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14《区域经济联系》(第二课时)

必修三14《区域经济联系》(第二课时)
必修三14《区域经济联系》(第二课时)

地理导学案

高二文科主备彭静审核刘玉华时间2012.9

必修三 1.4 区域经济联系(第二课时)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四大工程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工程路线及其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2.掌握我国产业转移原因﹑类型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

1.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我国产业转移类型及其对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资源跨区域调配

<二> 西气东输(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以及图1-22“我国西气东输线路布局示意”,完成下列题目)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

2、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了哪些省份?这些省份当中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哪些?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和中部经济地带的有哪些?

3、西气东输除了主体工程还包括哪条线路?

【合作探究一】西气东输对天然气输出区、工程沿线、天然气输入区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合作探究二】

1.目前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

2.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该能源供应地的电力开发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之处?

3.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红水河的水电。红水河(珠江支流)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

<四>北煤南运(自主阅读地图册P12“中国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工程分布”,找出该工程的源地以及众多路线)

源地: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省

路线:

【自主学习二】产业转移

<一>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产业转移的原因以及意义所在)原因:

意义:

<二>我国产业转移的三个方向(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明确我国三种类型的产业转移主导因素以及对迁入区、迁出区造成的影响)

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转移

沿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地

对迁出区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迁入区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台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陆

对迁入区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

原因:

转移内容:

意义:

方向:(3个)

<三>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表内容)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请完成填充图册P10-12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 A.编著《四洲志》,引导国人关注了解世界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 C.编制《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 D.提出了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解析:材料中提到魏源“师长”一说,可知其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C项符合题意。答案:C 2.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戈登曾说:“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进步的思想。”李鸿章“进步的思想”是指() A.最早在中国提出“师夷长技” B.最早在中国提出进行政治改革 C.最完备地论述了“中体西用” D.主张大力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的著名代表人物,D项是洋务派的核心主张。 答案:D 3.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相继编译和出版了《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海国四说》等书籍。这些书籍的主要贡献是() A.使中国人全面了解了西方的政治体制 B.使中国人首次了解了西方的经济文明 C.明确了中国和外部世界在地理上的关系

