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身上的物理问题
物理好题精选一
1、人的体温是由“下丘脑”中特殊神经细胞组织控制的,它对人体体温的变化很敏感,当下丘脑温度高于37℃时,人体散热机制(如血管舒张,出汗等)就会活跃起来。
已知37℃时蒸发18克汗水所需要的能量为4300焦。
现有一中年人漫步行走时,每秒钟体内产生的热量为35焦,而此时人体通过传导、辐射等方式(不包括出汗)产生的散热功率只有33瓦,因此还要通过出汗的方式才能保持37℃的体温不变。
那么此人漫步行走1小时出汗约()A 20克B 30克C 40克D 50克2、一个置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木块在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了测定桌面与木块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应选择下列哪组实验仪器( )A.量筒,温度计 B.弹簧秤,刻度尺 C.天平,秒表 D.电压表,电流表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跳高运动员先后用背越式和跨越式两种跳高方式跳过某一高度,该高度比他起跳时的重心高出h,则他从起跳后至跃过横杆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A.都必须大于mgh B.都不一定大于mghC.用背越式不一定大于mgh,用跨越式必须大于mghD.用背越式必须大于mgh,用跨越式不一定大于mgh4、如图4所示,B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A、B间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则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是.(A)A、B都克服摩擦力做功 (B)摩擦力对A不做功,B克服摩擦力做功(C)摩擦力对A做功,B克服摩擦力做功 (D)摩擦力对A、B都不做功5、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木块B的左上端,用恒力F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的功为W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地面上自由滑动,F做的功为W2,比较两次做功,可能是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比较6、粗细均匀长L重G的木棒横卧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提起一端使木棒以另一端为支撑点慢慢成竖立,此过程中做功至少是:A.0.5GL; B.GL ; C.2GL ; D.不好判断.7、重为G的均匀硬棒悬于O点成竖直,现在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过θ角,如图,则棒在转动过程中:A.拉力做功,拉力逐渐增大;B.拉力做功,拉力逐渐减小;C.拉力不做功,拉力逐渐增大 ;D.拉力不做功,拉力逐渐减小.8、在体育课上推铅球比赛中,甲把铅球推出7m,乙将铅球推出6m,则:A、甲做功一定比乙大;B、甲做功一定比乙小;C、甲、乙做功可能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6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
例谈人体中的物理现象
关键 词 : 呼吸
中图分类 号 : 3 R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2 3 9 ( 0 90 () 0 1- 1 17 - 7 12 0 )3a一 2 0 8
血 的 力 量 , 产 生血 压 、 动血 液 循 环 的 根 是 推
人体 生 命活 动 中 的物理 现 象 比比 皆是 , 不胜 枚举 。 限于 篇幅 , 现仅 举 几例 加以 讨论 。
Ilii j2II 2Ii l2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
学 术 论 坛
例 谈 人体 中 的物 理 现 象
( 州卫生学 校 宿 摘
液 流 动 ,能量 转 换 等 物理 现 象 。
张 伟 建 安徽宿 州
24 0 ) 3 0 0
要 : 体 的生命活 动伴随 着物 理现 象, 理知 识是 了解 生命 现 象 、探讨人 体 生命活 动的基 础 。本文主 要讨论 了人体 的呼吸 、血 人 物
2血 液流动
2 1 液循 环 .血 人 体 的血 液 循 环 包 括 体 循 环 和 肺 体 循 环 。 体循环 为例 , 以 其途 径 是 : 左心 室 收 缩 把 血 液送 入 主 动 脉 , 陆续 经 由大动 脉 、 并 小 动 脉 及 其 分 支 送 达 并 联 的毛 细血 管 , 后 然 又经小静脉 、 静脉 、 静脉 回到右心房 。 大 腔 虽 然 心 脏 射 血 是 断 续 的 , 由于 血 管具 有 但 弹性 , 及血 流本 身惯 性 和 粘滞 性 等 原 因 , 以 使血液在血管中形成连续流动。 在 讨 论 血 液 的 流 动 时 , 须 考 虑 生 命 必 系 统 的 复 杂 性 。 液 循 环 系 统 包 括 动 力 和 血 管路 两 部 分 。 其动 力部 分 是 心脏 , 路部 分 管 是血 管 。 液 在 循 环 系 统 中 的 流 动 是 比 较 血 复 杂 的 。 要 原 因是 : 一 , 液 是 由血 浆 主 第 血 和血 细 胞 、 、 机 化 合物 等 所 组 成 的粘 滞 水 无 性 液 体 ; 二 , 液 的 粘 滞 系 数 不 是 恒 定 第 血 的 ; 三 , 管 富 有 弹 性 , 液 在 流 动 中要 第 血 血 受 到 血 管 弹 性 和 体 温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都 这 说 明 了血 液 不 同 于 一 般 的 粘 滞 性 液 体 , 它 是一 种 复 杂 的 粘 滞性 液 体 。 血 液 循 环 可 以 近 似 地 看 成是 不可 压 缩 液 体 在 血 管 中作 定 常 流 动 。 流 平 均 速 度 血 与 血 管 横 截 面 积 的 关 系 , 用 流 体 力学 的 可 连续 性原 理 来近 似地 讨 论 。 以 体 循 环 为 例 , 条 主 动 脉 分 成 多 条 一 大动 脉 , 又分 成 更 多 小 动脉 。 动 脉 的截 面 主 积约 3 m ~4 m 血流 速 度最快 , 均( o c c , 平 2~ 3 )m/ 。 于从 动 脉 到 毛 细 血 管 , 管 的 Oc s 由 血 总 横 截 面 积 逐 渐 增 大 , 毛 细血 管 到 静 脉 而 血管 的总横截面积 又逐渐减小 , 由连 续 性 原理 可 知 , 流 速 度 从 动 脉 到 毛 细 血 管 将 血 逐 渐 减 慢 , 从 毛 细 血 管 到静 脉 又 逐 渐 加 而 快。 由于 毛 细 血 管 总 数 量 多 , 总 截 面 积 其 约为 主动 脉 弓的 7 0 0 倍 , 按连 续性 原 0 ~8 0 若 理 计 算 , 血 流 速 度 应 为 主 动 脉 弓 血 流 速 其 度的 1 0 ~1 0 , 0 O ~0 0 )m/ 。 /7 0 /8 0 约( . 3 . 5c s 但 实 际 上 , 细 血管 中的 流 速 略大 于 此 值 , 毛 这 是 因 为 在 平 时 全 部 毛 细 血 管 并 不 同 时 开 通 , 有 一部 分是 闭锁 的 , 开 通 的 毛 细血 总 所 管 总 截 面积 小 于 上 述 估 计 值 。 到 了静 脉 而 之后 , 着 截 面积 的 逐 渐减 小 , 流 速 度 又 随 血 有所 增快 , 到达 下 腔 静 脉 时 , 血 流 速 度 在 其 大约 为( 8~l )m/ 。 Oc s 还 应指 出 , 面讨 论 的血 管 横截 面 积是 上 指 同类血 管 的总 横截 面 积 。 由于 血液 的 粘滞 性 , 血 管 的 同一 截 面 上 , 在 靠近 管 轴 处血 液 流速 大 , 靠近 管 壁处 流速 小 。 因此 . 上面 讨论 的流 速 , 它是 指 血 管 横 截面 上 的 平 均 流速 。
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物质世界,物理因素在人类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同的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科学家们对于这一方面的探索仍在不断进行中。
一、电磁辐射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磁辐射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污染物。
人类生活在一个电磁环境中,电脑、手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在我们周围不断工作,产生的电磁辐射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理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甚至出现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此外,长期的电磁辐射还可能引发慢性疾病,如癌症、肝病、心脏病等。
