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修订版)

合集下载

重大危险源辨识_修正版

重大危险源辨识_修正版

1.3重大危险源辨识1.3.1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定义和依据1、有关定义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贮存区: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2、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3.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所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登记建档和上报备案。

本节对该公司生产和储存的危险物质进行分类和确认,并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该公司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1.3.2.1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根据GB18218-2009标准规定:(1)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2)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以GB18218-2009标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品名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且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时,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12211≥+++nn Q q Q q Q q Λ (3-1)式中 :n q q q Λ,,21——每种物质实际存在量,t ;n Q Q Q Λ,,21——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完整版)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完整版)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1目的识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价,及时更新,为尽量减少和控制公司各项活动中的风险提供依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危险因素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工作。

3 术语3.1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

危险源根据评价可以划分为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一般危险源。

3.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认知危害、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特定危险、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3.5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疾病 (不论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相关的事件。

注1 :事故是一种造成了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

注2:没有造成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也被称为[near-miss未遂事件]、[near-hit虚惊事件]、[close call差点出事]或[dangerous occurrence危险事件]。

注3:紧急情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事件。

)3.6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分级管控根据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低风险/蓝色风险(D级)四个风险等级,并采用红、橙、黄、蓝色进行标识。

3.6.1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属于不可容许的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应由企业重点负责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等级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标识为红色。

3.6.2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属于高度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应由公司管理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控。

标识为橙色。

3.6.3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属于中度危险,应由所在车间负责管控,公司管理部负责监督落实。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申请单位:填表人:填表日期:联系电话:1.1重大危险源辨识1.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按照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定义为: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①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②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2q n—+—+……+—≥1Q1Q2 Q n式中:q1,q2, ……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贮存区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1.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催裂化项目、(蜡油)(汽柴油)加制氢项目、延迟焦化项目、油品质量升级项目)贮罐区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的危险化学品为汽油、液化气、氢、硫化氢.辨识过程见下表:由上表可见,该化工厂贮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由于各项目同在一个厂区内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因此应划为同一个单元.依据多品种危险物品共存的临界量公式 计算可知该厂生产储存场所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1。

1.3重大危险源申报辨识根据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申报范围包括:1)压力容器: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 ≥100 MPa.m³的压力容器(群).2)压力管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 (1)长输管道q 1q 2Q 2 Q 1 +…Q nq n≥1 +①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的管道;②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300mm的管道.(2)公用管道: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 mm。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分级控制管理办法(13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分级控制管理办法(13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分级控制管理办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分级控制管理办法1 范围本标准明确了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生产领域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分级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职责分工、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系统生产经营性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1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关于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浙能生﹝2016﹞474号)3 术语和定义3.1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2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及由之造成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设备设施损坏以及周边环境的严重性的组合。

根据风险大小,将风险分为四级,即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重大风险。

3.3 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存在的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有效性进行分析以及确定风险等级、确认风险是否可接受、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控制的过程。

3.4 分级控制根据不同危险源及其风险等级,确定控制级别,并从人员配备、人员能力、人员培训、设备设施、制度和规程等方面制订清晰的分级控制措施,并明确责任人。

4 工作原则4.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分级控制工作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科学辨识、客观评价、分工负责的原则,从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围绕人、机(包括设备设施和原辅物料等生产资料)、环境、管理四要素,逐级确定企业级、部门级、班组级、岗位级风险控制清单和措施,并汇编成简明扼要的“一企一册、一部一册、一班一册、一岗一册”。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者组织经营上的削弱和丢失等不利影响的物质、能量、设备、情况、活动、行为等总称。

危险源辨识是指确定、识别和分析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害,是进行风险评价以及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前提和基础。

危险源的辨识通过识别、分析和评估,对工程、设备、安全保障措施、作业过程等进行合理性判断和控制。

危险源辨识基本流程:1.定义危险源2.收集相关信息3.识别危险源4.评估危险源5.列出危险源清单危险源分类危险源按照引起事故的本质及机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人的行为类危险源:包括操作失误、疏忽大意、过度自信、粗暴、不听劝告等,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设备故障类危险源:包括设备失效、设备过期老化、操作不当损坏设备等,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3.环境因素类危险源:包括自然灾害、气象条件、地质条件、人为环境等因素,是引发事故的次要原因。

