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学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精选全文
第二节 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 因素
一、异物性 1.抗原与自身成分相异(异种物质、异体
物质) 2.未与宿主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
物质。(隔绝的自身成分和修饰的自身 成分)
医学免疫学全套
二、理化状态
(一)化学性质 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
质是良好的抗原。 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TD-Ag + TI-Ag
医学免疫学全套
三、半抗原-载体效应
半抗原+蛋白质载体
人工复合抗原 免疫 动物
产生针对半 抗原的抗体
产生针对载体 蛋白的抗体
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T细胞 识别载体表位。并以此将T、B细胞连接起 来,共同发挥效应。
医学免疫学全套
抗原
医学免疫学全套
四、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1.含有不同化学基团的复合抗原只能与相
免疫动物
抗BSA抗体 针对BSA的效
应淋巴细胞
天然BSA 结合抗BSA的抗体
刺激T细胞增殖
加热变性BSA 不结合抗BSA抗体 刺激T细胞增殖
表明TSA中含有两类不同性质的表位,分别 称为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医学免疫学全套
1. B细胞表位 (B细胞决定基) ①构象决定簇或顺序决定簇; ②一般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呈
应抗体特异性结合。 2. 同种化学基团由于连接位置不同所获
得抗体也只能与相应抗原发生强结合反 应。 3. 同种化学基团的空间构象不同特异性 亦不同。
医学免疫学全套
医学免疫学全套
五、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 两种不同的物质间有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交叉反应: 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其他抗原
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PART 05
免疫学应用与前景展望
REPORTING
免疫学在医学领域应用举例
疫苗研发与应用
基于免疫学原理,研发针对各种 传染病的疫苗,通过接种疫苗激 发人体免疫应答,达到预防疾病
的目的。
免疫诊断技术
利用免疫学技术检测体内抗原、抗 体等免疫相关物质,辅助临床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治疗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相关疾病。
抗原与抗体
REPORTING
抗原定义、分类及特性
抗原定义
01
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
结合的物质。
抗原分类
02
根据抗原性质分为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根据抗原来源分为
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异嗜性抗原。
抗原特性
03
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抗体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
自身抗原的改变
某些因素(如感染、药物使用等) 可导致自身抗原结构或性质发生
改变,从而被免疫系统识别为 “异己”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调节失衡
机体免疫调节机制紊乱,导致对 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过强或过弱,
进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遗传因素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家族聚 集性,表明遗传因素在自身免疫
性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应用
抗原-抗体反应在免疫学诊断、免疫治疗及预防接种等方面具有 广泛应用。例如,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与否, 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可以制备免疫血清, 用于治疗某些疾病等。
PART 03
免疫细胞与免疫应答
REPORTING
免疫细胞种类及功能Fra bibliotek0102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免疫学概述及免疫系统
Medullary sinus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淋巴结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淋巴结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 脾脏 黏膜免疫系统
脾脏的形态
脾脏的功能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T:40% B:60% 免疫应答的场所(血源性抗原) 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补体、干扰素) 滤过作用 贮存红细胞
(一)免疫学与医学及应用
(二)免疫学与生物学
(一)免疫学与医学及应用
1.免疫学理论对临床医学的指导作用:
器官移植、肿瘤、自身免疫病、传染病等等。
2.免疫学技术和制剂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免疫学预防
* Jerner发明牛痘苗 →研制成功防治一系列传染性疾病的疫苗 →20世纪80年代人类宣布消灭天花 →不久将消灭脊髓灰质炎及麻疹 →有待战胜的AIDS、疯牛病、SARS等。
组成
鼻相关淋巴组织(nas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NALT) 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ronchial-associated tissue,BALT)
MALT的功能及其特点
2、免疫系统:
由主宰和执行机体免疫功能的器官、 细胞和分子组成的一个系统。
3 、 免疫学(immunology):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的独立学科。
4、免疫应答:
是指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 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
5、抗原:
是一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T淋巴细胞, 并能与其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杨敬宁
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Day 3
Day 5
Day 7
三.免疫学科逐渐形成(20世纪中叶至今):
㈠ 对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认识逐步完善 免疫系统分为:
天然免疫系统(natural immune system), 又称固有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或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non-specific immune System)
一.根据抗原性质:完全抗原、半抗原 二.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
胞辅助: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 antigen, TD-Ag):如:多数蛋白质抗原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 antigen, TI- Ag):如:细菌脂多糖,聚合鞭 毛素
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 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性质。
(2)抗原性(antigenicity,又称免疫反应性): 指抗原分子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
疫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如:蛋
寡糖重复单位。
G+ 菌细胞壁结构
磷壁酸 肽聚糖 磷脂(细胞膜)
G- 菌细胞壁结构
脂多糖(LPS)
磷脂(外膜) 脂蛋白 肽聚糖
磷脂(内膜,细 胞膜)
脂 多 糖 的 结 构
脂类A
特异性多糖 (O抗原)
核心多糖 聚二糖
脂肪酸
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细胞浆外侧 构成成分:脂类、蛋白质和多糖
细胞浆(细胞质): 内含有质粒、核糖 体、胞浆颗粒。
四.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 antigen,又称 Forssman抗原)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T细胞表面主要CD抗原
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和活化 (1)CD2分子(E受体): LFA-2 存在外周T细胞和胸腺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能结合SRBC,,配体为CD58(LFA-3) 介导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诱导T细胞活化
