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思路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787de4dd36a32d72758188.png)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第一节概念室内分布系统,也被称为室内覆盖系统(IDS)。
此方案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用户组的移动通信环境,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移动通信运营商。
室内覆盖系统是利用移动基站信号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均匀地分布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从而确保室内面积有一个理想的信号覆盖范围,提高网络覆盖率,达到良好通话质量的目的的[1]。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 信号源、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如图 1.1 所示。
图 1.1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第二节室内分布系统简介一、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分布系统可分为电分布系统和光纤分布系统。
根据使用器件的不同,电分布系统又可分为无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和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一)电分布系统通过馈线和功率分配器的信号源发送到天线,该信号通过天线又被发送到室内每个地方,根据信号衰减的程度时,可以增加干线放大器。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号、干线放大器和无源器件,没有功率放大为无源分布系统,有功率放大的为有源分布。
无源电分布系统:无源电分布系统除信号源外,主要由耦合器、功率分配器、合路器、衰减器、负载、泄漏电缆、室内天线、馈线等无源器件组成。
无源室内分布系统由于信号功率不经过放大,信号源提供的功率有限,同时考虑到上行信号的传播,有效服务范围不可能无限大,一般可以覆盖十几层楼,建筑面积在8000〜10000m2 左右。
有源电分布系统:在服务区域较大的情况下,为了弥补分布系统中信号功率的衰减,保证末端天线口的功率,在必要的位置需进行功率放大,加装干线放大器或使用有源天线、变频器等有源器件增加功率。
干线放大器造成噪音,干线放大器的多级级联形成累积噪音影响系统的通信质量,所以在设计中一般不使用干线放大器的级联。
干线放大器的补偿功率损耗是有限的,该系统可以实现的覆盖范围但还是有限制功率和上行链路的信号损失。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是电分布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将所提取的信源信号通过耦合器、功分器等无源器件进行分路后,送入泄漏电缆中。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3597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4.png)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1. 简介室内分布系统是指为了满足室内通信需求而设计的一种覆盖室内区域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各类室内场所,包括商场、办公楼、医院、机场等。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是指根据具体室内场所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天线布局等,设计出满足通信需求的室内分布系统的具体方案。
本文将介绍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设计流程以及一些实施建议,帮助读者了解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 关键考虑因素2.1 覆盖范围与需求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覆盖范围与通信需求。
具体而言,需要确定以下几个因素:•室内场所的面积和布局•预期的通信负载和用户密度•对通信服务的要求,如语音通话、数据传输、室内定位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方案。
2.2 网络设备选择室内分布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网络设备,包括信号源(如基站、无线路由器等)和中继设备。
在选择网络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覆盖范围•设备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考虑与移动网络的集成,确保室内分布系统与外部网络的无缝连接。
2.3 天线布局与调整天线布局是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天线布局可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
在布局天线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天线的定向性和增益•天线之间的间距和角度•天线的高度和位置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对天线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信号覆盖效果。
3. 设计流程3.1 需求分析首先,在开始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与业主和使用者沟通,了解具体的通信需求和覆盖范围。
3.2 方案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开始进行室内分布系统的方案设计。
具体步骤包括:1.确定合适的网络设备,根据通信需求和覆盖范围选择合适的信号源和中继设备。
2.设计天线布局,确定天线的位置、高度和角度,确保覆盖范围和质量。
3.确定布线方案,包括信号传输线路和电源供应。
浅谈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
![浅谈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5d92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c.png)
浅谈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室内分布系统是指为了满足室内通信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系统,旨在提供可靠、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在设计室内分布系统的方案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物结构、信号覆盖要求、用户容量、传输介质选择等。
本文将从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讨论。
首先,建筑物结构是影响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会对无线信号的传播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对电磁波的穿透能力相对较差,需要更多的信号中继设备来弥补信号的衰减;而玻璃幕墙等建筑物则对电磁波的传播相对较好。
因此,在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来合理选择信号中继设备的布置位置和覆盖范围。
