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辩论赛全
人类命运共同体辩论辩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ad84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1.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作为正方辩手,我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前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首先,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共享着同样的资源和环境。
人类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无法独善其身。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是一个大家庭。
”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其次,人类面临着诸多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恐怖主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来解决。
正如尼尔斯·玻尔所说,“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下,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应对这些挑战,实现人类的共同福祉。
最后,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我们已经成为了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
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我们要学会共同生活,就像兄弟一样,否则我们将共同毁灭。
”只有意识到我们的命运是共同的,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
综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共同的选择,只有通过合作和共享,才能实现人类的美好未来。
反方辩手观点:作为反方辩手,我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现实中存在诸多障碍和挑战。
首先,各国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利益往往并不一致。
正如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所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
”只有解决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
其次,历史上的种种冲突和战争也表明了人类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和矛盾。
正如尼采所说,“人类是一根绳索,才有精神上的高度。
”只有通过竞争和对抗,才能实现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最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文化同质化、资源失衡等问题。
只有保护各国的独特性和利益,才能实现真正的多元共存。
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不可能实现的理想](https://img.taocdn.com/s3/m/224677e69b89680203d825e5.png)
本资料由辩论中国网收集制作———————————————————————辩题:《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正方)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反方) 正方:南京大学 反方:台湾大学 主办:新加坡广播局 时间:1990年8月 主 席:各位观众,各位来宾,晚上好!欢迎观赏1990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大决赛!在前六场初赛中,六支参赛队伍的唇枪舌剑相信已经给大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今天进入决赛的这两支参赛队伍的表现会是怎样呢?鹿死谁手,再过一个小时就会分晓了。
今天晚上我们非常荣幸地能够邀请到我国第二副总理王鼎昌先生出席这场盛会,并为我们主持颁奖仪式(掌声)我们也请了广播局主席张宗光博士、大华银行集团主席黄祖耀先生、国会议员及许多嘉宾,前来观赏今天晚上的辩论。
(掌声) 大家对辩论的规则已经了如指掌,我想在此不加重复。
让我宣布:1990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大决赛正式开始。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今天晚上的八位参赛代表。
今天晚上的对垒队伍是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
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的代表。
第一位同学是钱竹梅同学,钱同学是大地海洋系三年级学生;第二位是姜红卫同学,姜同学是法律系第二学位第一年级学生;第三位是陈勤同学,陈同学是文献情报系三年级学生;最后一位是高源同学,高同学是哲学系第三年级的研究生。
(掌声) 在我左手边的是台湾大学的代表。
第一位是王文华同学,王同学是外国语文学系四年级学生;第二位是王郁琦同学,王同学是法律系三年级学生;第三位是萧振寰同学,萧同学是政研所二年级学生;最后一位是王菲菲同学,王同学是心理学系四年级学生。
(掌声) 现在让我为大家介绍今天晚上的评判团。
第一位是郭振羽博士,郭博士是国大社会学系副教授;第二位是黄锦西先生,黄先生是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总经理;第三位是谢雪华女士,谢女士是公司商行注册局局长;第四位是欧进福博士,欧博士是国大经济和统计系高级讲师;第五位是我们的常任评判许廷芳律师。
世界和平的辩论辩题
![世界和平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cac7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1.png)
世界和平的辩论辩题正方,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和平,就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逊曾经说过,“和平不仅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需要。
”只有和平,才能够保障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其次,和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保障。
在和平的环境下,各国可以进行合作,促进贸易往来,共同发展经济。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所说,“和平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发展的动力。
”最后,和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人类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文明交流和互相学习,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
因此,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反方,世界和平固然重要,但是现实情况却并非总是如此。
在当今世界,各种冲突和战争依然存在,世界和平并非那么容易实现。
首先,各国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地缘政治竞争,这使得世界和平的实现充满了挑战。
就像英国政治家丘吉尔所说,“和平不仅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
”其次,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的崛起,也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恐怖袭击和极端思想的传播,使得世界各地的安全形势都面临着严峻挑战。
最后,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也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不确定性。
因此,虽然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但是实现起来却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综上所述,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但是实现起来却充满了挑战。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合作与谅解,寻求实现世界和平的途径。
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所说,“和平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实现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和平共处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和平共处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9b7a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2.png)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和平共处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全球和平共处。
全球和平共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行全球和平共处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现实需要。
正如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否则我们就会一起毁灭。
”全球和平共处不仅可以避免战争的发生,还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共赢。
例如,联合国成立以来,通过各种国际合作机制,成功解决了许多国际争端,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因此,实行全球和平共处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选择。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全球和平共处。
全球和平共处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各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利益诉求,很难达到真正的共处。
同时,一些国家存在着霸权主义的倾向,他们试图通过强权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与全球和平共处的理念相悖。
正如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说过,“和平不是没有战争,而是没有压迫。
”因此,实行全球和平共处需要各国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对待,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
另外,全球和平共处也可能导致一些国家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是不利的。
因此,不应该一味追求全球和平共处,而应该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寻求更加灵活和务实的合作方式。
综上所述,全球和平共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我们应该既要追求和平,又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和利益诉求。
只有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全球和平共处。
人类命运共同体辩论辩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5424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9.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辩论辩题正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的利益所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利益已经紧密相连,无论是经济、环境、安全等方面都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我们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全世界的劳动人民联合起来!”全人类都应当享有和平、稳定、繁荣的权利,而这些都需要各国共同合作来实现。
