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田用水灌溉现状及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合集下载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农田水利灌溉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水资源的短缺和浪费。

如何有效地解决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并采取节水措施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农田水利灌溉问题1.水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导致农业生产受到限制,甚至造成农田干旱、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

2.水资源污染随着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对农田水利灌溉带来了不利影响,造成土壤结构松散,养分流失,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灌溉方式落后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主要是地面灌溉和地下灌溉,但这种方式存在着水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土壤盐碱化等问题,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

二、节水措施探究1. 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要解决农田水利灌溉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灌溉渠道的综合效率,采用现代化的灌溉设备,如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在一些地区,雨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因此应该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农田灌溉,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率,减轻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

3.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目前,一些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土壤墒情监测技术、智能灌溉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精准地进行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 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农田水资源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农田水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实行定量用水,限期用水,定点用水等措施,合理配置水资源,促使农田水利灌溉实现节水目标。

5. 完善农田水利法律法规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农田水资源的使用权和保护责任,规范农田水利灌溉的行为,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业灌溉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农业灌溉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农业灌溉技术的现状与前景现如今,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资源环境的日益紧张,农业灌溉技术显得愈发重要。

农业灌溉技术在农田的水资源供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对农业灌溉技术的现状与前景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农业灌溉技术的现状1. 传统灌溉技术传统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地面灌溉和洪水灌溉。

这种技术在灌溉效率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会导致水分浪费以及土壤的盐碱化,对水资源的保护也存在较大的压力。

2. 现代化灌溉技术现代化灌溉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业灌溉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其中,滴灌、喷灌和微灌等技术以其节水、减少土壤盐碱化的特点成为农业灌溉的主要选择。

这些技术通过将水分直接供给作物根系区域,能够减少水分的流失,提高灌溉效果。

3. 智能化灌溉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灌溉技术逐渐成为农业灌溉的趋势。

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远程监测等手段,智能化灌溉技术可以实现对灌溉水量、灌溉时间等参数的精确控制,提高农业灌溉的水平和效率。

二、农业灌溉技术的前景1. 智能化灌溉技术的应用随着智能化灌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农田的灌溉将更加精准,农民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含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智能化灌溉技术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精确施肥,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节水灌溉技术将成为未来农田灌溉的主流。

滴灌、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减少水分浪费和土壤盐碱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田的用水效率。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必要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农业向节水农业方向发展。

3. 智慧农业的兴起智慧农业将农田灌溉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对农田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

这种技术可以使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精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1. 引言1.1 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农业节水灌溉是指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利用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以最小的水量实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最大化。

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无论是全球的粮食安全还是国家的农业发展,都离不开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的供给日益紧张,尤其是农业用水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需求。

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农田水分浪费,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节水灌溉还可以减少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降低水资源的使用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节水灌溉还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上,更重要的是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这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必须加强相关工作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农业节水灌溉的健康发展。

1.2 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农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不高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用水主要以灌溉为主,但传统农业灌溉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水资源浪费严重、土地盐碱化加剧、节水意识薄弱等。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创新,导致灌溉效率低,水资源利用不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提高灌溉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供需失衡: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给却面临不足的情况。

农业节水灌溉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有的灌溉系统仍存在浪费水资源、效率低下的问题。

2. 土地沙漠化加剧: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分配导致了土地沙漠化的加剧,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

浅谈农田灌溉用水情况和节水措施

浅谈农田灌溉用水情况和节水措施

浅谈农田灌溉用水情况和节水措施农田灌溉用水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然而,当前农田灌溉用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用水浪费、水资源紧张等。

因此,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必须采取节水措施,以实现农田灌溉用水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农田灌溉用水情况。

我国农田灌溉用水主要依靠降水和水利工程供应。

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南方地区降水相对充沛,灌溉用水相对较少;而北方地区干旱缺水,灌溉用水需求相对较高。

然而,在南方地区也存在过度利用地下水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问题。

农田灌溉用水主要使用在稻田、果树和蔬菜等农作物上,其中比较耗水的稻作面积较大。

其次,需要采取的节水措施。

首先,可以合理规划农田,选择适宜的耕作制度,如秸秆覆盖、轮作休耕等。

这种耕作制度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蓄水量,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其次,可以改善农田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能力,防止农田水分滞留和土壤盐碱化。

