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法-信号侦察论实验报告
评价法实验报告
摘要本次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评价法,检验了甲,乙两名女性被试对图片再认的准确性和判定标准。
结果发现被试乙对图片的再认能力高于被试甲,但是两被的判定标准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评价法ROC曲线辨别力判断标准1 前言随着阈限理论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诞生了。
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受部分。
它最早用于通讯工程中,即借助于数学的形式描述“接受者”在某一观察时间将渗有噪音的信号从噪音中辨别出来。
1950年,人们开始把信息量概念引用于雷达信号检测中来,提出一系列综合最佳雷达系统的新观念。
其基本特点是理想接受机能从信号和噪音混合波形中提取最多的有用信号。
从50年代起,人们在广泛运用现代数学工具基础上,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信号检测理论。
信号检测论为什么能用于心理学?这是由于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过程可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因此有可能应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对它进行分析。
信号检测论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加深人们对感受系统的理解。
通常把刺激变量看作是信号,把刺激中的随机物理变化或感知处理信息中的随机变化看作是噪音。
这样,人作为一个接受者对刺激的辨别问题便可等效于一个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
显然噪音的统计特性确定后,便可应用信号检测论处理心理学实验结果。
于是,坦纳和斯韦茨等人最早在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中把信号检测论应用于人的感知过程,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
本次实验尝试用信号检测论—评价法,来比较不同被试对图片再认的准确性和判定标准,并学习信号检测实验的基础程序之一----评价法。
2 方法2.1 被试两名被试,被试甲和被试乙,女,年龄分别为21岁,20岁;2.2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在电脑上操作;2.3 实验程序2.3.1 调整至进行测试的界面,让被试坐好;2.3.2 主试指导语如下:“请你来做一个记忆实验,我先给你看60张图片,要求你尽量记住这些图片,电脑播放这些图片的速度是每一秒钟一张”;2.3.3 图片呈现结束后,主试指导于语如下:“现在电脑会呈现120张图片,其中一半是你刚才看过的,另外一半是新的图片。
信号检测论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掌握信号检测论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
3. 分析信号检测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价值。
二、实验背景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是心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个体在感知和判断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感知外界刺激时,总是受到噪声的干扰,而信号检测论旨在研究个体在噪声中如何识别和判断信号。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2(刺激类型:信号与噪音)× 2(判断标准:接受信号、拒绝信号)的混合设计。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信号、噪音、判断标准等。
3. 实验程序(1)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实验开始前,主试向被试讲解实验目的、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3)被试依次进行信号和噪音的判断,主试记录被试的判断结果。
(4)实验结束后,主试向被试表示感谢。
四、实验结果1. 数据收集根据实验记录,统计被试对信号和噪音的判断次数。
2. 数据分析(1)计算被试的辨别力指数(d'):d' = Z(SN) - Z(N),其中Z(SN)为信号判断的Z得分,Z(N)为噪音判断的Z得分。
(2)计算被试的判断标准(C):C = Z(SN) - Z(N),其中Z(SN)为信号判断的Z 得分,Z(N)为噪音判断的Z得分。
五、讨论1.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1)被试在信号和噪音的判断上存在差异,表明信号检测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2)被试的辨别力指数和判断标准在不同刺激类型和判断标准下存在差异,表明信号检测论可以揭示个体在感知和判断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2. 信号检测论的应用信号检测论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认知心理学:研究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2)临床心理学:评估个体的认知功能,为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信号检验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是心理学中用于研究个体在噪声环境中对信号的识别和判断的理论。
该理论强调个体在感知和决策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并通过对信号和噪声的辨别能力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个体在感知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本次实验旨在探讨信号检测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模拟信号和噪声环境,考察被试在不同条件下的信号识别能力和决策倾向。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探讨信号和噪声对被试识别能力的影响。
3. 分析被试在不同先验概率下的决策倾向。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2(信号与噪声)× 2(先验概率)的混合实验设计,即信号与噪声两个因素各分为两个水平,先验概率因素也分为两个水平。
实验流程如下:(1)向被试介绍实验目的和规则;(2)展示信号和噪声样本,并要求被试判断样本是否为信号;(3)记录被试的判断结果,包括击中、虚报、漏报和正确否定。
2. 实验材料(1)信号样本:随机生成的具有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2)噪声样本:随机生成的白噪声;(3)先验概率:信号出现的概率和噪声出现的概率。
3. 被试招募2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志愿者,男女比例均衡。
四、实验结果1. 信号检测指标(1)击中率(Hit Rate):被试正确识别信号的概率;(2)虚报率(False Alarm Rate):被试错误地将噪声识别为信号的概率;(3)漏报率(Miss Rate):被试错误地将信号识别为噪声的概率;(4)正确否定率(Correct Rejection Rate):被试正确否定噪声的概率;(5)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信号与噪声的似然比,用于衡量被试对信号的识别能力。