在现代社会,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无法离开它们。
因此,如何降低电磁辐射的危害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是人类非常熟悉的一种物理污染物。
它会持续不断地危害人们的健康,许多疾病都与其有关。
空气污染主要包括灰尘、烟雾、大气污染物和有机物等,这些污染物都可以引发许多疾病。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空气污染的小颗粒物经常进入肺部,导致呼吸困难,加重哮喘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不仅如此,空气污染还可能诱发心脏病,甚至是中风。
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还可能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三、氧气的重要性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理因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呼吸是同时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方式。
氧气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太空探索中,人类需要呼吸氧气才能进行日常活动,空气中缺氧会导致人类失去生命力。
人类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大量的氧气——每天晚上睡眠时,机体的细胞、神经和肌肉都需要充足的氧气,保证人类身体的各项机能正常。
缺氧会导致心肌缺血、抑郁症、头痛等疾病的发生。
四、水的重要性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它可以流通于各个器官和细胞之间,充当着人体内部的“输送工具”。
人体中的物理知识总结
人体中的物理知识总结第一,力学知识: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人体中,力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体运动的原理。
比如,骨骼系统是由骨骼、肌肉、关节等组成,通过肌肉的收缩产生力,作用在骨骼上,从而导致人体的运动。
此外,力学知识还能解释人体的平衡机制和姿势调节等现象。
第二,电磁学知识: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场、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人体中,电磁学知识有很多应用。
例如,神经传导是基于离子在神经细胞膜内外移动形成的电位差来实现的;心脏通过电信号的传导来生成心电图;医学成像技术中的核磁共振、X射线和超声波等都是应用电磁学原理实现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观察和诊断。
第三,热学知识: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和转化的科学。
在人体中,热学知识帮助我们理解人体的热平衡和温度调节机制。
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产生大量热能,通过血液的循环、汗腺的排汗等方式调节体温。
此外,人体的皮肤和衣物对外界温度的传导也受到热学原理的影响。
第四,声学知识:声学是研究声波的传播和特性的学科。
在人体中,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声音的产生和听觉的原理。
例如,人体通过声带产生声音,并通过空气中的声波传播到外界,其他人可以通过听觉接收这些声波并理解其中的信息。
第五,光学知识: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特性的学科。
在人体中,光学知识有很多应用。
比如,人眼的视觉原理是基于光的传播和折射形成的;眼球中的晶状体和角膜能够将光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实现对光的成像;医学中常用的显微镜、望远镜和眼镜等,都是基于光学原理实现的。
总之,人体中的物理知识涉及到力学、电磁学、热学、声学和光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通过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促进医学和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发展。
有关人体的物理知识
有关人体的物理知识作者:钱新民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4年第02期新课标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从物理走向生活,再从生活走向物理.也就是说,要把学到的物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只有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用,才能变科技为第一生产力.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只要平时注意多观察,多思考,多做实验,就会发现原来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或可以用物理进行解释的现象.这里本人把平时收集的人体上的一些有关物理知识和现象,奉献于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一、人体的力学知识1.与压强有关的知识和现象(1)人呼吸时,依靠肺内气压和体外大气压强的差异人吸气时,胸廓扩大,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的气压下降,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人在呼气时,胸廓收缩,肺的容量减小,肺内的气压增加,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外界空气,完成呼气动作.燃放礼花时发出巨大的响声,该怎么办呢?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这样鼓膜内外的气压能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2)人的许多生理现象跟大气压大小有关系,高山反应就是常见的一种.高山反应也叫高山病.主要原因是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低,人们呼吸时,吸入的氧气的分压也低、造成肺泡中的氧分压降低,血液中的含氧量减小.平原地区的青年人在高山地区居住一段时间后,对高山气候的适应能力和缺氧的抵抗能力都会提高,一般说高山病的急性症状也就会逐渐减轻.(3)人体的血压血液属液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有侧压力,产生压强.血管无论在什么位置都有压强,即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都有血压.各类血管的血压随它们在血液循环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不同,主动脉血压维持较高水平,对于推动血液循环,维持血流速度,保持足够的血流量,具有重要的意义.(4)女性穿的高跟鞋能产生很大的压强女性穿的高跟鞋的鞋底很小,与地面接触受力面积很小,当压力不变时压强很大.男女跳舞时,女舞伴的高跟鞋可以对地面产生几百万帕的压强,一不小心就会踩断男舞伴的脚骨.2.与摩擦有关的知识和现象(1)拔河比赛时,穿上新球鞋和调整好姿势增大摩擦力,取得比赛的胜利.新球鞋鞋底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花纹,比赛时增大了脚与地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比赛时人体还要向后倾倒,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在后倾时,绳作用在手上的拉力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分力,增大了脚与地面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2)单杠运动员上杠前手上要涂白色的镁粉,上杠后手又不能抓杠太紧,为什么呢?手上要涂白色的镁粉,增大手和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运动员双手吊在杠上不会掉下来.上杠后手不能抓杠太紧,减小杠对手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这样运动员在杠上才能轻松圆满地完成动作.这二者并不矛盾,恰恰说明摩擦力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有害的.