其次,信号覆盖要求是设计室内分布系统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场景对信号覆盖的要求有所不同。
例如,在办公楼、商场等场景中,需要提供全覆盖的信号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通信需求;而在会议室、电梯等特定场所,可能只需要提供局部覆盖的信号。
因此,在方案设计中,需要合理确定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强度,并利用合适的天线技术来实现。
另外,用户容量也是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随着无线设备的普及和数据传输量的增加,对室内分布系统的容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时间段和地点的用户数量,并通过合理的频谱管理和载波聚合等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容量。
此外,传输介质的选择也是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因素之一、传输介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光纤、电缆和无线传输等,每种传输介质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室内布线的成本、可扩展性和性能要求等因素,并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综上所述,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结构、信号覆盖要求、用户容量和传输介质选择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合理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满足室内通信需求的高质量分布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bdb4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e.png)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引言:室内分布系统(Indoor Distributed System, IDS)是一种用于在建筑物内提供无线网络覆盖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配置无线AP (Access Point)来改善室内的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和质量,提供无缝的移动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个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实施计划。
1.需求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室内分布系统的需求,以确定设计方案。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1.1建筑物结构和布局: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包括墙壁、隔间、楼层等,以便确定AP的数量、位置和信号传播路径。
1.2覆盖范围和容量:确定需要覆盖的区域大小和人员容量,以及对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质量的要求。
1.3特殊需求:考虑是否有特殊需求,例如对于会议室、实验室或公共区域等需要额外覆盖的区域。
1.4设备和性能要求:根据需求确定无线设备和技术的选择,考虑到室内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合的AP类型、频段和功率。
2.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
以下是一些设计方案的考虑因素:2.1AP布置和配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确定AP的位置,以最大限度地提供整个区域的覆盖。
合理的AP布局可以减少信号阻塞和干扰,提供更稳定和高速的网络连接。
2.2频谱分配: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分配无线频谱,避免频段重叠和干扰。
使用工具如频谱分析仪和信噪比测试仪来分析和优化频谱资源。
2.3网络控制:使用无线控制器或集中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和控制AP,以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控制器可以提供集中配置、监测和故障排除功能。
2.4信号优化:使用信号放大器、天线增益器、信号屏蔽材料等来优化信号覆盖和传输质量。
在特殊区域(如高墙、隔离间等)安装中继器或扩展器来扩大覆盖范围和无缝漫游能力。
2.5安全性保障:采用适当的安全措施,如WPA2加密、访问控制列表(ACL)和域间隔离(VLAN)等,确保室内无线网络的安全和隐私。
室内分布方案设计思路
![室内分布方案设计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5df25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7.png)
室内分布方案设计思路背景在进行室内分布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空间布局、功能需求、人流流动、设备布置等。
一个科学合理的室内分布方案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使得人员工作更加高效舒适。
本文将介绍一种室内分布方案设计的思路,以期为相关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步骤第一步:收集需求在开始进行室内分布方案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需求。
收集各方面的需求信息,包括空间功能、设备要求、人员流动路径等。
可以通过与业主、相关部门的沟通来获取这些信息,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第二步:分析空间布局在收集需求之后,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布局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需求信息,确定各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大小。
考虑到空间利用率,应对功能区域进行合理的分割和布置。
一般来说,将相似功能的区域放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步:考虑人流流动人流流动是室内分布方案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人流流动的合理规划可以使人员工作更加高效,并减少拥堵和混乱。
在进行人流规划时,需要考虑到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确保人员能够方便地在各个区域之间流动。
第四步:设备布置根据需求确定各个功能区域所需的设备,并进行布置。
设备布置要考虑到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合理的设备布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空间,并且减少安全隐患。
第五步:考虑环境因素在进行室内分布方案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
例如室内采光、通风等。
充足的自然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度。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室内环境更加舒适宜人。