2. 先验概率对信号检测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先验概率对被试的信号检测指标有显著影响。
当信号先验概率较高时,被试的击中率和正确否定率显著提高,虚报率和漏报率显著降低;当信号先验概率较低时,被试的击中率和正确否定率显著降低,虚报率和漏报率显著提高。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姓名(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上海,201418)摘要本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个基础实验程序——评价法,考察男女两名不同被试对汉字再认的准确性和判断标准。
实验发现:(1)击中率和虚报率会随先定概率的提高而增加;(2)被试一的判断标准β相较于被试二的判断标准β更为严格,不易将测验项目判断为目标项目;(3)在同一先定概率下,被试一的辨别力d’要大于被试二,而被试一的判断标准β要小于被试二。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评价法;ROC曲线;辨别力d’;判定标准β1 导言传统心理物理学创造性的提出“阈限”概念来反映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阈限定义为能引起心理感受(绝对感受或差别感受)的物理刺激强度。
但在实际研究中,非感觉因素对阈限测量的影响往往是难以排除的。
信号检测论挑战了传统的阈限定义,以一个“反应阈限”来取代感觉阈限作为被试报告有无刺激的分界点。
具体地说,信号检测论认为对信号的知觉包括感觉和决策两个过程。
被试先根据所侦测到的信号强度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再将感觉强度与事先确立的判断标准进行比较,当感觉强度超过上述标准时,才会报告刺激或差异的存在,而该报告标准即“反应阈限”。
由于能有效分离个体客观的感受性与主观的反应偏向,信号检测论已经成为现代心理物理学总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
信号和噪音是信号检测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在心理学领域,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
而噪音就是信号所伴随着的背景。
信号检测论假定,噪音总是存在于系统之中,无法消除——无论这个系统是一个收音机,还是人的神经系统。
信号检测论有三个基础的实验程序: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
在评价法中,先定概率或/和奖惩办法恒定时,根据确信程度将回答分为n个评价等级,即让感觉强度划归到上述n 个等级,从而要求被试同时考虑(n-1)个判断标准。
因此需对每个判断标准,分别极端感受性和反应倾向的指标。
对于最严格的判断标准以下的各个标准所对应的击中率,都应是该标准以上各等级的击中率的累积。
信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
信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信检测论评价法实验1.引言1.1背景介绍信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不言而喻。
人们在进行交流、合作、决策等各种活动时,都需要获得他人的信任与信赖。
因此,对于信的检测和评价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有关信检测论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验也越来越多。
1.2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一种新型的信检测论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现实生活中的信检测提供参考。
2.实验方法2.1参与者招募我们在大学校园内随机选择了80名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
这些学生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没有进行相关的心理治疗或药物干预。
2.2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两组实验设计。
每组实验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前测、干预和后测。
2.3实验材料在前测和后测的阶段,我们向参与者提供了一份信检测论的问卷,该问卷包括了不同情境下的信的评价以及信的检测方法。
在干预阶段,我们提供了一些教学材料,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信检测论评价方法,并让参与者进行学习。
2.4实施过程在前测阶段,我们向参与者发放问卷,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问卷。
在干预阶段,我们利用教学材料对参与者进行指导,并进行小组讨论。
在后测阶段,我们再次向参与者发放问卷,以评估他们在干预后是否对信检测论评价方法有所改变。
3.实验结果3.1前测结果在前测阶段,参与者对于信检测论评价方法的了解程度有限。
大部分参与者更加倾向于传统的观察和经验法。
他们对于新型的方法并不了解,对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存在怀疑。
3.2干预结果在干预阶段,我们向参与者介绍了新型的信检测论评价方法,并进行了教学和讨论。
参与者对于这种新型方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兴趣,他们对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了更多的认同。
3.3后测结果在后测阶段,我们再次向参与者发放问卷。
结果显示,参与者对于信检测论评价方法的了解程度明显增加。
他们更加认同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的检测和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讨论与结论4.1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教学和讨论,参与者对于新型的信检测论评价方法有了更多的认知和认同。
评价法-实验报告
评价法--信号侦察论实验目的通过图片再认,学习信号侦察论及其基础程序评价法。
实验方法一、被试全班同学,4人一组。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本实验用图片再认来做评价法实验。
刺激有两套:一套是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内容不同)作为信号SN;另一套是没有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也不同,但与相应的第一套相似),作为噪音N。
第一步,先让被试识记第一套图片,计算机屏幕随机呈现每张图片2s,间隔1s,60张图片连续呈现;第二步,把这60张识记过的图片与第二套60张图片混在一起,仍按上述的方法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照规定的等级按键作出评价。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解释五等级评价的方法,让被试直接点击对应的数字按钮来进行反应。
被试明白后开始做实验。
