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初步论文
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初步研究摘要:我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那么,如何有效地在中小学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文章从探究性学习的含义、特征、实施过程和实施保障等方面对探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一. 研究的背景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
1909年前,大多数教育者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教学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
19的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第一次对这种方法提出批评。
他说,科学教学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而对科学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态度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美国在“教育现代化运动”,尤其是理科教学的现代化运动中提出探究学习的主张。
探究学习的倡导者施瓦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培养创造力。
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施瓦布、杜威等人的研究,包括布鲁纳和皮亚杰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研究,影响了美国五十到七十年代的课程改革,使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把科学理解为探究的过程这种观点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由理科教学扩展到文科教学。
二. 探究性学习的介绍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的时候,他就要作出各种猜测,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资料,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初中化学性学习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性探究,收集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讨论,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建构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
一、课堂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章节和设置的各个栏目之中,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应该时时不忘探究,但首先要把教材规定的探究活动做好。
由于探究性学习不是以获得知识作为终极目标,更不以“授受”为主要手段,而是注重以已有的知识去“发现”、“猎取”和“洞察”新知识新技能的一种“主动性发现式教学方式”,是以创新活动为明显特征而立足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养成的学、思、悟、用四者相结合的一个互动过程。
课堂永远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
教学中,我始终立足教材,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
主要开展了课题式的探究。
首先由我提出教学实验的若干问题,交给学生选择确定自己的设计课题,然后学生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查阅资料,独立或小组合作设计初步方案交我审阅,从中先出具有代表性的方案,集中在课堂上由设计学生进行演示、交流,介绍自己设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由学生评定优劣,共同探讨实验成败的原因。
现略举几例。
1: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
难道只能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系统地进行探究的第一个实验。
学生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实验方案。
2: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探究。
教材上虽然没有一个明显的演示实验验证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但由于有了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实验探究作为基础,使得同学们积极的发散思维得以展开,设计的方案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很多方案体现了理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思想。
3: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探究。
我们已经知道,在稀盐酸中存在 h2o 分子、cl-离子和 na+离子。
探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的探索精神
探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的探索精神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主动探索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参与和独立思考,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培养探索精神。
首先,探究性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是老师的知识灌输,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而探究性学习追求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具体任务。
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实践精神。
其次,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常常需要与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共同探索问题。
他们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个别的知识接收者,更是一个团队中的一员。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此外,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应用知识。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这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最后,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要自主选择问题、自主寻找资源、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
他们需要主动把握学习进程,有自主选择学习的能力。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践、合作、创新和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性学习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
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在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很多,但学生动得多了,是否就说明学生是在主动地进行探究呢?那可不然。
怎样使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呢?我就个人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境中产生的。
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请你们随意说一个数,老师便能很快地判断出能否被2整除,不信就来试一试。
”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为了难住老师,他们从二、三位数,说到了十位以上的自然数,结果都被我准确地判断出来。
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老师的快速回答所折服,心里非常的好奇,惊讶!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诱惑力促使学生探究和发现其中的奥秘,同时也诱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将学生自然地带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生探究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学生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我让每一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课初通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有的有三条,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提要】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
首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要注意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虚心地听取,同时要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其次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探究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勤于分析,养成一种探究的意识。
