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麻醉-PPT课件
合集下载
老年病人的麻醉
T细胞的功能改变和胸腺的退化,使免疫反 应的选择性和有效性抑制,易受到感染
肌肉少,脂肪增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 内增加的脂溶性药物的贮存。
骨质疏松,易骨折;骨质增生,易钙化; 脊柱畸形;牙齿脱落,插管困难。
心理方面
老年病人药理特点
药代学特点:
1.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大,作用时间延长 2.血浆白蛋白减少,血浆内游离型药物浓度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容易高钾、低钠、 酸中毒
无脂肪组织减少降低全身可交换钾的储备,易医源 性低钾血症
表现
1)对维持水电酸碱平衡能力减低
2)药物清除减慢
• 肾功能不良存在排除延迟,而使药效延长。近年 来研究发现肌松药代谢产物、血浆浓度增加了一 些新的认识:维库溴胺(Vecurounium)、阿 曲库胺(Atracurium)、哌库溴胺 (Pancuroium),阿曲库胺本身不受肾功能不 良的影响而改变药效,但其代谢产物 Laudanosine则不然,由于肾衰会使清除时间延 长10倍,维库溴胺40%通过肝脏代谢,20%通过 肾脏其中有一种代谢产物3-OH的化合物占注射 量的20%,却相当于母体的50%肌松活性,因此 用量不宜偏大,哌库溴胺也应限量给药。
3。对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更敏感 硫喷妥钠 3.5mg/kg,通气抑制>成人
4。作用时间延长
五、局麻药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局部血流减少,结缔 组织疏松易于扩散,用量减少
六、肌肉松弛药
肾、胆管排泄肌松药半衰期延长
增龄老化对常用麻醉药和辅助药的影响
药物
年龄相关改变
苯二氮卓类: 代谢降低,中枢作用增强,咪唑安定仅分
布容积增大,其他改变较小
异氟醚: 麻醉需要量减少。
芬太尼: 清除率降低,消除半衰期延长。
肌肉少,脂肪增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 内增加的脂溶性药物的贮存。
骨质疏松,易骨折;骨质增生,易钙化; 脊柱畸形;牙齿脱落,插管困难。
心理方面
老年病人药理特点
药代学特点:
1.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大,作用时间延长 2.血浆白蛋白减少,血浆内游离型药物浓度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容易高钾、低钠、 酸中毒
无脂肪组织减少降低全身可交换钾的储备,易医源 性低钾血症
表现
1)对维持水电酸碱平衡能力减低
2)药物清除减慢
• 肾功能不良存在排除延迟,而使药效延长。近年 来研究发现肌松药代谢产物、血浆浓度增加了一 些新的认识:维库溴胺(Vecurounium)、阿 曲库胺(Atracurium)、哌库溴胺 (Pancuroium),阿曲库胺本身不受肾功能不 良的影响而改变药效,但其代谢产物 Laudanosine则不然,由于肾衰会使清除时间延 长10倍,维库溴胺40%通过肝脏代谢,20%通过 肾脏其中有一种代谢产物3-OH的化合物占注射 量的20%,却相当于母体的50%肌松活性,因此 用量不宜偏大,哌库溴胺也应限量给药。
3。对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更敏感 硫喷妥钠 3.5mg/kg,通气抑制>成人
4。作用时间延长
五、局麻药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局部血流减少,结缔 组织疏松易于扩散,用量减少
六、肌肉松弛药
肾、胆管排泄肌松药半衰期延长
增龄老化对常用麻醉药和辅助药的影响
药物
年龄相关改变
苯二氮卓类: 代谢降低,中枢作用增强,咪唑安定仅分
布容积增大,其他改变较小
异氟醚: 麻醉需要量减少。
芬太尼: 清除率降低,消除半衰期延长。
麻醉科病例讨论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xx
23
问题
➢为了执行禁食、禁饮,患者术前未口服降压 药,合适吗?
xx
24
不合适 降压药应维持至手术当日早晨 口服剂型服药时少量饮水
xx
25
问题
➢此患者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血压变 化情况,有何风险?
xx
26
血压升高 血压降低
xx
27
问题
➢如何防治上述情况发生?
