠性与失误率
人的认知可靠性:人的认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对任务完成的影响 失误率:人在执行任务时可能出现的错误率 影响因素:疲劳、压力、情绪、环境等对失误率的影响 提高认知可靠性的方法:培训、休息、改善工作环境等
人误分类与原因分析
人误分类:操作失误、判断失误、决策失误等 操作失误原因:技能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 判断失误原因:信息不足、经验不足、情绪影响等 决策失误原因:信息不足、经验不足、情绪影响等 人误预防措施:提高技能、加强培训、改善工作环境等
07
总结与展望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总结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性:确保 系统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应用领域:航 空、航天、核能、医疗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定性分 析、定量分析、综合分析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发展趋势:智 能化、自动化、集成化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确保宇航员和地面人员的 安全
提高航天器的可靠性和性 能
优化航天器的设计和操作 流程
提高航天任务的成功率和 效率
人因可靠性分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驾驶员疲劳监测: 通过分析驾驶员 的行为和生理数 据,预测驾驶员 的疲劳程度,及 时提醒驾驶员休 息。
交通信号控制: 通过分析交通流 量和驾驶员行为 数据,优化交通 信号控制策略, 提高交通效率和 安全性。
人因可靠性分析的模型
添加标题
人因可靠性分析模型:包括人因可靠性模型、任务可 靠性模型和系统可靠性模型
添加标题
人因可靠性模型:包括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 的因素
添加标题
任务可靠性模型:包括任务难度、任务复杂度、任务 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2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2.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2.1人因失误概率预测法(THERP)
适用条件:人员工作能够划分为一系列如读数、 操作等动作单元。
基本方法:通过人因可靠性事件树模型对人因事 件涉及的所有人员行为按事件发展的过程进行分 析,并在事件树中确定失效途径后进行定量计算。
3
Technique for Human Error Rate
决定了人因失效的概率,主要适用于与时间有关 的诊断可靠性。
16
THERP+HCR
2.3 THERP+HCR模式 由前所述两种方法的特点,THERP提供了大量可确定的人 员操作失效的数据,而HCR的着眼点在时间上,认为在一 人因事件中一个人员的行为,特别是对事故后的诊断行为, 允许操作员进行响应的时间以及操作员平均所需执行时间 之比决定了人因失效的概率。HCR对确定事故后操纵员进 行事故诊断过程中可能的人因失效比较好,THERP用于评 价人员的具体失效操作比较好。因此可以结合这两种方法, 在事故诊断阶段,用HCR对可能的人因响应失效概率进行 评价,用THERP 和相关数据对在具体的干预操作行为中 可能的失误进行评价。
各种方法对真实环境下人因可靠性预测的正确性几乎 无法证明。 5. HRA 方法缺乏心理学基础。 6. 缺乏对重要绩效形成因子的恰当考虑和处理。
18
4
Technique for Human Error Rate Prediction
图1中人员作业成功的概率P(S)和失败的概率P (F)可由下式求得: P(S)= a×b/a P(F)= a×(B/a)+A×(b/A)+A×(B/A)
在HRA 事件树中,某一项子任务成功或失败概率 由基本HEP(BHEP)表示,它可依据该项子任务 的动作类型,由相关的THERP 表格查找而得。

。《安全人机工程学》考试小题库

。《安全人机工程学》考试小题库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库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出发,用安全人机学的原理和方法去研究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2、人机结合面:人和机在信息和功能上接触或相互影响的区域3、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的分配给人或机。

4、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映的时间,包括知觉时间和反映时间二、填空题:(共13小题,共26分)3、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种类型。

(3分)7、人的感觉按感觉器官分类共有8种,通过眼,耳,鼻,舌、肤五个器官产生的感觉称为“五感”,此外还有____、____、____等。

(3分)三、问答题:(共6小题,共50分)3、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8分)4、简述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

(8分)6、论述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针对其所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2、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或称“界面”)。

3、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或“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4、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它由知觉时间(ta)和动作时间(tg)两部分构成,即 T=ta+tg 。