(2)CD3分子: 分布于外周成熟T细胞和胸腺细胞 CD3分子由、、、、五种链组成 与TCR形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 传递抗原信号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免疫学的开创期(经验期):16-17世纪 中国医生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传统(经典)免疫学时期 :18-20世纪初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减毒疫苗的发明(Pasteur)、抗毒素的发现(Behring)、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Metchnikoff)、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Ehrlich)、补体的发现(Bordet)、血清学方法的建立、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期) 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存在、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抗体生成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的阐明 现代免疫学时期(60年代至今) 胸腺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T细胞亚类的发现、MHC限制性的发现、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抗体多样性的遗传控制、T细胞抗原受体的证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免疫学技术的发展(杂交瘤技术、T细胞克隆技术的建立、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
二 脾脏
1 结构和细胞组成 被膜 脾实质: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 生发中心 B细胞(胸腺非依赖区) 红髓 脾索 脾窦 巨噬细胞和血细胞 边缘区(移行区):红髓和白髓交界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2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1 过滤淋巴液: 杀伤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从而 起到净化淋巴液, 防止病原体扩散 2 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 3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淋巴结的淋巴细胞 输出淋巴管 胸导管 血液 毛细 血管后高内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 HEV) 淋巴结
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和活化 (1)CD2分子(E受体): LFA-2 存在外周T细胞和胸腺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能结合SRBC,,配体为CD58(LFA-3) 介导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诱导T细胞活化
(2)CD3分子: 分布于外周成熟T细胞和胸腺细胞 CD3分子由、、、、五种链组成 与TCR形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 传递抗原信号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免疫学的开创期(经验期):16-17世纪 中国医生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传统(经典)免疫学时期 :18-20世纪初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减毒疫苗的发明(Pasteur)、抗毒素的发现(Behring)、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Metchnikoff)、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Ehrlich)、补体的发现(Bordet)、血清学方法的建立、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期) 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存在、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抗体生成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的阐明 现代免疫学时期(60年代至今) 胸腺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T细胞亚类的发现、MHC限制性的发现、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抗体多样性的遗传控制、T细胞抗原受体的证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免疫学技术的发展(杂交瘤技术、T细胞克隆技术的建立、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
二 脾脏
1 结构和细胞组成 被膜 脾实质: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 生发中心 B细胞(胸腺非依赖区) 红髓 脾索 脾窦 巨噬细胞和血细胞 边缘区(移行区):红髓和白髓交界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2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1 过滤淋巴液: 杀伤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从而 起到净化淋巴液, 防止病原体扩散 2 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 3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淋巴结的淋巴细胞 输出淋巴管 胸导管 血液 毛细 血管后高内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 HEV) 淋巴结
《免疫学pbl》课件
详细描述
免疫学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免疫系统如何识别、抵抗和清除外来病原体, 以维护机体的健康。免疫系统在人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防止感染和疾病 的发生。因此,免疫学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线学习 平台等,丰富PBL教学法的实施方式和教学资源。
将PBL教学法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免疫 学为核心,将相关学科的知识点进行串联,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评价方式改革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与结果 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 现和成果。
交流分享
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互 相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 方案。
问题提出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 情况,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资料收集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等,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 总结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PBL案例分析
案例一:疫苗的研发与接种
总结词
疫苗的研发与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通过了解疫苗的研发过程和接种程序,可以 更好地理解免疫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疫苗的研发
疫苗的研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等阶段,确保疫苗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疫苗的种类繁多,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主动学习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我导向的学习 过程获取知识。
PBL教学法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应用范围
PBL教学法在免疫学教学中可以应用 于各种主题,如免疫系统概述、抗原 抗体反应、免疫细胞等。
免疫学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免疫系统如何识别、抵抗和清除外来病原体, 以维护机体的健康。免疫系统在人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防止感染和疾病 的发生。因此,免疫学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线学习 平台等,丰富PBL教学法的实施方式和教学资源。
将PBL教学法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免疫 学为核心,将相关学科的知识点进行串联,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评价方式改革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与结果 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 现和成果。