xx
28
控制血压: 中青年: < 130/85mmHg 老年:< 140/90mmHg 合并糖尿病者:< 130/80mmHg 合并慢性肾病者:< 130/80mmHg
xx
19
不能进行手术
轻中度高血压 (< 180/110mmHg) 可以手术 重度度高血压 (≥ 180/110mmHg) 延迟手术
xx
20
多次测血压:舒张压超过90mmHg 应该用抗高血压药物
收缩压超过140mmHg
舒张压超过110mmHg或收缩压超过180mmHg
休息后或用镇静药(2mg 咪唑安定)不降低
问题
根据上述病例情况,麻醉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是什么?
xx
11
患者有高血压病
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 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xx
12
问题
高血压对手术患者有何危害?
xx
13
可增加手术出血 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 脑卒中 肾脏衰竭
xx
14
病例讨论
麻醉科
1
患者:李xx,男,57岁
主诉:下腹部不适3月余,加重10天
现病史: 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不适,无
老年患者的麻醉医学PPT
24
3 老年人手术麻醉特点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神经系统:老年人神经系 统药代、药效动力学改变, 可致麻醉后意识和中枢神 经功能恢复时间延长,但 如术中无明显的缺血缺氧 性脑损害发生,脑功能应 能完全恢复
有研究表明,术后第一周 近25%老年病人出现空 间和语言能力受损及记忆 障碍,1/3病人有脑电图 改变,13%病人出现长 期的记忆减退和严重精神 障碍,其原因尚未完全清 楚,术后谵妄是比较值得 注意的严重并发症
8
2 老年人的药理学特点
老年人药理学特点
药代动力学:体内总水量和肌肉量减少、脂肪量 增加,使药物表观分布容积(Vd)增大,血浆清 除率(CL)降低因而使药物半衰期延长,影响药 物消除时间;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含量降低, 使结合型药物减少,游离型药物增加,抵达作用 部位药物浓度增加,引起药物过量;肾功减退, 肝血流减少和酶活性降低使药物消除率降低
23
3 老年人手术麻醉特点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循环系统主要并发症:循环抑制,充血性心衰,高血压及 心律紊乱
预防:使用较缓和麻醉药物,控制适宜的麻醉平面和及时 补充血容量
处理:心衰病人严格控制入液量,应用洋地黄增强心脏收 缩力,利尿剂减低心脏前后负荷,硝甘静滴控制血压,降 低外周血管阻力;麻醉期间高血压多因麻醉过浅及伤害性 刺激过强所致,加深麻醉或给予血管扩张药可控制;术中 心律紊乱多由于血压波动过剧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或通气不 良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或脏器牵拉等所致,应积极对 原发病因做处理,消除诱因后仍不恢复者,给予抗心律失 常药物
药效动力学:中枢神经有关受体的减少可能导致 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可以肯定:老年人对麻醉药物反应性增强、作用 时间延长,所以一般老年人用药应减少剂量
3 老年人手术麻醉特点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神经系统:老年人神经系 统药代、药效动力学改变, 可致麻醉后意识和中枢神 经功能恢复时间延长,但 如术中无明显的缺血缺氧 性脑损害发生,脑功能应 能完全恢复
有研究表明,术后第一周 近25%老年病人出现空 间和语言能力受损及记忆 障碍,1/3病人有脑电图 改变,13%病人出现长 期的记忆减退和严重精神 障碍,其原因尚未完全清 楚,术后谵妄是比较值得 注意的严重并发症
8
2 老年人的药理学特点
老年人药理学特点
药代动力学:体内总水量和肌肉量减少、脂肪量 增加,使药物表观分布容积(Vd)增大,血浆清 除率(CL)降低因而使药物半衰期延长,影响药 物消除时间;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含量降低, 使结合型药物减少,游离型药物增加,抵达作用 部位药物浓度增加,引起药物过量;肾功减退, 肝血流减少和酶活性降低使药物消除率降低
23
3 老年人手术麻醉特点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循环系统主要并发症:循环抑制,充血性心衰,高血压及 心律紊乱
预防:使用较缓和麻醉药物,控制适宜的麻醉平面和及时 补充血容量
处理:心衰病人严格控制入液量,应用洋地黄增强心脏收 缩力,利尿剂减低心脏前后负荷,硝甘静滴控制血压,降 低外周血管阻力;麻醉期间高血压多因麻醉过浅及伤害性 刺激过强所致,加深麻醉或给予血管扩张药可控制;术中 心律紊乱多由于血压波动过剧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或通气不 良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或脏器牵拉等所致,应积极对 原发病因做处理,消除诱因后仍不恢复者,给予抗心律失 常药物
药效动力学:中枢神经有关受体的减少可能导致 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可以肯定:老年人对麻醉药物反应性增强、作用 时间延长,所以一般老年人用药应减少剂量
麻醉pptPPT课件(2024版)
.
