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指对水生生物进行养殖的一种经济活动,其发展对于保障水产品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水域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水产品需求持续增加,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迅速壮大。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水域资源过度开发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水域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导致一些地区的水域资源过度开发。
一方面,原本适宜养殖的水域被过度开发,导致水产品产量下降,资源枯竭;过度开发还会影响水域生态平衡,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2. 水体污染严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水体污染的问题。
一方面,水产养殖业对水体进行了大量的养殖投喂和排泄,直接导致水体中营养盐浓度过高,易引发水华爆发;水产养殖业也会使用农药、兽药和化肥,其中的残留物质会直接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3. 产业链不完善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相对较快,但其产业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养殖户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了市场失衡;其次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了市场竞争混乱;一些水产养殖业者的安全意识不强,质量监管薄弱,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对策探讨针对水域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水域资源开发。
一方面,政府可以在水域资源开发上做出相应的规划,合理分配水域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加强水域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确保水域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也可以鼓励养殖户进行生态养殖,通过环保、绿色养殖方式来减少对水域资源的压力。
为了解决水体污染严重的问题,需要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工作。
一方面,可以建立健全水产养殖业监管体系,严格限制养殖户对水体的排泄与投喂,减少水体污染源;可以加大对水体污染物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范文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范文水产养殖行业报告。
水产养殖是指利用水域资源进行养殖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
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水产养殖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报告将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
1. 养殖品种多样化。
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其中以鱼类养殖为主。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和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对不同水产品种的需求。
2.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养殖设施的不断完善,水产养殖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大型的水产养殖场已经成为了水产养殖行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大规模养殖不仅提高了产量,也提高了养殖效益。
3. 养殖技术的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新型的养殖技术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也提高了养殖品质,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水产养殖行业存在的问题。
1. 水质污染。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行业也面临着水质污染的问题。
养殖废水的排放对水域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2. 养殖品质安全问题。
一些养殖场为了追求利润,使用了大量的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导致养殖品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养殖品质安全监管,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养殖成本上升。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养殖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特别是饲料成本、养殖设施成本等都在不断增加,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水产养殖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绿色养殖。
未来,水产养殖行业将朝着绿色养殖的方向发展,加强水质治理和环境保护,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科技养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水产养殖行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养殖,推广新型的养殖技术和设施,提高养殖效率和品质。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不仅在农村带动了很多农民就业,也在城市提供了大量的新鲜水产品供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当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之一,水产养殖的品种多样,产量巨大,对国内新鲜水产品的供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已达到6000多万吨,其中鱼类养殖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水产养殖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向国际市场输出了大量的水产品,带动了我国水产品贸易的繁荣。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导致了水产养殖环境的恶化。
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和饲料,随之而来的废水和废渣对周围水体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存在一些畸形的发展现象。
一些水产养殖场存在环境污染严重、隐患大、养殖技术薄弱等问题,导致了水产养殖品质的下降,甚至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价格波动的挑战,导致了水产养殖户的收入不稳定和经营风险增加。
二、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1. 环境污染严重。
水产养殖业需要大量的水和饲料,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对周边水体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了周边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养殖技术薄弱。
一些水产养殖场存在着养殖技术薄弱、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和产品质量不佳,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市场需求不稳定。
水产养殖业面临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价格波动的挑战,导致了养殖户的收入不稳定和经营风险增加。
三、解决对策探究1. 加强环保意识,推动清洁生产。
政府应当加大对水产养殖业的环保监管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策略

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策略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发展水产养殖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策略。
