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导学案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0f490edd36a32d737581e5.png)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2.理解木条、硫、木炭、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及文字表达式.3.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缓慢氧化.4.了解氧化物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3.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重点难点】1.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2.对化合反应及氧化反应的理解。
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4.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集气瓶(5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2.实验药品及用品:木炭、硫粉、红磷、细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教师:假如你去西藏去旅游,你将准备哪些必用品?其中氧气瓶是必不可少的。
人不吃饭能维持生命6~7 天,而人如果处在无氧气的环境中,只能维持6~7分钟,人自从获得生命开始,就和氧气结下了不解之缘,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命活动也需要氧气,所以人们曾把它叫做“养气”。
氧气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学生:认真听讲并思考。
【探究新知】【过渡】物质的物理性质都包括哪些方面?展示一瓶氧气,讨论并描述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交流,从颜色、形态、气味等角度描述对氧气的认识,并阅读教材中关于氧气的性质。
【讨论与思考】1.你能证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吗?2.你能证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吗?你对“不易”两字如何理解? 学生:讨论、发言。
【过渡】1.展示一瓶无色气体,如何来证明它是氧气? 2.演示[实验2-2]并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1认识氧气导学案
![3.1认识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6aae16c281e53a5802ff42.png)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 认识氧气【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学会使用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等常见的化学仪器,规范学生的一些实验操作行为。
3.初步懂得用实验来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对化学的好奇心、探究欲。
4.理解化合反应的定义并能判断化合反应。
5.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会写碳、铁、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学习重点】 1.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会写碳、铁、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2.化合反应概念的建立预习案【学法指导】阅读自学讨论相结合【知识链接】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自主学习】1、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密度溶解度)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3、碳、铁、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4、氧气有何用途?【预习自测】课堂十分钟【我的困惑】写出你在预习过程中不理解,感到困惑的地方。
探究案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氧气物理性质: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溶于水。
知识点二:氧气化学性质实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1碳的燃烧3-2铁的燃烧3-3硫的燃烧 【合作探究】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为什么要把铁丝绕城螺旋状?为什么在集气瓶的底部要装少量的水或细沙?知识点三:氧气的用途氧气用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当堂训练——有效训练,反馈矫正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①硫+氧气二氧化硫 ②镁+氧气 氧化镁③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④ 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碳+水 碳酸2.化合反应可用通式 来表示 。
3.下列物质燃烧后可以做烟幕弹的是 ,军事上可以用来作照明弹的是 。
A. 镁B. 硫C. 木炭D. 红磷4.下列说法中,能准确表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液态氧呈淡蓝色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D.氧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四、我的收获(只要踮起脚尖,你就可以离太阳更近)五、融会贯通——巩固训练,我要更优秀“课后练习”加热 点燃 点燃 点燃。
《氧气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氧气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522c7d2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e.png)
《氧气》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观点和特性;2. 掌握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3. 了解氧气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的应用;4. 能够诠释氧气在环境中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氧气的观点和特性2. 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3. 氧气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的应用4. 氧气在环境中的重要性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氧气对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什么?”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并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第二步:进修氧气的观点和特性1. 讲解氧气的观点和性质,包括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生物体内进行呼吸作用的必需气体。
2. 展示氧气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氧气的性质,加深对氧气的理解。
第三步:进修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 讲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包括呼吸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
2. 让学生参与实验,观察生物体在缺氧和充氧环境下的反应,加深对氧气在生物体内的理解。
第四步:进修氧气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的应用1. 讲解氧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氧气在钢铁生产、焊接和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2. 讲解氧气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如氧气在援救和手术中的重要性。
3. 让学生分组讨论氧气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的应用案例,并进行展示。
第五步:进修氧气在环境中的重要性1. 讲解氧气在环境中的重要性,包括氧气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气体,是动植物生存的基础。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氧气在环境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珍爱环境、减少污染的建议。
四、总结反思:教师指挥学生总结今天的进修内容,强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珍爱环境,珍惜氧气资源。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氧气》的课后习题;2. 撰写一篇关于氧气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小议文;3. 在家中观察氧气的应用途景,并记录下来。
六、延伸拓展:学生可通过实地考察、采访专家等方式,深入了解氧气的更多应用和钻研领域,拓展对氧气的认识和理解。
《空气与氧气导学案》
![《空气与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39b23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1.png)