10
• 2.麻醉后的评估 • (1)术中情况:麻醉方式、麻醉药种类和用量;
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量;术中有无局麻药的 全身中毒反应或呼吸抑制、呼吸骤停等异常情况发 生。
• (2)术后情况: • A生命体征: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血压、心率
和体温;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气道(人 工气道如气管导管)是否通畅,基本生理反射是否 存在;感觉是否恢复;有无麻醉后并发症征象等。
.
8
• C既往史、麻醉史:包括手术类型、术中及术后情况、
麻醉方法、麻醉药种类等。
• D用药史:包括药名、计量、浓度方法、时间及用药后
不良反应;有无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过敏史等。
• E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无过敏性疾病及其他病史。 • 2)身体状况 • A局部:包括有无牙齿缺少或松动、是否安有义齿等。 • B全身:包括意识和精神状态、生命体征;有无营养不
16
全身麻醉
定义:将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肌肉注 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使中枢神经抑制 者称全身麻醉。
.
17
全身麻醉的分类
1.吸入麻醉 2.静脉麻醉 3.肌肉麻醉 4.直肠麻醉
.
18
全麻的诱导方法
1、静脉快速诱导:目前最常见诱导方 法 2、吸入麻醉诱导 3、保持自主呼吸的诱导 4、清醒插管后再用静脉快速诱导 5、其他
25
• 下颌、将其头后仰、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管;清除咽喉
部分泌物和异物,解除梗阻;对轻度喉头水肿者,可按 医嘱经静脉注射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对重者, 应配合医师立即行气管切开并护理。
• B 下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为气管导管扭折、导管斜面
过长致其紧贴于气管壁、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后阻塞气 管或支气管。轻者无明显症状,仅能在肺部听到啰音。 重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潮气量低、气道阻力增高、心 率增快和和血压降低等
老年ERCP病人麻醉管理护理课件
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顺利出院。
成功案例二
患者情况
麻醉管理
护理措施
结果
患者是一位78岁的老年女性, 因胆管癌接受ERCP治疗。
采用全身麻醉,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和血气分析,调整呼吸 机参数。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 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手术后,对患 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护理,包 括管道护理、营养支持、心理 护理等。
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恢复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
失败案例一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位85岁的老 年男性,因胰头癌接受 ERCP治疗。
麻醉管理
采用全身麻醉,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 析,调整呼吸机参数。
护理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 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手术后,对患者 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护理 ,包括管道护理、营养
评估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老年病人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进行评估,如血常规、肝肾功 能、电解质等。
评估心肺功能
对老年病人的心肺功能进行评 估,了解其心肺储备能力和对
麻醉的耐受能力。
麻醉药物选择
01
02
03
选择依据
根据老年病人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 如镇静药、镇痛药、肌松 药等。
药物剂量调整
根据老年病人的肝肾功能 和药物代谢特点,适当调 整麻醉药物的剂量。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部分老年人在术后可能出现认知功 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 力不集中等,可能与麻醉药物有关 。
02
老年ERCP病人麻 醉管理
麻醉前评估
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顺利出院。
成功案例二
患者情况
麻醉管理
护理措施
结果
患者是一位78岁的老年女性, 因胆管癌接受ERCP治疗。
采用全身麻醉,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和血气分析,调整呼吸 机参数。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 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手术后,对患 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护理,包 括管道护理、营养支持、心理 护理等。
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恢复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
失败案例一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位85岁的老 年男性,因胰头癌接受 ERCP治疗。