结果分析统计方法:实验数据包括两名男被试以及八名女被试,通过excel2003计算相关数据1、每个被试对信号(SN)和噪音(N)刺激的评价等级统计表1.1:各被试信号和噪音反应统计表刺激反应编号11 17 02 22 06 39 43 44 45 46 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1 4 5 12 4 10 16 2 42 13 454 48 4 25 11 30 16 47 12 532 12 11 4 6 12 15 0 0 0 1 1 7 7 21 11 12 2 4 4 43 5 14 2 30 11 16 0 1 6 9 8 0 2 9 10 7 0 0 3 14 9 14 2 4 7 8 1 6 0 1 1 0 7 2 13 7 3 1 3 15 30 16 407 20 5 57 11 41 4 46 5 40 3 15 4 398 38 1 总计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1=0%的可能性刚才看到过2=25%的可能性刚才看到过3=50%的可能性刚才看到过4=75%的可能性刚才看到过5=100%的可能性刚才看到过刺激反应编号11 17 02 22 06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1 0.07 0.08 0.2 0.07 0.17 0.27 0.03 0.7 0.22 0.752 0.2 0.18 0.07 0.1 0.2 0.25 0 0 0 0.023 0.08 0.23 0.03 0.5 0.18 0.27 0 0.02 0.1 0.154 0.15 0.23 0.03 0.07 0.12 0.13 0.02 0.1 0 0.025 0.5 0.27 0.67 0.12 0.33 0.08 0.95 0.18 0.68 0.07(接上表)刺激反应编号39 43 44 45 46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1 0.07 0.8 0.07 0.42 0.18 30 0.27 0.78 0.2 0.882 0.02 0.12 0.12 0.35 0.18 12 0.03 0.07 0.07 0.073 0.13 0 0.03 0.15 0.17 0.12 0 0 0.05 0.024 0.02 0 0.12 0.03 0.22 0.12 0.05 0.02 0.05 0.025 0.77 0.08 0.07 0.05 0.25 0.07 0.65 0.13 0.63 0.022、各被试按四种刺激标准作出反应的累积次数表2.1:各被试按四种刺激标准作出反应的累积次数分布表刺激反应编号11 17 02 22 06 39 43 44 45 46 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信号噪音1+2+3+4+5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2+3+4+556 55 48 47 50 43 58 18 45 15 56 12 56 35 49 30 44 13 48 7 3+4+5 44 44 44 41 38 29 58 18 45 14 55 5 49 14 38 18 42 9 44 3 4+5 39 30 42 11 27 13 58 17 45 5 47 5 47 5 28 11 42 9 41 2表2.2:每个被试在各标准下的击中率与虚报率累加统计判断标准被试编号11 17 02 22 06c1 0.93 0.91 0.8 0.79 0.83 0.73 0.91 0.85 0.78 0.26 c2 0.73 0.73 0.73 0.69 0.66 0.48 0.73 0.85 0.78 0.24 c3 0.65 0.5 0.7 0.19 0.45 0.21 0.5 0.85 0.68 0.09 c4 0.5 0.27 0.67 0.12 0.33 0.08 0.27 0.85 0.68 0.07 (接上表)判断标准被试编号39 43 44 45 46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c1 0.94 0.2 0.34 0.58 0.82 0.51 0.73 0.22 0.8 0.13 c2 0.92 0.08 0.22 0.23 0.64 0.31 0.7 0.15 0.73 0.06 c3 0.79 0.08 0.19 0.08 0.47 0.19 0.7 0.15 0.68 0.04 c4 0.77 0.08 0.07 0.05 0.25 0.07 0.65 0.13 0.63 0.02 P1=P(y/SN)即击中率P2=P(y/N)即虚报率3、查表所得Z分数表3:每个被试在各标准下的击中率与虚报率的z分数判断标准被试编号Z1 Z2 Z1 Z2 Z1 Z2 Z1 Z2 Z1 Z2c1 1.48 1.35 0.85 0.81 0.96 0.62 1.35 1.04 0.78 0.71 c2 0.62 0.62 0.62 0.50 0.42 2.06 0.62 1.04 0.78 0.65 c3 0.39 0 0.53 0.50 1.65 0.56 0.5 1.04 0.47 0.23 c4 0 0.74 0.44 0.31 0.96 0.21 0.27 1.04 0.47 0.18(接上表)判断标准被试编号39 43 44 45 46Z1 Z2 Z1 Z2 Z1 Z2 Z1 Z2 Z1 Z2c1 1.56 0.53 1.00 0.21 0.92 0.03 0.62 0.59 0.85 0.34 c2 1.41 0.21 0.59 0.62 0.36 0.88 0.53 0.39 0.62 0.16 c3 0.81 0.21 0.50 0.21 1.89 0.50 0.53 0.39 0.47 0.11 c4 0.74 0.21 0.18 0.13 0.68 0.18 0.39 0.34 0.34 0.06 Z1=击中率的z分数Z2=虚报率的z分数4、根据以上各表算出最终的d'和β值(平均值)表4:各种标准下的d'和β值统计表内容感受性(d')判断标准(β)17 0.08 0.95982802 0.955 2.33781222 0.51 1.31984506 0.1825 0.92242339 0.84 0.55832343 0.29 0.88323644 0.825 0.75801445 0.09 0.95990346 0.40250.855118d`=z SN-z N β=O SN/O N5、根据以上数据画ROC曲线(见下)讨论大部分被试对刺激判断时都使用五个等级,除了四个被试在有的等级上出现零次,可能与其判断的习惯以及自信有关,有的被试不习惯说2、3或4这三个等级,因为判断时间较短,我们对这三等级的反应会慢些。
评价法信号侦察论实验报告
评价法信号侦察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制作评价法信号侦察实验报告,展开详细描述信号侦察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步骤:1. 实验背景介绍:在实验报告的开篇,介绍信号侦察的概念、背景和应用领域。
说明信号侦察的重要性以及对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影响。
2. 实验目标和假设:明确实验的目标和假设,说明要侦察的信号类型和侦察范围。
描述假设是否基于已有的实验结果或理论模型,并说明实验的可行性。
3. 实验设计:详细描述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
包括实验所需的设备、程序和数据采集方法等。
确保实验设计具有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4. 数据采集和分析:描述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说明如何对信号进行侦察、分析和分类。
可使用适当的图表、曲线或数据表格来展示实验结果。
5. 结果和讨论:解释实验结果的意义和重要性。
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挑战和限制,并提出改进措施。
比较实验结果与假设的一致性,并探讨实验结果对实际应用的影响。
6. 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并给出对信号侦察领域的重要性的结论。
展望未来可能的改进和研究方向。
7. 参考文献:列出实验报告中引用的参考文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报告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2. 使用准确的术语和专业名词,确保报告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 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和结果应该可重复,确保其他人可以根据报告的描述进行同样的实验。
4. 在实验报告中展示实验过程的详细描述,包括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等。
5. 结果和讨论部分应该具有合理的推理和解释,确保与实验目标和假设的一致性。
这里提供的是一个简要的实验报告框架和指导,具体的实验内容和结果分析需要根据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的情况进行展开详细描述。
信号侦查论实验报告