水产养殖的现状:1.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需求的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之一,但仍然存在需求远远大于供应的问题。
2.种类多样化:水产养殖不仅仅局限于常见的鱼类,还包括贝类、虾、蟹等。
种类的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对于不同口味、营养需求的需求。
3.技术水平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比如,利用温室养殖技术可以使养殖环境更稳定,提高养殖效益。
4.生态环境压力:水产养殖业对水质和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过度养殖和污染排放等问题亟待解决。
水产养殖发展策略:1.科技创新:加大对水产养殖科技的研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
比如,利用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分析提高养殖效益,控制污染排放,提高养殖环境质量。
2.精细化管理:通过加强管理,优化养殖水域,提高饲养技术和饲料,减少损失和浪费。
采用精确的配合饲料,控制养殖密度,定期清理废物,提高养殖效益。
3.提高质量安全:加强养殖品质监控,确保产品安全。
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制度,加强对养殖场、加工厂和市场的监管,加大质量抽检力度。
4.绿色养殖:采用环保养殖技术,减少废物排放。
推广农田养殖、池塘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恢复和保护水产养殖水域的生态系统。
5.加强合作与培训: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养殖业面临的难题。
培训养殖户,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科技创新、精细化管理、提高质量安全、绿色养殖和加强合作与培训等发展策略,将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问题,并推动水产养殖业实现更加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生产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水质污染、养殖技术不足、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等。
为了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发展现状,并提出有效对策。
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1. 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尤其是对高品质、安全、营养丰富的水产品需求量更是持续增长,如远洋鱼、有机虾、有机蟹等。
水产养殖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2. 养殖技术逐步提升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技术和设备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涌现出一批养殖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示范养殖场。
通过科技手段,养殖业的种苗培育、养殖环境控制、疾病防控等方面实现了可观的进展。
3. 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因素水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水质污染问题。
养殖场周边的水体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更是成为了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
这不仅影响了养殖品质,也给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4.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水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一些小规模的养殖户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销售困难,甚至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倒闭情况。
1. 提升养殖技术,确保产品质量养殖技术的提升是保证水产品质量的基础。
应该加强对养殖场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适合当地的先进、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养殖方式,确保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2. 促进产业升级,推动规模化发展为了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综合效益,应该积极引导相关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推动规模化发展。
通过整合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了减少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养殖废弃物处理和水质监测力度,加强对养殖场的环境保护督导,鼓励和引导养殖户积极投入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中。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随着发展的速度加快,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随着水产养殖业的扩大规模和密度增大,养殖场周围的水质也越来越受到污染。
大量的养殖废水、饲料残渣和养殖动物排泄物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富氧化程度降低,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水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品质安全问题一些水产养殖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使用激素、抗生素和其他化学物质来促进生长或防病。
这些化学物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对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3.养殖品种单一化为了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一些养殖场往往只种植一种或者几种特定的水产养殖品种,导致了养殖品种的单一化。
这种单一化不仅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和传染,也容易使得市场价格波动,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探究1.加强环保意识,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养殖场的环保意识,鼓励养殖场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合理利用养殖废水和养殖动物排泄物,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政府可以加大对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养殖场引进相关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业的环保水平。
2.规范养殖品质,保障水产品品质安全为了解决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加强养殖业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养殖品质,加强对养殖场的质量把控,提高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食用需求。
鼓励水产养殖企业引进生态养殖技术,推广有机养殖模式,保证水产品的品质安全。
3.多样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为了避免养殖品种的单一化问题,我们可以推动养殖场发展多样化的养殖品种,鼓励种植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提高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也可以平衡市场价格波动,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提供人们的食品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究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前水产养殖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水质污染。
