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对宋玉的接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对宋玉的接受

发表时间:2011-10-24T14:04:58.15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彭昕

[导读] 宋玉是战国末期的一位辞赋家,而后代的“诗圣”杜甫对其极为推崇。

彭昕

(西南大学文学院09级研究生,重庆 400715)

中图分类号:I20 K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74-01

摘要:宋玉是战国末期的一位辞赋家,而后代的“诗圣”杜甫对其极为推崇。本文试从他们相似的人生经历、杜甫对宋玉人格的肯定、对其文学作品的接受几方面谈下杜甫对宋玉的接受。

关键词:宋玉;杜甫;接受

宋玉是战国末期的一位辞赋家,在古代文学史中,特别是辞赋史中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宋玉在文学史上的评价一直不太高,直到唐代,唐代的文人对宋玉才开始逐渐重视起来,而宋玉最伟大的知音要算“诗圣”杜甫了。杜甫不仅赞扬了宋玉在文学上的才华,而且对其人格也是充分肯定的。

在汉代,人们以“诗教”的观念审视文学作品,而宋玉的赋被认为是“没其讽喻之意”。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三次把屈宋并提。这一时期的《文选》收录的宋玉作品也明显多于屈原。到了唐代,由于唐代主抒情、重文采的文风影响,人们谈到宋玉的频率比屈原高,唐诗中提到宋玉及其作品与有关宋玉典故的次数远远超过了历代。在这种背景下,那个曾遭冷落却才情并茂的文学家宋玉再一次走进唐人视野并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

唐代的许多大诗人不仅熟悉地把宋玉及其作品广泛地应用到诗文写作中,而且对其的评论也是褒多于贬的。李白《感遇四首》其四吟咏了宋玉,对其人格、文学才华都是赞叹的,对他失意被馋这件事情表示了同情与痛惜。而诗人杜甫给被讥为“轻浮”的宋玉的评价甚至高于李白。杜甫本着“转益多师”的创作态度,尊重今人的文学创作,但也主张学习古人,从丰富的古代文学遗产中汲取营养。他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是这样的:“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他不仅看了宋玉风流的一面,更看出宋玉深受儒家影响的儒雅气质。而杜甫自己本人也是信奉儒家思想的。“吾师”则把宋玉提到了一定高度,这是杜甫发自内心的对宋玉的敬佩、赞叹,杜甫以宋玉为师,是他在阅览了前几代文学家作品后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惋惜和宋玉不能同时代,进行交往,接着再一次将楚宫的泯灭和文章的传世进行对比,再次强调了宋玉无愧于大文学家的地位。

杜甫另外有首《戏为六绝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这组诗反应了杜甫部分的文学理论观。对于先唐的文学遗产,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他对于辞赋的开创者屈原宋玉,是仰慕的,想追随屈宋,力图与他们并肩。但是在继承文学遗产的时候,要有选择地、批判性地继承。“清词丽句”,辞赋里感伤的、精美的词句,是值得今人去学习,继承的。但是他又提醒要注意和齐梁卑下、柔弱、轻艳的文学区别开来,不能步其后尘。当时的许多文学家在批评宋玉的时候,都是就宋玉的那个时代来评价宋玉。而杜甫认为宋玉的创作是完美的,全然不像齐梁文学那样优劣并存。他把宋玉置身于历经千年的先唐文学史中,在同历代文学家进行对比中更有力确立了宋玉的地位,更准确概括了宋玉“风流儒雅”的人品和“清词丽句”的文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说:“相如好书,师范屈宋。”而杜甫明确以宋玉为师,实在是空前的,如此提倡和标榜,对于整个唐代及后世的诗歌发展的影响必然很大。

现存记载宋玉事迹最早的一则材料是韩婴的《韩诗外传》(卷七)。此则材料中,宋玉企图通过友人的推荐去做官,但并未得到楚王的格外赏识。其中也透露出韩婴对宋玉的一些看法:宋玉才高,怀才不遇。宋玉自己所作《九辩》是一首感情深挚的长篇抒情诗,共有250多句。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诗中对现实的黑暗也有一定的反映从诗的内容来看,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像宋玉这样的“一介寒士”,想要在楚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是不可能的,楚王只把他当做一个文学侍臣来看待。而杜甫到了他那一代,家境没落,很多时候都靠人接济,甚至有时候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有时候还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但他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决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不过现实是残酷的,并非尧舜的皇帝,不可能真正重用他、赏识他,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落空了。这对于一心为国的杜甫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同样的才高八斗,同样的怀才不遇。使杜甫把宋玉引为异代知己,良师益友。

杜甫对宋玉的赞扬肯定之情,除了取决于诗人的人生观,生活境遇外,也来源于他对宋玉深刻的认识,来源于他们在文学上的共鸣。由宋玉《九辨》开创的悲秋传统形成了中国传统抒情的基本母题之一。这种由宋玉开创的悲秋传统,经过杜甫的大力扩展,成了绵延不绝的士人诗歌传统之一。宋玉《九辨》文章写的悲悯,凄楚动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写到“摇落深知宋玉悲”。相似的人生际遇和同样敏感的心灵给杜甫的许多诗歌笼罩上一层悲的格调。试看杜甫的名篇《秋兴八首》和《登高》,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都像沉重的乌云压在他的心头。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评论:“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诗人矛盾的心情,无限的悲凉之意溢于言表。

宋玉和杜甫,一个是辞赋家,一个是伟大诗人,虽然身处不同时代,可是杜甫以宋玉为师,对其人品和文品崇尚有加,这或许也是杜甫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参考文献:

[1]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朱熹. 楚辞集注•楚辞辨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 3]朱碧莲. 宋玉辞赋译解[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2]吴广平.宋玉研究[M].长沙 :岳麓书社,2004.

作者简介:(1984),女,重庆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唐宋方向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