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茶馆》人物形象分析
《茶馆》的人物分析
![《茶馆》的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2b0ad4e87101f69f319547.png)
《茶馆》的人物分析《茶馆》整部戏共分为三幕,每一幕的时间分别是1898年初秋,十多年后的初夏以及抗战胜利后的秋天。
老舍在话剧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一定的小说技法,这主要表现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
《茶馆》的情节是散漫的,片断似的,但从每一片断来看,却非常富于“情节性”,众多精彩的细节和对话都很有内涵和传奇性;在人物塑造上,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塑造人物,同时还相应地利用了其他一些手段,从“侧面”和“小人物”生活变迁的角度入手,剧中最重要人物性格都在第一幕就基本定型,以后没有发展,但人物的命运却变化很大,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变化。
《茶馆》从细节来看是写实的,但整体上又有一种象征意味。
如第一幕中松二爷、常四爷与打手二德子冲突的场面,篇幅仅占一页,戏剧冲突、人物的个性与心理发展的层次却写得有声有色,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出场的是王利发,他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
“唐先生,你外边遛遛吧。
”这是整部戏的第一句台词,也是王利发的第一句台词。
从这句台词中就可以看出王利发性格中的委曲求全。
面对唐铁嘴,一个吸食鸦片并以算命看相混饭吃的二流子,经常赊欠茶钱的人,虽然内心厌恶,但他仍然加以讨好,说话很客气,称为他“唐先生”,送茶水给他,从而换的茶馆的安宁。
送茶水之后又劝解唐铁嘴“你要是不戒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句话很实在,透出王利发的真诚。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王利发采取的办法是好言相劝送茶打发,又关心他。
几句台词便勾勒出了一个老实本分且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形象。
随后老舍先生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常四爷和二德子的偶然遭遇,产生了口角的冲突,这是全剧的第一次冲突,也是第一次赤裸裸地揭露那个时代的黑暗,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当差的原是地痞,欺压百姓打架斗殴有本事,面对列强的侵略则溜之大吉。
面对这场冲突,王利发出来打圆场,他唤二德子为“德爷”,他说“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
德爷,您后边坐!”典型的息事宁人,处事圆滑,为茶馆的秩序着想,为讨好他的主顾着想,为着大家的“太平”着想,于是要他们二人“有话好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市井小民的形象,不招惹是非,一定懂得自私性,他的视线,他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全都在于在乱世之中保全他祖上留下来的老字号——茶馆。
《茶馆》人物形象分析作文
![《茶馆》人物形象分析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d8d26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9.png)
《茶馆》人物形象分析作文
《<茶馆>人物形象分析作文》
嘿,咱今儿就唠唠《茶馆》里那些有意思的人物。
就先说说王利发吧,这老爷子那可是真精明啊,就跟咱村头那开小卖部的老孙头似的。
我记得有一回啊,我去老孙头那买东西,老孙头那副算计的样儿,和王利发可有得一拼。
那眼睛滴溜溜地转,就想着怎么能多挣我几分钱。
王利发也是这样,在那个茶馆里,算计着怎么把生意做好,怎么能让各方人物都满意。
还有常四爷,那可是个硬骨头。
记得有一次,我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大汉,对着那些个欺负老实人的小混混就一顿骂,那气势,简直和常四爷一模一样。
常四爷就是那种有啥说啥,绝不憋着的主儿,他的正直让人敬佩,也让人心疼。
秦二爷呢,那就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就像我有个远方表亲,一门心思地想要干一番大事业,整天想着怎么创业发财。
秦二爷也想着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点什么,只可惜啊,最后还是没能如愿。
《茶馆》里的这些人物啊,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故事。
他们就像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无奈。
通过他们,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的缩影,也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哎呀,说了这么多,感觉又对《茶馆》里的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啦!
咋样,我写得还不错吧,哈哈!。
《茶馆》中的角色形象有何特点?
![《茶馆》中的角色形象有何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938d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6.png)
《茶馆》中的角色形象有何特点?
