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vi级围岩坍塌处理方案
2023年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
2023年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一、背景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隧道经常会发生围岩坍塌的情况,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隧道围岩坍塌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预案目标1. 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寻找被困人员,确保人命安全;2. 组织救援人员、设备和物资迅速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工作;3. 快速恢复交通,减少影响范围和财产损失。
三、应急救援预案流程1.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建与调度1.1 组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迅速成立由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应急救援指挥部;1.2 调度力量:指挥部对救援力量进行统一调度和协调,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应急救援力量的调度和部署2.1 高效调派: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要求,迅速调度救援力量(包括医疗救护队、消防队、安全人员等)到达事故现场;2.2 合理部署:根据现场情况和救援要求,对救援力量进行合理分工和部署。
3. 事故现场救援3.1 寻找被困人员:救援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利用探测设备和救援犬等方式寻找被困人员,确保人员快速获救;3.2 救援流程:救援人员根据事先制定的救援流程,展开救援行动,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3.3 伤员救治:救援人员对伤员进行有效救治,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4. 交通恢复与安全保障4.1 交通管制:警方迅速组织人员对事故发生地段进行交通管制,确保交通秩序;4.2 交通疏导:交通部门协调相关力量对交通拥堵的路段进行疏导,保证交通畅通;4.3 安全保障: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从事后续事故发生的安全监测和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四、责任分工1. 政府相关部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调度救援力量和资源;2. 救援人员:根据现场确定的任务,积极参与救援行动;3. 医疗救护队:对伤员进行救治;4. 交通部门:对交通进行管制和疏导,保证交通畅通;5. 其他部门: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隧道施工坍塌方处理措施
隧道施工坍塌方处理措施隧道施工中,坍塌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
一旦发生坍塌,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探讨隧道施工坍塌方处理措施。
疏散人员和设备当发生隧道坍塌时,必须第一时间疏散现场所有人员和设备。
所有人员必须采取安全疏散措施,如穿着适当的防护设备、沿着指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现场。
同时,所有设备必须被迅速拆除,以避免进一步造成损失。
安全警示和隔离现场隧道坍塌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包括可能会再次坍塌,和可能会造成邻近房屋的损失。
为了避免这些威胁的发生,必须在现场引入安全警示和隔离措施。
在现场安全警示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可见的标志来警示周围的人们,让他们知道现场存在危险,他们不能靠近现场。
同时,必须在周围设立隔离线,以确保现场不会对周围的人员和建筑物产生任何影响。
统一指挥和调度在隧道坍塌的现场中,必须存在有效的指挥和调度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确保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坍塌事件的影响。
在指挥和调度系统的控制下,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现场的安全,如随时掌握现场情况、组织各种救援人员和设备、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等。
进行坍塌方的清理和修复一旦现场处于安全状态,必须开始清理坍塌方。
这一过程必须由专业的清理公司进行,以确保所有杂物都已清除,并且不会造成任何进一步的损失。
在清理过程中,必须更换损坏的管道、电线等设施,以确保现场的复原。
隧道施工坍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在一定的情况下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本文中所介绍的处理措施、疏散人员和设备、安全警示和隔离现场、统一指挥和调度、进行坍塌方的清理和修复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常识,但在实际应对过程中,也需要指挥和调度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力。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3)二、隧道坍塌原因分析 (4)2.1 自然因素 (4)2.2 人为因素 (5)三、隧道坍塌预防措施 (6)3.1 加强地质勘探 (7)3.2 优化设计方案 (8)3.3 提高施工质量 (9)3.4 完善应急预案 (11)四、隧道坍塌应急处理流程 (12)4.1 应急响应 (13)4.2 现场处置 (13)4.3 救援与疏散 (14)4.4 事故调查与处理 (16)五、隧道坍塌处理技术 (17)5.1 堵塞物清除 (18)5.2 衬砌加固 (20)5.3 支护结构修复 (21)5.4 隧道排水 (22)六、案例分析 (23)七、总结与展望 (24)7.1 实践经验总结 (25)7.2 未来发展趋势 (26)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隧道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地质和环境问题,其中隧道坍塌事故尤为严重。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且实用的隧道坍塌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处理方案旨在针对隧道坍塌事故,明确应急处理原则和目标,为救援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南。
该方案还将对隧道坍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类似事故的发生概率。
在本处理方案中,我们将充分考虑隧道坍塌的各种可能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等,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确保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还将在方案中强调应急救援的重要性,提高应对隧道坍塌事故的整体能力。
