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一)
211093472_陶瓷文物修复工作者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研究
![211093472_陶瓷文物修复工作者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4e5f1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5.png)
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 量 粉 尘,若 如 工 作 者 长 期 处 在 室
出。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出
内或者一个密闭不通 风 的 环 境 中,这 些 粉 尘 被 人 体 吸
现头痛、失眠、精神萎 靡 不 振、记 忆 力 减 退 等 神 经 衰 弱
入,可 产 生 危 害。目 前 我 国 截 止 2021 年 底,国 家 卫 健
措施也必不可少,文物修复者应当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佩戴手套以及防护服,合理安排工
作时间,工作室应当常通风。
① 针对粉尘,长期或者大量的吸入对肺部会有危害,因
此应当按规定佩戴符 合 技 术 要 求 的 防 尘 口 罩、防 尘 面
具、防尘头盔、防护服 等 防 护 用 品,经 常 更 换 以 免 使 用
症状
。苯会刺激眼睛,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可引起炎
[
4]
委召开发 布 会 公 布 我 国 累 计 报 告 职 业 性 尘 肺 病 患 者
质,文物工作者在操作的过程中佩戴防毒面具,或者选
91.
5 万人。而这部分 患 者 大 多 数 都 是 从 事 粉 尘 工 作。
肺尘病目前在我们国家每年报告的新发职业病里面排
学材料对文物修复 者 的 危 害。 在 文 物 的 修 复 中,化 学
触稍久后会出现头疼、心悸、气喘、流泪等症状,涂刷后
用品的使用十分常见,而 这 些 化 学 用 品 在 使 用 的 过 程
还伴随一些有机化 合 物,会 伤 害 人 的 肝 脏、肾 脏、大 脑
中对文物修复者的身 体 健 康 会 有 影 响,如 在 清 洗 的 过
的温度在 33℃ 或露 天 环 境 下 工 作 最 高 温 度 可 以 达 到
陶瓷行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分析及防治
![陶瓷行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分析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35285aeaa00b52acec7ca03.png)
陶瓷行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分析及防治陶瓷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粉尘、高温、噪声为主,也有少量的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而粉尘是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能引起尘肺,尘肺是严重危害职工健康与生命的一种常见职业病,粉尘中游离的二氧化硅的含量及浓度直接影响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陶瓷行业职业病是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的,工作接触时间越长,所处岗位接触的粉尘的浓度越高,相同岗位工龄越长,产生的职业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下面就陶瓷行业接触粉尘情况以及陶瓷行业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依据经验提出防治措施。
陶瓷行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系统:1烧结系统(窑炉、烘干链条)2破碎系统3成型系统4冷加工系统(球磨机)5制釉系统具体职业病危害因素:高温、矽尘、振动、噪声、放射性、溶剂汽油(脂肪烃类、烷烃类)化学物质中毒一、高温职业病危害(一)对人体的危害1、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使血液浓缩,造成心脏活动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血管负担增加。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高温对唾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使胃液分泌减少,胃蠕动减慢,造成食欲不振;大量出汗和氯化物的丧失,使胃液酸度降低,易造成消化不良。
此外,高温可使小肠的运动减慢,形成其他胃肠道疾病。
3、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高温下,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脏排出的水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在高温及热辐射作用下,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大脑反应速度及注意力降低。
(二)防护措施: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1、上岗前职业设施设备,加强工作场所通风和散热。
2、加强个人防护,尽量远离高热源,减少热直接辐射。
3、制定合理劳动休息制度,避开高温时段作业,增加休息次数。
4、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主,5、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
饮食中多含蛋白质和热量。
(三)开展健康检查,是否禁忌症等。
浅析陶瓷厂职业病危害及措施
![浅析陶瓷厂职业病危害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bda6cf1ccbff121dc368357.png)
浅析陶瓷厂职业病危害及措施陶瓷制品制造是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严重的一种行业,能引起以尘肺病为主的多种职业病,该行业一直是国家重点监管控制的行业类型。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2016年印发了《关于的通知》,要求对陶瓷生产行业粉尘进行专项治理。
本文对陶瓷制品生产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及措施进行了分析。
标签:陶瓷厂;职业病;危害1 问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详尽的调查陶瓷厂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评价,以便于可以在今后陶瓷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提供一定依据。
