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李鹰
妊娠23~24周三维容积超声预测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的应用价值
•临^床^研究-妊娠23~24周三维容积超声预测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的应用价值秦家云赵新美吴春燕李鹰马锦琪钱丽丁炎摘要目的探讨妊娠23~24周三维容积超声部分肢体体积预测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于岀生后最终确诊为晚发型FGR的产妇74例(病例组),另选同期正常产妇200例为对照组。
应用超声测量妊娠23~24周胎儿二维超声参数: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记录二维超声参数生成的胎儿体质量(EFW1);应有三维容积超声测量胎儿上臂中段50%的体积(AVo l)和大腿中段50%的体积(TVol),EFW1联合AVol或TVol生成EFW2或EFW3。
比较两组上述各参数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个参数预测晚发型FGR的价值。
结果两组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EFW1、EFW2、EFW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AVol和TVo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AVol和TVol截断值分别为4.5ml和9.4ml,预测晚发型FGR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3.5%vs.69.4%,89.4%vs.88.1%,81.4%vs.83.2%、0.70vs.0.74;二者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联合预测晚发型FGR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9.0%、94.8%及90.1%,均较二者单独应用的诊断效能高。
结论妊娠23~24周胎儿的AVol和TVol可作为预测晚发型FGR的特征性指标。
关键词超声检查,三维;胎儿生长受限,晚发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图法分类号]R445.1;R714.5[文献标识码]AApplication value of fractional limb volume obtained by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ultrasound in predicting late-onset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at23~24weeks of gestationQIN Jiayun,ZHAO Xinmei,WU Chunyan,LI Ying,MA Jinqi,QIAN Li,DING YanDepartment of Obstetrics,Wuxi People'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214023,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ractional limb volume obtained by three-dimensional(3D) ultrasound in predicting late-onset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at23〜24weeks of gestation.Methods A total of74pregnant women diagnosed with late-onset FGR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ase group,and200normal pregnant women were included as the control group.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at23〜24weeks of gestation by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for standard fetal biometry,biparietal diameter,head circumference,abdominal circumference,femur length and ultrasound-estimated fetal weights(EFW1),3D ultrasound for fractional arm volume on50%of the humeral diaphysis length(AVol)and fractional thigh volume on50%of the femoral diaphysis length(TVol),EFW2or EFW3were obtained by EFW1combined with AVol or TVol.The value of the parameters in predicting the late-onset FGR was analyzed by ROC curve.Results There were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biparietal diameter,head circumference,abdominal circumference,femur length and EFW1,EFW2,EFW3.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Vol and TVol between the two groups(both P<0.05).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rea under ROC curve in predicting by AVol and TVol for late-onset FGR were0.70and0.74,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The cut-off values were4.5ml and9.4ml,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for predicting late-onset FGR of the two groups were63.5%and69.4%,89.4%and基金项目:无锡市卫计委科教强卫工程医学青年人才(QNRC069)作者单位:214023江苏省无锡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妇产科(秦家云、李鹰、马锦琪、钱丽),超声医学科(赵新美、吴春燕、丁炎)通讯作者:丁炎,Email:****************88.1%,81.4%and83.2%,respectively.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in combined prediction of late-onset FGR were 79.0%,94.8%and90.1%,respectively.Conclusion AVol and TVol can be used as the specific indicators in predicting late-onset FGR at23〜24weeks of gestation.KEY WORDS Ultrasonograhy,three-dimensional;Fetal growth restriction,late-onset;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胎儿宫内死亡、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
产前超声对孕14周内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
产前超声对孕14周内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尹双飞【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42)4【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孕14周内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行孕期检查的1 970例早孕期孕妇,在孕14周和孕24周对入选孕妇各进行1次产前超声检查,2次检查均对胎儿肢体的形态、结构、姿势及运动等进行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观察,对分娩后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对于引产后胎儿的尸体进行尸检.结果:所有胎儿肢体超声声像图均清晰满意.早孕期检测出肢体异常的胎儿共20例,漏诊肢体畸形胎儿9例,被误诊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胎儿1例,早孕期对胎儿实施超声检查的肢体畸形检出率为68.9%(20/29);中孕期再次检出胎儿肢体畸形6例,修正早孕期误诊1例.2次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为89.7%(26/29).在早孕期检出的肢体畸形胎儿中有3例合并有鼻骨缺失,有3例合并有颈部水囊瘤.且仅37.9%(11/29)胎儿伴有颈项透明层值增厚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的改变.结论:大部分严重的胎儿肢体畸形均可使用超声检查及时诊断出,从而对畸形胎儿作出正确有效的宫内治疗或引产.