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环境污染现状新研究
温州市环境污染形势分析与治理对策

温州市环境污染形势分析与治理对策2007~2008年,温州市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行业环境污染治理不断推进。
但是环境污染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缓减,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叠加,危及生态环境安全。
了解温州环境污染现状,深入分析环境污染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于深入开展环境污染整治,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温州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一温州市环境污染现状(一)温州市环境质量现状1.水环境质量现状饮用水源:根据2008年温州市各县(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结果,除苍南的桥墩水库和温州的山根水库水源地外,其余水源地水质全部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评价标准以及地面水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的Ⅲ类水标准。
主要水系:瓯江干流、楠溪江干流及飞云江干流水质良好,基本可以达到水质功能要求。
鳌江四个站位中,除上游埭头站位为Ⅱ类水能满足功能要求外,其余站位均为劣于Ⅴ类水,不能满足功能要求,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
温瑞塘河除郭溪站位水质为Ⅱ类水,能满足功能要求外,其余站位为劣Ⅴ类水,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BOD5,呈典型的生活污染型。
近岸海域:2008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有所好转,但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瓯江口、鳌江口、飞云江口和乐清湾,主要污染物仍然是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
全市监测海域面积6190平方公里,水质均未达到清洁海域标准,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占6%,中度污染海域面积占9%,轻度污染和较清洁海域面积占85%。
2.空气环境质量现状2008年度温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Ⅰ级标准的有60天,占16.4%;Ⅱ级标准的有293天,占80.1%;达Ⅲ级标准的有13天,占3.6%。
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其他各县、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大于90%。
温州市酸雨情况为:温州市区、瑞安市、乐清市、苍南县、永嘉县、平阳县六地降水测点共设6个,共采集降水样品484个,其中酸雨样品450个,酸雨率93.0%。
河北省平原地区农村垃圾现状调查及处理模式探究

河北省平原地区农村垃圾现状调查及处理模式探究作者:王晓漩杜欢王倩倩刘春敬谢建治杨铮铮孙洪欣来源:《绿色科技》2015年第12期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北省平原地区10个地级市的29个县的69个村垃圾产生特点及组分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探究了农村垃圾的处理模式。
结果表明:河北省垃圾日人均产生量介于0.38~1.19 kg/(人·d)之间,平均值为0.78 kg/(人·d);各垃圾成分大小依次为:厨余>灰渣>塑料>其他>纸类>布类>玻璃>金属;邯郸、张家口、邢台3个地区的人均垃圾产生量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廊坊和唐山两地的农村垃圾产生量较低,均低于0.40 kg/(人·d);石家庄、廊坊、秦皇岛、唐山等地农村生活垃圾的厨余含量较高,均在44%以上,张家口和承德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厨余含量较低,在30%左右。
关键词:河北省;平原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中图分类号:X5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215-041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区域占国土面积的90%,因此,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于我国整体环境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农村地区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面源污染问题。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垃圾的成分和种类也更为复杂。
郑好[1]等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25万t,全年生活垃圾近2亿t。
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大约有250多万个自然村,农村人口达8.88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70.1%。
89%的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房前屋后,沟渠、河道、池塘等闲置地头,无人负责垃圾的收运和处置。
这对农村的环境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7,8]。
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必须得到妥善处理。
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地区概况、经济水平、技术水平、环境因素和法律政策等有关,而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存在财政收入不足、农民人均收入不高,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13],因此,也不能照搬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
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厂已成为城市环保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过程中,曝气系统是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促进生物的代谢和分解有机物。
同时,曝气系统也是污水处理厂能耗最大的部分。
因此,如何控制曝气系统的能耗,提高处理效率,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项目将研究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在清河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曝气系统的控制精度,实现能耗最小化的同时保证处理效果,为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改进方案。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原理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调研和分析,总结现有的曝气控制系统模型,设计基于PID控制算法的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原理研究。
2. 清河污水处理厂现有曝气系统分析:对清河污水处理厂的现有曝气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
3. 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将设计好的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应用于清河污水处理厂,并测试、验证其控制效果和能耗。
对比现有系统和改进后的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能耗,评估改进系统的经济效益。
4. 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总结改进系统的优缺点,分析现有问题和需求的解决措施,并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三、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1. 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原理研究报告。
2. 清河污水处理厂现有曝气系统分析报告。
3. 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报告。
4. 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报告。
5. 相关技术指导文件和改进方案。
四、研究进度安排1. 前期调研、资料整理:2个月。
2. 精确曝气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原理研究:3个月。
3. 清河污水处理厂现有曝气系统分析:1个月。
北方某村镇地区地热梯级利用供暖系统适宜性及运行效果分析