研究方法,即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以及职业健康体检得到的结果作为依据,结合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科学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
陶瓷生产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矽尘、噪声和高温等。
发现多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不符合我国现行职业标准当中提出的要求,陶瓷厂生产行业隶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企业应当在各个生产车间内开展排风系统优化调整工作,逐步提升各个车间的通风量,将各个车间的安全防护措施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以便于促使企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2 职业病危害因素2.1 生产工艺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国卫疾控发[2015]92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种类确定。
根据用人单位工程内容、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情况及设备设施情况,可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评价单元,分析辨识各单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2 非正常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异常工况、事故危害:用人单位非正常工况下的事故风险,主要是作业人员在煅烧下料作业过程中,因意外导致高温烫伤;洗碳过程使用盐酸和氢氧化钠,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意外泄漏或溅出,导致作业人员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及眼和皮肤的化学性灼伤。
陶工尘肺及其预防范本(2篇)
![陶工尘肺及其预防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1273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e.png)
陶工尘肺及其预防范本概述陶工尘肺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肺病,多见于陶瓷工业从业人员。
长期吸入陶瓷粉尘和有害气体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引发慢性肺炎和肺纤维化,最终形成尘肺。
本文将介绍陶工尘肺的病因和症状,并提出预防范本以减少尘肺的发生。
一、病因陶瓷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是导致陶工尘肺的主要病因。
首先,陶瓷粉尘中含有二氧化硅等成分,长期吸入会导致肺部纤维化和石棉样肺,引起尘肺症状。
其次,陶瓷工业中使用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氢氟酸等,也会对陶工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
二、症状陶工尘肺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
由于肺组织纤维化,造成肺功能减退,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陶工尘肺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并可能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展。
三、预防范本为保障陶工的健康,预防陶工尘肺的发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范本的建议:1.做好个人防护陶工应佩戴防尘口罩、安全眼镜和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降低粉尘和有害气体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另外,经常洗手并保持个人卫生,减少粉尘和有害物质的接触。
2.改善工作环境雇主应提供良好的通风设施和防尘设备,确保陶工在工作时不暴露在过高浓度的粉尘和有害气体中。
此外,及时清扫和清理工作区域、设备和陶瓷制品,减少粉尘的积聚。
3.教育和培训雇主应定期对陶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控的教育和培训,提高陶工对尘肺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合理使用工艺和材料,以及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症状的重要性。
4.定期体检陶工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特别是肺部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尘肺症状和异常,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雇主应为陶工提供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全的健康档案。
5.加强监督和管理相关部门和雇主应加强对陶瓷工业的监督和管理,督促企业合规操作和执行职业卫生标准。
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规定,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结论陶工尘肺是一种职业性肺病,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
瓷砖厂职业病危害评价
![瓷砖厂职业病危害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87c596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0.png)
瓷砖厂职业病危害评价
瓷砖厂职业病危害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因为瓷砖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影响:
1. 粉尘:瓷砖厂在生产过程中,如混合、搅拌、压制、切割和磨光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长期吸入这些粉尘可能会导致尘肺病,如矽肺病和石棉肺等。
