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纠错笔记系列专题07电解质溶液(含解析)
专题07 电解质溶液易错点1 混淆强、弱电解质的性质1.25℃时,关于某酸(用H2A表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pH=a的Na2A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14B.将pH=a的H2A稀释为pH=a+1的过程中,c(H2A)/c(H+)减小,则H2A为弱酸C.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D.0.2 mol·L−1 H2A 溶液中的c(H+)=a,0.1 mol·L−1 H2A溶液中的c(H+)=b,若a<2b,则H2A为弱酸【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强、弱电解质常用的判断方法,容易出错。
【试题解析】A.若H2A为强酸,则Na2A为中性,pH=7,水电离产生的c(OH−)=10−7,若H2A为弱酸,则Na2A 为碱性,pH=a的Na2A溶液中因A2−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的OH−来源于水的电离,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14,故A正确;B.若H2A为强酸,c(H2A)/c(H+)=0,若H2A为弱酸将pH=a的H2A稀释为pH=a+1的过程中,c(H2A)/c(H+)减小,故B正确;C.测NaHA溶液的pH,若pH>7,说明HA−在溶液中水解,则H2A是弱酸;若pH<7,H2A不一定是强酸,可能是HA−的电离大于HA−的水解,故C错误;D.若H2A为强酸,0.2 mol·L−1 H2A 溶液中的c(H+)=a=0.4mol·L−1,0.1 mol·L−1H2A溶液中的c(H+)=b=0.2 mol·L−1,此时a=2b,现a<2b,则H2A为弱酸,故D正确;答案为C。
【参考答案】C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导电能力的强弱。
如同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前者的导电能力强于后者。
2020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03 弱电解质的判断练习
专题03 弱电解质的判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都是强电解质B.强酸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于弱酸溶液的导电性C.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D.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答案】C2.对于常温下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氨水,溶液的pH>13B.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C.0.1 mol·L-1醋酸溶液中:c(H+)=c(CH3COO-)D.0.1 mol·L-1醋酸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答案】D【解析】分析:A. NH3∙H2O是弱碱,部分电离,氨水溶液中c(OH-)<0.1 mol·L-1;B.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c(H+)增大;C. 根据电荷守恒:c(H+)=c(CH3COO-)+c(OH-);D. 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
详解:NH3∙H2O是弱碱,部分电离,氨水溶液中c(OH-)<0.1 mol·L-1,pH<13,A错误;稀释氨水,溶液中c(OH-)减小,c(H+)增大,B错误;醋酸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CH3COO-)+c(OH-),c(H+)>c(CH3COO-),C错误;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NaOH溶液混合后得到CH3COONa溶液,CH3COO-水解使得溶液呈碱性,但水解是微弱的,所以c(Na+)>c(CH3COO-)>c(OH-)>c(H+),D正确。
3.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同浓度的Na2CO3与NaHCO3溶液相比,Na2CO3溶液的pH大B.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D.室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NH4+)>c(H+)=c(OH-)【答案】A【解析】相同浓度和温度下H2CO3酸性比HCO3-强,所以Na2CO3的水解能力大于NaHCO3的水解能力,常温下,同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A选项正确;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稀释时K w不变,而c(H+)减小,则c(OH-)增大,B选项错误;对于pH相等的HCl和CH3COOH,c(H+)相等,当二者体积相等时,电离的部分消耗碱一样多,但由于CH3COOH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所以最终CH3COOH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多,C选项错误;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 c(NH4+) + c(H+)=c(OH―) + c(Cl―),因c(H+)=c(OH―),所以c(NH4+)=c(Cl―),则有:c(NH4+)=c(Cl―)>c(H+)>c(OH―),D选项错误。
高考化学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
2.(2018·浙江 11 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A 选项,0.1 mol·L-1 一元酸 HA 溶液 pH=3.0,说明 HA 部分 电离,为弱电解质,正确;B 选项,25 ℃时,0.1 mol·L-1NaOH 溶液 pH=13.0,加水稀释 100 倍,pH=11.0,正确;C 选项,25 ℃时,pH =4.0 的溶液 c(H+)=1×10-4 mol·L-1,c(OH-)=1×10-10 mol·L-1,正 确;D 选项,若 HA 为弱酸,与 NaOH 溶液恰好反应生成 NaA,为强 碱弱酸盐,常温下溶液呈碱性,pH>7.0,错误。 答案:D
A.0.1 mol·L-1 HA 溶液的 pH=1
B.该温度下 KW=1.0×10-14 C.微粒 X 表示 HA,Y 表示 H+
D.混合溶液中:n(A-)+n(X)=n(Na+)
解析:某温度下,0.200 mol·L-1 的 HA 溶液与 0.200 mol·L-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质为 Na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c(Na+) =0.100 mol·L-1 >c(A-)=9.92×10-2 mol·L-1,则 HA 为弱酸;根据 物料守恒可知:c(Na+)=c(A-)+c(HA)=0.100 mol·L-1,则 c(HA)= 0.100 mol·L-1-9.92×10-2 mol·L-1=8.00×10-4 mol·L-1,故 X 为 H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OH-)>c(H+),则 Y 表示 H+。由于 HA 为弱 酸,则 0.1 mol·L-1 的 HA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 0.1 mol·L-1,溶液 的 pH>1,故 A 错误;温度未知,无法判断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故 B 错误;根据分析可知,X 表示 HA,Y 表示 H+,故 C 正确;X 为 HA, 则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A-)+n(X)=n(Na+),故 D 正确。
2020年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大题》 电解质溶液中电离(水解)常数的相关计算
【方法与技巧】常考题空一电解质溶液中电离(水解)常数的相关计算一、电离常数的计算类型类型一起点时刻:巧用三段式c(H +) •c( A-) c2(H + )以弱酸HA为例,则:K a=,由于c(H+)=c(A-),则K a=c(HA) c(HA)例1、HR是一元酸。
室温时,用0.250mol·L-1NaOH溶液滴定25.0mL HR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其中,b 点表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的电离常数K a=类型二遇中性时刻:电荷守恒配合物料守恒两步搞定例2、在25℃下,a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以体积比3:4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c(Cl-),4则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3·H2O 的电离常数K b=类型三恰好完全反应时刻:水解三段式法或利用水解常数和电离常数的关系水解平衡常数与电离常数的关系①CH3COO-+H2O CH3COOH+OH-c(CH COOH ) •c(OH —) c(CH COOH ) •c(OH —) •c(H + ) K KKh= 3 = 3 = w = wc(CH COO —) c(CH COO —) •c(H + ) c(CH COO —) •c(H + ) K (CH COOH )3 3 3 a 3c(CH3COOH )②NH4++H2O NH3 •H2O+H+c(NH •H O) •c(H +) c(NH •H O) •c(H + ) •c(OH —) K KKh= 3 2 = 3 2 = w = wc(NH +) c(NH + ) •c(OH —) c(NH + ) •c(OH —) K (NH •H O)4 4 4 b 3 2c(NH3•H2O)K K③CO32—+H2O HCO—+OH-K=w,HCO—+H2O H2CO3+OH-K=w3 h1 K 3 h 2Ka 2 a1例3、25℃时,0.1mol·L-1的HCOONa溶液的pH=10,则HCOOH的电离常数K a=类型四利用图像特殊交点求电离常数例4、常温下,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某浓度的二元弱酸(H2X)溶液,所得溶液中各种含X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全国各地2020┄2021届高三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2
2021年各地高三试题汇编(电解质溶液2)2021年高考化学热点测试卷--电解质溶液说明:本试卷共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答题卡内.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直接在本卷内作答.第Ⅰ卷(共8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答题卡中.1.1C 、2C 、1α、2α、1][H +、2][H +分别表示两种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电离度和溶液中][H +.如果已知21αα>,21][H ][H ++>,则1C 和2C 的关系为( ) A .21C C > B .21C C = C .21C C < D .无法确定2.1L mol 0.1-⋅氨水10 mL ,加蒸馏水稀释到1 L 后,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 ①电离度增大 ②O]H [NH 23⋅增大 ③+4NH 数目增多 ④][OH -增大 ⑤导电性增强 ⑥O]H [NH ][NH 234⋅+增大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3.某一元弱酸溶液中存在22101.9⨯个弱酸分子和21101.0⨯个+H 离子,该酸的电离度为( )A .1.0%B .2.0%C .5.0%D .10.0%4.一元弱酸HCN 在一定条件下电离度为,已知此溶液中有1 mol HCN 分子、则此溶液中溶质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A .mol αα1+B .mol α1α1-+C .mol α21+D .molα1α21-+5.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4BaSO 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C .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D .氯水能导电,所以2Cl 也是电解质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就为0分.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答题卡中.6.在不断搅拌和研磨下,把3AgNO m ol/L 0.010 m L 150溶液逐滴加入200 mL 0.010mol /LKI 溶液中,把制得的AgI 溶胶等分为6份,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 ①3AlCl ②342)(SO Al ③2BaCl ④NaCl ⑤42SO Na ⑥43PO Na则引起凝聚所需上述溶液的体积大小顺序是( )A .②<①<③<⑥<⑤<④B .②<⑥<⑤<①<③<④C .②<⑥=①<⑤=③<④D .⑥<②<⑤<①<③<④ 7.已知由3AgNO 溶液和稍过量的KI 溶液制得的AgI 溶液,跟3)Fe(OH 溶液相混合时,析出AgI 和3)Fe(OH 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A .该AgI 胶粒带正电荷B .该AgI 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C .该AgI 胶粒带负电荷D .3)Fe(OH 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8.在室温下进行中和滴定,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B .参加反应的酸中的+H 离子总量和碱中-OH 离子总量相等C .反应混合液的pH =7D .能用适当的酸碱指示剂来判断9.已知pH =3的酸溶液和pH =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呈酸性,则发生的反应是( )A .强碱和弱酸溶液之间的反应B .强碱和强酸溶液之间的反应C .较浓酸溶液和较稀碱溶液之间的反应D .多元强酸和一元强碱之间的反应 10.