例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疾病传播等问题都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来解决。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所有问题,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够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正如乔治·奥威尔所说,“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反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存在很多障碍和困难,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文化差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易事。
同时,一味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能会导致国家主权受损,甚至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
首先,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各国在资源分配、地缘政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放弃部分国家利益,这是很难实现的。
同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合作的困难,例如在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其次,过度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能会导致国家主权受损。
国家主权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一味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能会导致国家主权受到侵犯。
同时,过度的国际合作也可能会导致国家失去自主权,甚至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
总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
同时,我们也应当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应一味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忽视国家主权和国际关系中的现实问题。
只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https://img.taocdn.com/s3/m/ef841c345a8102d276a22fef.png)
正方:人类和平共处是能实现的理想·观点: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的和平共处是与战争相对立的。
·论述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根据联合国文件,人类的和平共处是指国家、民族、集团之间不使用武力地平安相处。
说这个理想可能实现,是指一种发展的趋势,亦即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化为现实。
反方必须论证的是不可能性,亦即这一理想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从未有实现的任何征兆,战争从来就不可以被根除。
·查找相关资料:1.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原始先民们生活在一片没有战争的“净土”上。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并不存在自相残杀的烽火狼烟。
战争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阶段性的产物。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人类从和平共处的母胎中诞生,就有可能重返和平的乐园。
2.当人类的脚印踏入血雨腥风的战争门槛之后,大小战祸史不绝书。
然而,局部的、较长时间的和睦相处古已有之。
俗话说“见微知著”,由此我们看到了人类和平共处这一理想实现的可能性。
因为不可能实现的事物从来不可能出现,哪怕是蛛丝马迹。
当局部的和平连为一体时,这就是人类和平共处的大同世界。
3.当前的缓和趋势表明了这种可能性。
当人类从部落冲突走到世界大战时,当氢弹、二元毒气弹取代了长矛弓箭时,战争这把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唤起了亿万人空前的和平愿望,并日益转化为遏止战争的现实力量。
当年在广岛扔下原子弹的美军少校鲍勃?伊瑟莱,一生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在悔恨与自责中抑郁而死。
“巷巷蒸民,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如足如手,为宾为友,生之何恩?杀之何咎?”当今世界东西缓和裁军,南北合作对话。
“捍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未来”,成了众望所归的主题。
4.1986年新春,伴随着世界和平年的钟声,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先生提醒我们:“今天人类正处在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往和平,另一条路通往自我毁灭。
”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的话,唯一的道路就是和平共处。
这是可能的,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
是否应该实行世界和平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世界和平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6a50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6.png)
是否应该实行世界和平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世界和平。
首先,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
作为一个文明社会,我们应该努力促进世界和平,让每个人都能够生活在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中。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经说过,“和平不仅是一个目标,而且是一种方法。
”这句话表达了世界和平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其次,世界和平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
在和平的环境下,国家能够更好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相反,如果世界充满战争和冲突,国家将陷入动荡和不稳定的局面,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实行世界和平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最后,世界和平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也至关重要。
战争和冲突不仅会破坏人类社会的和谐,还会对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所说,“和平是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前提。
”因此,实行世界和平是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举措。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世界和平。
首先,世界和平只是一个理想,现实中很难实现。
人类社会存在着种种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世界和平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正如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所说,“人类的本性是自私和残暴的,因此世界和平只是一种幻想。
”这句话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其次,世界和平可能会导致国家软弱和失去竞争力。
在国际关系中,强大的国家往往会通过战争和冲突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利益。
如果所有国家都实行世界和平,那么强大国家的优势将被削弱,导致全球力量对比的失衡。
因此,世界和平可能会削弱国家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
最后,世界和平可能会导致人类社会的停滞和倒退。
在历史上,战争和冲突往往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战争是世界历史的推动者。
”虽然战争带来了破坏和伤害,但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实行世界和平可能会让人类社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人类共同利益、国家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国际关系的竞争性来看,世界和平都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2023辩论赛辩题
![2023辩论赛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5b802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5.png)
2023辩论赛辩题2023辩论赛辩题(篇1)网恋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恋不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络爱情是真正的爱情网络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网络影响人际关系网络不影响人际关系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弊大于利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现代社会女人更需要关怀现代社会男人更需要关怀效率必然牺牲平等效率不一定牺牲平等哭比笑难笑比哭难去向哪里比与谁同行更重要与谁同行比去向哪里更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更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更重要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知难行易知易行难治愚比治贫更重要治贫比治愚更重要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另辟蹊径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中小学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成才中小学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学生成才中庸之道应该提倡中庸之道不应提倡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自动售套机进入校园利大于弊自动售套机进入校园弊大于利2023辩论赛辩题(篇2)纪律会促进个性的发展纪律会限制个性的发展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留学生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实行学分制利大于弊实行学分制弊大于利网恋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恋不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络影响人际关系网络不影响人际关系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效率必然牺牲平等效率不一定牺牲平等哭比笑难笑比哭难选美活动利大于弊选美活动弊大于利一所学校的社会地位如何关键在领导一所学校的社会地位如何关键在学生应当鼓励“新新人类”作家应当批判“新新人类”作家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愚公应该移山愚公应该搬家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更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更重要治愚比治贫更重要治贫比治愚更重要中学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成才中学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学生成才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2023辩论赛辩题(篇3)1.