麻醉管理
采用全身麻醉,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 析,调整呼吸机参数。
护理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 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手术后,对患者 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护理 ,包括管道护理、营养
评估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老年病人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进行评估,如血常规、肝肾功 能、电解质等。
评估心肺功能
对老年病人的心肺功能进行评 估,了解其心肺储备能力和对
麻醉的耐受能力。
麻醉药物选择
01
02
03
选择依据
根据老年病人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 如镇静药、镇痛药、肌松 药等。
药物剂量调整
根据老年病人的肝肾功能 和药物代谢特点,适当调 整麻醉药物的剂量。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部分老年人在术后可能出现认知功 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 力不集中等,可能与麻醉药物有关 。
02
老年ERCP病人麻 醉管理
麻醉前评估
老年患者的麻醉 ppt课件
取的。
PPT课件
20
全身麻醉
现在全身麻醉已成为主导麻醉,全麻期间麻醉管理更为简
便和平稳。过去曾认为全麻对老年人意识及神经功能的扰乱
对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但研究表明采用阻滞麻醉与全身
麻醉对老年人术后转归影响并无明显不同。
PPT课件
21
全身麻醉--诱导
麻醉诱导
老年人麻醉诱导方法、药物种类和剂量应根据病人生理状
*1.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不稳定型或严
重心绞痛
*2.失代偿心衰及严重心律失常: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心
脏病伴明显的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而室率不 能控制
PPT课件
5
围术期心血管危险因素
中危(心源性死亡<5%)
*1、轻度心绞痛
*2、心肌梗死病史或Q波异常
*3、代偿性心衰或有心衰史
*4、糖尿病
15麻醉前用药老年患者对麻醉性镇痛药耐受性降低易发生呼吸抑制甚至循环抑制产生低血压对苯二氮卓类等镇静催眠药反应性也增高易因意识消失而产生呼吸抑制心动过缓者可予阿托品有明显心肌缺血病人为避免阿托品增加心率和心肌耗氧的不利作用可改用东莨菪碱16麻醉前用药许多患者服用抗高血压抗缺血性心肌病和心衰药物这些药物应该应用至手术日晨不应停药
*
* *
PPT课件
3MET 室内或室外散步
4MET 4km/h 步行200~500m 平路,作轻便家务如扫地、
洗碗等。
5MET 能上1、2层楼或登小山坡
8
代谢当量 MET (metabolic equivalent)
*6MET *7MET
6.5km/h,步行 短程小跑
*8MET
*9~10
从事较重家务如拖地板、搬家具
老年病人麻醉ppt课件
7、对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的通气反应减弱
6
(四)其他 1、肾重量减少约20%,功能性肾小球减少,肾血流
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减退 2、肝重量减少,肝血流也减少 3、体温调节机制减退,易致高热和低温
7
三、药代和药效的差别
(一)血浆蛋白结合减少 1、白蛋白含量减少,蛋白质量下降,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
5
(三)呼吸系统
1、肋骨、胸骨、肋软骨变性。胸廓弹性减少,呼吸肌减 弱,肺泡气体交换面积减少
2、解剖和生理死腔增加,肺实质弹性组织减少,肺顺应 性下降
3、肺活量(VC)减小,残余气量增加
4、FEV1下降 5、肺泡弹性回缩减退,通气/灌流不合,肺血流减少,
PaO2下降,75岁时下降至73±5mmHg 6、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反射
22
小结
1)决定手术的因素: ①急症或择期手术;②心脏危 险因素;③内科治疗或CABG史,需进一步检查 或治疗;④全身耐受情况;⑤手术危险性(范围 大小,时间长短及出血多少)
2)推迟手术的因素:①高危预测因素或伴有全身耐 受力差的中危预测因素的病人;②低危预测因素 +全身耐受力较极差的病人;③中危预测因素+全 身耐受力中等+高危手术的病人
下降 3、肺气肿、慢性肺阻塞性病(POCD)、呼吸困难和低
氧血症
15
(五)其他 1、血清肌酐和尿素氮上升,肾衰和电介质紊乱。 2、前列腺肥大、尿道失禁或潴留;阴道和尿道粘
膜萎缩 3、肝硬化、骨质松疏症、维生素B12缺乏症 4、眼老光、晶体混浊、视力减退、失明、听力减
退、耳聋
16
5、内分泌系统功能减退,血糖稳态破坏,甲状腺素产生 和释放下降。 肾素、醛固酮和睾酮减少,维生素D吸收和活力下 降,糖尿病、甲状腺机能紊乱、钠潴留、钾吸收增 加、骨质松疏、骨折和性功能减退
6
(四)其他 1、肾重量减少约20%,功能性肾小球减少,肾血流
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减退 2、肝重量减少,肝血流也减少 3、体温调节机制减退,易致高热和低温
7
三、药代和药效的差别
(一)血浆蛋白结合减少 1、白蛋白含量减少,蛋白质量下降,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
5
(三)呼吸系统
1、肋骨、胸骨、肋软骨变性。胸廓弹性减少,呼吸肌减 弱,肺泡气体交换面积减少
2、解剖和生理死腔增加,肺实质弹性组织减少,肺顺应 性下降
3、肺活量(VC)减小,残余气量增加
4、FEV1下降 5、肺泡弹性回缩减退,通气/灌流不合,肺血流减少,
PaO2下降,75岁时下降至73±5mmHg 6、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反射
22
小结
1)决定手术的因素: ①急症或择期手术;②心脏危 险因素;③内科治疗或CABG史,需进一步检查 或治疗;④全身耐受情况;⑤手术危险性(范围 大小,时间长短及出血多少)
2)推迟手术的因素:①高危预测因素或伴有全身耐 受力差的中危预测因素的病人;②低危预测因素 +全身耐受力较极差的病人;③中危预测因素+全 身耐受力中等+高危手术的病人