在32CO Na 溶液中,下列等量关系成立的是( )A .][H ]CO [H ][HCO ][OH 323+--++= B .]CO [H ][HCO ][CO ]2[Na 32323++=--+ C .][OH ][CO ][HCO ][H ][Na 233---++++=+D .][H ]CO 4[H ]3[HCO ]2[CO ][OH ][Na 32323+---++++=+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H =10与pH =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和,溶液pH =11B .pH =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倍,溶液的pH 近似等于7C .pH =2的42SO H 与pH =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和,溶液pH =7D .pH =12的OH NH 23⋅与pH =2的HCl 溶液等体积混和,混和液pH =71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在指定的离子浓度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 .][PO 34-:4342443PO H PO NaH NaHPO PO Na >>>B .][CO 23-:34332324HCO NH NaHCO CO Na CO )(NH >>> C .][NH 4+:ClNH HSO NH CO )(NH SO )(NH 444324424>>>D .][S 2-:S )(NH NaHS S H S Na 2422>>> 13.乙醇、液氨、水都可以发生自偶电离,如OH O H 22+-++OH O H 3,33NH NH +124NH NH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醇的电离方程式:OHCH 2CH 2325252OH H C O H C +-B .液氨的离子积常数为:28101.0-⨯,则液氨浓度为114L mol 101.0--⋅⨯C .若可用与pH 相当的定义来规定pOH 、-2pNH 等,则乙醇中与pH 相当的为]OH H [C lg 252+-D .乙醇中3052252W 101.0]O H ][C OH H [C --+⨯==K ,则此时的15O H pC 52-=-三、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答题卡中.14.向100 mL0.2 mol /L 的NaOH 溶液通入2CO 气体448 mL (标准状况),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 A .][H ][CO ][OH ][HCO ][Na 233+---+>>>>B .][OH ][HCO ][H ][CO ][Na 323--+-+>>>>C .][H ][CO ][OH ][HCO ][Na 233+---+>>=>D .][OH ][CO ][H ][HCO ][Na 233--+-+>=>>15.常温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①32CO Na ②4NaHSO ③COOHCH 3 ④3NaHCOA .①>②>③>④B .①>④>③>②C .②>①>③>④D .②>③>④>① 16.室温下,水的电离度为( )A .003101.8-⨯B .004101.5-⨯C .006101.7-⨯D .007101.8-⨯ 17.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 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电离,则n 值为( )A .11101-⨯ B .71055.6⨯ C .710 D .55.618.pH =3的二元弱酸R H 2溶液与V L pH =11的NaOH 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 =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溶液的总体积为2 V LB .溶液中][OH ][H ][Na ][R 2-++-=>> C .溶液中][H ][Na ][OH ][R 2++--+=+ D .溶液中][Na ][HR ]2[R 2+--=+ 19.对于难溶盐MX (弱电解质),其饱和溶液的+n M 和-n X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近似于水的离子积WK (]][OH [H W -+=K ,存在着K n n =-+]][X [M 的关系(K 为常数).现将足量的AgCl 固体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①324CO )m ol/L(NH 0.1 m L 20溶液 ②40 mL 0.03 mol /LHCl ③3AgNO m ol/L 0.05 m L 50溶液④2m ol/LCaCl0.02 m L 30溶液 ⑤10 mL 蒸馏水 ⑥34NO NH m ol/L 0.02 m L 30溶液A .②>③>④>⑥>⑤>①B .①>⑥>⑤>②>④>③C .①>②>③>④>⑤>⑥D .③>②>④>⑥>①>⑤20.两种pH 不同的NaOH 溶液,其pH 分别为8和10,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H ]最接近于( ) A .m ol/L )10(101108--+⨯ B .mol/L)10(1021108--+⨯C .m ol/L )10510(1514--⨯-⨯ D .mol/L 10210-⨯ 21.分别将等pH 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等体积混合,加入足量镁,产生2H 的体积(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变化图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2.已知一定温度下的弱电解质的稀溶液,当加水稀释使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m1时,其电离度将增大到原溶液电离度的m 倍.现有pH =2的某一元弱酸溶液10 mL ,加水至1 L 后,溶液的pH 是( )A .等于4B .在3~4之间C .等于3D .在2~3之间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分值 3分 3分 3分 3分 3分 4分 4分 4分 4分 4分 4分 选项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分值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第Ⅱ卷(共67分)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3.(7分)有甲、乙两份等体积的浓度均为1L mol 0.1-⋅的氨水,pH 为11. (1)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则OH NH 23⋅的电离平衡将向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的pH 将为________(填序号). A .9~10之间 B .11 C .12~13之间 D .13(2)乙用1L mol 0.1-⋅的氯化铵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的乙溶液与稀释后的甲溶液相比较,pH_________(填“甲大”、“乙大”、“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4.A 、B 两种物质都是由氢、氮、氧、钠四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所组成,它们的水溶液分别呈酸性或碱性,在同温下,A 溶液的pH 大于相同浓度的B 溶液的pH (溶液浓度不大于15L mol 10--⋅),请找出A 和B 可能有的两种组合,并且要求当这两种组合中的B 溶液pH 相同时,第一种组合的B 溶液中的水的电离度小于第二种组合的B 溶液中水的电离度.(1)写出可能有的两种组合中,A 和B 的化学式:第一种组合:A 是_________,B 是_________; 第二种组合:A 是_________,B 是_________.(2)说明pH 相等时,第一种组合B 溶液中的电离度比第二种混合的B 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25.(10分)测定海水中溶解氧的步骤如下:①水样的固定:取a mL 海水样迅速加入固定剂4MnSO 溶液和碱性KI 溶液(含KOH ),立即塞好塞子,并振荡均匀,使之充分反应.②酸化:开塞后迅速加适量1∶1硫酸,再迅速塞好塞子,反复振荡至沉淀完全溶解. ③滴定:向溶液中加入1 mL 0.5%淀粉溶液,再用1L mol -⋅b 的322O S N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褪色. 有关的离子反应如下:)(2222MnO(OH)4OH O 2Mn 该反应极快-+++O 3H I Mn 4H 2I )MnO(OH 2222++++++----++2642322O S 2I O 2S I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①、②操作时,要注意“迅速”,如果操作缓慢,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前,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即加入322O S Na 标准溶液,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滴定前,未排除滴定管中的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排除,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时消耗了322O S Na mL V 标准溶液,则水中溶解2O (g/L )的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_.26.(10分)对于弱酸,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存在一种定量的关系.若25℃时有HA-++A H ,则[HA]]][A [H -+=K 式中:K 为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为各微粒的平衡浓度.下表是几种常见酸电离方程式电离平衡常数KCOOH CH 3COOH CH 3+-+H COO CH 351076.1-⨯32CO H711031.4-⨯=K1121061.5-⨯=K S H 212281101.1101.9--⨯=⨯=K K43PO H311052.7-⨯=K821023.6-⨯=K1331020.2-⨯=K(1)K 只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K 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 值不同,那么K 值的大小与酸性的相对强弱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COOHCH 3、32CO H 、-3HCO 、S H 2、-HS 、43PO H 、-42PO H 、-24HPO 都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4)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的1K 、2K 、3K 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规律,此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电离平衡常数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现已经测得25℃时,C mol/L 的COOHCH 3的电离数为 .试表示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COOH CH 3K _________.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7.(8分)简答下列各题:(1)在工厂里,Cl NH 4和2ZnCl 可作焊药,是何道理?(2)在2CaCl 溶液里通入2CO ,不会产生3CaCO 沉淀,但加入氨水,则立即有3CaCO 沉淀产生.(3)试说明工业用O6H AlCl 23⋅制无水3AlCl 时,必须将O6H AlCl 23⋅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是何道理?(4)土壤的碱性主要是由-23CO 水解引起的,用石膏能否改良碱性土壤?为什么?(5)在农业上,草木灰不能跟铵态氮肥、普钙等混用,试阐述理由.农田在长期施用硫铵后,又要施用一些消石灰,这是为何?28.(7分)测定某32CO Na 和3NaHCO 混合物的组成,可取两份各w g 的试样分别溶于水.第一份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m ol/L 1M 稀盐酸在不停摇动时滴定到终点,消耗该酸mL 1V .第二份准确加入m L 2V 浓度为m ol/L 2M 的NaOH 溶液后,再加2BaCl 溶液至沉淀完全为止,然后滴入酚酞指示剂,再用mol/LmL 13M V 的盐酸滴定到终点.②若第二份试样换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再用盐酸滴定至终点,其结果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NaHCO 在原混合物中质量百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③32CO Na 在原混合物中质量百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9.(9分)把NaOH 、2MgCl 、3AlCl 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 g白色沉淀,在所得的浊液中逐滴加入1L mol 1-⋅HCl 溶液,加入HCl 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试回答:(1)A 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B 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2)原混合物中2MgCl 的质量是________g ,3AlCl 的质量是_________g ,NaOH 的质量是_________g .(3)Q 点HCl 溶液加入量是_________mL .30.(8分)为了度量水中有机物等还原性污染物的含量,通常把1 L 水样与强氧化剂完全作用时消耗氧化剂的量,折算成以氧气为氧化剂时的质量(12L mg O -⋅)来表示,称为该水样的化学耗氧量(COD ).我国明文规定:1L m g 500COD -⋅>的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为测定某工业为水的COD ,实验如下:量取废水样品20.00 mL ,加入1L mol 0.100-⋅4KMnO 溶液10.00 mL 和少量稀42SO H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再用1L mol 0.200-⋅的草酸钠(422O C Na )溶液滴定过量的4KMnO ,达到终点时消耗422O C Na 溶液11.00 mL .(1)写出在酸性介质中4KMnO (被还原为+2Mn )与422O C Na (被氧化为2C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计算该水样的COD ,写出计算过程.(3)如果每次取水样20.00 mL ,加入等体积的1L mol 0.100-⋅酸性4KMnO 溶液,为简化计算,令滴定过量4KMnO 时,每消耗422O C Na m L 1.00溶液,就相当于水样的COD为1L 10.0mg -⋅,该422O C Na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配制为_________.