(3)溜旱冰时,溜冰鞋的滚轮是为了减小摩擦力.要减小摩擦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即改变摩擦的类型,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这样大大地减小了摩擦力,溜冰时才能更省力滑得更远.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你还知道哪些呢?3.与浮力有关的知识和现象夏天酷暑难熬,游泳是较好的避暑方法.你一定记得小时候不会游泳时呛水的痛苦经历吧,而到了你会游泳时,为什么能在水面上自由自在的扑击水浪呢?原来人在水中的浮沉与受到水的浮力和人的重力有关.当人在呼气时,胸廓体积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人受到的浮力也就小,这时由于浮力小于重力,使人下沉;人在吸气时胸廓体积大,受到的浮力也就大,而人的重力没变,这时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人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在吸口气上浮,而呼口气下沉的体验中,可以知道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4.与杠杆有关的知识和现象(1)人身上有206块骨,其中有许多起着杠杆作用,当然这些起杠杆作用的骨,不可能自动地绕支点转动,必须受到动力的作用.这种动力来自附着在它上面的肌肉.人前臂的动作最容易看清是个杠杆了,它的支点在肘关节.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松弛时,前臂向上转引起曲肘动作,反之引起伸肘动作.当肱二头肌只要缩短一点可以使手移动相同大的距离,可见前臂是个费力杠杆.(2)俯卧撑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进行俯卧撑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点是支点,动力是地面对手的支持力,阻力是重力,作用在重心处,整个身体是个省力杠杆.长期经过这种训练的人腰板挺拔,胸肌发达,身体素质良好.5.与惯性有关的知识和现象(1)洗手后怎样除去手上的水?洗手以后手上沾附了一层水,只要用力甩一下,水就会离开向前飞去.原来手和水一起运动,当手到达某一位置后停止运动,而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离开了手.如果不这样做,我们要用好几张餐巾纸才能擦干手,浪费了资源.(2)衣服上吸附了一层灰尘,通常的情况下,只要用手拍几下就可,这是为什么?原来衣服和灰尘是静止的,当用手拍衣服后,衣服在手的作用下向后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灰尘和衣服分离,灰尘又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衣服恢复到清洁的状态.(3)站立在公共汽车上的人,随着汽车启动和刹车会后仰前倾.汽车启动时,汽车做加速运动,而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人要后仰;汽车刹车时,汽车做减速运动,而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人要前倾.所以人在行驶的汽车上站立一定要抓牢扶手,否则容易出现伤害事故.6.与人体工程学和人体力学原理有关的知识和现象(1)挑战跳高极限改进动作姿势不断刷新纪录的体育项目当之无愧是跳高,跳高成绩的每次飞跃都与更加科学的跳高姿势密切相关,从跨越到剪式再到滚式然后到俯卧式,最后创造现在的背越式,把跳高纪录提高到2.45米.(2)换一种姿势来起跑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男子百米竞赛时,大部分选手采用传统的站立姿势,只有一位选手采取蹲踞式并夺得了冠军.通过对站立式和蹲踞式起跑姿势进行力学对比分析:蹲踞式起跑的水平支撑反作用力明显大于站立式起跑的水平支撑反作用力;蹲踞式起跑时获得的水平后蹬力要大于站立式,这使加速过程缩短,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最高速度.7.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关的知识和现象(1)人吃饭后,食物的生物质能转化为人体内的化学能储存起来.在步行和跑步时,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是体内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提供人运动时需要的能量.(2)跳高运动员比赛时,先要助跑一段距离获得较快的速度,这样就能跳得更高.这是因为运动员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向上跳起时转化成的重力势能也越大,飞跃的高度越高.二、人体上的热学知识1.人体的温度人是恒温动物.正常人体的直肠温度平均为37.3 ℃,接近于深部的血液温度,口腔温度比直肠温度低0.2℃~0.3℃,平均约为37 ℃,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又低0.3 ℃~0.5 ℃,平均约为36.7 ℃.临床上一般采用从腋窝、口腔或直肠内测量体温的方法.人在生病时提问会有较大变化,但一般不会超出35℃~42 ℃的范围,因此体温计的量程为35 ℃~42 ℃,分度值为0.1 ℃.2.热胀冷缩买皮鞋时有经验的人总是穿上一双鞋在商场里来回走动好长一段距离才放心地买下.原来人的脚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当人走路时,脚与鞋底摩擦,产生热量,使脚上的温度上升,脚要膨胀变大,鞋的大小要满足脚能穿得上.如果脚不走路,鞋刚好能穿上,而一旦走起长路来,脚变大,鞋压迫脚,这样的滋味可不好受啊.所以说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穿了以后才知道.3.物态变化(1)汗液的蒸发夏天天气温度高,人很容易出汗,汗液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不会升高.如果用电风扇吹人体,加快了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的汗液的蒸发,人就会感到凉爽.晚上睡觉时,喜欢把四肢舒展,这样增大了汗液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而在冬天睡觉总是抱成一团这是为了减小身体的表面积,从而减小了汗液的蒸发.人剧烈运动后要及时做好保暖工作,否则由于汗液蒸发吸收热量致冷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2)水蒸气液化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屋外走进屋内,眼镜上一片模糊看不清屋内的东西.这是因为眼镜镜片温度较低,而屋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较高,水蒸气遇到温度比它低的镜片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上面.双手冰凉,用嘴对着哈气,慢慢地手感觉热起来,而且有点湿漉漉,这是因为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手液化放热.跑步时嘴边出现的白汽也是水蒸气的液化.三、人体上的光学知识1.光的直线传播晚上,人经过路灯时影子的长度要发生改变,先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在路灯的正下方最短.白炽灯照到手上,双手合拢组成不同的形状,可以在墙壁上留下如山羊、小鸟等影子.这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后光到达不了的地方就形成阴影.2.光的反射人不是光源,本身并不发光,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对方的脸呢?当光照到他人脸上,脸把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于是看到了对方3.光的折射人的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球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象,视觉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就看到了物体.人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正常的眼睛都能把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能很好地看清远近不同处的物体.当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在先后方向上太长,这就是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视力;当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在先后方向上太短,这就是远视眼要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近视眼或远视眼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许多不方便和麻烦的地方,所以中小学生要爱护自己的眼睛,预防近视及早做起.4.