本处理方案将为隧道坍塌事故的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导,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1.1 编制目的本处理方案的编制目的在于明确隧道坍塌事故的处理原则、步骤和措施,以确保在发生隧道坍塌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通过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为现场指挥人员提供指导,确保各项救援措施的有效实施,也为后续的事故调查分析和经验总结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隧道塌方处置施工方案范本
隧道塌方处置施工方案范本前言隧道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突发性质事故难以避免。
当发生隧道塌方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保证隧道通行安全。
本文将针对隧道塌方事故的处置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并以工程实例进行说明。
处置方案步骤步骤一:现场勘查首先,应组织现场力量进行勘查,了解塌方情况及现场环境,显然这是必要的第一步。
在勘查过程中,对于隧道支护结构、地质构造和土层性质,应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设计提供有力依据。
步骤二:制定处置方案在勘查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处置方案,方案应考虑以下要素:1.隧道塌方范围和情况;2.隧道支护结构的完整性;3.降低二次塌方风险;4.利用现有资源,实施合理的处置方案;5.保证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笔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三:采取应急措施在制定好处置方案后,应组织力量采取应急措施,以保证现场人员及交通安全。
应急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以下措施:1.确立现场安全警戒线;2.对于受损的立柱、梁等建筑结构进行支撑或加固;3.采用固井或真空吸尘等技术进行隧道井筒的泥沙清理。
步骤四:开展施工在采取应急措施后,可以开展处置施工。
具体施工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应达到以下要求:1.合理配置施工人力、机械和材料;2.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施工质量;3.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步骤五:检查验收隧道塌方处置施工结束后,必须进行检查验收。
此时,考察要点包括:1.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标的执行情况;2.施工后质量检查结果;3.整个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
工程实例中国某地市某高速公路桥隧工程部发生隧道塌方事故,事故原因是由于工程施工时未充分考虑支护措施而导致。
具体处置施工方案及实施效果说明如下:1.现场勘查:在塌方现场进行了环境勘查,发现塌方范围约为5m×10m,塌方深度约为2.5m。
2.制定处置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挖掘约5.5m×10.5m×3m基坑的方案,将现有支撑构造拆除,并重新设置新的支撑构造,同时利用钢板桩深挖开挖机在基坑中进行明挖,以挖掘符合标准的地基。
王北凹隧道坍塌成因及处治措施
王北凹隧道坍塌成因及处治措施本文清晰地阐述了隧道的自然建设条件、工程区域地质环境,从地质角度探讨了坍塌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稳固后方、加固前方、上堵下排侧引、探明前方”相结合的坍塌处治方案,不仅处治了现有坍塌,也为后续隧道施工的推进提供了保障。
标签:隧道坍塌成因处治措施1工程概况王北凹隧道为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位于第11合同段,为分离式隧道。
隧道进口端位于新兴县榄根村,里程桩号YK96+954,隧道出口位于云浮市前锋镇围仔村,里程桩号YK100+661,隧道全长3707m,最大埋深462m。
隧道出口右线从YK100+661开始施工,现开挖至YK100+261,YK100+390-YK100+261原设计为IV级,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变更为Ⅴ级围岩,Ⅳ级变Ⅴ级共129m。
隧道按Ⅴ级围岩开挖至YK100+261时,隧道涌水量大,出现坍塌现象,停止施工已有10天。
2工程区域地质环境隧址区位于丘陵及低山区,地面标高约为131.5~643.7m,相对高差约为503.2m,隧址区内山脊线大部分呈南北向,总的来说山体地形陡峻,山体植被发育。
隧道起点至YK99+150地层岩性为寒武系八村群变质砂岩及其风化层;YK99+150~隧道终点地层岩性主要为泥盆系桂头组粉砂岩,出口端零星分布有老虎头组砂岩及天子岭组灰岩,各年代地层之间均为不整合接触。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和地质钻探成果,在K96+927处发育小型断层,岩体节理发育不均,岩体较为破碎,地表露头风化裂隙局部较发育。
根据区域地质图,YK99+150附近存在不整合接触带,YK99+150~YK100+661存在三条隐伏小型断裂。
地下水主要类型为基岩裂隙水。
赋存于基岩中,其透水性及赋水性极不均匀。
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以渗流、小股状涌水方式向隧道开挖面排泄、以侧向径流方式向隧道左侧及低洼地带排泄。
隧址区地下水总的流向由地表向下、向隧道左侧,由小里程向大里程。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范本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范本一、概述隧道围岩坍塌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灾害事故之一,一旦发生,将对人员生命安全、交通运输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制定本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任务分工和工作流程。
二、应急救援组织2.1 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在事故发生后,成立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指挥部,并指定具体负责人。
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救援工作,制定工作策略和工作方案。
2.2 救援队伍为了提高应急救援效能,组织应急救援队伍。
救援队伍由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医疗救援队、工程救援队等。
救援队伍成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快速响应、灵活运用救援装备。