(4)若无需其他计算,只需通过实验测定下列两组方案中a 与b 的值,并直接根据a 与b 的比值来确定该工业废水可否直接排放.你认为其中适宜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填写序号);并根据你的选择计算:当b a(填写取值范围)________时,该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实验方案 mL )(水样V mL )KMnO (2溶液V14L mol )KMnO (-⋅cmL )O C Na (422溶液V1422L mol )O C Na (-⋅cA a a0.100 b0.100B a20.000.10020.00b参考答案1.D 2.C 3.C 4.B 5.C 6.C 7.BC 8.BD 9.AC 10.D 11.C12.BD 13.AC 14.A 15.B 16.D 17.B 18.D 19.B 20.D 21.D 22.C23.(1)促进,A (2)甲大乙用氯化铵溶液稀释后,[+4NH ]增大很多,使O H NH 23⋅的电离平衡向抑制电离的方向移动;+4NH 发生水解,使稀释后的乙溶液的[+H ]增大 24.(1)第一种组合 A :NaOH B :3HNO第二种组合 A :2NaNO B :34NO NH(2)由于3HNO 电离出+H ,使水的电离平衡:OH 2-++OH H 向左移动,使水的电离度小于纯水中水的电离度,而34NO NH 溶液中由于OH NH 24++++⋅H O H NH 23由于O H 2电离出的-OH 与+4N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O H NH 23⋅,从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比纯水中的大.25.(1)偏高;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样品中 (2)偏高;使322O S Na 溶液浓度变低,消耗体积偏大(3)偏高;使最后读取体积数比实际消耗322O S Na 溶液体积数大(4)a bV826.(1)增大(2)K 值越大,酸性越强(3)43PO H -24HPO(4)10532110101::::--≈K K K 上一级电离产生的+H 对下一级电离有抑制作用(5)a a C K --=1227.(1)Cl NH 4和2ZnCl 水解均呈弱酸性,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2)2CO 水溶液中[-23CO ]很小,不会生成沉淀(或弱酸不能生成强酸).加入氨水时,O H NH 23⋅-++OH NH 4,使32CO H 电离平衡右移,[-23CO ]增大,产生沉淀(或OH NH 23⋅与32CO H 生成324CO )(NH ,使[-23CO ]增大(3)在HCl 气流中,+H 抑制+3Al水解,从而可得到3AlCl 无水物(4)能.↓++-3223CaCO Ca CO ,降低[-23CO ],其水解平衡左移,碱性减弱(5)32CO K 水解呈碱性,+4NH 水解呈酸性,二者混合施用,会促进水解,大量生成易挥发的OH NH 23⋅,从而使氮肥降低肥效242)PO Ca(H 电离呈酸性,与32CO K 混合施用,会产生4CaHPO 或243)(PO Ca 沉淀而丧失肥效.硫铵(即硫酸铵)水解呈酸性,长期施用土壤会板结酸化,加消石灰可调节酸度,防止板结.28.(1)造成测定数值偏高(2)003122100100084)(⨯⨯-w V M V M (3)00312211100100053)]([⨯⨯--w V M V M V M29.(1)2)Mg(OH ;2)Mg(OH 、3)Al(OH(2)1.90 2.67 5.20 (3)130分析:(1)因为在浊液中加入HCl 溶液至10 mL ,沉淀质量一直为1.16 g ,说明浊液显碱性,Al 元素以-2AlO 形式存在,继续加入HCl 溶液,-2AlO 转变为3)Al(OH 沉淀,加至30 mL 时,-2AlO 全部转变为3)Al(OH ,所以在A 点的沉淀物为2)Mg(OH ,在A 至B点间,沉淀物为2)Mg(OH 和3)Al(OH 的混合物.当加入的HCl 溶液超过30 mL 时,2)Mg(OH 和3)Al(OH 同时溶解.(2)原混合物中: 2MgCl 的质量g 90.1mol g 95molg 58g1.1611=⨯=--⋅⋅HClAlO AlCl 23-m ol 0.02L 10)10(30L m ol 131=⨯-⨯--⋅ 3AlCl 的质量g 2.67m ol g 133.5m ol 0.021=⨯=-⋅ NaOH :①浊液中存在的:O H NaCl HClNaOH 2++1×0.01 mol②22)Mg(OH MgCl →消耗的: 2NaOH MgCl 2 mol 04.02mol g 58g 1.161=⨯-⋅③23NaAlO AlCl 消耗的: -+23AlO 4NaOH Al0.02 mol ×4=0.08 molNaOH 总质量g 5.20m ol g 40)m ol 0.08m ol 0.04m ol 0.01(1=⨯++=-⋅ (3)从B 点开始,33AlCl )Al(OH →消耗的HCl :0.02 mol ×3=0.06 mol 22MgCl )Mg(OH →消耗的HCl :0.02 mol ×2=0.04 mol所消耗HCl 溶液的体积为:m L 100L m L 1000L m ol 1m ol 0.04m ol 0.0611=⨯+--⋅⋅Q 点HCl 溶液总量为:30 mL +100 mL =130 mL30.(1)O 8H 10CO 2Mn 16H O 5C 2MnO 2222424+↑+++++--(2)m ol 101.00m L L 1010.00m L L m ol 0.100)(KMnO 31314----⨯=⨯⨯=⋅⋅nm ol 102.20m L L 10m L 11.00L m ol 0.200)O C (Na 3131422----⨯=⨯⨯=⋅⋅n 根据 4224O C 5Na ~2KMnO过量4KMnO 为:mol 108.80mol 1020.25243--⨯=⨯⨯20.00 mL 水样消耗4KMnO 为mol 101.20mol 108.80mol 101.00443---⨯=⨯-⨯根据得电子数目相等,则有245O ~4KMnO相当于1 L 水样消耗2O 为: m g 240g m g 10m ol g 32m L 20.001000mL m ol 101.20451314=⨯⨯⨯⨯⨯---⋅⋅,即该水样的1L m g 240COD -⋅=(3)1L mol 5.00-⋅(4)A ,3516>。
2023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023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2023·重庆理综化学卷,T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胶体3B.CH COONa 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 COO-)增大3 3C.Ca(HCO )3 2 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响可制得Ca(OH)2D.25℃时Cu(OH)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 ) 溶液中的溶解度2 3 2【答案】D【解析】A、浓氨水和FeCl3溶液反响产生Fe(OH)3沉淀,不会产生胶体,A 错误;B、参与浓盐酸,使平衡CH COO-+H+ CH COOH 向正方向移动,c(CH COO ) 减小;C、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3 3 3Ca(HCO ) +2NaOH=CaCO ↓+Na CO +2H O,C 错误;D、Cu(OH) 的沉淀溶解平衡的方程式为3 2 3 2 3 2 2Cu(OH) Cu2++2OH-,在Cu(NO )中,会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导致溶解度减小,D 正确。
2 3 22.〔2023·浙江理综化学卷,T12〕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 的杀菌力气比ClO-强。
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Cl (g) Cl (aq) K =10-1.22 2 1Cl (aq)+ H O2 2 HClOHClO + H+ +Cl-H+ + ClO-K =10-3.42K a=?其中Cl(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2pH 变化的关系如以下图。
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Cl (g)+ H O 2H+ + ClO-2 2+ Cl-K=10-10.9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 + c(ClO-) =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 时杀菌效果比pH=6.5 时差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答案】C【解析】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到Cl (g)+ H O2 2 2H+ + ClO-+ Cl-, K=K K =10-4.6,A 错误;在氯1 2处理水体系中,依据电荷守恒可得:c(OH-)+c(ClO-)=c(H+),B 错误;依据图可以看出,次氯酸的浓度在pH=7.5 时比pH=6.5 时少,杀菌效果差,C 正确;夏季温度高,次氯酸受热易分解,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差,D 错误。
高中化学高三专项训练2020届江苏省高三化学各地名校月考试题汇编电解质溶液高中化学
PH 高中化学高三专项训练2020届江苏省高三化学各地名校月考试题汇编电解质溶液高中化学1.〔淮阳一高09高三一轮复习月考〔11月份〕某CuSO 4、Fe 2(SO 4)3、H 2SO 4的混合溶液100mL ,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 -1,那么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C 】A .5.6 gB .11.2gC .22.4gD .33.6g2.〔淮阳一高09高三一轮复习月考〔11月份〕MOH 和ROH 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不加水稀释时,pH 变化如右图所示。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D 】 A .MOH 和ROH 差不多上强碱B .稀释前,c (ROH)=10c (MOH)C .常温下pH 之和为14的醋酸和R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D .在x 点,c (M +)=c (R +)3、〔淮阳一高09高三一轮复习月考〔11月份〕常温下,pH =3的二元弱酸H 2R 溶液与a L pH =11的NaOH 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 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那么对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B 】A 、c(R 2-)>c(Na +)>c(H +)=c(OH -)B 、2c(R 2-)+c(HR -)=c(Na +)C 、c(R 2-)+c(OH -)=c(Na +)+c(H +)D 、混合液的体积为2a L4. 〔淮阳一高09高三一轮复习月考〔11月份〕 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 值一定小于7的是:【 D 】A 、 PH = 3的硝酸跟PH = 11的氢氧化钾溶液B 、 PH = 3的盐酸跟PH = 11的氨水C 、 PH = 3的硫酸跟PH = 11的氢氧化钠溶液D 、 PH = 3的醋酸跟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5.(常州一中2018届12月高三化学月考)〔12分〕实验室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
高考化学练习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共26小题)1.(2015•安徽)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 ﹣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真题集萃.分析:氢氧化钠为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一水合氨为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相同体积与浓度的氢氧化钠与一水合氨其中和能力是相同的,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NaOH完全电离,NH3•H2O部分电离,因此c(OH ﹣)>0.1mol/L,c(Na+)=0.1mol/L,c(NH3•H2O)<0.1mol/L,故c(OH﹣)>c(Na+)>c(NH3•H2O),故A错误;B、在此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盐酸,存在电中性原则:c(NH4+)+c(H+)+c(Na+)=c(OH﹣)+c(Cl﹣),由于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故c(Na+)=c(Cl﹣),即c(NH4+)+c(H+)=c(OH﹣),故B正确;C、加入盐酸至pH=7时,溶液呈中性,即c(H+)=c(OH﹣),那么c(NH4+)+c(Na+)=c(Cl﹣),即c(Cl﹣)>c(Na+),故C错误;D、加入20mL盐酸时,此时溶液恰好为氯化钠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此时溶液呈酸性,即存在c(H+)>c(OH﹣),那么c(NH4+)+c(Na+)<c(C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易错点为C,注意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2.(2015•广东)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考点:水的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A、由图可知abc为等温线;B、由b点计算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4;C、b点到a点,氢离子浓度变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据此解答即可;D、稀释不会引起水的离子积的改变,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图可知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bc为等温线,故升高温度,不能由c 到b,故A错误;B、b点c(H+)=c(OH﹣)=1.0×10﹣7,故K W=1.0×10﹣7×1.0×10﹣7=1.0×10﹣14,故B错误;C、加入FeCl3,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铁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由b到a),符合图象变化趋势,故C正确;D、由c点到d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温度不变,K不变,故不能利用稀释使其形成此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以及水电离的影响因素,掌握水的离子积为温度的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2015•海南)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A.NO2B.SO2C.SO3D.CO2考点:p H的简单计算.