(或反应时间是指人从机械或外界获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分析发出指令到运动器官开始执行动作所需的时间。

)5、安全色:安全色是指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

标准规定红、蓝、黄、绿4种颜色为安全色。

6、人误、:指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人没有完成分配给它的功能。

认知模型理论课件

认知模型理论课件
认知模型还可以用于机器学习和知识表示。通过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提高其智 能水平。
管理学领域
认知模型在管理学领域中主要用于研 究组织行为和决策过程。它可以帮助 管理者了解员工的认知模式和决策风 格,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策略和 决策方案。
认知模型还可以用于组织学习和变革 。通过了解员工的认知过程,管理者 可以推动组织的学习和创新,促进组 织的变革和发展。
实证研究不足
尽管认知模型理论具有一些理论上的优势,但实证研究相 对较少,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其有效性。这限制了该理论 的发展和应用。
应用领域的限制
目前,认知模型理论主要应用于心理学领域。如何将其应 用到其他相关领域,如教育学、社会学等,仍需进一步探 讨和实践。
未来发展方向
完善理论体系
加强实证研究
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完善认知模型理论, 构建更为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以更好 地解释和预测认知现象。
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验证认知模型理论 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有助于提高该理论 的声誉和影响力。
与其他理论的整合
拓展应用领域
未来研究应积极寻求与其他相关理论的整 合,以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认知理 论体系。
努力将认知模型理论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如教育、决策制定、人工智能等。这将 有助于提高该理论的实用价值和影响力。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认知模型理论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认知心理学到现代的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模型理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认知模型理论的应用领域
在教育、工业、医疗等领域,认知模型理论的应用 越来越广泛,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 工具。
认知模型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认知模型理论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存 在一些局限性,如对情感和意识的解释不够 充分等。

《安全人机工程学》考试小题库

《安全人机工程学》考试小题库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库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出发,用安全人机学的原理和方法去研究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2、人机结合面:人和机在信息和功能上接触或相互影响的区域3、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的分配给人或机。

4、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映的时间,包括知觉时间和反映时间5、安全色:红,黄,蓝,绿6、人误二、填空题:(共13小题,共26分)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____人机工程学和____人机工程学。

(2分)2、人所接受的信息中__视__觉信息所占比例最大、__听觉__觉信息次之。

(2分)3、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种类型。

(3分)4、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58.3CM则有__95__%男性身高大于158. 3CM。

(2分)5、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5.9CM则有___5_%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 65.9CM。

(2分)6、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__ 5__、第_50___、第__95__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3分)7、人的感觉按感觉器官分类共有8种,通过眼,耳,鼻,舌、肤五个器官产生的感觉称为“五感”,此外还有____、____、____等。

(3分)8、感觉器官经过连续刺激一段时间后,敏感性会降低,产生_适应性___。

所谓“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原因。

(1分)9、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__眩光__。

(2分)10、提高作业的_自动化程度___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

(1分)11、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____、____、____。

(3分)12、大脑Ⅲ级觉醒水平是最佳觉醒状态,其维持时间约____分钟。

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人失误概率预测分析

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人失误概率预测分析

2.7 人失误概率预测 2.7.1 人失误概率对人失误进行定量的描述,是系统危险性评价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常,人失误所发生的概率可用来定量地表明人员从事某项活动时发生失误的难易程度。

人失误概率与物的故障相类似,可以广义地表达为:⎰-=-tdtt h et E 0)(1)( (2-2)式中,h (t )—失误率函数,表明人员从事某项活动到 t 时刻时单位时间内发生失误的比率。

人与物不同,人具有纠正错误的能力,一旦发现失误后可自行纠正;物发生故障后则将一直处于故障状态,不会自行恢复到正常状态。

纠错概率可用下式表达:⎰-=-tdtt r c et R 0)(1)( (2-3)式中,r (t )—纠错率函数。

由于人失误率函数和纠错率函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上述公式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进行量的计算。

关于人失误定量问题,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开发出了多种实用的人失误概率预测模型。