4.作业适应性与复杂度的危险源:包括人员素质、安全意识、作业类别、作业难度、作业条件等因素,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将危险源识别和分类后,对其可能导致的损失与概率进行量化及评估,以确定其对系统的影响及重要性的过程。

风险评价是确定风险大小和影响重要性的基础,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风险评价原则:1.确定评价对象2.识别和分类危险源3.估算危险源的可能性4.计算危险源的严重程度5.发现危险源的隐患6.定量风险,确定可能造成的危害性风险评价方法:1.事件树法:通过构建事件起始状态到终止状态的树形图来进行概率评估和风险分析。

2.故障树法:通过构建系统故障状态到组件故障状态的树形图来进行概率评估和风险分析。

3.风险矩阵法:将概率和影响程度以矩阵表格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可直观反映风险等级。

分级办法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影响等级,本文提出以下分级办法:1.一级危险源:发生此类危险源必然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大面积环境破坏,如爆炸、火灾、气体泄漏等。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2.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当划分出来的生产单元或储存单元内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的临界量,就辨识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依据新标准,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要按设计的最大量来确定。

2.2.1 生产厂房单元(1)单元划分起止点:液化石油气出站区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出料管道:Φ168/140/114/76mm ;设计压力:0.4MPa ,最大工作压力0.25MPa ;长度:350m 。

最大设计量:0.036t 。

(2)单元划分起止点:氧气入厂管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在用氧气管输:Φ168/114 mm ;设计压力:0.8MPa ,最大工作压力0.4MPa ;设计温度:60℃,最大工作温度:常温;长度:237m ;最大设计量:0.036t 。

(3)单元划分起止点:氧气出氧气站/氮气站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储罐出料管道:Φ168/140/114/76 mm ;设计压力:0.8MPa ,最大工作压力0.4MPa ;长度:395m ;最大设计量:0.033t 。

2.2.2 液化石油气罐区单元单元划分起止点:卸车点至用气设备。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1)地下;卧式储罐:2×60m 3;液态;充装系数0.85;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0.85MPa ;设计温度:50℃,最大工作温度:常温。

(2) (地下储罐)进料管道:Φ80mm ;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0.85MPa ;长度:55m 。

(3) (地下储罐)出料管道:Φ80mm ;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1.5MPa ;长度:10m 。

0 引言近年来,相继发生了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响水3·21爆炸等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恶性重特大工业事故,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乙醇储罐:2370×2×0.85×0.79=3180吨;乙烯储罐:3000×0.85×0.61=1555吨;液化气储罐:200×0.85×0.58=98吨;环氧乙烷储罐:200×2×0.85×0.87=295吨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危险化学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乙醇、液化气、乙烯及环氧乙烷。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

分级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物 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设备设施危险性和 人员操作危险性等因素,对重大危险源进行 科学分级。
评估结果呈现与解读
评估结果呈现
将评估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包括 重大危险源的位置、性质、等级等信息。
评估结果解读
对评估结果进行解读,分析重大危险源的特 点和规律,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同时,将评估结果与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比 对,为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对油库的油品类型、储存方式、 消防设施等进行分析,评估其发生火 灾事故的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加强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评估结 果的可靠性。
加强危险源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 的安全隐患。
完善危险源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 能力和水平。
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
关键环节
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关键环节,如重大危险源、高风 险作业等。
注意事项
在辨识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同时,要结合实际 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确保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03
评估分级体系建立
Hale Waihona Puke 评估指标设定物质危险性
根据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评估其引发事故的 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
法规与标准要求
法规要求
我国政府对重大危险源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对重大危险源 进行辨识、评估、监控和管理。
标准要求
国家和行业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管理标准,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 。
02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和方法_修正版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和方法_修正版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和方法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a) 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b)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c) 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

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d) 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e) 地下储罐。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 重大危险源辨识4.1 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1和重大危险源辨识表2。

表1 危险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物质类别及其临界量表3 毒性物质分级4.2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表1、标准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义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完整版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完整版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完整版
1.物理危险源:指那些由于物质或物理状态的特点而对人的生命和健
康构成的威胁,如高温、低温、高压、高音、高频、高脉冲电流等。