此外,还可以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浪费和淋溢。

这些关键技术对于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非常重要。

还可以在农田旁边的河道上设置水闸,对灌溉水进行分流和调节,使灌溉用水更有效率。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科学合理的排灌调度,根据作物生长需水量和水资源状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当然,单纯的技术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参与。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田灌溉用水的管理力度和投入,提高供水设施建设水平,加强用水监控和水资源调配。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让他们了解节水知识和技术,并鼓励他们参与到节水活动中。

可以通过设立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等,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技能。

总之,农田灌溉用水情况紧张,需要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利用。

这既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也需要农民的参与和意识提升。

只有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双管齐下,才能实现农田灌溉用水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农业水利灌溉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气候干旱多风轻旱少雨的特点,导致农业水利灌溉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耕地严重侵蚀等问题。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水利灌溉,并采取节水技术措施,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浪费严重。

传统灌溉方式多采用大面积泛灌、漫灌、地面灌溉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水分利用率低。

2. 土地侵蚀加剧。

传统灌溉方式导致土地返碱、土壤退化,甚至造成土地侵蚀现象,影响土壤质量,降低土地生产力。

3. 能源消耗大。

传统灌溉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能源,特别是电力和燃料,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

4. 灌排能效低。

传统农业水利灌溉设施老化、损坏严重,使用寿命较短,水泵、管道、水坝等设施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二、节水技术措施的意义节水技术措施的意义在于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促进农业水利灌溉的科学、高效、经济、环保,并最终实现节水增效、保护生态、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节水技术措施的引入,可以改善灌溉方式,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 降低灌排耗能。

采用新型的灌溉设施和设备,可以节约能源消耗,降低运维成本。

3. 保护土壤环境。

采用节水技术措施,有效减少了土壤侵蚀、返碱等问题,保护土地资源免受破坏。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节水技术措施的引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为了解决我国农业水利灌溉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来改变传统的水利灌溉模式,提高农业水利灌溉效率。

1. 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耕地退化。

2. 推广节水灌溉设施。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农田水利灌溉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农田水利灌溉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节水措施,以期为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一、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短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日益紧缺。

在一些地区,干旱和缺水现象严重,导致农田灌溉水源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

2. 灌溉方式落后:一些地区的灌溉设施老化,效率低下。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3. 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和频繁的过量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 水资源污染:一些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存在水质污染问题,农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残留在灌溉水中,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危害。

二、节水措施1. 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对于传统的灌溉设施进行更新改造,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 合理设计灌溉制度: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作物特点,设计合理的灌溉制度,科学确定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避免过量灌溉和频繁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

3.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合理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化肥残留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建立健全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 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投入,改善农田灌溉设施,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以上节水措施是解决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农田水利灌溉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浅谈如何实现农业高效节约用水

浅谈如何实现农业高效节约用水

浅谈如何实现农业高效节约用水农业是全球最大的水资源利用部门之一,占据全球可再生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用水的效率低下,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因此,实现农业高效节约用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实现农业高效节约用水的目标是在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前提下,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并优化水资源使用方式。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传统农业灌溉方法如洪灌、面灌等效率低下,大量水资源被浪费。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等,实现智能化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植物需水情况,精确调控灌溉水量。

2.优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修建高效节水农田水渠,排水系统和水稳定设施等,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土壤盐碱化现象。

此外,发展集体式、区域式农田水利工程,建立农田水利联网,可以实现有效水资源的共享和分配。

3.合理制定农业用水管理政策。

加大对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监测和定量考核,对高水耗作物、高耗水农业生产方式进行限制和指导。

同时,鼓励农民采用节水农技,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技能。

4.推广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通过开展农业水循环利用、农田灌溉用水和农业排水利用等技术研究,提高农业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例如,将农田排水用于温室自动灌溉、蔬菜栽培等,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发展水稻、作物品种的改良。

推广耐旱、耐高温、耐盐碱等抗逆性强的新品种,能够适应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将农业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综上所述,实现农业高效节约用水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在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减轻对水资源的需求压力。