《空气与氧气》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空气和氧气的特性、组成以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和责任感。
导学内容:一、空气的组成和特性1. 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2. 空气的密度和压强分别是多少?3. 空气有什么特殊的物理性质?二、氧气的重要性1. 氧气在生物呼吸中的作用是什么?2. 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是什么?3. 为什么氧气是生命的必需气体?导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吗?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空气的兴趣。
二、进修空气的组成和特性1. 讲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让学生了解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和作用。
2. 进行实验,观察氧气和氮气的性质,加深学生对空气的认识。
三、进修氧气的重要性1. 讲解氧气在生物呼吸和燃烧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氧气对生命和能量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探讨氧气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四、总结归纳1. 对本节课进修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和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珍爱环境,珍惜空气资源,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空气和氧气的作用及重要性的小短文。
2. 收集有关空气污染和环境珍爱的资料,准备进行教室展示。
3. 观察家庭和学校周围的环境,记录空气质量和氧气含量的变化,撰写实地调查报告。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空气和氧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会更加珍惜和珍爱我们的环境。
希望同砚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建设美丽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依据特定需求制取氧气》 导学案
![《依据特定需求制取氧气》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68df7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2.png)
《依据特定需求制取氧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制取氧气的各种方法及原理。
2、掌握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取氧气方法。
3、学会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包括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和验满方法)。
(2)理解根据特定需求选择制取氧气方法的依据。
2、难点(1)实验装置的选择及组装。
(2)对制取氧气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及问题解决。
三、知识讲解(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还能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如与碳、硫、磷、铁等的反应。
(二)制取氧气的方法1、实验室制取氧气(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反应原理: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实验装置:“固体加热型”装置,包括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试管、导管、水槽、集气瓶等。
收集方法: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时,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已收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②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③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药品:氯酸钾(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固体)反应原理:2KClO₃加热 2KCl + 3O₂↑(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实验装置: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第一课时导学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第一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f1d6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8.png)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第一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和重要性;2.掌握氧气的化学名称、符号以及常见的制取和应用方法;3.能够描述氧气的性质和运用。
二、学习重点1.氧气的基本性质;2.氧气的制取方法;3.氧气的应用领域。
三、学习内容1. 氧气的基本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式为O2。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占据了地球大气的21%。
氧气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它是动植物呼吸和燃烧的必需物质。
2. 氧气的制取方法目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 分馏制取法利用液体空气的汽化过程,通过分馏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此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制取氧气。
b. 分子筛吸附法利用分子筛的吸附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和其他杂质吸附出去,从而得到纯净的氧气。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制取氧气。
c. 实验室制取法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分解过氧化铝、过氧化钠或硫酸钾等化合物来制取氧气。
3. 氧气的应用领域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包括:a. 医疗领域氧气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医院会使用氧气瓶将氧气输送给需要的患者,帮助呼吸。
b. 建筑领域在建筑施工中,氧气经常被用作火焰喷枪的燃料,用于加热和切割金属材料。
c. 实验室领域实验室中的很多化学实验需要用到氧气,例如燃烧实验、高温反应实验等。
d. 工业领域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例如钢铁生产、玻璃制造、化肥生产等。
4. 氧气的注意事项使用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氧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禁止与可燃物质和易燃物质接触;•氧气瓶应储存于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在使用氧气时,要保持其周围环境的干燥。
四、学习延伸1.请自行搜索并了解氧气的更多应用领域;2.除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制取氧气的方式?五、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氧气的基本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领域。
8-4-2《氧气》导学案
![8-4-2《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553e67561252d380eb6ecf.png)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节《氧气》(共2课时)第1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验满、及注意事项。
(重点)2.通过氧气的制取练习并学会仪器连接等实验基本操作。
3.认识催化剂及其作用。
二、问题导学:1.药品:、2.反应原理:3.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a.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密度比空气大b.向下排空气集气法:密度比空气小c.排水集气法: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4.实验操作步骤(略)5.注意事项(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插入到液面以下,否则。
(2)导管伸入容器内无需太长,更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
若伸入到液面下,气体就无法从导管口排出。
(3)集气瓶内装满水在水槽中,不能有,否则收集不到纯净的氧气。
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时,集气瓶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