水产养殖业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养殖生态环境,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有机物会对周围水体产生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对水产动物健康有影响,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水产养殖场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环境管理措施,防止废水和有机物的泄漏。
引入先进的水质处理技术,利用生物过滤和化学处理来净化废水,保证水质的良好。
应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二,水产养殖业还存在品种单一和养殖模式陈旧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种,如鱼类和虾类,这种品种单一的现象容易导致市场供求失衡和养殖风险。
部分养殖场还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没有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品种研发和推广,引入更多适应当地水质和气候条件的新品种,丰富水产养殖的品种结构。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模式,如循环水养殖、智能养殖等,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
水产养殖业还面临市场需求不稳定和价格波动的问题。
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和供应链的不稳定,水产养殖业的产品价格经常出现大幅度波动。
这不仅会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还会导致养殖户的投资风险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并调整养殖品种和规模。
加强养殖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市场竞争力。
可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和供应链,加强农民与养殖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市场的波动。
尽管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引入先进技术、丰富品种结构、加强市场调研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水质污染、品种单一和市场波动等问题,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水产养殖业现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许多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大类。
海水养殖以海水为养殖环境,主要养殖海藻、贝类、鱼类等海产品;而淡水养殖则主要在内陆水域进行,养殖鱼类、虾类、蟹类等淡水生物。
水产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增加,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水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包括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认识到水产养殖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内容已达到200字,继续撰写以完整2000字为目标字数的内容】。
1.2 问题意识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现阶段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水产养殖业生产环节中存在着养殖水质污染、水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了一些水产产品质量不过关,影响了消费者对水产品的信任度。
市场需求分析不足,导致了一些水产养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方向,导致了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
技术与管理水平不足也是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些养殖场存在着技术陈旧、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等问题。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也是当前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我们需要认识到水产养殖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力度,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保护环境资源,实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不断探索解决水产养殖业发展问题的方法,确保其发展方向正确、未来可持续。
2. 正文2.1 现阶段存在问题一、市场需求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食品的安全、营养健康的要求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业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然而,水产养殖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究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水源问题水产养殖业必须依赖于充足的水源,而目前,一些地区的水源已经出现了不足或污染的情况,这给水产业发展带来了困难。
因此,应该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保护水资源,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的养殖技术。
二、污染问题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投放饲料、药品等化学品,这些物质在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的情况下,会对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污染。
因此,应当加强环保意识,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管理,并暂停或强制召回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确保水产品质量稳定和消费者的健康。
三、生产效率问题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效率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光照、温度等。
在此方面,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体系,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养殖效率,保障水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四、生物安全问题水产养殖业是有严格的生物安全要求的,但一些低质量的种苗和“三无”产品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应该加强对种苗、圈养、运输等环节的监管,规范水产市场秩序,防范水产疫情和传染病,保障水产健康发展。
五、技术创新问题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养殖业发展也需要不断更新技术。
应该加大研究力度,推广科技养殖技术,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发挥科技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市场、创新技术等方面的措施,才能确保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食品产业的发展。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环境污染、生产效率低下、市场竞争激烈等。
有必要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域和海洋水质遭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水产养殖业的废水、养殖排泄物和饲料残骸等污染物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水产资源的生长和繁衍。
2.养殖技术滞后我国水产养殖业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方式上,养殖技术相对滞后,生产效率和养殖成本都较高,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3.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水产品价格波动大,养殖户利润空间较小,经营成本压力持续增加。