此外,政府、农民和相关企业也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农业高效节约用水的实现,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和水资源保护做出贡献。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的创新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水利灌溉模式1. 传统灌溉模式传统灌溉模式主要依赖于人工引水或者简单的机械设备来进行灌溉,其灌溉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浪费、甚至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传统灌溉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合理的用水结构,即便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也存在着大量的农田采用传统的灌溉模式,水资源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浪费;二是机械设备老化,很多地区的灌溉设备都是使用了很长时间的老旧设备,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三是没有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农民对于灌溉水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农田过度灌溉,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现代化灌溉模式是指在传统的灌溉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浪费。

现代化灌溉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提高了用水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二是建设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包括水库、渠道、泵站等,提高了水资源的集约利用;三是采用智能化的灌溉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灌溉的自动化、精细化管理。

二、节水技术措施1.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首先是改进农田灌溉方式,采用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灌溉的精准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是优化用水结构,推广节水型作物品种,降低灌溉用水量。

再次是合理安排农田的灌溉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避免农田过度灌溉或者干旱缺水。

2. 水资源的储存与调配水资源的储存和调配是实现节水的关键环节。

建设水库、水塘等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蓄水量,保障农田用水需求。

采用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技术,合理调配水资源,避免因地区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

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现状及策略

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现状及策略

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现状及策略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是指在农田灌溉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以实现农田用水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的高效利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的现状和策略进行分析。

当前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田灌溉技术相对落后,主要采用传统的泵水灌溉和人工输水方式,整体用水效率较低。

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依然存在大量人工浇水和泵水灌溉的现象,不仅水量浪费,还存在着用水不均衡和劳动力浪费等问题。

其次,农田灌溉用水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

具体表现为缺乏灌溉用水的实时监测、计量和管理系统,导致用水计划不合理,用水调度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另外,农田灌溉用水管理中缺乏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导致用水不当和水肥资源浪费。

一些农民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观判断来进行农田灌溉水量的控制,往往出现过量浇水,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和农田排水不畅的问题。

针对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现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推广现代化的农田灌溉设施,例如滴灌、喷灌、微喷、渗漏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这些新型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提高用水效率,实现农田用水量的合理控制。

其次,建立农田灌溉用水的实时监测和管理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农田灌溉用水量、水质和水分状况等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减少浪费。

另外,加强农田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推广。

通过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可以实时了解土壤水分状况,根据作物需水量来控制灌溉水量,达到科学用水的目的。

同时,推广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合理配置水肥资源,减少水肥的浪费。

此外,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对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给予重视。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农田灌溉用水的管理和监管提出明确要求,调动社会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工作的开展。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促进了灌溉方式的转变,而高效节水灌溉作为新型灌溉方式,在为农作物提供充足水源的同时,实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标,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阐述,重点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展开了分析和研究,以此助力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标签: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建设现状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农田水利工程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为其建设的重点,在农业发展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存在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需要结合灌溉的要求,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合理优化,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以此来降低对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约的目的。

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地区必须给予其问题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找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方法,最大限度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进而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现状1.1 早期规划设计不合理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早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由于在设计方面问题所限制,使得其节水灌溉设计不合理。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主要凭借以往设计经验展开相关设计工作,而忽视了农田水利工程现场勘察,并没有对其现场做到更好的了解,使得设计人员不能夠把握好土壤成分、地质构造、农作物种植模式等因素。

基于当前这种情况的设计,完全脱离了具体实际情况,使得整体设计缺乏严谨性,难以最大程度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效能,并且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1.2 忽视竣工后的工程管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往往注重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效果。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对于后期的维护管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对竣工后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维护,之所以出现当前这一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指导,未能够合理划分出管理区域。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分析及节水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分析及节水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分析及节水措施第一篇:浅谈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分析及节水措施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分析及节水措施浅谈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分析及节水措施摘要:在农业水利中,水利灌溉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就必须提升节水灌溉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文章对目前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节水措施。

关键词:农业水利;水利灌溉;节水灌溉中图分类号S2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农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使农作物达到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科学的运用这一技术体系,可有效的提高农用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和总体面积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体系。

农用水资源包括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和经过净化处理的可利用废水。

它的合理开发利用,需要采取多项工程措施,如地上水和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技术、机井测试改造技术和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灌溉工程节水技术体系。

