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早期管理学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法”
如果说“势”是实现有效控制在组织制度(控制系统)方面的保 障的话,那么“法”就是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而确立的标准。
“法莫如显”
必须将“法”公布于众,以至“境内卑贱莫不闻知”。
“擅其法”,“一其宪令”
没有统一的行为准则,会使一般人感到无所适从,更为奸滑之徒 提供了“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的渔利机会。
1.1 法家管理思想
“ 术”
要保证“法”的贯彻执行,尚须有“术”。
“术”,就是“知下”,即了解和洞察民情的方法,也就是收集和 获取有关控制的信息或情报的手段。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被控制人结党营私; 另一方面是为了准确无误地掌握被控制人的行为或工作情况,从而 将被控制人的行为引导到预期的目标和标准上来。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1 2
重控制——法家管理思想
重领导——道家管理思想 重组织——儒家管理思想
3
4
重目标——墨家管理思想 重决策——兵家管理思想
5
1.1 法家管理思想
1.1.1 秦王国时期——独步于历史的天空
“莫之命而常自然。”
1.2 道家管理思想
1.2.2 汉初道家——无为而治创造奇迹
关于统治术——“贵柔” 领导艺术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 民,必以身后之” 。 “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
本质:以顺从百姓为手段,达到驾驭百姓、控制百姓的目的的一种
统治术,一种权术。 领导乃是“影响别人,使之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 或过程”。——〈美〉哈罗德· 孔茨、西里尔· 奥唐奈、海因茨· 韦里克: 《管理学》
1.1 法家管理思想 1.1.3 秦帝国时期——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文化认同性问题 秦帝国统治的向心力远不如秦王国时期。 修建大型工程极大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灵渠、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墓等
信息传递问题
中央获取信息再制定下达决策的效率大幅降低 对国君的要求非常高 国君作为法家治理思想的核心,需要承担相当繁重的工作量, 秦二世荒废政务,使得法家的治理系统无从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
1.1 法家管理思想
案例二:秦王国统一战争期间总人口不过500多万,却长期负担着 一支超过60万人常规军的存在(史书上称秦“带甲百万”),在 当时的生产条件下,秦军后勤供应的压力之巨大是不难想象的。
秦法对于耕作的规定:
播种的时候,水稻种子每亩二又三分之二斗;谷子和麦子一斗;小豆三分 之二斗;大豆半斗。如果土地肥沃,每亩种子可适当减少。
1.3 儒家管理思想
用“礼”来建构人群关系体系 用“礼”来规定人群活动模式 “礼”不仅是社会组织赖以产 生其整体功能的客观依据,也 是社会组织中各个成员赖以发 挥其特殊功能的客观依据。 在组织关系的协调上所特别重 视的是人际间的感情交流。
要通过“礼治”,使社会组 织中相互差异的人们都按 “礼”所规定的名位或名分, 各就其位,各安其分。
1.3 儒家管理思想 1.3.2 儒家管理思想要点
“礼”是儒家学说的标志性范畴。 主张使国家“立于礼”,力主推行“礼治”于国家管理过程, 是儒家管理学说的本质特征。 儒家主张以“礼治”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管理,其实质也就是 把管理本质地理解为组织;所谓“礼治”,就是按照“礼”的要 求来建构人群关系体系和规定人群活动模式。儒家的管理学说, 本质上是一种组织理论。
思考题
1 2 3
你认为法家管理的 制度有何优缺点? 谈谈法家管理适用 于什么样的管理环 境?