2.化学危险源:指那些对人体有毒、有害、刺激、腐蚀作用的化学物质,如有害气体、爆炸品、易燃、易爆物质等。

3.生物危险源:指那些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体引起的传染病、流行病等。

4.人为危险源:指那些由人的行为、活动等造成的危害,如动作不慎、操作失误、违章作业等。

5.自然灾害危险源:指那些由自然界的气候、地质、水文等变化引起
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

风险评价分级办法是指对不同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依据其危险性和
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分级
1.风险评估指标法: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和计算相应的风
险指标,如可燃气体的爆炸指数、有毒气体的浓度等,以评估其风险等级。

2.定性分析法:通过对危险源的观察和分析,结合相关的经验和常识,进行定性分析,将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3.定量分析法:通过对危险源的实验数据和统计数据的分析,运用数
学和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将风险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危险源
的性质和可能的危害程度,同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相应的
防控措施和措施,确保工作场所和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行业资料:________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11 页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一、基本概念1、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

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

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

3、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4、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5、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6、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1)、能量、有害物质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因害因素。

B、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A、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B、人员失误C、管理第 2 页共 11 页缺陷D、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二、危险源的辨识方法一般危险源的辨识(1)、按GB/T13861-xx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其中类型)——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种类内容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运动件外露、密封不良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或距离不够等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静电、雷电、电火花噪声危害机械、振动、流体动力振动等振动危害机械振动、流体动力振动等电磁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辐射核放射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液体飞溅、坠落物等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熟料、水泥、蒸汽、烟气等作业环境不良粉尘大、光线不好、空间小、通道窄等信号缺失设备开停、开关断合、危险作业预防等标志缺陷禁止作业标志、危险型标志、禁火标志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B、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种类内容易燃易爆物氧气、乙炔、一氧化碳、油料、煤粉、水泥包装袋等自燃性物质原煤及煤粉等有毒物质有毒气体、化学试剂、粉尘、烟尘等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的气体、液体、固体等其他C、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种类内第 3 页共 11 页容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能传染疾病的动物、植物等致害动物飞鸟、老鼠、蛇等致害植物杂草等其他D、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等。

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修订版)

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修订版)

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修订版)一、啥是危险源辨识呀。

大家知道不,危险源辨识就是找出那些可能会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者环境破坏的源头。

就好比咱们走在路上,得知道哪些地方可能有坑,哪些东西可能会砸到咱,这就是在辨识危险源啦。

在咱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都藏着不少危险源呢。

比如说在实验室里,那些化学试剂要是不小心碰倒了,可能就会发生危险;再比如说在宿舍,乱拉电线也可能引发火灾。

所以呀,咱们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把这些危险源都给找出来。

二、怎么去辨识危险源呢。

这里面可有不少小窍门哦。

咱得先对周围的环境和活动进行仔细观察。

比如说在工厂里,看看那些机器设备有没有老化、有没有防护装置;在建筑工地,瞧瞧那些脚手架搭得稳不稳。

这就像是给咱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来个“大体检”。

然后呢,还得收集相关的信息。

像一些设备的操作手册啦,里面可能就会提到这个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还有以前发生过的事故案例,从别人的教训里咱也能发现不少潜在的危险源。

比如说某个工厂以前因为工人没按规定操作机器,结果出了事,那咱就知道这个操作环节可能存在危险,以后就得特别注意。

还有啊,和身边的人交流也很重要。

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说不定就能发现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比如说在宿舍,大家一起说说自己觉得哪些行为可能有危险,像在床边放个热得快烧水,这就挺危险的,大家一交流就都知道要注意啦。

三、危险源分级方法来咯。

找到危险源之后,咱还得给它们分个级,就像给学生考试打分一样,看看哪个危险程度高,哪个低。

一般来说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分级。

1. 可能性。

就是这个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比如说在马路上闯红灯,那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但要是偶尔在人少的地方没走人行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相对小一些。