其中最著名的是斯文(Swain )于1962 年开发的人失误率预测技术。

该技术在核电站概率危险性评价中成功地预测了人失误概率,而且在其他领域的人失误概率领测中也得到了应用。

通常,在预测完成某项操作任务的人失误发生概率时应考虑以下的影响因素:(1)行为的复杂性;(2)时间的充裕性;(3)人、机、环境匹配情况;(4)操作者的紧张度;(5)操作者的经验和训练情况。

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工作任务所决定的。

工作任务一般可分五种情况:①简单任务。

一般通过简单的操作程序即可完成的任务,如打开手动阀。

②任务。

具有明确规定、且需要决策的复杂操作过程,一些问题需要操作者处理,如进行事故诊断、异常诊断等。

③要求警觉的任务。

涉及发现信号或警报工作任务,要求操作者对信号或警报保持警觉。

从事这种任务时影响人失误概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等待时间长度,注意集中程度,信号种类和频率,发现信号或警报后必须采取的行动的类型等。

④检验任务。

主要从事监视、检验多变量工艺过程的工作任务,要求操作者必须做出决策,执行此项任务时,操作者必须防止扰动引起严重故障。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结论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作为研究人在系统中可能引起的误差和故障的重要工具, 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实施人因可靠性分析,可以帮助组织识别 和解决潜在的人员误差和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它也强调了人在 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促进了现代管理与品质保证的发展。
参考内容
引言
在复杂系统和工程项目中,人为因素和认知因素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越来越 受到。由于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涉及人类行为、认知和组织因素等多个方面, 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和改善人的行为和决策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认知模型支持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旨在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认知模型 应用于HRA,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实践建议包括:深入探讨组织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 核电厂人因可靠性的综合影响;研究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核 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核电厂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 性的组织因素改进方案;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提高全球核电厂的可靠性水 平。
总之,组织因素是影响核电厂人因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组织因素 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改进,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全球 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管理因素:包括核电厂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等。这些因素直 接影响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事故应对等方面,从而影响核电厂的可靠性。
2、技术因素:主要涉及核电厂设备设计、制造、维护等方面。设备可靠性、 技术更新及技术援助等都会对核电厂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3、人员因素:包括人员的选拔、培训、评价等方面。人员技能水平、经验、 责任心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核电厂的运行安全。
结论
认知模型支持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HRA 方法相比,它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人的认知和行为过程,从而提高HRA的准 确性和有效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开发更精细的认知模型,将社会和组织 因素纳入HRA,以及研究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应用认知模型支持下的HRA方法。

2024最新国开一体化专科《安全人机工程》形考任务1-4答案(天津)

2024最新国开一体化专科《安全人机工程》形考任务1-4答案(天津)

单选题1.安全人机工程是从安全的角度,运用( B )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A.人机工程学B.劳动保护C.人体工程学D.科学安全2.人机系统设计是在环境因素适应的条件下,重点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安全、身心健康及(B )的问题。

A.设备安全B.人机匹配优化C.人与环境匹配优化D.环境优化3.就机器设备而言,可靠性是指机器、部件、零件在(D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A.规定条件下B.规定时间内C.规定环境和规定人员内D.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4.疲劳程度的轻重决定于(A )。

A.劳动强度的大小和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B.劳动强度的大小C.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D.作业者的满意度5.在设计防止睬空致伤的盖板开口安全距离时,条形开口的安全距离不大于(B )毫米。

A. 3.5B.35C.50D.1006.在作业环境中的光源,(B )是最理想的。

A.白炽灯B.自然光C.荧光灯D.霓虹灯7.工厂里一些危险品、重要开关、报警信号灯等,一般采用(D )色作标志。

A.黄色B.蓝色C.绿色D.红色8.对某一特定功能.由机器承担时,需要重新设计、生产和制造;由人来承担时,则需要培训、支付费用等,这属于( B )。

A.剩余分配原则B.经济分配原则C.比较分配原则D.弹性分配原则9.人们往往根据自己过去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和感知现实的对象,这是人知觉的(C )性。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0.视野是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其中在头部固定,而转动眼球注视某一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成为(B )。