2.3 协助支援力量应急指挥部可以根据需要调动相关单位的支援力量,如警察、消防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以协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任务分工3.1 应急指挥部任务(1)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指定具体负责人,并调度相关人员到场;(2)组织收集事故信息,了解事故情况和危害程度;(3)统筹协调救援队伍和协助支援力量,制定救援方案;(4)对现场救援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5)追踪事故处理过程,及时与上级汇报,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3.2 救援队伍任务(1)抵达现场后,迅速制定救援方案,并向指挥部报告;(2)展开救援工作,评估现场安全状况,确保自身安全;(3)采取应急措施,保护被困人员和现场设施;(4)组织人员进行搜救工作,确保被困人员安全脱险;(5)利用专业装备进行隧道围岩的清理和修复工作。
3.3 协助支援力量任务(1)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调动协助支援力量,协助救援工作;(2)警察、消防部门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和安全;(3)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疏导交通、维护通行秩序。
四、工作流程4.1 事故发生一旦发生隧道围岩坍塌事故,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4.2 应急指挥部成立根据预案要求,应急指挥部迅速成立,并指定具体负责人。
4.3 救援队伍行动救援队伍迅速行动,抵达现场后向指挥部报告,并展开救援工作。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坍塌事故,确保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及施工进度,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6.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工程隧道施工过程中因围岩稳定性差导致的坍塌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隧道坍塌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现场清理等。
3.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 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供应。
5. 信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6. 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勘察:在隧道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围岩稳定性,为施工提供依据。
2. 合理设计施工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3. 加强围岩监测: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围岩稳定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5. 加强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六、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围岩坍塌事故,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现场救援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现场清理等。
3.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 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 信息联络:信息联络组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应急救援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6. 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四篇)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隧道围岩坍塌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因此应急救援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可参考的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1. 确认事故发生- 监控系统或巡视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报告。
- 在事故发生地点设置警示标志,保障现场安全。
2. 疏散人员- 立即启动紧急疏散,将人员引导至安全地带。
- 避免人员聚集,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 报警与通知- 第一时间报告相关领导、救援机构和相关部门。
- 提供详细的事故情况和现场描述。
4. 短期应急措施- 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 对隧道口进行封锁,防止其他车辆进入并造成二次事故。
- 利用现有工具进行初步的现场清理,以确保救援的可行性。
5. 救援与抢修- 救援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
- 进行现场排险,清除围岩坍塌物,确保受困人员的安全。
- 为围岩坍塌部位进行抢修和加固,恢复通行。
6. 事故调查与事后处理- 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 完善现有的应急救援预案,提出改进建议。
- 进行事故信息发布和宣传,提醒公众注意安全。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参考,具体的应急救援预案应该根据隧道实际情况、当地政策法规和救援机构的要求来进行制定。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二)一、围岩坍塌征兆隧道洞内操作人员必须有专人时刻监控洞内围岩稳定状况,如发现洞顶碎石不断掉落,甚至较大石块相继掉下,干燥段突然涌水或水量突然增大,水质由清变浊,或发现小动物纷纷乱跑等现象,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塌方。
围岩节理裂隙逐步扩大,支护状态变形,喷射砼出现明显裂纹或剥落,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___mm/d,拱顶下沉量大于___mm/d 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有可能出现失隐塌方。
二、紧急措施以上情况发生时,现场任何人均有权命令隧道内的所有人员立即撤离隧道,撤出命令要及时果断,撤出行动要迅速。
人员全部撤出至安全地带,由班组长清点人数,对照洞口人员去向牌,检查人员姓名,同时报告工区负责人和应急救援小组。
隧道坍塌应急处理预案
隧道坍塌应急处理预案坍塌原因1、地质构造原因(经过断层及其破裂带、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围岩岩体极弱致坍、构造偏压)、地形原因(傍山偏压致坍塌)、特别围岩如高岭土地层处理不当致坍、浅埋和超浅埋等原因;2、施工方法或支配不当;3、浅埋、暴雨、长时间阴雨、爆破震惊等。