人身上的红外线与紫外线(1)人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辐射的红外线大大增加,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2)当太阳光中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到人体上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人对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害的,轻则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所以夏秋两季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较多,不要过多地在阳光下曝晒.四、人体上的声学知识1.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1)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彼此之间主要靠语言进行交流信息,那么人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当人讲话时,空气从肺部经器官呼出,呈一定张力的声带由于气流的不断冲击,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2)音调高低取决于声带的长短、松紧和声门的大小.说话声频率大约为100 Hz~300 Hz,男声较低,女生和童声较高,这是由于男人的声带比女人和儿童宽的厚,而张力差不多,所以振动频率较低.(3)响度取决于气流的大小和速度.当对着远处的人喊话时,手放在嘴边做成喇叭形,这样使声音传得更远.原因是喇叭形手掌使声音集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减小声音的散失.(4)音色取决于声带的材料和结构.当背后有人讲话时尽管看不到对方但可以判断是谁在讲话,原因是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双耳效应人耳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这是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位的基础.3.声音的空气传播和骨传导我们讲话时不但对方能听到声音而且自己也能听到声音,如果把自己的声音录制下来后由录音机播放,再去倾听,那么我们感觉到两种声音并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前者声音除了通过空气传播还通过骨传导传播到听觉神经,而后者只是通过空气传播.五、人体中的电学知识1.摩擦起电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并看到小火花;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容易吸收灰尘.以上都是由摩擦起电引起的,两个物体摩擦时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电荷间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人体中的电流不但在输电线路中有电流,人体内也有电流.人体心脏的跳动就是由电流来控制的.在人的胸部和四肢连上电极,可以在仪器上看到控制心脏跳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就是通常说的心电图.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心脏的工作是否正常.3.人体的电阻人体皮肤干燥时电阻大一些,潮湿时电阻小一些.所以在发生触电事故的时候,如果带电体接触潮湿的皮肤,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不变时电阻变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很危险.所以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当然,人体上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着与物理有关的知识和现象,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也离不开生活.。
人体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总结
人体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总结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系统,涉及到许多物理原理和现象。
以下是人体中涉及的一些物理知识的总结:1.力学:人体的运动可以通过牛顿力学来描述。
例如,人体的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即一个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
肌肉的收缩和关节的活动都涉及到力的产生和运动。
2.机械功和功率:人体的活动需要消耗能量。
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力乘以位移。
人体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的各种活动,如行走、跑步、举重等,都需要消耗能量,并可以用机械功来描述。
功率是功对时间的变化率,用来描述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
3.浮力和密度:人体的浮力和密度与人体在水中浮沉的能力有关。
人体的平均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人体在水中会下沉。
人体可以利用肺部的浮力来调整自身在水中的浮力,从而控制浮沉。
4.热学:人体也是一个热学系统,涉及能量的转移和传递。
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人体还可以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与环境交换热量。
5.光学:人眼的视觉是通过光信号传递到大脑来实现的,涉及到光的折射、反射和散射等光学现象。
眼睛的结构中有一个透明的角膜和晶状体,它们可以调节光线的折射,从而使光线在视网膜上聚焦。
6.电生理学: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涉及到电信号的传导和产生。
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实现的,肌肉的收缩也依赖于电信号的传导和肌肉纤维的兴奋。
7.生物声学:人体发声和听力涉及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人的声音是通过声带的振动和空气的共鸣产生的,声音通过声道传播到外界。
听觉是通过耳朵中的听觉器官来实现的,其中含有感受声音的细胞。
8.电磁学: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激发了人眼的视觉,而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则具有较高的能量,对人体组织有一定的损伤。
人体也会产生一些电磁信号,例如心电图和脑电图。
总之,人体中涉及的物理知识非常广泛,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物理学科的知识。
用物理学知识解读人类身体中的奥秘
用物理学知识解读人类身体中的奥秘人类身体中的奥秘在物理学的解读下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奇妙之处。
通过物理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揭示人体运动、感知、能量交换和生命活动等方面的奥秘。
本文将通过探讨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和光学等物理学原理,来解读人类身体中的奥秘。
一、力学角度解读人体运动的奥秘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人类身体中,力学的原理随处可见。
比如,我们行走、跳跃、打球等身体运动中,都涉及了力学知识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步行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
站立时,人体的重力与地面之间产生了向下的压力。
