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心性学看人文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儒家心性学看人文精神

丁怀超

(时代出版传媒公司合肥 23007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迅速世俗化和商业化,人们在80年代对于思想和文

化的热情急剧降温,而对于金钱和物欲的追逐,成了几乎所有生活活动的动力。纯粹高雅的文学和艺术不再能够打动人,哲学、美学和历史,人们更是弃之如弊履。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和技术

主义几乎成为人们的全部精神信条。人文知识分子迅速边缘化。这可以看作当代社会的价值的殒落,或者说是精神的危机。有学者称之为“人文精神的危机”,主张为了社会的健康进步,要再次强调人文精神的价值,重建中国人文精神。这种关于人文精神重建的呼唤,固然不同于坚守儒

门的唐君毅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出的同样的声音,但也引发我们了对于儒学心性学的关注和思

考。

如果说,“诠释学是关于文本理解、自我理解和自我塑造”的学问(潘德荣语),那么也可

以说,心性学是我们的先人关于自身理解和自我塑造的学问。儒家的心性学是在与道家和中国佛

学的相互激荡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道家的心性学以老庄为代表,讲究无为、逍遥、心斋、坐忘、朝彻、见独,以超越日常生活,走向诗意的栖居为指归;中国佛学的心性学亦即佛性论,则主张

以空为指,以善为归,通过自我的修炼,摆脱尘世间的烦恼,走进深山和来世。儒家的心性学汲

取了佛道两家的资源,又经数代学者加以整合、守正、出新,形成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学说理论。

它包括许多理论内容,广泛涉及天人、心性、性命、性情、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已发未发、天

理人欲、良知呈现、本体工夫等复杂问题。儒家心性学内容非常丰富,强调的就是人应该挺立于

天地之间,通过读书明道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自我确立,自我把握,自我修炼,自我成长,

实现安身立命,乐天知命,走向成圣成贤,顶天立地。我们这里关于儒学家心性学的介绍,当然

并不是全面的介绍,而且介绍的立足点在于突出其合理因素。从儒家心性学的几个重要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它对于我们的人文精神重建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强调生命本体与世界本体的统一,这是儒家心性学的突出特征。在儒家看来,人作为天地

万物之灵,人的生命在世界上最为宝贵。而人的精神价值则是儒学强调的核心价值,道德的理性和道德的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特征。孔子罕言“性与天道”,很少讨论世界本体之类的

问题;但是,他断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主张人自身对于生活世界的内在超越。孟子强调“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认为离开了人的心灵去讨论世界本体,没有什么意义。人的内心深处潜藏着向善的因素(所谓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四端”),人生何以实

现善的德性?则是个人后天自我努力的结果。而只有真正体认了内在生命的仁心和创造性,人

才能完成安身立命的理想,实现生命自身的意义。在宋明新儒家看来,世界的本体与人生的本体

密不可分。程颢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安有知人道而不

知天道者乎?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人道,天道自是天道?”(同上书卷一八)“仁”与“理”都

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天地的生生之德便是所谓的“仁”。王阳明也曾经明确提出:“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传习录》下)宋明新儒学可

以粗分为气、理、性、心四个系统。“气本论”者强调太虚之气,“理本论”者强调天地之理,

“性本论”者强调天地与人生之性,“心本论”者强调人类之心。无论他们对于本体的强调如何

千差万别,却都是联系着人生讨论世界本体问题,都是主张通过学术的研究和精神的修炼,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谓“为天地立心”,就是确立

与人生密切相关的世界本体;“为生民立命”,就是强调人生的道德理性和道德自觉;为往圣继绝学,则是强调自觉继承先秦儒学的道统意识;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儒家为社会和人生创造美好

未来的历史使命感。张载的“四句诀”,为后代儒家所认同,真正把人生的生命本体与天地本体

统一了起来。

儒家的理论思想气象高远,精神博大精深,境界引人入胜。儒家心性学是儒学的核心内容,

也是儒学的生命力所在。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民族国家、政党政治、公民社会和经济全球化已经

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和现实,我们很难设想儒家还能够继续成为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儒学治世的思想已经无法再予以实施。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我们却仍然能够自觉地把儒学的心性学作为人生修养的指南,走上内圣的道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仍然是儒家心性学的活动舞台。今天,我们要重建人文精神,就必须进一步考虑本体论的

重建。我们所需要的本体,不是脱离了人和人的生活的理论假设,而是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本体;我们所需要的本体论,是与民族文化遗产血肉相连的哲学本体论。

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这是儒家心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心性是什么?心在儒家那里有着思

维的器官、道德的主宰和精神的本体三重含义;性在儒家那里既指事物的本性,又指人类的属性。儒家重视人的心性修养,事实上也就是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论语》中所褒扬的“孔颜乐处”,

记载了孔子对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的赞叹。这里

所赞叹的是对于精神价值的推重,是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主张人要超越对于功名富贵的庸俗计

较和追求,而去追求那高远淡泊的精神境界和安身立命的道德情操。孟子强调“人与禽兽相异者

几希”,认为正是人的精神价值使得人不同于动物。理学大家朱熹,突出的强调人的心性的价值

和意义。他说:“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

所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四书集

注》)朱熹还主张“心统性情”,强调主体精神的统领作用。他说:“仁义礼智,性也,体也;

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情也,用也。统情情该体用者,心也。”(《朱文公文集》卷五六)“性以

理言,情乃发动处,心即管摄性情者也。”(《朱子语类》卷五)宋明新儒学极为重视对于心性

修养这种精神价值的追求,无论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还是胡宏、朱熹、陆九渊、

陈献章、王守仁、刘宗周,他们都是重视人生的精神价值的典范,都是体验“孔颜乐处”的力行者。我们可以说,除了晚明时期由于王学的泛滥所流行的假道学,造成“满街都是圣人”之外,

宋明新儒学对于精神价值的重视,是真诚无欺的。

儒学家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人生的实践中,都把道德价值看得高于财富和权势,主张人要有追求圣贤的精神。这种具有神圣感的精神追求,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内圣精神,它构成儒学心性学最基本的特征。我们知道,人之所以为人,他的精神价值是突出的,以马斯洛为代表的现代存

在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生对于真、善、美等价值的精神追求,远远超过对于感官欲望的满

足的享受。在保障其生命存在的前提下,应该把人的精神价值提到更高的位置。生为一个人,我们不仅应该感到荣幸,值得骄傲,而且应该感到责任重大,志存高远。我们不能因为要发展经济、要办好企业,就可以不尊重人,不关心人的精神和心灵。安顿好人的精神和心灵,是保障人的生

活质量和保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是促使人成长为真正的人、纯粹的人的重要条件。无神论者虽然不相信宗教主张的神灵崇拜,但是,也同样应该重视众生之心灵的安顿,强调对于人类精神价值的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