坍塌前征兆1、量测信息所反应的围岩变形速度或数值超过允许值;2、喷射混凝土产生纵横向裂纹或龟裂;3、洞顶、洞壁发觉不断掉下土块、小石块或构件支撑间隙不断漏出砂石屑;4、岩层层理、节理缝或裂隙变大、张开;5、洞内渗水、滴水突然加剧或变浑。
预防坍塌措施做好地质预报,勤检查,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的十二字原则施工。
一般步骤和方法1防止坍塌范围扩大(1)在坍方范围顶部、侧壁上的危石及大裂缝,应先行清除或锚固;(2)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坍方扩大;(3)在坍塌方范围内架设支撑或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加设锚杆;(4)加快衬砌。
对坍方两端应尽快作好局部衬砌,以保证坍塌方不再扩大。
2处理坍塌措施(1)如坍塌体积较小,且坍方范围内已进行了喷锚,或已架设好较为牢固的构件支撑,可由两端或一端先上后下地逐步清除坍渣,随挖随喷射混凝土,架设临时构件支撑支顶;(2)如坍塌体积较大,或地表已下沉,或因坍体堵塞,无法进入坍方范围进行支护时,则可注浆加固坍方体,然后用“穿”的方法在坍体内进行开挖、衬砌;(3)处理坍塌方的同时,应加强排水,即“治坍先治水”。
支护方式1喷锚支护采用喷锚处理较大型坍方,较之采用架设支撑,更加安全、快速,且省工省料。
(1)由外而内、由上而下,逐段随清坍渣随向岩壁喷射一薄层砂浆,然后再喷射混凝土。
混凝土宜分层喷射,每层厚5cm 左右;(2)喷射1~2层混凝土后,可随即加设锚杆再喷射混凝土;③坍渣的清除后,随即做好衬砌。
2构件支撑处理(1)在坍体不太高、坍穴略呈锥形、坍壁不太松散的状况下,使用人字架支撑,支撑材质可为型钢与锚杆焊接;(2)当坍体较高,但坍体两侧壁外形较整齐,且侧向压力不大时,可按垂直于隧道中线的方向架设横向排架。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处置措施及塌方段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处置措施及塌方段施工技术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处置措施及塌方段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处置;塌方段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隧道右洞进口端K118+195—K118+230段原设计地质条件为:围岩拱顶及底板岩体为强~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左右边墙岩体为强~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岩质极软,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地下水出水状态为点滴状~淋雨状,围岩级别为Ⅴ级。
衬砌类型为浅型衬砌,超前支护为直径42mm注浆小导管,初期支护为I18@60cm,喷24cm厚的C20混凝土,二衬采用50cm钢筋混凝土。
隧道开挖由大桩号向小桩号掘进,右洞于2020年1月实现掌子面上台阶开挖贯通。
春节后复工,监测数据显示右洞K118+195—K118+230段发生侵限,最大侵限值达44cm。
2020年3月9日,在未施作临时钢架及周边注浆的情况下进行拆除换拱作业时,K118+230处拱顶左侧发生塌方冒顶,形成洞内2m、地表5m的漏斗形坍塌孔。
二、塌方原因1.地质原因塌方段落处于倒转向斜核部,物探地阻异常区,为硅质岩夹页岩,岩层较薄,岩体破碎,地质探测表明附近存在溶洞和断层,推测坍塌体存在挤压后松散碎石破碎带,碎石粒径为0.2~2.0cm,无黏结性,自稳性差,易坍塌。
2.地下水作用由于该隧道位于较长的向斜核部破碎带,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地表水系丰富,富水随岩体裂隙入渗破碎带,加上排水不及时,导致掌子面失稳塌方。
3.勘察设计问题设计的开挖方法、支护方式不满足实际要求,比如:按Ⅳ级围岩进行设计,但实际施工揭露后发现是Ⅴ级。
由于不同围岩对应的支护类型不同,错误的支护方式导致出现多次支护变更施工。
4.施工原因施工管理水平和工人操作水平有限,缺乏施工经验,没有严格按图施工。
对于塌方段的开挖按照设计应该是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而实际施工中,盲目追求开挖进度,没有及时采取初期支护措施等。
现场调查发现,隧道开挖段地质揭示情况与原勘察报告基本一致。
隧道坍塌处置方案
隧道坍塌处置方案隧道坍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
隧道坍塌处置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周全,应对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隧道坍塌处置方案。
情况评估事故发生后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情况评估。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包括:坍塌点、坍塌范围、信号系统状况、车辆及人员情况等,以便针对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处置方案。
疏导车辆和人员在实施处置方案时,需要对现场车辆和人员进行疏导。
疏导车辆要遵循“车上人下”的原则,避免造成交通拥堵。
一旦出现交通拥堵需要及时引导,及时抢通道路,保障市民出行。
营救被困人员和车辆在坍塌现场,可能会有车辆和人员被困,需要立即进行营救。
在进行营救时,需要了解现场情况,采取合适的救援措施。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用挖掘方案、开挖逃生通道方案、隧道拆除方案等进行营救。
为了保证救援质量和速度,救援人员要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救援操作流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明确责任在实施隧道坍塌处置方案时,需要明确责任,划分职责。
职责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能够保证整个处置过程顺利进行。
责任明确对整个营救行动至关重要,避免人云亦云、相互推诿等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处置方法,更好的协调和提高处置效率。
安全措施隧道坍塌所带来的影响常常超出人们的想象。
因此,在进行坍塌处置的过程中,安全措施尤为重要。
一方面,要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要防止二次灾害发生。
应加强监管,规范处置行为,设立安全条线,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综上所述,隧道坍塌处置方案的制定涉及面广,操作复杂。
在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灵活性等因素。
制定好处置方案,建立科学的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大峡山隧道V级围岩浅埋段进洞及塌方处理实例
10 2
湖
南
交
通
科
技
3 4卷
处理 示意 图见 图 2 。
3 )逐榀 开挖 回填体 , 初支 紧跟 。
4 )穿过 塌 区往 前掘 进时 , 向用双 层小 导 管超 纵
大 峡 山 隧 道 V级 围岩 浅 埋 段 进 洞 及 塌 方 处 理 实 例
戴卫 星
( 江省 2 浙 0省 道 桐 庐 段 改 建 工 程 指 挥 部 , 江 杭 州 浙 3 0 ) 150 1
摘 要 :结合 大峡 山 隧道 V级 围岩 浅埋段进 洞及 塌 方 处理 实际 , 绍 了工程地 质情 况 、 介 进
3 3 进 洞方 法 .
高谷深 , 形 复 杂 , 拔 高 程 为 5 4 0r 右 , 地 海 0~ 6 n左 总
体 西北 高东 南低 , 溪涧 呈 V形 地貌 。
2 2 地 质构 造 .