信号侦查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信号进行侦查,分析信号的特征和来源,掌握信号侦查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器材:信号侦查仪器(如频谱分析仪、功率计等)、信号源、天线、计算机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搭建好实验平台,连接信号侦查仪器和计算机,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2. 选择信号源:根据实验要求和需要分析的信号类型,选择合适的信号源进行实验。
3. 开始信号侦查:打开信号侦查仪器,调节相关参数,如中心频率、带宽等,以侦查到目标信号为主要目标。
4. 信号分析:通过信号侦查仪器上的显示图形,观察信号的频率分布、功率大小等特征,分析信号的类型和来源。
可以使用功率计等工具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测量和分析。
5. 数据整理和汇报:根据侦查到的信号特征,整理实验数据,制作实验报告,包括信号的频谱图、功率分布图等,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规范:操作仪器时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安全和数据准确性。
2. 信号分析技巧:观察信号的频谱分布、功率大小等特征时,可以根据经验判断信号的类型和来源,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信号的特征进行分析。
3. 记录仪器参数:在信号侦查过程中,需要记录相关仪器参数,以便后续分析和报告。
4. 数据保密:信号侦查涉及到一些敏感信息,需要注意保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所涉及的具体信号情况和分析目的,实验结果和讨论会有所不同。
在实验报告中,可以对信号的特征和来源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揭示信号背后的信息和可能的应用场景。
结论:通过信号侦查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信号的特征和来源,掌握信号侦查的原理和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知识。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姓名(小组成员:)摘要:本实验选取了两名上师大心理系本科生,两名被试均为女性,采用了信号检测论的评价法考察了两名被试对汉字再认的准确性和判断标准。
实验发现:(1)信号检测论的评价法是一种进行记忆再认研究的有效工具;(2)在同一种判断标准下,被试二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均高于被试一;(3)在同一种判断标准下,被试一的判定标准β要大于被试二的,辨别力要小于被试二的。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评价法;ROC曲线;辨别力d’;判定标准β1 导言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1]。
信号检测论认为:被试觉察信号有一个中枢神经效应,这种效应随着每次剌激呈现,时刻都在变化。
信号总是在噪音的背景上产生,信号的影响和噪音的影响都被假定为正态分布,这两种分布由于信号比噪音微弱增强,故有一定的重叠,而使信号和噪音都可能引起同一程度的感觉。
人类觉察是建立在统计决策论的基础上。
就是说被试选择一个标准,当给定的刺激超过这个标准时,被试就反应“有”,否则则说“元”,而这个反应标准的选择由很多因索(如感受性、利益得失、动机、态度、情绪、意志等)决定。
这个反应标准就是阈限,而不是感觉本身的东西,它包括两个独立指标:一个是反应偏向,可用似然比值(B)或报告标准(C)来表示,它包括利益得失、动机、态度等因素;另一个是感觉辨别力指标(d’),表示感知能力。
信号检测论有三个基础的实验程序: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
评价法又称多重决策法,或评级量表法。
这一方法呈现刺激的方式同有无法一样,对信号和噪音的先验概率和奖惩办法,都可以随实验要求,由主试确定。
但对被试的要求有所不同,对被试的反应不是简单的“有”或”无”的方式,而是将被试从“有信号”到“无信号”这一感觉的连续体,规定出不同的感觉评价等级。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引言信号检测论是一门研究如何在噪声背景下准确地检测和判断信号存在与否的学科。
在实际应用中,如雷达、通信系统等领域,信号检测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目的1. 了解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信号检测论中的常用指标和性能度量;3. 进行实际信号检测实验,验证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
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套基于噪声的信号检测系统。
该系统由信号发生器、噪声源、放大器、滤波器和信号检测器等组成。
我们首先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然后将信号与噪声源混合,经过放大和滤波后送入信号检测器。
信号检测器会根据预设的判决准则,判断信号是否存在。
实验过程1. 实验前,我们先了解了信号检测论中的基本概念,如信号和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信号和噪声的假设等。
2.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种常用的判决准则:最大似然准则和最小平均错误概率准则。
我们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以及噪声源的强度,来模拟不同的信号和噪声场景。
3. 针对每一种场景,我们记录了实验结果,包括判决准确性和性能度量指标,如误报概率和漏报概率等。
4.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对比了不同判决准则的性能差异,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在不同的信号和噪声场景下,最大似然准则和最小平均错误概率准则的性能表现有所差异。
在某些场景下,最大似然准则的误报概率较低,但漏报概率较高;而最小平均错误概率准则则相反。
这说明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选择合适的判决准则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还发现信号和噪声的强度对判决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当信号强度较弱或噪声强度较大时,判决的准确性会下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节信号和噪声的参数,以保证准确判断信号的存在与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验方法。
信号侦察论实验报告
信号侦察论实验报告摘要:本文通过进行一系列实验,对信号侦察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
实验使用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源,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并探讨了信号侦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信号采集、解调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信号侦察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
引言:信号侦察是以下几个领域的重要应用需求:电子战、通信侦察、无线网络安全和军事勘探。