2. 有毒气体:瓷砖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长期吸入这些气体可能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3. 高温:瓷砖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烧制环节,会产生高温。
工人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可能会中暑或热射病。
4. 噪声:瓷砖厂的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可能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5. 振动:瓷砖厂中的一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会对工人的手臂、手部和腿部造成损害。
为了降低这些职业病危害,瓷砖厂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通风和排风设施、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
同时,工人在工作中也应该注意自身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陶瓷安全隐患排查(3篇)
![陶瓷安全隐患排查(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41d5b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7.png)
第1篇一、引言陶瓷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的代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途广泛。
然而,随着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陶瓷产品的安全隐患也逐渐显现。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陶瓷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本文将对陶瓷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陶瓷安全隐患排查内容1. 原材料安全隐患(1)原料质量不合格:部分陶瓷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购低价、低质的原料,导致陶瓷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2)原料处理不当:在原料处理过程中,如磨粉、筛选等环节,若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原料中混入杂质,影响产品质量。
2. 生产工艺安全隐患(1)窑炉温度控制不稳定:窑炉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若温度控制不稳定,会导致陶瓷产品出现色差、变形等问题。
(2)釉料配比不当:釉料是陶瓷产品表面的装饰层,若配比不当,可能导致釉面脱落、裂纹等质量问题。
(3)成型工艺不规范:成型工艺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若不规范,可能导致产品尺寸不准确、外观粗糙等问题。
3. 设备安全隐患(1)设备老化:部分陶瓷企业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如传动皮带磨损、电器线路老化等。
(2)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若维护保养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生产。
4. 环保安全隐患(1)废气排放超标:陶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若排放超标,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废水处理不达标:陶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若处理不达标,将对水体造成污染。
5. 仓储安全隐患(1)仓储环境不达标:陶瓷产品对仓储环境有较高要求,如温度、湿度等,若仓储环境不达标,可能导致产品变形、开裂等问题。
(2)仓储管理不规范:仓储管理不规范,如货物堆放杂乱、标识不清等,可能导致产品损坏、丢失等问题。
三、陶瓷安全隐患排查措施1. 建立健全原材料采购制度,确保原料质量合格。
2. 加强生产工艺管理,严格控制窑炉温度、釉料配比等关键环节。
3.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陶瓷行业安全培训资料
![陶瓷行业安全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f65ec7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b.png)
陶瓷行业安全培训资料陶瓷行业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行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陶瓷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挑战。
为了保障从业者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陶瓷行业安全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陶瓷行业的常见安全隐患1. 物理伤害:陶瓷行业生产过程中,包括使用陶瓷制品的运输、安装等环节,存在着物体坠落、工具伤人等物理伤害风险。
为此,从业人员需要加强安全防护,佩戴头盔、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且要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在危险区域逗留。
2. 化学危害:陶瓷行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包含着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铬、锡、镉等重金属。
如果不正确处理或者暴露于这些物质过多时间,可能对从业人员造成长期健康危害。
因此,必须进行定期的化学品安全培训,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使用和处理方法。
3. 火灾爆炸:陶瓷行业使用高温烧制工艺,因此火灾爆炸风险是不可忽视的。
从业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确保烧制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加强火灾事故的防范意识,熟悉灭火器具和逃生通道的位置,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