下降 3、肺气肿、慢性肺阻塞性病(POCD)、呼吸困难和低
氧血症
15
(五)其他 1、血清肌酐和尿素氮上升,肾衰和电介质紊乱。 2、前列腺肥大、尿道失禁或潴留;阴道和尿道粘
膜萎缩 3、肝硬化、骨质松疏症、维生素B12缺乏症 4、眼老光、晶体混浊、视力减退、失明、听力减
退、耳聋
16
5、内分泌系统功能减退,血糖稳态破坏,甲状腺素产生 和释放下降。 肾素、醛固酮和睾酮减少,维生素D吸收和活力下 降,糖尿病、甲状腺机能紊乱、钠潴留、钾吸收增 加、骨质松疏、骨折和性功能减退
老年病人的麻醉管理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疼痛。
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程度和老年病人的身 体状况,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 物等。
非药物治疗
采用物理治疗、按摩、针灸等 非药物治疗方法,缓解术后疼 痛。
预防性镇痛
在手术前或手术后给予预防性 镇痛药物,降低术后疼痛的发
生率和严重程度。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肺部感染
心血管事件
老年病人术后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应保持 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护理,必要时使 用抗生素治疗。
老年病人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应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情况。
深静脉血栓形成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病人术后长时间卧床容易形成深静脉 血栓,应鼓励早期活动,必要时使用抗凝 药物治疗。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 可能与麻醉药物、手术应激等因素有关, 应及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干预治疗。
常。
循环监测
监测血压、心率、心电 图等指标,及时发现和 处理循环系统的异常。
体温监测
肾功能监测
监测病人体温,避免低 温和高温对手术和病人
的影响。
监测尿量和肾功能指标, 及时发现和处理肾功能
异常。
04
特殊老年病人麻醉管理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
控制血压波动
评估心脏功能
麻醉前应对老年病人的心脏功能 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存在心肌缺 血、心律失常等病变。
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老年人术后恢复 较慢,容易出现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问题,需要加强术后护理和监测。
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药物对老年人神经功能的影响较 大,部分老年人在术后可能出现认知 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 等。
02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程度和老年病人的身 体状况,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 物等。
非药物治疗
采用物理治疗、按摩、针灸等 非药物治疗方法,缓解术后疼 痛。
预防性镇痛
在手术前或手术后给予预防性 镇痛药物,降低术后疼痛的发
生率和严重程度。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肺部感染
心血管事件
老年病人术后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应保持 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护理,必要时使 用抗生素治疗。
老年病人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应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情况。
深静脉血栓形成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病人术后长时间卧床容易形成深静脉 血栓,应鼓励早期活动,必要时使用抗凝 药物治疗。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 可能与麻醉药物、手术应激等因素有关, 应及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干预治疗。
常。
循环监测
监测血压、心率、心电 图等指标,及时发现和 处理循环系统的异常。
体温监测
肾功能监测
监测病人体温,避免低 温和高温对手术和病人
的影响。
监测尿量和肾功能指标, 及时发现和处理肾功能
异常。
04
特殊老年病人麻醉管理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
控制血压波动
评估心脏功能
麻醉前应对老年病人的心脏功能 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存在心肌缺 血、心律失常等病变。
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老年人术后恢复 较慢,容易出现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问题,需要加强术后护理和监测。
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药物对老年人神经功能的影响较 大,部分老年人在术后可能出现认知 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 等。
02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老年病人的麻醉 ppt课件
ppt课件
24
中枢神经系统评估和准备
1、神经异常,记忆减退,认知或智 力下降,运动障碍,感觉减退,自 主神经不平衡 2、精神障碍 3、巴金森病、抑郁症、老年痴呆和 谵妄
ppt课件 25
糖尿病病人评估和准备
积极控制血糖 空腹不易超过8小时 术中监测血糖 低血糖及时补充(1U:2~4g葡萄糖) 血糖超过14mmol/L,胰岛素5~10U静注
1.