在这些领域中,对各种类型的信号进行捕获、破译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探讨信号侦察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实验设计: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信号类型进行研究和分析,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我们使用了多种信号源,包括示波器、函数发生器和数字信号发生器。
实验的整体设计如下:1. 信号采集:我们使用示波器和信号探头对不同类型的信号进行采集。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参数,我们可以捕获并记录信号的波形、幅度和频率等信息。
2. 信号解调:对于模拟信号,我们使用调频解调器进行解调,并将其转变为基带信号。
对于数字信号,我们使用解调器将其转换为数字数据。
3. 信号分析:通过使用信号分析仪器,我们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和时域分析。
这将帮助我们了解信号的特征和结构,并确定信号的来源和内容。
结果与讨论:我们得出的实验结果显示,信号侦察技术在捕获、解调和分析信号方面非常有效。
通过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实验研究,我们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结论。
首先,在信号采集阶段,我们发现示波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直接捕获和记录信号的特征。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参数,我们可以获得所需的信号信息,如波形、波幅和频谱等。
其次,在信号解调过程中,调频解调器和数字解调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频解调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便于进一步的分析。
数字解调器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从而方便进行后续处理。
最后,在信号分析阶段,信号分析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使用频谱分析仪和时域分析仪,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信号的频谱特性、时间特性和结构特征等。
信号侦察论实验报告
信号侦察论实验报告
一、引言
信号侦察(Signals Intelligence,简称SIGINT)作为一种重要的情报采集手段,对于军事、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特定信号的侦察,了解信号侦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信号侦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信号侦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实践信号侦察技术,获取并分析信号。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实验仪器和材料准备
本实验需要一台支持信号侦察功能的侦察仪器,如示波器、频谱仪等。
2. 信号侦察的分类
将信号侦察方法分为通信侦察、雷达侦察和电子情报侦察三大类,并对每一类进行简要介绍。
3. 信号侦察的基本原理
信号的传播与接收原理,信号的特征参数分析原理,信号的解
调原理等。
4. 信号侦察的基本方法
利用侦察仪器和设备对目标信号进行侦察,包括频谱扫描、频
谱监测、参数测量等。
5. 信号侦察实践
选取一个特定的信号目标进行侦察实践,记录信号特征和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6. 实验总结与讨论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提出对信号侦察技
术的思考和展望。
四、预期结果与分析。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的评价法实验报告(福州大学应用心理系福建福州350001)摘要: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里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实验使用了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方法评价法考察了被试对图片再认的准确性和判断标准。
通过本实验来了解信号检测论的一些观点和评价法的具体实施方法、步骤。
关键词:信号检测法范式、评价法、感受性、判定标准一、引言科学主义要求心理学的量化和精确性。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在信号检测论出现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被习惯称为现代心里物理学。
信号检测论被引入到心理学实验中,是对传统心理物理学的重大突破。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or Theory)原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收部分【1】。
信号检测论主要包括有无法和评价法两种实验方法。
国内运用信号检测论实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记忆领域,在注意、知觉、表象、內隐学习以及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也日渐增多[2]。
本实验运用了信号检测论的评价法来考察被试对图片再认的准确性和判断标准。
二、实验方法1、实验目的:(1)掌握信号检测论的基本理论,学会计算信号检测论指标d’、C、β;(2)学习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了解信号检测论的用途;(3)了解评价等级对再认回忆的影响。
2、实验仪器与材料:本实验的仪器为计算机和Psykey系统中的信号侦查论---评价法。
实验材料为两套图片:一套是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内容不同)作为信号SN;另一套是没有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也不同,但与相应的第一套相似),作为噪音N。
3、被试: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系2012级学生一名,性别男,矫正后视力正常。
4、实验程序:(1)准备工作打开并登录计算机里的psykey软件系统,找到里面的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并开始实验。
(2)正式实验被试阅读指导语:“请你来做一个记忆实验,先看60张图片,要求你尽量记住这些图片,电脑播放这些图片的速度是没一秒钟一张。
实验1-6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测量汉字记忆能力
实验1-6:信号检测论评价法目的:通过比较被试对汉字再认的准确性和判断标准,学习信号检测论的评价法。
掌握信号检测论的评价法在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简介:评价法是信号检测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有无法的实验中,只要求被试回答是否有信号,被试只有一个判断标准,而在评价法的实验中,不仅要被试回答是否是信号,而且还要回答肯定或否定的程度,即有多大把握肯定是信号,通常我们把被试作答的肯定程度分为五个等级:1、100﹪~80﹪肯定是SN ,即肯定是信号2、80﹪~60﹪肯定是SN ,即可能是信号3、60﹪~40﹪肯定是SN ,即可能是信号,也可能是噪音4、40﹪~20﹪肯定是SN ,即可能是噪音5、20﹪~0﹪肯定不是SN ,即肯定是噪音被试在实验时,根据以上五个等级对呈现的刺激作出是信号和噪音的判断。
在实际判断时依据的是四个判断标准,根据被试的以上五种反应的次数,分别计算四个判断标准下被试的击中率SN y P /和虚报率N y P /,并计算出相应的辨别力d ’和判断标准β,根据SN y P /和N y P /或转换后的SN Z 和N Z 绘制ROC 曲线。