分析: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N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S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2=NaHSO3;SO3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3=NaHSO4;C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根据反应产物的酸碱性判断.解答:解: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N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NaNO2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S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2=NaHSO3,NaHSO3在溶液中即电离又水解,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弱酸性;SO3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3=NaHSO4,NaH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强酸性;C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NaHCO3在溶液中即电离又水解,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弱碱性;综上可知,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SO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题目涉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盐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物质之间反应判断产物以及溶液的酸碱性.4.(2015•四川)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溶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1.0×10﹣7mol/LB.c(Na+)=c(HCO3﹣)+c(CO32﹣)+c(H2CO3)C.c(H+)+c(NH4+)=c(OH﹣)+c(HCO3﹣)+2c(CO32﹣)D.c(Cl﹣)>c(NH4+)>c(HCO3﹣)>c(CO32﹣)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根据Kw=c(H+)×c(OH﹣)=1.0×10﹣14计算;B.根据物料守恒即c(Na)=c(C)分析;C.根据电荷守恒分析;D.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c(Cl﹣)>c(NH4+),HCO3﹣的电离程度很小.解答:解:A.Kw=c(H+)×c(OH﹣)=1.0×10﹣14,已知pH<7,即c(H+)>1.0×10﹣7mol/L,则<1.0×10﹣7mol/L,故A正确;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即c(Na)=c(C),所以c(Na+)=c(HCO3﹣)+c(CO32﹣)+c(H2CO3),故B正确;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NH4+)=c(OH﹣)+c(HCO3﹣)+2c(CO32﹣)+c (Cl﹣),由于析出部分NaHCO3晶体,则c(Na+)<c(Cl﹣),所以c(H+)+c(NH4+)>c(OH﹣)+c(HCO3﹣)+2c(CO32﹣),故C错误;D.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c(Cl﹣)>c(NH4+),由于析出部分NaHCO3晶体,则HCO3﹣浓度减小,HCO3﹣的电离程度很小,所以c(CO32﹣)最小,即c(Cl﹣)>c(NH4+)>c(HCO3﹣)>c(CO3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用方法.5.(2015•广东)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Ba2+、Br﹣、CO32﹣B.Cl﹣、SO32﹣、Fe2+、H+C.K+、Na+、SO42﹣、MnO4﹣D.Na+、H+、NO3﹣、HC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相互促进水解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Ba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SO32﹣、H+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H+、HCO3﹣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2015•四川)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B.通入CO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C.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 u2++S2﹣=CuS↓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与硫酸铜也不反应;B.通入CO2气体,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C.H2S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络离子.解答: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与硫酸铜也不反应,则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B.通入CO2气体,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不能生成蓝色沉淀,故B错误;C.H2S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故C错误;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络离子,则离子反应为Cu2++4NH3•H2O=[Cu(NH3)4]2++4H2O,故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及离子反应,为高频考点,为2015年高考真题,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及络合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7.(2015•上海)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O32﹣、Cl ﹣、OH﹣、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3种B.4种C.5种D.6种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溶液无色,则一定不存在有色的Fe3+;在其中加入金属铝,发生反应并放出H2,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为酸性,则不存在OH﹣、NO3﹣、CO32﹣,若呈碱性,则不存在Al3+、H+、NH4+、Fe3+,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有色的Fe3+;溶液中加入金属铝,发生反应并放出H2,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溶液为酸性,则不存在:OH﹣、NO3﹣、CO32﹣,阴离子只能为Cl﹣,阳离子可以为:H+、NH4+、Ba2+、Al3+,最多存在5种离子;若呈碱性,则不存在Al3+、H+、NH4+、Fe3+,阳离子只能为Ba2+,则一定不存在CO32﹣,可存在的离子为:Ba2+、Cl﹣、OH﹣、NO3﹣,则最多只有4种,根据分析可知,最多存5种离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离子反应和种类的判断,综合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题目无色以及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特点,特别注意硝酸不能生成氢气.8.(2014•江苏)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象,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弱电解质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考点:水的电离;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水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电离平衡;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化合物;C.氢氧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双氧水;D.液体水变成冰,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解答:解:A.水为极弱的电解质,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A正确;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并不是可燃烧的水,故B错误;C.氢氧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水、双氧水,故C错误;D.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水的组成结构及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水的电离,明确可燃冰的组成及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9.(2014•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浓氨水和氯化铁之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B、醋酸钠中加入盐酸会发生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产物是碳酸钙和碳酸钠;D、根据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来回答判断.解答:解:A、浓氨水和氯化铁之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不会获得胶体,故A错误;B、醋酸钠中加入盐酸会发生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所以醋酸根离子浓度会减小,故B错误;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产物是碳酸钙和碳酸钠,并不会获得氢氧化钙,故C 错误;D、氢氧化铜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OH)2⇌Cu2++2OH﹣,Cu(NO3)2溶液中铜离子会抑制沉淀溶解平衡的右移,所以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性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关键,难度中等.10.(2014•上海)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中()A.c(Ca2+)、c(OH﹣)均增大B.c(Ca2+)、c(OH﹣)均保持不变C.c(Ca2+)、c(OH﹣)均减小D.c(OH﹣)增大、c(H+)减小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加入CaC2,与水发生CaC2+2H2O=Ca(OH)2+HC≡CH↑,反应消耗水,结合Ca(OH)2(s)⇌Ca2+(aq)+2OH﹣(aq)的影响因素解答.解答:解:加入CaC2,与水发生CaC2+2H2O=Ca(OH)2+HC≡CH↑,反应消耗水,因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则反应后一定有Ca(OH)2析出,则溶液浓度不变,故选B.点评:本题为2014年上海考题,涉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反应的原理以及溶解平衡的特点,难度不大.11.(2014•海南)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考点:电解原理;真题集萃.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是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回答判断.解答:解:A、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该极区碱性增强,遇到酚酞溶液呈红色,故A正确;B、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逸出气体氢气,故B正确;C、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阳极上是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故C正确;D、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生成氢氧化钾溶液,溶液的pH变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12.(2014•四川)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 NaHCO3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B.20mL 0.1mol/L CH3COONa溶液与10mL 0.1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c(Cl﹣)>c(CH3COOH)>c(H+)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c(NH4+)+c(OH﹣)D.0.1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 (H+)+c(CH3COOH)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L的Na2CO3,碳酸根离子两步水解都生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只有第一步水解生成HCO3﹣;B.