大峡 山隧道 属杨 子 淮 地 台褶皱 区 , 于萧 山一 处
洞 口进 洞采用 先施作 套 拱 , 后打 管棚 注浆 , 然 待
号 型 钢 拱 架 。预 埋 1 7×4 m 孔 口 管 , 距 2 m 环
隧道 属亚 热带 季 风 气候 , 雨量 充 沛 、 四季 分 明 ,
平均 气 温 1 . 7 4℃ 、 高 气 温 4 . 最 1 2℃ 、 低 气 温 最
一
96C。年 平 均降雨 量 140mm, . o 0 降雨集 中在 3—
6月 梅雨 期 和 7~ 9月 台风期 。平均 相对 湿度 7 % , 7
无霜 期 2 0d左右 。 6
4 m; 18X6 管 棚 超 前 注 浆 支 护 , 向 间 距 0c 0 环
收 稿 日期 : 0 80 -1 20 —72 作 者 简介 : 卫 星 (9 9 ) 男 , 程 师 , 要从 事 公 路 建 设 及 养 护 工 作 。 戴 15 - , 工 主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模版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模版1. 事故背景隧道围岩坍塌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
为了有效应对此类事故,制定并实施应急救援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1 救援指挥部成立由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组成的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2 救援队伍组织建立并培训专业救援队伍,包括医疗救援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
3. 应急通信与报警3.1 建立健全通信系统确保救援指挥部与现场救援人员之间的通信畅通,采用多种通信手段,包括无线电通信、手机通信、网络通信等。
3.2 建立报警机制对于围岩坍塌事故及时发现,应建立报警机制,指定相关责任人进行报警,并及时通知救援指挥部。
4. 事故疏散与安全4.1 安全疏散通道确保隧道内有明确的安全疏散通道,并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保证其畅通无阻。
4.2 安全逃生设备在隧道内安装安全逃生设备,包括应急灯光、逃生通道指示牌等,以便被困人员快速找到逃生通道。
4.3 安全疏散训练对于隧道使用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疏散训练,提高其应急反应能力和逃生技能。
5. 快速救援与抢救5.1 快速救援措施一旦发生围岩坍塌事故,应立即启动快速救援措施,包括派遣救援队伍、现场勘查、伤员救治等。
5.2 抢救被困人员对于被困人员,应采取合理的救援方法,包括搜救犬的使用、扩大救援通道等,尽快将被困人员救出。
5.3 伤员救治将伤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进行紧急救治,然后安排抢救任务和医疗救护。
6. 应急物资与装备6.1 准备应急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包括照明设备、第一救护箱、呼吸器材、食品和水等,以提供给伤员和被困人员使用。
6.2 确保应急装备保证应急装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包括救援工具、救生绳索等。
7. 应急演练与培训7.1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围岩坍塌事故,考验救援队伍的应对能力。
7.2 培训与交流组织对救援队伍的培训与技能提升,定期进行经验交流与总结,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范本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范本一、背景隧道围岩坍塌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灾害,对隧道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隧道围岩坍塌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 总指挥部:隧道工程项目主管部门的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制定应急救援计划,并指导统筹应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总指挥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多个专业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指挥、协调和管理救援工作。
3. 救援队:根据隧道围岩坍塌事故的特点和需求,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救援队伍,包括消防救援、医疗救援、抢险救援等。
三、应急救援预警与通知机制1. 预警机制:建立隧道围岩坍塌的预警机制,利用灾害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2. 通知机制:指挥部接到预警后,立即通知各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迅速响应救援。
四、应急救援流程1. 应急响应阶段(1)指挥部接到通知后,立即召集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简要的应急情况评估和行动方案制定。
(2)指挥部根据当前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做好准备工作。
(3)成立救援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救援方案、工作计划和资源调度方案。
(4)指挥部指派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各救援队伍行动。
2. 救援行动阶段(1)消防救援:隧道围岩坍塌事故常常伴随有火灾和烟雾,救援队迅速将火势控制住,确保隧道内人员的安全撤离。
(2)医疗救援:救援队迅速进入隧道进行伤员救助和医疗救治,建立临时医疗点,协调医疗资源,及时转送伤员。
(3)抢险救援:通过机械设备和人工手段,清理隧道内的坍塌物,保障救援通道的畅通,并寻找被困人员,确保尽快解救。
3. 救援工作结束阶段(1)隧道围岩坍塌事故得到控制后,指挥部对救援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救援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关记录和报告。