交流分享
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互 相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 方案。
问题提出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 情况,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资料收集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等,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 总结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PBL案例分析
案例一:疫苗的研发与接种
总结词
疫苗的研发与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通过了解疫苗的研发过程和接种程序,可以 更好地理解免疫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疫苗的研发
疫苗的研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等阶段,确保疫苗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疫苗的种类繁多,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主动学习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我导向的学习 过程获取知识。
PBL教学法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应用范围
PBL教学法在免疫学教学中可以应用 于各种主题,如免疫系统概述、抗原 抗体反应、免疫细胞等。
免疫学体液免疫ppt课件
1.D 体液免疫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
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方式来调节机体 的免疫状态,维持机体的稳态。
02 体液免疫的组成
抗原
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为外源性的微生物、毒素、细胞等 。
抗原通过与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和B细胞结合,引发体液免疫反应。
抗原的特性决定了其与抗体结合的能力,从而决定了免疫反应的强度和特异性。
01
02
03
病毒性感染
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体 液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 体,如流感病毒、疱疹病 毒等。
细菌性感染
细菌感染后,机体通过体 液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 体,如链球菌、葡萄球菌 等。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后,机体通过 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 抗体,如疟原虫、弓形虫 等。
06 体液免疫的应用
疫苗的研发与接种
再次应答
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B细 胞被激活并快速分化为浆细胞,产生 大量高亲和力的IgG抗体,再次应答的 抗体产生量较少但亲和力高。
抗体的产生与类别转换
抗体的产生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 ,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 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
类别转换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发生基因重排 ,合成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 实现抗体的类别转换,如从IgM 转换为IgG。
05 体液免疫与疾病
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
1.A 由IgE介导,发生迅速,常见于过敏性鼻炎、哮 喘等疾病。
Ⅱ型超敏反应
1.B 由IgG或IgM介导,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
伤,如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
Ⅲ型超敏反应
1.C 由IgG或IgM介导,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 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如类风湿性 关节炎。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等。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有关疾病的免
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
.
3
二、免疫学基本内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 (四)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特点
.
4
(一)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 IS)的组成
3.耐受性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决定基)刺激
→对特定抗原(决定基)产生特异性不应答
→免疫耐受
.
13
三、免疫学发展简史
1.经验免疫学时期(16世纪~17世纪)
* 中国医学家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 ~ 1572),人痘苗已在我国广 泛应用;至 17 世纪,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引起邻国 的注意,先后传入俄国、朝鲜、日本、土耳其、英国等地, 进而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得以推广和验证。此即经验 免疫学时期。它是人类认识机体免疫性的开端,为以后英 国医生 Jenner (琴纳)发明牛痘苗奠定了基础。
.
14
天花病人局部痂皮 鼻 儿童
中国古代“种人痘”
.
15
2.经典免疫学时期 ( 18-20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人们对免疫功能的认识由人体现象的观察进入 了科学实验时期。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1798)
Edward Jenner (1749-1823)
.
Jenner种牛痘图
16
*减毒疫苗的发明
1879 Louis Pasteur
19 世纪末,随着微生物学的发 展,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 (Pasteur)和德国细菌学家郭 霍(Koch)在创立了细菌分离 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 地科学研究,利用物理、化学, 以及生物学方法获得了减毒菌 苗,并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Pasteur 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 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 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 这些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但为实 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也为疫 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有关疾病的免
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
.
3
二、免疫学基本内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 (四)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特点
.
4
(一)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 IS)的组成
3.耐受性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决定基)刺激
→对特定抗原(决定基)产生特异性不应答
→免疫耐受
.
13
三、免疫学发展简史
1.经验免疫学时期(16世纪~17世纪)
* 中国医学家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 ~ 1572),人痘苗已在我国广 泛应用;至 17 世纪,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引起邻国 的注意,先后传入俄国、朝鲜、日本、土耳其、英国等地, 进而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得以推广和验证。此即经验 免疫学时期。它是人类认识机体免疫性的开端,为以后英 国医生 Jenner (琴纳)发明牛痘苗奠定了基础。
.
14
天花病人局部痂皮 鼻 儿童
中国古代“种人痘”
.
15
2.经典免疫学时期 ( 18-20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人们对免疫功能的认识由人体现象的观察进入 了科学实验时期。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1798)
Edward Jenner (1749-1823)
.