《茶馆》是由老舍创作的一部著名话剧,通过丰富多彩的角色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特点。
1. 王宝钏:
王宝钏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和母性光辉的女性形象。
她深明事理,为了家庭的幸福奋斗不息,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
2. 王利发:
王利发是一个浓墨重彩的政治角色。
他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反动势力,并通过权谋手段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3. 买办:
买办是一批聚集财富、自私自利的商人。
他们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一部分阶层,追逐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贪恋权力,喜欢投机买办的行为。
4. 洗头房老板娘:
洗头房老板娘是一个聚焦当时社会顽强生活状态的形象。
她通
过各种手段来获取生计,展现了普通百姓生存的困境和艰辛。
5. 郁达夫:
郁达夫是一位孤独的知识分子,他对社会问题持有独到的见解。
他的形象体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茶馆》中的角色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每
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符号意义,通过他们的塑造,帮助读者
更好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老舍《茶馆》人物形象评析及鉴赏
![老舍《茶馆》人物形象评析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109c17131b765ce05081425.png)
一 己 之 力 , 愿 做 “ 孺 子 牛 ” , 全 然 不 顾 别 人 的 水 深 火 热 。
但 同 时 也 是 在 还 原 历 史 在 那 个 混 乱 的 年 代 , 许 多 人 为 了
工 具 。 老 舍 在 《 茶 馆 》 中 对 这 类 人 的 描 写 , 自 然 是 批 判 ,
既 贪 婪 又 凶 暴 , 而 且 头 脑 简 单 , 使 其 成 为 最 佳 的 统 治
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局面
《茶馆》,于1957年完成;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 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局面。
更 别 说 其 他 那 些 只 看 重 金 钱 的 人 了 。
下 , 也 不 免 有 一 丝 自 私 的 性 格 , 就
举 个 例 子 来 说 , 抓 逃 兵 时 , 由 于
去 3 代的各说事可 2 主剧物至故 1 事 ,) 了人色 各 又又) 。 以 带 于事) , 毫无其物人的和与作 人动离虽主故 不关命虽物,时时者 物故题松要作 为事太散人者人 因客紧运也,可代代设 主,进,物主物 此 气 要。 许 又 又 结 发 法 只顺都合生使 ,近,而由要多 ,。 的 人 说带能在关每 而似不中壮采, 目作 物 了看反了系个 一活知心到用年 的者 一 三 见 映 一。 角 般报所人老了代 也“ 律 五了时起同色 活剧云物,三长 葬 就 召 句时代。 时 都 报,了就贯个, 达送 之 话代,因,说 剧又;有穿方不 到” 即 ,的使此把其 则非此了全法易 三 了 来 可原观,他自 往活剧着局:找 。个 , 是貌众人们己 往报写落。 时 到 如 挥 的。 即 物 自 的 以剧法, 代 中 此 之 确如看虽己事 事。 由就 的 心 , 即 交此见各的, 为此人不 故
《茶馆》人物王利发形象分析
![《茶馆》人物王利发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49f1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d.png)
《茶馆》人物王利发形象分析《茶馆》是中国著名剧作家鲁迅创作的一部话剧,其中的人物王利发是其中一位非常有代表性的角色。
本文将从外貌形象、性格特点、社会角色等方面对王利发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从外貌形象上来看,王利发是一位身材高大,长相普通的中年男子。
他留着一头黑色的短发,胡须茂密而整齐。
他穿着一套既不华丽又不破旧的中式长衫,衣着整洁朴素。
总的来说,他的外貌形象给人一种平凡朴实的感觉,没有太多突出的特点。
其次,从性格特点上来看,王利发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实际的人。
他对生活和社会抱有一种务实的态度,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在那些他认为是徒劳无功的事情上。
他追求稳定和安全,对于任何可能导致他的利益受损的情况都是非常警觉的。
他是一个非常精明能干的人,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此外,王利发还具有一种势利心和功利心。
他以追逐金钱和地位为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他对权力和地位有很高的欲望,对于那些有利于他提升地位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去争取。
他经常讲究眼前的利益,对于那些可能破坏他利益的人或事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
此外,王利发还具有一种非常现实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他对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准确地判断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他深知现实社会的弱肉强食规则,不愿意去挑战和改变这种规则,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在现有的规则下尽可能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
最后,从社会角色上来看,王利发是一个典型的小资产阶级代表。
他是一位商人,经营着自己的茶馆生意。
他在社会中处于中下层,虽然身份尚算尊贵,但仍然被高层人物所操纵和左右。
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地位是非常脆弱的,只能通过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关系网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综上所述,王利发是鲁迅话剧《茶馆》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角色。
他的外貌形象平凡朴实,性格特点务实、势利,具有现实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他扮演着商人这一小资产阶级代表的社会角色,经营着自己的茶馆生意。
通过王利发这个角色,鲁迅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底层人民的苦难。
老舍《茶馆》人物分析
![老舍《茶馆》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8d927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2.png)
老舍《茶馆》人物分析《茶馆》人物形象分析通过茶馆的变迁和在其中活动的各种各样人物生活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透露社会的变化。