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伙伴,从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使学生突破课本的约束,走向广阔的知识世界。
【关键词】英语教学探究学习转换角色英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英语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突破课本的约束,走向广阔的知识世界,涉猎更广博的知识。
一、英语课程中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
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
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我们应放手让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
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合作者。
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由此,我们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英语教学是英语活动的教学,课堂上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英语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获得广泛的英语互动经验,提高英语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性学习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几年来,笔者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下面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
1.创设悬念。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外部的事物产生敏感性,引发疑问,引发探索追根寻源的欲望,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我先让学生出一道9以内相同加数连加来考老师,老师能立刻答出,学生们都用好奇的眼光望着我。
于是,我请了一位学生出题:“6+6+6+6等于多少?”我立即答出:“24。
”有位学生说:“8+8+8+8+8+8等于多少?”我脱口而出:“等于48。
”这时,学生们充满了好奇,不约而同地问我:“老师,你是怎么算的?快告诉我们吧!”我告诉他们,只要学习了乘法口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们热情高涨,迫不及待地想学习,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2.营造探究氛围。
小学生探究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良好人际氛围的支撑。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开展探究学习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探究氛围,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多一些民主和平等,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要凸现学生主体,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要经常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哪位同学有更好的方法?能让大家听听你的看法吗?谁来告诉老师呢?”……第二,多一些信任和尊重。
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
在教学中要经常用“你真行”、“想一想,你肯定会想出来的”、“你真棒,连老师也没想到”等等。
第三,多一些宽容和激励。
教师应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赞赏学生独特的见解,保护学生探究的火花。
小学数学课性学习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中的探究性学习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
那么如何使探索性学习成为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营造自学探究氛围小学生探究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良好人际氛围的支撑。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开展探究学习的前提。
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从而保证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
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探究”氛围应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如经常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流:“谁想说?”“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能教一教我吗?”“你真了不起,解决了这么难的问题。
”等等。
第二,信任学生。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探索,更多鼓励表扬学生的探究成果,不要怕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出错,要把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冷静分析、及时反思、不断总结,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办法,以“误”养“正”。
第三,赏识学生。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去发现,引导学生去探究,用欣赏的眼光去支持,用热情的语言去鼓励,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
二、以“趣”为导,激发学生自学探究的动机爱因斯坦说过:“教师要适应学生求知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思考力,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兴致勃勃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因此激发学生自学探究的动机是引导学生自学探究的前提。
高中数学性学习论文
浅谈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摘要】高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教师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也是培养现代公民和创新人才的需要,是数学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面,就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条件是水平思维水平思维是指横跨多个学科或领域的思维。
而学生则往往将一些表面上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是水平思维的一种表现,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例1:“若a为自然数,说出a以后的7个连续自然数”。
一个喜欢英语的女生举手抢答:“b,c,d,e,f,g,h”;一个男生起来补充:“a+1,a+2,a+3,a+4,a+5,a+6,a+7”。
这就是水平思维的结果,是教师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条件。
根据水平思维的层次性和发散性特点,教学提问中会爆出许多奇异的思的合理性一面。
如果有“一点道理”,应表扬为主,导出更合理的答案。
无论是什么样的答案,学生都是经过了自己的水平思维得到的,理应得到重视和表扬,不能以老师的理解和意志强加到学生的意志上去。
二、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是自主活动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从而有效地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发现新知识点。
如例2:双曲线概念的教学,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实验——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拉链,拉开它的一部分,在拉开的两边上,各选择一点,分别固定在两定点上,把笔尖放在拉链的拉锁处,随着拉链逐渐拉开或者闭拢,笔尖就画出一条曲线。
(2)提出问题,思考讨论。
①双曲线上的点有何特点? ②当拉链拉锁处到两定点距离差等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③当拉链拉锁处到两定点距离差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④你能给双曲线下一个定义吗?(3)揭示本质,给出定义。
中学数学式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一、探究式教学的定义探究性学习的定义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式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学生在老师所创设的探究教学环境下,通过实验、观察、操作、调查、信息搜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并经过反思和不断重组而获得知识、发展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与意识的过程,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的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
而是老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是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