灌溉工程节水技术是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节水效果最显著的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膜上灌技术和改进沟畦灌溉技术等。

1.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化学药剂抗早保墒与保水剂应用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早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

节水管理技术体系。

主要是建立健全各种管水组织,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作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合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理征收水费。

1.1渠道防渗技术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

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因此,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农业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粮食和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变化,水资源的紧张和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大问题。

如何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实现农业灌溉的节水和高效利用,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水利灌溉模式1. 传统灌溉模式传统的农业水利灌溉主要是以地面灌溉和泵沿河引水灌溉为主,这种模式主要依靠自然水源或者地下水进行灌溉,存在着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由于土壤透水性差,灌溉水利用率偏低,已经难以满足作物的需水量。

现代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主要包括滴灌、喷灌、微灌等多种技术,这些新型的灌溉方式具有灌水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等特点。

滴灌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灌溉方式,它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作物根系下方,直接将水滴到植株根系区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而喷灌则是通过喷头将水喷洒在植物叶面,能够迅速湿润土壤、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提高土壤湿度,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节水技术措施智能化灌溉系统是一种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进行灌溉的系统,它可以根据土壤和作物的特性,自动控制灌溉的时间、水量和频率,实现对灌溉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农业灌溉中存在的过度灌溉、缺水灌溉等问题,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的产量。

2. 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土壤墒情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需水量的技术,借助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根据土壤墒情数据调整灌溉水量和时间,保证作物的生长需要。

这种技术能够精准判断土壤是否需要灌溉,避免了传统灌溉中“有水不灌、无水乱灌”的问题,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农业水利灌溉的效率。

3. 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是一种通过覆盖秸秆或者地膜来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降低作物对水分的蒸发损失的技术措施。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管理和过度开发,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水资源浪费、农田土壤盐碱化、生态环境破坏等。

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农田水利灌溉的持续稳定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节水措施的探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有的传统灌溉方式存在较大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传统的灌溉方式采用洪水灌溉或者滴灌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据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灌溉用水中有40-60%是浪费的。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浪费大量的水资源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灌溉过程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

由于灌溉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在土壤中长期累积会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据统计,全国有土壤盐碱化面积超过40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

传统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不容忽视。

传统灌溉方式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进而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当前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凸显,需要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来解决。

针对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节水措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有许多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渗灌等,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来推广这些节水灌溉技术,鼓励农民采用。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

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和盐碱化,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从而减少灌溉用水量。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并加强对违规取水行为的监督和处罚。

加强农田生态保护。

通过生态农业方式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合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水利灌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灌溉效率低下等问题。

如何解决农田水利灌溉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究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

一、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分析1. 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但随着城市用水、工业用水的增加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地区的水资源供应明显不足。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70%的用水用于农业灌溉,而农田水利灌溉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2. 灌溉效率低下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多采用人工浇灌或者简单的灌溉设施,使得灌溉效率较低。

据调查,目前全国农田灌溉的有效利用率仅为50%左右,很多水资源都被浪费在了不必要的地方。

3. 土壤盐碱化过量的灌溉水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盐分积累过高,形成盐碱化现象,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许多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二、节水措施探究1. 提高灌溉技术针对灌溉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采取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可以利用传感器和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实现精准农业灌溉,更好地满足作物的需水量。

2. 开展水资源调配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可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引水调水等手段进行水资源调配,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也可以采取对灌溉水进行再利用的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推广节水型作物选择抗旱节水、适应性强的作物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降低农田水利灌溉的压力。

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作物的耐旱抗逆性。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灌溉制度和管理机制,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可以有效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也可采取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并对违规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处罚。

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应用

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应用

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应用现代农业对于水的需求量巨大,而农田水利灌溉建设则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完整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

此外,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地应用节水措施来保护水资源,提高水利利用效率。

本文将探讨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应用。

一、农田水利灌溉现状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建设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如今已经有着完整的体系。

根据国务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到2020年年底,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将达到万公顷,灌溉面积占高效灌溉面积的85%以上。

但是,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建设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灌溉设施老化导致失漏严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筑的大型灌区,已经有60%以上进入了老龄化期,其灌溉设施老化严重,造成了失漏现象。