作者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式人物。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剧本紧紧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让各类人物先后登场,写他们的言行举止,写他们怎样活着又是怎样死去,折射出那个黑暗腐朽的时代,反映了人们的悲惨遭遇和命运。
1. 王利发这是一个贯穿全剧的人物。
他是裕泰茶馆的掌柜,在第一幕里,他正值年富力强,刚从父亲手里继承了经营茶馆的生意,也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来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
”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
(1)唐铁嘴是吸食鸦片并以算命看相混饭吃的二流子,虽然经常赊欠茶钱,但王利发还是不断送茶给他,为的是不让他打搅茶馆的安宁和清静。
刻画了一个老实本分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形象。
(2)他唤二德子为“德爷”,他说“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
德爷,您后边坐~”典型的息事宁人,为茶馆的秩序着想,为讨好他的主顾着想,为着大家的“太平”着想。
他知道马五爷是谁,他对大人物的身份了如指掌,折射出了他为了茶馆“费尽心机”,他明白哪些人不能得罪,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
至此,一个活灵活现的精明能干而又世故圆滑的生意人形象已经跃然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对大兵、警察、特务,他说“您圣明”“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一副买卖人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姿态,表现了他的圆滑世故。
(3)对难民、李三等人他说“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对难民态度强硬、冷漠。
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老舍并没有采用浓重强烈的笔触,突兀变化的戏剧性情节来塑造王利发。
相反,他透细致入微的揭示了王利发的思想性格、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看来得琐碎的活动,一层层的、风貌神态和内心情感,是这一人物形象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舍《茶馆》人物形象精选
![老舍《茶馆》人物形象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562e215e009581b6ad9eb20.png)
人物形象王利发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
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
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进,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
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
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
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阔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常四爷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
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
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
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
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
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那么雪中送炭。
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对抗情绪。
松二爷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
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
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
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
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秦仲义秦仲义是裕泰茶馆的房东,是维新运动后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新生民族资本家。
他年轻时血气方刚,态度傲慢,目空一切,甚至敢于同有权有势的庞太监作斗争。
他有一个自认为很远大的理想,就是“实业救国〞。
他天真地认为,可以用经济竞争的手段,把国家经济命脉掌握在中国人手里,就能战胜洋人,救国救民。
但他惨淡经营了几十年的“实业〞却被国党政府没收了,心如死灰的他,到老年却悟出了这样一个荒唐的“道理〞:“有钱呀,就应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在这一人物身上,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既有斗争性又有软弱性,既有干事业的狂热一面,又有在挫折面前软弱灰心一面的特点。
简述戏剧茶馆的人物塑造
![简述戏剧茶馆的人物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25d21b5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5.png)
简述戏剧茶馆的人物塑造《茶馆》这部戏剧,简直就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人物众多,每一个角色都活灵活现,像是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
作者老舍用心良苦,借助这间茶馆,把当时社会的百态尽收眼底,真是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笑又想哭。
1. 茶馆老板—王利发先说说王利发,茶馆的老板。
这个人啊,嘴巴上总是挂着笑,心里却盘算着生意。
他总是那种“笑面虎”的形象,看似风轻云淡,实则暗藏玄机。
你看他怎么经营茶馆,真是让人佩服。
他一边热情招呼顾客,一边把那些“喝茶不买单”的常客搞得头大。
他时常对这些人说,“喝茶不付钱,跟我没关系,你爱咋地咋地。
”可是一旦有新客人来,他又变得热情似火,生怕错过一个生意。
王利发这角色,真是个商场老油条,活得很精明,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
2. 常客—老舍说到常客,咱们不得不提老舍。
这个人绝对是个“吃瓜群众”,整天坐在茶馆里,看热闹,乐此不疲。
他那种无所谓的态度,常常让人捧腹大笑。
他总是调侃周围的人,有时夸张得让人觉得他是个笑话制造机。
比如,他会对王利发说,“你这茶馆真是热闹,简直是个社会百态的缩影。
”这句话里透着一股子无奈与调侃,让人忍俊不禁。
老舍就是个典型的“看客”,总能在旁边评头论足,却从不主动出击。