当我们迈出一步时,通过向前推动地面,地面以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力推向我们的身体,使我们得以前进。
这个反作用力可以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
另外,打篮球时出现的抛物线运动也是力学的典型例子。
当球员投篮时,他的手给篮球一个向上的速度和方向,然后球受到重力的作用,形成了一个曲线轨迹。
这里涉及到了斜抛运动、加速度和重力等力学概念。
二、热力学角度解读人体能量交换的奥秘热力学研究热和能量之间的转化和交换规律。
在人类身体中,能量的转化和交换也是一个重要的奥秘。
首先,我们可以从食物的热量转化为身体的能量来看。
食物中的热量通过消化吸收后,被身体利用于维持体温、运动、呼吸等生命活动。
这一过程涉及到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物理原理。
另外,人类身体还会产生热量,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热源。
由于新陈代谢和细胞活动,我们的身体持续地产生热量。
这个热量需要通过散热的方式,如呼吸、皮肤散热等,来保持身体温度的平衡。
这也涉及到热传导和散热等热力学原理。
三、电磁学角度解读人体感知的奥秘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人类身体中,电磁学的原理与我们的感知机制密切相关。
首先,我们的视觉能力离不开光的电磁特性。
我们的眼睛感知到的光是电磁波的一种,通过视网膜上的光感受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脉冲,然后传送到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这涉及到光的传播、折射和感光的物理过程。
简说人体上的物理奥秘
简说人体上的物理奥秘摘要:我们人体自身就是一台用物理学知识装备起来的机器,在我们身体上的许多器官都与物理学紧密相关,这也使得变成了物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体上许多的物理学知识,下面我们来简单探讨几个常见的物理学问题。
关键词:人体上的物理知识物理身体1眼睛眼睛是我们观察外界的窗口。
眼球可以简化为有前部凸出的透明角膜、含纤维胶质的透明囊状晶状体、无色透明的液体、视网膜以和无色透明胶状玻璃体等组成。
它们有共同的作用,即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从物体射出的光线进眼里,经过一个凸透镜折射,最后在视网膜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光会刺激分布在视网膜上的细胞,然后通过视神把信号经传给大脑,于是我们就这样看见了物体。
我们的眼睛不但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还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物体与我们眼睛的距离改变时,眼睛会自动改变晶状体表面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实际上,眼睛就是一种自动的变焦系统。
当然,眼睛这种自动调节焦距的功能是有限的。
比如近视眼就不能单靠自身的调节来看清远处的物体,必须配上合适的凸透镜来辅助眼睛调节,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了。
2牙齿人的牙齿是我们还在母胎的第八周左右就开始在胎儿的牙槽骨里生长了,在婴儿出生后的六个月左右,乳牙就开始萌发了,等到二周岁时候,二十颗乳牙全部长出。
然而,就在母胎的第三个月,人的牙齿就出现了细微的、明确的物理分工。
2.1门牙,共有八颗,它长得比较扁,比较宽,好像一把刀,主要的分工是用来咬断食物,门牙的外表横截面积比较小,好像刀口,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力,能够轻易地切断食物。
2.2尖牙通常又叫犬牙,嘴角两边各有一对,有点像钩子,也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力,它的主要功能是撕碎食物。
2.3磨牙,又叫盘牙。
它长得很粗壮,圆圆的,上面还有些凹凹沟沟,有点像磨豆浆的磨子一样靠强大的压强和磨擦力把食物嚼碎磨细。
无论是完整的还是碎了的食物,在经过牙齿的加工之后都可以进入食道,然后顺利的进入胃。
其中,人的牙齿用到了物理中的压强知识。
大气压强对人体的影响——初中物理教案
大气压强对人体的影响引言:大气压强指的是大气对垂直于地表某一面积的压力,通俗来讲就是空气压力。
大气压强对人体的影响十分巨大,能引发许多身体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气压强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一些能够应对这些影响的方法。
一、大气压强对人体的影响1、头晕眼花当大气压强发生变化时,人体内外的压力也会随之变化。
这种变化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出现头晕眼花的情况,人会感觉到晕眩、头痛、恶心等不适。
2、气压病在登山、潜水等活动中,气压会急剧变化,从而引起气压病的发生。
气压病的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和水肿等症状。
在山区或海拔高度较高的地方,参加这些活动的人应该在安全的高度下慢慢适应新的气压环境,避免气压病的发生。
3、情绪不稳定大气压强发生变化,对人们的情绪也有影响。
当气压下降时,人会感到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
而在气压升高时,则会感到舒适愉悦。
4、影响视力和听力当气压发生变化时,可引起人的鼓膜跳动,从而影响听力。
而气压变化也会影响眼睛球内的压力,导致眼疲劳和视力模糊。
二、应对大气压强变化的方法1、定时小憩在高海拔环境下,人体代谢减缓,因此需要作息更加规律。
定时小憩可以让身体快速适应新的气压环境,有利于缓解身体不适。
2、多喝水在大气压低的环境中,人的皮肤、眼睛等部位会失水较快,因此需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
3、增强锻炼增强锻炼有助于提高人体适应大气压强变化的能力。
可以进行高原训练、长距离步行等身体力量训练。
结论:大气压强对人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来应对这些影响。
无论是在高海拔、低海拔环境下,只要我们合理饮食、定期休息和锻炼身体,就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保持身体健康。
人体中的物理力学知识
③ 人体运动中所受到的外力
a. 重力 大小与方向: G mg ,方向:指向地球心。 g=9.8m/s/s 重力与重量的关系;重量与质量和区别。
b. 摩擦力 概念,和特性。 b1.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
fm mN
b2.滑动摩擦力
fk kN
c. 弹性力 概念:由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力。 弹性力的胡克定律: Fe KX
力 量 训 练 过 程 中 人 体 肌 肉 收 缩 抵 抗 负 荷 的 内 外 力 作 用
3.2牛顿定律及其应用
复习:人体的受力分析
跑 的 人 体 受 力 分 析
1.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若物体A对物体B作用一力FAB,则物体B同时:
FAB= -FBA
牛顿定律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1.长跑的匀速跑 2.举重等动作的连贯性
人体运动中所受到的外力在 体育运动中的运用。
跳高起跳过程中的外力作用
3.1.2 关于内外力之间关系
在跑、跳等动作中,人们一般都知道要跑得跟 快、跳得更高更远就必须加大蹬地力量,实际 上人体所获得的动力并不是人的蹬地力,而是 地面对人的反作用力,这就是人向后下用力而 身体却向前上方运动的原因。
起跑过程中的外力作用
人体中的物理力学知识
3.1.1人体运动中的力 ① 力的概念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矢量性。
② 人体运动的内力和外力
外力与内力的相对性:如果把人体看成一个力学 系统,那么来自于人体外界的力称为外力。例如重力、 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等。只有外力才能引起人体的 整体运动。
人体中的物理知识
人体中的物理知识一、人体与光学1.眼睛: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焦距可以改变的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就像“胶卷”。
接收物体的像。
眼睛的瞳孔就像照相机的光圈,光的强弱不同,它的大小会改变。
对于正常的眼睛,当人看较远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减小,焦距变大;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又变大,焦距变小,可以始终使像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2.体温:人体各个部位、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
