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附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在句子中加入一个否定词,通常是不或没,使句子的意思相反,并且再加上原本已有的否定词。

例如:我很喜欢这个电影。

(肯定句)
我不能不喜欢这个电影。

(双重否定句)
练与训练】
1)我一定会去参加这次活动。

2)他肯定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3)我很喜欢这本书。

1.那篇文章的格式有很多错误,需要进行修改。

同时,需要删除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2.改写每段话时,可以在后半句找到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或加入否定词,最后确保句子通顺。

也可以使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变双重否定句,或加入“不能不”、“不得不”等词语。

3.双重否定句可以通过去掉否定词来变成肯定句。

4.“把”字句中,主动者将动作行为传递给被动者;而“被”字句中,被动者承受主动者的动作行为。

5.可以将句子改写成比喻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四种句子类型和句型转换,附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四种句子类型和句型转换,附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四种句子类型和句型转换,附答案解析一、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组成形式:“谁(什么、哪里)”“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即:谁干什么。

哪里怎么样。

什么是什么。

三、句子的类型按照用途和和语气分类:(一)、陈述句(二)、疑问句(三)、祈使句(四)、感叹句1、陈述句是用来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说明一个道理的句子,表示陈述的语气。

陈述句语调平缓,书面语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如:1.晓明的妈妈是教师。

2.明天我们去春游。

3.天空中撒满了亮闪闪的星星。

陈述句的分类按照表达内容,陈述句可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肯定句是表达肯定意思的句子否定句是表达否定意思的句子。

否定句又可分为一般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一般否定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比肯定句强。

为了简明地了解陈述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2、疑问句用来提一个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句句尾语调上升,常带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疑问句书面语的句末用问号。

例如: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院子里做什么呢?(1)疑问句的分类疑问句可分为疑问句、反问句和反问。

①有疑而问句是问话者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的句子。

包括一般问句,选择问和是非问。

②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加强说话力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陈述句的一种强调用法。

③设问句也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或听者注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2)为了简明地了解疑问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

3、祈使句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或劝阻等意思的句子叫祈使句。

祈使句书面语的句末根据语气的强弱,可以用感叹号,也可以用句号。

语气强用感叹号,语气弱用句号。

如:请把书递给我。

不许随地吐痰﹗把枪放下,举起手来﹗祈使句的分类根据语气的强弱,祈使句可以分为要求和禁止两类。

祈使句要求委婉,祈使句禁止严厉强势。

4、感叹句用来抒发强烈感情(喜欢、愤怒、悲伤、或恐惧、惊讶、厌恶等),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专题复习+训练基本句式是小学语文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教学中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

小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式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问题,这将对孩子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一、11种常见基本句式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

(2)明天我们去秋游。

(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5.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你是一个好孩子。

6.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例: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7.疑问句: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疑问句啦。

例:今天下雨了吗?8.“把”字句:含有“把”字的句子就叫做把字句。

9.“被”字句:含有“被”字的句子就叫被字句。

10.双重否定句: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

例如: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11.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陈述句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你今天要上学。

二、5种常见句式变换(一)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1.反问句变陈述句都”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2.陈述句变反问句都”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 “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 “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全国通用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句式变换专题复习-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小学句式变换专题复习-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小学句式变换专题复习一、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变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步骤:第一步: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去掉反问标志词)第二步: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否定变为肯定;肯定变为否定)第三步:去掉疑问语气词,问号变为句号。

示例:我难道不知道要写作业吗?第一步:“我不知道要写作业吗?”第二步:“我知道要写作业吗?”第三步:“我知道要写作业。

”练习:(把下列反问句改陈述句)1.我怎么能够忘记老师对我的恩情?2.难道他不是我的同学吗?3.他成绩那么好,我怎么会不羡慕他呢?4. 我怎么会不知道上课不能说悄悄话?5. 小明难道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吗?6. 我怎么可能会怕秦王?7. 你难道不去看电影了吗?(二)、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步骤第一步: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第二步: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否定变为肯定;肯定变为否定)第三步:句号变为问号再加“呢”“吗”。