他的幽默感和对生活的调侃,让这个茶馆更加生动。
3. 士人—冯子铭冯子铭则是个悲剧角色,身上背负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他是个士人,读过书,有理想,但现实却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每次他在茶馆里抒发自己的抱负,总是引来一片冷嘲热讽。
人们一听他那些高谈阔论,心里都想着:“这家伙又来了。
”虽然大家都觉得他话多,但内心又多少对他有点同情。
冯子铭常常像个“高尚的失败者”,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拉锯战,让人看得真是心疼。
通过他的角色,老舍揭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苦恼与无奈。
4. 流浪汉—赵老头赵老头是个流浪汉,身上散发着一股悲凉的气息。
这个角色就像是个“活标本”,随时随地都有故事可讲。
他总是带着一丝醉意,唠叨着自己的过去,仿佛整个世界都对他不公平。
茶馆的人物性格分析
![茶馆的人物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163c8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e.png)
茶馆的人物性格分析茶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一个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的地方。
在茶馆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多样的性格,每个人物都具有深刻的心理和独特的个性特点。
本文将对茶馆中几个典型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
茶馆老板-王铁嘴王铁嘴是茶馆老板,他性格坚毅、直言不讳,并以言辞犀利而著名。
他随时保持警惕,敏锐观察着茶馆中的来往顾客。
他善于识人,能够从顾客的言谈举止中洞察顾客的真正意图。
他热心助人,对待客人态度亲切友好,但同时又有着严厉的底线。
他是茶馆中的权威,有时候甚至会适当地站出来纠正别人的错误。
王铁嘴的性格特点使他在茶馆中具备了威望和权力,成为茶馆的形象代表。
茶客-李白李白是一个来茶馆消磨时光的常客。
他性格奔放、风趣幽默,是一个乐天派的典型代表。
他大胆直率,善于言谈,常常会带给茶馆里的人许多欢笑和惊喜。
李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博学的知识,他喜欢与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理念。
他善于运用诗词和文化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李白在茶馆中常常担任调剂气氛的角色,能够让整个茶馆的氛围更加活跃和愉快。
茶馆妓女-柳如是柳如是是茶馆中唯一的女性人物,她是一位妓女。
尽管柳如是的身份受到了质疑,但她并不服从于命运的安排,她保持着对自由的追求和独立的个性。
柳如是性格独立自主,敢爱敢恨,她拥有超凡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能够克服各种困难。
她善于观察人物,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洞察人心。
柳如是在茶馆中常常表现出对男性独有的魅力和智慧,她是茶馆中的一股清流,也是其他人物心灵的寄托。
茶馆常客-张小二张小二是茶馆中的常客,他是一位普通的老百姓。
他性格平和、善良,对茶馆的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向往。
他在茶馆中一边享受喝茶的乐趣,一边聆听茶馆里的琴棋书画。
张小二待人和善,与茶馆中的其他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乐于助人,总是愿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张小二的性格使他成为茶馆中的一个重要纽带,他能够让茶馆的人们更加团结和融洽。
通过对茶馆中几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茶馆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景,吸引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
茶馆人物分析
![茶馆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0589ff7c1cfad6195fa7f3.png)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采取“人相展览式”戏剧结构,独创“小说体戏剧”,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小说式的叙述性和多人多事相结合,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时代的横断面,从而表达出了要埋葬三个旧时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深刻主题。
可以说是以小见大的典范,曹禹先生评价为“举重若轻”。
老舍先生把人物进行分类,主要人物贯穿始终,用他们的经历遭遇深化主题;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有助于故事的连贯;一般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绝无赘笔。
故而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对剧作思想内容的表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第一幕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以王利发为主进行分析,同时兼顾另外两个角色:人物对话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我们暂且通过王利发在第一幕中遭遇到的不同人物进行的不同对话对他的人格进行分析。
1.出场:王利发与唐铁嘴“唐先生,你外边遛遛吧。
”这是整部戏的第一句台词,也是王利发的第一句台词。
剧本所写乃是一个茶馆的兴旺与衰落,这第一句台词,便是茶馆的店掌柜对客人所说。
王利发在打发唐铁嘴,让唐铁嘴离开茶馆,去别处“遛遛”,不要影响他的生意。
唐铁嘴何许人也?一个吸食鸦片并以算命看相混饭吃的二流子,他来茶馆喝茶,却又经常赊欠茶钱,王老版不断送茶给他,便是为了让他不要常来打搅,为了茶馆的安宁和清静。
王利发又对他说,他若戒不了大烟,永远交不了好运,这句话说得很实在,很真诚。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王利发采取的办法是好言相劝送茶打发。
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一个老实本分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形象。
但这个人物形象还相当粗糙,刚刚有了一些不甚明显的轮廓。
2.矛盾冲突一:常四爷和二德子(从矛盾冲突看王利发的处世态度)老舍先生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常四爷和二德子的偶然遭遇,产生了口角的冲突,从而再现了当时那个混乱的时代。
常四爷是一个正直爽快而又爱国的旗人,看不惯市面上的纷扰,更看不惯当差的二德子在他的面前抖威风而在洋人侵略中国之时不能冲锋打仗,但二德子就是一副典型的地痞嘴脸,胡搅蛮缠。
茶馆人物赏析
![茶馆人物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85e0be65ce050877321300.png)
《茶馆》人物分析一个茶馆,两代人,三幕戏。
一个小小的茶馆却反映出了一个纷乱时代的社会环境,作者也借助茶馆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反映出了更大层面上当时社会各界人物的生活状况。