二、探究式教学的三个步骤(1)课前预习: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既适合学生预习,又适合课堂应用的学案,课前发给学生,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
(2)课内探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找出疑难问题。
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
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
(3)课后训练: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精选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
教师要有布置有检查。
学生要养成“作业即考试”的习惯,努力做到“做作业如考试一样,考试如作业一样”,在系统、总结当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独立认真、规范地完成作业。
三、探究式教学的四个环节(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小组成员针对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性学习策略论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时代。
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要改革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要把“乐于探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强调课程结构要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出教材要“有利于学生探究”。
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本人将对此作一定的论述。
一、探究性学习的含义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具体地说,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干活艘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选用探究方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并能满足改革者的心理需要。
其实,教学改革并不神秘,它的宗旨是三点: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二是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一)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数学性学习几点体会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索研究为主线,以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为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激发内因、主动求索、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
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谈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的帮助引导。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指导作用传统教学忽视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
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使学生在进行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加强探究性学习。
重视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改变“容器”式的物式灌输,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火炬”。
儿童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探索欲望。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也要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一、课前要精心选择探究内容和制订计划就数学内容而言,并非所有知识都应该或都适合采用探究教学。
因此,哪些内容让学生探究,开展哪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心中有数,不能盲目或随意而为。
探究内容和活动的确定主要是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了解他们的认识潜能、行为动机以及他们是怎样学习的。
制订计划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探究教学,更需要课前进行精心计划。
例如,《“加减法(一)”的整理与复习》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梳理。
我先让学生自主地整理加法表,然后让他们对10以内加法表进行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使孩子们经历一个探索性的活动或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浅谈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是的,与其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念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或者教师一个人索然无味地在讲台上做着演示实验,都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一做来得有意义和卓有成效。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可以细化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提出问题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导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那么如何提出问题呢?我们的学生在习惯了“你问我答”的学习模式之后,提问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问题不是凭空产生,它有两大来源。
1、问题来自教材、资料、教师等,在这里要注意问题得与科学概念相结合,得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太浅的问题学生没有兴趣去探究,太深的问题学生无从下手、难以解决,问题必须是能够通过学生的观察研究探讨之后解决的,对高年级来说,他们已经会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记录、整理分析数据了,并能用图示或者文字来汇报研究结果了。
2、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电磁铁的磁力》时,我用串联一个电池的电磁铁吸起了2个垫圈(铁),有学生随即发出疑惑:能不能使电磁铁吸起更多的垫圈?随后,我们确定了“如何增大电磁铁的磁性”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取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步骤,进行探究性学习,找寻问题的答案。
(二)、收集数据对于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找到证据,将有用的数据记录下来。
在进行“如何增大电磁铁的磁性”这一探究性学习时,学生必须绘制表格,分别记录串联不同个数电池时电磁铁吸取的垫圈个数,和不同线圈圈数时电磁铁吸取的垫圈个数。
(三)、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前面提到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其结论是:串联接入电磁铁的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吸取的垫圈个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串联接入电磁铁的电池数量越少,电磁铁吸取的垫圈个数越少,电磁铁的磁力越小。
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论文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
探究性学习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应用知识的能力。
那么,作为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笔者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利用生活常识,激发学习兴趣,进入探究情境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归宿,探究的成效如何取决于问题的设计。
课堂提问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农村中学的学生起点低,学习兴趣不高,一但老师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低下头,没有思考,甚至产生不想听的心理,有时教师只是自问自答,课堂气氛不活跃。
针对这种情况,应灵活教学,我发现利用生活常识设计启发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产生求知的欲望。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提出如下的问题:(1)近几年来气温逐渐升高,天气越来越热。
为什么?有没有解决的方法?(2)人工降雨就是人在天空中撒水吗?由于所提出的问题贴近生活实际,是他们身边可感受到的,而且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一般都比较感兴趣,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问题。