人性本善——人性本恶2.善意的谎言——讲诚信3.成功的关键是努力还是机遇4.正方: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5.正方:安乐死应该合法化反方: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6.正方: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反方: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8.正方: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反方: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9.正方:治愚比治贫更重要反方:治贫比治愚更重要10.正方:愚公应该移山反方:愚公应该搬家2023辩论赛辩题(篇4)正方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强正方反方网络使人际关系隔离网络能拉近人际关系生存更重要尊严更重要见义勇为要奋不顾身见义勇为要量力而为现代企业应该以诚信为先现代企业应该以盈利为先收入的差别能体现人才价值收入的差别不能体现人才价值传播中国酒文化应该靠酒香传播中国酒文化应该靠吆喝构建和谐社会是依靠个人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是依靠社会制度超女现象是文化繁荣的表现超女现象不是文化繁荣的表现爱情在于天长地久爱情在于曾经拥有做大河里的小鱼做小河里的大鱼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应以道德建设为主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应以纪律约束为主学风建设应以人格提升为主要目标学风建设应以成绩提高为主要目标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人为自己活着快乐2023辩论赛辩题(篇5)1.正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反方:总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2.正方:好心总会有好报反方:好心未必有好报3.正方:响鼓无需重槌敲反方:响鼓也需重槌敲4.正方:清官难断家务事反方:清官好断家务事5.正方:事实胜于雄辩反方:事实未必胜于雄辩6.正方:少年识得愁滋味反方:少年不识愁滋味7.正方:身正不怕影子歪反方:身正也怕影子歪8.正方:有志者事竞成反方:有志者事未必成9.正方:万事开头难反方:万事中间难10.正方:旁观者清反方:旁观者未必清11.正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反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12.正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统一反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13.正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14.正方:知难行易反方:知易行难15.正方:各国政府应该全面禁烟反方:各国政府不应该全面禁烟16.正方:国际网络应该受管制反方:国际网络不应该受管制17.正方:真理越辩越明反方:真理不会越辩越明18.正方:网络使人更亲近反方:网络使人更疏远19.正方:成功的作品应该拍续集反方:成功的作品不应该拍续集20.正方:电脑必将取代书本反方:电脑不会取代书本21.正方: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反方: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弊大于利22.正方:都市化有利于人类发展反方:都市化不利于人类发展23.正方: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更重要反方: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24.正方:美是客观存在反方:美是主观感受25.正方: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反方:青春偶像崇拜弊大于利26.正方:先成家后立业反方:先立业后成家27.正方:爱情是自私的反方:爱情是无私的28.正方:夜晚对人类利大于弊反方:夜晚对人类弊大于利29.正方:人类将毁于科技反方: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30.正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反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能并行31.正方:现代社会男人更累反方:现代社会女人更累32.正方:西部开发引知更重要反方:西部开发引资更重要33.正方: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反方: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34.正方:电视征婚利大于弊(女队)反方:电视征婚弊大于利(男队)35.正方:物价上涨的总趋势是可以抑制的反方:物价上涨的总趋势是不可以抑制的36.正方:进口高档消费品利大于弊反方:进口高档消费品弊大于利37.正方:北京市乘车难的原因是人多车少反方:北京市乘车难的原因不是人多车少38.正方:金钱的作用越来越大是一种进步反方:金钱的作用越来越大不是一种进步39.正方:中国体育的发展应走竞技体育之路反方:中国体育的发展应走全民体育之路40.正方:就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方:就文化而言并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辩论赛全稿)[整理]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辩论赛全稿)[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28cce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0.png)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辩论赛全稿)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1990亚洲大专辩论会大决赛辩词)辩题:《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正方)《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反方)正方:南京大学反方:台湾大学主办:新加坡广播局时间:1990年8月正方:谢谢主席,谢谢各位。
开宗明义,本方的立场是: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的和平共处是与战争相对立的。
根据联合国文件,人类的和平共处是指国家、民族、集团之间不使用武力地平安相处。
说这个理想可能实现,是指一种发展的趋势,亦即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化为现实。
反方必须论证的是不可能性,亦即这一理想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从未有实现的任何征兆,战争从来就不可以被根除。
人类和平共处的理想可能实现,基于以下的理由:第一,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原始先民们生活在一片没有战争的“净土”上。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并不存在自相残杀的烽火狼烟。
战争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阶段性的产物。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人类从和平共处的母胎中诞生,就有可能重返和平的乐园。
第二,当人类的脚印踏入血雨腥风的战争门槛之后,大小战祸史不绝书。
然而,局部的、较长时间的和睦相处古已有之。
俗话说“见微知著”,由此我们看到了人类和平共处这一理想实现的可能性。
因为不可能实现的事物从来不可能出现,哪怕是蛛丝马迹。
当局部的和平连为一体时,这就是人类和平共处的大同世界。
第三,当前的缓和趋势表明了这种可能性。
当人类从部落冲突走到世界大战时,当氢弹、二元毒气弹取代了长矛弓箭时,战争这把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唤起了亿万人空前的和平愿望,并日益转化为遏止战争的现实力量。
当年在广岛扔下原子弹的美军少校鲍勃?伊瑟莱,一生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在悔恨与自责中抑郁而死。
“巷巷蒸民,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如足如手,为宾为友,生之何恩?杀之何咎?”当今世界东西缓和裁军,南北合作对话。
“捍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未来”,成了众望所归的主题。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0ac5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7.png)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正方,认为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类已经历了太多的战争,我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和平的相处方式,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和发展。
其次,和平共处并不是一种幻想,而是可以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和平共处的国际机制、加强文化交流等方式来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推动和平共处的实现。
最后,实现人类和平共处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尊重不同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从而为实现和平共处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因此,我坚信,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正方,认为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首先,和平共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了各国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平共处已经成为了各国之间相互理解和合作的必要前提。
其次,和平共处是各国之间的共同目标。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来保障自身的发展。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和平共处的实现。
最后,实现和平共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从而增进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平共处的国际机制,从而为实现和平共处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坚信,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
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正方,认为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首先,和平共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已经走过了太多的战争和冲突,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破坏性和危害性。
经典辩论题
![经典辩论题](https://img.taocdn.com/s3/m/ae0464f3f90f76c661371ad4.png)