ROC 曲线又叫等感受性曲线。
当各轮实验中被试的感受性没有变化,而且两个感觉分布的标准差相等时,ROC 曲线是一个平滑的、对称的曲线,对角线为几率线。
根据击中率和虚报率转化为Z 分数绘制的ROC 曲线,对角线仍为几率线。
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与负对角线相交的点上的Z 分数值即为被试的感受性d ’,当被试的感觉分布的标准差相等时,这两条直线垂直。
实验方法1. 被试全班同学,每四人一组。
2.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2.1 实验仪器计算机、SDT 评价法实验程序2.2 实验材料汉字词材料或图片材料3. 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控制本实验的实验材料总数量为200个,信号的先验概率为0.5,评价等级为五等级评价。
(1) 制作实验材料:在“编辑实验材料”菜单中选择“给定汉字材料”,在出现的窗体中对实验参数进行定义,具体包括信号的先验概率、信号与噪音的总数量,并提取和生成实验材料,保存实验材料文件退出。
6.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 评价法-信号侦察论
评价法-信号检测论XXX 应用心理学X班摘要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学习实验基础程序。
信号检测论将个体的感受性和主观动机,反应偏好加以区分。
评价法可以在相同时间内获得被试更多信息。
通过对本实验数据的处理,计算其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出ROC曲线。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评价法1.引言概念界定信号检测论应用于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是:将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应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些概念、原理对它进行分析。
信号检测论在心理学具体应用时,常把刺激变量当作信号,把对刺激变量起干扰作用的因素当噪音,这样就可以把人接收外界刺激时的分辨问题等效于一个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从而便可以应用信号检测论来处理心理学中的实验结果。
2 对象与方法2.1 被试教师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班2班同学1名,矫正视力正常,左右手正常。
2.2 仪器实验仪器为计算机,PsyKey实验平台,1号反应盒。
2.3 实验材料本实验用图片再认来做评价法实验,一套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作为信号SN,一套为未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作为噪音N。
2.4 程序先让被试识记第一套图片,60张图片连续呈现;然后把这60张识记过的图片与第二套60张图片混在一起,仍按上述方法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是否为刚才识记过的,并按照规定的等级按键作出评价。
3.结果表1 结果分数类型 1 2 3 4 5 合计信号 16 2 0 2 40 60噪音 49 2 0 3 6 60表2 不同判定标准作出反应的累计次数反应 1+2+3+4+5 2+3+4+5 3+4+5 4+5 5信号 60 44 42 42 40噪音 60 11 9 9 6表3 不同先定概率下d’和B项目 y/SN y/N d’ BP 0.67 0.1 1.72 2.065 Z 0.439 -1.281O 0.3623 0.17564+5 P 0.7 0.153+4+5 Z 0.524 -1.036 1.26 1.49 O 0.3478 0.2333P 0.73 0.182+3+4+5 Z 0.612 -0.915 1.527 1.26 O 0.3308 0.26254 分析与讨论由ROC曲线P坐标图分析得,曲线基本是平滑,在横坐标0.15前上升较快,在0.15之后基本平缓上升,是一条减速的曲线。
信号监测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信号监测论的研究方法,探讨被试者在不同噪声水平下对信号识别的能力,以及先验概率对判断标准的影响。
通过本实验,我们希望能够了解被试者的感知能力、判断标准和反应倾向,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采用文字材料作为信号,以随机生成的文字作为噪声。
实验材料分为信号和噪声两种,每种各50个。
2. 实验被试选取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被试,男女各半,年龄在18-22岁之间。
3. 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信号监测论实验系统进行实验,包括电脑、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4. 实验程序(1)实验开始前,向被试者说明实验目的、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
(2)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需要根据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文字,判断其为信号或噪声。
每次判断后,系统会给出正确与否的反馈。
(3)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信号识别阶段,第二阶段为噪声识别阶段。
(4)每个阶段分为5个难度等级,难度等级越高,噪声水平越高。
(5)每个难度等级下,被试者需要完成50次判断。
5. 实验数据收集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者的判断结果、正确率、反应时间和先验概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信号识别阶段(1)随着噪声水平的增加,被试者的正确率逐渐降低。
(2)在低噪声水平下,被试者的正确率较高;在高噪声水平下,正确率较低。
(3)先验概率对被试者的判断标准有一定影响。
当先验概率较高时,被试者更倾向于判断为信号;当先验概率较低时,被试者更倾向于判断为噪声。
2. 噪声识别阶段(1)随着噪声水平的增加,被试者的正确率逐渐降低。
(2)在低噪声水平下,被试者的正确率较高;在高噪声水平下,正确率较低。
(3)先验概率对被试者的判断标准有一定影响。
当先验概率较高时,被试者更倾向于判断为噪声;当先验概率较低时,被试者更倾向于判断为信号。
四、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在信号识别和噪声识别过程中,都受到噪声水平、先验概率和判断标准等因素的影响。
在低噪声水平下,被试者能够较好地识别信号和噪声;在高噪声水平下,正确率较低。
评价法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评价法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是在对法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和分析。
整个实验过程严谨、有条不紊,实验数据的质量也十分可靠,以下是对该实验的评价。
首先,在实验准备方面,实验的器材和实验环境选择得非常合适,能够充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实验过程中实验者操作流程也比较规范,能够有效降低误操作的风险,提高实验效率。
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组织合理,任务分工明确,分工合理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完成效率。
其次,在实验方法方面,本次实验所采用的法信号检测论方法较为经典和成熟,适用于各种人类感官模拟实验,具有极高的精度和实用性。