一些灌区的水亏损高达30%以上,导致水利效益大打折扣,严重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2.基础设施与水资源未能协调发展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不均衡分布。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相对匮乏,而南方地区却常年水浸,居民常常遭受水灾。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与水资源分配未能协调发展,导致水资源浪费和不均衡利用,不利于农业生产。

3.传统灌溉方式效率低、耗能高传统灌溉方式在水利效果和能源消耗方面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传统灌溉无法实现深层渗透式浇灌,造成的水分损失较多;其次,传统灌溉方式是通过重力流、自力流将水流输送到各个分水头,需要调水不停地运转,能源消耗极大;再次,由于传统灌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视察、节制不力,会导致一些农民盲目灌溉、过度灌溉,浪费水源,同时也会导致水土流失和退化。

二、节水措施应用面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提高农田水利灌溉利用率,并减少水资源损失。

1.深层渗透式灌溉方式深层渗透式灌溉是一种针对土壤水分特性的新型灌溉方式,它借助于灌溉水的重力流或微喷,将水流深入到土壤底部30-120厘米之间进行浇灌。

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应用

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应用

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应用农田水利灌溉是指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农田提供适量的水源,使农作物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的一种农业生产措施。

它对于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农田水利灌溉的现状和节水措施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在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1. 高投入与效益不匹配:尽管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由于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较小,效益较差,导致投入与效益不匹配。

2. 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灌溉效率低是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灌溉方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漏水、蒸发散失和地表径流,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平均效率仅为40%左右。

3. 面临水资源供需矛盾: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加之水资源受到工业、城市和农业等多个方面的需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农田水利灌溉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风险。

二、节水措施应用为了解决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效能,我国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节水措施。

1. 渠道改造:农田渠道是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现有渠道进行改造,采用合理的断面形式和纵横坡比,以减少渠道输水量和水资源的损失。

2. 建设现代灌溉设施:使用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如滴灌、喷灌、微灌等,可大大提高灌溉水分利用率。

另外,加强农田自动化灌溉管理系统的建设,可实现精准供水,减少浪费。

3. 发展雨水资源利用:在农田建设中,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以满足农田灌溉需求,可以减轻对地下水和其他水源的依赖,达到节水的目的。

4.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合理调配水和肥料的使用,提高施肥效果,实现节水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效果。

同时,采用定量灌水、分层灌水等技术,精确掌握农田灌溉水量和水质,降低过量灌溉的风险。

5. 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合理调整农田作物的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进行种植,可以降低水资源需求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农田灌溉用水现状及节水途径与措施

农田灌溉用水现状及节水途径与措施

农田灌溉用水现状及节水途径与措施植物生长往往需要大量的水分,农田灌溉是农业种植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农业现状来看,灌溉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如果不对这种现象加以控制,就会加剧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窘境。

所以,农田灌溉当中实行节约用水措施意义重大。

本文将就我国农田灌溉的用水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节水途径与措施。

农业种植离不开农田灌溉的支持。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农田灌溉都采取地面灌溉的方式,促进农业作物的正常生长。

但是,地面灌溉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不符合现代农业“节约能源”的理念。

所以,我国的农业必须要对农田灌溉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兴建各种水利工程,降低农田灌溉的水资源浪费率。

农田灌溉用水现状节水灌溉缺乏管理机制。

我国农村人口占据了人口总数中的大部分,许多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受到传统理念的制约,采取水资源消耗量大、灌溉效率低的传统灌溉方式,既没有能够利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也不能够改善种植结构,利用农作物的合理搭配来节约灌溉用水。

另外,虽然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兴建了各种农业水利设施,但是没有对水利设施的后期维护进行落实,导致水利设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弱。

节水灌溉规划不科学。

农田节水灌溉的规划应该在了解农田周边水质情况、河流流速、河流走向、汛期长短的基础上,计算农业各种植环节的用水量来进行的。

这就需要农田节水灌溉的规划人员参阅大量的相关资料。

而现在,许多地区的节水灌溉规划仅仅是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来开展的,既没有考虑到地区的气候状况,也没有考虑到农业的种植技术水平和农业发展状况,导致许多计划的节水灌溉方案缺乏实用性,受到技术条件、资金条件、地质条件的限制,难以大规模推广开来。