2.
MET 静息时无不适
MET 自行穿衣、进食、 上厕所 MET 室内或室外散步 MET 4km/h 步行 200~500m 平路,作轻 便家务如揩灰、洗碗等
6. 7. 8.
MET 6.5km/h,步行
MET 短程小跑 MET 从事较重家务如拖地板、 搬家具
3. 4.
9~10 MET 参加保龄球、跳舞、中 度体育活动 10以上MET 参加游泳、网球、足球 等剧烈活动
围术期心血管高危因素
高危(心源性死亡>5%) 1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不 稳定型或严重心绞痛 2 、失代偿心衰及严重心律失常:重度房室传 导阻滞及心脏病伴明显的室性心律失常,室 上性心律失常而室率不能控制
ppt课件 28
中危(心源性死亡<5%)
1、轻度心绞痛
2、心肌梗死病史或Q波异常
第6步 中危病人有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衰病史、 糖尿病或肾衰病史,则应根据全身耐受情况评定: ①<4METs的全身情况较差的病人,应进一步检查, 如ECG运动试验和同位素测定,阴性者可行手术, 阳性者行冠脉造影和进一步内科治疗。②>4METs, 全身情况较好的病人,中危和低危病人可施行手 术,高危应进一步检查、评估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
小结
1)决定手术的因素: ①急症或择期手术;②心脏危 险因素;③内科治疗或CABG史,需进一步检查 或治疗;④全身耐受情况;⑤手术危险性(范围 大小,时间长短及出血多少)
2)推迟手术的因素:①高危预测因素或伴有全身耐 受力差的中危预测因素的病人;②低危预测因素 +全身耐受力较极差的病人;③中危预测因素+全 身耐受力中等+高危手术的病人
-
2
一、解剖和生理的特点
(一)神经系统 1、脑平均重量和神经原减少,神经原减少15%~50% 2、神经原缩小,密度减少30% 3、脑血流下降10%~20%,脑灌流减少,脑氧代谢下降 4、神经递质和受体减少 5、精神神经系统功能减退
-
3
(二)心血管和植物神经系统 1、心肌纤维化致弹性减退、心肌肥厚、心室舒张和
-
18
中危(心源性死亡<5%)
1、轻度心绞痛 2、心肌梗死病史或Q波异常 3、代偿性心衰或有心衰史 4、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 5、肾功能不全
-
19
低危(心源性死亡<1%)
1、高龄 2、ECG示左室肥大、左束支传导阻滞、ST-T异常 3、非窦性心律(房颤) 4、心脏功能差(不能上楼) 5、脑血管意外史 6、不能控制的高血压
-
20
手术危险性评估高危 Nhomakorabea中危
急症大手术
动脉内膜剥脱术
心脏瓣膜手术
头颈部手术
大血管手术
胸腔手术
长时间手术(>3h) 腹腔手术
大量失液和失血
大关节置换术
低危 内腔镜手术 白内障手术 乳房手术 电休克治疗 体表手术 前列腺活检
-
21
老年人麻醉、手术的危险,主要 与原发病的轻重,并存疾病的多少 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评估麻 醉和手术的风险程度时,一般均需 考虑病人、手术、麻醉三方面的危 险因素。
6、骨髓生成下降,T细胞功能减退,自身抗体增加,又 因营养和维生素摄入下降,发生贫血、自身免疫疾病
7、老年是癌肿发病最明显的危险因子
-
17
四、麻醉前评估
围术期心血管危险性评估
围术期心血管高危因素
高危(心源性死亡>5%)
1、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不稳定型或 严重心绞痛
2、失代偿心衰及严重心律失常: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 心脏病伴明显的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而室 率不能控制
-
11
三、与老年人相关的疾病
(一)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1、神经异常,记忆减退,认知或智力下降,运动障
碍,感觉减退,自主神经不平衡 2、精神障碍 ,帕金森病、抑郁症、老年痴呆和谵
妄
-
12
(二)植物神经系统异常 1、维持内环境稳态减弱、迟缓,压力受体反应减
弱,体温调节减退。 2、体位性低血压和昏厥,易发热、中暑或体温过
-
5