这部剧中主要有两代人如唐铁嘴,三十来岁靠相面为生的市井小人物,他的儿子继承他的事业,也没名儿,别人只喊他小唐铁嘴。
虽然他拥有做天师的愿望,但似乎就根本没人在意他的愿望。
刘麻子,靠说媒拉纤为生,小刘麻子也子承父业,连名字也顺带继承了。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几乎没有任何地位,权利,连被人称呼自己姓名的权利都没有,可见社会的可悲。
三幕戏的时间跨度了五十年,第一幕设定在一九九八年(戊戌)的初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运动失败了的早晨,第二幕与前幕相隔十余年,当时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初夏的某个上午,第三幕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的某个秋天的清晨。
这些时间的变迁也带来了人物的变迁,有些老一辈的人物就已消失,而他们的儿子继任登场,不变的,是那些“莫谈国事”的字条,是那个残酷的社会。
作为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无疑是这部剧中的中心线般存在的人物了。
他因为父亲早去世,很年轻就作了裕泰茶馆的掌柜,刚出场时才二十岁左右。
他精明、有些自私,但是心眼不坏。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守的本分,一辈子“按着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对往来宾客各方势力笑脸奉迎,小心打点。
他曾说过:“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
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他每天满脸堆笑地逢迎来自官僚权贵、外国势力、恶霸、地痞、特务、警察等多方面的敲诈骚扰。
王利发其实原本心地不坏,因为自认为地位比唐铁嘴那种靠相面为生,到处流荡,喝白茶不给钱的人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就变得熟视无睹。
他希望社会安定,自己的生意也顺心点,可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来,他也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
我们可以从老舍先生的细节描写中看见,茶馆三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其它的摆设,装潢都会换,而“莫谈国事”的字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字写得一次比一次大,数目也一次比一次多。
老舍《茶馆》人物分析
![老舍《茶馆》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bcf9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b.png)
老舍《茶馆》人物分析《茶馆》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话剧作品,通过描写民国时期一家与茶馆相关的旅店中的动荡人生,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变迁。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茶馆》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形象,下面将对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1.王四爷:王四爷是茶馆的老板,也是故事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他是一个有着深厚人情味的人,经营茶馆旅店的同时也充当着各种社会角色。
他善良、正直、宽容,体现了老舍对中国农民的朴实与坚韧的理念。
他坚持抗战,帮助苏大娘,保护着农民的利益,是整个故事中最具正义感的角色之一、他的形象刻画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的代表。
2.九妈:九妈是茶馆的女管事,她是一个性格刚烈、粗犷的人,因为年轻时遭遇不幸,对男人充满了嫉恨和仇视。
她忠诚于王四爷,在茶馆中劳累不堪,却从不抱怨。
她的生活充满了辛酸和苦难,通过她的形象可以看到中国女性的朴素和坚韧。
3.赵大爷:赵大爷是一位放牧羊的老人,他是一位传统的红学家,希望通过研究红楼梦来了解中国的历史。
赵大爷一直追求纯洁的爱情和精神世界,在剧中他被描绘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人物。
他始终保持着对正义的信仰,冷静、理性、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4.猴子:猴子是一个性格活泼、机灵的流氓角色,在茶馆中混迹,与各种人打交道。
他天生聪明机智,但也因此往往丢失了自己的正义感。
猴子在剧中是个善于钻营的人物,他在一次次的生意场上斗智斗勇。
他通过自己狡猾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中诸多不公和阴暗面。
5.苏大娘:苏大娘是一个善良贞洁的农家妇女,她的丈夫因战乱而离世,她带着孩子来到茶馆寻求帮助。
苏大娘的形象反映了中国农村妇女的坚强和善良,她在茶馆中被迫以卖色为生,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
通过这些主要人物的刻画,老舍将茶馆作为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通过各种细节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总之,老舍在《茶馆》中巧妙地刻画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命运。
《茶馆》(戏剧人物赏析)
![《茶馆》(戏剧人物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563d60af1ffc4ffe47ac7c.png)
A、审时度世,努力改良,不仅茶馆改良,连语言也‚洋化‛AII RIGH B、‚只有学生有钱‛,经营有针对性。 C、裕泰茶馆免遭淘汰,硕果仅存。 A、对 夫 人: 使性子(‚我是孙子‛‚又他妈的开炮了‛‚别在瞎扯了‛
喊爷子(‚六爷‛) 亮底子(一斤也交不出阿!) 递票子 耍赖子(‚您搜‛‚您搜‛) 怕乱子 保馆子 给票子
松二爷:
这是一个没有谋生经历的旗人典型, 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宋吴 恩祥 子子
(三)走狗帮凶
●宋恩子、吴祥子:
卑劣奸邪 凶狠无耻
1、老牌特务,顺风倒的奸邪小人,封建王朝凶恶走狗, 统治阶级的爪牙,告密捕杀革命者,靠坑害别人钻营偷 生。 2、大清时代,把旗人常四逮捕入狱。 3、十多年后,他们又遇常四爷,这场戏,更显出他们 有奶便是娘,始终依靠有势力的反动统治者的本质。
——对腐败的清王朝: 无比愤恨,倔强不屈
A、‚是呀,您的眼力不错!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 句‘大清国要完’,叫你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 牢!‛(对抓过他的特务依然强硬) B、‚托福!从牢里出来,不久就赶上了庚子年,扶 清灭洋,我当了义和团,跟洋人打了几仗!‛
常四爷
(旗人,吃过皇粮,不满腐败的 清王朝,更加痛恨洋人)
代表不甘奴役的 中国人,反映出 旧中国人民的反 抗情绪。
反映了旧时代的 腐朽和肮脏。 反映了旧时代人 民的苦难及社会 的黑暗。
常四爷
康顺子 难民 报童
遭遇悲惨、吃苦耐劳 逃难哀告,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民不聊生 奔波劳碌、被抢被欺
身份
人物 松二爷 宋恩子
性
格
及
特
点
结局
典型意义
遗老 遗少
