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宏观经济学教案第十二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 曲线陡峭,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果强。 2.货币市场中政策效果的比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上的政策效果完全取决于 LM 曲线的斜 率。 (1)LM 曲线平缓,货币政策效果较弱;
LM 曲线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较强。 (2)LM 曲线平缓,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果强;
LM 曲线陡峭,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效果弱。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通过影响总需求而发生作用,但它们对总需求各个
目的:减少货币供给,遏制总需求,降低通胀率。 (2)萧条时期。
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4
降低再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 求,使经济摆萧条,增加就业。 (3)货币政策的运用(货币供给增加) 6.货币政策与流动性陷阱: 货币政策能否影响收入,首先取决于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引起利率的 下降,利率下降的幅度越大,收入自然也就增加得越多。而利率能够下降 多少又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 非常敏感,则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只能引起利率较小幅度的下降;反之,如 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非常不敏感,则货币供给量增加将会引起利率较大 幅度的下降。 (1)所谓流动性陷阱是指: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具有完全的敏感性,即
9
9.假设一经济中有如下关系:
L 0.2Y 10r M 200 P 1 C 60 0.8Yd T 100 I 150 G 100
求:(1) YIS方程和YLM方程
(2)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3)若G 100 G 120时,均衡收入投资和利率
有何变化? (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3)两种极端情况: ① 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从而 LM 曲线是水平的,则扩张性 财政政策不存在挤出效应,因而财政政策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 挥。 ② 如果经济处于古典情形,从而 LM 曲线是垂直的,则扩张性财政政 策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均衡收入水平没有任何 影响。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概念:一个国家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 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宏观 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一般目标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汇率稳定和保持收支平衡等。 3.货币政策特殊目标 防止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金融恐慌,稳定利率以防止利率大幅度的 波动。
5
该式为古典货币数量论公式,它表明名义收入( P0 ×Y)只决定于货币 数量( M0)。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1.产品市场中政策效果的比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产品市场上的政策效果完全取决于 IS 曲线的斜 率。 (1) IS 曲线平缓,货币政策效果较强;
IS 曲线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较弱。 (2) IS 曲线平缓,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效果弱;
(1) G AD AD Y Y (2) Y L1 L M r (3) r I
2
(2)挤出效应 ① 概念: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 减少。一般认为,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挤出效应是不完全的。 ②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第一,乘数的大小,G 的大小。 G 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第二,货币需求对收入水平的敏感程度,即 k 的大小。 k 越大, 挤出效应越大。 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 h 的大小。 h 越小, 挤出效应越大。 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 b 的大小, b 越大, 挤出效应越大。
10
பைடு நூலகம்
组成部分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1) 就货币政策而言,它对于总需求中的投资支出影响更大一些,特 别是住宅建筑,因为投资对利率变动较为敏感。 (2) 就财政政策而言,它对于总需求的影响方式取决于变动的是政府 购买、税收还是转移支付。另外,投资补贴也是一种常见的财政 政策措施。 (3) 一般来说,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会使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消 费水平也提高,但由于利率水平的提高而不利于投资。所得税的减 少与转移支付的增加会使消费水平提高,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 但投资仍然会由于利率上升而减少。只有对投资进行直接补贴,才 会使投资再,尽管这也会引起利率上升,但是先有投资的增加,而
但利率下降却不能引起消费和 投资的增加。 古典情形: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完全缺乏敏感性时,LM 曲线成为垂 直线,此时货币政策对收入水平产生最大效应,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这就 是所谓古典情形。 之所以把该种情形称为古典情形,是因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完全缺乏 敏感性时,h = 0,故 LM 曲线方程式变为: M0/P0 = k Y 移项得: M0 = k ( P0 ×Y)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备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时数 4 课时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任课教师 脱文娟 授课周次第 16 周 授课班级 ACCA41.42
本章教学目的: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政策。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 产生了政策选择和搭配的问题。 3.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践中是如何运作的。