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但醋酸电离和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都较小;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呈碱性,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结合电荷守恒判断;D.二者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解答:解:A.二者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L的Na2CO3,碳酸根离子两步水解都生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只有第一步水解生成HCO3﹣,所以c(HCO3﹣)<c (OH﹣),故A错误;B.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但醋酸电离和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都较小,所以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H3COO﹣)>c(Cl﹣)>c(CH3COOH)>c(H+),故B正确;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呈碱性即c(OH﹣)>c(H+),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OH﹣)=c(H+)+c(NH4+),且c (OH﹣)>c(H+),所以c(Cl﹣)<c(NH4+),所以c(Cl﹣)+c(H+)<c(NH4+)+c(OH﹣),故C错误;D.二者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 (CH3COO﹣)+c(OH﹣)=c(H+)+c(Na+),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CH3COO﹣)+c(CH3COOH),所以得c(OH﹣)=c(H+)+c(CH3COOH),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溶液酸碱性再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来分析解答,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高考高频点,常常与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结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13.(2014•天津)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c(OH﹣)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D.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c(C2O42﹣)+c (H2C2O4)]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NaHSO4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守恒分析判断;B、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碘化银;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碳酸分步电离,第二步电离微弱;D、依据溶液中元素物料守恒计算分析.解答:解:A、NaHSO4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分析,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NaHSO4 =Na++H++SO42﹣,H2O⇌H++OH﹣,溶液中质子守恒,c(H+)=c(SO42﹣)+c(OH﹣),故A正确;B、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碘化银,c(Ag+)>c(Cl﹣)>c(I﹣),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碳酸分步电离,第二步电离微弱,H2CO3⇌H++HCO3﹣,HCO3﹣⇌H++CO32﹣,c(H+)>c(HCO3﹣)>2c(CO32﹣),故C错误;D、依据溶液中元素物料守恒计算,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2c(Na+)=3[c(HC2O4﹣)+C(C2O42﹣)+c(H2C2O4)],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平衡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应用,电解质溶液中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2014•广东)常温下,0.2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NaA 溶液呈碱性,则c(OH﹣)>c(H+),一般来说,盐类的水解程度较低,则有c(A﹣)>c(OH﹣),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为:c(Na+)=c(A﹣)+c(HA).A.HA为弱酸;B.该混合液pH>7;C.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D.Y表示HA,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得到c(A﹣)+c(Y)=c(Na+).解答:解: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NaA溶液呈碱性,则c(OH﹣)>c(H+),一般来说,盐类的水解程度较低,则有c(A﹣)>c(OH ﹣),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 表示HA,Z表示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得到:c(Na+)=c(A﹣)+c(HA).A.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二者恰好反应: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为NaA溶液,溶液中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故A错误;B.c(Na+)>c(A﹣),说明NaA水解,A﹣+H2O⇌HA+OH﹣,该混合液pH>7,故B错误;C.HA是弱电解质,则有c(A﹣)>c(OH﹣),c(OH﹣)除了水解产生的还有水电离的,因此c (OH﹣)>c(HA),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故C错误;D.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A﹣)+c(HA),Y表示HA,得到c(A﹣)+c(Y)=c(N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根据酸的强弱结合物料守恒、电荷守恒分析解答,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PH值、盐类水解等,判断一元酸HA是弱酸为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5.(2014•山东)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 ﹣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开始时,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氨水过量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B.根据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该比值与氢氧根离子成反比,电解氨水的过程中,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C.根据物料守恒,醋酸和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但是溶液体积增大,二者的浓度之和逐渐减小;D.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氨水与醋酸的浓度、体积相等时,溶液显示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解答:解:A.酸溶液、碱溶液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显示中性前,随着氨水的加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氨水过量后,随着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所以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B.当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开始时溶液为CH3COOH和CH3COONH4的混合物,由CH3COONH4的水解常数K h=,随着氨水的加入,c(H+)逐渐减小,Kh不变,则变小,当加氨水至溶液显碱性时,氨水的电离常数K b=,c(OH﹣)与氢离子浓度成反比,随着氨水的滴入,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电离常数K不变,所以逐渐减小,即始终减小,故B错误;C.n(CH3COOH)与n(CH3COO﹣)之和为0.001mol,始终保持不变,由于溶液体积逐渐增大,所以c(CH3COOH)与c(CH3COO﹣)之和逐渐减小,故C错误;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醋酸和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二者的电离常数相等,所以溶液显示中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溶液定性判断及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明确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16.(2014•广东)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SO42﹣B.Fe2+、H+、SO32﹣、ClO﹣C.Mg2+、NH4+、Cl﹣、SO42﹣D.K+、Fe3+、NO3﹣、SCN﹣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络合物、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双水解的就能共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Ca2+、SO42﹣生成微溶物硫酸钙,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酸性条件下,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SO32﹣氧化为Fe3+、SO42﹣,所以不能共存,故B 错误;C.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所以能共存,故C正确;D.Fe3+、SCN﹣生成络合物Fe(SCN)3,所以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明确离子共存条件是解本题关键,知道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注意:硫酸钙是微溶物,少量时能在水溶液中共存,但不能大量存在,为易错点.17.(2014•安徽)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D.1L O.1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 Fe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铁离子能够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B.根据电荷守恒判断,该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C.该离子方程式不满足硫酸铁、氢氧化钡的化学组成关系;D.根据n=cV计算出硫酸铁及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及m=nM计算出铁的质量.解答:解:A.Fe2(SO4)3溶液中的Fe3+与C6H5OH发生显色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铁离子能够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题目方程式未配平,故B错误;C.Fe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的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42﹣+3Ba2++6OH﹣═2Fe(OH)3↓+3BaSO4↓,故C错误;D.1L O.1mol•L﹣1该溶液中含有溶质硫酸铁0.1mol,0.1mol硫酸铁中含有0.2mol铁离子,与足量锌反应可以生成0.2mol铁,生成铁的质量为11.2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常见的离子之间不能共存的情况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8.(2013•重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 NaOH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c(X﹣),故K(AgI)<K(AgCl)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KClO3和三氧化硫的水溶液都能导电,KClO3是电解质,但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B.CH3COOH不完全电离,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CH3COO﹣),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显碱性,则中性时应使醋酸过量;C.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反应中碳酸氢钠提供氢离子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Al(OH)3;D.