二、对策探究1.加强环保意识,推进清洁养殖为了减少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可以推行清洁养殖技术,采用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环境可持续性。
政府可以加大环保政策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净化水产养殖产业的环境。
2.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养殖效率水产养殖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出。
可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科研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针对水产养殖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政府部门要健全水产养殖的市场准入机制,建立健全的水产养殖品质标准,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要建立健全水产养殖产业的信息公开制度,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提高水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加强产业协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水产养殖产业要加强内部合作,构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产业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协同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口增加、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水产养殖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水产养殖业存在着规模小、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资金短缺等原因,许多养殖户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养殖规模不断缩小,效益降低,甚至出现养殖户因亏损而停业的情况。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还受到环境污染和水质恶化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化进程加剧,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水产养殖业面临着水质下降、疾病暴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和产量。
针对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
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是重中之重。
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法规,规范养殖行为,减少污染,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加大科研力度,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随着人们对优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产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种类也日益丰富。
以鱼类养殖为例,鲫鱼、鲤鱼、鲢鱼等常见养殖品种的产量持续增长,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虾、蟹、贝类等水产品的养殖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养殖产业格局。
随着水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养殖池塘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饲料品质参差不齐、水质管理不善等问题也影响了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养殖业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养殖产业规模和水平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
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策略

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策略水产养殖是指利用水域资源,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进行养殖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水产养殖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就水产养殖的现状以及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一、水产养殖现状水产养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场经常会产生废弃物和养殖污染物,严重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
此外,水产养殖有时还需要大量的饲料和药品,对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2.养殖品质问题:水体中的环境因素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养殖水质不佳会导致养殖的鱼虾质量下降,甚至引发疾病。
3.品种问题:我国的水产养殖品种相对单一,主要以鱼类和虾类为主。
但是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养殖品种的单一性使得养殖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二、水产养殖发展策略为了解决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科技创新: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优化养殖环境和管理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和品质。
例如,可以引入新型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水质处理的能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生态养殖:建立生态合理的养殖模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例如,可以将水产养殖与湿地保护相结合,通过湿地的自然净化作用来改善养殖水质,减少对环境的冲击。
3.多样化经营:增加新的养殖品种,提高水产养殖的多样性。
可以选择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的新品种进行养殖。
此外,还可以尝试水产养殖和其他农业、畜牧业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养殖模式。
4.市场拓展:发展水产养殖产业,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
可以组织养殖场参加各类展览和交流活动,引入先进的行业标准和质量认证,提高产品竞争力。
5.政策扶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例如,提供贷款、税收优惠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农民和养殖户参与水产养殖业,创新和拓展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中国传统的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水产养殖业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水产养殖业发展态势良好,产量不断增加。
然而,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水质污染问题水质是水产养殖业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水产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常常不能满足水产养殖的要求,导致水产养殖业受到严重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
政府应该加大对水体污染治理的投入,加强污染源的监管,并对那些严重违反污染治理的企业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同时,水产养殖企业也应该通过净化池等措施,尽可能保护水体环境,避免对水质造成过度的污染。