这两个探究性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带着这两个问题,请学生浏览本节内容,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将问题展开,启发学生思维,联系课本的演示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由于人们生活、生产中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象温室中的玻璃那样覆盖在地球上空起保温作用,于是就使地球的气温持续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这样学生便会有恍然大悟之感,教学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疑问和矛盾之中,然后再将问题展开,层层深入。
中学音乐性学习[论文]
浅谈中学音乐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运用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是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它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领域的探究,而且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和任何事情。
正由于探究式学习是从疑惑和惊奇开始的,因而也被称作“问题导向式学习”,而问题往往被视为探究式学习的核心。
这种课程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究性教学相对传统的教学法,其特点有:“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与灵活性;教学过程的自主性与合作性;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与创造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与过程性。
”1、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涵盖科学领域的范畴,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或者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它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它可能是某一个学科或者是多学科的综合,也可能是偏重于实践或理论方面。
即使所选的素材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个人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思维方式的不同,目标定位、视觉的确定、切入点的选择、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结果可能各不相同,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就为学习者、指导者个性特长的发挥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式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的灵活性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内容上,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及积累知识获得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实践和社会经验,从而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不同途径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探究方式,因而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
2、教学过程的自主性与合作性。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探究课题,主动去研究,敏锐的发现问题,主动的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
初中化学性学习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加强素质教育,落实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在化学教育中,我们要继续重视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拓宽学生研究学习的渠道,努力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供条件。
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使学生进行“参与性”和“体验性”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努力通过探究性学习,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其发展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新的学习内容,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并由此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性和综合能力,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探究性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现代教学思想理念。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学生学会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初开始实验时,认为只要放手让学生实验,就会有收获,其实不然,学生的基本操作不熟悉,相应的辅助知识不具备,造成部分学生无从下手,课堂任务难以完成,课堂局势难于控制,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相左。
本人认为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探究性学习中应体现两个字“小、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如何真正地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收获,有发展,笔者以为首先应体现一个“小”字,探究实验的“小”,体现在规模小,它所需仪器、药品不多、步骤少,原材料易购易得。
观察的范围小,探究的问题小。
此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在细小方面捕捉思维的灵感,让学生着眼于观察的对象,不随意放弃任何细小的细节,对于观察的小细节,实验现象要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验完毕后,要让学生撰写探究实验报告,并就问题的一个小侧面,一个小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性学习在高三历史复习中作用论文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作用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体验知识、解决问题,并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要求。
学生的探究欲望、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将成为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而探究性学习适应了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之一就是注重“体验””,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认知发展过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中,就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而加以重视。
所以,历史教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情感体验,这比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也就是要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试以高三历史教学为例,浅谈探究性学习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重要性。
一、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高三学生的复习兴趣“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倡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他们发展的根基,是他们求知探索的原动力。
”一个人只有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探索其中奥秘。
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时,历史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思考,针对高三的学生而言,这些问题的设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太难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反而会产生回避心态,太容易学生会产生骄傲心态,兴趣会稍纵即逝。
“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语文课堂性学习论文
浅谈语文课堂的探究性学习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于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深入,并创造性地落实的教学实践中。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小组讨论、个性化学校、多媒体的使用等等。
就一定程度而言,我们感受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危害。
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被我们摒弃了,我们把教师更多的职能定位于开发智力、培养思维、促进发展、提倡创造一种探究的课堂,就自己的浅薄知识几方面谈谈。
一、开展探究性课堂对话探究课堂不仅教学“是什么”的知识,更要教学“为什么”的知识。
不仅要学生记住,更要学生明白、理解。
用建构主义学习来解释,人的学习必须把知识编结在己有的知识结构中。
所以教师必须寻找最好的方法实现学生的编结或重构,这样才能真正意义的完成学生的学习过程。