正方反方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便利器具便利便利器具不便利发掘人才需要考试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民族技艺应该保密民族技艺不应该保密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杜绝盗版,消费者扮演比政府更重要的角色杜绝盗版,政府扮演比消费者更重要的角色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弊大于利留学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强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强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相处容易相爱难相爱容易相处难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利大于弊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弊大于利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利大于弊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弊大于利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送子女进名校,弊大于利避免人才外流,是政府的责任避免人才外流,不是政府的责任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天灾比人祸更可怕人祸比天灾更可怕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相爱难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远亲新闻自由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新闻自由不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全球化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全球化不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性教育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不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是科学教育性教育是道德教育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博彩事业的兴旺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博彩事业的兴旺不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教育应注重人格培训多于知识培训教育应注重知识培训多于人格培训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利大于弊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更有贡献劳力者比劳心者对社会更有贡献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强权胜于公理公理胜于强权大学私营化的利大于弊大学私营化的弊大于利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以暴制暴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以暴制暴不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重奖大学新生利大于弊重奖大学新生弊大于利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电子商务将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电子商务不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仁者无敌仁者未必无敌乱世应用重典乱世不应用重典人的功利色彩增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人的功利色彩增强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文才比口才更重要口才比文才更重要同性恋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同性恋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需要向企业输血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需要向企业输血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酒乡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吆喝”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保护弱者不是社会的倒退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善心是真善善行是真善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用和平手段可以遏止恐怖主义用和平手段不能遏止恐怖主义情在理先理在情先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大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大钱是万恶之源钱不是万恶之源美丽是福不是祸美丽是祸不是福功可以补过功不可以补过人类应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人类应限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比收费重要收费比管理重要当今世界合作高于竞争当今世界竞争高于合作强将手下无弱兵强将手下未必无弱兵在人生路上乘胜追击好在人生路上见好就收好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男性的努力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女性的努力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利大于弊“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弊大于利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辩论赛新形式利大于弊辩论赛新形式弊大于利不破不立不立不破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不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打工利大于弊大学生打工弊大于利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择”利大于弊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利大于弊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当代社会,“求博“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代社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今时代,应当提倡“干一行,爱一行”当今时代,应当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地方保护主义可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不可以克服电视征婚利大于弊电视征婚弊大于利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知识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人格对于西部开发应当知识优先对于西部开发应当资金优先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法律无情法律有情法治能消除腐败法治不能消除腐败高分是高能的体现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革新技术更重要革新思想更重要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利大于弊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机遇是成功的关键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纪律会促进个性的发展纪律会限制个性的发展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经济发展可以避免自然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不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留学生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利大于弊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弊大于利男女平等是可能实现的男女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逆境有利人才成长逆境不利人才成长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人为自己活着快乐人为别人活着快乐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儒家思想不能抵御西方歪风社会发展应重利轻义社会发展应重义轻利社会发展主要靠法制社会发展主要靠德制个人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社会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避免拜金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避免拜金主义生态危机可能毁灭人类生态危机不可能毁灭人类实行学分制利大于弊实行学分制弊大于利市场经济有利于道德发展市场经济不利于道德发展提倡购买国货有利于经济发展提倡购买国货不利于经济发展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外行能够管好内行外行不可能管好内行网恋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恋不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络爱情是真正的爱情网络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网络影响人际关系网络不影响人际关系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弊大于利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现代社会女人更需要关怀现代社会男人更需要关怀效率必然牺牲平等效率不一定牺牲平等哭比笑难笑比哭难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选美活动利大于弊选美活动弊大于利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烟草业对社会弊大于利一所学校的社会地位如何关键在领导一所学校的社会地位如何关键在学生医学的发展应有伦理界限医学的发展不应有伦理界限应当鼓励“新新人类”作家应当批判“新新人类”作家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愚公应该移山愚公应该搬家去向哪里比与谁同行更重要与谁同行比去向哪里更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更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更重要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知难行易知易行难治愚比治贫更重要治贫比治愚更重要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另辟蹊径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中小学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成才中小学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学生成才中庸之道应该提倡中庸之道不应提倡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自动售套机进入校园利大于弊自动售套机进入校园弊大于利上司和下属要保持距离才能树立权威上司和下属不用保持距离也能树立权威下属的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下属的能力通过教育也不能提高办公室政治也是办公室文化吗办公室政治不是办公室文化对部下应该严格要求对部下不应该严格要求对下级的成长应负起领导责任对下级的成长不用负起领导责任没有通过对话不能解决的事通过对话也有不能解决的事人生的成功在于努力人生的成功不在于努力事业高于家庭家庭高于事业企业也有必要为社区活动贡献力量企业没有必要为社区活动贡献力量应当100%接受顾客的要求不该100%接受顾客的要求工作时间应该禁烟工作时间不该禁烟赌场对澳门经济发展利多弊少赌场对澳门经济发展弊多利少上网有利学习上网对学习无利安乐死应合法化安乐死不应合法化中学生不应做兼职中学生应该做兼职网络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网络发展不会影响人际关系研究生招生单位可以办辅导班研究生招生单位不可以办辅导班人要讲究外表美人不要讲究外表美友情比爱情更重要爱情比友情更重要人性化管理更能促进企业发展制度化管理更能促进企业发展我不平凡,我很重要我很平凡,我不重要军队是为和平存在军队是为战争存在悬赏举报利比弊大悬赏举报弊比利大大批球员出国踢球利大于弊大批球员出国踢球弊大于利市场经济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市场经济不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克隆” 