二、养殖环境问题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发展,养殖环境受到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过度的养殖密度、压力等都会影响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和养殖品质。
如何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是水产养殖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应该着力打造一流的养殖环境。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选择合适的养殖水域,进行科学调配,以降低密度、减轻底部负荷,同时利用清洁水源和环境修复技术,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可以减小养殖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产品质量问题水产养殖业的产品质量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养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供应链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导致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加强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监管。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水产养殖环节的监管和监督,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加强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保障水产养殖产品的安全可靠。
总之,水产养殖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很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消费者都应该担起责任,加强合作,实现水产养殖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指人工规模养殖和培育水生动物及植物的一种农业形式,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对食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也发展迅速。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水质污染、水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等。
本文将就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 水质污染严重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池塘、网箱等养殖设施使用的化肥、饲料残留物、兽药残留等会直接排放至水体中,导致水质污染严重,影响养殖水生物的生长和生存。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给周边水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水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2. 饲料成本高水产养殖的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很大一部分,而且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饲料的原料主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且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安全隐患。
3. 养殖环境恶化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
养殖池塘的过度开发、过度利用,导致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遭受威胁。
4. 养殖业管理落后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以传统模式为主,管理方式落后,缺乏科学规范的养殖管理方法和技术支持。
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1. 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加强水产养殖的水质监测和治理,制定严格的排污标准和监管措施,减少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
2. 促进饲料资源多样化加大对水产养殖饲料资源的研发和利用,促进饲料资源的多样化和本地化生产,降低养殖饲料成本,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3. 推动绿色养殖模式推动绿色养殖模式的发展,采用循环水利用、生态养殖等先进技术,改善养殖环境,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
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管理和技术支持,推动养殖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养殖管理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我国水产养殖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了建国初期的恢复发展和随后的调整徘徊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渔业一直坚持“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
1988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532万吨,超过捕捞产量;1989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达到1152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主要渔业国家,成功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道路。
自1991年以来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3829万吨,淡水水产品出口约120万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的62%,占亚洲的70%,是世界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主要渔业国家。
二、我国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水产养殖品食用不安全环境污染存在多方面因素,化肥、农药、兽药、生产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高速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导致水产养殖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目前我国存在的现状是高密度,多品种,集约化的生产方式。
3.养殖种质退化,病害泛滥自1992年中国对虾流行病爆发以来,水产养殖品病害一直不断,并且蔓延到其它养殖虾类养殖生物,使淡水养殖业蒙受了重大的损失4.水产饲料加工业大部来源家禽、畜牧业的基础过渡形成,鱼类饲料研究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对鱼类不同生长发育期所需的营养标准没有统一规范。
加工饲料的原料没有国家统一检测规范。
5.水产差殖品质量安全研究薄弱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品质量安全研究十分薄弱,标准体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标准体系不健全与执行力度差。
6.信息不灵,市场行情不详养殖单位、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有一定的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败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渔民由于信息不灵,他们尤其关注的是养什么?怎么养?如何销?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将是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的关键因素。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在我国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目前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养殖品质低下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养殖场周边水体受到饲料残渣、养殖废水等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养殖场的环境管理,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确保废水排放达标,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水产养殖业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养殖场在饲料利用、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浪费现象。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我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改良饲料配方,选用高效饲料,提高养殖效益,减少资源的浪费。