探究课堂不仅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因而好的教学评价系统,不能只在课后考学生一张试卷,论教师教学的成败,而关注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状态,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度、投入度,作为评价教学的重要指标。
也就是倡导“以学论教”的内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下面是一则讲授《孔乙己》的案例: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个舞台上上课。
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
也就是说,面对对课文和老师平等对话。
现在我们来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庆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谁提的问题最多。
男生: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教师: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男生: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风俗,交代孔乙己的生活环境。
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女生: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年前的事情,现在每碗涨到十文”?教师:好,谁来解答?男生:着说明物价上涨,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女生:不对,应该是间接说明孔乙己的生活年代。
教师:对,我同意后一种意见。
作者交代了时间背景。
男生:为什么说“孔乙己是站在穿长衫唯一的人?教师:谁解答这个问题?女生:课文里说大多数顾客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浅谈探究性学习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
探究活动来实现。
因此,科学探究成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
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学科课程的重要内容。
1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认知过程
过去我们喜欢把结果告诉学生,现在新课标,是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向过程要方法,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学6、7的时候,学6,老师交给你一个方法,狗尾巴。
不管你是见过狗的,还是没有见过狗的,一律用狗尾巴记忆6。
学7都是小镰刀,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让学生这样记忆。
这是不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
我在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把6、7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记忆方法。
有的学生用符号,用小梯子和房子,有的设计出了蝴蝶结和电视机,到学习7的时候,他们巧妙添加,有的汉字增加了笔划,蝴蝶结编成了风车等等。
每个学生学习6、7的方法,都是各不相同的。
但是都是学生自己在思维水平上的学习方法。
知识是目的,思考之后更是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
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能不能把旧的知识作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这是一种思考技巧。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一般认为,能够主动提问的学生,思维较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求知欲旺盛、学习效率高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应是解决数学教学的关键。
培养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材料愈新奇愈有挑战性,那么学生追求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就愈强。
如数学课教学小数性质时,教师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把2、20、200用等号连起来。
开始学生感到奇怪,这怎么可能呢?接着小手举起来了,有的说:“只要在2的后面加2个0,20的后面加一个0就相等了。
”有的说:“在2的后面加‘米’,20的后面加上‘分米’,200的后面加上‘厘米’,三个数就相等了。
”经过一段思考后,有的学生就提出:“只要在20和200的‘2’的后面加上小数点,这三个数就相等了。
”这样,小数性质的讨论就自然而然展开了。
鼓励猜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奇特的、大胆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猜想。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鼓励猜想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猜想概念的本质特征,猜想数学公式的推导,猜想解题方
法的种类,猜想他人的思维方式等等,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
3鼓励学生搜集信息,分析、加工、运用信息
要获取知识,首先要获取有关信息。
如果像传统学习中的只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信息量就太小了,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
因此,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非常重要。
先要查阅资料,让学生学会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为进行探索打好基础。
可以查阅图书,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从网上获取信息。
如在学《长方体的认识》前,布置学生收集最喜欢的有关长方体的剪报图片、方体玩具等,学生有宽裕的时间去收集,趣在其中。
教师持之以恒地让学生搜集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资料,学生就会养成遇到问题就查阅相关资料的好习惯。
然后调查访问。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解
(下转第84页)
(上接第82页)
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到社会上作调查访问,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的好机会。
最后整和信息。
“下个世纪,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对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选取有用的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进行作文时,
学生可能积累了很多和作文题目有关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素材一一分析,只选取和文章中心有关的材料加以整理、运用。
4鼓励合作交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美国波音飞机要上千个工厂配件进行组装,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强调团队精神,并在作业布置、问题设计等方面多出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题目。
如在学习语文《称象》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题目:教师讲课前把准备好的大象模型、塑料船、小石子、一盆水,发给每个小组一套,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描述测出大象的体重,并口述其方法,最后讨论“你还有什么称象的好办法?”这样做,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了曹冲称象的办法,知道了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叙述的,通过讨论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的丰满、深刻。
国际学习课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
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过程,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
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我们开展的“自主十分钟”活动。
它采取自主合作的新型语文实践活动模式,由各班学生自主确定活动主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主主持活动内容,自主进行活动评价。
在这一框架形式下,孩子们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有的班开展了“我是班级管理小主人”的主题演讲;有的以“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中队长”、“今天我是一日小班长”为题,群策群力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有的“一事一议”,以“课间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没有得到卫生流动红旗、课间流动红旗怎么办?”为题进行讨论,开展自我教育。
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这项活动中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发挥和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自主探索是创新和实践的基础,创新和实践是自主探索的体现和结果。
因此,我们的教学要立足自主探索学习,着眼创新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