第六步:优化设计在完成初步设计之后,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可以通过模拟、调整等方式来优化设计。
同时,还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进行室内分布方案的可视化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
第七步:完善细节在设计方案的最后阶段,需要对细节进行完善。
例如选择合适的材料、配色方案、家具布置等。
这些细节可以进一步提升室内分布方案的质量和美观度。
最新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要求(全套)
![最新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要求(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cfdaf459a98271fe900ef907.png)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要求(一)---总要求1.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均按GSM900和GSM1800双频共用系统设计。
2.室内覆盖系统的设计应充分利用信号源的功率资源,优先选择纯无源方式;如因覆盖面积过大,必须采用有源馈电方式时,应尽量减少干线放大器的使用数量,以减少噪声的引入与积累,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除原有光分布系统扩容工程外,原则上不采用光分布方式。
3.室内覆盖系统的设计,要仔细勘察楼宇的结构布局,了解该地点的总体话务量及话务分布,按楼层,分区域对当前室内信号场强进行测试,尤其注意测量临窗等边缘地带的场强,并进行模拟发射测试,结合室内射频信号的传播特性及设计技术要求,综合考虑天线的型号、数量、位置和输出功率,以及所覆盖的范围,通过上下楼层天线的对称交叉布放,保证室内信号的均匀分布及边缘场强,使本系统达到良好的覆盖效果。
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成本,使系统性价比达到最高。
4.集成商应在与楼主签订协议后方能安排勘察,并提供该楼宇物业或相关部门出具的建筑面积证明。
5.集成商在安排勘察前应确定室内覆盖系统信号源的安装机房,并掌握此覆盖系统的信号源概况(包括设备类型、结构及传输方式等)。
6.集成商与设计所进行现场勘察时,应提供包括设计说明、系统图、分布图、设备清单在内的全部设计草案。
7.设计所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对集成商设计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并填写基站要素表。
8.集成商在收到修改意见后三日内,将修改完毕的全套设计方案,以书面及电子版形式,交至设计所,经设计所工程师确认无误后,签开工报告。
9.集成商在施工过程中,原则上严格按设计方案实施,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应及时向设计所反馈修改方案,经设计所确认后,集成商方可按修改后方案进行施工。
10.设计所拥有本设计要求的解释权,并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要求进行变更。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要求(二)---技术要求1.移动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015Erl。
2.无线信道的呼损率:话音信道(TCH)呼损低于2%控制信道(SDCCH)呼损低于0.1%;3.无线信道的接通率高于98%。
中国铁塔室分发展思路
![中国铁塔室分发展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59ae94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2.png)
中国铁塔室分发展思路
中国铁塔室分( 室内分布系统)的发展思路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向:
1.深化共享理念:在5G时代,中国铁塔秉持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动各类通信运营商在室分系统的建设和运维上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降低行业成本,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2.技术创新驱动: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采用新型室分技术如数字化室分、有源/无源混合室分系统等,以适应5G网络高带宽、低时延的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室内无线网络覆盖服务。
3.智能化升级: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室分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和优化,实现智能监控、精准调度和动态调整,确保室内网络的稳定高效运行。
4.绿色环保发展:在室分系统设计与建设中,注重节能减排,推广绿色低碳产品和技术,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的室内通信基础设施。
5.拓展应用场景: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中国铁塔室分系统将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从传统楼宇覆盖向大型场馆、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工业园区以及地下空间等多元场景延伸,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网络需求。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5041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f.png)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1. 简介室内分布系统是指为了满足室内无线网络信号覆盖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系统方案。
它通过合理布置室内分布系统的设备和网络设施,实现对室内各个区域的无线信号覆盖,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连接和通讯服务。
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商业办公楼、购物中心、酒店、医院、校园等各类室内场所。
在这些场所中,人们对无线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和部署至关重要。
2.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部分室内分布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2.1 信号源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通常是一台或多台无线基站,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信号源可以是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基站,也可以是室内无线局域网(WLAN)的接入点。
2.2 分布系统设备分布系统设备是指用于分发信号源信号至室内各个区域的设备,主要包括无线信号放大器、分配器、分合器等。
2.3 室内覆盖设备室内覆盖设备是指用于接收和提供无线信号的设备,例如无线路由器、无线电脑网卡、无线电话等。