%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prenatal ultrasound for fetal limb malformation within 14 weeks of pregnancy.Methods:One thousand nine hundred and seventy early pregnancy women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were investigated.The pregnant women were examined using ultrasound at 14 weeks and 24 weeks of pregnancy,and the morphology,structure,posture and movement of fetuses were observed using the systematic continuoussequence approach.The newborn was regularly followed up,and the autopsy of the fetus corpse after induced labor wasimplemented.Results:The ultrasonography of all fetal limbs was clear.The limb malformation in 20 cases,missed diagnosis of fetal limb deformity in 9 cases and misdiagnosis of congenital clubfoot in 1 case were identified,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fetus limb malformation was68.9%(20/29) in early pregnancy.The fetal limb deformity in 6 cases and correcting the misdiagnosis of early pregnancy in 1 case were found in the second detection,the detection rate of two times in fetus limb malformation was 89.7%(26/29).In the early pregnancy detection of fetal limb malformation,the fetal limb malformation complicated with nasal bone loss in 3 cases,neck hygroma in 3 cases,and 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ening and venous flow spectrum change in 37.9%(11/29) fetuses were found.Conclusions:Most severe fetal limb deformities can be diagnosed by ultrasonography in time,which can make a correct guidance to implement effective intrauterine treatment or induction of labor.【总页数】3页(P518-520)【作者】尹双飞【作者单位】河北省隆化县医院超声科,068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1【相关文献】1.产前超声对孕11~13+6周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 [J], 王卫平2.产前超声对孕11-13周+6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J], 刘雪戈;刘卓;时彩红3.孕11~13+6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J], 袁野4.产前超声对孕11~13+6周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J], 陈厚宏; 吴美妹; 郑水秀; 陈丽同5.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同孕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王蕾;丁艳;王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效果研究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效果。
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我院7850例孕妇依据胎儿超声筛查规范展开检查,回顾性分析7850例孕妇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资料。
结果:7850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中,共检出肢体异常20例,胎儿肢体畸形8例,其中桡骨缺如4例,致死性侏儒2例,成骨发育不全2例;足内翻4例;一侧小腿及其以下肢体缺失3例;多指(趾)2例;一侧足缺失2例;肢体姿势异常1例。
20例患者中,有14例合并其他畸形,漏诊3例,其中多指2例,足内翻1例。
本组病例诊断结果均经产后证实。
结论:规范科学的产前超声检查对于胎儿肢体畸形诊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胎儿超声筛查在胎儿肢体畸形检测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临床价值Study on 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fetal limb deformity.Liu fang(hubei wuhan 430300,hubei province,huangpi district,wuhan)[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is offetal limb deformity. Methods:the ultrasonography of 7850 pregnant women in our hospital was examined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and the clinical data of7850 pregnant wome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of 7850 routine prenat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pregnant women,a total of 20 patients with abnormal body detection of fetal limb deformities 8 cases,including 4 cases of radialis absent,deadly gnome 2 cases,osteogenesis hypoplasia in 2 cases;4 cases in foot;One leg and the following limbs were missing in 3 cases;Multiple fingers(toes)2 cases;Two cases were missing in one side. 1 case of abnormal body posture. Among the 20 patients,14 were combined with other malformations,and 3 cases were missed,including 2 cases and 1 case in foot. The diagnosis results of this group were confirmed by postpartum. Conclusion:the standard scientific 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is in fetal limb deformities are very important role,fetal ultrasound screening for fetal limb deformities tests are of great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 fetal limb deformity;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is;Clinical value 随着当今优生优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产前检查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价值与漏诊病例分析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价值与漏诊病例分析张丽欣;张爱青;高素红;赵银珠【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及产前超声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并分娩或治疗性引产的41289例胎儿的病历资料,临床孕周为12~42周,选取其中产后诊断为肢体畸形的出生缺陷患儿186例为研究对象.结果 41289例胎儿,经超声、核磁共振、染色体检查以及产后X线检查、尸检等证实的出生缺陷患儿1342例,出生缺陷发生总率3.25%;肢体畸形186例,发生总率0.45%,占出生缺陷患儿13.86%,其中单纯肢体畸形122例,占65.59%,复合肢体畸形25例,占13.44%,合并其他系统畸形39例,占20.97%.186例肢体畸形中,产前超声诊断59例,46例于28周前行治疗性引产.140例进入围产期,围产儿肢体畸形发生率0.34%.超声漏诊127例,各类漏诊肢体畸形中,多指(趾)和并指(趾)占85.04%.186例肢体畸形中,18例胎儿行染色体检查,其中10例未见异常核型,6例为18-三体,1例为13-三体,1例为21-三体.结论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胎儿肢体畸形,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多指(趾)、并指(趾)等微小肢体畸形,产前超声难以诊断.