应该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产养殖业的品质低下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未能严格控制饲料质量,饲养环境不合理,导致养殖品质下降。
为了改善养殖品质,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推广优质养殖技术,提高养殖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水产养殖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加强环境管理,加大对养殖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我们还应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养殖户的意识和能力,推动水产养殖业的良性发展。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但是通过加强环境管理、资源利用和品质控制等方面的措施,我们可以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水产养殖业现状及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水产养殖业现状及质量安全问题分析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产养殖业在中国发展迅速。
水产养殖业是指以水体为养殖场或养殖池塘的场地,利用人工或自然孵化的水产动物进行养殖的产业。
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及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如下:一、水产养殖业的现状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特别是人们对富含蛋白质、低脂肪的海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种类繁多:水产养殖业的品种繁多,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
不同的养殖种类具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市场需求。
3. 技术提升:水产养殖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科学养殖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病害和提高产量。
4. 地理位置分布广泛:中国地域辽阔,水产养殖场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湖泊、江河等多个地方。
二、水产养殖业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1. 污染问题:水产养殖业存在水体污染的问题。
由于养殖场的大量排污和饲料残留,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容易引发藻类爆发和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问题。
水产养殖业在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时可能会对水产动物体内的农药残留问题产生安全隐患。
2. 疫病传播:水产养殖业中,养殖动物密度大,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引发疫病暴发。
一旦疫病发生,不仅会造成养殖动物的死亡和损失,还可能会对周边水域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3. 养殖环境控制问题:水产养殖需要合理控制水温、水质、养殖密度等因素,保障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发育。
一些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存在控制不当的问题,导致养殖动物生长缓慢、容易感染疾病等。
一些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劣质饲料、添加剂等,也会对养殖动物质量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4. 养殖技术问题:由于水产养殖技术的复杂性,一些养殖户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科学养殖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养殖动物生长缓慢、养殖成本增加等问题。
三、解决水产养殖业质量安全问题的措施1. 加强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养殖场的准入门槛,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水产养殖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水产养殖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水产养殖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将从生产现状和发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产养殖生产现状1.产能持续增长:我国水产养殖产能逐年增长,成为国内外市场的重要供应方。
尤其是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2.品种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水产养殖品种不断更新,出现了一批高附加值、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如高品质鱼类、有机水产品等。
品种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水产养殖产业的竞争力。
3.技术水平逐年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水产养殖生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种养殖技术、现代化养殖设施以及健康养殖模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提高了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养殖业规模化经营得到了推动,许多水产养殖企业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
二、水产养殖发展策略1.科技创新引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加强对养殖技术、饲料科学、病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推动规模化经营:鼓励水产养殖企业规模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益。
通过整合资源、加强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水产养殖产业整体效益。
3.加强品牌建设:加强水产养殖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品牌建设,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养殖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同时,加强品牌营销,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水产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加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养殖。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水质管理和废水处理等措施,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保护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的稳定,增强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政策扶持:加强政策扶持,优化水产养殖发展环境。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水产养殖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持和财税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进入水产养殖领域,推动水产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水产养殖是以水体为载体,利用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人工培育或养活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方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本文将对水产养殖行业进行一次调查,以分析其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力求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水产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水产养殖的现状目前,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95亿亩,产量超过了5400万吨,占到了全球水产养殖产量的70%以上。