2. 严重性。

要是这个危险源一旦引发事故,后果会有多严重。

像在加油站打电话,要是引发爆炸,那后果肯定超级严重;但要是在教室里不小心把笔掉地上了,顶多就是吓自己一跳,后果就不那么严重。

危险源辨识及分类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分类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分类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辨识及分类方法:1.职业健康及安全风险评估(OHSRA)方法:OHSRA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它旨在识别并评估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识别危险源:通过观察、访谈和文件分析等方式,确定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评估危险:评估每个危险源的潜在影响和暴露风险。

这可以通过量化或定性方法来实现。

-风险控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识别的危险源。

2.HAZOP分析方法:HAZOP(危害和操作性研究)分析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旨在识别和评估工业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和操作失误。

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准备:确定要进行HAZOP分析的过程和目标。

-分析:通过分析每个过程步骤的参数和变量,识别潜在的危害和操作失误。

-评估:评估识别到的每个危害和操作失误的潜在风险和严重性。

-措施:提出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危害和操作失误。

3.风险矩阵方法:风险矩阵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源分类方法,它将危险源按照概率和严重性来分类。

通常使用颜色来表示不同的风险级别。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识别危险源:通过观察、访谈和文件分析等方式,确定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评估危险:评估每个危险源的概率和严重性,并将其绘制在风险矩阵上。

-分类:根据风险矩阵的颜色分类,将危险源分为不同的风险级别。

-措施:根据风险级别,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识别的危险源。

4.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方法:FMEA是一种通过分析故障模式及其潜在影响来识别和分类潜在危险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识别故障:通过观察、访谈和文件分析等方式,确定可能的故障模式。

-评估影响:评估每个故障模式的潜在影响和严重性。

-确定原因:确定故障模式发生的可能原因。

-推导措施:根据故障模式的潜在影响,决定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辨识及分类方法。

组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二篇)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二篇)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工作环境、作业过程、设备设施等的观察和分析,识别可能对人员、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损坏或影响的因素。

危险源可以分为两类:自然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

自然危险源包括地震、洪水、气象灾害等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因素。

人为危险源包括不安全的作业行为、设备故障、化学物质泄漏等与人的活动有关的因素。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 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工作环境、作业过程、设备设施等相关的信息,包括工作场所的平面图、作业流程图、设备设施的操作手册等。

2. 分析工作环境:观察工作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是否存在崩塌、滑坡、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

3. 分析作业过程:分析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例如高处作业、机械操作、化学品接触等。

4. 分析设备设施:分析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是否存在故障、老化、缺乏维护等问题。

5. 识别危险源:根据分析结果,识别可能对人员、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损坏或影响的因素。

二、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价危险源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物理危险源: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温、高压等对人体产生直接伤害的因素。

2. 化学危险源:包括有害化学物质、爆炸性物质、易燃物等可能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3. 生物危险源:包括病原体、毒素、有害生物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生物因素。

4. 人为危险源:包括违章作业、不当操作、安全管理不善等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危险。

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需要对危险源进行量化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设备或环境的可能损害程度和发生概率。

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

风险矩阵法是根据风险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等级的方法。

将风险程度和发生概率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危险源的评分确定其对应的风险等级。

一般将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等四个等级。

层次分析法是将不同的因素按照层次结构进行排序,并进行权重分配。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模版(三篇)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模版(三篇)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模版1、引言在各类工程项目和生产活动中,危险源的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危险源的准确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工程项目和生产活动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对危险源的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分级办法模板。

2、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程项目和生产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和分析。

它的目的是找出可能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风险的因素,并加以控制。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现场调查、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

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和生产活动,危险源的辨识内容也会有所差异。

3、危险源分类危险源可以根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

常见的危险源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性危险源:如高温、高压、噪声、震动、辐射等。

这些危险源具有直接的物理效应,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2)化学性危险源:如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

这些危险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3)生物性危险源:如病原体、虫害、有害微生物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在工程项目和生产活动中传播并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4)机械性危险源:如旋转部件、起重设备、运输设备等。

这些危险源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能量,并可能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伤害。

(5)火灾和爆炸危险源:如易燃物质、电气设备、火药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并对工程项目和生产活动造成重大的损失。

4、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的风险程度。

风险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其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2)评估危险源的暴露程度,即人员接触危险源的频次和时间,以及与危险源接触的距离和方式。

(3)评估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即危险源造成的伤害和损失程度。

9.2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9.2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发生事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