%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ng fetal limb deformity and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missed diagno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186 fetuses with limb deformity in 41289 fetuses or therapeutic induced labor during clinical gestational age of 12 to 42 weeks in Haidi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in Beijing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6.Results Among 41289 cases of fetuses , 1342 cases were diagnosed with birth defects by ultrasonic examination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chromosome examination, postpartum X-ray examination, or autopsy.The totoal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was 3.25%.There were 186 cases of limb deformity , accounting for 13.86%of all birth defects,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at was 0.45%, including 122 cases of simple limb deformity accounting for 65.59%, 25 cases of recombination limb deformity accounting for 13.44%, and 39 cases of combined malformations of other systems accounting for 20.97%.Among 186 cases of limb deformity, 59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prenatal ultrasonography and 46 cases were induced befor 28 weeks.There were 140 cases in prenatal period , and the incidence of limb deformity in perinatal infants was 0.34%.There were 127 cases of limb malformation escaped from ultrasonic diagnosis .Among them, cases of polydactyly and syndactyly occupied 85.04%.Among 186 cases of limb deformity , 18 fetuses were detected by chromosome , and the results revealed 10 cases of abnoraml karyotype , 6 cases of trisomy-18, 1 case of trisomy-13 and 1 case of trisomy-21.Conclusion Fetal limb deformity can be diagnosed by systematic ultrasonic examination , and incidence rate of newborn birth defects can be reduced . However , little limb deformity such as polydactyly and syndactyly deformity is difficult to be diagnosed with prenatal ultrasonic examination.【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7(028)010【总页数】4页(P1214-1217)【关键词】先天肢体畸形;超声检查;胎儿;产前诊断【作者】张丽欣;张爱青;高素红;赵银珠【作者单位】北京市中关村医院超声科,北京10019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北京100191;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100080;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1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胎儿肢体畸形种类繁多,部分肢体畸形不能手术治疗,出生后影响胎儿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胎儿肢体及手足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及图像分析
胎儿肢体及手足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及图像分析作者:周洋来源:《影像技术》2020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胎儿肢体及手足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情况及图像特征。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1000例孕妇进行观察,所有孕妇均接受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分析产前超声图像,观察胎儿肢体及手足畸形发生情况。
结果:经产前超声诊断发现胎儿肢体畸形18例,其中11例胎儿确诊为手足畸形,7例骨发育不良,5例裂手裂足畸形,4例足内翻,3例桡骨缺失,2例前臂缺失。
结论:产前对孕妇实施超声诊断能够有效检查出肢体及手足畸形胎儿,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值得推广。
关键词:胎儿;肢体畸形;手足畸形;产前超声;超声图像中图分类号:R445.1;R714.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20.03.08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and analyze the 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fetal limb and hand-foot deformity. Methods: 100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ho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and all pregnant women were received the two-dimensional,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and continuous sequential tracking ultrasound examination, then, the prenatal ultrasound imag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occurrence of fetal limb and hand-foot deformity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is found that 18 cases of fetal limb deformity, which 11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hand-foot deformity, 7 cases of bone dysplasia, 5 cases of cleft hand and foot deformity, 4 cases of foot varus, 3 cases of radius deficiency and 2 cases of forearm deficiency. Conclusion: The 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is for pregnant women which can effectively detect fetuses with limb and hand-foot deformity, and provide guarantee for eugenics, thus it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 Fetus; Limb Deformity; Hand-foot Deformity; Prenatal Ultrasound; Ultrasound Image胎兒肢体及手足畸形是常见现象,胎儿手足畸形会导致自身泌尿系统、神经发育异常,不利于远期预后[1]。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四)手指异常在胎儿手部运动时扫查,可观 察到多指、缺指、短指畸形。但并指畸形 较难诊断。在胎儿握拳或合并羊水过少时 ,手指畸形常常漏诊,另外因多合并其他 严重畸形,扫查时重点在严重畸形部位, 容易忽略指部的扫查而致漏诊。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五)手形异常
1.手内(外)翻超声扫查在显示出前臂长轴 的切面上同时能够显示出与之成角的手部 冠状切面,则应怀疑为手内翻或外翻畸形 ,动态观察过程发现手运动受限、保持异 常姿势则可以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来自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2.鹰爪手染色体异常胎儿特有的手形异常 ,动态扫查过程显示手保持固定姿势,呈 垂腕状,手指半张开,第二和第三指节屈 曲。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鹰爪手常 有染色体异常-特有的畸形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四 肢 畸 形 四 肢 畸 形
四 肢 畸 形
四肢畸形分类
上肢缺失
多指
截肢样畸形 缺指
尺桡骨缺失症 手指异常
并指
手畸形
下肢畸形
腓骨缺失症
马蹄内翻足 多趾征
手形异常
分裂足(龙胎虾儿足四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短指 手内(外)翻
鹰爪手 重叠指
(一)上(下)肢缺失 多角度扫查均未显示上(下)肢声像,可以是一侧上(下)肢 缺失,也 可以是双侧上(下)肢缺失,完全缺失可能与羊膜带综合征有关,上肢缺失残留 少许芽状结构考虑为海豹畸形,见图5—8一l 8.