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
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
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
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人体辐射红外线,身体部位不同,辐射红外线的强弱不同。
但如果人体某处有炎症,温度局部增高时,局部散发的红外线强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医学上可以通过拍摄红外照片进行辅助诊断。
3.头发:头发对人的大脑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头发能调节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
冬天,血管收缩,头发能使头部保持一定的热量;夏天,头发可以遮挡日光的直射对头皮的伤害,同时,血管扩张,又能外散发热量。
因此,头发具有既能保温又能散热的双重功能。
二、人体与力学1.肌肉、骨和关节:人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肌肉、骨和关节共同协作完成的,肌肉收缩是人体运动的动力,骨是杠杆中的硬棒,关节是支点。
关节表面有一层软骨,关节腔内有滑液,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摩擦和冲击。
手臂是一个费力杠杆。
上端与肩胛骨和肱骨相连接,下端与桡骨相连接的肱二头肌收缩。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2.牙齿:人体的牙齿,牙齿的功能是咀嚼食物。
门牙的功能是切断食物,宽而薄利于它的功能发挥;尖牙的作用是撕裂食物,尖而小,利于增大压强。
人体中的物理知识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和身体特征让学生展开讨论,挖掘整理出了大量的与人体有关的物理知识,并根据每一个知识点编写一些有关的物理习题,通过这种形式,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尤为可贵的是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估计、判断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从以上的内容中不难看出,与人体有关的物理知识几乎含盖了初中物理课本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发、挖掘出更多的好习题为教学实践服务。
陈运清
载自《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02年8月。
物理撑杆跳动势能转化问题
物理撑杆跳动势能转化问题
在物理学中,撑杆跳动是指一个人以一只脚踩在一根倾斜的撑杆上并跳起,然后完成各种动作的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跳动是通过物体的势能转化成动能实现的。
在撑杆跳动开始时,人的身体被认为是处于潜在能状态,也就是具有势能。
这个势能主要是由地面对脚施加的支撑力引起的。
当人用力跳起时,势能开始转化为动能,也就是人体的运动能量。
撑杆跳动过程中势能的转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蓄势阶段:这个阶段指的是人刚站在撑杆上时,身体处于静止状态,但具有潜在能。
在这个阶段,人会采取一些动作,如弯曲膝盖、伸直臂膀等,以便积累更多的势能。
2. 跳起阶段:这个阶段是撑杆跳动的关键阶段。
当人向上蹬脚时,撑杆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推动人离开地面。
在这个过程中,势能开始转化为动能,人的身体开始上升。
3. 动作阶段:在人体跳起后,根据具体的动作需求,人可以完成各种动作,如翻转、旋转、分离双脚等。
在这个阶段中,人体的动能保持不变或者继续转化,以完成所需动作。
4. 落地阶段:当人完成所要求的动作后,开始重新接触地面。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动能逐渐转化为势能,直到最终恢复到蓄势阶段的状态。
总的来说,撑杆跳动的势能转化过程是通过蓄势、跳起、动作和落地这几个阶段完成的。
这个过程中,势能主要通过地面对脚施加的支撑力转化为动能,以实现各种动作。
用物理探索身体奥秘学习物理的生理解
用物理探索身体奥秘学习物理的生理解用物理探索身体奥秘:学习物理的生理解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然而,物理不仅仅只限制于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它也可以用来解释人体内的各种奥秘。
本文将探索物理在解读身体生理方面的应用,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体的运行机制。
一、力学在人体运动中的应用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在研究物体运动的同时,也适用于解释人体运动的原理。
例如,在人体跑步时,重力和摩擦力起着重要作用。
重力使得人体向下落地,而摩擦力则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平衡,防止摔倒。
通过研究力学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步伐,以减少对关节的损伤。
二、热学对身体能量转化的解释热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学科,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体内部能量的转化过程。
身体的新陈代谢是指身体分解食物并将其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根据热力学的原理,我们可以了解到食物的热量是如何转化为身体的动能和热能的。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营养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和生活方式。
三、声学在听觉中的作用声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学科。
通过了解声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内部的听觉系统。
例如,我们的耳朵是如何感受到声音的压力波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声学原理帮助我们解释这一过程,并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传播和音乐的原理。
四、光学对视觉的解析光学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视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而光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光是如何在眼睛中折射和聚焦的。
通过了解光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像巩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等结构是如何工作的,从而更好地解释视觉现象。
五、电磁学对神经传导的解释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通过电信号来传递信息的。
电磁学原理帮助我们了解神经信号是如何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的,从而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物理知识解读人体生理与健康
物理知识解读人体生理与健康人体生理与健康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奥的领域,而物理知识在解读人体生理与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物理角度出发,探讨一些与人体生理与健康相关的现象和原理。
一、光的作用与眼睛健康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对人体的影响远不止于提供视觉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不同强度和波长的光线。
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会对眼睛产生伤害,如眼疲劳、干涩等。
这是因为强光中的紫外线和蓝光会损害眼睛的视网膜和晶状体。