A.静视野B.动视野C.注视野D.视平面11.(D )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

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12.按钮有三个主要参数为:(B )、作用力及移动距离。

A.体积B.直径C.色彩D.形状多选题13.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AB)。

A.安全人机工程学B.效率人机工程学C.系统人机工程学D.管理人机工程学14.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ABD)。

认知模型资料

认知模型资料

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是指个体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是人类心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知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个体如何感知、思考和决策,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认知模型的基本概念
认知模型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认知结构、认知过程和认知策略。

认知结构指个
体对世界的认知组织结构,包括概念、记忆和信念等要素;认知过程指个体处理信息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过程;认知策略指个体在面对复杂任务时采取的思维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认知模型的发展历程
认知模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的认知革命,之后逐渐形成了不同学派和理论,如信息加工模型、连接主义模型和心理模拟模型等。

在认知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计算认知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不断推动认知模型的进步和完善。

认知模型的应用领域
认知模型在教育、医学、经济和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认
知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在医学领域,认知模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经济和管理领域,认知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市场和客户行为,制定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

认知模型的现状和展望
随着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认知模型也在不断完善和拓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
进步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认知模型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为人类认知和行为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推动认知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认知模型作为认知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理解人类心智活动和认知过程具有
重要意义。

通过对认知模型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人类心智的奥秘,促进认知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安全人机——精选推荐

安全人机——精选推荐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①人的特性的研究,②机的特性的研究,③环境特性的研究,④人—机关系的研究,⑤人—环关系的研究,⑥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⑦事故预防以及事故致因的研究。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方法:以系统科学、安全科学、工程生物学、优化理论、企业管理学以及工程控制理论为基础理论,瞄准人—机—环境系统,强调系统性,注重工程应用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研究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相互之间如何才能达到最佳匹配,探讨使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达到最优的工程方法与措施。

因此,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两大基本手段,缺一不可。

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动力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人机学理论。

设欲求的任一个a百分位的人体测量尺寸为Xa 某项人体测量尺寸的均值为⎺x,标准差为S D,时,Xa=⎺x+KS D人的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某些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基本特征:感受性以及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余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空间知觉、时间~、运动~)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理解性,恒定性,选择性,错觉。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意志的定义:是大脑的机能,表现于人的行动中。

意志具有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力等基本特征。

人的生理特征包括:人的感觉特性,适应性,生理节律性。

人的兴奋性和反应性也反映在上述特征中。

氧需:人体在作业过程中,每分钟所需要的氧量叫氧需。

它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的机能,其次是呼吸系统的功能。

氧债:人的摄氧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需氧量大于实际供氧量时即两者出现了差额,此差值称为氧债。

能量代谢分为三种:基础代谢、安静代谢、活动代谢。

氧热价: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物质的氧热价。

呼吸商:通常把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氧量之比称作呼吸商(RQ)。

基于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HCR)的接车进路办理诊断时间的研究

基于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HCR)的接车进路办理诊断时间的研究
第 8卷 第 7期 21 0 2年 7月
பைடு நூலகம்
中 国 安 全 生 产 科 学 技 术
Ju n lo aeyS in ea dT c n lg o r a fS ft ce c n e h oo y
Vo _ . l 8 No 7
J l 01 u y2 2
文 章 编 号 : 6 3—13 2 1 ) 0 0 3 0 17 9 X(0 2 一 7— 0 0— 5
基 于 人 的认 知可 靠 性 模 型 ( C 的接 车进 路 H R) 办 理诊 断 时 间 的研 究 术
马成 正 ,蓝 志 江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 院 运输与经济管理系 , 柳州 55 0 ) 4 07

要: 接发列车作业事故在铁路运 输事故 中 占有相 当大 的比重。为减少接 车作业事故 的发生 ,
d pe rc cl c v yb i a a o s tem dl f u ncg iv l bly( R)w s u f w r e o t pa t a at i yr l ys t n , h o e o ma ont er i it HC d i it aw ti h i ea i a to adt d — p r o
b sdo u ncg iv e a it( R)mo e ae nh ma o nt erl bly HC i i i dl
MA C egzeg A h—ag h n — n ,L N Z i i h jn
( e a m n f rnpr t n& E oo cMaae et LuhuR i a oa oa T cncl o ee Luhu5 5 0 ,hn ) D p r e t asot i t oT ao cnmi ngm n, izo aw yV ctn l eh ia C l g , izo 40 7 C ia l i l