胎儿畸形的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的超声检查发表者:李燕(访问人次:8314)转载中华超声网作者:李胜利胎儿畸形专指胎儿期胎儿各器官结构存在的形态结构异常,合并或不合并功能异常。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用来形容胎儿畸形的多和奇,一点也不过分。
所以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声像图无疑也是种类繁多,而且即使是同一畸形在不同的妊娠阶段,其声像图也可能不同,一个超声医师个人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是有限的,再加上仪器的局限性和胎儿、母体的方面影响因素,故正如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1993)所强调的一样:“不管使用哪种方法,亦不管妊娠在哪一阶段,即使让最有名的专家进行彻底的检查,期望能够将所有的胎儿畸形均能被检测出是不现实也是不合情理的。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将产科超声检查分为二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常规超声检查(routine ultrasound examination),另一个层次是以检测胎儿畸形为目的超声检查(targeted imaging for fetal anomali es,TIFFA)。
当常规超声检查怀疑有异常,或胎儿畸形高危孕妇,均进行TIFFA检查,通过TIFFA来减少胎儿畸形的漏诊。
TIFFA检查,由于检查的胎儿结构较多,几乎对胎儿每一重要器官都要进行检查,检查时间长,且检查费用较大,对检查仪器要求高,对医师的专业水平要求高,因此不是每个医院、每个超声医师都能够进行这方面的检查,也不可能对所有孕妇都进行这种检查。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广泛,城乡医疗差别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更不可能要求所有医院的医生都开展类似美国TIFFA检查,明确诊断各种各样的胎儿畸形,更应该分多个层次对胎儿进行检查,因此对我国的超声检查内容和书写规范也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目的要求而异,例如对于广大乡镇基层卫生院或基层计生服务所工作人员,仪器条件差,而且收费低的情况就不能和在一个三级医院或产前诊断机构的具有产前诊断资格者,使用高档彩超仪所做的检查情况同等要求。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目的对胎儿肢体畸形超声声像图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其方法学特点进行分析。
方法以近年来来我院进行系统性超声检查的24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检查胎儿上肢长骨与下肢长骨的基础上,对胎儿肢体的各项指标实施动态观察,包括形态、结构及运动过程等,进而分析入选胎儿的肢体畸形超声声像图特征。
结果本组研究入选的2400例孕妇中,通过引产或者出生,表明有40例胎儿肢体发生畸形,由产前超声检查出36例,漏诊4例,其中多指3例、重叠指1例。
结论产前超声诊断用于胎儿肢体畸形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在诊断过程中应该确保不出现漏诊情况的发生。
经临床研究表明,手足姿势异常与末端指趾数目是胎儿肢体畸形容易漏诊的两大项,因此在检查中需引起重视。
标签: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为了保证孕妇产出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在产前给予超声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作用[1]。
本组抽取了我院近年来采取系统性超声检查的24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对胎儿肢体畸形超声声像图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其方法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入选的2400例孕妇,最小年龄者21岁,最大年龄者40岁,中位年龄(26.4±1.2)岁;孕周19~27周,平均(24.1±2.8)周。
1.2相关检查仪器及方法主要使得的检查仪器包括GE E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探头频率控制在3.5至5.0mHz之间。
在完善相关仪器设置的基础上,对胎儿实施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涉及的步骤包括:其一,指导孕妇行正确卧位,即仰卧位;若孕妇情况特殊,可行侧卧位,做好胎儿、羊水以及胎盘等方面的常规观察,测量胎儿腹围、头围以及双顶径等,同时做好羊水最大深度的测量,并充分掌握胎儿发育过程中的各类情况。
其二,采取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超声检查的范围为胎儿的四肢;在观察胎儿手足情况时,所采取的方法为弧形扫查法。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胎儿肢体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它可能导致生殖和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
因此,及早发现随访胎数正常的胎儿肢体畸形对于保护胎儿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产前超声诊断已经成为了目前检查胎儿先天性疾病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进行价值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的优势产前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能够快速检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包括肢体畸形的出现。
产前超声通过不同的预设探头,可以直观地观察胎儿的关键部位,并测量出胎儿的各种指标。
此外,它还可以提供胎儿气道、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方面的信息。
在肢体畸形的检测方面,除了观察胎儿的肢体结构外,产前超声还可以确定臂或腿的长度、指关节的数目、肘和膝关节的弯曲程度等等。
因此,产前超声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
产前超声在检测胎儿肢体畸形方面的局限然而,产前超声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在孕早期进行产前超声无法完全确定胎儿的发育情况,因为这个时候肢体结构尚未完全形成。
其次,尽管产前超声能够帮助检测出大多数肢体畸形,但极小部分异常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发育还是无法被检测出来。
最后,部分肢体畸形是可以自然修复或经过手术治疗而改善的,此时检测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评估产前超声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准确性一些研究表明,在正确使用下,在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几率下,产前超声可以发现胎儿肢体畸形。
然而,另一些研究认为准确性更低,从20%到60%不等,这是因为个别的胎儿肢体畸形实际上无法被超声诊断出来。
在诊断股骨长短不均方面,超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达90%以上,而手足畸形的敏感性约为60%至80%。
此外,其中有许多肢体畸形和神经肌肉层面的缺陷仍然难以通过产前超声显示出来,因此可能需要其他检查工具进行再次检测。
总的来说,对于许多肢体畸形的快速诊断,产前超声是一种绝佳的工具。
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实践产前超声诊断通常在胎儿24周之前进行。