“无为而治”是不作 为么?请用你自己的 语言来阐述你对无为 而治的理解。
儒表法里是什么意 思?请用自己的语 言加以解释。
请独立思考并自行完成。
Break Time
各县对牛的数量严加登记。如果由于饲养不当一年死三头牛以上,养牛的 人有罪,主管牛的官吏要惩罚,县丞和县令也有罪。
如果一个人负责喂养十头成年母百度文库,六头不生小牛的话,饲养牛的人就有 罪。相关人员也要受到惩处。
1.1 法家管理思想
案例三:为一支“带甲百万”的军队提供装备,秦国的兵工业面临 的压力并不弱于后勤粮草供应的压力。
半个多世纪后,经过四代皇帝的经营,国力达到西汉 巅峰。 人口达3500万,人民富庶;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帝国势力扩
张到中亚。
1.2 道家管理思想 1.2.2 汉初道家——无为而治创造奇迹
关于统治者——“太上”
“太上,下知有之。” 关于统治术——“无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 民自朴。”
“法”和“术”是主管者由以实施控制的两大法宝。
1.1 法家管理思想
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宇内,成就 了中华大地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把疆域拓展到南海边和大漠深处, 并在北方修筑了长城,奠定了传承 至今的中国版图的基础。 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做到了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法家在中国国家管理制度中取得了 空前的成功。
所有秦军使用的剑、弩、戈等兵器,不论在何地、何时、由何人制 造,其规格都是一致的,即秦军的兵器使用的是“标准化”制度。
在兵马俑出土的秦兵器上,发现了很多人名。 四级的分层责任制度。相邦(即丞相)是全国所有兵器工厂的总监,工师 (即厂长)负责一个工厂的兵器生产,丞(相当于车间主任)负责工厂中某 一类兵器的生产,最基层的工匠直接制造一件件兵器。
法家创始人可以上溯到管仲、李悝,真正的奠 基者是商鞅以及申不害,集大成者则是韩非。
1.1 法家管理思想
案例一:《战国策》记载,秦国的士兵在作战过程中,不带盔甲, 胳膊下夹着俘虏、身上挂着人头,追杀逃跑的对手。
秦国对于军功有如下规定: 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可获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 斩杀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 斩获两个敌人首级,父母是囚犯的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妻子是奴 隶的,也可以转为平民。 军功爵可以传子。
案例三:汉初以黄老之学治理国家,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曹参 注意监狱和市场,不可乱用刑罚,多加干涉。 担任丞相之后,开始全面负责全国的人才选拔工作。忠厚的人身居 要职,全国的执法都以宽简为上。
1.3 儒家管理思想
1.3.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源于上古华夏文化的儒家管理思想满足了农业社 会的管理需要,它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董仲舒、宋 明理学、新儒家等一代代儒学学派的继承、改造和发 展,并通过国家强制手段宣扬传播,终于促使儒家管 理思想占据了社会管理行为的主导地位,并成为千百 年来流传最广泛、最深入人心的管理思想。
1.2 道家管理思想
案例一:汉初的税率为什五税一(即6.67%左右),景帝时期甚至 到三十税一。不仅比秦国的税率远低(秦税率约三分之二),比后 来的汉武帝时期的税收也远低。
案例二:汉初,北部边疆受到匈奴的持续骚扰和入侵。汉初的几位 皇帝,均以公主嫁入匈奴和亲,使得汉匈之间未爆发大规模战争。
“术”所涉及的则是控制手段问题。
1.1 法家管理思想
“ 势”
法家所讲的“势”, 偏重于控制体系的设计,主要是就控制中
心而言的。 重视对国家组织制度的改造
商鞅变法:打破宗法血缘世袭制度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建构大一统封建国家组织制度的理想模型
1.1 法家管理思想
1.1 法家管理思想
1.1.2 法家管理思想要点
在国家管理问题上,法家重视的是管理的控制职
能,所以主张法治。所谓法治,就是对国家作为一 个组织整体进行控制,它属于管理控制范畴。