技术对人类是福音“克隆”技术对人类不是福音在中国发展私人小汽车利大于弊在中国发展私人小汽车弊大于利发行社会福利彩票利大于弊发行社会福利彩票弊大于利中国甲A电脑游戏软件应当让国外开发中国甲A电脑游戏软件不应当让国外开发大量引进外国影视片利大于弊大量引进外国影视片弊大于利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现代化教育培养的应主要是专才现代化教育培养的应主要是通才社会公德建设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社会公德建设主要依靠教育手段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能够统一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不能够统一我国要先治贫,再治愚我国要先治愚,再治贫学生寝室电脑不应该提倡学生寝室电脑应该提倡“假货专卖”有利于“打假”“假货专卖”不利于“打假”大学教育应该严进宽出大学教育应该宽进严出电脑智力最终会超过人类电脑智力最终不会超过人类各国政府应该全面裁军各国政府不应该全面裁军“伯乐相马”应该提倡“伯乐相马”不应该提倡进入国际互联网络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进入国际互联网络对民族文化发展弊大于利南北经济差距扩大不可避免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可以避免法制文明优于伦理文明伦理文明优于法制文明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青少年素质的教育主要靠教育社会的发展将导致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发展将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出国热”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出国热”不利于中国的发展设置高额奖学金对大学生的成长利大于弊设置高额奖学金对大学生的成长弊大于利电脑时代会导致人际情感的隔离电脑时代不会导致人际情感的隔离身教重于言教言教重于身教公平比效率更重要效率比公平更重要爱表现是自己的优点爱表现是自己的缺点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促进人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抑制人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必然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不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土文化将构成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的主流西方文化将构成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的主流体育商业化利大于弊体育商业化弊大于利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会使人们距离更近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会使人们距离更远全人类和平共处是有可能实现的理想全人类和平共处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不同文化的融合是21世纪世界文化格局的主潮流不同文化的对垒是21世纪世界文化格局的主潮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经济应优先于环境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环境保护应优先于发展经济高校扩招有利于拉动社会消费高校扩招不利于拉动社会消费放开城市户口利大于弊放开城市户口弊大于利独身子女的成长教育优于多子女独身子女的成长教育不优于多子女全球化趋势中的文化发展将淡化民族化特色全球化趋势中的文化发展将强化民族化特色经济发展主要靠人才经济发展主要靠钱财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阵地在课堂内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阵地在课堂外社会正气的弘扬取决于个人正气的伸张个人正气的伸张取决于社会正气的弘扬学习压力大有利于学生成才学习压力大不利于学生成才。
正能量的辩论赛辩题
![正能量的辩论赛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5f2c4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9.png)
正方——反方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便利器具便利——便利器具不便利发掘人才需要考试——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民族技艺应该保密——民族技艺不应该保密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杜绝盗版,消费者扮演比政府更重要的角色—-杜绝盗版,政府扮演比消费者更重要的角色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弊大于利留学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强——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强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相处容易相爱难—-相爱容易相处难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利大于弊—-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弊大于利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利大于弊——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弊大于利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送子女进名校,弊大于利避免人才外流,是政府的责任——避免人才外流,不是政府的责任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天灾比人祸更可怕——人祸比天灾更可怕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相爱难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远亲新闻自由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一一新闻自由不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全球化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全球化不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性教育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不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是科学教育——性教育是道德教育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博彩事业的兴旺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博彩事业的兴旺不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教育应注重人格培训多于知识培训——教育应注重知识培训多于人格培训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利大于弊——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更有贡献——劳力者比劳心者对社会更有贡献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强权胜于公理——公理胜于强权大学私营化的利大于弊——大学私营化的弊大于利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以暴制暴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以暴制暴不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重奖大学新生利大于弊—-重奖大学新生弊大于利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电子商务将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电子商务不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仁者无敌——仁者未必无敌乱世应用重典——乱世不应用重典人的功利色彩增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人的功利色彩增强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文才比口才更重要——口才比文才更重要同性恋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同性恋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需要向企业输血——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需要向企业输血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酒乡——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吆喝”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保护弱者不是社会的倒退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善心是真善——善行是真善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用和平手段可以遏止恐怖主义——用和平手段不能遏止恐怖主义情在理先——理在情先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大——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大钱是万恶之源——钱不是万恶之源美丽是福不是祸——美丽是祸不是福功可以补过——功不可以补过人类应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人类应限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比收费重要——收费比管理重要当今世界合作高于竞争——当今世界竞争高于合作强将手下无弱兵——强将手下未必无弱兵在人生路上乘胜追击好——在人生路上见好就收好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男性的努力——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女性的努力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利大于弊——“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弊大于利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辩论赛新形式利大于弊——辩论赛新形式弊大于利不破不立——不立不破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不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打工利大于弊——大学生打工弊大于利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择”利大于弊——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利大于弊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当代社会,“求博“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代社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今时代,应当提倡“干一行,爱一行”——当今时代,应当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地方保护主义可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不可以克服电视征婚利大于弊——电视征婚弊大于利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