3. 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室内分布系统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1 覆盖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室内的覆盖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各个区域的使用情况和对无线网络的需求程度。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覆盖区域、信号强度要求和容量需求等指标。
3.2 设备选型和布局根据覆盖需求和选定的信号源,选择适合的设备,并合理布局。
设备选型时需要考虑信号传输距离、信号穿透力和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3.3 信号调整和优化在分布系统部署完毕后,需要进行信号调整和优化。
通过信号测试和调整,保证各个区域的信号覆盖质量达到要求,并解决可能出现的干扰问题。
3.4 系统监控和维护室内分布系统的监控和维护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通过合理配置监控设备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 室内分布系统的部署步骤以下是室内分布系统的典型部署步骤:4.1 需求分析和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场所的覆盖需求分析,并设计合理的分布系统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3052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7.png)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室内分布系统是一种能够在室内空间中提供无线通信覆盖的系统。
它可以解决室内信号衰减的问题,确保人们在室内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通信。
下面是一个针对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方案。
首先,需要对室内的需求进行调研和评估。
这包括对室内空间的大小、布局以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解,以确定所需要的无线覆盖面积和信号强度要求。
在确定了需求后,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无线网络架构。
室内分布系统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或集中式架构。
在分布式架构中,会在室内空间中布设多个无线接入点,它们相互连接并提供无缝的信号覆盖。
而在集中式架构中,将所有的无线接入点连接到一个中央控制器上,由该控制器进行管理和控制。
在每个无线接入点的选取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
这包括选取合适的无线频段、无线传输速率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室内的结构和材料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布放位置。
为了确保信号的覆盖和质量,需要进行合适的信号调整和优化。
这包括进行合适的功率分配、信道分配以及干扰管理等。
如果室内空间较大或存在障碍物,可能需要采用信号中继器来增强信号覆盖范围。
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辅助技术。
例如,可以使用信号增强器来增强信号强度,使用信道选择算法来优化信道资源的利用,使用隔离技术来减少信号之间的干扰。
最后,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系统的监控和维护。
可以使用网络管理系统来对系统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系统巡检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结起来,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对室内需求的调研和评估、无线网络架构的设计、无线接入点和天线的选取、信号调整和优化、辅助技术的使用以及系统的监控和维护。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确保室内分布系统能够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法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fb19b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e.png)
类,LTE试验网拟要点覆盖其中7类;
类型
类型细分 LTE规模试验
• 能够代表经典旳 物业类型,例如 办公楼、宾馆酒 店、开放型场馆 、封闭式场馆、 机场航站楼等场 景
商用建筑
写字楼 办公楼
酒店 营业厅
商场
5A写字楼 政府办公楼
4星以上 旗舰店
• 能够体现不同旳 话务和数据业务 特点,例如会展 中心、大型体育 场馆等场景
信道带宽 (MHz)
RB个数
1.4 3 5 10 15 20 6 15 25 50 75 100
措施一:由目旳边沿速率估算覆 盖半径
•规划措施
•根据系统覆盖速率目旳,并拟定边沿顾 客带宽及调制编码方式等配置,经过仿 真取得相应旳解调门限,计算系统发射 机一定旳功率配置下可覆盖旳区域距离
•应用场景
•TD-LTE独立新建时进行旳覆盖规划
• 原则上配置为O1, 载波带宽为20MHz; • 需要尤其考虑规避 邻区干扰旳场景可按照 2个10M频点异频组网 方式配置,以便规避同 频干扰 。 • 采用DL:UL为2:2旳 时隙配置
容量目的
▪ 在室内单小区20MHz组 网,支持MIMO情况下 ,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 量满足 DL30Mbps/UL8M。
插损=0dB
7米
在TD-LTE与WLAN隔离30M带宽旳室内组网情况下,规避TD-LTE基站与WLAN 终端之间旳干扰所需要旳隔离度约为81dB,当LTE室分损耗为33dB时,理 论计算旳隔离距离约为3米;
▪ 因为TD-LTE终端上行有功控能力,只有当TD-LTE终端位于TD-LTE小区边 沿,且TD-LTE终端又恰好位于WLAN小区旳中心且距离WLAN AP较近时, TD-LTE终端对WLAN基站才会有明显旳干扰,此时隔离度为86dB,即59米 (WLAN有17dB室分损耗)或者250米(WLAN无室分损耗)。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思路与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思路与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b1c69c04028915f804dc22c.png)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思路与原则一、机房设置原则(是否租机房):2G大于等于2个小区(1个RRU+4~8个直放站远端),尽量放在小区中心位置,以便于等距星状辐射;二、设备拓扑连接图要求提供的项目:四项GSM设备平面安装位置图,WCDMA设备平面安装位置图,光缆连接系统图,电源连接系统图即:设备平面图电源系统图三、GSM(900/1800)设备与WCDMA 设备位置对等,以便于光缆布放及熔接,便于引电及后期维护等。
DCS1800 的设备与WCDMA RRU同位安装,数量一致。
GSM900的设备与WCDMA RRU数量可以不一致,比如1台GSM 900的设备和2台WCDMA的RRU合路。
四、GSM900与DCS1800选取原则:一般全部按照1800设计;若信号不易泄露或覆盖深度较深,可考虑900;无线站可适当考虑用900。
周围无1800的县城及郊区一般按900设计。
五、GSM 的RRU(主设备)选用原则:20层以上的大楼(公众场所)或远端数量大于等于3台;六、RRU与直放站搭配原则:1个RRU带4个直放站远端机(2套一拖二),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8个直放站远端机,可就近配置为一个小区,以减少切换;七、直放站一近端拖N远端原则:一般采用一拖二、一拖一的方式,部分可考虑一拖三的方式。