(2)逐步撤离救援队伍和应急资源,恢复隧道的正常运营,修复损坏的设备和设施。
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注意事项和处理措施方案
地下水影响
地下水侵蚀
隧道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渗入开挖面,软化围岩,降低围岩强度。
排水措施不当
隧道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当,导致地下水积聚,增加塌方风险。
02
隧道塌方注意事项
加强地质勘察和预报
详细了解隧道所处区域的地质条件
01
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
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02
采用物探、钻探等方法对前方地质情况进行探测,及时发现不
施工方法不当
施工工艺不合理
隧道开挖方法选择不当,爆破控制不当,导致围岩松动或破 坏。
支护措施不到位
初期支护结构强度不足,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差,未能有效控 制围岩变形。
支护结构失效
支护结构破坏
初期支护结构强度不足,受到围岩压 力或地下水侵蚀而破坏。
支护结构施工质量问题
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差,如锚杆失效、 喷射混凝土厚度不足等,导致支护结 构失效。
在隧道施工前,要加强 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地 质情况,为施工提供科
学依据。
合理设计
根据地质情况,合理设 计隧道的结构、断面和 支护方式,提高隧道的
稳定性。
加强施工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 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
量符合规范要求。
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隧道设施进行定期检 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 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注意 事项和处理措施方案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隧道塌方原因分析 • 隧道塌方注意事项 • 隧道塌方处理措施方案
01
隧道塌方原因分析
地质条件不良
围岩稳定性差
隧道穿越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等因素,影 响围岩的稳定性和自承能力。
某隧道坍塌现场处置方案_secret
某隧道坍塌现场处置方案1、总则1.1目的和依据根据某隧道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为了对隧道坍塌作快速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现场处置方案。
1.2紧急情况可能发生的地点、原因、性质和后果1.2.1可能发生的地点:某隧道Ⅰ、Ⅱ线、某隧道泄水洞。
1.2.2可能发生的原因:a)围岩破碎、软弱,自承能力差; b) 当初期支护变形、开裂明显,可能导致隧道坍塌;c)现场人员、材料设备撤离不及时。
1.2.3性质:意外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1.2.4可能发生的后果:a)人员伤亡,b) 财产损失,c)工程成品/半成品破坏。
2、组织机构2.1局指隧道坍塌应急领导小组名单:组长:XX副组长:XXX成员:XXX2.2 项目部隧道坍塌应急领导小组名单:四公司项目部: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五公司项目部: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2.3 各施工队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队长担任,副组长由副队长担任,组员由工班长、安全员等组成。
2.4 应急办公室2.4.1 局指挥部应急办公室成员主任:XXX副主任:XXX2.4.2 四公司项目部应急办公室成员主任:XXX(项目副经理兼)副主任:XXX2.4.3 五公司项目部应急办公室成员主任:XXX(项目总工兼)副主任:XXX3 应急职责3.1 局指应急领导小组职责a)建立、健全本级应急管理机构,督促项目部、施工队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
b)负责监督检查落实应急物资、设备的储备情况。
c)坍塌发生时,协助项目部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并指导其实施,同时上报上级领导机构。
d)指导、监督项目部进行应急安全教育、学习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演练。
e)协助项目部处理坍塌事故善后事宜。
3.2 项目部应急小组的职责a)负责安排年度应急工作计划,总结年度应急工作,不断提高整体应急能力。
b)应急状态中,应急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应急办公室正、副主任要到应急办公室,共同研究险情,制定决策,指挥统一行动。
隧道坍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小导坑法、顶管法、竖井法、大口径钻孔法、疏通中央水沟法、明挖法)
隧道坍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小导坑法、顶管法、竖井法、大口径钻孔法、疏通中央水沟法、明挖法)
说明:以上五种应急处置措施是项目层面易于操作的,项目部结合承建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选取其中1~2种处置方法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确保现场处置方案具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当风险事故(件)发生后,若项目部采用以上(一)~(五)项应急措施不能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如需采用大口径钻孔法应急处置措施时),项目部应请求子公司层级或公司启动更高级别应急预案,确保应急救援的及时、有效、安全和直接经济损失最小化。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汇总
洞子崖隧道DK684+010~DK683+956段侵限换拱及坍塌、冒顶处理方案等有关状况汇报一、隧道基本概况1、隧道概况洞子崖隧道位于澄城县洞子崖村东南侧,西延铁路洞子崖车站左前方。