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说明溶解度S(AgCl)>S(AgI),所以K(AgCl)>K (AgI);解答:解:A.电解质是熔融态或水溶液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氯酸钾溶于水自身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能导电是电解质;SO3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电离出阴阳离子的物质是硫酸而不是三氧化硫,所以SO3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CH3COO﹣),若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显碱性,则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显中性时应使醋酸过量,即V醋酸>V NaOH,故B错误;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由于酸性:HCO3﹣>Al(OH)3,根据强酸制备弱酸,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反应中碳酸氢钠提供氢离子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生成Al(OH)3,AlO2﹣+HCO3﹣+H2O=Al(OH)3↓+CO32﹣有沉淀生成,无气体生成,故C错误;D.向AgCl沉淀中滴入稀KI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AgCl转变为黄色沉淀AgI,说明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沉淀易转化为更难溶沉淀,越难溶物质其饱和溶液中电离出相应离子浓度越小,故K(AgI)<K(Ag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酸碱中和、氢氧化铝、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等知识,掌握它们的相关本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9.(2013•天津)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不变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电化学及其应用(原卷版)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电化学及其应用(原卷版)【2020年】1.(2020·新课标Ⅰ)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 2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 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4Zn 2e 4OH Zn(OH)−−−−+=B. 放电时,1 mol CO 2转化为HCOOH ,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C.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4222Zn OH) 2Zn O 4OH O(2H −−=+↑++D. 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 −浓度升高2.(2020·新课标Ⅱ)电致变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
下图是某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
当通电时,Ag +注入到无色WO 3薄膜中,生成Ag x WO 3,器件呈现蓝色,对于该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g 为阳极B. Ag +由银电极向变色层迁移C. W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总反应为:WO 3+x Ag=Ag x WO 33.(2020·新课标Ⅲ)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 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VB 2电极发生反应:--3--2442VB +16OH -11e =VO +2B(OH)+4H O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负载通过0.04 mol 电子时,有0.224 L(标准状况)O 2参与反应B. 正极区溶液的pH 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 升高C. 电池总反应为3222444VB 11O 20OH 6H O 8B(OH)4VO −−−+++=+D. 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 2电极、KOH 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4.(2020·江苏卷)将金属M 连接在钢铁设施表面,可减缓水体中钢铁设施的腐蚀。
在题图所示的情境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Fe 2e Fe −+−=B. 金属M 的活动性比Fe 的活动性弱C. 钢铁设施表面因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D. 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快5.(2020·山东卷)微生物脱盐电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能源装置,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获得电能,同时可实现海水淡化。
高三化学电解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电解质试题答案及解析1.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近似地用如右图曲线表示,应为【答案】C【解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向其中加入硫酸,则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是难溶电解质,水是弱电解质,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小,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水时。
此时溶液的导电能力为0,继续加入硫酸,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又增大,所以选择C。
【考点】考查溶液导电能力的判断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溶解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电离过程B.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C.1 L 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含有0.2 mol H+D.1 L 0.1 mol·L-1的H2SO3溶液中含有0.2 mol H+【答案】C【解析】非电解质溶解时不存在电离的过程,A错误;三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SO3是非电解质,B错误;H2SO4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而H2SO3是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C正确,D错误。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NaCl溶液B.SO3C.Na2O D.Cu【答案】C【解析】NaCl溶液属于混合物,SO3属于非电解质,Cu属于单质。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符号为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C60和石墨互为同位素D.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HCO3-【答案】D【解析】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质量数为37,左上角为37,错误;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错误;C、C60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错误;D、NaHCO3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HCO3-,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用语。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选择题精准练7 选择题精准练(七) 电解质溶液 Word版含解析
选择题精准练(七)电解质溶液(建议用时:25分钟)1.常温下,将NaOH溶液分别加到HA、HB两种弱酸溶液中,两溶液中pH与粒子浓度比值的对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K=-lg K a。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HA、HB两种酸中,HB的酸性弱于HAB.b点时,c(B-)=c(HB)>c(Na+)>c(H+)>c(OH-)C.同浓度、同体积的NaA和NaB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D.向HB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的混合溶液中lg c(B-)-lg c(HB)=pH-pK2.(2019·高考北京卷)实验测得0.5 mol·L-1CH3COONa溶液、0.5 mol·L-1 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B.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c(OH-)减小C.随温度升高,CuSO4溶液的pH变化是K 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D.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3COO-、Cu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3.(2019·高考江苏卷改编)室温下,反应HCO-3+H2O H2CO3+OH-的平衡常数K=2.2×10-8。
将NH4HCO3溶液和氨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用于浸取废渣中的ZnO。
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2 mol·L-1氨水:c(NH3·H2O)>c(NH+4)>c(OH-)>c(H+)B.0.2 mol·L-1 NH4HCO3溶液(pH>7):c(NH+4)>c(H2CO3)>c(HCO-3)>c(NH3·H2O)C.0.2 mol·L-1氨水和0.2 mol·L-1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H+4)+c(NH3·H2O)=c(H2CO3)+c(HCO-3)+c(CO2-3)D.0.6 mol·L-1氨水和0.2 mol·L-1 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H3·H2O)+c(CO2-3)+c (OH -)=0.3 mol·L -1+`c (H 2CO 3)+c (H +) 4.已知亚硒酸(H 2SeO 3)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某浓度的亚硒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所得溶液中H 2SeO 3、HSeO -3、SeO 2-3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秘籍12 电解质溶液中三大平衡类试题-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备战2021年高考之抢分秘籍秘籍12 电解质溶液中三大平衡类试题1.(2020·天津高考真题)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相同浓度的 HCOONa 和NaF 两溶液,前者的pH 较大,则 a a K (HCOOH)>K (HF)B .相同浓度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约为4.7,则溶液中()()()()-++-3c CH COO >c Na >c H >c OHC .FeS 溶于稀硫酸,而CuS 不溶于稀硫酸,则sp sp K (FeS)>K (CuS)D .在-121mol L Na S 溶液中,()()()2---12c S+c HS +c H S =1mol L【答案】A【解析】A .HCOONa 和NaF 的浓度相同,HCOONa 溶液的pH 较大,说明HCOO -的水解程度较大,根据越弱越水解,因此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较小,即K a (HCOOH)<K a (HF),错误;B .相同浓度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约为4.7,此时溶液呈酸性,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浓度,说明溶液中醋酸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醋酸根浓度大于钠离子浓度,则溶液中c (CH 3COO -)>c (Na +)>c (H +)>c (OH -),正确;C .CuS 的溶解度较小,将CuS 投入到稀硫酸溶液中,CuS 溶解平衡电离出的S 2−不足以与H +发生反应,而将FeS 投入到稀硫酸后可以得到H 2S 气体,说明K sp (FeS)>K sp (CuS),正确;D .根据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定律,1 mol∙L −1 Na 2S 溶液中所有含S 元素的粒子的总物质的量的浓度为1 mol∙L −1,即c (S 2−)+c (HS -)+c (H 2S)=1 mol∙L −1,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 。
2020高考化学基础知识选择题汇总完整版(含答案解析)