二、陶瓷行业安全培训的重要性陶瓷行业作为传统手工艺行业,其生产过程管理相对较为原始,安全隐患较多。
因此,开展陶瓷行业安全培训对于确保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1. 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安全培训,能够让从业人员了解到陶瓷行业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隐患,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只有意识到危险并掌握正确的防范方法,才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 掌握安全技能:陶瓷行业安全培训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从业人员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
通过培训,他们能够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设备,熟悉化学品的标识和处理方法,学会灭火和逃生的技巧等。
3. 优化工作环境:安全培训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一起审视工作环境,找出潜在的危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陶瓷厂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陶瓷厂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3bdd6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4.png)
陶瓷厂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陶瓷产品可分为陶器与瓷器两类,按用途可分为日用陶瓷(碗、碟、盘、缸、罐等)、建筑陶瓷(地砖、锦砖、陶管等)、电工陶瓷(电瓷瓶、电瓷元件等)。
产品不同所用原料也有区别,无论是陶或瓷,主要的原料是性能各异的粘土,但瓷器的生产中除了可塑性原料各种粘土之外,尚有非可塑原料石英、长石,以及辅助性原料石膏、滑
陶瓷产品可分为陶器与瓷器两类,按用途可分为日用陶瓷(碗、碟、盘、缸、罐等)、建筑陶瓷(地砖、锦砖、陶管等)、电工陶瓷(电瓷瓶、电瓷元件等)。
产品不同所用原料也有区别,无论是陶或瓷,主要的原料是性能各异的粘土,但瓷器的生产中除了可塑性原料——各种粘土之外,尚有非可塑原料——石英、长石,以及辅助性原料——石膏、滑石、白云石、石灰石等。
各种陶瓷产品的生产根本上都是将粉碎的原料加水搅拌成可塑性的泥坯,成形后烧成各种产品。
各种陶瓷产品的生产过程虽大同小异,但职业危害却有差异。
陶瓷生产中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粉尘,其次是高温、辐射热。
陶瓷工业中的防尘措施有:坯料、匣料、釉料湿法生产;不能湿法生产的粉碎或散发粉尘的设备采取密闭、通风、除尘措施;成形、精修等作业点采用部分通风、吸尘、除尘设备;要健全卫生清洁制度,消灭二次扬尘。
陶工尘肺及其预防
![陶工尘肺及其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ccfcf47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b.png)
陶工尘肺及其预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陶瓷制品无处不在,从精美的餐具到别致的装饰品。
然而,在这些美丽的陶瓷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危害陶工健康的疾病——陶工尘肺。
陶工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陶瓷粉尘而引起的一种肺部疾病。
陶瓷生产过程中,从原料的开采、粉碎、混合,到成型、烧制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这些粉尘中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多种有害物质,当陶工长期吸入这些粉尘后,粉尘会在肺部沉积,引起肺部的炎症和纤维化,进而导致肺功能下降,严重影响陶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陶工尘肺的症状在早期可能并不明显,患者可能只是感到轻微的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
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胸痛、乏力、消瘦等症状。
到了晚期,患者可能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哪些陶工更容易患上尘肺呢?一般来说,从事原料开采、粉碎、混合等工作的陶工,由于直接接触大量的粉尘,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此外,工作环境通风不良、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工作时间长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为了预防陶工尘肺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企业要加强管理,改善工作环境。
在陶瓷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粉尘的产生。
同时,要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保证工作场所的空气流通,降低粉尘浓度。
其次,企业要为陶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服等,并督促陶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陶工在工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佩戴好防护用品,不能因为麻烦或者不舒服而忽视防护。
此外,陶工自身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肺部的异常情况。
在工作之余,要注意休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对于已经患上陶工尘肺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康复治疗等。
同时,患者要脱离粉尘作业环境,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陶瓷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的各项措施。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保障陶工的合法权益。