灌溉渠道发生淤积。

农田的分布距离水源有近有远。

为了让距离水源较远的农田也弄够享受到充足的水资源,往往会利用修建灌溉渠道的方式来进行解决。

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灌溉渠道的土壤长期处于水中,质地发生变化,容易发生淤积堵塞。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田水利灌溉则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能够有效地保障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在实际的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1、灌溉设施老化和损坏许多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时间较早,经过多年的使用,部分设施已经老化、损坏,导致灌溉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

例如,渠道渗漏、闸门损坏等问题屡见不鲜,使得灌溉水在输送过程中大量流失。

2、灌溉技术落后传统的灌溉方式,如大水漫灌,在很多地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水资源利用率低,而且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

相比之下,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虽然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但由于成本较高、技术要求复杂等原因,推广应用程度还比较有限。

3、水资源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则较为匮乏。

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调配机制,导致农田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4、管理体制不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存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等问题。

一些地方的灌溉设施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使得设施的使用寿命缩短,灌溉效益降低。

5、农民节水意识淡薄部分农民对水资源的稀缺性认识不足,缺乏节水意识,在灌溉过程中随意浪费水资源。

同时,由于缺乏节水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农民也难以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

二、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1、加强灌溉设施建设与维护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投入,更新老化和损坏的设施,提高设施的完好率和运行效率。

同时,建立健全设施维护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2、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规律,精确地控制灌溉水量和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和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我国农业节水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对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目前,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

传统农业灌溉一般采用刷洗灌溉和泵送灌溉,利用重力或机械设备将水源输送到农田中。

这种方式存在灌溉水利用效率低、过量灌溉、浪费水资源等问题。

其次,部分地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较广。

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一些地区开始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灌、喷灌等。

这些技术在提高农田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然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技术推广和普及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

由于农民传统的思维观念和经验,以及投资成本较高等原因,较新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中的应用率较低。

另一方面,技术研发仍需加强。

目前,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滴灌、微喷灌等方面,对于新型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如土壤水分监测与控制、智能灌溉等,研发还相对滞后。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发展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首先,加强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通过开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和示范工作,引导农民了解新技术的优势和节水效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接受度。

同时,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

其次,加强科技研发,推动新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尤其是新型技术的研发。

鼓励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第三,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专项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设施建设。

同时,建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政府和行业对技术推广和应用的监督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田用水灌溉现状及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农业生产严重依靠灌溉,据统计,约占全国耕地面积50%的灌溉面积上生产着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80%。

本文就我国农田用水灌溉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高效节水灌溉模式,以此弥补水源的严重不足。

关键词:农田灌溉节水生产
1、农田用水灌溉现状
(1)节水灌溉监督制度不完善。

水乃生命之本,生存之源泉,世界的万物都离不开水,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水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如今,水资源短缺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引起很多社会、生态问题。

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是把有限的灌溉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以提高灌溉水向根层贮水的转化效率和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转化的效率。

目前,不少地方没有节约灌溉用水的政策机制,对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地下水漏斗逐年扩大等水资源恶化问题。

因此,造成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断流和引水形势十分严峻。

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控制手段。

对节水灌溉设备生产检测、销售环节监控薄弱,部分设施老化失修严重,用水管理粗放,灌溉水量在输水过程中因渗漏而损失。

因此,建立节约用水责任制,必须采取措施,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工作。

(2)灌区水源无保障,渠道老化失修严重,缩小了有效的灌溉面积。

我国在已建的以水库为水源的灌区内大多数水利工程建七十年代年代,受地形条件影响和当时历史特殊原因,设计标准偏低,工程不配套,有的工程配套率只达到百分之四十,加之长期以来管理体制陈旧,管理粗放,经费不足,手段落后,缺乏工程良性运行机制,致使许多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

同时,渠道淤积、滑塌现象十分严重,渠系配套设施简陋,输水、控水、调水能力较差,灌溉水的平均利用率相对较低,造成输水不畅,缩小了有效的灌溉面积。

所以说,发展节水灌溉就显得十分重要。

(3)用水户参与管理发展不平衡。

近几年,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势头良好,对推动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还很不平衡。