2020高考化学基础知识选择题汇总完整版(含答案解析)目录从实验学化学 (3)电化学 (7)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2)化学反应与能量 (31)化学能与热能 (37)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46)几种常见的烃 (52)金属及其化合物 (56)离子反应 (63)弱电解质的电离 (76)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8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9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00)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08)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 (114)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21)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 (132)盐类的水解 (137)氧化还原 (143)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 (149)从实验学化学一、选择题1、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C )解析: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胶头滴管应伸入溶液中,否则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从而得不到氢氧化亚铁,故A项错误;盐酸易挥发,所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和二氧化碳都能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且只有通过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才能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C>Si,故B项错误;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即加热消石灰、氯化铵的混合物获得,但发生装置中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D项错误。
2、(2019·辽宁沈阳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相同条件下,N2和O3混合气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相等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和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C.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D.16 g CH4与18 g N所含质子数相等解析:臭氧由3个氧原子构成,则相同条件下,N2和O3的混合气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不相等,A错误;甲基和羟基均含有9个电子,则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与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B正确;常温常压下,22.4 L O2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与28 g CO即1 mol CO含有的分子数不相等,C错误;16 g CH4与18 g N所含质子数不相等,分别是10 mol、11 mol,D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电解质溶液中强碱滴定二元弱酸曲线分析》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专题复习:电解质溶液中强碱滴定二元弱酸曲线分析电解质溶液1、常温下,向10mL 0.2mol/L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NaOH溶液)< 10mL时,溶液中可能存在:c(Na+)=2c(C2O42-)+c(HC2O4-)B.当V(NaOH溶液)=10mL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C.当V(NaOH溶液) =15 mL时,溶液中存在: c(Na+)>c(HC2O4-)>c(C2O42-)D.当V(NaOH溶液)=20mL时,溶液中存在:c(OH-) =2c(H2C2O4)+c(H+)+c(HC2O4-)2、已知:pKa=-lgKa,25℃时,H2A的pK a1=1.85,pK a2=7.19,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H2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所得溶液中: c(A2-)=c(HA-)B.b 点所得溶液中:c(H2A)+c(H+)=c(HA-)+c(OH-)C.A2-水解平街常数K h(A2-)=10-7.19D.a点所得溶液中,V0=10mL3、常温下,向10mL 0.2mol·L-l草酸(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
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溶液的pH有如右图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2O4-在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当V (NaOH) =10 mL时溶液中存在:c(HC2O4-)+c(C2O42-)+c(H2C2O4)=0.1mol·L-lC.当V (NaOH) =15mL时,溶液中存在:c(Na+)>c(HC2O4-)>c(C2O42-)>c (OH-)>c(H+)D.当V (NaOH) =20 mL时,溶液中存在:c(OH-) =c (HC2O4-)+c (H2C2O4)+c(H+)4、已知:常温下,H2CO3K a1=4.2×10-7,K a2=5.6×10-11;某二元酸H2R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R、HR-、R2-分别在三者中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H 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pH=4.4 的溶液中:3c(HR-)=c(Na+)+c(H+)-c(OH-)B.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H2R溶液,发生反应:2CO32-+H2R==2HCO3-+R2-C.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与H2R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D.在pH=3 的溶液中,三种微粒的浓度满足关系式: c(R2-)c(H2R)/c(HR-)2=10-3.15、常温下0.1mol/L的H2A溶液中H2A、HA-、A2-三者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含H2A、HA-、A2-的溶液中,通入少量HCl,HA-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变大B.将等物质的量的NaHA、Na2A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H+)=c(HA-)+c(A2-)+c(OH-)C.在0.1mol/L NaHA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A-)>c(H+)>c(A2-)>c(OH-)D.将等物质的量的NaHA、Na2A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为4.26、常温下,向20mL0.2.L-1H2A溶液中滴另加0.2mol.L-1NaOH溶液。
1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含2020专题29 电解原理(教师版)
1.(2020·山东高考真题)采用惰性电极示。
忽略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列说A .阳极反应为22H O 4e --B .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室的C .电解过程中,H +由a 极区向D .电解一段时间后,a 极生成的【答案】D【解析】a 极析出氧气,氧元素的化合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电解池的极的反应式是2H 2O-4e -=4H ++O 换膜移向阴极,所以电解一段时间解时,阳极的反应为:2H 2O-4e -要消耗氧气,即是a 极生成的氧气2.(2020·全国高考真题)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
当通电时,Ag +注入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性电极,以去离子水和氧气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备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4H O +=+↑室的pH 未变 区向b 极区迁移生成的O 2与b 极反应的O 2等量 的化合价升高,做电解池的阳极,b 极通入氧气,生成解池的阴极。
A .依据分析a 极是阳极,属于放氧生酸2↑,正确;B .电解时阳极产生氢离子,氢离子是段时间后,阳极室的pH 值不变,正确;C .有B 的分析=4H ++O 2↑,阴极的反应为:O 2+2e -+2H +=H 2O 2,总反应的氧气小于b 极消耗的氧气,错误;故选:D 。
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
下注入到无色WO 3薄膜中,生成Ag x WO 3,器件呈现蓝色专题29 电解池原理与应用制备双氧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生成过氧化氢,氧元素的氧生酸性型的电解,所以阳离子是阳离子,通过质子交的分析可知,C 正确;D .电总反应为:O 2+2H 2O=2H 2O 2,能。
下图是某电致变色器件现蓝色,对于该变化过程,电解池原理与应用A .Ag 为阳极C .W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答案】C【解析】从题干可知,当通电时,Ag 电极有Ag +生成然后经固体电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致变色层发B .通电时电致变色层变蓝色,说明W 由WO 3的+6价降低到Ag x 应为:xAg-xe -= xAg +,而另一极阴应式为:xAg + WO 3=Ag x WO 3,正3.(2013·天津高考真题)为增强铝的耐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与分类突破 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
专题八电解质溶液知识点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平衡1.三大平衡分析判断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示例CH 3COOHCH 3COO -+H +CH 3COO -+H 2O CH 3COOH+OH -AgCl (s )Ag +(aq )+Cl -(aq ) 研究对象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盐溶液(包括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难溶电解质(如难溶的酸、碱、盐等)平衡常数K a =c(CH 3COO -)·c(H +)c(CH 3COOH)K h =c(CH 3COOH)·c(OH -)c(CH 3COO -)K sp (AgCl )=c (Ag +)·c (Cl -)影响因素 升高 温度促进电离,离子浓度增大,K a 增大促进水解,K h 增大K sp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加水 稀释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除OH -外)减小,K a 不变 促进水解,离子浓度(除H +外)减小,K h 不变促进溶解,K sp 不变加入相 应离子 加入CH 3COONa 固体或盐酸,抑制电离,K a 不变加入CH 3COOH 或NaOH ,抑制水解,K h 不变加入AgNO 3溶液或NaCl 溶液,抑制溶解,K sp 不变加入反 应离子加入NaOH ,促进电离,K a不变加入盐酸,促进水解,K h 不变加入氨水,促进溶解,K sp不变2.平衡常数(K w 、K h 、K sp )(1)K w 、K sp 曲线(双曲线型)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 (H +)与c (OH -)的变化曲线常温下,CaSO 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K sp =9×10-6](续表)(1)A 、C 、B 三点溶液均为中性,温度依次升高,K w 依次增大 (2)D 点为酸性溶液,E 点为碱性溶液,K w =1×10-14(3)AB 直线的左上方均为碱性溶液,任意一点:c (H +)<c (OH -)(1)a 、c 点在曲线上,a →c 的变化为增大c (S O 42-),如加入Na 2SO 4固体,但K sp 不变(2)b 点在曲线的上方,Q >K sp ,将会有沉淀生成(3)d 点在曲线的下方,Q <K sp ,则为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CaSO 4(2)K sp 曲线[直线型(pM-pR 曲线)]pM 为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R 为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七电解质溶液教案
电解质溶液[考纲要求]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 w)。
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K a、K b、K w)进行相关计算。
4.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5.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理解溶度积(K s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考点一溶液中的“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溶液中的三大平衡。
这三种平衡都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对比“四个”表格,正确理解影响因素(1)外界条件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CH3COOH CH3COO-+H+ΔH>0(2)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H2O H++OH-ΔH>0(3)外界条件对FeCl 3溶液水解平衡的影响 Fe 3++3H 2OFe(OH)3+3H +ΔH >0(4)外界条件对AgCl 溶解平衡的影响 AgCl(s)Ag +(aq)+Cl -(aq) ΔH >0[易错易混辨析](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