Jenner种牛痘图
16
*减毒疫苗的发明
1879 Louis Pasteur
19 世纪末,随着微生物学的发 展,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 (Pasteur)和德国细菌学家郭 霍(Koch)在创立了细菌分离 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 地科学研究,利用物理、化学, 以及生物学方法获得了减毒菌 苗,并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Pasteur 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 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 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 这些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但为实 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也为疫 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医学免疫学课件讲义PPT
• 免疫调节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 免疫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平衡
1. 免疫系统需要保持适当的免疫反应来 对抗病原体,同时避免过度激活导致 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
2. 免疫系统的平衡由多种因素如免疫调 节细胞和炎症调节因子共同维持。
免疫记忆及其作用
1 免疫记忆的形成
2 重要性
通过适应性免疫反应,机体能够产生对 特定病原体的记忆细胞,以便未来再次 遭遇时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免疫记忆是疫苗接种的基础,也是免疫 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有效策略。
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平衡
免疫系统的调节
• 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调节免疫反 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医学免疫学课件讲义PPT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如何通过免疫系统来抵抗疾病的学科。本课件将介绍免疫 学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免疫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应用。
什么是免疫学?
1 免疫学的定义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如何识别并抵抗外 来病原体的科学。
2 重要性
免疫学的研究对于预防疾病、治疗疾 病以及发展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系统的分子组成及其功能
抗体 细胞因子 配体-受体 免疫受体
识别和中和病原体 调节免疫反应 在免疫细胞间传递信号 识别和响应外来抗原
机体免疫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
先天免疫反应
先天免疫反应迅速作出反应以防御广泛的病原 体,但缺乏特异性。
适应性免疫反应
适应性免疫反应较慢,但具有高度特异性,并 且能够形成免疫记忆。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类型, 包括B细胞和T细胞,它们协同工作来识别 和攻击病原体。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能够识别病原体并激活其他免 疫细胞,发起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的平衡
1. 免疫系统需要保持适当的免疫反应来 对抗病原体,同时避免过度激活导致 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
2. 免疫系统的平衡由多种因素如免疫调 节细胞和炎症调节因子共同维持。
免疫记忆及其作用
1 免疫记忆的形成
2 重要性
通过适应性免疫反应,机体能够产生对 特定病原体的记忆细胞,以便未来再次 遭遇时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免疫记忆是疫苗接种的基础,也是免疫 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有效策略。
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平衡
免疫系统的调节
• 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调节免疫反 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医学免疫学课件讲义PPT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如何通过免疫系统来抵抗疾病的学科。本课件将介绍免疫 学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免疫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应用。
什么是免疫学?
1 免疫学的定义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如何识别并抵抗外 来病原体的科学。
2 重要性
免疫学的研究对于预防疾病、治疗疾 病以及发展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系统的分子组成及其功能
抗体 细胞因子 配体-受体 免疫受体
识别和中和病原体 调节免疫反应 在免疫细胞间传递信号 识别和响应外来抗原
机体免疫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
先天免疫反应
先天免疫反应迅速作出反应以防御广泛的病原 体,但缺乏特异性。
适应性免疫反应
适应性免疫反应较慢,但具有高度特异性,并 且能够形成免疫记忆。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类型, 包括B细胞和T细胞,它们协同工作来识别 和攻击病原体。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能够识别病原体并激活其他免 疫细胞,发起免疫反应。
医学免疫学课件ppt标准版
细胞因子的产生与作用
活化的T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如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 子(TNF)等,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
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01
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并结合抗原,进而被活化并
开始增殖。
02
抗体的产生与作用
活化的B细胞可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可结合并
自身免疫病治疗策略
免疫抑制治疗
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等药物,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应答,从而减轻炎 症和组织损伤。
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利用生物 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等生物制剂, 精准地干预免疫系统的异常应答,为自身免疫病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记忆
通过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的长期 存活及快速应答能力,实现对相同 病原体的长期免疫保护。
05
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病
免疫耐受形成原因及机制
原因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 ,其形成原因包括抗原性质、抗原剂量、免疫细胞发育阶段 等。
机制
免疫耐受的形成涉及多个机制,包括克隆清除、克隆无能、 免疫忽视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确保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 下不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
清除病原体及其产物。
03
免疫记忆的形成
部分活化的B细胞可分化为记忆B细胞,长期存活于体内,当再次遇到
相同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高效、持久的免疫应答
。
适应性免疫应答调节机制
免疫耐受
通过克隆清除、克隆失能、克隆 忽视等机制,避免对自身抗原的
免疫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编辑版ppt
32
五 免疫性疾病
Ⅰ型超敏反应
①由 IgE 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 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局部 或全身反应;②发生快,消退快; ③常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几乎 不发生严重组织损伤;④具有明显 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编辑版ppt
33
五 免疫性疾病
Ⅰ型超敏反应类型
药物过敏性休克 ➢ 全身过敏性反应 血清过敏性休克
➢ 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 调理吞噬作用 ➢ 免疫粘附作用 ➢ 炎症介质作用
编辑版ppt
26
四 免疫分子
补体激活三条途径
编辑版ppt
27
四 免疫分子
3.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分泌的一大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质的总称。 ➢ 白介素:白细胞产生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 ➢ 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 ➢ 生长因子: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 ➢ 趋化因子家族:对多种细胞有不同趋化作用 ➢ 肿瘤坏死因子:调节免疫应答、杀伤靶细胞、诱导细胞凋亡 ➢ 集落刺激因子: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
编辑版ppt
45
THANK YOU.