示例:我不喜欢钓鱼。

第一步:“难道我不喜欢钓鱼。

”第二步:“难道我喜欢钓鱼。

”第三步:“难道我喜欢钓鱼吗?”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困难重重而放弃努力。

2. 他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

3.老师日复一日的教导我们,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恩情。

4. 我不会因为数学难就放弃。

5.语文老师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

6、圆明园是世界奇迹。

7、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二、缩句扩句(一)缩句:把句子不必要的成分(枝叶)删去,但变化后的句子意思不能变。

方法步骤:第一步:删去表示时间和地点的成分。

第二步:删去表示数量和状态的成分。

第三步:删去“……的”“……地”“得……”(注意:按照以上方法变完后,记得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

)示例:昨天晚上小明在家里认认真真的写作业。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式变换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式变换复习资料

六年级语文句式变化复习资料一、各种句式的变换1、变换句子原则: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2、“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变换。

①改“把”字句:先找出动作的对象,将它提到动词的前面,并在动作对象前加上“把”字(例题讲解)②改“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得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

(例题讲解)3、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①陈述句改反问句:原句中的一处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句首或句中加上“怎么”“难道”或“什么”等,句末加上“吗”、“呢”,句号改问号。

(例题讲解)②反问句改陈述句去掉“怎么----呢”、“难道 ---- 吗”“什么---- 呢”等处,肯定改否定或否定改肯定,问号改句号。

(例题讲解)4、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变换。

①双重否定句是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语气比肯定句更强。

②互换方法:肯定句加两个否定词:“不得不”“不能不”或“非---- 不可”等。

反之则去掉否定词。

(例题讲解)5、引述句与转述句互换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a、人称的转换b标点符号的变化c指示代词的变换d句式的变化e某些特殊动词的变换②间接引语改直接引语:同样需遵守以上五个方面。

(例题讲解)6、扩句与缩句①扩句: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②缩句: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两部分;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干词;去掉修饰部分,不能删除“着”“了”“过”等词,再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

(例题讲解)二、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①弄清句子之间的关系②选择正确的关联词③明确关联词的类型三、修改病句1、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

2、用词不当(近义词或关联词用错)。

3、搭配不当(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搭配或不符合语言习惯)。

4、语序颠倒。

5、语意矛盾。

6、重复啰嗦。

7、不合逻辑,不合事理,指代不明,概念含混。

8、修改病句原则: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对句子的改动一定要小,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

四年级下册各类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很全面!(附练习解析)

四年级下册各类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很全面!(附练习解析)

四年级下册各类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很全面!(附练习解析)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lt;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gt;)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句式转换讲解及练习题及答案

句式转换讲解及练习题及答案

几种句式的转化句式转换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一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如:直接一间接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

(好处:生动、形象)八、直接叙述与转述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小学语文期末复习15类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期末复习15类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期末复习:15类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今天为大家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15个类型,一起来看吧!一、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与答案: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少先队员难道不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吗?二、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与答案: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三、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同学们把一项任务交给我。

姐姐把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送给我。

陈医生把孩子的病看好了。

四、把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答案: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人们的衣服被濛濛细雨淋湿了。

五、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2024年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

2024年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

2024年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句式转换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考察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对语法知识的理解。

下面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句式转换题型,并提供了练习题,希望对小升初的考生有所帮助。

一、主谓转换1. 改为否定句:原句:小华喜欢唱歌。

转换:小华不喜欢唱歌。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否定句。

1) 我喜欢吃水果。

2) 他喜欢运动。

3) 她喜欢读书。

2. 改为一般疑问句:原句:他们写作业。

转换:他们写作业吗?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一般疑问句。

1) 你喜欢看书。

2) 她会弹钢琴。

3) 他们去游泳了。

3. 改为特殊疑问句:原句:他喜欢什么颜色?转换:问他喜欢什么颜色。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特殊疑问句。