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及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及答案

湖南工程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2、人机结合面3、人机功能分配4、反应时间5、安全色6、人误二、填空题:(共13小题,共26分)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____人机工程学和____人机工程学。

(2分)2、人所接受的信息中____觉信息所占比例最大、____觉信息次之。

(2分)3、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种类型。

(3分)4、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58.3CM则有____%男性身高大于158.3CM。

(2分)5、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5.9CM则有____%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65.9CM。

(2分)6、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____、第____、第____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3分)7、人的感觉按感觉器官分类共有8种,通过眼,耳,鼻,舌、肤五个器官产生的感觉称为“五感”,此外还有____、____、____等。

(3分)8、感觉器官经过连续刺激一段时间后,敏感性会降低,产生____。

所谓“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原因。

(1分)9、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____。

(2分)10、提高作业的____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

(1分)11、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____、____、____。

(3分)12、大脑Ⅲ级觉醒水平是最佳觉醒状态,其维持时间约____分钟。

(1分)13、由于生理、心理及各种光、形、色等因素的影响,人在视觉过程中,会产生____等现象。

(1分)三、问答题:(共6小题,共50分)1、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有哪些?(8分)2、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8分)3、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8分)4、简述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

(8分)5、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8分)6、论述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针对其所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安全人机工程2015复习题

安全人机工程2015复习题
(2)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主要由气体涡流、压力急骤变化和高速流动造成。主要措施:降低气流速度、减少压力脉冲、减少涡流。
二、控制噪声传播。
(1)全面考虑工厂总体布局。特别强的噪声源应设在远处或下风处。
(2)调整声源指向。将声源出口指向天空或野外。
(3)利用天然地形。种植树木限制噪声传播。
感受性与感觉阈值成反比,感觉阈值越低,感觉越敏锐。
12.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
疲劳——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功能的变化,也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
过劳——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心理压力过重导致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
减轻疲劳的方法:
1)提高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这是减轻疲劳和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作业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人员疲劳、提高生产安全水平的有力措施。
危害:
[1]使眼睛的瞳孔直径减小,在视野内亮度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了视网膜上的照度;
[2]眩光在眼球媒质内散射,减弱了被看对象与背景间的对比;
[3]视觉细胞受亮度光源的刺激,使大脑皮层细胞产生相互作用,因而使对对象的观察模糊。
措施:
[1]限制光源亮度——对眩光光源应考虑用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减少其亮度或遮住直射光线
失误的概率为十万分之一;
规则型行为——以人们按照当时的情况而选择相应的已有规程为基础的,也就是当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就采取什么样的动作;
如果规则没有经过实践检验,那么人们就不得不对每项规则进行重复和校对。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反应就可能由于时间短、认知过程慢、对规则理解差等而产生失误,失误率增大到大概千分之一;
2、减少人的失误
(1)使操纵意识始终处于最佳意识状态;