3060
地区的地热能开采利用主要以地热冬季供暖为主ꎬ并
热岩供暖项目 25 个ꎮ
在国外ꎬ世界地热研究和开发都取得了比较大的
进展ꎮ 欧洲学者曾对世界地热直接利用做过统计ꎬ供
暖占地热直接利用总量的 33%
[7]
ꎻ在欧洲ꎬ部分地区
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ꎬ大多数国家地热资源发展农业
温室大棚、居民供暖以及温泉产业等
经计算ꎬ本次项目建筑供暖热负荷为 10 400 4 kWꎬ具
体数据如表 1 所示ꎮ
表 1 热用户类型及设计热负荷
用水平ꎻ河北省开发利用地热能的规模较大ꎬ其中雄
县未来将实现县城 120 万 m2 地热供暖目标 [5] ꎻ东北
序号
建筑形式
末端形式
供暖面积 /
( × 10 4 m2 )
热指标 /
( W / m2 )
temperature of the user is higher than the design temperatureꎬ the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meets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ꎬ and the user satisfaction is high.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设计热负
荷 / kW
以此为基础开发培育新的应用点 [6] ꎻ西安市已建成干
1
新建住宅
( 节能)
地板辐射
4 2
40
1344
2
既有住宅
( 非节能)
散热器
10 1
58
4686 4
3
散户
( 非节能)
2024年春季“清河行动”工作阶段总结

2024年春季“清河行动”工作阶段总结____年春季,“清河行动”是我国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展开的一项重要行动。
其目标是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改善清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这个阶段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工作:一、推进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我们加强了对清河流域环境污染源的监测,建立了全面、真实、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
同时,我们还对清河流域的水质、空气质量等进行了综合评估,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加强污染治理在清河流域存在大量的污染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对于严重超标的企业,我们采取了停产整治措施,以迫使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污染物的排放监管,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对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力度,提升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三、推动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加大了对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
通过这些努力,清河流域的垃圾处理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四、开展生态修复清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为了修复生态,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作。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植被的保护力度,加强了植树造林工作,提升了森林覆盖率。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恢复了湿地的自然功能。
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监测力度,提升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环境保护是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的,我们加强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环境违法者进行了严肃处理,进一步加强了环境治理的震慑力。
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清河流域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首先,清河流域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一些原本严重污染的河段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水生态。
河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及现状评价

现代营销中旬刊XDYX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实现“双碳”目标是推动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产业结构单一,工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过低。
并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与京津两地的资源环境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均衡性的问题。
查阅数据发现,2021年河北省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位居全国前五,可见,河北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仍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目前,我国学者对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侧重于国家层面或国内发达城市,总体来看研究较为成熟,但针对河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及现状分析较少。
基于此,本文以河北省地级市2021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河北省碳排放现状的分析结果,提出碳达峰路径建议,这对河北省及我国其他地区减少碳排放量路径、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建议及数据支持,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费伟良等、曾海鹰等、周宏春等分别提出从能源、产业、工业角度降低碳排放强度。
关于碳达峰路径的研究,郭芳等学者及姜华等学者分别提出根据城市类型的侧重不同,从国内大循环主体出发以实现碳达峰目标。
整理发现,大多数文献侧重于国家整体、经济发达地区或劳动力集中地区,且对影响碳排放多个因素进行分析时,并未对其建立统一的分析框架。
孟庆国、魏娜指出,河北省在京、津、冀三地污染治理中的任务最大。
因此,本文选择河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碳排放影响因素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河北省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一)评价指标的选取本文从人口结构、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出发,共选取了10个影响河北省碳排放量的指标,分别是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能源消耗强度、工业能耗水平、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
安徽省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安徽省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武晓玲*,陈公名,李园园(安徽皖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摘要:汲河发源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汲河是水害较多的河流,涝灾严重,因而沿岸建有堤防。
近年来,汲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部分水体不稳定、水质不合格等问题。
了解当前汲河流域水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从严防范水风险、加强流域共保联治等措施,着力解决流域突出的水生态环境问题,确保汲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协同的发展稳步推进意义重大。
关键词: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引言 汲河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境内,是淮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皖西大别山北麓,有西汲河和东汲河2大源流,西汲河为主源,2大源于固镇3叉汇合为汲河,北流至霍邱县孟集镇官庄入城东湖,自城东湖闸出湖后北流入淮河,全长167km,流域面积2231km2,其中城东湖蓄洪区面积378.1km2。
汲河流域范围涉及六安市的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金寨县,常住人口81.6万。
流域地形总体上南高北低,汲东干渠以南为低山区,汲东干渠以北至储渡口段为岗畈过渡地带,储渡口以下为低洼的圩区,大水时汲河下段和城东湖连成一片。
1951年以来,我国对汲河流域进行了多次治理,建设城东湖蓄洪工程及保庄圩,并对汲河干流及西汲河、东汲河、油坊河、二道河等主要支流部分河段的一系列中小河流进行了治理,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初步形成。
但由于汲河治理主要以县、区为单元实施局部河道整治,缺乏系统治理,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问题不断显现。
2020年7月,汲河流域发生强降雨,造成汲河圩堤漫溢,沿河多个乡镇被淹,经济损失巨大。
因此,为保障汲河流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指导流域内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熟悉了解汲河流域的水环境现状十分必要。
1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1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评价1.1.1东湖闸/城东湖二水厂取水口断面水质达标评价根据水质分析,东湖闸断面近年来氨氮、总磷指标呈下降趋势,但化学需氧量波动较大,偶有超过或接近Ⅲ类水标准,断面水质不稳定。
河北省水污染调查报告