在各省市的分布上,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水产养殖产量比较高,占到了全国水产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
2.存在的问题尽管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资源利用低效:水产养殖需要利用大量水资源,然而对水资源的利用却非常低效,尤其是在旱季或干旱地区,会出现部分区域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况。
(2)污染环境:水产养殖产业,特别是采用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养殖企业,排放大量的养殖废水、养料,导致水体受到严重污染,给周边环境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疫病防控不到位:水产养殖业容易受到疫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养殖企业的疫病防控措施不到位,导致经济损失很大。
二、推动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对策1.加强科技支持为了提高养殖效率,增加产量,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必须加强科技研究。
政府应加大对水产品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给养殖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提高水产养殖的综合生产效益,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2.加强政策管理政府需要出台全面的水产养殖政策和管理规范,制定科学的规划,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规范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废弃物和养料治理等方面,以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3. 推广水产养殖现代化推广集约化、规模化的水产养殖现代化技术,使水产养殖行业向大规模、集约经营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迈进,加速水产养殖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翌 3 青岛・ 水 养 研 会 文 0' 0 全国 产 殖 讨 论 集
试点示范, 深水风箱养殖得到较快发展。 02 我国 20年全国 深水网箱养殖数量约1 0 主要集中 5 只, 0 在浙江、 福 建、 广东三省。 03 20年福建、 广东、 浙江等南方地区深水风箱养殖发展势头不减, 规模继续扩大, 分别新增
殖面积己 展到 1 0 万亩。 发 0 多 0 江苏省在稳定常规品 殖的同时, 种养 大力发 展名特优品 种的养殖, 养殖面 积 的比 例继续上升,己占 淡水养殖面积的一半以上, 河蟹、 青虾、 沼虾、 罗氏 中华鳌等品种己 成为淡水养殖的 主要品 种, 其中,河蟹年养殖产量每年己 1.万吨,占 达 6 4 国内总产量的近 5%,已 0 形成了一个由 育苗、养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青岛 ・ 全国水产养殖研讨会论文集
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 农业部渔业局养' 处 ) l t
樊祥 国
1 发展状况
水 产养殖生产是中国渔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 来, 中国水产养殖生产取得迅速发展, 成为中国
殖、饲料、捕捞、加工、销售和餐饮等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 23 深水网箱养鱼、工厂化养鱼等现代化养殖方式已普遍推开 .
大型 抗风浪深水网 近二十 箱是 年发展起来的 全新养殖设施, 其设置在相 对较深海域 ( 养殖作 深一般 业水 1 上) 养殖容量较大 ( 5 米以 , 一般为1 0 0 立方米以 , 较强的抗风、 0 上) 具有 浪、 流能力 ( 一般抗风能力 5 / 3米 秒, 抗浪能力5 7 。1 8 我国 - 米) 9 年, 9 海南省首次从挪威引 进全浮式重力深水网箱,经过近年来消化吸收和
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促进中国渔业的发展,根据中国资源状况,确定了 “ 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 养殖业” 的渔业方针, 将发展养殖业作为中国渔业发展的重心, 逐步由“ 捕捞为主”向“ 以养殖为主” 的方
向转 随着改革、 移。 开放的不断 深入,1 5 党中 9 年 8 央、国 确定了 “ 养为主,养 捕捞、 务院 以 殖、 加工并 举 因 地制宜、 各有侧重” 方针, 的 制定了“ 确水 用权. 明 域使 落实经 营权”“ , 依靠群众, 发展专 业户、 联合体” 以 “ 及 开发荒水、 可以 包三十年以 等一系列发 荒滩 承 上” 展渔业的 经济政策, 使中国 业发展的 更加明 渔 方向 确, 对推动中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 决定性的作用。 海水养殖从单一的藻类养殖向 虾类、 类、 贝 鱼类及 海珍品 养殖逐步延伸:内陆水域养殖区 域也从长江、 珠江流域传统池塘养殖, 不断扩展到三北地区, 全 并向
3 存在问题
31 养殖生产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虽然中国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在世界上都居第一位。 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在基础设施、 科技含量和 管理水平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 32 水产养殖产品的质f安全问H 较突出 . t t 主要表现为水产养殖生产操作不规范,从业人员产品 质量安全意识差, 养殖过程用药不规范,为了 防
化效应,吸收安排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工厂化养殖具有占地少,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易于管理,不受季节变化的限制, 管理机械化和操作自 动化, 无污染,效益好等特点。我国工厂化养殖自 上世纪 8 年代开始兴起, 0 近几年发展很快。山东、辽宁、 江苏、 浙江、 福建、海南、广东、 广西、 湖南、湖北、北京等地的工厂化养殖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主要养 殖品种为牙鲜、大菱解、组鱼、甲 鱼、鳃鱼、鲍鱼等优质水产品。山东省 20 03年海水鱼工厂化养殖面积己 达 20 6 万平方米,比20 年增加 6 万平方米, 02 0 特别是大菱醉养殖势头迅猛, 今年新增养殖面积2 万平米, 0 总养殖面积突破7 万平米, 0 存养量可望达到 10 万尾. 00 河北省近两年工厂化养鱼发展迅速, 03 20 年面积可 达 10 0 万平米,比20 年增加 7 万平米. 02 5 24 稻田养鱼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 稻田养鱼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好的特点,己成为各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热点。发展稻田养 鱼既增粮又增水产品, 而且可使稻田少施化肥、 少喷农药, 节约劳力, 使农户收入大大增加. 地区 许多 特别 是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己把发展稻田养鱼作为稳定农业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02 20 年全国稻田养 鱼面积发展到 19 8 万公顷,养成鱼产量 15 0 万吨。近两年稻田养鱼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四川等传统稻田 养殖地区在不改变稻田结构的情况下,开始发展休稻养殖,平均每亩增加农民收入 10 元以上。二是江苏、 00 浙江等新发展地区积极发展河蟹、 青虾、 黄鳝、黄颖鱼、 乌组、泥鳅、甲鱼等名特优稻田 养殖,大大提高了 养殖效益。 三是生态养殖、 健康养殖和无公害养殖技术逐渐被用于稻田养殖上, 养殖产品质里和生产效益大