谢谢
编辑版ppt
46
2.外周免疫器官: B细胞成熟及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 脾脏 淋巴结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编辑版ppt
7
二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
•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 •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编辑版ppt
8
二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
•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编辑版ppt
22
四 免疫分子
免疫学ppt课件
免疫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经验免疫学时期
通过观察疾病现象和疫苗 接种等实践,积累了一些 免疫学经验。
实验免疫学时期
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菌学研 究,揭示了免疫应答的基 本规律。
分子免疫学时期
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 程技术,深入研究了免疫 系统的分子机制和基因调 控。
免疫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01
02
03
答的治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生物医学研究
在基础医学研究中,免疫学检 测技术可用于研究免疫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揭示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机制。
06
免疫学相关疾病与治疗
超敏反应性疾病
I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如过敏性休克、药物引起的药疹等 。
III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如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全身 性免疫复合物病等。
II型超敏反应
细胞型,如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等。
免疫学ppt课件
目录
• 免疫学概述 • 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 • 抗原与抗体 • 免疫应答与调节 • 免疫学检测技术与应用 • 免疫学相关疾病与治疗
01
免疫学概述
免疫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免疫学的定义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免疫系统结 构、功能和免疫应答机制的科学 。
研究对象
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 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调节机制。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 结合,通过测量放射性强度来推算待测物质的含量。
免疫荧光技术
利用荧光素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从而进行定性或定位检测。
免疫印迹技术
2024版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研究对象
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相关疾 病。
4
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
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免疫系统功能
防御、自稳、监视。
2024/1/30
5
免疫应答类型与特点
2024/1/30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快速应答、无免疫记忆。
适应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慢性应答、有免疫记忆。
特点
识别“自我”与“非我”,排除异己,维持内环境稳定。
01
02
03
皮肤和黏膜屏障
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皮 肤和黏膜能有效阻挡病原 体入侵。
2024/1/30
生理屏障
如胃酸、肠道菌群等,通 过维持内环境稳定来抵御 病原体。
免疫细胞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在组织中分 布广泛,能够快速应对感 染。
12
固有免疫细胞类型及功能
1 2
单核/巨噬细胞 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同时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 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免疫学概述 • 抗原与抗体 • 固有免疫系统 • 适应性免疫系统 • 免疫应答调节与异常 • 免疫学应用与展望
2
01
免疫学概述
2024/1/30
3
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1/30
免疫学定义
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的识别、应答及 排除的科学。
17
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B淋巴细胞活化
通过BCR识别抗原,启动信号转导, 活化B细胞。
B淋巴细胞分化
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参与体液 免疫应答;记忆B细胞则长期存活, 在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快速应答。
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相关疾 病。
4
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
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免疫系统功能
防御、自稳、监视。
2024/1/30
5
免疫应答类型与特点
2024/1/30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快速应答、无免疫记忆。
适应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慢性应答、有免疫记忆。
特点
识别“自我”与“非我”,排除异己,维持内环境稳定。
01
02
03
皮肤和黏膜屏障
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皮 肤和黏膜能有效阻挡病原 体入侵。
2024/1/30
生理屏障
如胃酸、肠道菌群等,通 过维持内环境稳定来抵御 病原体。
免疫细胞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在组织中分 布广泛,能够快速应对感 染。
12
固有免疫细胞类型及功能
1 2
单核/巨噬细胞 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同时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 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免疫学概述 • 抗原与抗体 • 固有免疫系统 • 适应性免疫系统 • 免疫应答调节与异常 • 免疫学应用与展望
2
01
免疫学概述
2024/1/30
3
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1/30
免疫学定义
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的识别、应答及 排除的科学。
17
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B淋巴细胞活化
通过BCR识别抗原,启动信号转导, 活化B细胞。
B淋巴细胞分化
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参与体液 免疫应答;记忆B细胞则长期存活, 在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快速应答。
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详细描述