知识——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人格对于西部开发应当知识优先—-对于西部开发应当资金优先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法律无情—-法律有情法治能消除腐败—-法治不能消除腐败高分是高能的体现——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革新技术更重要--革新思想更重要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利大于弊--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机遇是成功的关键--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纪律会促进个性的发展—-纪律会限制个性的发展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经济发展可以避免自然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不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类们川刷杰睑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留学生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一-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利大于弊——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弊大于利男女平等是可能实现的-男女乎等是不可能实现的逆境有利人才成长——逆境不利人才成长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人为自己活着快乐——人为别人活着快乐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儒家思想不能抵御西方歪风社会发展应重利轻义——社会发展应重义轻利社会发展主要靠法制——社会发展主要靠德制个人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社会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269ed1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3.png)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是反方一辩。
首先,我想说的是,人类和平共处的确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我们不能忽视现实。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国家、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这些差异会导致冲突和分歧。
因此,实现人类和平共处并不容易。
其次,我们需要看到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博弈,而不是道德高地。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如果没有利益交换和平衡,和平共处只是空话。
而且,有些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会采取霸权主义和侵略行为,这样的国家如何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最后,我们需要承认,人类和平共处并不等同于没有战争和冲突。
即使在和平时期,各国之间也会存在各种摩擦和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如何化解矛盾、增强信任、建立合作关系,而不是空谈和平共处。
反方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是反方二辩。
我认为,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太多,我们需要更加务实地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人类和平共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实现。
比如,通过建立国际组织和机制,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文化交流和理解等等。
这些都是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条件。
其次,我们需要看到,和平共处并不等同于放弃自己的利益和原则。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这是正常的。
但是,我们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分歧,而不是采取强制手段来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和平共处。
最后,我们需要看到,实现和平共处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实现和平共处,只有通过各国的合作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共处。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世界和平的实现。
反方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是反方三辩。
我认为,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在现实中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和障碍,使得实现和平共处变得非常困难。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和平共处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
是否应该推动全球和平作为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动全球和平作为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c4a0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0.png)
是否应该推动全球和平作为辩论辩题?正方观点:作为正方辩手,我认为应该推动全球和平作为辩题。
首先,全球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是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
毕竟,没有和平就没有稳定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经说过,“和平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方式。
”推动全球和平不仅有利于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也有利于解决世界上的许多问题,比如贫困、疾病和环境污染等。
其次,推动全球和平有利于减少战争和冲突,避免无辜人民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无数的破坏,这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因此,推动全球和平可以有效地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正如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战争是一种可怕的事情,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它的发生。
”。
最后,推动全球和平有利于促进文明交流和共同发展。
在和平的环境下,各国可以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所说,“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因此,推动全球和平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反方观点:作为反方辩手,我认为不应该将全球和平作为辩题。
首先,全球和平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但实现起来却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要想实现全球和平需要各国之间的长期努力和妥协,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其次,推动全球和平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失去自身的利益和主权。
有些国家可能会认为全球和平的推动是一种对其国家利益的侵犯,从而采取反对的立场。
例如,美国历任总统都曾在演讲中提到,“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美国的利益,而不是全球和平。
”因此,推动全球和平可能会引发一些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而适得其反。
最后,推动全球和平可能会成为一种口号化的行为,缺乏实际的行动和效果。
在当今世界,各种国际组织和机构都在倡导和平,但实际上战争和冲突依然存在。
校园辩论赛题目大全
![校园辩论赛题目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8572bb4c5da50e2524d7fae.png)
校园辩论赛题目大全正孩子应该把心里话告诉父母反孩子不应该把心里话告诉父母正强将手下无弱兵反强将未必手下无弱兵正中国应该立国服(服:服装)反中国不应该立国服正道德追求和金钱追求可以统一(3)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
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
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反道德追求和金钱追求不能统一正个性需要刻意追求反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网络实名制利大于弊网络实名制弊大于利中学生应不应该上网/使用手机.开卷是否有益2.读经典名著好还是读小说好当然,在辩论中也才发现自己许多的不足,这也给了我一个提升的机会。
首先是语言组织能力有待加强,在辩论紧张氛围中尤其容易感觉到语言不够流利,即使再有论据也觉得没什么优势。
另外就是逻辑思辩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每一次回答问题抑惑是提出问题都是进行逻辑思辩的过程,只有保持清晰的逻辑思维,才可以在辩论中处于不败之地。
我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
3.学生应不应该追求个性4.学生之间该不该比5.应不应该分优等班和差班6.学生该不该见义勇为7.学生是否该为正义献身8.学习为了考试还是为了获取知识9.差生是否该受到歧视10.班干部可不可以盛气凌人11.班干部是否该用严格管理每个同学的方法来建立威信15.对于犯错误的同学要不要给他留面子16.因有事而不完成作业是否情有可原17.对老师可不可以有善意的谎言18.学生该不该带饰物历史辩论会:秦始皇是过大与功,还是功大与过?一、中学生是否应该追求时尚二、上网对中学生是利多还是多三、是否允许同学在学校小卖部买零食饮料四、担任班中职务是否会影响学习情况五、是否应该遵照市教委规定(建议)不使用2本或2本以上的教科书第二,对方推理过度,将我方的观点演绎成美的主观感受是任意标准的,甚至是没有标准的。
这是对我方观点的误读。
我方再次需要澄清的是: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人类和谐共处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辩论稿
![人类和谐共处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辩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ddb593dd6f1aff00bed51eab.png)
人类和谐共处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谢谢:对方辩友把和谐的对立面仅仅定义为,这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是不是有些片面呢。
而且言词激烈,只针对这一问题不放,这是不是一种悲观主义者呢,按照反方观点,人类和谐共处的理想,在过去、现在、将来一直没有实现过了?反方误解了和谐共处,所谓的和谐共处是指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都能和睦协调,其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