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共69页文档

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共69页文档

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人因可靠性分析综述

人因可靠性分析综述

• 3.多依赖专家判断。由于缺乏在复杂系统中人在 真实运行环境下或培训模拟机上的人员失误数据, 只能采取弥补性质的模型(如时间相关性模型) 和/或专家判断作为HRA的基础。专家判断法的使 用难以显示出专家群体水平的一致性,并且预测 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受到很大的主观因素影响。 • 4.缺乏对模拟机数据修正的一致认同。使用来自 模拟机的数据,对专家判断的人的绩效数据进行 修正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模拟机实验并不 能完全反映真实的运行环境,如何修正来自模拟 机的数据以反映真实环境下的人的绩效一直是一 个有待研究的课题。
人的自然倾向与可靠性
• 人的可靠性可定义为在规定的最小限度内, 在系统运行的任一要求阶段,由人成功地 完成工作或任务的概率。 • 影响人操作可靠性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 和环境的因素。 ①人的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个体 因素、操作能力。 ②环境因素:机械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 因素。
人因失误
• 人的失误指人不能精确地、恰当地、充分地、可 接受地完成其所规定的绩效标准范围内的任务, 在系统的正常或异常运行中,人的某些活动超越 了系统的设计功能所能接受的限度。人的失误将 产生的不期望后果:即生产能力、维修能力、运 行能力、绩效、可靠性或系统的安全性的丧失或 退化。 • 首先是感觉阶段,第二是识别判断阶段,第三是 行动操作阶段。 • S(感觉)-O(思维) -R(动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 如果这三个阶段进展顺利,即感觉正常、判断准 确、动作无误,则整个过程效果良好。
• 5.HRA方法的正确性与准确性难以验证。HRA 的各种方法,对于真实环境下的人的可靠性的预 测的正确性几乎无法得到证明。特别是非常规任 务中人的可靠性评价的正确性更是一个难题,例 如与时间相关的误诊断、误决策的概率。 • 6.HRA方法缺乏心理学基础。一些HRA方法/模 型中缺乏对人的认知行为及心理过程的探索和研 究;另一方面,尽管认知模型类型颇多,但难以 找到与工程实际的结合点。 • 7.缺乏对重要的行为形成因子的恰当考虑和处理。 即使在较好的HRA方法中,一些重要的PSF也没 有给予充分的考虑,例如组织管理的方法和态度、 文化差异、社会背景和不科学行为等,在处理方 法上也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

人因可靠性分析———CREAM模型

人因可靠性分析———CREAM模型

技术协作信息
模型是以认知模型为基础的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法,本文主要对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法
技术协作信息
有些情况中,即使
2.扩展法。