(4)当导管口有时才能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时说明已收集满。
(5)收集好的氧气盖上玻璃片放桌面,因为。
(6)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木条,证明是氧气。
(7)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木条。
6.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注意:(1)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这里的“改变”包括加快或减慢两种含义。
(2)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但是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3)催化剂是针对具体的反应而言的。
(4)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作为催化剂。
7.其他方法(1)KMnO4K2MnO4MnO2O2(2)KClO3KCl O2三、学情诊断:【诊断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要收集氧气,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或(填写序号);(3)用发生装置A或B制取氧气时,A与B相比,A的优点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36adfade80d4d8d05a4f5b.png)
课题 2 氧气导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拥有氧化性。
3.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种类进行正确地判断。
4.知道氧化反应有激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学习重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学习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课前预习1、依赖自己平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2、在摆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可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3、在平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 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氧气 ______溶于水,液态氧为 ___________色,固态氧为 _______色。
4、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如: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镁( MgO ). 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碳( CO2 )等。
化学反应能够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例:碳 +氧气二氧化碳C O2 CO25、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A .铁丝B.木炭 C .红磷D.蜡烛6、以下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 .铁制品锈蚀C.食品腐化 D .电灯发光 .放热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爽朗的气体,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B 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C.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课内研究一、自主学习“氧气”就是我们步入化学殿堂所要研究商议的第一种常有物质。
现在,就让我们从科学家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赖以生计的氧气吧!阅读课本p34,完成下表:气体名颜色常温状态气味标况密度沸点凝固点可否易溶于水称以上是对该气体性质的描述。
二、实验研究1、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2-2]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解析。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现象解析及结论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氧气:气的集气瓶中(若置于空气空气:中会有何现象)小贴士:此方法平常用于氧气差异于其他气体的鉴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61ae2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e.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一、课前导入•让学生回忆制火棒时,利用火从鲁宾棒上升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火需要什么才能燃烧,以及氧气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三、学习内容1. 氧气的制取方法•制烧杯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及其重要性四、学习过程1. 氧气的制取方法a) 制烧杯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一个烧杯和一支有长吸管的过滤瓶。
2.将一小块高锰酸钾放入烧杯中。
3.倒入适量的稀硫酸,观察反应。
4.将烧杯口与吸管相连,并将吸管放入一杯水中。
5.观察水的变化。
b)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一只棕色药瓶和一根有长吸管的玻璃棒。
2.在药瓶中加入过氧化氢液体。
3.点燃一只长火柴,将其靠近吸管口。
4.观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并收集氧气。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a) 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不可溶于水的气体。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能使物质燃烧的气体。
•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例如与金属、非金属、酸等。
c) 氧气的用途及其重要性•氧气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是维持生命活动。
例如,人们呼吸时需要氧气参与呼吸作用。
•氧气在工业生产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冶金工业中用氧气代替空气用于炼钢等。
五、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制取方法,包括制烧杯制取氧气和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我们还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包括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练习1.用制烧杯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3.氧气有哪些重要的用途?七、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自行研究其他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并分享给同学们。
第四单元__第三节__氧气__导学案
![第四单元__第三节__氧气__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b6ea7a8e9951e79b8927d7.png)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温故知新】:1.空气的成分是。
2.能否从空气中得到氧气?。
3.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实验完毕,残液应,仪器应。
【导学释疑】:活动天地4-3:通过讨论,回答:1、2、3问题实验室里经常使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
怎样才能较快的制取氧气?通过活动天地4-3:,总结出在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案是。
活动天地4-4:取A.B.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5毫升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下列实验: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的管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2、在试管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是比较以上两种方法,你认为最适合于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交流讨论: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
2、什么是催化剂3、注:(1)催化剂的性质:“一”改变,“二”不变,。
(2)催化剂(是、不是)唯一的。
(3)催化剂(是、否)参加反应。
在实验室中怎样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交流讨论:1、药品:。
2、反应原理:。
(写文字表达式),属于反应。
3、选择仪器:(参照课本88页)4、装置图:(不要求画)5、氧气可以用法收集,原因;也可用法收集,原因。