2024年陶工尘肺及其预防(三篇)
![2024年陶工尘肺及其预防(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3bc15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b.png)
2024年陶工尘肺及其预防陶工尘肺发生在制陶行业。
制陶原料包括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着色剂、青花料、石灰釉、石灰碱釉等,可分为瓷石矿和瓷土矿两大类。
瓷石含有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硅。
瓷土属粘土矿物,为硅酸盐。
陶瓷制作的原料准备(原料的破碎、粉碎、过筛、下料、出料、烘干、拌料、装运、成型、烧炼等工序)都要接触粉尘。
按接触原料不同,陶瓷行业患尘肺病者分为陶工尘肺、硅酸盐尘肺、混合尘肺、矽肺等,统称为陶工尘肺。
陶工尘肺潜伏期比较长,病情发展慢,肺功能受损害程度轻,合并肺结核率高。
陶瓷工业防尘烧制陶瓷经多道工序,要制定相应的防尘措施:1)原料加工时产生的粉尘最多。
粗碎和粉碎应采用机械联动作业,集中控制;控制区与粉尘作业区要隔离;加料口、卸料点和物料运转点设密闭罩或吸风罩。
矿石粗碎加工应采用湿式作业,矿石的粗碎、粉磨、混合、干燥等设备应设置密闭罩和吸风罩防止粉尘逸出。
2)成型工序粉尘相对要少,主要措施是保持作业环境、设备清洁,尽量减少压坯后的余泥。
多余的泥料应收集箱内处理,干燥设备应保护清洁,修坯采用湿式作业。
干法作业时在作业点设置吸风罩。
上釉喷雾,应在吸风罩内和在通风柜内进行。
清底釉用湿式作业,干法作业时应设置吸风罩。
精坯清灰应设置吸风罩,采用风枪等机械清灰,禁止用嘴吹灰。
坯体粘接、钻孔用湿式作业,若用干法作业,要设置吸风罩。
坯体砂轮切割、打磨、刷坯应设置吸风罩。
3)烧制防尘:宜采用隧道窑或间歇式大型台车窑,人工在窑内作业的炉窑应予淘汰。
装坯作业时,工作人员尽量处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上风侧,匣钵内需用垫层,严禁用石英粉或糠灰等作垫层。
待烧的坯体及时装入匣内,避免粉尘污染;焙烧加煤口需设置吸风罩,清理煤灰加水润湿。
4)个人防护从事接触粉尘作业的员工,必须佩戴符合卫生标准的防尘口罩、防尘服、防尘帽等,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对员工进行入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2024年陶工尘肺及其预防(二)引言:陶工尘肺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主要由长期吸入陶瓷行业产生的粉尘引起。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a10d26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1.png)
职业性皮肤病
在医护、美容、印刷等行业中常见。接触某 些化学品或油脂、尘埃等物质,易导致皮肤 瘙痒、干燥、发红等皮肤病。
眼病
在电镀、焊接等行业中常见。长时间接触刺 激性气体、金属粉尘等,可引起眼结膜炎、 角膜炎等疾病。
预防职业病的措施
改善工作环境
通过改造、更新设备等方式改 善作业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 物质的产生和释放。
分散源控制技术
通过改进工艺、调整工作方式等,将危害源分散,减少危害的集中和强度。
隔离和换气技术
通过加装防护屏、围挡、及时排出室内空气等措施,有效地分离和降低了危害物的浓度。
生产自动化技术
通过采用计算机、机器人、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有效地减少了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物的 机会。
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的应急处理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与防 护
作业场所职业病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职业病的 危害及相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常见的工作场所职业病
矽肺病
在采石厂、陶瓷等行业中常见。长时间吸入 石英粉尘等物质,可引起肺结节或肺纤维化。
噪声性聋
在机械、建筑等行业中常见。经常接触噪音 超过80分贝,可引起听神经细胞损伤,导致 听力下降。
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要求,强化了雇主对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职工的权利。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粉尘因素、放射性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要求,保障职工身 体健康。
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的技术措施
立即停止作业
发现职业病事故发生,应立即 停止有害作业。
及时进行急救
需立即进行急救,将受害人送 往医院接受诊治。
陶工尘肺及其预防模版
![陶工尘肺及其预防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d8bf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4.png)
陶工尘肺及其预防模版一、概述陶工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
陶工工作中产生的陶瓷粉尘中含有大量的石英,长期吸入石英粉尘会导致肺部疾病,包括尘肺、矽肺和石肺等。
二、病因分析1. 石英粉尘:石英是陶瓷行业常见的原材料之一,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粉尘会导致肺部纤维化,形成石肺和矽肺。
2. 有害气体:陶瓷生产过程中常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吸入过量的有害气体会引起气道刺激和损伤。
3. 高温作业:陶工在窑炉陶泥处理和烧制过程中,需要长时间接触高温环境,高温刺激也会对肺部造成一定的损伤。
三、症状表现陶工尘肺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道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喘等。
2. 胸痛和胸闷:由于肺部纤维化和炎症反应,胸部会出现疼痛和闷塞性感觉。
3. 呼吸困难:严重的尘肺病患者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轻者活动时呼吸速度加快,重者可能需要借助呼吸机。
4. 体力下降:由于肺功能减退,患者会感到体力下降,容易疲劳。
四、预防模版为了预防陶工尘肺,陶工行业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对陶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普及尘肺知识,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和防护意识。