(三)呼吸系统
1、肋骨、胸骨、肋软骨变性。胸廓弹性减少,呼吸肌减 弱,肺泡气体交换面积减少
2、解剖和生理死腔增加,肺实质弹性组织减少,肺顺应 性下降
3、肺活量(VC)减小,残余气量增加
4、FEV1下降 5、肺泡弹性回缩减退,通气/灌流不合,肺血流减少,
PaO2下降,75岁时下降至73±5mmHg 6、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反射
低
-
13
(三)心血管系统异常 1、动脉弹性降低,收缩压剧增,左心室肥厚,
对β受体反应下降,窦房结自律性减退 2、高血压症、冠心病、充血性心衰以及房室传
导阻滞或其他心律失常
-
14
(四)呼吸系统异常 1、从鼻腔至终末枝气管变狭、硬化、肺泡弹性回缩减退、
肺实质变厚,PaO2下降,V/Q不合,低氧血症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对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敏感性
下降 3、肺气肿、慢性肺阻塞性病(POCD)、呼吸困难和低
氧血症
-
15
(五)其他 1、血清肌酐和尿素氮上升,肾衰和电介质紊乱。 2、前列腺肥大、尿道失禁或潴留;阴道和尿道粘
膜萎缩 3、肝硬化、骨质松疏症、维生素B12缺乏症 4、眼老光、晶体混浊、视力减退、失明、听力减
退、耳聋
-
16
5、内分泌系统功能减退,血糖稳态破坏,甲状腺素产生 和释放下降。 肾素、醛固酮和睾酮减少,维生素D吸收和活力下 降,糖尿病、甲状腺机能紊乱、钠潴留、钾吸收增 加、骨质松疏、骨折和性功能减退
7、对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的通气反应减弱
-
6
(四)其他 1、肾重量减少约20%,功能性肾小球减少,肾血流
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减退 2、肝重量减少,肝血流也减少 3、体温调节机制减退,易致高热和低温
-
7
三、药代和药效的差别
(一)血浆蛋白结合减少 1、白蛋白含量减少,蛋白质量下降,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
充盈减少、CO、SV、射血分数、氧输送(DO2) 等均减少 2、动脉硬化,血压升高 3、静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容量相对不足
-
4
4、动脉硬化尤其是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调节血 压、心率功能减退
5、窦房结功能减退 6、副交感神经系统张力、β受体反应下降 7、左房、肺血管充盈增加,引起肺充血。 8、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
9
(三)肝肾功能减退 1、肝、肾功能减退,30岁开始每年1% 2、肾血流下降伴肾小球功能减少,肾小球滤过
率60%,排空延迟 3、药物血浆浓度下降迟缓,半衰期延长
-
10
(四)中枢神经系统
1、神经原减少,脑血流和脑氧代谢下降 2、对麻醉药需要量减少 3、初始分布容量下降,镇痛药、巴比妥类用
量仅为40~50岁的70%
用时,能影响麻醉药与蛋白结合 2、与蛋白结合减少,导致游离药物水平上升,促进药物作
用于脑 3、老年人脑与血浆药物浓度差异比青年人小
-
8
(二)身体组成改变 1、骨骼肌减少,脂肪增加,血容量下降20%~30% 2、麻醉药进入血浆浓度老年人比青年高,脂溶性高药
物易潴留在脂肪内,排泄推迟,作用时间延长,半 衰期明显延长
-
23
五、麻醉处理原则及选择
高龄病人一般反应迟钝、应激能力较差,对中枢性 抑制药如全麻药、镇静药、催眠药及阿片类镇痛药均很 敏感,所以麻醉剂量均年轻病人为少。尽量使用生理干
老年病人麻醉
李学斌
-
1
前言
文献记载,在所有手术中约有20%的病 人年龄在60岁以上,而且60岁以上的病人中 有50%在死亡前经历过一次手术。为了提高 老年病人麻醉手术安全,麻醉科医生应熟悉 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理改变,清楚术前存在 的麻醉手术危险因素,评价机体的各重要系 统等器官的储备和应激能力,以及了解随增 龄所致的药效学和药代学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