地貌上属黄土梁峁区,地形起伏较大,高程在557~660m之间,最大埋深104m。
隧道在洞子崖村附近DK683+062穿越一基岩山包后进入宽约130m杜康沟断层,沟底处离拱顶仅16米,埋深较浅,然后再穿越砂岩夹泥岩层,最终在DK684+385出洞。
隧道起讫里程为DK683+062~DK684+385,全长1323m,为双线隧道。
全隧道位于直线地段,洞内线路为5.4‰旳单面下坡。
2、地质概况隧道处在地质构造较复杂,属韩城——铜川断褶带,为陕甘宁台坳与汾渭地堑接壤带,构造活动剧烈,岩层层序变化较大。
隧道范围内重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黏质黄土和碎石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二叠系中统/下统砂岩夹泥岩。
杜康沟断层(DK683+940~DK684+070)为隐伏逆断层,断层产状N60°E/84°S,断层走向与线路近正交。
岩层旳断裂破碎程度由北向南而递增,小旳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致使下部岩层纵横错断呈不持续状。
断层破碎带宽度约130m,呈浅灰色、紫红色,断层物质为断层碎石为主,挤压揉皱严重,岩性为砂岩、泥岩,断层哑口、断层沟等断层地貌明显,基岩裂隙水不发育。
节理多为高角度交叉剪切节理,岩体多被切割为菱块状。
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
杜康沟断层沟底处洞身最浅埋深为16m,地表及洞身部分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具湿陷性。
二、施工状况:洞子崖隧道于3月15日开始洞口段旳开挖掘进,从DK684+076段开始进入杜康沟断层施工,在DK684+076~DK683+938段采用Ⅴ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或预留关键土法)施工,进入杜康沟断层带施工后,掌子面地质状况变化较大:从DK684+076处掌子面揭发岩性来看,为砂岩夹泥岩,砂岩呈厚层状,岩体较完整;从DK684+010处掌子面揭发岩性来看,线路右侧为砂岩夹泥岩,砂岩呈中厚层状,线路左侧为黏质黄土和碎石土;DK683+990附近掌子面揭发岩性以黏质黄土为主夹杂部分碎石土,黏质黄土具有湿陷性,该地质条件一直往后延续。
隧道塌方应急预案
隧道塌方应急预案
隧道塌方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报警与通知:一旦发生隧道塌方事故,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包括应急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消防部门、救援队伍等。
2. 疏导交通:塌方隧道周边的交通应立即停止通行,避免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区域,同时指挥交通警察或交通人员进行交通疏导,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
3. 救援与抢险:立即组织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包括消防队、救援队、抢险队等,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并尽快清理塌方物,恢复通道。
4. 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施工单位等,协调资源和力量进行救援和抢险工作,并通知相关单位安排人员配合救援和抢险工作。
5. 组织人员撤离:如周边有居民或企事业单位,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员迅速疏散撤离,确保人员的安全。
6. 应急资源调配:组织物资、设备的调配,包括救援器械、通信设备、发电机等,确保救援和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7. 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对事故进行彻底处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 事故现场保护:维护现场的安全,封控现场,防止进一步事故发生,防止人员靠近危险区域。
以上是一般隧道塌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具体的预案还需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隧道特点进行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隧道VI级围岩坍塌处理方案
一、施工地段地质概况
某隧道改DK259+135~改DK258+908段为VI级围岩黄土地段,该段隧道埋深较浅,洞顶覆盖层厚度 3.4~49.3m, 该段隧道洞身范围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
al+pl),结构松散,细纱、细圆砾土,中密~密实,潮湿结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
3
构松散,呈硬塑~坚硬。
二、施工地段塌方情况及原因
根据我队做的TSP地质超前预报改DK258+944~改DK258+908段为IV围岩。
故在改DK258+906~改DK258+915段采用IV围岩水平成层复合式衬砌,上断面开挖,并使用了格栅钢架,格栅于八月十日支到DK258+906。
由于无设计资料于八月十二日停工,掌子里程为改DK258+908;于八月十九日扩挖风机房断面时发生坍方,塌方原因分析如下:
1、由于未到设计VI级围岩断面图,在掌子面扩洞排险过程中由于拱顶岩层薄,造成塌方
2、隧道范围内的土体,经过整个雨季,地表水(雨水)渗入,使土中天然含水量增大,从而降低了围岩的强度。
3、在施工时没有采取有效支护方案,加之扩挖放炮的震动、掌子面排险和挖机深挖造成坍方。
三、施工地段坍方处理的技术
(一)施工方案
对坍方采用“管超前、预注浆、多循环、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处理原则,结合工程地质特点,我们确定了在拱部120°范围内施作Φ108长管
棚,管棚间距33cm ,结合超前预注浆技术在开挖轮廓线外形成加固圈,并在开挖时以小导管补强注浆加固技术为辅的综合技术方案。
VI 级围岩开挖采用单侧壁导坑CRD 法,上、中段高度均为4m ,采取分段分部开挖的办法,各分部间距长度2~5m ,以人工开挖为主,禁止爆破作业。
在开挖后立即施作型钢拱架及锚网喷支护体系,充分调动加固后的围岩的承载能力,使初期支护与注浆加固的坍方体形成整体支护结构,并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监测支护体系的变形,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反馈设计与施工。