利率微小的变动就会引起货币需求大幅度的增 加,则此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不再能够引起利率 的下降。由于利率不会下降,均衡收入也就不会 增加,这样,增加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就会完全 无效。流动性陷阱也叫凯恩斯陷阱,反映在 LM 曲线上就是该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这显然是一 种非常极端的情形。 (2)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还发生于这种场合:货币供给增加引起了利率下降,
(3)局限性 ① 经济膨胀时期,缓和通货膨胀的程度,不能改变经济膨胀的总趋势; ② 经济萧条时期,缓和经济衰退的程度,不能改变经济衰退的总趋势; ③ 熨平经济波动必须依靠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 配套作用。
4.财政政策的运用(以税收政策为例) 5.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1)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也导致利 率上升以致部分私人投资被挤出。 财政政策的变动通过引起 IS 曲线的移动,进而引起均衡收入的 变动。如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 曲线将向右移动,由此就会 引起均衡收入的增加,而收入增加的幅度则取决于挤出效应的大小。
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② 特点:操作灵活;不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 (3)再贴现率
① 定义:指中央银行调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息率,以限 制或鼓励银行借款,从而影响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和利 率,进而决定货币存量和利率,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② 特点:通常与公开市场业务配合使用。 (4)道义劝告
本章教学要求:
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四大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2.四大目标的关系(既统一又矛盾)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二.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概念: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 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工具 (1)政府购买 (2)转移支付
1
(3)税收 (4)公债 3.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 (1)定义:又称自动稳定器,指能够自动调节经济并有助于经济稳定的某
些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失业救济金、 各种福利支出和农产品支持价格。 (2)作用机理 ① 经济繁荣时期
Y T C AD Y
② 经济萧条时期
Y Tr C AD Y
7
③ 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 ④ 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8
学生应了解的内容: 重点: 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 3.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 4.挤出效应 5.流动性陷进 难点: 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间的关系 2.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 3.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 4.挤出效应与挤进效应
本章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与事例(见纸质讲义)的应用、启发式提问与讲述
本章课件的合理应用与板书设计:板书上按照本章教学要求将内容细化
本章准备向学生提出或讨论的问题: 1.怎样衡量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
本章学生课后思考题、作业: 1.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2.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 作用越大? 3.央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它的操作有什么优点? 5.你怎样认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理论的? 6.什么是人力政策?其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7.什么是收入政策?其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8.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的差别是 什么?
3
4.货币政策工具 (1) 法定准备金率:
① 定义: 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 行形成法定准备金,其占存款的比率称为法定准备金率。
② 中央银行通过变更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 ③ 特点:简单但不轻易使用 (2) 公开市场业务: ① 定义: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
6
后才有利率的上升。 由此可见,在决定选择哪一种政策时,首先要考虑这样是要刺
激总需求中的哪一部分。如果是要刺激私人投资,最好是采用财政 政策中的投资补贴;如果是要刺激投资中的住房建筑,就要采用货 币政策;如果是刺激消费,则可以增加转移支付和减少个人所得税。 这又取决于经济中的萧条是由于私人投资不足引起的,还是由于消 费不足引起的。只有这样对症下药,政策才能够收到最大的效果。 4.相机抉择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根据经济的运行状况和调节措施的特点, 机动地决定和选择使用何种政策或何种政策组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① 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② 经济过热且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 政策 ③ 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不太严重: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 策 ④ 经济严重萧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五.其它经济政策 1.收入政策 (1)定义:政府通过对工资-物价的调节来控制一般物价水平。 (2)最常用的收入政策工具 ① 工资-价格指导线政策 ② 工资-价格管制政策 ③ 以收入为基础的税收政策 2.人力政策 (1)定义: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寸金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 (2)人力资本投资包括: ① 用于教育的支出 ② 用于卫生保健的支出
① 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 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 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目的的 政策。
② 特点:道义劝告没有法律地位,也不同于强制性行政手段。 5.货币政策的运用 (1)繁荣时期