生活无靠 封建社会的腐朽与 没落。 游手好闲、懒散无能、怀念过去 得过且过 心地善良、胆小怕事 卑劣奸邪、 凶狠无耻(有奶便是娘) 蛮横无理、敲诈勒索 油嘴滑舌、算命骗人(麻衣相士) 社会腐朽反动本质 欺压百姓的恶势力 社会黑暗、民不聊生 鱼龙混杂 被抓被绑 乌烟瘴气 民族工业的破产和 旧民主义“实业救国” 理想的失败。
语文分析戏剧茶馆中的剧情和人物形象
![语文分析戏剧茶馆中的剧情和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f11606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6.png)
语文分析戏剧茶馆中的剧情和人物形象《茶馆》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在剧情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上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对该剧的剧情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
一、剧情分析《茶馆》以一个落魄的京剧演员王四爷为中心,通过讲述茶馆的发展和衰落,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
整个剧情在极具戏剧张力的呈现下,让观众沉浸其中,领略了历史的起伏和人性的悲喜。
首先,剧中描绘了茶馆的全盛时期。
茶馆作为一个庶民聚集地,是社会各阶层交流的场所。
戏剧通过描写茶馆中的表演、唱词和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在困苦生活中寻求慰藉和欢乐的愿望。
这一情节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通百姓对于娱乐和艺术的追求,展示了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其次,剧中展示了茶馆的衰败与封闭。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传统文化的逐渐边缘化,茶馆逐渐失去了它的受众。
剧中所呈现的各类人物的悲喜交加,凸显了民众生活的封闭与困顿。
这种衰落不仅仅是茶馆作为娱乐场所的凋零,更是对于传统文化和人际交往方式的一种拷问。
这一情节引发观众对于历史变迁和文化认同的思考。
最后,剧中以茶馆火灾为高潮,给整个剧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火灾不仅仅是茶馆的毁灭,更象征着老一代人的逝去与对于传统文化的无奈。
通过描绘火灾的惨烈场面和人们的纷纷离去,表达了对于社会流动和人生变迁的深切思考。
这一剧情高潮的设定,使剧中人物形象在最终的灾难中达到了情感和心灵的释放。
二、人物形象分析《茶馆》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彰显了茶馆中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首先,王四爷是整个剧情的核心人物。
他是一个传统京剧演员,对于艺术有着至高的追求。
剧中通过描写王四爷的困顿和坚持,概括了老一代艺术家们不屈的精神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
他通过自己的一生,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无奈。
其次,茶馆老板娘李银桥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女性形象。
她用自己的努力经营着茶馆,对于应对困境有着坚强的意志力和乐观的态度。
茶馆中的人物性格分析
![茶馆中的人物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13f8a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e.png)
茶馆中的人物性格分析茶馆是一个汇聚了各种各样人物的场所,他们在这里交流、休憩、思考人生。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下面我将对茶馆中的几个人物进行性格分析。
1. 老板:老板是茶馆的主人,他对茶艺有着执着的追求。
他的性格特点是细腻、专注、敏感。
他对茶叶的品质要求极高,不断追求完美的口感和香气。
同时,他还是一个懂得经营的人,善于倾听客人的需求,提供专业的建议。
他喜欢与客人分享关于茶的知识,传递自己对茶的热爱,这使得他在茶馆中拥有良好的声誉。
2. 服务员小明:小明是茶馆的一名服务员,他是一个外向开朗的年轻人。
他的性格特点是乐观、热情、细心。
他总是带着微笑迎接客人,并耐心地解答客人的问题。
他善于观察客人的需求,主动满足客人的要求。
他的服务态度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使茶馆的氛围更加融洽。
3. 茶艺师傅:茶艺师傅是一个专注于茶艺的人,他的性格特点是沉稳、谦逊、有耐心。
他擅长泡茶,凭借着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他能为客人展示最佳的茶艺表演。
他喜欢倾听客人对于茶的评价和意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他温和而又专注的态度是茶馆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4. 文青小白:文青小白是茶馆中的一位常客,他是一个内向、敏感、思考深刻的人。
他喜欢独自品茗,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他喜欢写作,经常在茶馆里找到灵感,用文字记录他的感受和思考。
茶馆成为了他的创作源泉,每一次体验都给予他新的灵感和启示。
5. 聊客大咖:茶馆里的聊客大咖是个开朗、幽默、善于社交的人。
他喜欢结识新朋友,在茶馆里善于与人交流。
他对茶的知识掌握较少,但是他有着丰富的社交经验和富有感染力的谈话技巧。
他的出现给茶馆带来了活力和喜悦,总能在茶馆里制造欢声笑语。
6. 商人老刘:商人老刘是一个深思熟虑、机智而又谨慎的人。
他对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视茶馆为一个了解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场所。
他常常与茶馆的老板交流关于茶叶市场的信息,并在这里结识有影响力的人物。
他的目光长远,善于抓住商机,是茶馆中的一位重要客户。
茶馆的人物形象分析
![茶馆的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1055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2.png)
茶馆的人物形象分析茶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场所,既是休闲的地方,也是社交的场合。
在茶馆中,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来,其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特点。
本文将对茶馆中的几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第一位人物形象是茶馆老板。
茶馆老板是茶馆的主人,他是一个经验丰富、待人亲和且精明的人。
他熟知茶的品种和制作方法,懂得如何根据客人的口味推荐适合的茶品。
他的生意经验让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客人的需求,因此他能够迎合客人的口味,赢得他们的满意和忠诚。
第二位人物形象是茶馆常客。
茶馆常客是茶馆的铁杆顾客,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来茶馆喝茶休息。
茶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外之家,他们可以在茶馆中结交朋友,分享彼此的生活琐事。
茶馆常客通常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幽默来调剂茶馆的氛围。