2. 合理布局和优化工艺:合理布局陶瓷生产车间和设备,减少粉尘排放和扩散,优化工艺,尽量减少粉尘产生。
3. 粉尘防护措施: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减少吸入粉尘的机会。
同时,加强场地清洁和通风,及时清理粉尘。
4. 定期体检:对陶工进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肺部疾病,控制病情发展。
5. 管理暴露风险:采取控制措施,如尽量减少陶工与粉尘的接触时间和接触强度,规范作业程序,降低粉尘暴露风险。
陶工尘肺的预防工作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和职工应积极合作,共同建立和完善尘肺预防体系,保护陶工的职业健康。
只有从源头上减少粉尘产生,加强个人防护和管理暴露风险,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陶工尘肺的发生。
陶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示范文本
![陶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示范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34d014d8783e0912a3162ab0.png)
陶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陶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陶瓷产品应用范围广泛:日常生活中用的餐具、茶具;建筑用到的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地板砖、卫生洁具;工业上用到的耐火砖、砂轮;陶瓷还加工成各种艺术品,如陶瓷花瓶、雕塑等等。
制造各种陶瓷所需的原料有多种多样,工人们的健康也因此受到二氧化硅及其它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威胁。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陶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相关预防措施。
一、粉尘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粘土、石英、长石——它们都是二氧化硅的不同形态。
从矿石开采、粉碎、碾磨、原料运输、储藏,到陶瓷制造中的混料等工序,工人都会接触二氧化硅粉尘。
陶瓷产品烧制好后,切边、抛光、打磨的工序也会产生二氧化硅粉尘。
因此,如果不做好防尘措施,长期接触者容易患上尘肺病。
尘肺,顾名思义,就是肺部积聚灰尘导致的疾病。
陶工尘肺病是陶瓷行业最常见的职业病,也是一种可怕的职业病,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根治;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恶化、加重,对肺功能造成损伤。
如果不幸患上尘肺,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改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陶瓷企业较集中地区,如果没有做好防尘工作,粉尘还会扩散到周边地区,使得空气质量变差,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轻者身体不适,重者还可能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陶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陶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d59129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c.png)
陶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前言陶瓷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但同时也是一个高危产业。
在陶瓷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职业危害。
这些危害不仅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也会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做好职业危害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陶瓷行业常见的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一、尘肺病的预防陶瓷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尘肺病高发行业。
工作场所中灰尘非常多,因此员工长期暴露于灰尘环境中,无形中就会受到尘肺病的威胁。
以下是预防尘肺病的措施:1.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在陶瓷生产过程中,要确保车间内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使用风机对车间内的污浊空气进行有效清理,同时室外空气也要及时进入车间。
2.戴口罩。
由于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灰尘,工人必须全天佩戴防尘口罩,阻挡灰尘进入呼吸道。
3.减少扬尘。
陶瓷车间内使用的设备必须保持干净,以减少扬尘。
特别是生产过程中的研磨和抛光等操作,应采取湿式固定生产方式,减少扬尘。
二、噪声的预防在陶瓷行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员工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影响到员工的健康。
以下是预防噪声的措施:1.降噪处理。
通过对生产设备进行隔音、降振、消声等措施,减少设备运转时发出的噪声,以保护员工的健康。
2.提供防护用品。
比如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为员工提供相应的保护,使员工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下时,减轻噪声对听力的伤害。
三、化学物质的预防在陶瓷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化学物质有氧化锆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
以下是预防化学物质危害的措施:1.给员工提供合适的面罩或呼吸器。
在化学品成分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应当给员工提供具有防护作用的呼吸器或面罩用品。
2.做好通风。