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抛出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再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上的政策效果完全取决于 LM 曲线的斜 率。 (1)LM 曲线平缓,货币政策效果较弱;
LM 曲线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较强。 (2)LM 曲线平缓,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果强;
LM 曲线陡峭,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效果弱。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通过影响总需求而发生作用,但它们对总需求各个
目的:减少货币供给,遏制总需求,降低通胀率。 (2)萧条时期。
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4
降低再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 求,使经济摆萧条,增加就业。 (3)货币政策的运用(货币供给增加) 6.货币政策与流动性陷阱: 货币政策能否影响收入,首先取决于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引起利率的 下降,利率下降的幅度越大,收入自然也就增加得越多。而利率能够下降 多少又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 非常敏感,则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只能引起利率较小幅度的下降;反之,如 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非常不敏感,则货币供给量增加将会引起利率较大 幅度的下降。 (1)所谓流动性陷阱是指: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具有完全的敏感性,即
9
9.假设一经济中有如下关系:
L 0.2Y 10r M 200 P 1 C 60 0.8Yd T 100 I 150 G 100
求:(1) YIS方程和YLM方程
(2)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3)若G 100 G 120时,均衡收入投资和利率
有何变化? (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3)两种极端情况: ① 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从而 LM 曲线是水平的,则扩张性 财政政策不存在挤出效应,因而财政政策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 挥。 ② 如果经济处于古典情形,从而 LM 曲线是垂直的,则扩张性财政政 策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均衡收入水平没有任何 影响。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概念:一个国家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 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宏观 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一般目标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汇率稳定和保持收支平衡等。 3.货币政策特殊目标 防止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金融恐慌,稳定利率以防止利率大幅度的 波动。
5
该式为古典货币数量论公式,它表明名义收入( P0 ×Y)只决定于货币 数量( M0)。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1.产品市场中政策效果的比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产品市场上的政策效果完全取决于 IS 曲线的斜 率。 (1) IS 曲线平缓,货币政策效果较强;
IS 曲线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较弱。 (2) IS 曲线平缓,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效果弱;
(1) G AD AD Y Y (2) Y L1 L M r (3) r I
2
(2)挤出效应 ① 概念: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 减少。一般认为,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挤出效应是不完全的。 ②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第一,乘数的大小,G 的大小。 G 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第二,货币需求对收入水平的敏感程度,即 k 的大小。 k 越大, 挤出效应越大。 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 h 的大小。 h 越小, 挤出效应越大。 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 b 的大小, b 越大, 挤出效应越大。
10
பைடு நூலகம்
组成部分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1) 就货币政策而言,它对于总需求中的投资支出影响更大一些,特 别是住宅建筑,因为投资对利率变动较为敏感。 (2) 就财政政策而言,它对于总需求的影响方式取决于变动的是政府 购买、税收还是转移支付。另外,投资补贴也是一种常见的财政 政策措施。 (3) 一般来说,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会使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消 费水平也提高,但由于利率水平的提高而不利于投资。所得税的减 少与转移支付的增加会使消费水平提高,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 但投资仍然会由于利率上升而减少。只有对投资进行直接补贴,才 会使投资再,尽管这也会引起利率上升,但是先有投资的增加,而
但利率下降却不能引起消费和 投资的增加。 古典情形: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完全缺乏敏感性时,LM 曲线成为垂 直线,此时货币政策对收入水平产生最大效应,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这就 是所谓古典情形。 之所以把该种情形称为古典情形,是因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完全缺乏 敏感性时,h = 0,故 LM 曲线方程式变为: M0/P0 = k Y 移项得: M0 = k ( P0 ×Y)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备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授课时数 4 课时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任课教师 脱文娟 授课周次第 16 周 授课班级 ACCA41.42
本章教学目的: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政策。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 产生了政策选择和搭配的问题。 3.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践中是如何运作的。
利率微小的变动就会引起货币需求大幅度的增 加,则此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不再能够引起利率 的下降。由于利率不会下降,均衡收入也就不会 增加,这样,增加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就会完全 无效。流动性陷阱也叫凯恩斯陷阱,反映在 LM 曲线上就是该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这显然是一 种非常极端的情形。 (2)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还发生于这种场合:货币供给增加引起了利率下降,