在实验细节处理方面同样也设计周到,观察数据的分析结果有一定的说服力,所以结果也更加准确。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也比较准确、系统,能够有效地呈现实验的结论,在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在实验结果方面,本次实验得到了较为准确和明确的结论,实验数据与期望结果之间的差距比较小,可以说是比较准确的。
同时,实验的结论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对于深入研究法信号检测论,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综合来看,本次实验在实验准备、方法论、结果处理和结论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和表现,实验的可靠性、实用性和说服力都相对较高,从而有助于提高我
们对法信号检测论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
通过对不同信号检测方法进行模拟实验,评价它们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实验原理:
信号检测是一种通过分析信号特征来识别信号存在和类型的技术。
常用的信号检测方法包括能量检测、匹配滤波和相关检测等。
能量检测是通过计算信号的能量来判断信号是否存在。
匹配滤波是将信号与一个已知模板作卷积,通过比较卷积输出与预设的阈值来判断信号是否存在。
相关检测是通过将信号与已知的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来判断信号是否存在。
实验步骤:
1. 模拟生成不同类型的信号(正弦信号、方波信号、噪声信号等)。
2. 对不同信号检测方法分别进行模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评价各种信号检测方法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信号检测方法在不同场景下表现不同。
对于具有较高信噪比的信号,能量检测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且可靠;对于具有固定周期的信号,匹配滤波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检测结果;而对于具有较强随机性的信号,相关检测方法更适用。
实验结论:
1. 不同类型的信号需要选择不同的信号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信号检测方法。
评价法 信号侦察论实验报告
判断标准β等于P(y|SN)/P(y|N),而感受性d`则是击中率P对应的Z分数与虚报率P对应的Z分数之差,用公式表示如下:d`=ZSN-ZN。[2]
表2是按四种判定标准作的累积次数分布表。
表2 按四种判定标准作出反应的累积次数
反应
1+2+3+4+5
2+3+4+5
3+4+558
54
49
N
60
29
7
5
1
表3是根据表1和表2算出的d`和β值。
表3感受性d`和判定标准β值
判定标准
c1
c2
c3
c4
P(y|SN)
0.98
0.97
0.9
0.82
2.3 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
(1)被试距计算机一臂距离坐好,开始实验。
(2)屏幕中央开始按随机顺序呈现一幅一幅的图片,共60张。每张图片的呈现时间为2000ms,图片呈现之间的间隔时间为1000ms。要求被试集中注意力观看,尽量记住图片中画的是什么。
(3)头60张图片呈现完毕之后,屏幕中央开始按随机顺序呈现一幅一幅图片,共120张。其中60张是刚才呈现过的,60张是新加入的。每幅图片呈现的时间为5000ms。每呈现一幅图片时,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回忆,按照标准数字键1、2、3、4和5作出反应,判断当前呈现的图片是不是刚才看到过的。按键1~5代表的意思如下:
心理学实验报告之信号检测论(用于再认实验)
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组次执笔者时间成绩
分析与讨论1.分析本实验所得的ROC曲线
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又称等感受性曲线(本实验由于精度误差不能完全做到理想上的等感受性),即在以虚报率为横轴、击中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中,由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如不同的先定概率)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
本实验中即采用不同的先定概率作为不同的刺激条件,从图中可看出:(1)随着先定概率的增加,被试(同一人)的判断标准β呈现出减小趋势,这与人们的一般决策习惯相一致,但变化幅度严重不均(尤其是先定概率为0.1时β值很大),这与理论不完全相符,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的随机误差和实验所使用材料的限制;(2)曲线倾斜度和位置大体符合理论预期,说明被试参与性及其自身练习、疲劳等干扰因子控制较好,但并未以大致P=0.5的感受性曲线为距离随机斜线最远的重心形成对称分布,这同样可能是本实验使用材料上的随机误差所致;(3)本实验中的辨别力指数d’并不完全恒定,而是随着先定概率的增加,被试的辨别力指数呈微减趋势,除去随机误差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为随着先定概率的增加,被试的记忆任务越来越重因而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法—信号检测论10教科1 第9小组余华、黄文静、吴芸、王红娥、钟建有摘要:本实验采用心理实验系统,用信号侦查论的评价法,测量被试在不同判断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绘制被试的ROC曲线。
实验以两套图片为材料,其中一套作为信号,要求被试在规定条件下记忆,另一套作为噪音,将两套图片混合呈现给被试,被试不仅要对有无信号作出判断,还要求按规定的等级作出评价。
这样,被试就有了几个判断标准,因而用一轮实验的结果就可以绘制出被试的ROC曲线,得出被试的感受性和被试在不同判断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
关键词:评价法,图片再认,ROC曲线,信号检测论1引言作为心理物理学的先驱,G.T.Fechner(1801~1887)最先开始注意物理刺激和感觉之间的定量关系。
他通过对感觉强度与物理强度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长期研究,发展出了测量感觉的基本方法。
一百多年来,心理物理学方法不断发展,形成了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误差法这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但这些方法只能测定人对信号的反应,不能测定人对噪音的反应,也不能将人的感受性和其判断标准分开。
美国心理学家W.P.Tanner和J.A.Swets将信号侦查论应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理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信号侦察论不仅测定人对信号的反应,也测定人对噪音的反应,因而能够将人的感受性与其判断标准区分开,并且分别用不同的数量来表达,这是它优于古典心理物理法的地方。
信号侦察论有三个基础实验程序,即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
有无法要求实现选定SN刺激和N刺激,并规定SN和N出现的概率,然后以随机方式呈现SN或N,要求被试回答,刚才的刺激是SN还是N,根据被试对程序刺激的结果来估计P(y/SN)和P(y/N).这种方法忽视了被试强度不同的感觉,只用判断有无信号的简单做法,丢掉了很多实验信息。
相比,评价法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被试更多的信息。
在评价法中,不仅要求被试对有无信号作出判断,还要求按规定的等级作出评价,即说明每次判断的把握有多大。
这样,被试就有了几个判断标准,因而用一轮实验的结果就可以绘制ROC曲线,区分出被试的感受性和判断标准。