D.在中国知识界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主要贡献”。题目提供的书籍,很明显都属于地理类,这些书籍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以及中国和外部世界在地理上的关系。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说洋务运动:(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漂亮的拳击手套” 是指() A.政治体制 B.军事技术 C.生产技术 D.思想文化 解析: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认为西方的技术是最好的,所以自强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这里“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西方的军事技术。 答案:B 5.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 A.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C.开留学教育的先河 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解析:材料反映了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科目,西学主要是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学科,中学是儒家的学说,这充分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答案:A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荒诞派戏剧的主要成就。 (2)理解:分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3)运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所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阅读一些文学史的材料,学会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掌握个性化学习方法。 (2)充分扩大教学资源,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真正做到生活即历史。 (3)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渊源、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这些成就和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让学生能以历史眼光去看待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体现的时代特色。 难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兴盛的的背景;《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佳作《西风颂》诗篇结尾的预言。文学艺术是现买生活的一面镜子,雪莱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和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反抗封建专制统治。他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热情讴歌了人民争取自由和主的斗争,对未来作了大胆的设想,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家”。 恩格斯为什么高度评价雪莱?这一时期文学上取得了哪成就? 教学过程 新课学习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目内容的第一、二自然段,并请同学们分析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对浪漫主义文学作的说明。提示:背景及思想倾向。 1.背景及思想倾向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简单地说就是,面对启蒙理想的幻灭,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于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了。 而教材在阐述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时,提到了两个方面: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揭露丑恶现实和憧憬美好未来。 浪漫主义文学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其理想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之前的反封建贵族社会的政治思想而来的;与此相应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积极追求。浪漫主义作家或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或通过强烈的怀古意识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强调主观的作用、个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的主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个人的理想,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生活表现出一定的冷漠,但对大自然充满激情,尤其着力描绘自然界中那些不平凡的现象;在表现手法上以尽可能的夸张与强烈的对比为主,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它充满着奇特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在艺术造和个性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富有浓郁的抒情性和主: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谁呢?教材中涉及到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宝红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十月革命后,苏俄内有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武装叛乱,外有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尽管这一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相反还激化了工农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逐渐形成。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但也产生了消极后果。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涉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理论性较强。这部分内容在初中学习过,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初中不重视历史课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有限,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刻。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但也不能过高估计,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点拨启发。 教学方法 1.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解决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2.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层层展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和创建的艰辛历程。 3.联系中国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史实,比较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异同点。 学习方法 1.带着老师设置的问题,自主预习,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2.课下查阅有关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资料,并对二者作一对比,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优质教案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设计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从此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两个方面,所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指中国近代和现代这两个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 通过学习,要了解和掌握近现代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变迁的表现和历程。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背景、原因及其对我国近现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使学生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我国社会变革的进步意义;认识到现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是党和政府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结果。 本单元的重点是分析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及原因、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表现和大众传媒的变迁,难点是分析各项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相应的变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述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方面的变化。第二目“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教学难点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条件时,可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预先查找有关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资料。 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服饰组、饮食组、礼仪组和建筑组等四组,教师提供资料来源《老照片》《百年中国》等,还有相关网址。要求展示时间7分钟左右,方式不限。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3)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历史本质特征。 (2)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导入设计 小结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西方的工业文明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传统的社会;它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那么这个时代的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又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展示给我们看。 情境导入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单选题 1.梁启超说:“假如从历史上抽掉几个最伟大的名字,或者某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心态有所不同,那么历史的而貌也就会大为不同。”据此可知粱启超()A.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思想 B.与康有为等依靠光绪皇帝进行变法 C.与立宪派积极响应武昌首义 D.发表《异哉所谓固体问题者》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 2.严复在译完《天演论》后指出:“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论……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这表明严复译书的政治目的是() A. 唤醒国民通过改革而奋发图强 B. 弥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缺陷 C. 号召人们顺应优胜汰无所作为 D. 从纯学术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论 3.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A. 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统治 B. 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 C. 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 中国君主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4.1893年,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列举了大量生物进化论的通俗比喻,对人类“优胜劣汰”观进行了批判。严复将其前半部分“翻译”为《天演论》,提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在此严复() A. 择取西学理论宣传维新 B. 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C.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D. 借助儒学反对君主专制 5.1873年,总理衙门与英、法、俄、美、德五国公使围绕亲递国书的觐礼问题进行谈判,双方辩论往返持续三个月之久,最终达成协议:五国公使觐见时不行跪拜之礼,公使们将觐见本国君主的三鞠躬之礼改为五鞠躬。据此可知中国()A. 外交主动融入世界B. 外交艰难向近代转型 C. 近代外交的屈辱性 D. 奉行传统外交理念 6.李约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在明代,中国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时空观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 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 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 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1.概括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 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发展史上的 重大事件,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的发展历程。 2.识记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从“历史 解释”的角度认识这些载体在文化传承 与传播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教育 (1)形式:官学与私学。 (2)成就 A.官学: ①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设立 ②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①春秋时期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 ②唐朝以后:进一步发展 a.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幼儿园或小学 b.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③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3)作用 ①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古代典籍得以传承。 ②科举考试的推行,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2.近代西方大学 (1)基础: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功能: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3)主要成就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③美国: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人接受大学教育。 3.近现代中国教育 (1)近代教育 ①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 戊戌变法的重要成果 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任校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②清华学堂:1911年创办,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2)现代教育