(3)局限性 ① 经济膨胀时期,缓和通货膨胀的程度,不能改变经济膨胀的总趋势; ② 经济萧条时期,缓和经济衰退的程度,不能改变经济衰退的总趋势; ③ 熨平经济波动必须依靠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 配套作用。
4.财政政策的运用(以税收政策为例) 5.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1)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也导致利 率上升以致部分私人投资被挤出。 财政政策的变动通过引起 IS 曲线的移动,进而引起均衡收入的 变动。如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 曲线将向右移动,由此就会 引起均衡收入的增加,而收入增加的幅度则取决于挤出效应的大小。
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② 特点:操作灵活;不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 (3)再贴现率
① 定义:指中央银行调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息率,以限 制或鼓励银行借款,从而影响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和利 率,进而决定货币存量和利率,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② 特点:通常与公开市场业务配合使用。 (4)道义劝告
本章教学要求:
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四大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2.四大目标的关系(既统一又矛盾)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二.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概念: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 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工具 (1)政府购买 (2)转移支付
1
(3)税收 (4)公债 3.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 (1)定义:又称自动稳定器,指能够自动调节经济并有助于经济稳定的某
些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失业救济金、 各种福利支出和农产品支持价格。 (2)作用机理 ① 经济繁荣时期
Y T C AD Y
② 经济萧条时期
Y Tr C AD Y
7
③ 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 ④ 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8
学生应了解的内容: 重点: 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 3.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 4.挤出效应 5.流动性陷进 难点: 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间的关系 2.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 3.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 4.挤出效应与挤进效应
本章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与事例(见纸质讲义)的应用、启发式提问与讲述
本章课件的合理应用与板书设计:板书上按照本章教学要求将内容细化
本章准备向学生提出或讨论的问题: 1.怎样衡量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
本章学生课后思考题、作业: 1.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2.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 作用越大? 3.央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它的操作有什么优点? 5.你怎样认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理论的? 6.什么是人力政策?其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7.什么是收入政策?其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8.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的差别是 什么?
3
4.货币政策工具 (1) 法定准备金率:
① 定义: 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 行形成法定准备金,其占存款的比率称为法定准备金率。
② 中央银行通过变更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 ③ 特点:简单但不轻易使用 (2) 公开市场业务: ① 定义: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
6
后才有利率的上升。 由此可见,在决定选择哪一种政策时,首先要考虑这样是要刺
激总需求中的哪一部分。如果是要刺激私人投资,最好是采用财政 政策中的投资补贴;如果是要刺激投资中的住房建筑,就要采用货 币政策;如果是刺激消费,则可以增加转移支付和减少个人所得税。 这又取决于经济中的萧条是由于私人投资不足引起的,还是由于消 费不足引起的。只有这样对症下药,政策才能够收到最大的效果。 4.相机抉择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根据经济的运行状况和调节措施的特点, 机动地决定和选择使用何种政策或何种政策组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① 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② 经济过热且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 政策 ③ 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不太严重: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 策 ④ 经济严重萧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五.其它经济政策 1.收入政策 (1)定义:政府通过对工资-物价的调节来控制一般物价水平。 (2)最常用的收入政策工具 ① 工资-价格指导线政策 ② 工资-价格管制政策 ③ 以收入为基础的税收政策 2.人力政策 (1)定义: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寸金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 (2)人力资本投资包括: ① 用于教育的支出 ② 用于卫生保健的支出
① 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 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 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目的的 政策。
② 特点:道义劝告没有法律地位,也不同于强制性行政手段。 5.货币政策的运用 (1)繁荣时期
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抛出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再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