单侧壁导坑CRD 法施工如下图所示。
先行导坑的上部开挖 先行导坑上部的钢架支撑、锚喷网支护(包括设置中隔壁墙临时支撑) 先行导坑中部的开挖 先行导坑中部钢架支撑及锚喷网支护(包括设置中隔壁墙临时支撑) 后行导坑的上部开挖 后行导坑上部的钢架支撑、锚喷网支护 后行导坑中部的开挖 后行导坑中部的钢架支撑、锚喷网支护 拆除上部I20工字钢仰拱 先行导坑下部的开挖 先行导坑下部的钢架支撑、锚喷网支护 后行导坑下部的开挖
后行导坑下部的钢架支撑、锚喷网支护 拆除中部I20工字钢仰拱 浇注仰拱混凝土 拆除中隔壁墙
① ② ③ ⑥ ④ ⑤
5 2 3 2 3
单侧壁导坑6分部的CRD法其先行掌子面与后行掌子面的距离间隔15m,同时并进,上段的台阶长度为3.0m,中段台阶长度为3m,上中段和下段交互并进开挖。
上中段开挖时,为了分散应力,均要施设I20仰拱,中段支撑采用扩大拱脚的形式,以提高承载力。
下段配置横撑,整个开挖完成后,支撑应形成封闭环。
中壁拆除应在全断面闭合后,各断面位移充分稳定后(通过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来判断),才能拆除。
(二)施工方案的难点
1、长管棚与注浆加固圈在拱顶形成了稳固可靠的固结壳,作为松散坍方体超前支护体系(保护壳),保证开挖安全和防止坍方的进一步的扩大。
其中18m灌满砂浆的管棚直接棚架在太原端已施作完成的格栅钢架和中卫端的围岩上,是承受坍方体土体压力的主体,而注浆固结圈则起到对其的进一步加固作用,可防止松散坍体从管间缝中涌出而引起新的坍方。
管棚与超前注浆构成了超前支护的主体,是坍方处理的关键。
2、坍方体呈松散状,施钻困难,成孔性差、下管难度大。
直接关系到18m 管棚的安装和注浆的效果,也是坍方处理的难点。
3、坍方段地层连通性好,松散度大,因此控制注浆量,尽量以最小的注浆量获得最好的注浆效果。
(三)施工地段塌体的施工工艺
工作面预注浆长管棚施工小导管上断面各分部的开挖与支护
下断面的分部开挖二衬与铺底。
(四)施工地段塌体的施工方法
1、工作面预注浆
按塌体天然堆积角,用机械或人工将塌体刷成台阶,经初步人工夯实后,挂网喷混,厚度为5~10㎝,然后用Φ42小导管对工作面进行前进式分段预注浆,按VI级围岩开挖轮廓线以外插角15°间距40㎝。
注浆分段长度为3~5m。
以42.5R 的水泥单液浆为主,内加速凝剂,在必要时采用C - S 双液浆。
工作面预注浆的目的是加固工作面松散体,以保证管棚钻孔方向的精度,同时稳定工作面,并起到止浆作用,确保开挖时工作面的安全。
2、长管棚与预注浆
(2)管棚参数
钻孔外插角3°,管棚间距33cm,管棚长度18.3m,采用Φ108(厚5mm)无缝钢管,共计43根管棚。
3.2.2跟管钻孔工艺
由于塌体为细纱、细圆砾土,潮湿结构松散不易成孔。
采用顶驱动力头的跟管钻进工艺,首先将套管及钻杆同时钻入孔内,成孔后,取出内钻杆,放进管棚,最后取出外套管即可。
跟管钻进程序及跟管钻进图解说明如下图所示。
3、管棚注浆
注浆分三序孔注入,注入顺序依次为C - S 浆、水泥浆、水泥砂浆。
注浆应在钻孔下管完成后立即进行,以便在钻相邻孔时可做为当前注浆孔的检查孔。
所有管棚钢管均以M20水泥砂浆充填,以加强钢管的刚度。
注浆参数:
双液浆:水泥浆W∶C = 0.8∶1~1.5∶1 ,水玻璃浆25~40Be″,C∶S =1∶1~1∶0.3 ,注浆终压 2.0MPa,注浆速度30~60LPmin,凝结时间3~5min,缓凝
跟管钻孔工艺
剂加入1 %~3 %,扩散半径1m。
单液水泥浆:W∶C = 0.8∶1~1.5∶1,注浆终压2.0MPa,注浆速度30~
60LPmin,凝结时间10~15h,速凝剂加入3%~6%。
扩散半径在管棚注浆时为1m,而在工作面预注浆时为1.5m(工作面主要为坍方松散体) 。
水泥砂浆:M20号水泥砂浆,充填钢管和充填较大的坍方空洞。
4、小导管注浆补强
长管棚注浆加固范围有限,很难达到要求,为此在开挖过程中,需施作小导管注浆补强。
小导管采用Φ42焊缝钢管,长3.5m,开孔长2.5m,间距60cm,外插角30°。
小导管注浆采用C - S 双液浆,注浆量根据现场情况定,以确保开挖安全。
5、上断面的开挖与初期支护
开挖与小导管注浆穿插进行,即每注一个循环开挖1.5m(即支护三榀钢拱架) 。
初期支护与开挖紧跟,即每开挖一个循环立即立拱挂网喷砼施作初期支护。
开挖采用单侧壁导坑CRD法施工,各分部施工,台阶长度3m,开挖进尺0.5m。
因坍方体高度不明,开挖后洞室变形及结构承载力不能较为准确的计算,为防止变形过大造成初支结构侵入衬砌净空,按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
开挖以人工开挖为主,在开挖过程中禁止爆破,以防塌体再次扰动。
采用单侧壁导坑CRD法开挖,以保证掌子面的稳定与安全;下半断面进行分部开挖,错开长度在5m。
下半断面开挖后应及时清底施作仰拱,确保初期支护的及时封闭。
初期支护采用I20a型钢拱架、Φ42锁脚锚管、Φ22纵向连接筋、Φ8钢筋网、拱墙喷射27㎝C25纤维砼(分三次完成)、仰拱喷射27㎝C25砼及边墙砂浆锚杆的联合支护体系。
拱架为I20a型钢拱架,钢筋网采用Φ8圆钢,网间距20cm;锁脚锚管采用Φ42、l=4m的无缝钢管、共12根,拱架间距按开挖进度每0.5m一榀,拱架间连接筋采用Φ22螺纹钢,l=0.8m连接筋间距1.0m、共66根;喷射混凝土采用C25砼,厚度27cm。
初支应在开挖完成后即时施作,要确保支护体系的及时封闭,即尽早喷砼封闭减少开挖后围岩的暴露时间,及时施作仰拱使支护结构尽快封闭成环,改善洞室结构的受力条件。
(五)施工期间的各种保证措施
1、加强施工监测,密切注意围岩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并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将监测信息及时反馈于施工人员。
(1)围岩量测的测点布置及测线布置,按太中银施隧参06-18图一执行。
量测断面间距VI级围岩为10m。
(2)型钢钢架内力量测,将钢筋应力计及压力传感器焊接在型钢钢架上,断面的测点应对称布置,每个断面设20个测点。
(3)对浅埋段应进行地表下沉量测,量测断面间距为10~20m,量测断面测点间距为2~5m。
2、加强TPS地质超前预报,并及时反馈于施工人员,以便指导施工,加强施工的支护措施。
3、开挖前使用长钻杆进行钻探,根据钻孔的难易程度和返出的岩渣情况,判断前、侧覆盖层的大致情况,确定开挖段初支方案。
4、根据施工监测及超前地质预报的信息,以便加强塌体段的各种支护措施
5、加强超前预注浆的技术措施
(1)压浆顺序自下而上,先两侧后中心,对称压注;
(2)注浆压力应由小逐渐加大,注浆过程中应控制好注浆的终压、注浆速度及终压的持压时间;
(3)对大管棚可采用间歇注浆法注浆,可获得有效固结圈。
间歇注浆法,即当长时间注浆压力上不来时,说明浆液顺空隙泄流至坍空区,这时将浆液凝结时间调整至30~50s,注浆1~5min,停40s,待原注入浆液初凝变稠后再注,如此反复,则原先的泄浆通道逐渐变小并最终堵塞,浆液即在管棚周围达到均匀扩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