河北省水污染调查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水污染的调查研究,对其水质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水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普遍存在水质恶化的问题,主要受到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应加强监管力度,推动环保意识的提升,并改善农业生产和工业排污技术。
1. 引言河北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成为河北省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河北省水污染的调查研究,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调查结果,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2.1 实地考察:选择河北省的主要河流、湖泊和水库进行采样和监测,获得水质数据。
2.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居民对水质问题的认知程度和相关经验。
2.3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污染程度和污染物来源等特征。
3.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以下主要结果:3.1 水质恶化:大部分调查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水质均达不到国家标准,存在污染物超标的问题。
特别是针对生活饮用水的调查,水质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3.2 主要污染源:工业污染是河北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工业企业未能有效处理废水,或者排放超标污染物,直接导致水环境受到污染。
此外,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对水质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以下因素是导致河北省水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4.1 缺乏监管措施: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环境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大量农村生活污水未能得到合理处理,进一步恶化了水质状况。
4.2 粗放农业生产方式:河北省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传统的化肥、农药使用为主,对水环境造成了持续性的污染,并最终影响到水体的健康。
4.3 工业排污不规范: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放任废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河县环境污染现状新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河北省清河县概况及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 污染的种类、特点及原因,以及对当地环境保护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清河县;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经济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overview of Qinghe County, Hebei Province and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ollution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as well as lo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Qinghe Count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一、前言
环境污染与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
上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文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科技飞速进步。
人类用环境的代价换来了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享受物质文明的时候,被污染的环境也同时在向我们索要代价。
更为可悲的是,今天我国有些地方仍然在上演着这种悲剧,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把环保上升到了一个战略高度,在经济发展和项目审批上拥有否决权和头道闸的作用,但由于个人利益和地方利益的驱使,有时环保部门的执法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
这些都是环境保护正常进行的巨大障碍,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真是任重而道远。
二、清河县概况
清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与山东省交界,处平原地带,东临卫运河。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是适宜居住的好地方,有着上千年的文明史,更是世界张姓的发源地。
改革开放后,京九铁路、308国道穿越我县,青银高速、京开高速、邢临高速更为我县优越的地理位置锦上添花。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政策吸引着大批外资企业纷纷落户清河,使我县的经济飞速发展,随着我县羊绒、合金、汽车配件、耐火材料、密封条等产业的繁荣,尤其是羊绒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清河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经销集散地、信息中心。
清河的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清河县环境污染现状
清河县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但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来自工业发展方面的污染有所抬头;另一方面随着县城规模的逐步扩大,人口的增加,来自人居方面的环境污染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1)大气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汽车配件和密封条行业产生有害气体,日渐增多的小汽车造成了严重的尾气污染,城市空气质量日趋下降。
(2)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清河县的支柱产业--羊绒行业,产生的洗绒废水、洗毛废水和染色废水,COD浓度较高、色度高、悬浮物高,处理起来很困难。
(3)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
人口增多,又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衣、住、食、行都有了提高,相对的生活垃圾也就增多了,垃圾围城现象比较普遍,二次污染严重。
清河处于平原地带,农田比较多,近几年农膜所导致的“白色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建筑垃圾也成了问题。
(4)噪声扰民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还有噪声问题,机动车产生的噪声,娱乐场所、建筑工地、机械化了的车间产生的噪声呈上升趋势。
四、对环境保护的一点建议
1.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进一步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探索开展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和区域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
2.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切实依法保护环境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重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的执法监督,加强环境行政处罚和复议工作[1]。
3.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努力增加环境保护投入
政府要把环保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正常支出科目,并逐年有所增加。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收费制度,合理确定收费标准。
全面征收城镇污水处理费、城镇垃圾处理费和危险废物处置费,收费标准要逐步达到补偿合理成本并略有盈利的水平。
4.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环境普法教育和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我们不能先污染再治理,已经污染的我们不能预防了,可是我们现在还可以防止后面的污染,少污染一点就可以少治理一点,为我们的污染治理尽一份力量,为我们的环保做一份贡献。
5、推广环保产品,抵制环境污染
由于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不高,加之全县的经济实力有限,污染防治资金严
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而环保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实用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和推广使用滞后,也不能满足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2] 。
所以我们现在要极力推广环保产品、环保技术,使污染降低。
为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富裕更要健康。
呼吁政府和企业一定要做好环境治理工作,让我们有一个可生存的环境,让我们美丽的小城可以留给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王灿发.环境违法成本低之原因和改变途径探讨[J].环境保护.2005年09期.
【2】赵艳霞.人口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宏观分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2年04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