免疫学作为一门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早在古代 ,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免疫接种技术预防传染病。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免疫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免疫学已经 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如疫苗的研 发、肿瘤免疫疗法和免疫细胞治疗等。同时,随着基因 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兴学科的不断发展,免疫学的研 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细胞免疫治疗等。这 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6 免疫学研究展望
免疫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免疫相关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 质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揭示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杀伤。
固有免疫分子
补体、激肽、溶菌酶等,参与病 原体的溶解和杀伤。
适应性免疫应答
抗原识别
T细胞和B细胞通过其受体识别特异性抗原。
细胞增殖与分化
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
产生免疫记忆
部分淋巴细胞成为记忆细胞,在再次接触相同抗 原时迅速增殖分化。
免疫应答的调节
自身调节
免疫系统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如抑制性受体等。
亲合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亲和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强度和稳定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多个抗体分子与多个抗原分子结合形成网状 结构,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04 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皮肤、黏膜等屏障结构,阻止病 原微生物侵入。
固有免疫细胞
医学免疫学课件ppt完整版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分子的结构、功能及 其在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 用。
免疫应答类型及特点
1 2 3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屏障结构、吞噬细胞、 NK细胞等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适应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的应答过程、特点及调控机 制。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抗体结构与功能特点
抗体结构
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 在一起。每条重链和轻链又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功能特点
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通过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来清除抗原 。此外,抗体还能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和介导ADCC等作用。
接种疫苗前需了解疫苗种类、接 种对象、禁忌症等相关信息。
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个人卫生,避 免局部感染。
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一级预防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 致癌物质等措施,降低肿瘤发 生风险。
二级预防
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 期治疗,提高肿瘤治愈率。
识别病原体后,固有免疫细胞被激活,开始发挥免疫效应 。
效应阶段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吞噬、杀伤、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清除 病原体,同时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产生长期免疫记忆。
04
适应性免疫系统及其作用机制
T淋巴细胞发育和分化过程
01
胸腺内的发育
T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后开始发育和分
化。在胸腺中,T细胞经历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以确保其既能识别外
来抗原,又不对自身抗原产生反应。
02
免疫应答类型及特点
1 2 3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屏障结构、吞噬细胞、 NK细胞等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适应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的应答过程、特点及调控机 制。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抗体结构与功能特点
抗体结构
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 在一起。每条重链和轻链又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功能特点
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通过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来清除抗原 。此外,抗体还能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和介导ADCC等作用。
接种疫苗前需了解疫苗种类、接 种对象、禁忌症等相关信息。
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个人卫生,避 免局部感染。
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一级预防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 致癌物质等措施,降低肿瘤发 生风险。
二级预防
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 期治疗,提高肿瘤治愈率。
识别病原体后,固有免疫细胞被激活,开始发挥免疫效应 。
效应阶段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吞噬、杀伤、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清除 病原体,同时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产生长期免疫记忆。
04
适应性免疫系统及其作用机制
T淋巴细胞发育和分化过程
01
胸腺内的发育
T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后开始发育和分
化。在胸腺中,T细胞经历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以确保其既能识别外
来抗原,又不对自身抗原产生反应。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原理技术
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辛瑜 marshalxy@
85326829 生工学院A-517
课本
《免疫学基础》 《Immunology》(5e),Ivan
Roitt,Jonathan Brostoff,David Male
SARS 2003
H1N1 2009-2010
• 生活状况
是否每天日晒少于1h? 是否从不进行身体锻炼? 是否长期保持坐姿? 是否抽烟? 是否周围有人抽烟而享受二手烟? 是否睡眠质量较差 ? 是否对生活现状不满? 是否压力较大、易怒、情绪不定? 是否通宵? 是否有快速的饮食习惯?