温馨提示: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见图1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见图2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见图图1 图2 图36、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倒)放在桌面上,原因是。
7、注意问题:(1) 长颈漏斗是否插入液面以下?为什么?(2) 锥形瓶内导管应 (长、短),原因 。
(3) 向上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插入集气瓶 (底部、口部) 原因是 。
(4) 怎样知道集气瓶中氧气已经收集满?排水法: 。
向上排气法: 。
8、 实验步骤:(1)连: 。
(2)查: 。
(3)装:先加 药品,后加 药品。
(4)收: 。
(5)放: 。
(6)整理仪器。
氧气的性质导学案
![氧气的性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6da82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2.png)
3.列举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
4.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的书写
5.检验氧气的方法
【小结训练】
教科书P36 1--4
【拓展延伸】
1.练习册P17
塘坊初中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
氧气的性质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9.20
主备陈明忠Fra bibliotek审核班级:组别:姓名:
【情境导入】
现在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它们。
【目标导学】
1.理解氧气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自主学习】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观察硫磺、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结论
3.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进一步理解氧气的用途
4.检验氧气的方法
【合作探究】
1.通过上述学习探究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2.探究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异同
3.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目的
4.检验氧气的方法
【展示点评】
1.木炭、硫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导学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a829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7.png)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理解氧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2)氧气的性质实验及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2、难点(1)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2)氧气制取实验中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三、知识回顾1、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2、写出你所知道的能生成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四、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实验现象:加热时,固体逐渐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同时有气体产生。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ClO₃加热 2KCl + 3O₂↑(催化剂:MnO₂)3、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1)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物为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应选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物为液体和固体,不需要加热,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
(2)装置图固固加热型: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棉花、导管、橡皮塞等。
注意: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固液不加热型:长颈漏斗、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导管等。
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收集装置(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装置图:集气瓶、水槽、导管。
操作要点: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导管口刚伸入集气瓶口即可。
氧气的性质_导学案
![氧气的性质_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59e1ba5acfa1c7aa00ccd8.png)
氧气的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氧气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例,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化物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且会判断。
学习重点及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5分钟)1、物理性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指的是、、、、、等2、对实验室中的酒精灯、坩埚钳、集气瓶等仪器重新理解及熟知其用途。
化学性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木炭、蜡烛、铁丝三种物质中、能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精讲精练,阅读课本一页,简单了解以下内容1、氧气的物理性质(5分钟)教师出示一瓶氧气学生观察并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氧气在实验室收集的时候是根据氧气的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收集的。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5分钟)师生共同完成课本88页实验探究。
完成下列的表格。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提升:1、物质跟发生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 的气体,很多物质都能够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3、碳、石蜡、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数目越多,反应就________________ 。
四、课堂检测:1、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跟其他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A、都是氧化反应B、都是化合反应C、都有发光放热、火焰2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导学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aefb0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6.png)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3、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4、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知识回顾1、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三、实验原理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₃二氧化锰、加热 2KCl + 3O₂↑四、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1)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所需仪器有: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导管、单孔橡皮塞等。
(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所需仪器有: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等。
2、收集装置(1)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收集时,集气瓶装满水后倒立在水槽中,导管口伸到集气瓶口即可。
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法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收集时,导管口应伸到集气瓶底部,以排尽瓶内的空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五、实验步骤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药品: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氧气的性质》 导学案