为了保护眼睛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佩戴太阳镜来过滤紫外线。
其次,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来说,可以使用护眼屏幕或佩戴蓝光过滤眼镜,减少蓝光对眼睛的伤害。
此外,保持良好的室内照明环境也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避免强烈的直射光。
二、声音的影响与听力保护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对人体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噪音会对听力产生损害,导致耳聋等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噪音污染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保护听力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护听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如机械作业声、音乐会等。
如果无法避免,可以佩戴耳塞或耳罩来减少噪音的影响。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音量大小,尤其是使用耳机时,不要将音量调得过大。
此外,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也是保护听力健康的重要手段。
三、温度与身体舒适度温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人体的舒适度有着直接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中暑、脱水等问题;而在低温环境下,人体会感到寒冷,容易导致感冒等疾病。
为了保持身体的舒适度,我们需要合理调节室内温度。
夏季可以使用空调或电风扇来降低室温,同时注意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
冬季可以使用暖气或取暖设备来提高室温,同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四、运动与身体健康物理运动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人体中的物理学常识
人体中的物理学常识第一篇:人体中的物理学常识一、力学知识1.压强的知识(1)人的牙齿用到了压强的知识。
人的切齿和犬齿比较尖,双尖齿、磨齿的牙冠有尖状突起,这些都是减少受理面积,增大压强的办法使人便于咬断食物或把食物嚼碎。
(2)人的脚有大小,一般规律是,体型高大的人的脚也较大,这样保证体重不同的人走路时对地的压强基本相同。
(3)人吸气时,胸肌使胸腔体积增大,肺内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大气压把空气压入呼吸道,进入人体的肺泡内;当人呼气时,胸肌使胸腔收缩压迫肺使它的体积减小,肺内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大于大气压,从而呼出二氧化碳。
(4)人体血液的流动,是靠心脏收缩产生的压强。
2.摩擦的知识(1)在人的口腔中,舌头表面是粗糙的,还有上颚上也有纹路,这些构造增大了与食物的摩擦,便于搅动食物或者把事物送入食道。
(2)人的手掌和脚掌上都有特殊的掌纹。
在握力一定时,手掌上的指纹和掌纹可以增大与接触物的摩擦,便于人抓紧要拿的东西。
脚掌上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使人走起路来脚不和袜子、鞋子打滑,更省劲。
(3)人走路时,脚和地面之间产生摩擦,脚用力向后蹬地,相对于地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地面对鞋底就产生了阻碍脚相对于地向后运动的摩擦阻力,这个力向前,正是这个力使人前进。
3.简单机械人的前臂是一个费力杠杆。
肘关节是它的支点,托起东西时,物体的重力是作用于它的阻力,肱二头肌施加的力是它的动力。
4.能量的知识(1)人吃进食物,经过消化,把不能被人直接吸收的大分子变成能被人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经消化道进入细胞,在细胞中发生化学变化,把生物质能转化为化学能被人利用。
(2)人的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还有人的脚弓、股骨和胫骨的弯曲,就像自行车车座下的弹簧一样,能把人行走或跳跃过程中上下运动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能有效减小行走过程中的振动对大脑的影响。
二、热学知识(1)在人较长时间激烈活动时,人体会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不及时散发出去,会导致人的正常生理活动被破坏,人体的汗腺会及时分泌汗液,汗液的蒸发吸收人体大量的热量,使人体温度保持在37℃的恒温稳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身上的物理问题段增志(河池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05A , 广西 宜州 546300)[摘 要]随着医学与物理学的发展,医学与物理学相交叉的知识越来越明显地被体现出来,这使得人体不只是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物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人体身上有很多与物理有关的问题,本文通过讨论几个人体身上的物理问题,体现物理学与人体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泊肃叶定律;伯努利方程;流速;流量;流阻;血压;分辨能力;弦的振动我们人体自身是一台充分运用物理知识装备起来的机器,它的许多部位和器官都是物理知识运用的体现,人体身上的物理问题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人体身上有很多方面与物理学有密切联系。
下面我们就来谈论几个人体身上的物理问题。
1 水对人体的物理作用血液内含有大量的水份,而水的比热比较大,可以通过热传导吸收较多的热量而本身温度升高很少,即血液中的水份能够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量,使体温不至于因为产热而有较大的变动,这是血液中水份的缓冲作用。
人体内深部器官产生的热量几乎全靠血液运输到体表散发,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的水份运输了大部分热量,即血液中的水份起到了运输热量的作用。
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水份,通过汗液中水份的蒸发吸热可带走人体表面的热量。
此外,尿液中的水分也带走了人体身上的一部分热量。
2 血液和血管中的物理2.1 血管中的“欧姆定律”当血液在血管中的流速较低时,血液呈现出层流的流态。
在一段长为l 的水平血管中,血管的半径0r 、血液流速v 与各流层到血管的中心轴的距离r 有如下关系:220()4p v r r lη∆=- (1) (1)式中p ∆是长度为l 的血管两端的压强差,η是血液的黏 图1度。
[1]血液的黏度主要决定于血液中红细胞数,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红细胞数越多,则黏度越大;此外,血液中胆固醇或蛋白纤维原浓度增高,也能使血液黏度增大。
[2]由(1)式可知: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血管中心轴处的血液的流速最大,随着r 的增大,血液流速逐渐减小,如图1所示。
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横切面的血液体积称为血液流量,用字母Q 表示。
408r Q p lπη=∆ (2) (2)式称为泊肃叶定律。
[1]血液平均流速[1]为:4200220088r p r p Q v r l r lππηπη∆∆=== (3) 电学中的欧姆定律为U I R∆= (其中I 为电流、U ∆ 为电压、R 为电阻),(2)式可以写成与电学中欧姆定律类似的形式,即 p Q R ∆=(4) (4)式中408l R r ηπ= (5) R 称为血液的流阻。
把(4)式称为血管中的欧姆定律。
由(5)式可知,一段血管的血液流阻的大小与血液的黏度成正比,与血管的长度成正比,而与血管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
血液黏度越大,血液流阻越大;血管半径越大,血液流阻越小。
反之,血液黏度越小,血液流阻越小;血管半径越小,血液流阻越大。
把(4)式推广非水平的血管中则为:p g h Q Rρ∆+∆= (6) 其中,h ∆是血管两端的高度差。
[1]2.2 血管变窄的后果血管变窄后,假设其它因数不变,则血液流阻增大,血液流速减小,血液流量减小。
血液能携带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并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也要由血液携带运送到人体相应部位而排出体外。
