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社会医学重点大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社会医学要研究社会经济状况,卫生服务状况和人群健康状况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居民的生命质量、人口素质、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作出社会医学“诊断”。
2.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社会医学运用多种手段,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状况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进行社会病因分析,为制定社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例如:产后抑郁症。
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针对存在的社会医学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即提出社会医学"处方".包括卫生发展的重点、策略、政策、目标、指标,合理配置与使用卫生资源,保护人群健康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的对策与措施。
2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2.推动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4.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指导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
5.注重高危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3 简述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 如何理解健康
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身体各组成“部件”正常,心理健康:自我控制能力、心理平衡等,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各种突发事件应付能力
5 如何理解“社会因素”在疾病防治中的主导作用
1 主要死亡原因已经逐步转移到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事故。这些慢性病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社会因素占死亡影响因素的大部分。
2 在急性传染病的有效防治也离不开社会措施
3 在社会病方面如性病,艾滋病,自杀,车祸等的高发或流行,社会因素也起了决定性作用
6 简述法国医师盖林(Guerin)格罗蒂扬(Grotjahn)对社会医学的贡献
法国医师盖林(Guerin)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并且把社会医学分为四个部分: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与社会治疗学。格罗蒂扬(Grotjahn)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医学的内容,提出用社会科学(社会调查)的观点研究疾病以及疾病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双向作用的先进理念,并首次在柏林大学开设社会卫生学课程(当时社会医学与社会卫生学这两种名称交替使用)。
7 分析病人患病未就医的可能原因
1医学知识缺乏2 经费、时间、交通等原因3怕影响其他个人利益4否认患病5就诊经验6工作忙7宣扬带病坚持工作8自恃抵抗力强
8分析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中提出“以农村为重点”的社会背景/可能原因
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是由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水平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的制定卫生策略,并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基于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基本国情,同时我国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农村,因此要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必须要以农村为重点,这样才能发展好卫生事业这个具有一定社会福利的社会公益事业。
9试述我国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的可能原因
高血压与压力年龄肥胖超重高蛋白高脂饮食激素药物等使用和遗传有关
10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社会卫生策略
社会卫生策略主要是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监测,提倡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不吸烟、不酗酒、不吸毒,提出合理营养与体育锻炼等综合性卫生措施,才有可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二章
1. 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1.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中应有的位置,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2.更加准确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
3.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医学的整体观,注重研究和分析病人患病的社会背景
2. 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
2.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4.医疗服务因素
3. 卫生服务的四个扩大
1.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
2.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3.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4.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4. 试述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1.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医学的社会化是指从个人分散的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进行的系统医学活动的过程。
2.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
3.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层次多元化: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整体性
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5. 试述医学模式转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神灵主意的医学模式是在医学起源时对医学的总体认知方式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依赖于直觉,不能解释自然现象,形成神的宗教观念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应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朴素、辩证的特点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认为人体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需要修补完善”
4生物医学模式
5现代医学模式
4.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1.建立了宿主、环境、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2.哲学观是还原论,在医学研究上,将针对疾病,采用实验方法
3.采取了针对传染病的思维模式,处理健康的手段: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5.生物医学模式的缺点:
1单因单果的线型思维模式,应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转变
2强调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重视部分,轻视整体
4重视疾病,轻视整体
第三章
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非特异性:一种疾病很难用某种单一的特定社会因素来完全解释其病因泛影响性:指一种社会因素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及系统发生功能变化,但特异性不明显。
2、恒常性与累积性恒常性:社会因素存在的广泛性和作用的持久性累积性:以一定的时序作用人体,形成应答累加、功能损害累加
3、交互作用各种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是平行,而是互为条件的。
2. 社会制度影响人群健康的特性
1.双向性
2.普遍性或稳定性
3..变异性不同时期卫生工作重点、政策、投入等方面不同
4.强制性强制戒毒、计划免疫、计划生育等
3. 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
1、无形性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是以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的,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本源性任何健康问题都有其文化根源,文化因素中价值取向和健康取向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观,行为方式过程中,对健康产生巨大的本源性。
3、软约束文化利用人们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统一人们的行为,用一种强大的无行的群体意识教化人们
4、稳定性文化的稳定性即文化惰性,也称文化保守性,是每种文化在发展过程的惯性作用
5、民族性在评估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地区,民族差异。
三、论述题
怎样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1、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建立全民健康保障制度、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
2、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健康问题。如环境污染,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病的产生,社会负性事件增多,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
3. 健康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劳动力健康水平提高促进经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促进经济发展,资源消耗减少。
第四章
二、简答题:
压力对健康造成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1. 健康问题:60%-80%的医学问题与压力有关,压力过大可以引起高血压、偏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