1.1 法家管理思想
韩非法治思想的特点是,主张“势” 、“法”、“术” 相结合。
“势”所涉及的是控制系统问题;
“法”所涉及的是控制标准问题;
1.2 道家管理思想
1.2.1 汉帝国初期——内忧外患
社会上满目疮痍,经济上摇摇欲坠,军事上羸弱不堪。
地方利益集团内部矛盾
秦楚灭亡后矛盾凸显
常年战乱人民承受能力已达极限
春秋时期中国人口两千到三千万,汉帝国建立仅余六百多万
匈奴崛起威胁北部边疆
汉初匈奴军事实力远超汉帝国
1.2 道家管理思想
如果说“势”是实现有效控制在组织制度(控制系统)方面的保 障的话,那么“法”就是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而确立的标准。
“法莫如显”
必须将“法”公布于众,以至“境内卑贱莫不闻知”。
“擅其法”,“一其宪令”
没有统一的行为准则,会使一般人感到无所适从,更为奸滑之徒 提供了“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的渔利机会。
1.1 法家管理思想
“ 术”
要保证“法”的贯彻执行,尚须有“术”。
“术”,就是“知下”,即了解和洞察民情的方法,也就是收集和 获取有关控制的信息或情报的手段。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被控制人结党营私; 另一方面是为了准确无误地掌握被控制人的行为或工作情况,从而 将被控制人的行为引导到预期的目标和标准上来。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1 2
重控制——法家管理思想
重领导——道家管理思想 重组织——儒家管理思想
3
4
重目标——墨家管理思想 重决策——兵家管理思想
5
1.1 法家管理思想
1.1.1 秦王国时期——独步于历史的天空
“莫之命而常自然。”
1.2 道家管理思想
1.2.2 汉初道家——无为而治创造奇迹
关于统治术——“贵柔” 领导艺术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 民,必以身后之” 。 “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
本质:以顺从百姓为手段,达到驾驭百姓、控制百姓的目的的一种
统治术,一种权术。 领导乃是“影响别人,使之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 或过程”。——〈美〉哈罗德· 孔茨、西里尔· 奥唐奈、海因茨· 韦里克: 《管理学》
1.1 法家管理思想 1.1.3 秦帝国时期——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文化认同性问题 秦帝国统治的向心力远不如秦王国时期。 修建大型工程极大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灵渠、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墓等
信息传递问题
中央获取信息再制定下达决策的效率大幅降低 对国君的要求非常高 国君作为法家治理思想的核心,需要承担相当繁重的工作量, 秦二世荒废政务,使得法家的治理系统无从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
1.1 法家管理思想
案例二:秦王国统一战争期间总人口不过500多万,却长期负担着 一支超过60万人常规军的存在(史书上称秦“带甲百万”),在 当时的生产条件下,秦军后勤供应的压力之巨大是不难想象的。
秦法对于耕作的规定:
播种的时候,水稻种子每亩二又三分之二斗;谷子和麦子一斗;小豆三分 之二斗;大豆半斗。如果土地肥沃,每亩种子可适当减少。
1.3 儒家管理思想
用“礼”来建构人群关系体系 用“礼”来规定人群活动模式 “礼”不仅是社会组织赖以产 生其整体功能的客观依据,也 是社会组织中各个成员赖以发 挥其特殊功能的客观依据。 在组织关系的协调上所特别重 视的是人际间的感情交流。
要通过“礼治”,使社会组 织中相互差异的人们都按 “礼”所规定的名位或名分, 各就其位,各安其分。
1.3 儒家管理思想 1.3.2 儒家管理思想要点
“礼”是儒家学说的标志性范畴。 主张使国家“立于礼”,力主推行“礼治”于国家管理过程, 是儒家管理学说的本质特征。 儒家主张以“礼治”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管理,其实质也就是 把管理本质地理解为组织;所谓“礼治”,就是按照“礼”的要 求来建构人群关系体系和规定人群活动模式。儒家的管理学说, 本质上是一种组织理论。
思考题
1 2 3
你认为法家管理的 制度有何优缺点? 谈谈法家管理适用 于什么样的管理环 境?