![《氧气的性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2b3be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1.png)
《氧气的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常见物质(如碳、硫、铁等)的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3、理解氧气的氧化性,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二、学习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三、学习难点1、理解氧气的氧化性。
2、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及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四、知识准备1、回顾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2、思考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能会用到氧气。
五、学习过程(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氧气不易溶于水,但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溶解在水中。
将氧气加压降温,可以使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与碳的反应实验步骤:(1)在空气中点燃木炭,观察现象。
(2)将点燃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木炭红热;在氧气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C + O₂=点燃= CO₂2、氧气与硫的反应实验步骤:(1)在空气中点燃硫粉,观察现象。
(2)将点燃的硫粉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硫粉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硫粉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 + O₂=点燃= SO₂3、氧气与铁的反应实验步骤:(1)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
(2)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三)氧气的氧化性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在上述反应中,氧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使其他物质被氧化,自身被还原。
(四)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氧气是人类和动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用于医疗急救、潜水、登山等领域。
氧气导学案(第一课时)
![氧气导学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0669cd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4b.png)
氧气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认识木炭、硫磺、铁丝等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总结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爽朗。
【课前回忆】1、空气的成分有哪些?2、如何设计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自主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P33第1段(注意描述气体物理性质的顺序)1.氧气的物理性质:①标况下,色味气体;②密度比空气;③溶于水;④在降低到一定温度时,氧气会变为色的液体和色雪化状的固体,2.(演示实验2-2)检验氧气的方法:【师生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2-3,2-4,补充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物名称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硫磺木炭在空气中发出红光细铁丝在空气中连续红热【讨论】:1、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2、做木炭和硫在氧气里燃烧的时燃烧匙什么缘故要由上而下慢慢伸入?在做硫在氧气里燃烧时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的理由是3、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1)铁丝什么缘故绕成螺旋状?(2)铁丝前端什么缘故要系一根火柴?(3)集气瓶内什么缘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者铺一层细沙?(4)什么缘故要等火柴立即燃尽再插入氧气瓶中?注:1、点燃与燃烧的区别与联系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现象,而点燃是一种操作。
点燃是燃烧现象发生的条件,燃烧是点燃的结果。
因此不能误将燃烧当做反应条件。
【我会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在点燃时它能与磷、硫、铁丝和木炭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典型例题】(2021怀化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制取氧气导学案
![制取氧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d93cd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1.png)
制取氧气导学案一、概述制取氧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也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
本导学案将介绍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氧气的制取主要基于加热过氧化氢(H2O2)产生氧气和水的反应:2H2O2(l) → 2H2O(l) + O2(g)三、实验装置1. 倒置试管2. 水槽3. 实验草图四、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a. 准备倒置试管,放在水槽中备用。
b. 准备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2. 进行实验a. 将倒置试管倒置放入水槽中。
b. 使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观察试管中氧气产生的情况。
3. 确认实验结果a. 观察试管中出现气泡,并记录产生氧气的时间。
b. 确认氧气气体的性质:味道无色、无味。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前,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如戴上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2. 小心操作化学试剂,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毒气体。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试管和工作台,避免化学试剂残留。
六、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后产生大量氧气气泡,这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促进燃烧的性质。
七、实验应用制取氧气的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此外,氧气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用于燃烧、呼吸等方面,因此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也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的应用理解。
八、实验延伸学生可以尝试其他方法制取氧气,比如使用金属和酸反应、分解金属氧化物等。
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可以加深对氧气制取过程和氧气性质的理解。
九、实验问题探究1. 过氧化氢在加热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氧气和水?2. 如何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和特点?3. 制取氧气的实验条件有哪些要求?十、实验拓展可以通过实验比较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对氧气产生速率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速率规律。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导学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87d82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0d.png)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掌握氧气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及检验方法。
3、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知识回顾1、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____%。
2、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溶于水。
3、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药品1、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3、高锰酸钾。