危险源分级实质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价。

危险性评价方法按严重性、可能性、危险度、危险级别进行。

1、按严重性分级该方法采用严重性等级表示危险的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的分为若干等级,称为危险事件严重性等级,通常分为四级,如表1所示。

表1 危险事件严重性分级严重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后果说明Ⅰ灾难的人员死亡或工程报废Ⅱ严重的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或工程严重受损Ⅲ轻度的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或工程严重受损Ⅳ轻微的人员伤害程度和工程损坏程度轻于n级2、按可能性分级该方法采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表示危险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相对地分为若干级,称为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等级,通常可分为五级,如表2所示。

表2 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等级说明单个项目具体发生情况总体发生情况可能性等级A 很可能在一年会发生若干次发生过若干次B 可能在三年会发生若干次发生过C 有可能不易发生,但有可能发生不易发生,但有理由可预期发生不易发生D 不太可能不易发生,但在意外的、特殊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极不易发生E 不可能极不易发生.以至于可以认为不会发生3、按危险度分级以危险事件的严重性等级作为表的列项目,以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等级作为表的行项目制成二维表格,如表3所示。

其中行列的交点上给出的值为定性的加权指数,又称为危险评价指数。

危险评价指数是综合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确定的,通常将最高危险指数定为1,对应危险事件、发生过若干次并有灾难性的后果的事件,最低的危险指数定为20,对应危险事件是极不易发生,并且后果轻微的事件。

表3 危险度的矩阵判断Ⅰ(灾难的) Ⅱ(严重的) Ⅲ(轻度的) Ⅳ(轻微的)A 1 2 7 13B 2 5 9 16C 3 6 11 18D 8 10 13 19E 12 15 17 204、危险分级标准根据上表的评价结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或划分出不同的危险等级。

危险源辨识和分级方法

危险源辨识和分级方法

附件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一、危险源类别危险源即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包含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危险作业等二、名词解释(一)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二)可接受风险acceptable risk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三)重大风险major risk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四)风险点risk site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五)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六)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七)风险分级risk classification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八)风险分级管控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九)风险控制措施risk control measure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十)风险信息risk information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三、风险点确定1 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的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根据生产线不同装置、作业活动等按照生产装置、辅助设施、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
一、危险源类别
危险源即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包含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危险作业等
二、名词解释
(一)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二)可接受风险acceptable risk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三)重大风险major risk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四)风险点risk site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五)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六)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七)风险分级risk classification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八)风险分级管控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九)风险控制措施risk control measure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十)风险信息risk information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三、风险点确定
1 风险点划分原则
风险点的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根据生产线不同装置、作业活动等按照生产装置、辅助设施、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对于系统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重点进行管控。

四、风险点划分方法
安全科组织工艺、技术、设备等专门小组力量,与现场车间员工、管理人员一起发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排查。

五、确定风险点
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风险点:(例)
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公司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将排查出的风险点名称、风险点详细位置、诱发事故类型等信息汇总填入风险点排查表。

格式见《风险点辨识信息表》
风险点辨识信息表(例)
填报单位:填表人:填表时间:年月日
六、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对所有风险点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包括辨识方法的选择、辨识范围的确定、辨识活动的开展等环节。

(一)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公司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辨识。

对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对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保持工作危害分析记录及危险源辨识信息表。

对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

(二)危险源的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风险点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辨识过程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1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2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4原辅材料、成品等的运输过程;
5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6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7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8气候及环境影响等。

(三)危险源辨识步骤:发动全员参加、讲述方法、辨识、填写危险源信息、汇总、审查补充完善。

1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依据GB/T 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物、环境、管理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

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2辨识危险源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

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

例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等。

3危险源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4危险源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四)危险源辨识信息台账
将按照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辨识的风险点的危险源及可能的事故类别、位置等相关信息填入下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信息表
填报单位:填表人:填表时间:年月日
七、风险评价
对识别出的每项危险源,均应进行风险评价。

通常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评价其风险程度。

评价方法过程中,对各项指标的取值和风险程度的选择,遵循企业建设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确定的风险准则的要求取值评价。

并将评价计算结果填入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信息表》。

(一)风险评价方法及取值标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简称LEC)。

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

D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

根据企业的实际确定取值标准如下:
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
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