“无为而治”是不作 为么?请用你自己的 语言来阐述你对无为 而治的理解。
儒表法里是什么意 思?请用自己的语 言加以解释。
请独立思考并自行完成。
Break Time
各县对牛的数量严加登记。如果由于饲养不当一年死三头牛以上,养牛的 人有罪,主管牛的官吏要惩罚,县丞和县令也有罪。
如果一个人负责喂养十头成年母百度文库,六头不生小牛的话,饲养牛的人就有 罪。相关人员也要受到惩处。
1.1 法家管理思想
案例三:为一支“带甲百万”的军队提供装备,秦国的兵工业面临 的压力并不弱于后勤粮草供应的压力。
半个多世纪后,经过四代皇帝的经营,国力达到西汉 巅峰。 人口达3500万,人民富庶;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帝国势力扩
张到中亚。
1.2 道家管理思想 1.2.2 汉初道家——无为而治创造奇迹
关于统治者——“太上”
“太上,下知有之。” 关于统治术——“无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 民自朴。”
“法”和“术”是主管者由以实施控制的两大法宝。
1.1 法家管理思想
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宇内,成就 了中华大地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把疆域拓展到南海边和大漠深处, 并在北方修筑了长城,奠定了传承 至今的中国版图的基础。 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做到了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法家在中国国家管理制度中取得了 空前的成功。
所有秦军使用的剑、弩、戈等兵器,不论在何地、何时、由何人制 造,其规格都是一致的,即秦军的兵器使用的是“标准化”制度。
在兵马俑出土的秦兵器上,发现了很多人名。 四级的分层责任制度。相邦(即丞相)是全国所有兵器工厂的总监,工师 (即厂长)负责一个工厂的兵器生产,丞(相当于车间主任)负责工厂中某 一类兵器的生产,最基层的工匠直接制造一件件兵器。
法家创始人可以上溯到管仲、李悝,真正的奠 基者是商鞅以及申不害,集大成者则是韩非。
1.1 法家管理思想
案例一:《战国策》记载,秦国的士兵在作战过程中,不带盔甲, 胳膊下夹着俘虏、身上挂着人头,追杀逃跑的对手。
秦国对于军功有如下规定: 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可获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 斩杀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 斩获两个敌人首级,父母是囚犯的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妻子是奴 隶的,也可以转为平民。 军功爵可以传子。
案例三:汉初以黄老之学治理国家,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曹参 注意监狱和市场,不可乱用刑罚,多加干涉。 担任丞相之后,开始全面负责全国的人才选拔工作。忠厚的人身居 要职,全国的执法都以宽简为上。
1.3 儒家管理思想
1.3.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源于上古华夏文化的儒家管理思想满足了农业社 会的管理需要,它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董仲舒、宋 明理学、新儒家等一代代儒学学派的继承、改造和发 展,并通过国家强制手段宣扬传播,终于促使儒家管 理思想占据了社会管理行为的主导地位,并成为千百 年来流传最广泛、最深入人心的管理思想。
1.2 道家管理思想
案例一:汉初的税率为什五税一(即6.67%左右),景帝时期甚至 到三十税一。不仅比秦国的税率远低(秦税率约三分之二),比后 来的汉武帝时期的税收也远低。
案例二:汉初,北部边疆受到匈奴的持续骚扰和入侵。汉初的几位 皇帝,均以公主嫁入匈奴和亲,使得汉匈之间未爆发大规模战争。
“术”所涉及的则是控制手段问题。
1.1 法家管理思想
“ 势”
法家所讲的“势”, 偏重于控制体系的设计,主要是就控制中
心而言的。 重视对国家组织制度的改造
商鞅变法:打破宗法血缘世袭制度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建构大一统封建国家组织制度的理想模型
1.1 法家管理思想
1.1 法家管理思想
1.1.2 法家管理思想要点
在国家管理问题上,法家重视的是管理的控制职
能,所以主张法治。所谓法治,就是对国家作为一 个组织整体进行控制,它属于管理控制范畴。
1.1 法家管理思想
韩非法治思想的特点是,主张“势” 、“法”、“术” 相结合。
“势”所涉及的是控制系统问题;
“法”所涉及的是控制标准问题;
1.2 道家管理思想
1.2.1 汉帝国初期——内忧外患
社会上满目疮痍,经济上摇摇欲坠,军事上羸弱不堪。
地方利益集团内部矛盾
秦楚灭亡后矛盾凸显
常年战乱人民承受能力已达极限
春秋时期中国人口两千到三千万,汉帝国建立仅余六百多万
匈奴崛起威胁北部边疆
汉初匈奴军事实力远超汉帝国
1.2 道家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