加水稀释醋酸溶液,在稀释过程中,c (CH 3COO -)c (CH 3COOH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H+)·c(CH3COO-)c(CH3COOH)________,c(CH3COO-)c(CH3COOH)·c(OH-)________,c(CH3COOH)+c(CH3COO-)________________,n(CH3COOH)+n(CH3COO-)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不变不变减小不变(2)试判断下列溶液在常温下的酸、碱性(在括号中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①相同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②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③相同浓度的NH3·H2O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 )④pH=2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⑤pH=3的HCl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⑥pH=3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⑦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⑧pH=2的HCl和pH=12的NH3·H2O等体积混合( )答案①中性②碱性③酸性④中性⑤酸性⑥碱性⑦酸性⑧碱性2.pH的计算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1)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_(填“A”或“B”),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1.〔2018全国卷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那么a b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那么现在溶液的pH 7<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D .假设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那么NaOH 溶液的pH 11=【解析】A 假设是稀醋酸溶液稀释那么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截了当代入运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样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那么有10-a V 1=10-(14-b)V 2101421-+=⇒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因此b=11 【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运算等差不多概念【点评】此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差不多咨询题考查确实是第二册第三章的咨询题,这次难道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专门简单,大伙儿都喜爱!〔2018全国2〕9.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那么a b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那么现在溶液的pH 7<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D .假设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那么NaOH 溶液的pH 11=【解析】A 假设是稀醋酸溶液稀释那么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截了当代入运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样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那么有10-a V 1=10-(14-b)V 2101421-+=⇒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因此b=11 【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运算等差不多概念【点评】此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差不多咨询题考查确实是第二册第三章的咨询题,这次难道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专门简单,大伙儿都喜爱!〔2018山东卷〕15.某温度下,3F OH e ()(s )分不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稳后,改变溶液pH ,金属阳离子浓度的辩护如下图。
据图分析,以下判定错误的选项是A. [][]2F OH C OH sp sp K e K 3()<u ()B.加适量4NH Cl 固体可使溶液由a 点变到b 点C.c d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H c +()与OH c -()乘积相等D.F OH e 3()、2C OH u ()分不在b 、c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解析:b 、c 两点金属阳离子的浓度相等,都设为x ,9.6()10c c OH --=,12.7()10b c OH --=,那么12.733[()](10)sp K Fe OH x -=⨯,9.622[()](10)sp K Cu OH x -=⨯,故32[()][()]sp sp K Fe OH K Cu OH <,A 正确;a 点到b 点的碱性增强,而4NH Cl 溶解于水后显酸性,故B 错;只要温度一定,w K 就一定,故C 正确;溶度积曲线上的点代表的溶液都已饱和,曲线左下方的点都不饱和,右上方的点差不多上Q K >,沉淀要析出,故D 正确。
答案:B〔2018天津卷〕4.以下液体均处于25℃,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某物质的溶液p H < 7,那么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B .p H = 4.5的番茄汁中c(H +)是p H = 6.5的牛奶中c(H +)的100倍C .AgCl 在同浓度的CaCl 2和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D .p H = 5.6的CH 3COOH 与CH 3COONa 混合溶液中,c(Na +) > c(CH 3COO -) 解析:某些强酸的酸式盐pH <7,如NaHSO 4,故A 错;pH=4.5,c (H +)=10-4.5 mol·L -1,pH=6.5,其c (H +)=10-6.5 mol·L -1,故B 正确;同浓度的CaCl 2溶液的c (Cl -)是NaCl 的两倍,它们对AgCl 沉淀溶解平稳的抑制程度不同,故C 错;混合溶液显酸性,那么c (H +)>c (OH -),依照电荷守恒,c (CH 3COO -)>c (Na +),故D 错。
答案:B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的有关知识,包括盐类的水解、溶液的pH 与c (H +)的关系、沉淀溶解平稳的移动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2018广东理综卷〕12.HA 为酸性略强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 -1 NaA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 .c (Na +)>c (A -)>c (H +)>c (OH -)B .c (Na +)>c (OH -)>c (A -)>c (H +)C .c (Na +)+ c (OH -)= c (A -)+ c (H +)D .c (Na +)+ c (H +) = c (A -)+ c (OH -)解析:A 明显错误,因为阳离子浓度都大于阴离子浓度,电荷不守恒;D 是电荷守恒,明显正确。
NaA 的水解是柔弱的,故c (A -)>c (OH -),B 错;C 的等式不符合任何一个守恒关系,是错误的;答案:D〔2018福建卷〕10.以下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定是A .在pH = 12的溶液中,K +、CL -、3HCO -、Na +能够常量共存B .在pH = 0的溶液中,Na +、3NO -、23SO -、K +能够常量共存C .由0.1 mol ·1L -一元碱BOH 溶液的pH =10,可推知BOH 溶液存在BOH =B OH +-+D .由0.1 mol ·1L -一元碱HA 溶液的pH =3, 可推知NaA 溶液存在A - + H 2O ⇋HA + OH -【解析】答案:D 此题考查常见离子的共存、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和水解A. pH=12的溶液呈碱性含有比较多的OH -,不能与HCO 3-共存B. pH=0的溶液呈酸性含有较多的H +,在NO 3-离子存在的情形下,亚硫酸根离子容易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无法共存C. 0.1mol/L 的一元碱的pH=10讲明该一元碱是弱碱,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D. 由题意可得该酸是弱酸,在NaA 溶液中A -会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2018上海卷〕14.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灼烧至固体发黑,测定值小于理论值B .相同条件下,2mol 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 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C .0.1 mol·L -1的碳酸钠溶液的pH 大于0.1 mol·L -1的醋酸钠溶液的pHD .1L 1 mol·L -1的碳酸钠溶液吸取SO 2的量大于1L mol·L -1硫化钠溶液吸取SO 2的量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实验操作、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溶液的pH 、元素化合物等知识。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灼烧至固体发黑,讲明部分硫酸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测定值大于理论值,A 错;氢原子转化为氢分子,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讲明2mol 氢原子的能量大于1molH 2,B 错;碳酸的酸性弱于醋酸,故此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的pH 大于醋酸钠溶液,C 对;1L 1mol.L -1的溶液中含有溶质1mol ,前者发生:Na 2CO 3+SO 2+H 2O=2NaHSO 3+CO 2↑;后者发生:2Na 2S+5SO 2+2H 2O=4NaHSO 3+3S ↓;分析可知,专门明显后者大于前者,D 错。
易错警示:此题解答是的易错点有二:一是对化学键的形成断开和吸热放热的关系不清,要能够准确明白得断键吸热成键放热;二是忽视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不能准确判定硫化钠中通入二氧化硫时要生成氢硫酸,造成氢硫酸和亚硫酸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
〔2018上海卷〕16.以下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选项是A .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l -]>[NH 4+]B .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OH -]= [H +]C .0.1 mol·L -1的硫酸铵溶液中:[NH 4+]>[SO 42-]>[H +]D .0.1 mol·L -1的硫化钠溶液中:[OH -]=[H +]+[HS -]+[H 2S]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溶液中的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氨水和氯化铵混合溶液的pH=7时,溶液中[H +]=[OH -],那么[Cl -]=[NH 4+],A 错;由于pH=2的酸的强弱未知,当其是强酸正确,当其是弱酸时,酸过量那么溶液中[H +]>[OH -],B 错;1mol.L -1的硫酸铵溶液中,铵根离子部分水解,依照物质的组成,可知:[NH 4+]>[SO 42-]>[H +],C 对;1mol.L -1的硫化钠溶液中,依照物料守恒,可知[OH -]=[H +]+[HS -]+2[H 2S],D 错。
技巧点拨:在解答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类的题目时,核心是抓住守恒,其包括: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氢离子〕守恒。
其中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物料守恒是指原子个数守恒或质量守恒;质子守恒:是指在强碱弱酸盐或强酸弱碱盐溶液中,由水所电离的H +与OH -量相等。
〔2018四川理综卷〕10.有关①100ml 0.1 mol/L 3NaHCO 、②100ml 0.1 mol/L 23Na CO 两种溶液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个数:②>①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C.①溶液中:()()2323c CO c H CO ->D.②溶液中:()()323c HCO c H CO -> 答案: C解析:此题考查盐类水解知识;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且Na 2CO 3的水解程度更大,碱性更强,故水中电离出的H +个数更多,A 项正确;B ②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而①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依照物料守恒及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B 项正确;C 项3NaHCO 水解程度大于电离因此C(H 2CO 3)>C(CO 32-)D 项23Na CO C032-分步水解第一步水解占要紧地位且水解大于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