反方所说的都是片面的,难道我们认为打个喷嚏就是感冒么?难道我们没有看到上到通过人类的探索,天宫一号的和谐之旅么?难道我们没有看到08奥运世界上人类和谐竞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呼声愈来愈高么,反面请问,对方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现在要建立的是什么社会,和谐社会!请问对方便于辩友,建立什么社区,心系于民,服务百姓的和谐社区啊,同事们!我方认为,人类和谐共处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基于以下理由:一、,和谐是世界的本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类和谐的理想将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转化为现实,难道我们的理想从过去、现在、将来从未实现过么,家庭内部的和谐共处,单位同事的和谐相处,中国有句古语叫“和为贵”,和气生财,那。
例如:有一个未知数X,怎么知道它是多少呢?我们都知道要解方程。
方程在哪里?方程就在和谐当中。
和谐也是制约的条件,有一个未知数就有一个制约的条件,有两个未知数就有两个制约的条件,形成一个方程组,然后去解方程。
一个人,一件事物,不管是大,还是小,也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不管是聪明,还是愚昧,这些外在的形式毫无影响,他们一律都是和谐的。
似想,如果你的五观缺少一个鼻子,长的不和谐,那你长的再漂亮也,那也只能孤芳自赏了?二、为什么要和谐相处?我们生活在共同的社会环境中,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们必然也必须要面对的。
人是群居的动物,从古至今,事实证明人只有充分的分工协作才能更好的生存,更好的改善生活,更好的发展文明。
正方总结陈词:论题: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
![正方总结陈词:论题: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https://img.taocdn.com/s3/m/fb1932f8aef8941ea76e0525.png)
论题:人类和平共处是否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正方观点: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正方四辩手总结陈词(发言时间:4分钟)谢谢主席。
首先,我想重申我方观点,我方认为,人类的和平共处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
而我方主要论证的是其可能性。
也就是说,尽管可能要花100年,2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这个理想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人类和平共处的理想可能实现,基于以下的理由:一、当今世界人类和平意识空前高涨,从50年代11亿人的和平签名运动,到80年代欧洲350万人手拉手的和平大进军,从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到1986年的世界和平年,争取和平,遏止战争已成为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世界潮流。
妇孺皆知的诺贝尔和平奖,从1901年设立至今,共有113位个人及集体获得该奖项,涉及40多个国家,地区及机构。
这充分表明追求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目标。
世界各国也在朝着和平发展的方向不断努力,长此以往,世界和平一定能够实现。
刚才反方辩友不断提到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殊不知,人们正是出于你们这种对战争忧虑,才不断地想方设法遏制战争的爆发,从而推进了世界的和平进程。
二、其次,我们已经看到,中、印、缅首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逐步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在众多国际多边条约及文献中已有所体现。
可见世界和平共处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以“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成功和平解决中日东海问题。
邓小平同志的这一办法,为世界各国解决争端提供了新的和平的方式,可见,各国间的各种争端,其实都能找到和平的解决方式,而非使用武力。
三、另外,和平与发展以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题,所有国际事务无不围绕这两个主题。
和平与发展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须的前提。
设想,如果当初中国使用武力收回香港,香港能有今天的繁荣吗?在过去的600年间,瑞士从未发生过战争,因此它的经济发展在欧洲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
对方辩友还提到了贫富差异等问题,但实际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多得多,第三世界过逐渐崛起,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逐渐减小着和发动国家间的差距,这使得第三世界过对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形成一股牵制的力量,有效防止了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的产生。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性和平共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性和平共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4302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8.png)
是否应该实行全球性和平共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全球性和平共处。
全球性和平共处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实行全球性和平共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
首先,全球性和平共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冲突和战争可能会对全球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通过实行全球性和平共处,可以有效避免国际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其次,全球性和平共处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
只有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各国才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正如印度著名领袖甘地所说,“和平不仅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手段。
”实行全球性和平共处可以实现国际社会的共赢,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全球性和平共处。
全球性和平共处虽然是一个理想目标,但实际上很难实现。
首先,各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利益分歧和地缘政治竞争,实行全球性和平共处可能会受到各种挑战和阻碍。
其次,全球性和平共处可能会导致国家主权受到侵犯,甚至导致国家利益受损。
例如,苏联时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虽然号称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但实际上是为了扩大苏联的影响力。
因此,实行全球性和平共处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受到不公正对待。
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所说,“和平共处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现实中很难实现。
”因此,不应该盲目追求全球性和平共处,而应该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寻求更加实际可行的国际合作方式。
综上所述,虽然全球性和平共处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但实际上很难实现。
因此,我们应该在追求和平共处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寻求更加实际可行的国际合作方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论辩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db8d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f.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论辩题正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所在,是我们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的唯一出路。
只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才能实现全球和平、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首先,人类面临着诸多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传染病等,这些问题无国界,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所言,“我们都生活在同一颗星球上,我们的未来是紧密相连的。
”只有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其次,历史上已经有许多案例表明,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地解决全球性问题。
例如,联合国成立以来,各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合作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
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全球合作。
再者,众所周知,全球范围内的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解决方案。
正如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作为兄弟,否则我们将共同毁灭。
”只有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人类命运的共同繁荣。
反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各国之间存在着太多的利益冲突和文化差异,无法真正实现共同利益。
而且,一味追求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可能会导致国家主权受损,国内利益受损。
首先,各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冲突,例如资源分配、领土争端等问题,这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变得异常困难。
正如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所言,“人人为自己,自私自利是人类的本性。
”只有在国家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合作。
其次,各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不同的价值观和制度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变得更加困难。
例如,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与一些东方国家的专制制度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这使得共同利益的实现变得异常困难。
再者,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可能会导致国家主权受损,国内利益受损。
例如,一些国际组织可能会干涉国家内部事务,导致国家主权受到侵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辩论赛全稿)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1990亚洲大专辩论会大决赛辩词)辩题:《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正方)《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反方)正方:南京大学反方:台湾大学主办:新加坡广播局时间:1990年8月正方:谢谢主席,谢谢各位。
开宗明义,本方的立场是: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的和平共处是与战争相对立的。
根据联合国文件,人类的和平共处是指国家、民族、集团之间不使用武力地平安相处。