在宫内发育期间,肢体畸形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因此进行多次产前超声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 第17卷 第2期157·医学影像·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李元学(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0 引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优生优育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产前检查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产前检查水平也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提高。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产前检查方法为超声诊断。
为了探讨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应用价值[1],现选取自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这一段期间内某妇产医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35862例孕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回顾这3586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这一段期间内某妇产医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35862例孕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这35862例孕妇的年龄在22~41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26.2±4.4)岁;孕周在18~28周之间不等,平均孕周(24.2±1.4)周。
1.2 仪器设备。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美国西门子公司所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Acuson Antares;飞利浦公司所生产的 HD5000 SONO CT;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所生产的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VOLUSON730;日本阿洛卡公司所生产的彩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Prosound α 10 Premier,探头频率为3.5~5.0MHz;三维探头频率为3.0~8.5MHz。
1.3 方法。
所有孕妇均行产前超声诊断,令孕妇取平卧位或侧卧位,首先常规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查腹内胎儿,测量胎儿的各项生长期径线,从而头面开始观察,一直到脊柱、躯体、四肢及手足,在对四肢进行检查时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沿长轴切面,从肢体近端开始至肢体末端进行扫描,观察肢体和其内长骨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其数目、长度、形态、姿势、结构、活动、位置关系等等;同时沿短轴切面进行追踪扫查,或通过三维和四维超声诊断仪对异常部位进行表面重建。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
分辨率更高:随 着技术的进步, 超声诊断设备的 分辨率将越来越 高,能够更精确 地检测胎儿肢体 畸形。
智能化程度更高: 未来超声诊断技 术将更加智能化, 能够自动识别和 诊断胎儿畸形, 提高诊断准确率。
实时三维成像技术: 实时三维成像技术 将进一步发展,能 够提供更立体的胎 儿肢体畸形图像, 有助于医生更准确 地判断胎儿状况。
为临床提供准确的 诊断依据
Hale Waihona Puke 指导临床医生制定 治疗方案
提高胎儿肢体畸形 产前诊断的准确率
产前超声诊断 能够准确评估 胎儿肢体畸形 的严重程度和
类型
产前超声诊断 能够预测胎儿 肢体畸形的预 后,为临床治
疗提供依据
产前超声诊断 能够监测胎儿 肢体畸形的进 展情况,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产前超声诊断 能够评估胎儿 肢体畸形的康 复效果,为家 庭和社会的决
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胎儿肢体畸形。
环境因素:孕期接触有害物质、药物、病毒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胎儿肢体畸形。
母体因素:孕期母体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疾病等母体因素也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 育,导致肢体畸形。
其他因素:高龄孕妇、不良生活习惯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增加胎儿肢体畸形的风险。
超声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分辨率和准确率不断提高,能够更早地发现胎儿肢体畸形。
产前超声诊断可以观察胎儿的多个切面,通过多角度观察提高检出率。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图像对胎儿肢体畸形进行分类和评估,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产前超声诊断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胎儿肢体畸形,如手指畸形等,从而提高检出率。
准确判断胎儿肢体 畸形类型和程度
1990年代至今:随 着计算机技术的不 断发展,三维、四 维超声技术逐渐应 用于产前诊断,能 够更加精准地检测 胎儿肢体畸形。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15-01-15T16:00:55.76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9月第9期供稿作者:姜春莲[导读] 胎儿肢体畸形种类繁多,超声检查具有多次、可重复性,是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姜春莲(江苏省如皋博爱医院超声科江苏南通226500)【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摘要】目的:分析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孕期(18周-28周)胎儿肢体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进行超声筛查,并与引产或产后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引产或产后胎儿肢体畸形共19例,产前超声共诊断胎儿肢体畸形17例,主要分为:足内翻7例,四肢骨短小4例,肢体缺如3例,长骨弯曲3例,漏诊并指1例、多趾1例。
结论:胎儿肢体畸形种类繁多,超声检查具有多次、可重复性,是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胎儿;超声;肢体畸形胎儿肢体畸形种类繁多,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有利于孕妇及早发现胎儿畸形,从而作出是否继续妊娠的选择,以达到提高人口素质。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维超声技术的应用,使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的胎儿肢体畸形漏诊产生的医疗纠纷报道,说明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主要性。
本文旨在总结分析胎儿肢体畸形的不同类型声像图,避免发生误诊与漏诊,具体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如皋博爱医院超声科筛查的中孕期(18周-28周)孕妇,孕妇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6±3.5岁),均单胎妊娠,胎儿孕周18-28周,平均孕周(22±3)周。
2、仪器与方法仪器使用GEvolusonE8、GEvoluson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二维凸阵探头2.0-5.0MHz、三维容积探头2.0-8.0MHz。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价值 李鹰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价值李鹰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8例产前经超声诊断为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通过超声图像回顾分析及产后影像学检查对比,验证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18例半椎体畸形胎儿中单发8例、多发10例,共23个椎体,产前超声诊断出21个椎体。