2方法2.1被试上饶师范学院10级心理学专业学生5名,视力正常,年龄在19-20岁之间,之前无相关实验经验。
每个被试分别编号为被试1、被试2、被试3、被试4、被试5。
其中被试1、被试2和被试3为女性被试,被试4和被试5为男性被试2.2实验仪器计算机、键盘、PES系统、评价法—信号检测论实验程序2.3实验设计本实验用图片再认来做评价法实验。
刺激有两套:一套是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内容不同)作为信号SN;另一套是没有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也不同,但与相应的第一套相似),作为噪音N。
第一步,先让被试识记第一套图片,计算机屏幕随机呈现每张图片2s,间隔1s,60张图片连续呈现;第二步,把这60张识记过的图片与第二套60张图片混在一起,仍按上述的方法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照规定的等级按键作出评价。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解释五等级评价的方法,并说明反应键的位置(数字键盘上的1、2、3、4、5键);被试明白后开始做实验。
2.4实验程序当被试进入程序开始实验后,屏幕上会呈现指导语:“这是一个用评价法进行的信号侦察论的实验。
请您注意在屏幕中央会呈现一幅一幅的图片,一共60幅。
您要尽量记住图片中画的是什么。
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后,按“确定”键开始实验。
”当被试点击“确定”后,屏幕上开始连续呈现60张图片,每张呈现2s。
当60幅图片呈现完后,屏幕上又会出现新的指导语:“下面要给您呈现120幅图片。
其中一半是您刚才看过的,另一半是新的。
每呈现一幅图片时,您应当判断它是不是刚才看过的。
请按照下面的标准按数字键1、2、3、4或5反应。
1 ——0%的把握您刚才看过它2 ——25%的把握您刚才看过它3 ——50%的把握您刚才看过它4 ——75%的把握您刚才看过它5 ——100%的把握您刚才看过它请尽快判断,每幅图片最多呈现5秒钟。
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后,按“确定”键开始实验。
”3实验结果3.1实验结果数据整理如下:被试1 被试2---------------------------------- ---------------------------------- 类型 1 2 3 4 5 合计类型 1 2 3 4 5 合计---------------------------------- ---------------------------------- 信号25 8 4 6 17 60 信号14 7 4 4 31 60噪音33 16 3 4 4 60 噪音28 13 11 3 5 60 ---------------------------------- ----------------------------------被试3 被试4---------------------------------- ---------------------------------- 类型 1 2 3 4 5 合计类型 1 2 3 4 5 合计---------------------------------- ---------------------------------- 信号 8 2 0 2 48 60 信号17 2 0 1 40 60噪音43 2 1 3 11 60 噪音47 7 1 0 5 60 ---------------------------------- ----------------------------------被试5----------------------------------类型 1 2 3 4 5 合计----------------------------------信号 8 4 1 2 45 60噪音34 9 5 2 10 60----------------------------------表1. 5名被试在各自信等级下被试判断为信号和噪音的数目被试1 被试2------------------------------------ ---------------------------------- 反应 5 4 3 2 1 反应 5 4 3 2 1 ------------------------------------ ---------------------------------- 击中率 1 0.58 0.45 0.38 0.28 击中率 1 0.77 0.65 0.58 0.52 虚报率 1 0.45 0.18 0.13 0.07 虚报率 1 0.53 0.32 0.13 0.08 ------------------------------------ ----------------------------------被试3 被试4------------------------------------ ----------------------------------反应 5 4 3 2 1 反应 5 4 3 2 1------------------------------------ ----------------------------------击中率 1 0.87 0.87 0.83 0.80 击中率 1 0.72 0.68 0.68 0.67 虚报率 1 0.28 0.25 0.23 0.18 虚报率 1 0.22 0.10 0.08 0.08 ------------------------------------ ----------------------------------被试5------------------------------------反应 5 4 3 2 1------------------------------------击中率 1 0.87 0.80 0.78 0.75虚报率 1 0.43 0.28 0.20 0.17------------------------------------表2. 5名被试在各判断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3.2将表2进一步整理可得出操作者特征曲线(ROC曲线)图1. 5名被试的ROC曲线3.3数据分析根据鉴别力指标d’=Z击中—Z虚报和决策标准β=O击中/O虚报的计算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每个被试不同判断标准下的鉴别能力指标d’和决策标准β。
结果如下表所示:被试1 被试2------------------------------------ ---------------------------------- 反应 5 4 3 2 1 反应 5 4 3 2 1 ------------------------------------ ---------------------------------- d’ 0 0.33 0.79 0.82 0.89 d’ 0 0.66 0.86 1.33 1.46 β 1 0.99 1.50 1.80 2.50 β 1 0.76 1.04 1.85 2.68 ------------------------------------ ----------------------------------被试3 被试4------------------------------------ ---------------------------------- 反应 5 4 3 2 1 反应 5 4 3 2 1 ------------------------------------ ---------------------------------- d’ 0 1.70 1.80 1.69 1.76 d’ 0 1.35 1.75 1.87 1.84 β 1 0.63 0.67 0.83 1.07 β 1 1.14 2.04 2.41 2.44 ------------------------------------ ----------------------------------被试5------------------------------------反应 5 4 3 2 1------------------------------------d’ 0 1.30 1.42 1.61 1.63β 1 0.54 0.83 1.06 1.26------------------------------------表3. 5名被试在各判断标准下的鉴别能力指标d’和决策标准β4讨论4.1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被试判断标准的降低,击中率变大,虚报率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