说这个理想可能实现,是指一种发展的趋势,亦即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化为现实。
反方必须论证的是不可能性,亦即这一理想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从未有实现的任何征兆,战争从来就不可以被根除。
人类和平共处的理想可能实现,基于以下的理由:第一,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原始先民们生活在一片没有战争的“净土”上。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并不存在自相残杀的烽火狼烟。
战争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阶段性的产物。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人类从和平共处的母胎中诞生,就有可能重返和平的乐园。
第二,当人类的脚印踏入血雨腥风的战争门槛之后,大小战祸史不绝书。
然而,局部的、较长时间的和睦相处古已有之。
俗话说“见微知著”,由此我们看到了人类和平共处这一理想实现的可能性。
因为不可能实现的事物从来不可能出现,哪怕是蛛丝马迹。
当局部的和平连为一体时,这就是人类和平共处的大同世界。
第三,当前的缓和趋势表明了这种可能性。
当人类从部落冲突走到世界大战时,当氢弹、二元毒气弹取代了长矛弓箭时,战争这把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唤起了亿万人空前的和平愿望,并日益转化为遏止战争的现实力量。
当年在广岛扔下原子弹的美军少校鲍勃?伊瑟莱,一生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在悔恨与自责中抑郁而死。
“巷巷蒸民,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如足如手,为宾为友,生之何恩?杀之何咎?”当今世界东西缓和裁军,南北合作对话。
“捍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未来”,成了众望所归的主题。
1986年新春,伴随着世界和平年的钟声,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先生提醒我们:“今天人类正处在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往和平,另一条路通往自我毁灭。
”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的话,唯一的道路就是和平共处。
这是可能的,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
谢谢!反方:各位好。
各位可能不知道,在刚才的3分钟当对方同学用感性的语调告诉我们和平共处的思想的时候,全世界的国家已经在这3分钟之内投下了510万美元的军事费用;当然对方同学也听不到此时此刻柬埔寨就进行着战争。
好的,让我来谈谈我方对于和平共处的定义。
我方的定义乃是参考美国社会科学大辞典的解释,从积极面来说,人类应该放弃用一切暴力的手段来解决彼此的冲突;而从消极面来说,人类应该免除暴力的威胁。
至于可能性,它必须从历史的经验以及现实的环境中加以评量,不能只靠空虚的说理和一厢情愿的幻想。
我方认为,人类之所以不可能和平相处,其根本的原因乃在于人性的不完美。
人性中固然有美好、良善的一面,但是人性中同时也充满了自私、贪婪、野心和侵略的本能。
当人类的欲望无穷,而资源又这么有限的同时,和平共处便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接着,就让我从历史的经验以及现实的环境中给各位作一个分析。
从阶级与阶级的层次来看,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本身已有的权利,往往会不惜任何的代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受压迫的阶级他们必然会同仇敌忾地加以抵抗。
劳资之间的冲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今天我们把这种劳资的冲突扩大来看,我们会发现在当今的世界局势中,东西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为南北的对抗所取代了。
1985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印度的62倍。
当国际分工体系越来越不公平,而贫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和平还是可能的吗?好的,我们再从民族与民族的层次来看,美国的问题、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以及以阿之间长久的冲突,都告诉我们和平是无望的。
在巴格达举行的阿拉伯高峰会议中,甚至我们听到了要烧掉半个以色列这样的威胁。
对方同学能理直气壮地走到那些阿拉伯人面前告诉他们,人类和平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吗?接着,我们再从国家与国家的层次来看,一次大战的口号是,这是一场解除一切战争的战争。
但是和平的美梦不到30年,二次大战就打了。
到今天,1988年的年底,我们发现美苏的核子弹头总数是25632个。
当人类必须抱着核子弹才能安睡的时候,对方同学,告诉我们这叫和平共处吗?谢谢各位!正方:谢谢主席。
对方辩友把和平的对立面定义为暴力,这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和平共处的对立面是战争,而不是暴力。
我们都知道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先生有一部著名的小说就叫作《战争与和平》,它为什么不叫作《暴力与和平》呢?况且我们说,连战争这种暴力的最高形式都可以根除,这一点我方将在后面作出论述,那么其他形式的暴力还有什么不可以根除的呢?最困难的事情都可以解决,容易的事情难道就不能解决了吗?对方辩友还认为,对有限资源的追求必然诉诸武力。
我们说,通过和平的经济合作的方式不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共享吗?对方辩友认为,民族的不同必然诉诸战争。
这也是个很大的误解。
我们说新加坡有多个民族,他们不是和睦相处得很好吗?对方辩友还谈到了核武器的问题,我们说对方辩友对现在美苏正在削减核武器,对于电视上播放的这种镜头,为什么就视而不见呢?对方辩友认定人类和平共处不可能实现,这是与当今世界的现实相悖的。
我想对方辩友也不能否定当今世界东西缓和、南北对话的这种趋势吧。
我们看到和平力量八方来风,战争幽灵四面楚歌。
人类和平共处实现的可能性,就在这不断发展的历史趋势中。
首先,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和平意识如此高涨,和平洪流如此壮阔。
当年孟姜女孤身一人哭长城,如今和平力量早已是众志成城啊!从50年代11亿人的和平签名运动,到80年代欧洲350万人手拉手的和平大进军,从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到1986年的世界和平年,争取和平,遏止战争已成为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世界潮流。
相比之下,战争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其次,整个世界当今已连为一体,经济合作日益加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真可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一方面,国际组织与合作在解决地区冲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消除了人们的误解,加强了人们的信任,扩大了和睦相处的共识,又突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再次,在东西方走向缓和的同时,地区冲突也在不断地减少。
象征冷战的柏林墙被拆除,北约、华约正由军事集团向政治集团转变,军备竞赛已为裁军所取代。
地区冲突也在不断减少:古巴正从安哥拉撤军,中美洲和平进程在加快;两伊走向和谈,南非的种族制度也行将崩溃。
这一切不就表明了世界走向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吗?核时代,人类只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和平共处,另一条通向自我毁灭。
对方辩友既然认定人类和平共处不可能实现,那么也就是说,人类只有在核大战中坐以待毙了?这种悲观主义的态度,我方实在不敢苟同。
谢谢反方:各位好。
如果照对方辩友的定义,与和平相对的一个名词就是战争,在这里我举个反例给大家听:刚刚我方的队友还威胁我说,今天要是输掉,他回家就要拿菜刀来砍我。
这时我想请问大家,我们两人之间有战争存在吗?没有。
但是请各位告诉我,我是处在一个和平的状态之下吗?当然不是。
也就是说,对方辩友的定义有了一点点的缺陷。
不过没关系,为了表示我们的风度,我们就来谈战争。
对方辩友不知道还记不记得,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口之中,他们的出生婴儿有20%还活不到5岁,可是他们花在军事费用上却是超过花在医药卫生上的4倍。
当第三世界国家他们从1960年到现在军费增长6倍的同时,却还有一半的国家还没有安全的饮水。
请问大家,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之下,让我们怎么相信人类和平共处是可能实现的理想呢?再让我们看一看,第三世界国家如此,一些先进国家又怎么样呢?我们的军火买卖从1960年开始到1985年,从25亿膨胀到370亿,从这样的情形发现的是,这些西方的列强他们不但武装了自己,他们同时也武装了别人。
请问大家,这是他们对和平所做的贡献吗?接着让我们来看一看,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样子,究竟战争有没有不断地发生?根据统计数字的显示,自从1945年以来,每天有12场战争在进行,这包括大大小小的国际战争以及内战。
请问大家,这是一个和平的状态吗?在我们谈论“可能”这个字眼的时候,请大家注意,我们要用现实的证据来推论可能性,不能用一种空想,否则就属于一种宗教的信仰。
譬如我们在谈“菩萨显灵”是可能的,问题是我们谈这个有什么意思呢?如果告诉我们说,逻辑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反方还要辩论什么呢?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实的证据来讨论这个问题是不是可能的。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我们回想一下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这么多感性的字眼,充满了这么多希望,但是他们举出了什么样的证据告诉我们人类已经走向和平的道路呢?一点也没有。
因此,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既然我们没有办法相信和平是有希望的,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呢?人一定会死,难道他出生的时候就要自杀吗?当然不是。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求生存!新加坡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但是它拥有东南亚国协最强大的空军武力。
我们只有求生存,脚踏实地,才是我们人类的希望。
谢谢大家正方:谢谢主席。
按照对方同学的观点,对方同学已经把暴力的外延无限地扩大,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下去,如果两个小孩子为了一块糖果而打了一架,这也是对人类和平共处的一种威胁吗?更何况,对方同学举出的世界军事费用在增加,这不符合事实。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1989年全世界军事费用就降低了2%,对方同学为何对此就视而不见呢?更何况,对方同学所说的1945年到现在,每天爆发12场战争,这个数据引用也是不正确的。
事实是,60年代总共爆发了约30次战争,而到80年代总共爆发不到10次,这不正说明了一种缓和的趋势吗?我方早已论证了和平共处的对立面是战争,一辩、二辩已经从正面论述了这个问题,下面我将从战争的根源以及战争观念的改变上来进一步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古往今来,一切战争说到底都不过是利益之争,尤其是经济利益之争。
但是,历史和现实中的许多事例都告诉我们,这种利益之争完全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
比如埃及和以色列的塔巴乌之争,不就是通过国际仲裁的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了吗?再比如,我们今天双方都想赢得这场比赛的胜利,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大打出手,老拳相见呢?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纽结,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存的局面。
发达国家有几千亿美元的资产投在了海外,如果诉诸武力非但无利可图,反而要大伤元气。
而且,经济一体化、世界市场的形势,又使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相互交错,真可谓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因此,人们用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机构来代替了战争机器,更好地解决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