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准确率较高,因此可以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临床价值胎儿半椎体畸形主要是指胎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椎体的两个骨化中心有一侧出现发育不良,从而导致胎儿半椎体畸形。
在临床中胎儿半椎体畸形并不常见,大约1000例活产儿之中只有0.5~1例为半椎体畸形胎儿,但这同样应该引起医学界的重要,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优生优育,及早在孕期做出诊断十分重要,为此我院对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相关临床资料调查,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8例产前经超声诊断为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产妇年龄区间为24~35岁,平均年龄28.6士1.2岁;孕周区间为22~27周,平均孕周为24.2士1.2周,所有产妇一般资料有可比性,对引产后胎儿或者足月分娩的新生儿进行X线检查,以产后影像学检查判定产前经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在对18例产妇进行超声诊断时,我院采用是西门子S2000超声诊断仪,仪器二维凸阵探头频率为2~5MHz,三维探头频率为4~8MHz,在检查过程中主要是对胎儿的颅脑、颜面、脊柱、腹部、脏器、四肢、脐带、胎盘、羊水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超声检查,其中脊柱是超声检查的重点,如在进行胎儿脊柱检查过程中,矢状面可以观察胎儿的脊柱的整体形态,如椎体、椎弓的排列形态,而冠状面可以观察胎儿脊柱的椎弓是否排列整齐,而横断面则可以观察胎儿脊柱的三个骨化中心的闭合三角区是否完整,在诊断检查过程中,若是怀疑胎儿为半椎体畸形,医护人员则应该仔细观察胎儿的脊柱自然弯曲度、受累部位、形态数目等,同时还应该将超声诊断切换到3D模式,进行三维数据采集,从而以中心病变位置为中心,通过三维旋转,然后在三个空间的处理中,从而综合判断胎儿是否为半椎体畸形[1]。
胎儿四肢骨骼系统发育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wu We xaXUY n l n X O G D qn , I og F N i ni, o g a, I N eig L n , A G Q a i H n
是产前诊 断胎儿 四肢骨骼系统发育畸形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胎儿 四肢骨骼系统发育畸形; 超声检查 ; 产前诊 断 [ 中图分类号 ] 7 62 [ R 2 . 文献标志码 ] [ B 文章编号 ] 6 2 2 4 (0 10 — 0 3 0 17 — 3 5 2 1 )8 0 7 — 3
M e h d : t s e t e a ay i o h a o o r p i e t r s i 2 c s s o t ls eea l r ai n ft e l s w s c n u t d, t o s Re r p c i n l s fu r s n g a h c fa u e n 3 a e ff a k l tlmaf m t s o i a o d c e o v s e o o h mb t e r s l r o a e o t e X— a x mi a in r s l n u o s e u t o t a t m rat ri d c d a ot n Re u t P e aa h e u t we e c mp r d t h r y e a n t e ut a d a tp y r s l p sp r s o s s u o f u e b ro . s l e n i s: r n tl u ta o n i g o i o 2 e s so tll k lt ls se maf r t n th d t e r s h f l s u d d a n ss f3 a e f ea i s e ea y t m l ma i smac e h e u s o ry e a n t n a d t e r s l r f mb o o X— a x mi ai n h e u t o s fo a tp y p sp r m r atri d c d a o t n Amo g t e 3 a e , h r r a e fd a t a e o i , a e f h r r m u o s o t a t u o f n u e b ri . e o n 2 c s s t e e we e 6 c s s o w r l h ld f r t 4 c s s o o t h f e m y s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准确性。
方法:实验过程中,将79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产前超声筛查,检查胎儿的肢体畸形情况,并探究产前超声筛查的准确性。
结果:在产前超声筛查后,共检出13例肢体畸形胎儿,包括有多趾、多指、四肢短小、桡骨缺失、成骨不全等情况。
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可准确检出胎儿肢体畸形,明确肢体畸形具体类型。
关键词:产前检查;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应用价值引言: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生优育意识较之过去得到了明显提升,据实际调查,促进优生优育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产前超声筛查。
因遗传、病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胎儿在妊娠期发育时可能会出现肢体畸形,如常见四肢短小、多趾等,在出生后,会极大的影响正常发育,甚至会有其他方面的生理缺陷,并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家庭纠纷[1]。
目前,超声技术发展迅速,且孕妇在妊娠期间需定期到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在检查胎儿发育情况的同时细致观察胎儿的四肢发育情况,降低胎儿肢体畸形发生率。
本次实验中,便探究了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过程中,共选取研究对象791例,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在入院后均需接受产前超声筛查。
791例孕妇中,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9岁,平均年龄(28.74±2.19)岁,平均孕周(27.41±3.66)周。
1.2 方法对791例孕妇均实施产前超声筛查,设备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探头对孕妇腹部进行探查,探头频率应调至3.5~5.0MHz,主要检查胎儿的头部、四肢、胎盘等,尤其是四肢,观察胎儿四肢发育与整体是否相同,是否存在有多趾或多指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指标以超声筛查结果为准。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X±S)为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观察指标,若数据间存在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临床胎儿肌骨及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
临床胎儿肌骨及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肌肉骨骼系统畸形及肢体畸形常表现为全身性或多发性畸形,单一畸形较少见,且畸形种类及受累部位较多,形成原因复杂。
骨发育不良或骨软骨发育不良,常表现为全身性骨骼或软骨发育异常,而非全身性或局限性骨骼畸形也常表现为多个畸形同时存在。
由于超声常规测量股骨长度,因此对于严重短肢畸形产前超声漏诊率少,但对于其他畸形尤其是膝关节以下及肘关节以下畸形,产前漏诊较常见。
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检测胎儿四肢,可以最大可能提高肢体畸形检出率。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具体方法是对胎儿每一肢体沿其长轴从肢体近端开始扫查,连续追踪至该肢体的最末端,判断肢体及其内的长骨是否缺如及其长短、数目、形态、结构、姿势、位置关系、活动等,同时要进行短轴切面的追踪扫查。