部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织机构不完善、组建与运行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

同时,政府对用水户参与管理的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如何解决既要减轻广大农牧民在用水方面不合理的负担,同时又要减轻水管单位承担“供水到户”而负担过重的问题,对广大农牧民所表现出来的参与管理的意识、如何引导,就摆在我们面前。

因此,加强引导和监督管理工作,水利部门在充分尊重用水户意愿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用水用户管理。

(4)产权不清,缺乏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投入严重不足。

首先,管理主体缺位。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兴修的田间节水灌溉工程,由于所有体制与农村土地分户经营的体制矛盾没有解决,维护管理责任很难落实。

其次,缺乏稳定的机制。

田间节水工程投入不足,没有稳定的投入渠道,中央对田间节水灌溉投资规模小,地方和农户的筹资能力不足,田间节水灌溉发展滞后,面积增长缓慢。

另外,由于权责不明,造成节水灌溉工程,有人用,没人管,老化、损坏严重。

(5)原建渠系配套率低,量水设施不全,调控水能力差目前,按照水利厅的水利体制改革精神,我县尝试推行水利一体化管理,但存在的问题是渠系配套率低,量水设施不全,水的调控能力差,不能细化量水。

2、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1)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确保项目工程的可持续性。

为保障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正确选择建设地点和建设方案,在工程建设中,严格进行工程建设管理。

加快项目工程管理改革的步伐,深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用水计量设施,优化配置水资源,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针对项目涉及到的技术问题,开展试验研究和效益观测,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培训的力度。

(2)落实管理使用权,从利益机制上调动群众管水、节水的积极性。

通过用水者协会,制定合理完善的灌溉管理制度,设立水务公开栏,增强灌溉费用透明度及用水者水帐,便于群众监督,同时减轻乡镇负担,加强经营机制改革。

同时,加强对贫困地区的配套比例应适当降低,加强对配套资金落实的检查监督和完善管理办法。

最后,我们一定要加强法制宣传,严格水利产权改革的法律程序,防止资产流失等现象发生。

因此,必须要落实管理使用权并从利益机制上调动群众积极性。

(3)通过节水灌溉工程节水。

节水灌溉是农业节水的重要举措,其中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短窄畦灌、细流沟灌等。

首先,加强渠道防渗技术:就是杜绝或减少由渠道或渠床而流失的水量的各种工程技术和方法。

以较低的经费投入,长期保持将水源引用水量尽可能多地、安全、快速输送到田间,达到低投入、高效益的目的。

其次,管道输水灌溉是以管道系统代替田间渠系,通过低能耗的机泵和管道系统,将低压水输入田间,并可用末级软管直接浇地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深受群众欢迎。

因此,可根据经济和种植情况合理选择。

(4)政府部门出面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调整,并加强部门配合及用管协调。

首先,通过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调整。

同时加强与涉农部门的通力协作,应用水利工程措施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时辅以农业综合措施,达到节水增产双重目的。

其次,在节水灌溉示范区已大力推广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由于节水灌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各级部门应主动配合水利部门,做好水价改革和节约用水工作,从项目资金和工作上关心支持节水灌溉。

物价、审计部门应加强对水费和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环保部门应协调水利部门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5)积极推广农艺措施节水。

首先,选用耐旱作物品种,以作物省水。

根据水资源状况,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积极推广耐旱作物品种,以减少作物全生育期的灌水总量,达到少灌节水的目的。

其次,秸杆覆盖,抑蒸保水。

秸杆覆盖还田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农业节水措施,它能够减少作物植株间的无效蒸发,抑制杂草滋生,调节地温、还可涵养更多的自然降雨,保蓄土壤水分,改良土壤。

这项技术在果园种植方面使用最为广泛。

第三,划锄保墒,减缓蒸发。

土地板结,不仅会加具蒸发和失墒,而且还会影响作物的生产发育,所以在雨后或灌水后要坚持及时划锄保墒,促进作物生长,尤其苗期和春季更为重要。

3、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候变化带来的旱涝灾害似乎已成常态。

而农田水利灌溉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因此,如何构建资金投入、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