第三位人物形象是茶馆新客。
茶馆新客通常是初次光顾这家茶馆的人,他们对茶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因此往往需要茶馆老板的指导。
茶馆新客往往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有些人渴望品尝到高质量的名茶,而有些人则更看重茶馆的环境和氛围。
茶馆老板需要根据不同客人的需求,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满意,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将新客变为常客。
第四位人物形象是茶馆服务员。
茶馆服务员是茶馆的骨干力量,他们要负责为客人提供各种服务。
他们需要熟悉茶的品种和特点,能够准确地按照客人的要求泡出好茶。
他们还要能够与客人进行友好的交流,倾听客人的需求并及时解决问题。
茶馆服务员的态度和技能直接关系到客人的满意度,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五位人物形象是茶馆闲聊者。
茶馆中有一部分客人并不是特别关心茶的品质,他们只是为了寻找一个闲聊的地方。
他们喜欢在茶馆中坐上几个小时,和其他人聊天、讨论各种话题。
茶馆中的闲聊者带来了很多热闹的氛围,他们能够激发其他人的兴趣,使茶馆的氛围更加活跃。
无论是茶馆老板、茶馆常客、茶馆新客、茶馆服务员还是茶馆闲聊者,每一个人物形象在茶馆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茶馆---人物分析
![茶馆---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d3b3dfa1c7aa00b52acbb8.png)
常 四 爷 形 象 分 析 ( 语 言 与 个 性 )
常四爷是旗人,在 “今儿个城外头乱乱哄哄, 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 买不到菜;东抓西抓,抓 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 到这么两只鸡,几斤老腌 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国要 萝卜。听说你明天开张, 完”被抓起来,出狱后参加 也许用的着,特意给你送 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靠卖 来了!”“瞧着给,该给 菜为生。他正直,善良,敢 多少给多少!”“是呀, 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他不 您的眼力不错!戊戌年我 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 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 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 要完’,叫你二位给抓了 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 走 , 坐 了 一 年 多 的 是这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 牢!”“凭力气挣饭吃, 潦倒,绝望地喊出:“我爱 我 的 身 上 更 有 劲 咱们的中国呀,可是谁爱我 了!”“什么时候洋人敢 呢?”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 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 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 跟他们打打呢!” 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王利发的形象特点: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 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 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 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 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 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 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 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 运的真实写照。
松二爷形象分析(语言与个性)
“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 人吗?”“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我看见您二位 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 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 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 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 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 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 的腐朽。
老舍《茶馆》人物形象
![老舍《茶馆》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92f38cdba5e9856a571260cc.png)
人物形象
王利发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
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
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进,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
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
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
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阔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常四爷
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
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
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
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
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
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那么雪中送炭。
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对抗情绪。
松二爷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
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