每一肢体分为3个节段,即上肢分为上臂及其内的肱骨、前臂及其内的尺桡骨、手掌与手指,下肢分为大腿及其内的股骨、小腿及其内的胫腓骨、足与趾,超声扫查时对每一肢体的每个节段从近段至远段按顺序逐一连续追踪检查。
检测上肢首先显示胎儿肱骨短轴切面,探头旋转90°后显示肱骨长轴切面,测量其长度,沿着上肢的自然伸展方向追踪尺骨、桡骨纵切面,特别注意前臂尺骨、桡骨的显示与辨认,最好在显示前臂后横切扫查前臂确认是否有尺骨、桡骨。
然后,探头继续向前臂末端扫查并显示手腕、手掌及掌骨、指骨,并观察手的姿势及与前臂的位置关系。
检测下肢与检测上肢相似,首先显示胎儿股骨长轴切面并测量其长度,然后沿下肢的自然伸展方向追踪显示小腿胫骨、腓骨长轴切面,并横切扫查注意胫骨、腓骨的显示与辨认,再将探头转向小腿行纵向扫查,并移至足底,观察足的形态、趾骨数目及足与小腿的位置关系。
如发现手、足姿势异常,应注意探查手或足的周围有无子宫壁、胎盘或胎体的压迫,且至少观察手、足运动2次以上,如果异常姿势不随胎儿肢体包括手、足的运动而改变,且多次扫查均显示同样的声像特征,此时才能对胎儿手、足姿势异常作出诊断。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发表时间:2014-12-19T13:52:00.81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4年第4期供稿作者:陆从庆[导读] 综上所述:对于胎儿肢体畸形,常发生漏诊的包括手足姿势异常及末端指趾数目等,在检查过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陆从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摘要】目的探究胎儿肢体畸形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方法学特点。
方法抽取历年来在我院接受系统性超声检查的1200 例孕妇,采取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上下肢长骨进行检测,在观察手足时,采取弧形扫查法,对胎儿肢体的结构、形态、姿势及运动进行动态观察,进一步多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200 例孕妇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为胎儿肢体畸形20 例,产前超声检出18 例;剩余2 例漏诊,1 例为多指、1 例为重叠指。
结论对于胎儿肢体畸形,常发生漏诊的包括手足姿势异常及末端指趾数目等,在检查过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关键词】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中图分类号】R71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4-076-01 本组抽取了历年来在我院接受系统性超声检查的1200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胎儿肢体畸形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方法学特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1200 例孕妇,年龄20~39 岁,平均年龄(25.2±0.6)岁;孕周18~26 周,平均(23.6±2.7)周。
1.2 方法(1)检查仪器:采用Siemens S2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探头频率为3.5~5.0mHz。
设备具备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及三维成像功能等。
全部检查都在仪器设置的胎儿超声检查前提下进行。
(2)检查方法。
①孕妇行仰卧位,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行侧卧位,对胎儿、胎盘及羊水等进行常规观测,对胎儿双顶径、腹围、头围及羊水最大深度等进行测量,同时对胎儿生长发育的状况进行了解。
胎儿畸形的实时超声诊断分析
胎儿畸形的实时超声诊断分析
李金英
【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
【年(卷),期】2006(023)005
【摘要】先天性胎儿畸形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同内外因素的影响,而致胎儿形态、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发生异常。
为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超声特征和临床意义,本文总结本院1999年1月至2005年元月2018例孕妇胎儿畸形诊断情况,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810-811)
【作者】李金英
【作者单位】湖南省洪江市人民医院,湖南,洪江,418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53
【相关文献】
1.实时四维超声成像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分析 [J], 包忠芬
2.33例胎儿畸形的实时超声诊断分析 [J], 刘靖;吴邦骐
3.33例胎儿畸形的实时超声诊断分析 [J], 张翠珠
4.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J], 黄广军
5.二维超声检查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早中期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J], 陈亚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方法与评估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方法与评估
李彦珍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6(020)021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58例孕妇产前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
妇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主要采用二维超声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进行检查,必要时结合三维与四维超声检查,记录下畸形胎儿超声诊断结果。
结果在358例孕妇产
前超声中共检查出20例胎儿肢体畸形,主要以足内、外翻以及对称型四肢短小、畸形手等为主。
结论胎儿肢体畸形具有典型的超声图像特征,现阶段超声检查已经成为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一种常规的、重要的诊断方式,其优势为无创、便捷、可重复性,并且能够以动态的形式观察病情变化情况,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应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2951-2952)
【作者】李彦珍
【作者单位】安泽县中医医院,山西安泽 042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方法与价值分析
2.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方法与评估
3.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方法与评估
4.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
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分析5.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李鹰
发表时间:2018-11-21T11:51:01.8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6期作者:李鹰
[导读]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畸形胎儿发生率逐渐提升,若新生儿出现肢体畸形问题。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妇幼保健院湖南蓝山 425800)