生产线上的化学污染、废水等物质都需要安全排放,确保车间环境清洁无污染。
3.做好防护措施。
按照相关通用标准买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陶瓷生产场所内需要使用各种设备,例如磨床、切机、刀具等。
在这些设备的运作过程中,工人的手、背部、眼睛等身体部分可能会受到伤害。
陶瓷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
![陶瓷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d8548f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e.png)
陶瓷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陶瓷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陶瓷可分为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两大类。
建筑陶瓷主要包括各类瓷砖,如地砖、外墙砖、广场砖等,卫生陶瓷主要包括各类坐便器、洗手盒等卫生洁具。
作为传统产业,陶瓷行业是发生尘肺病的高风险行业。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矽尘。
建筑陶瓷所用原辅材料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在20%左右,卫生陶瓷所用原辅材料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在20%~40%之间,均属矽尘。
由于陶瓷行业原辅材料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又是传统制造业,生产工艺设备自动化程度相对不高,使得陶瓷行业成为发生尘肺病的高风险行业。
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成型(压机)、抛光等工序不能完全素及防控措施--职业危害--职业卫生--南粤安全文化网密闭尘源,抛光机高速抛光打磨瓷砖的过程中,细小的尘粒随水滴雾化在车间空气中飘浮。
许多生产管理者认为,采用了湿式作业,就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但对于抛光打磨工序却不尽然,因为含尘雾滴在车间空气中飘浮,为了降温,企业普遍使用壁式工业风扇来回摆动送风,使车间内气流紊乱无序,含尘雾滴较难排出车间,从而使车间空气中粉尘累积,造成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
大多数陶瓷企业在成型(压机)作业场所设置了喷雾降尘设施,但通过对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监测,建筑陶瓷行业车间空气粉尘浓度超标大多集中在抛光和压机成型两工序。
卫生陶瓷生产过程中由于卫生洁具独特的造型,喷釉、修坯等工序需手工操作,从而增加了劳动者接触矽尘的机会,操作工人如不注意个人防护,易发生尘肺病。
据统计,陶瓷行业尘肺病主要集中在卫生陶瓷企业。
水煤气站破碎、筛分、投料等工序存在煤尘,煤燃烧后形成煤渣,煤渣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于煤尘。
外运装卸煤渣时,如不采用湿式作业,不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有效的防尘口罩,长期吸入粉尘易发生尘肺病。
一氧化碳中毒。
不论是建筑陶瓷还是卫生陶瓷,均有烧成工艺。
但该工艺中企业使用的燃料并不相同,有些陶瓷企业使用天燃气作为燃料,有些企业则自制水煤气作为燃料烧制瓷砖或卫生洁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一)
陶瓷产品应用范围广泛:日常生活中用的餐具、茶具;建筑用到的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地板砖、卫生洁具;工业上用到的耐火砖、砂轮;陶瓷还加工成各种艺术品,如陶瓷花瓶、雕塑等等。
制造各种陶瓷所需的原料有多种多样,工人们的健康也因此受到二氧化硅及其它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威胁。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陶瓷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及相关预防措施。
一、粉尘
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粘土、石英、长石——它们都是二氧化硅的不同形态。
从矿石开采、粉碎、碾磨、原料运输、储藏,到陶瓷制造中的混料等工序,工人都会接触二氧化硅粉尘。
陶瓷产品烧制好后,切边、抛光、打磨的工序也会产生二氧化硅粉尘。
因此,如果不做好防尘措施,长期接触者容易患上尘肺病。
尘肺,顾名思义,就是肺部积聚灰尘导致的疾病。
陶工尘肺病是陶瓷行业最常见的职业病,也是一种可怕的职业病,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根治;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恶化、加重,对肺功能造成损伤。
如果不幸患上尘肺,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改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陶瓷企业较集中地区,如果没有做好防尘工作,粉尘还会扩散到周边地区,使得空气质量变差,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轻者身体不适,重者还可能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要预防粉尘危害,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非常重要。
在陶瓷原料、陶釉矿物的开采和粉碎中,采用湿式作业;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工序,则采用机械自动操作,或在密闭的环境下处理原料,以减少粉尘扩散。
运输、储藏时,采用自动装载、机械联动运输,减少人员接触。
在设计储藏室、混料车间时,应当着眼于减少这些原料的挪动,减少粉尘扩散。
混料时,采用机械联动作业,避免人工操作和接触粉尘;如果必须人手操作机器,应建立操作室,而减少与粉尘接触。
抛光、打磨时,采用喷水湿式作业,减少粉尘的扩散。
混料车间、储藏室以及原料粉碎加工的车间以及抛光、打磨的作业场所,除了做好上述的防护措施外,还应该保持作业环境良好的通风。
在粉尘区工作的人员,喝水的杯子要集中放在不会被粉尘污染的地方,避免水杯落入粉尘而连同水一起喝入体内。
所有接触到粉尘的作业人员,都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接触粉尘的人员,下班后要养成洗手的习惯。
工作服、工作帽应放在工作区,不要带到生活区。
接触粉尘的人员,用人单位应该按国家规定安排上岗前、在岗期间以及离岗前的健康体检,了解工人的身体状况,确保工人免遭粉尘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