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
不愿自食其力。
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
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主人公与配角《茶馆》中的人物形象
![主人公与配角《茶馆》中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23fbe9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c.png)
主人公与配角《茶馆》中的人物形象《茶馆》是由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话剧,被广大观众誉为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该剧通过展现主人公和配角的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扭曲。
以下将介绍主人公钱钟书和配角阿庆、王利发的人物形象。
钱钟书是《茶馆》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是一位身份地位尊崇的文人。
他具有温和、理性的性格,是一个对社会充满关怀、乐于助人的知识分子。
在整个剧中,钱钟书以其敏锐的思维、卓越的才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展现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经历了生活上的种种波折和挫折,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执着地追求理想和真理。
他为人正直、坚守原则,对人性的复杂性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因此常常被周围的人视为异类。
钱钟书的形象既真实又感人,体现了作家对思想家的崇拜与理解。
阿庆是《茶馆》中的一个典型的小人物。
他是一个卑微的茶税使者,生活在社会底层。
阿庆的形象展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存境遇和命运。
虽然他具有一些小聪明和机智,但在学识和见识方面却并不出众,因此经常被他人欺负和利用。
阿庆的处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阶级固化的现象,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丑恶。
尽管阿庆表面上是一个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但他却不懂得如何选择和把握机遇,最终沦为社会的一部分。
阿庆这个形象让观众深刻地反思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王利发是《茶馆》中的另一重要配角,他是一个顽固的官老爷,代表了封建势力的权威与专制。
王利发是一个贪婪、阴险的人物,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
他以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欺压弱者,利用自己的权力为所欲为。
王利发的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和统治集团的贪婪和腐败。
他对钱钟书等知识分子痛下杀手、对阿庆等弱势群体压榨,暴露了他对人性的蔑视和对社会道德的践踏。
通过王利发这一形象,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弊端和腐败。
总而言之,《茶馆》中的主人公和配角形象鲜活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各个阶层的真实面貌和人性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人物形象分
析
1.常四爷的形象:
①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他正
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
绪.
②个性语言:
\'今儿个城外头乱乱哄哄,买不到菜;东抓西抓,抓到这么两只鸡,几斤老腌萝卜.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
\'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
\'是呀,您的眼力不
错!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你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
\'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
2.松二爷的形象:
①松二爷也是个旗人,
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
会的腐朽.
②个性语言:
\'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
\'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3.刘麻子,唐铁嘴等
这是一群地痞无赖,一个说媒拉纤,拐卖人口,一个是麻农相士,算命骗人.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 \'(唐铁嘴)
\'赶明儿我一总还给你,那一共才有几个钱呢!\'(唐铁嘴)
\'有人卖,有人买,我不过在中间帮帮忙,能怪我吗 \'(刘麻子)
\'你个娘儿们,无缘无故地跟我捣什么乱呢\'(刘麻子)
4.崔久峰:
\'以天下为己任\'的
革命者——\'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败主义者.
5.吴祥子,宋恩子:
顺风倒的奸邪小人,靠坑害别人钻营偷生.
6.王利发的形象
①\'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作越好,能不给你长工钱吗 (提示:既表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萧条,这表现
了王利发自私的一面,从自己利益出发不\'长工资\'.)
②\'您等等,……我感恩不尽!\'(提示:这表现了他委曲求全而又处世圆滑的一面.)
③\'福气不小!……我准给你留着!\'(提示:这表现了他顺应奉承,却又不上当的处世技巧,真
是处世绝招.)
④\'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提示:这表现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愁苦,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恨.)
⑤\'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接待方式,此为处世精明之处.)
⑥\'常四爷老是那么又倔又硬,别计较他!\'(为别人排解麻烦,这是他善良的一面.)
⑦\'咱们可把话说开了,从今以后,你不能再在之这儿作你的生意,这儿现在改了良,文明啦!\'(提示:精明干练,谨小慎微.)
⑧\'好吧,我慢慢给
你打听着!你看,十多年前那回事,我到今天还没忘,想起来心里就不痛快!\'(提示:想把别人支开,因为有两张嘴吃饭,这又是自私的表现.)
⑨\'那么,你几不想想主意,卖卖力气,别叫大家作亡奴 \'(提示:这并不表明他有了觉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表
现了他深谙处世之道.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
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