摘要:目的:探究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21例处于16~33周的孕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产前超声检查与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孕妇怀中胎儿进行检查,在详细记录肢体畸形胎儿情况后,将其与孕妇引产后实际结果进行比对,判断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率。
结果在本次临床研究中,发现为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时,诊断准确率更高,在
921例孕妇中,仅出现1例漏诊情况,在判断为胎儿肢体畸形的孕妇中,出现3例部分漏诊情况,尚未出现误诊情况,总漏诊率为0.44%。
结论超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更高,在诊断过程中能够尽早发现胎儿所存在的胎儿畸形问题,因此将超声诊断应用于产前检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畸形胎儿发生率逐渐提升,若新生儿出现肢体畸形问题,不仅给新生儿家庭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与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新生儿健康程度,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基于此,就要提高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保证胎儿健康程度[1]。
基于临床研究与临床证实,发现产前超声检查是筛查胎儿是否存在肢体畸形的首选方式,该种方式不会对孕妇产生危害,但同时检测准确度相对较高,为了判断超声诊断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笔者开展本次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资料选取了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21例孕妇,孕妇年龄区间为20~43岁,平均年龄为31.1±2.1岁,孕周16~33周,平均孕周26.9±3.0周。
孕妇之间一般资料有可比性,但是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做好超声检查仪器准备工作,本次检查使用了Voluson730成像系统,采取多普勒超声仪器为孕妇进行检查。
(2)检查过程。
在具体检查过程中引导孕妇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方式,对孕妇腹部进行检查。
首先,检查胎儿生长径线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工作,随后针对胎儿头部、面部、脊柱、躯干以及四肢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严格遵循上述检查环节。
在对患者进行肢体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采取顺序连续超声追踪检查方法对孕妇进行扫描,通常医务人员需要从近端开始,由近端逐渐蔓延到远端,在观察过程中需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保证从胎儿肢体长轴切面进行检查时,能够准确发现胎儿是否存在肢体畸形的不良情况。
与此同时,在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时,还需要详细观察胎儿在母体中呈现出的姿势。
在上述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可以配合短轴切面进行观察,针对超声异常部位,临床诊断人员应使用三维超声技术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检查。
若在诊断过程中出现由于胎儿肢体被遮挡或被压迫造成的观看不清问题,医务人员则需要引导孕妇转变体位,保证检查效果更理想。
(3)记录与核实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详细记录胎儿状态,针对在观察过程中出现的肢体畸形胎儿,则需要完整记录观察情况;在检查后,医务人员需要通过对观察过程进行回顾与分析,判断自己当时所记内容是否存在异常,为降低肢体畸形误诊率与漏诊率,当医务人员发现异常时,需要及时与孕妇进行合理沟通,并引导其接受再次超声检查。
在确定胎儿为畸形胎儿后,为孕妇实施引产,核实引产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是否相同。
1.3 临床观察指标
此次临床观察的指标为孕妇引产结果与临床观察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胎儿肢体畸形情况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若不能为孕妇提供准确率高的检查与诊断结果,则会影响我国新生儿健康质量,因此做好临床中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诊断工作十分重要[2]。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阶段人们已经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临床中多方面诊断之中,
通过使用弱超声波照射到人们身体上,使得人体组织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能够反射出相应图像,此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直接观看图像来判断人体情况。
目前,该项技术也已经被应用于孕妇产前诊断之中,在本次临床研究中,发现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在本次收治的921例孕妇中,仅有1例孕妇出现漏诊,在诊断出的26例胎儿肢体畸形中,共有3例出现部分诊断漏诊情况,最终总漏诊率仅为0.44%,且尚未出现误诊情况,可见超声诊断技术较为可靠。
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价值主要呈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肢体短小畸形,该类畸形胎儿全部表现出长骨短小的情况,与胎儿腹径以及双顶径并不成比例,特别是针对超声图像中严重对称性短肢时,则可以判断胎儿为肢体短小畸形;二是足外翻与内翻,该种畸形十分常见,在超声影像中可以看到胎儿脚掌从脚踝部位起开始偏离中线,并固定在翻转位置上;三是姿势异常,通常当超声图像中显示胎儿手部姿势异常,且在孕妇发生体位变动、胎儿角度发生变动后,其手腕姿势仍处于异常状态,大体可以判断出胎儿为畸形手,该类畸形胎儿多会合并其他超声异常现象;四是桡骨缺失,在超声图像中,该类胎儿会出现桡骨显示不清、短小或部分缺失的情况。
在临床中使用超声诊断技术不仅可以判断胎儿是否为肢体畸形,同时也可以在配合三维超声技术的基础上,对胎儿进行全角度观察,此时可以在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的同时,更全面发现胎儿是否存在脏器畸形等不良情况,当临床中能够及时发现肢体畸形或畸形的胎儿,并为孕妇实施引产,则可以降低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对优生有积极影响[3]。
但是由于进行超声检查人员需要拥有较强的操作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以保证在检查过程中能够更细致的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畸形问题,医院就需要做好超声检查与诊断人员培训工作,通过为其提供理论培训与实践机会,促使超声诊断人员在产前诊断时不会出现失误。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临床中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准确率,保证人们能够遵循计划生育优生标准,提高新生儿健康程度,在临床中就需要为孕妇提供质量更可靠的产前超声诊断,由于肢体畸形胎儿可能还合并其他畸形,且其他畸形胎儿也可能合并肢体畸形,因此在临床中应为孕妇提供更详尽的检查,保证诊断准确率,防止临床中发生漏诊、误诊情况。
参考文献
[1]张丽欣,张爱青,高素红,赵银珠.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价值与漏诊病例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0):1214-1217.
[2]李元学.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2):157.
[3]梁庄.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4):4862-4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