历史必修二第十四课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1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学习目标】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2、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板书课题)。 导入:新中国成立后,在“双百”方针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展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热潮中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出现了新中国文学艺术发展道路上的第一个高峰。“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文化一片凋零。改革开放时期,中共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文学艺术的发展春回大地,出现第二次高峰,呈现繁荣景象。 过渡语: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二、出示自学指导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65-68页,思考并在课本上画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要点,5分钟后比谁的答案要点全、语言简洁、表达准确。 1、阅读书本65-66页,找到“双百”方针的提出取得的成就。 2、阅读书本66-67页,找到十年动乱中文化凋零的表现。 3、阅读书本67-68页,找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文学成就。 三、先学后教 (一)过渡语:自学指导明确的同学请举手。自学竞赛开始! (二)学生自学(看书,找答案)5分钟 教师在讲台上用眼睛巡视全班,督促每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发现问题,下去指导(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三)检测(讨论,对答案) 过渡语:时间到,看完并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1、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这一方针又被称为“双百”方针。它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作业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选择题 1.“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中国社会出现这种现象开始于() A.明末清初B.鸦片战争前 C.鸦片战争后D.辛亥革命后 解析: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物质文化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 C 2.1907年10月13日,天津塘沽的张小田与北京慕贞女子书院的贾玉莲,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报载“中西往贺者甚众。鲍太太按琴,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形热闹。礼毕,新婚夫妇乘双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成美学馆袁牧师夫妇及路矿等局诸友,均乘马车送新婚夫妇回家。”这一社会现象说明() A.传统婚俗已遭废除B.年轻人崇尚西式婚礼 C.辛亥革命推动婚俗变革D.政府倡导婚姻自主 解析:根据描述了1907年的一对婚礼的过程,可知采用的是新式婚礼的形式,说明西方的婚俗对中国有影响,但不能以此说明传统婚俗已被废除,故A项错误;通过这件事情可以得出年轻人对西式婚俗的认同,故B项正确;1907年辛亥革命尚未发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此次婚姻与政府有关联,故D项错误。 答案: B 3.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庭生活方式上作维新运动。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为“民国(建立)前一两年”,A、C、D三项时间与之不符,B项正确。 答案: B 4.1912年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颁发了十余项服制,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但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这表明() A.近代服饰主要依赖进口B.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入侵

2021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4课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梁启超说:“假如从历史上抽掉几个最伟大的名字,或者某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心态有所不同,那么历史的而貌也就会大为不同。”据此可知粱启超 A.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思想 B.与康有为等依靠光绪皇帝进行变法 C.与立宪派积极响应武昌首义 D.发表《异哉所谓固体问题者》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 2.严复在译完《天演论》后指出:“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论……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这表明严复译书的政治目的是 A.唤醒国民通过改革而奋发图强 B.弥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缺陷 C.号召人们顺应优胜劣汰无所作为 D.从纯学术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论 3.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B.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中国君主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4.1893年,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列举了大量生物进化论的通俗比喻,对人类“优胜劣汰”观进行了批判。严复将其前半部分“翻译”为《天演论》,提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在此严复 A.择取西学理论宣传维新 B.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C.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D.借助儒学反对君主专制 5.1873年,总理衙门与英、法、俄、美、德五国公使围绕亲递国书的觐礼问题进行谈

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14课 导学案

1.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3.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目标导航]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2.鸦片战争后 (1)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①衣 ②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③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社会风俗 (2)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在沿袭。 [思维点拨]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2.中国近现代,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程度较高,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外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2)表现 ①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物质生活: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2.改革开放后(1978年以来) (1)背景:改革开放的实行,党和政府重视改善民生。 (2)表现 [知识点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实质上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随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明走向了近代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逐渐走向文明化、民主化。 [图解识记]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1)课前同学通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2)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3)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 (2)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课型:新课 ★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ppt与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这一课初中已接触了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材分析: 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相应的变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节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述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方面的变化.第二目"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教材中配有一些史料的图片,教学时要促使学生看图片,思考史料中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梳理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23件花团锦簇的旗袍,完美展现出中国女性的典雅与性感,让人印象深刻。你知道旗袍的历史吗?旗袍起源与满族服饰,旗女所穿的长袍,宽大平直,衣长至脚踝,袍内着长裤,有时袍下露出绣花的裤脚;民国建立,旗袍不再是满洲贵族的专利,开始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能很好体现女性曲线美,旗袍内穿短裤或三角裤,着丝袜,开衩处露腿。旗袍的变化说明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上身上的历史画卷,除了服饰之外,人们衣、食、住、行也能折射出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完美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教学目标】识记衣、食、住、风俗方面的表现、“菜篮子工程”和“安居工程”,理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背景和原因,探讨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难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着怀旧的经典老歌,翻开一张张发黄陈旧的照片,过去的人物,逝去的风尚又跳到眼前。面对过去的二十世纪,我们却似中途进场的电影观众,尽管片中的高潮让我们看得很过瘾,但对没看到影片的开头感到深深的遗憾。我们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孩提生活、青春年华,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爱好,他们那个年代的流行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吧! 【讲授新课】 提问: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的P64—67页,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个大方面的变迁? 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这四方面的变迁。 一、服饰方面(三大阶段) 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合作探究】1: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 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 流行的原因:1)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 2)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 3)从社会思潮:民国初年崇洋风气的产物。 【合作探究】2: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近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1)男子:长袍马褂—西服礼服—中山装—列宁装(干部装)—休闲服 女子:旗装—旗袍—连衣裙 2)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 为衣着朴素,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绿军装女装:列宁装、布拉基、绿军装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 随堂