不推荐用一拖四。
八、无线、光纤站选择原则(GSM/WCDMA):GSM:小于等于2W(33dBm)-→无线站;超过5W的一律用20W的光纤直放站,同时参考(五)选用RRU的原则。
WCDMA: 小于等于1W(30dBm)-→无线站;其余的用RRU。
九、设计任务分工:设计院:负责设备拓扑连接图,光缆连接图,汇总表(宏观的三项);集成商:天线的系统图和平面图,电源图(微观的两项);十、方案设计流程:初勘-→单站点初步设计思路及要求-→初步设计方案-→审核修改-→最终设计方案(定稿)十一、天线密度:标准层:8-12米,10米最合适;以房间分布作为布放天线的依据;酒店宾馆KTV适当加密:对应房门,可适当加密到4-6米;地下室适当稀松:15米;电梯:一般3层设置一付定向壁挂天线(朝电梯厅覆盖);如果楼层电梯厅要安装天线,则考虑四层一副板状天线朝下覆盖。
浅谈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ppt课件
![浅谈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9f3a2e767f5acfa1c7cdec.png)
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 源-直放站
直放站分为宽带直放站和选频直放站,同样可以作为室内 分布的信号源,有以下特点:
1. 安装容易,无需专用机房。 2. 不能提供新的业务信道,无法增加话务容量。 3. 不同的型号有不同的输出功率,可以灵活的作为不同 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4. 需要接收其它的基站信号,对原有基站会有一定的影 响,施主天线的位置安装需要经过多方考虑才能决定。 5. 重发信号的质量相对较差,但是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 以经过放大覆盖更多的区域;对于直放站工程的验收标准要求 话音质量小于等于3即可,而对于微蜂窝和宏蜂窝的信号源要 求话音质量小于等于2。
浅谈室内分布 系统方案设计
1
目录
室内分布系统概述 关于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室内分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和器材 室内分布系统中天线的布放原则和信号计算 灵活多样的分布系统应用 多系统共存的室内分布系统
2
关于室内分布系统
江苏移动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已经进行了七年,在此 时期建设了大量的工程,室内覆盖作为网络优化和延伸的 一部分,为中国移动打造精品网络作出了卓越贡献。
不规则的建筑则 不能光看天线的覆盖 面积,因为此类建筑 的结构比较复杂,例 如左侧的建筑,如果 光比较覆盖面积,那 么按照每个天线覆盖 20米半径的圆的话, 则只要一个天线就可 以,但是实际上明显 不可以,对于此类建 筑应该适当增加天线 密度,并提高天线输 出信号强度,当然也 导致了工程造价的增 加。
3
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 源-微蜂窝
理论上来说,所有型号的基站都可以作为室内分布系 统的信号源,在分布系统开始建设的初期,使用最多的是 微蜂窝,众所周知,微蜂窝作为室内分布的信号源有以下 好处:
1. 安装容易,无需专用机房 2. 可以提供二个载频,共计16个信道 3. 信号纯净,可以经过放大对较大区域进行覆盖。 4. 频率规划好以后,对室外或其它基站不会有影响。 5. 本身有一定的信号输出,可以直接覆盖一定区域
室分分布系统原理及设计方案
![室分分布系统原理及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b9dd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f.png)
容量方案设计
容量需求
根据用户数量和业务需求,合理规划系统容量。
载波配置
根据业务类型和频段资源,合理配置载波数量 和频段。
容量扩展
预留扩展空间,便于未来扩容升级。
设备选型与部署
设备类型
信源设备、功分器、耦合器、天线等。
设备性能
考虑设备稳定性、可靠性、兼容性及可维护 性。
部署位置
根据覆盖需求和室内结构,合理选择设备部 署位置。
05
室分分布系统案例分析
大型场馆室分分布系统案例
案例
某体育馆采用分布式天线系统,将信 号均匀地覆盖到场馆各个角落,满足 观众和运动员的通信需求。
特点
系统容量大、覆盖范围广、信号质量 稳定。
高层建筑室分分布系统案例
案例
某高层写字楼采用无线信号分布系统, 将信号引入各个楼层,保障用户通信畅 通。
VS
将室分分布系统与云计算技术结合,实现系统的云化部署和管理, 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极致用户体验
不断提升网络性能和服务品质,为用户提供更快速、稳定、高品质 的网络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质量优化是保障室分分布系统信号质量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降低干扰、提高信号稳定性等方式实现。
详细描述
质量优化主要针对信号干扰和稳定性问题,通过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降低干扰和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同时,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此外,采用智能调度和负荷均衡技术,合理分配系统资源,提高 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04
室分分布系统优化
覆盖优化
总结词
覆盖优化是室分分布系统优化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调整天 线倾角、功率等参数,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均匀性。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99d815dc76a20029bd642d62.png)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分享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来源:肖宇的日志1 室内分布系统天馈设计原则室内分布系统的天馈是室内分布系统的主体构成部分,主要是以最合适的方式提取信号源,通过耦合器、功分器等无源器件进行分路,经由馈线将信号尽可能均匀地分配到每一付分散安装在建筑物各个区域的低功率天线上,从而实现室内信号的均匀分布,解决室内信号覆盖的问题。
对于狭长的地形,可考虑使用泄漏电缆,形成长条型的覆盖。
在所需功率资源不足时,可增加有源器件,包括干线放大器等进行信号放大。
在需要进行长距离信号传输时,为减少传输损耗,可在系统中引入光电转换器和光纤,信号先由电光转换器转换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到覆盖端,再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后送进天线。
室内分布系统的天馈设计应按以下原则:1) 功率分配要合理:合理分配系统功率,达到区域内的均匀覆盖,既保证网络覆盖,同时符合环境保护电磁辐射要求;2) 天线的功率是否满足需要覆盖场所的边缘覆盖要求:这需要对模拟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看天线的输出功率是否满足边缘覆盖的需要;为更好的对信号进行控制,室内覆盖的信号不应泄漏到建筑物外;3) 要考虑设备的合理性利用问题:在天线功率满足边缘覆盖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省室内分布系统的有源或无源器件,达到较小的投资,获得合理的覆盖;4) 要考虑扩容的问题:应考虑到覆盖区域是否会延伸,规模是否会增加;5) 设备的安装及馈线的布放路由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情况;6) 室内覆盖基站要最大限度地吸收室内话务。