(二)反应原理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
3、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
(三)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1)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
(2)固体加热型装置(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____。
②试管内的导管稍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____。
③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____。
(3)固液不加热型装置(适用于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仪器:____、____、____等。
2、收集装置(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仪器:____、____。
操作方法: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盖上玻璃片,然后将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收集完毕后,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仪器:____、____。
操作方法:将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四)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氧气》基础知识梳理
一、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和原理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
确定依据具体内容
药品元素守恒
廉价易得
安全环保
耗能低含氧元素
过氧化氢溶液常见
产物是水,无污染
反应不需要加热,常温就分解
原理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
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生成气体的性质——
物理性质:溶解性密度
化学性质:能否与水反应,能否
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二氧化锰为固态,过氧化氢为液态,反应不需要加热
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不易溶于水,选择排水法
化学性质:不跟水反应
不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
实验装置图(或仪器)
2套P86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分液漏
斗的作
用:随
时添加
液体药
品。
通
过控制活塞,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来控制反应速度;节约药品。
可用注射器来代替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3、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4、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5、等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
时,开始收集气体。
6
、等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在水
下,将毛玻璃片盖好,取出水面,正放
在桌面上。
收集方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验満方法氧气有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则满
放置方法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正放在桌面上
检验方法氧气有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中,木条复燃则为
氧气
热点追踪:
1、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置操作步骤
2、气体收集方法再探究
催化剂
(1)定义;要点。
(2)请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确实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形形色色的催化剂——课本P87 多识一点
(4)判断:①催化剂的作用是唯一的();
②同一反应只有一种催化剂();
③同一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但催化剂的作用都相同,只有效果好坏的区别()。
(5)要确定某物质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必须做哪些实验?
巩固训练:
1、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下列表示反应开始以后产生氧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a表示加二氧化锰;b表示不加二氧化锰),其中正确的是( )
2、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D所示。
(1)实验室用KMnO
4制取O
2
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制取气体通过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选用相应的反应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
制取的气体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装置(填字母)
O
2KClO
3
固体催化剂MnO
2
固体、加热___
___ H
2O
2
溶液催化剂MnO
2
固体、常温C或D
CO
2
___和___ 常温___或___
N
2NH
4
Cl饱和溶液与
NaNO
2
饱和溶液
加热___
H
2
锌粒和稀硫酸溶液常温(3)关于装置C和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项选择)
A. 装置C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B. 装置D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C. 装置C和D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
.
D. 装置C和D均可用于制取一定量的H
2
3、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
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__;
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用的分离方法是___.
(2)下面是利用装置收集气体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填序号).
①待收集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②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盖盖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3)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
请你从如图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是___.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4)D、E. F. 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5)如果使用G装置收集氧气,
①排水法:氧气从(填写“a”或“b”)端进入
②排空气法:氧气从(填写“a”或“b”)端进入
如果使用G装置收集氢气,
①排水法:氢气从(填写“a”或“b”)端进入
②排空气法:氢气从(填写“a”或“b”)端进入
二、氧气的性质——认识物质性
质的一般思路
1、物理性质(气体):;
2、化学性质:思路——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的。
研究氧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就研究氧气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选用的物质要采用分类选代表的方法进行。
今后的学习还会
获得结论: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思考:(1)为什么同一种反应物在空气中和在纯氧气中反应现象不同,请从微观角度解释:P89
为什么不同的金属在纯氧气中反应现象不同?
3、氧化反应定义;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图示),举例说明
缓慢氧化定义,举例
4、氧化物定义;
化合物,氧化物,含氧化合物的关系(图示)
【巩固练习】
现有如下物质:空气、海水、水银、酒精、医用酒精、氢氧化钙、澄清石灰水、盐酸、碳酸钙、大理石、干冰、氦气、硫酸铜、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蔗糖、稀有气体、甲烷、天然气、醋酸,乙烯,尿素、铝片、焊锡,硅片。
请根据物质组成画出物质分类体系图,将上述物质分类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三、自然界的氧循环
1、氧循环的定义、途径、意义(课本P90第一段)
2、自然界中氧气产生和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3、氧气是性质活泼的气体,自然界中许多物质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为什么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没有越来越低呢?
4、氧循环平衡的意义(课本P91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