当血液流量减小后,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的速度变慢,使人体不能及时得到所需的各种物质。
当血液流量减小后,血液携带代谢产物的速度变慢,使代谢产物不能及时地排出体外。
血液流量变小,血液运送体内深部器官产生的热量的速度变慢,使体内深部器官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地散发,导致人体的体温升高。
2.3 血液黏度对人体的影响黏性流体的流动状态分为层流和湍流,当流速增大到临界值时,层流就突变为湍流。
英国的雷诺在1883年首先确定流体流动的性质由一个无量纲的数值——雷诺数的大小来确定,在血管中雷诺数[3]为:e vdRρη=(7)(7)式中ρ为血液密度,v为血液流速,d为血管直径,η为血液黏度。
当eR较小时,血液运动的黏性力较大,此时血液的粘性力足以削弱和消除引起血液发生杂乱运动的扰动,血液流动保持层次分明,呈现出层流流态。
当eR较大时,血液的粘性力不足以削弱和消除引起血液发生杂乱运动的扰动,因而血液的流动是杂乱无章的,呈现出湍流流态。
当人体贫血时,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减少,血液黏度变小,假设其它因素不变,则eR变大,当eR大于其临界值时,血液就会呈现湍流流态,湍流时能量损耗大,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人体被烧伤后,血浆流失,使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增多,血液黏度增大。
假设其它因数不变,则血液流速减慢,血流量减小,导致人体内深部器官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的散发以及人体新陈代谢变慢。
2.4 血液能量的变化动脉壁内含有丰富的弹力纤维,动脉在力的作用下可发生弹性扩张,在左心室收缩期,血液从左心室向动脉内喷射,受到小动脉阻力的作用,所以射入动脉的血液不能及时通过小动脉,不少血液停留在动脉中,充满和压迫动脉血管壁,使动脉扩张。
在这个过程中血液的动能转化为血管壁的弹性势能。
左心室舒张时,由于射血停止,膨胀了的动脉产生弹性回缩,其压力继续推动血液向前流动。
在这个过程中血管壁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血液流动的动能。
3 伯努利方程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关系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
在左心室收缩时,动脉压升高,它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在左心室舒张时,动脉压下降,在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所到达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伯努利方程[4]为:212p v gh c ρρ++=(其中c 为恒量) (8) 将(8)式应用于血液流动时,p 为血压,ρ为血液密度,v 为血液流速,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一段血管两端的高度差。
3.1 从生理学角度看:在左心室收缩期,当左心室内压力上升到超过动脉内压时,主动脉瓣开启,左心室内血液以很快的速度向动脉喷射。
由(5)式知:当血液流过小动脉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所以左心室收缩时射入动脉的血液不可能及时通过小动脉,也就是说此时动脉内血液流速减小,由(8)式可得212p c v gh ρρ=-- (9) 由(9)式可知:当血液流速最小时,血压值最大,这个最大值即为收缩压。
左心室收缩终止而开始舒张时,左心室内压力急剧下降,并很快地低于动脉压,此时主动脉瓣迅速关闭,以阻止血液倒流。
在左心室收缩期动脉壁内存储的弹性势能释放,转化为血液的动能,血液流速加快。
由(9)式可知:当血液流速有最大值时,血压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即是舒张压。
3.2 从测量血压角度看:测量者用一个橡皮袖带缠在被测量者的手臂上,然后将听诊器听筒放在下肱动脉处。
之后,向袖带内充气,到达估计的高压(一般到160mmHg )以上的位置后调节放气开关缓慢放气。
刚放气时,听筒内往往听不到任何声音,而当气袖内压力降低到一定数值,测量者就会听到听筒内的第一声清晰的心搏音,此时袖带对肱动脉的压强较大,肱动脉的半径较小,由(1)(5)式可知此时血液流阻较大,血液流速较小,又由(9)式可知此时血压较大,即为收缩压。
测量者继续放气,听筒内的声音会发生一些变化,最终声音完全消失。
在声音完全消失的那一刻,袖带对肱动脉的压强较小,肱动脉的半径较大,由(1)(5)式可知此时血液流阻较小,血液流速较大,又由(9)式可知此时血压较小,即为舒张压。
4 气温对人体的影响皮肤的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可变动于20~40C︒之间。
靠近皮肤的血管的温度受皮肤温度的影响较大。
血管的大小随着皮肤温度的变化而热胀冷缩。
气温较低时,靠近皮肤的血管的半径较小,血液流阻较大,使人体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的血液流阻较大,血液流量较小,而血液流量又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有关,血液流量越大,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越快;血液流量越小,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越慢。
因此,气温较低时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较慢。
同理可知,气温较高时,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较快。
5 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的分辨本领人眼的分辨本领是描述人眼刚能区分非常靠近的两个物点的能力的物理量。
眼睛的瞳孔的半径约为0.1cm,波长为λ的光进入瞳孔时,瞳孔的分辨极限角[5]为00.6100.1λφ⨯=设物距为l,则人眼的分辨本领为lφ。
设物距为25cm,则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的的分辨本领如下表所示:表1 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的的分辨本领由表1可知,人眼对红光的分辨本领最高,对紫光的分辨本领最低。
6 加速度的生理效应把人体当成惯性系来看待。
在人体由站立急速蹲下的过程中,血液受到向上的惯性力作用,血液流进脑部的速度加快,血液流出脑部的速度减慢,使血液在脑部贮留,造成脑部充血。
在人体由蹲下急速站立的过程中,血液受到向下的惯性力作用,血液流进脑部的速度减慢,血液流出脑部的速度加快,使在脑部的血液减少,造成脑部缺血。
可见,在人体由蹲下到站立或由站立到蹲下的过程中,要使人的脑部的血液量保持正常,就必须匀速站立或蹲下。
7 听觉中的物理人的耳朵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不同的频率给人的感觉不一样,频率高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频率低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
声波的振幅决定着声音的强度。
振幅大则强度大,振幅小则强度小。
对强弱不同的声音,人感觉到的响度不同,对强音感到响,对弱音感到轻。
人耳辨别声音的物质基础是处于内耳中的耳蜗。
耳蜗是一条依一锥行中轴(即蜗轴)盘旋2.5~2.75转的骨管。
骨腔内逐渐变细,整个腔内被液体充满。
耳蜗骨腔的内部,沿着蜗轴方向长着一片薄薄的东西,叫做耳蜗间隔,它正好把耳蜗的空腔一分为二。
耳蜗间隔一部分是骨质,一部分是纤维组织构成的基底膜。
骨质部分形成一个框架,基底膜绷在上面。
基底膜的宽度各处不同,由蜗底到蜗顶逐渐加宽。
基底膜可以看作是由绷在骨质螺旋板上的长度不等的弦组成,由蜗底到蜗顶弦的长度逐渐增加。
如果把耳蜗间隔拉直,则如图2所示。
弦的固有频率公式[6]为:n f = (1,2,3,n =…) (10)(10)式中n f 为弦的固有频率,l 为弦的长度,T 为弦上的张力,δ 为弦的单位长度的质量,即线密度。
图2 耳蜗间隔被拉直示意图弦的振动频率具有一系列特定的数值,即123,,,n f f f f =…,并且仅同弦本身的固有力学参量有关,称为弦的固有频率。
当1n = 时,弦振动的固有频率最低,称为弦的基频,1n >的各次频率称为弦的泛频。
当弦的振动频率为基频时,弦振动的振幅最大,随着n 的增大,弦振动的振幅越来越小。
当 n 、T 、δ不变时,l 越大,则 n f 越小;l 越小,则n f 越大。
当声波的频率等于基底膜中某条弦的基频时,就会使这条弦发生共振,此时振动的振幅最大,人耳感受到这一频率的声音强度最大;当声波的频率等于基底膜中某条弦的泛频时,也会使这条弦发生共振,此时振动的振幅较小,人耳感受到这一频率的声音强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