在室内天线设置中应根据室内现有GSM网络的无线覆盖情况、WCDMA网络规划预测情况、室内人员分布情况(室内话务分布情况),来确定室内需要覆盖的区域,并根据所需要覆盖的区域,来确定天线的安装位置、数量以及天线端口输出功率的大小。
1) 安装位置及数量配置原则建筑物室内环境复杂,结构千变万化,这使得无线传输特性非常复杂;一般可采用模拟发射方式来确定天线应摆放的位置,其方法如下:根据无线电波传播特性规律及建筑物的结构特点,选定一个模拟发送天线摆放的位置,用信号发生器和模拟发射天线发射一定的功率(设计所需要的天线输入输出功率),在覆盖区域的边缘及典型地点处测试模拟信号的强度,观察是否能良好地接收到信号,并同时符合规定的泄漏要求。
几种典型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设计特点(张学工)-国人
![几种典型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设计特点(张学工)-国人](https://img.taocdn.com/s3/m/d8cf4ad033d4b14e8524684c.png)
几种典型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设计特点概述1、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2、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流程3、几种典型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方案简介4、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特点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一、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按信号源的不同,室内分布系统可分为蜂窝室内分布系统和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按所采用设备的不同,室内分布系统也可以分为无源系统和有源系统。
特点无源系统主要由无源器件组成,设备性能稳定、安全性高、维护简单。
有源系统是指当覆盖范围比较大,馈线传输距离比较远时,需增加干线放大器补偿信号损耗,达到理想的强度和覆盖效果。
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按分布方式不同,室内分布系统分为同轴电缆系统、光纤系统和泄漏电缆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二、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方案设计是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以现场勘测数据、网络资源、无委及联通相关标准为主要设计依据。
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方案设计内容•现场勘测•方案设计现场勘测•环境描述•路测•信源参数、施主基站参数•模拟测试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环境描述•目标覆盖楼宇的内、外部情况描述•人流量•外观图、楼层照片•周围基站情况•施主基站已带直放站情况•光纤资源、与基站视通情况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覆盖区域地理位置图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覆盖区域外景图覆盖区域外围基站分布介绍西东北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路测•楼宇内部路测对楼内各运营商的信号按楼宇类型按运营商进行路测,包括楼层、电梯、地下停车场•楼宇外部路测楼层GSM 路测图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楼层CDMA网路测图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周围基站情况1、周围基站的分布及配置2、基站当前话务量情况3、基站已带直放站情况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模拟测试根据现场模拟测试结果以及理论计算确定天线安装位置、功率以及数量,从而确定其他有源、无源设备的使用。
室内分布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
![室内分布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832f6ab12e3f5727a4e96213.png)
随着通信行业快速发展,通常大部分话务量是数据话务量产生于室内,为增强室内的信号的深度覆盖,同时分担室外大网的话务量负荷,联通运营商进行了大规模的室内分布建设,室内分布站点的覆盖优化及性能提升逐渐成为全网优化的重中之重。
下面是室内分布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欢迎阅读了解。
1.室分优化思路内分布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产生故障的节点较多,因此室内分布系统的KPI指标会比大网系统差,严重影响了全网指标的考核。
室内分布问题主要集中在信号覆盖、干扰、设备故障等方面。
1.1室内分布问题点收集及分析1.2干扰问题优化因室内分布系统的天馈系统较为复杂,有的分布系统夹杂干放、直放站等有源器件,因此很容因引起RSRP偏高的问题;又因为室内系统无分集接收,因此RSRP偏高更影响无线信号的反向性能,造成话务的接入、切换、保持性能指标偏差。
所以对室内分布系统的RSRP偏高的优化理所当然应优先解决。
常见的引起RSRP偏高的原因和解决思路如下。
(1)信号同频干扰这种问题在室内分布系统中较为少见,通常通过断开平层天馈来确定问题范围,然后通过扫频测试来解决。
(2)天馈工艺差通常室内分布天馈系统,特别是信源侧的第一级天馈系统工艺对RSRP影响较大,在制作馈线头过程中毛刺过多或受潮进水等,在大功率输入时容易引起局部微放电造成频谱扩张,最终导致RSRP过高现象。
因此需对天馈系统进行工艺检查,杜绝不合格工艺现象。
(3)有源器件底噪过高室内天馈系统中作为信源信号的中继放大的有源器件会对系统引入新的噪声。
因此在优化时应杜绝有源系统的串接行为以减少反向噪声;同时要控制有源器件数量;还要控制和调节好反向增益,使得前反向保持平衡的同时,反向噪声抬升最小。
(4)无源器件性能劣化较差的无源器件经不住功放较高的峰值功率冲击容易损坏,其互调、隔离度、带外抑制性能均不能达到多载波系统的要求,从而导致反向RSRP抬升。
建议对室内分布系统的天馈主干部分采用大功率高品质无源器件。
室分系统方案
![室分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791f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9.png)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1. 引言室内分布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简称DAS)是一种能够增强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范围和容量的解决方案。
它通过在建筑物内部和其他封闭区域内部布置无线接收和传输设备,提供更好的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以满足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室内分布系统方案,包括系统组成部分、布置方式和关键技术要点。
2. 系统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2.1 收发天线系统收发天线系统是室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接收外部基站的信号并进行放大和分发。
根据室内分布系统的需求,收发天线可以分为室内天线和室外天线。
室内天线通常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天花板上或墙壁上,通过馈线与分配系统连接。