>20分:差 >10分:中等 <10分:好
18世纪,英国人爱德华琴纳 ( Edward Jenner )发明牛 痘苗,预防天花,人类最终战 胜了天花病毒。 13岁,琴纳在外科医生丹尼 尔·勒德洛身边学徒,在这期 间,一个挤奶女工的说法引起 他对天花的兴趣。她得过牛痘, 所以不会再得天花。?? 1770年,琴纳21岁,入伦敦圣 乔治医院学习医学。 1780年,琴纳开始研究天花并 进行实验。 1792年,琴纳获医学博士学位, 并继续进行天花实验。
法国科学家巴斯 德(Louis Pasteur,1822~ 1895)首先实验 证明有机物质的 发酵与腐败是由 微生物所引起。
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他 创用固体培养基,可将细 菌从环境或病人排泄物等 标本中分离成单一菌落, 便于对各种细菌分别研究。 同时又创用了染色方法和 实验性动物感染,为发现 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提供 了有利条件。
第一章 概述
Historical Perspective(历史) Innate Immunity(先天性免疫,非特
异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适应性免疫,特
异性免疫) Immune Dysfunc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免疫功能障碍及后果) 免疫系统的组织与器官
1802年,英国国会因琴纳作出的贡献和成就, 奖励他3万英镑。
经典免疫学时期,18世纪末~ 20世纪中叶
Jenner创造牛痘苗之后,免疫的研究几 乎近一个世纪没有很大进展,主要由于 传染病的病原没有解决,一直到19世纪 末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 德国科学家郭霍(Robert Koch),解决了 传染病的病原主要是细菌,并能将其分 离培养,从而奠定了制备疫苗的基础。
国历史学家卡尔格·德克尔在《医药文化史》 中也说:“在中国古代医学中,预防疾病占有 十分重要地位……那时的中国人已经懂得把研 磨好的天花痂吹入鼻黏膜来预防更严重的天 花。”
对这样的记述,某些中医学家认为远远不够, 他们要争的,不是中国人是否发明了“种人 痘”,而是“种牛痘”是从“种人痘”继承而
1880年巴斯德发现鸡霍乱杆菌的陈旧培养物能 预防鸡霍乱的感染,首先创造了减毒疫苗,他 为了纪念一个世纪前Jenner的功勋而将这种方 法称之为预防接种(vaccination),并将这种 制剂称之为疫苗(vaccine),相继他又创造了 炭疽杆菌减毒疫苗、狂犬病的减毒疫苗,兴起 了主动免疫的方法(active immunization)。
1. 历史
“免疫”最早是指某些病人从某些疾病 中康复后再也不会患该种疾病的现象.
The Latin term immunis, meaning
“exempt,” is the source of the English word immunity, meaning the state of protection from infectious disease.
免疫学定义
1. 研究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2. 阐述机体抗感染而无不良后果相关机
制的学科; 3. 分辨自身和非己,并清除非己成分的
学科。
免疫学的萌芽时期 (免疫学经验时期12~18世纪)
12~17世纪,中国人种“人痘”预防天 花。
英国科技史家罗伯特·玛格塔在《医学的历史》 中说:“古代中国人懂得将脓胞结痂研成粉末 吸入鼻腔,用来预防天花,在历史上是他们首 先做到了这一步。”
Quizzes for Your Immune System (Yes/1 point/question)
• 健康状况
是否每年三次以上感冒? 是否疾病后自愈能力有问题(非用药自愈)? 是否对鹅口疮或膀胱炎敏感? 是否每年服用两次以上抗生素? 是否一年内体质大大下降? 是否有家族肿瘤史? 是否现在在接受治疗? 是否有炎症性疾病(湿疹,哮喘,关节炎 )? 是否有花粉热? 是否有超敏性疾病?
• 饮食状况
是否饮酒? 是否每天饮水少于一升? 是否每天摄入糖多于15g? 是否每天摄入少量果蔬? 是否偏爱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 是否偏爱快速食品(麦当劳、肯德基、德克
士)? 是否在清晨使用茶、咖啡、香烟等提神? 是否白天瞌睡? 是否每周摄入肉类超过5次? 是否在三餐间隔摄入大量快速食品?
主要章节
1. 免疫学概述 2. 免疫系统的细胞与组织 3. 抗原 4. 抗体 5.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组成和表达 6.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7. T-细胞
8. B细胞 9.细胞因子 10.补体系统 11.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2.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3.免疫调节 14.细胞粘附因子 15.超敏反应 16.免疫学前沿技术
1796年,琴纳为一名8岁男孩詹姆皇家学 会,但被认为是一次个别的、孤立的成功,因 此没有说服力。
1798年,琴纳总结了23个临床病例,以证实他 最初的实验。他发表了论文:《对天花,在英 国西部一些乡村尤其是格洛斯特郡发现的一种 疾病,也被人们称作“牛痘”的起因和后果的 调查》。在世界范围内,这篇论文导致免疫学 这门分支学科的诞生。
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辛瑜 marshalxy@
85326829 生工学院A-517
课本
《免疫学基础》 《Immunology》(5e),Ivan
Roitt,Jonathan Brostoff,David Male
SARS 2003
H1N1 2009-2010
• 生活状况
是否每天日晒少于1h? 是否从不进行身体锻炼? 是否长期保持坐姿? 是否抽烟? 是否周围有人抽烟而享受二手烟? 是否睡眠质量较差 ? 是否对生活现状不满? 是否压力较大、易怒、情绪不定? 是否通宵? 是否有快速的饮食习惯?