大提高。
25 休闲观赏渔业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新天地 .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渔业、游钓、观光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在广东、山东、天津、河北、 江苏、辽宁、大连、北京、上海等地逐渐发展起来. 近年来, 我国观赏鱼养殖发展也很快。目 前在我国己形成东南沿海和北京市为中心的两大观赏鱼养殖基 地。北京市观赏鱼养殖己 成为北京市水产品出口 创汇的支柱产业. 02 20 年我国观赏鱼出口3 个国家,出口 6 额 27 0 万美元;从 8 个国家进口 观赏鱼金额 2 万美元。 8
4 冷 屏对笛
20'寿岛・ 03 全国水产养叭研讨会论文集
41 加强水产养殖管理, . 推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一足'!实施养殖i制度 卜 z h l 8 渔业养殖证制度,是 ( 油业法》规定的渔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为尽快
在全国打行水血、滩涂养幼证制度,农业部 乒20 年初印发 了 《 } 02 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力案》 ,要求 各省 ( 区、; 积极采取各种招施推动养殖证发放工作。经过各地共同努力, 02 } 助 20 年成为 18 年 《 96 渔业法》 实施以来,推殖证发放力度址大、工作进展报快的一年,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各地还应该进 一 步加大一作力 f 度,拟动水域滩涂养殖i制度的实施,切实保护养殖渔民的合法权益,加张水产养殖生产竹理 l l _ 是进 一 步推动水产苗种礴 比 讨 制度的实施。苗种生产和进出日审批制度是 《 渔业法》规定的水产苗种管 理的最摧木制度。农业部发布的 《 水产苗种管理办法》中, 对如何 文施苗种生产审批制度包括中请审批的水
产苗种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 审批程序、 权限和期限、 水产苗 种生产单 位和个人应当 版行的 义务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渔业法》对非法生产苗种也规定了处罚措施。各地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 水产苗种生产市批工作的少 < 刊t ,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 对没有经过审批仍进行生产的苗种场可以采取一些执 法措施。 山S 同 j 尽快组织制i 水产苗种进出!管理办法》等相应配套法规, 7《 _ 1 规范水产苗种进出日审批程序 切实加5水产苗种进出仁管理 1 ; ] _是做好 水产养殖质显安全管理规定》的穴贯工作,切实加强水产养殖产品质最安全管理。为提高养 《 _ 殖水产品质最女全水平,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农业部于今年7 4日发布了 月2 《 水产养4质最安全管理规定》 1 5 ,白9 1 月 日实施。对与水产养殖质最安全问题有关系的养殖用水,养殖生 产,苗种、饲料、药物使用,产品净化等方面进行了具休规定 《 规定》要求水产养殖用水应当符合农业部 《 无公害食.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或 《 钻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 用水水质》等标准,禁d 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 P 水产养殖: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有关规 定中领养9证,并f写 《 A q 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和 《 n 产.标签》 ;水产养殖使用的苗种应当符合国家或地方质 吊 标滩: I 禁I使用无产品质吊标准、 _ 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 饲料添加剂。 禁I I _ 使川变质和过期饲料:使用水产养殖用药应当符合农业部 《 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 ,并填写 《 水产 养殖用药记录》 禁I I : 使用假、劣兽药及农业部规定禁1使用的药品、其他化合物和生物制剂。原料药不得 1 : 削妾 用于 水产养殖; ' 销i的养殖水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标准。 t ' 小符合标准的产品应当进行净化处 理,净化处理后仍小符合标准的产品禁止销售。 42 加大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力度,增加渔农民收入 . 一是做好农业部 《 l 出L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 加快鳗鲡、 对虾、 海水贝类、河蟹、 大黄鱼、 罗非鱼等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推动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擎I 提高水产养殖产品质mI : 增加渔 农民收入。 _ 是积极发展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 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 保护养殖环境 健康养殖是指通过 采用投放无疫病苗种、 投喂全价饲料及人为控制养殖环境条件等技术措施, 使养殖生物保持最适宜生长 和发 育的状态, 实现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产品质最的一种养殖方式。生态养殖是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 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使 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 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三是沿海地区和有条 件的中西部地区应继续大力推广深水网箱养殖、 工)化养殖等现代化养殖方式,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和生产效
国辐射。 02 到20 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 1 8 万公顷,比 18 年的3 万公顷增长了7%e 2 95 % 2 20 年全国养 0 殖产量达到 20 万吨,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也从 18 年的4%提高到6%,比 17 年的20 97 95 4 4 98 9 % 提高了一倍多。中国成为世界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当前中国水产养殖业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市场上养殖水产品不仅数量充足。而且品种繁多,质量提高, 价格平稳,己成为中国城乡居民菜篮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品种, 消费量显著提高。发展水产养殖己成为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地方经济、增加渔 ( 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2 当前水产养殖发展的主要特点 21 沿海地区发展海水养殖的热情高潮 . 发展海水养殖, 增加收入己成为沿海各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渔农民的共识。 对虾养殖在经过 前几年生产的低潮后近年来发展很快, 特别是在中国南方地区取得迅猛发展, 02 20 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发展 到3 万吨, 00 8 比20 年增加了7%。 3 南美白对虾作为中国的引进品种,以其生长快、 抗病强、肉质好的特点, 近年来在中国沿海地区得到迅速推广,20 02年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达 1.万吨,: 9 3 与 三省对虾总产量的”. 2 %。大黄鱼、牙奸、大菱坪、妒鱼、真鳃.石斑鱼、梭鱼等海水鱼养殖发展也很快, 目 前全国海水鱼网箱养殖总数己达 10 0 多万只, 02 20 年全国海水鱼养殖产量发展到 5 万吨, 00 6 比20 年增长 3%e 1 鲍鱼、 海参等海珍品养殖发展也非常迅速, 02 20 年全国鲍鱼养殖62 吨,比20 年增长4%. 15 00 8 海参 养殖 56 吨,比20 年增长 ”%. 85 00 22 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已成为内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 . 为了 提高养殖效益,各地以 市场为导向, 注重开发推广优良 增养殖品种, 的 优化养殖品种结构。目 前, 内 陆淡水养殖己打破以 “ 大家鱼”为主的养殖格局, 往 四 鳗鲡、 河蟹、鳖、 姗鱼、罗氏 沼虾、青虾等淡水名 优新水产品的生产己 形成规模, 黄鳝、 黄颇鱼、 泥鳅等小品 种也逐步成为开发的新领域, 全国淡水名特优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