室外天线则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用于接收基站信号。
2.2 分配系统分配系统负责将接收到的信号分发给室内的各个覆盖点。
它包括放大器、馈线、耦合器、分配器等设备。
放大器的作用是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到合适的功率级别,以保证足够的覆盖范围。
馈线用于连接收发天线和分配系统。
耦合器和分配器则用于将信号按照一定比例分发到室内的各个覆盖点。
2.3 覆盖点设备覆盖点设备是室分系统中的最终终端设备,用于将分发到室内的信号传输给用户设备。
它可以是室内天线、信号放大器、分配器等设备。
覆盖点设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和调整,以保证最佳的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
3. 布置方式室内分布系统的布置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布置方式:3.1 星型布置星型布置是将收发天线和分配系统集中在一个中心点,然后通过馈线将信号分发到各个覆盖点。
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场所,如办公室、餐厅等。
3.2 集线器布置集线器布置是将收发天线和分配器分别安装在不同的位置,通过馈线将信号连接起来。
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场所较大的建筑物,如商业中心、酒店等。
3.3 分区布置分区布置是将整个室分系统划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都有独立的收发天线和分配系统。
教学楼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教学楼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5a15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0e.png)
教学楼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目录1. 设计方案概述 (2)1.1 设计背景与目标 (2)1.2 设计依据与原则 (4)1.3 设计范围与内容 (5)2. 教学楼基本情况 (7)2.1 建筑结构特点 (7)2.2 功能分区 (8)2.3 空间布局 (10)3. 室内分布系统总体设计 (12)3.1 系统功能定位 (13)3.2 系统配置 (14)3.2.1 智能化设备 (16)3.2.2 通信与网络 (17)3.2.3 控制系统 (19)3.3 安全与管理 (20)4. 室内分布系统详细设计 (22)4.1 空间布局优化 (23)4.2 电气系统设计 (25)4.2.1 电源分配系统 (27)4.2.2 照明设计 (28)4.2.3 空调系统 (29)4.3 通信网络设计 (31)4.3.1 无线网络设计 (32)4.3.2 有线网络设计 (33)4.4 信息发布与交互 (34)4.5 安全管理与监控 (36)5. 室内分布系统实现 (37)5.1 施工图设计 (39)5.2 材料与设备选型 (40)5.3 安装与调试 (41)5.4 系统维护与升级 (43)6. 室内分布系统评估与测试 (44)6.1 性能评估 (46)6.2 用户体验测试 (47)6.3 系统优化建议 (48)1. 设计方案概述本方案旨在为教学楼提供一套全面的室内分布系统解决方案,以确保教室内外的移动用户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稳定的数字通信服务。
系统的核心是室内基站,通过先进的分布单元和天线,无缝集成到建筑结构中,不干扰学生活动,同时最大化覆盖面积与信号强度。
该系统运用先进的射频技术,能够灵活调整与优化网络布局,确保在不同教育场景下,包括教室、走廊、图书馆、行政办公室及会议室,均能提供流畅的通信连接。
方案中还包括智能信号强度测试功能和网络监控,以确保系统性能稳定并及时响应网络负荷变化。
系统设计遵循国际民航指导原则,兼顾无线信号的覆盖需求,安全性和美观性。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fa7b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e.png)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是为了在室内环境中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服务而进行的设计。
在室内环境中,由于建筑物结构、材料、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无线信号的传播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信号弱化、多径传播、阻塞等问题。
因此,为了提供良好的室内无线覆盖和通信质量,需要对室内分布系统进行细致的设计和规划。
1.网络拓扑设计:通过对室内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合理布置,可以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在网络拓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楼层间的连接以及各个区域的通信需求。
通过采用合适的布线方式和网络设备的配置,可以实现室内各个区域之间的无缝漫游和平衡负载。
2.天线系统设计:天线系统是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选择天线的类型、位置和方向,可以优化无线信号的覆盖和质量。
在天线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如定向天线、喇叭天线、环形天线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室内各个区域的信号需求和建筑物的分布情况,设计出合理的天线布置方案。
3.信号优化设计: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中,需要通过合理的信号优化设计来提高无线信号的覆盖和质量。
信号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信号增益、干扰消除、信号补偿等方面的优化。
通过合理选用功放器、滤波器、增益器等设备,可以改善信号的弱化和衰减问题。
同时,通过合理的信号调整和补偿,可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4.频谱管理设计:频谱管理是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由于室内环境中往往存在多个无线设备和信号源,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因此,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频谱资源,避免频谱碰撞和干扰。
通过合理的频段规划和频率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室内无线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之,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是为了在室内环境中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服务而进行的设计。
通过合理的网络拓扑设计、天线系统设计、信号优化设计和频谱管理设计,可以实现室内无线通信的全面覆盖和稳定传输。
北京联通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100322
![北京联通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100322](https://img.taocdn.com/s3/m/3df9c2e5524de518964b7d2e.png)