>20分:差 >10分:中等 <10分:好
18世纪,英国人爱德华琴纳 ( Edward Jenner )发明牛 痘苗,预防天花,人类最终战 胜了天花病毒。 13岁,琴纳在外科医生丹尼 尔·勒德洛身边学徒,在这期 间,一个挤奶女工的说法引起 他对天花的兴趣。她得过牛痘, 所以不会再得天花。?? 1770年,琴纳21岁,入伦敦圣 乔治医院学习医学。 1780年,琴纳开始研究天花并 进行实验。 1792年,琴纳获医学博士学位, 并继续进行天花实验。
法国科学家巴斯 德(Louis Pasteur,1822~ 1895)首先实验 证明有机物质的 发酵与腐败是由 微生物所引起。
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他 创用固体培养基,可将细 菌从环境或病人排泄物等 标本中分离成单一菌落, 便于对各种细菌分别研究。 同时又创用了染色方法和 实验性动物感染,为发现 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提供 了有利条件。
第一章 概述
Historical Perspective(历史) Innate Immunity(先天性免疫,非特
异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适应性免疫,特
异性免疫) Immune Dysfunc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免疫功能障碍及后果) 免疫系统的组织与器官
1802年,英国国会因琴纳作出的贡献和成就, 奖励他3万英镑。
经典免疫学时期,18世纪末~ 20世纪中叶
Jenner创造牛痘苗之后,免疫的研究几 乎近一个世纪没有很大进展,主要由于 传染病的病原没有解决,一直到19世纪 末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 德国科学家郭霍(Robert Koch),解决了 传染病的病原主要是细菌,并能将其分 离培养,从而奠定了制备疫苗的基础。
国历史学家卡尔格·德克尔在《医药文化史》 中也说:“在中国古代医学中,预防疾病占有 十分重要地位……那时的中国人已经懂得把研 磨好的天花痂吹入鼻黏膜来预防更严重的天 花。”
对这样的记述,某些中医学家认为远远不够, 他们要争的,不是中国人是否发明了“种人 痘”,而是“种牛痘”是从“种人痘”继承而
1880年巴斯德发现鸡霍乱杆菌的陈旧培养物能 预防鸡霍乱的感染,首先创造了减毒疫苗,他 为了纪念一个世纪前Jenner的功勋而将这种方 法称之为预防接种(vaccination),并将这种 制剂称之为疫苗(vaccine),相继他又创造了 炭疽杆菌减毒疫苗、狂犬病的减毒疫苗,兴起 了主动免疫的方法(active immunization)。
1. 历史
“免疫”最早是指某些病人从某些疾病 中康复后再也不会患该种疾病的现象.
The Latin term immunis, meaning
“exempt,” is the source of the English word immunity, meaning the state of protection from infectious disease.
免疫学定义
1. 研究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2. 阐述机体抗感染而无不良后果相关机
制的学科; 3. 分辨自身和非己,并清除非己成分的
学科。
免疫学的萌芽时期 (免疫学经验时期12~18世纪)
12~17世纪,中国人种“人痘”预防天 花。
英国科技史家罗伯特·玛格塔在《医学的历史》 中说:“古代中国人懂得将脓胞结痂研成粉末 吸入鼻腔,用来预防天花,在历史上是他们首 先做到了这一步。”
Quizzes for Your Immune System (Yes/1 point/question)
• 健康状况
是否每年三次以上感冒? 是否疾病后自愈能力有问题(非用药自愈)? 是否对鹅口疮或膀胱炎敏感? 是否每年服用两次以上抗生素? 是否一年内体质大大下降? 是否有家族肿瘤史? 是否现在在接受治疗? 是否有炎症性疾病(湿疹,哮喘,关节炎 )? 是否有花粉热? 是否有超敏性疾病?
• 饮食状况
是否饮酒? 是否每天饮水少于一升? 是否每天摄入糖多于15g? 是否每天摄入少量果蔬? 是否偏爱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 是否偏爱快速食品(麦当劳、肯德基、德克
士)? 是否在清晨使用茶、咖啡、香烟等提神? 是否白天瞌睡? 是否每周摄入肉类超过5次? 是否在三餐间隔摄入大量快速食品?
主要章节
1. 免疫学概述 2. 免疫系统的细胞与组织 3. 抗原 4. 抗体 5.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组成和表达 6.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7. T-细胞
8. B细胞 9.细胞因子 10.补体系统 11.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2.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3.免疫调节 14.细胞粘附因子 15.超敏反应 16.免疫学前沿技术
1796年,琴纳为一名8岁男孩詹姆皇家学 会,但被认为是一次个别的、孤立的成功,因 此没有说服力。
1798年,琴纳总结了23个临床病例,以证实他 最初的实验。他发表了论文:《对天花,在英 国西部一些乡村尤其是格洛斯特郡发现的一种 疾病,也被人们称作“牛痘”的起因和后果的 调查》。在世界范围内,这篇论文导致免疫学 这门分支学科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