CREAM将认知功能归纳为四类:观察、解释、计划和执行。

扩展法主要是进一步分析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可
能的认知功能失效。

首先得到认知功能的失效概率基本值如表4
所示。

然后综合考虑环境中CPC因子对基本值进行修正,从而对
发生失效概率进行预测。

扩展法的步骤如下:
(1)任务分析,认定认知功能。

(2)评价CPC的因子水平,确定绩效可靠性期望。

(3)分析得出认知功能失效模式,得出13种失效模式中最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安全评价( PSA):对来自系统运行各 个水平上的损害和其他不期望后果进行辨识, 并对相关事件作出定性定量分析、评价、预 测的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在PSA研究与应用的早期阶段,设计与安 全技术能力不如当今,大多数系统失效 均与硬件失效相关,因而PSA关注的重点 是硬件可靠性对系统安全的贡献。 近年来,人因失误已成为对系统安全性 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人机系统 70%-90% 核电站 国际 55%-85% 国内 70% 系统风险注意焦点之一转向人因失误
在PSA过程中,需要HRA在初因事件确定、 事故序列建模、数据评价和参数估计、事故序 列量化等步骤作出支持和贡献。 在初因事件确定过程,要求寻找和鉴别可 能诱发初因事件发生的人员行为和有关因素, 以较全面地确定系统潜在的事故源(事故起 点)。 在事故序列建模过程,需要分析与初因事 件和此后的系统响应有关联的人员行为,包括 发生在初因事件之前、之中和之后有关的人的 因素,以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系统事故模型和事 故影响的后果模型,特别是系统中事故的传播 途径。
国内对HRA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黄祥瑞、高佳 人的失误及人的可靠性分析研 究、人的动态认知可靠性模型的理论及应用 杨孟琢、赵炳全、方向 核电厂操纵员认知可 靠性模型和模拟机实验研究,建立了基于模糊 数学的操纵员事故响应时间可信性回归模型 张炯 核反应堆人误数据统计分析 王武宏 行为形成因子与人的差错关系模型 罗晓利 中国民航20年人因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庞志兵 高炮操作失误类型及原因
混淆矩阵法(CM),1981 维修个人行为模拟模型(MAPPS),1984 多序贯失效模型(MSFM), 1985 人误评价与减少方法(HEART),1988 估计人决策失误方法(INTENT),1992 认知事件树系统(COGENT),1992 人误分析技术(ATHEANA) ,1996 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 1998
3 PSA对HRA的需求分析
为什么历史上几十种HRA方法多数不能 在PSA中获得有效应用,甚至有相当数 量的HRA方法因不适合PSA而被淘汰、 致使夭折?关键是它们未能满足PSA对 HRA的本质需求。那么,PSA对HRA的 本质需求究竟是什么,应当通过什么途 径来实现它。
概率安全评价(PSA) 核电站人员可靠性基础研究(2000) 反应堆系统人因事件分析与预防方法(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员可靠性研究(1995) 人因事故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1998) 人误分析技术及应用(2002) 核电站HRA项目 大亚湾核电站(1998) 岭澳核电站(2000) 秦山核电一期(2004)
HRA成为PSA的重要内容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HRA为PSA不可或缺部分; HRA水平为衡量PSA水平重要指标之一 HRA应用于人-机系统PSA也是目前HRA 学科研究中心内容之一,是推动该学科发 展的主要动力。
2 HRA发展历史与研究动态
HRA最早工作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Sandia 国家试验室(SNL):采用硬件可靠性分 析方法,估计人员失误对军队系统及装备 可靠性的定量影响。
当前国际上HRA研究三个主流方向
继续探讨能合理表征大规模复杂人-机系统 中人的行为特征和规律、系统特征及人机关 系的人的行为模型和人机关系-行为模型。 对原主流方法进行改造与完善,包括模型、 技术、数据等。 HRA在PSA工程应用研究,由核能、航天航 空扩大到石油化工、矿山冶金、交通通讯、 海洋工程等领域 。
人因可靠性专题讲座之五
PSA中HRA基本概念与方法
张 力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870004, 70271016,70573043) 国防军工技术基础计划项目 (Z012002A001,Z012005A001)
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与管理研究所
1 HRA在PSA中的作用与意义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以人因工程、系 统分析、认知科学、概率统计、行为科学等 学科为理论基础,以对人的可靠性进行定性 与定量分析和评价为中心内容,以分析、预 测、减少与预防人的失误为研究目标。
1964年8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举行第 一次HRA国际学术会议,美国人因学会会 刊HUMAN FACTORS出版专辑。 HRA学科正式确立。
HRA发展历程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后期
主要工作:人的失误理论与分类研究,人的可靠 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发展以专家判断为基础的 人失误概率的统计分析与预测方法。 代表: THERP (Technique for Human Error Rate Prediction) 特征:以人的输出行为为着眼点,不探究行为的 内在历程。对人的处理方式类似于对机器的处理。 称为静态的基于专家判断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第 一代HRA方法 。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后,结合认 知心理学、以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为研究 热点----研究动态过程中的人的可靠性。 第二代HRA方法,又称为动态的人的可 靠性分析模型。正在发展,尚未正式用于 PSA工程实践。
主要HRA方法
人误率预计技术(THREP), 1983 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HCR), 1984 成功似然指数法(SLIM), 1984 操作员动作树(OAT),1982 事故引发与进展分析(AIPA),1975 成对比较法(PC),1984 人因可靠性社会技术评估法(STAHR), 1985 系统化的人员行为可靠性分析程序 (SHARP), 1984
PSA是一种工程安全系统评价方法。它 用基于事故场景的方法和思路分析研究 对象系统,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安全分析 技术,结构化地、系统地鉴别出其可能 的后果,计算出各种危险因素导致事故 发生的概率,对可降低风险的各种方案 进行比较。
PSA的基本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方法 找出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种事件组合(称之为事 故序列),重点考虑初因事件、系统失效和人误 等的组合,确定每一组合的发生频度,最后评 估其后果 。 事故序列建模:事件树与故障树相结合 事件树(ET)描述系统对事故初因事件的响应 和事件序列演变过程,进而求得导致系统失效 的定性结果(主要事故序列及最小割集组合) 和定量结果(系统失效发生频率);故障树 (FT)描述该响应过程中系统的失效模型,进而 确定系统失效原因和不可用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