北京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2010年3月目次一.覆盖楼宇的选取及覆盖指标 (5)1.覆盖楼宇的选取 (5)1.1.楼宇分类 (5)1.2.新建分布系统的建设级别 (5)1.3.改造分布系统的建设 (6)2.A级技术指标 (6)2.1.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 (6)2.2.场强 (6)2.3.通话效果 (6)2.4.移动台发射功率 (6)2.5.室内信号的外泄电平 (6)3.B级技术指标 (7)3.1.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 (7)3.2.场强 (7)3.3.通话效果 (7)3.4.移动台发射功率 (7)3.5.室内信号的外泄电平 (7)4.C级技术指标 (7)4.1.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 (7)4.2.场强 (8)4.3.通话效果 (8)4.4.移动台发射功率 (8)4.5.室内信号的外泄电平 (8)二.方案设计的保障 (8)1.方案设计整体原则 (8)2.信源选取要求 (9)3.天线设计要求 (9)3.1.天线覆盖范围及馈入功率 (9)3.2.泄漏、切换控制 (10)4.WLAN的建设 (10)4.1.WLAN建设方式 (11)4.2.WLAN覆盖指标 (11)4.3.对已有分布系统的影响 (11)三.干放使用分析 (12)1.WCDMA干放数量对底噪的影响 (12)2.干放在使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3)2.1.干放输入过高的解决方法 (14)2.2.增益设置不合理的解决方法 (14)2.3.干放数量的不合理 (14)3.RRU带干放的建议 (14)四.多系统合路分析及建议 (15)1.频谱划分 (15)2.各系统工作信道带宽内总的热噪声功率计算 (16)3.系统间干扰准则 (16)4.杂散干扰分析及隔离度计算 (17)4.1.发射机杂散对接收机的干扰计算 (17)4.2.指标分析 (17)4.3.隔离度计算 (21)5.互调干扰分析及隔离度计算 (22)6.阻塞干扰分析隔离度计算 (22)7.不同制式系统的分析 (23)8.干扰分析小结 (24)9.共建共享建议 (24)北京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索引以下为北京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的主要说明:●对于2010年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将楼宇按照不同等级不同覆盖标准进行覆盖,列出楼宇的选取原则;●对设计思路作出相关要求,包含整体设计原则、信源选取要求、天线设计要求、WLAN合路建设的相关要求等;●对分布系统中存在的干放使用问题进行分析,按照不同楼宇等级给出干放使用原则;●通过对各系统的隔离分析,提出采用上下行分别建设的共建共享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20
例1:直放站的噪声与参数设计
GBTS-ANT Lpath BTS NFBTS LBTS-cable ANT ANT LBTS-cable Repeater GRep NFre
p
GREP-ANT
BTS NFBTS+Δ NFBTS
综合传输损耗
LBTS-rep
Repeater GRep
Nrise —— 噪声增量因子
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22例1:直放站的噪声与参数设计
由上式可得直放站的上行增益 由上下行平衡可得下行增益 由下行增益可得到下行输出(由此可以看出直放
站下行输出功率是受上行控制的)
由下行输出给出覆盖区的电平设计及天线选用
ppt课件
23
例1:直放站的噪声与干扰基站的探讨
ppt课件 25
例2:直放站施主天线引入多个小区
用安捷伦路测仪与施主天线连接测试的结果如下:
ppt课件
26
例2:直放站施主天线引入多个小区
影响分析——对基站容量的影响
222
52
220
该分布系统内通话的手机同时占用三个小区业务信道,影响基站容量。
ppt课件
27
例2:直放站施主天线引入多个小区
影响分析——恶化了主导频信号的EC/IO
施主天线调整前Ec/Io=-6.5dB:
ppt课件
28
例2:直放站施主天线引入多个小区
施主天线调整后Ec/Io=-1.7dB:
ppt课件
29
覆盖区域的确定
ppt课件
30
覆盖区域的确定
覆盖方式:全覆盖、部分覆盖 根据业主要求、区域功能、用户分布、网络实际 覆盖情况等因素确定覆盖区域 根据投资计划确定覆盖区域 从优化角度确定覆盖区域
的需求
ppt课件
12
话务预测及信源选择
ppt课件
13
信源选择
根据覆盖区覆盖需求决定信源接入方式
覆盖区需求:
– 直接耦合方式---微蜂窝、宏蜂窝接入
– 空间耦合方式---无线接入,选取周围基站
小区的信号
ppt课件
14
话务预测
话务预测是合理选择信源的基础 根据现有模型进行预测
结合实际情况对预测进行修正
原因:减少故障可能性,减轻信令负荷,分担大网压力, 提高服务质量
ppt课件
33
天馈系统的确定
ppt课件
34
天馈系统的确定
通过功率器件、天线将信源功率分配到各覆盖区
分布系统结构:
无源分布系统
有源分布系统
NFrep+Δ NFrep
ppt课件
21
例1:直放站的噪声与参数设计
BTS NFBTS+ Δ NFBTS
综合传输损耗
LBTS-rep
Repeater NFrep+ Δ NFrep
10
基站噪声增量:
ΔNF =10Log [1+ 10
BTS
Nrise
]
其中:Nrise = NFrep - NFBTS + Grep -LBTS-rep
室内分布系统介绍
ppt课件
1
设计思路介绍
网络勘测 话务预测及信源选择
覆盖范围的确定
天馈分布系统确定 功率设计与传播模型分析 参数优化
ppt课件 2
网络勘测
ppt课件
3
勘测步骤
覆盖区域的基本信息 --位置信息 --区域性质 --面积
ppt课件
4
--位置信息示意图
ppt课件
18
空间耦合方式的注意点(二)
所选载频信号要比周围其它信号高出一定值,且 信源要相对稳定 注意切换关系 室内系统亦要注意隔离度问题
ppt课件
19
空间耦合方式勘测的注意点
信源基站的LAI、BSIC、BCCH等 信源基站的Rxlev RxQual
信源基站的CBQ、TO、PT、Hopping等
ppt课件
15
直接耦合方式图示
BTS
ppt课件
16
空间耦合方式图示
BS
中继 放大机
RS-2110
平面 天线
壁挂天线
二功分器
吸顶天线
二功分器
吸顶天线
ppt课件
17
空间耦合方式的注意点(一)
选择性能良好的直放机设备
合理调整直放站输入功率
严格抑制上行噪声干扰
不能解决乒乓效应或导频污染
注意原基站的拥塞情况
ppt课件
8
--Rxlev/RxQual覆盖示意图
ppt课件 9
频繁切换示意图
ppt课件
10
3月7日
22:00 21:00 20:00 19:00 18:00 17:00 16:00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ppt课件
31
例: 大楼位于市区 周边基站较近 大楼多为玻璃结构 窗边信号良好 全覆盖?部分覆盖?
图例: 表发射位置,离地2.2米 表接收位置,离地1.2米 A
G F
ANTn-31~40F 50米
E
B C D
ppt课件
32
当室外信号非常好时:补盲,仅做电梯覆盖及部分弱信 号区域覆盖
室外信号较好时:若人员在窗边穿越频繁/业务类型要求 较高/室外宏站负荷重,建议全覆盖
3月6日
话务量及拥塞情况示意图
3月4日
3月5日
3月1日
3月2日
3月3日
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000
ppt课件
11
23:00
勘测步骤
根据测试情况确定网络存在的问题
覆盖系统主要针对二个问题:话务量问题及弱信号/质差覆盖问题 – 话务量问题---业务区话务量高,潜在用户多,覆盖可以吸收话 务量,增加业务收入 – 弱信号覆盖---业务区Rxlev、RxQual等指标差,不能满足用户
直放站对基站的干扰主要表现在BTS底噪的抬高 上行增益大,则直放站覆盖范围大,但基站底噪 变高灵敏度降低,基站覆盖范围变小 直放站的噪声是可控的
ppt课件
24
例2:直放站施主天线引入多个小区
222 站点所在 大厦(14层) 52
安捷伦 接收机
220
现象:覆盖区内手机接收场强很高,EC/IO=-6.5dB。
ppt课件
5
勘测步骤
覆盖区域的功能情况 --结构组成 --用途/功能
ppt课件
6
--结构组成/功能示意图
ppt课件
7
勘测步骤
覆盖区域的网络情况 --Rxlev/RxQual --HandOver/Cell Select/ Cell Reselect --Congestion/Call Drop/Call Establis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