第五单元第十四课 一、选择题 1.(2018·泰州高一期末)光绪年间,外国人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的西餐馆多了起来。《京华慷慨竹枝词》“六国饭店”说:“海外奇珍费客猜,西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座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该材料反映出(B) A.西餐在光绪年间传进中国 B.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 C.就餐顾客尽是清政府官员 D.西餐馆主要提供山珍海味 [解析]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材料不能说明西餐在光绪年间传进中国,A项错误;“西餐馆多了起来”“红顶花翎日日来”反映出鸦片战争后西餐馆成为达官贵人的最爱,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B项正确;C、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2.(2018·临沂高一检测)1912年8月9日《晨报副刊》报道,在北京一次有关中西餐的民意测验显示,爱吃西餐和兼食中西餐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3%,被调查对象包括普通市民、知识分子等。由此可知,当时(B) A.西餐开始传入内地B.传统饮食结构有所改变 C.崇洋媚外风气盛行D.政治革命促进习俗变迁 [解析]“爱吃西餐和兼食中西餐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3%,被调查对象包括普通市民、知识分子等”表明国人的传统的饮食结构已经有所改变,故B项正确。 3.(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D) 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A项错误;题干只提及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但不能由此推出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B项错误;材料谈及的只是中国一些城市开始实行新式婚礼,但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统婚俗依然存在,C项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基础达标 1.(原创题)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 B.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C.赴广东查禁鸦片 D.提出“经世致用”主张 答案:A 2.(2013·陕西学业水平测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书”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 C.《孔子改制考》D.《变法通议》 答案:A 3.19世纪40年代,魏源等人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了初步认识,以为是() A.思想观念陈旧B.社会制度滞后 C.政治腐败D.军事技术落后

答案:D 4.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 A.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明确“中体西用”思想 C.提出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结合所学可知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故选C项。 答案:C 5.(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清末有人说:“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由此可知,作者() A.主张全盘西化 B.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 D.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材料“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说明此人认为中学的地位高;材料“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说明此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选B项。 答案:B 6.(2014·菏泽模拟)“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 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表明其反封建不彻底,与革命派的暴力手段不吻合,故D项错误。“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表明其主张改革政治制度,抵抗派和洋务派只是在技术层面上学习西方,故A、B项错误;结合两方面信息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

第三单元第14课 一、选择题 1.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 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答案】 A 【解析】注意时间“1918年”及相关信息“危急”,据此判断出当时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2015·临沂)俄国著名学者尤·布尔金在《独立报·三个列宁》中说:“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 的‘改良主义者’。”导致列宁思想发生转变的社会背景是( A.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凋敝 C.苏联人民迫切想过渡到社会主义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 B 【解析】马克思主义主张单一的公有制,取消商品市场,列宁允许部分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商品市场,因此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改良主义者”。A项是推行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是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转变的社会背景,故B项正确;C项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故C项错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 3.(2014·滕州)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 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 【答案】 C

【解析】1920年冬苏俄正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遭到农民的反对,故选C项。 4.(2014·宁德)列宁说:“从物质、经济、生产意义上来讲,我们还没有走上社会主义 的‘入口’。”为达到这个“入口”走向社会主义,苏俄( A.发表《告俄国公民书》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D.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B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关键信息“列宁为使苏俄走向社会主义而实行的政策”,据此符合题意的是实行新经济政策,B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这一政策的特点,故选B项。A 项不符合走向社会主义这一条件,C、D两项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措施。 5.(2015·海南·17)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 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表明季诺维也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特殊时期的暂时妥协,故本题应排除C项,选择B项;题目中未涉及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及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恢复,故排除A、D两项。 6.阅读下表,1920~1925年苏俄(苏联)农业总产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13~1925年俄国农业总产值情况表 A.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商周时期,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 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4、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曹魏时,经改 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造了筒车。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5、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6、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 制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农民要交纳赋税。 7、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 严重剥削下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8、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 生产不计成本。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保持领先地位。 9、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10、南北朝有灌钢法。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11、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1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3、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 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4、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5、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16、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 17、两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