1) 他读什么书?2) 你住在哪里?3) 她什么时候去上学?二、主语转换1. 改为单数形式:原句:他们是学生。

转换:他是学生。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单数形式。

1) 他们是学生。

2) 我们是朋友。

3) 它们是鸟。

2. 改为复数形式:原句:这是一只鞋子。

转换:这是两只鞋子。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复数形式。

1) 这是一本书。

2) 那是一台电脑。

3) 这是一条小河。

三、宾语转换1. 改为宾语从句:原句:他说他会来。

转换:他说他会来。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宾语从句。

1) 他告诉我他喜欢篮球。

2) 她说她会帮助你。

3) 我告诉他我会去看他演出。

2. 改为动名词作宾语:原句:他喜欢打篮球。

转换:他喜欢打篮球。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动名词作宾语。

1) 她喜欢弹钢琴。

2) 他喜欢看电视。

3) 我喜欢吃水果。

四、谓宾补转换1. 改为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原句:他们选举他为班长。

转换:他们选举他为班长。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

1) 他们评为我是优秀学生。

2) 她选举她为班长。

3) 我们称他为勇敢的士兵。

2. 改为副词作宾语补足语:原句:他们将会选举他为班长。

转换:他们将会选举他为班长。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副词作宾语补足语。

2024年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

2024年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

2024年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一、基本句型的转换1. 主谓结构的转换:将主语和谓语的位置互换。

例:小明爱读书。

→ 读书是小明爱的。

2. 并列句的转换:将两个并列句合并成一个复合句。

例:小明喜欢运动,小红喜欢画画。

→ 小明喜欢运动,因为小红喜欢画画。

3. 定语从句的转换:将定语从句改写成独立句。

例:我喜欢的小说是《红楼梦》。

→ 《红楼梦》是我喜欢的小说。

二、句型的扩展1. 主谓宾结构的扩展:在宾语之后添加补充信息。

例:我看到了一只小鸟。

→ 我看到了一只在树上飞翔的小鸟。

2. 被动语态的扩展:在被动句中添加主动语态的结构。

例:电影票被他买了。

→ 他买了电影票。

3. 比喻句的扩展:在比喻句中增加比喻的细节。

例:她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

→ 她的眼睛像一颗闪烁着明亮光芒的星星。

三、语法句式的转换1. 将陈述句转为疑问句:将陈述句的主谓语序调换,加上疑问词或助动词。

例:你喜欢篮球。

→ 你喜欢不喜欢篮球?2. 将疑问句转为陈述句:将疑问句的主谓语序调换。

例:你喜欢游泳吗?→ 你不喜欢游泳。

3. 将陈述句转为祈使句:将陈述句的主谓语序调换。

例:你去买食物。

→去买食物吧!四、句型转换练习1. 她是一位优秀的学生。

2. 我捡到了一个钱包。

3. 这个问题非常困难。

4. 他正在做作业。

5. 他昨天在操场上跑步。

6. 这是我的书。

7. 他没有去看电影。

8. 你会游泳吗?9. 这个问题他回答正确了。

10. 小明喜欢吃苹果,小红喜欢吃橙子。

答案:1. 一位优秀的学生是她。

2. 一个钱包被我捡到了。

3. 这非常困难的问题。

4. 做作业是他正在做的。

5. 昨天跑步是他在操场上跑的。

6. 我的书是这本。

7. 没有去看电影的是他。

8. 你会不会游泳?9. 他回答这个问题是正确的。

10. 小明喜欢吃苹果,因为小红喜欢吃橙子。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句式转换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句式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提高语言思维的灵活性,丰富语言表达的方式。

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归纳总结:一、主从复合句的句式转换1. 主从复合句转为简单句主从复合句可以通过主语加谓语的方式转换为简单句,即去掉从句中相应的主语和连接词。

例如:因为下雨,他没有去游泳。

转换为简单句:下雨了,他没有去游泳。

2. 主从复合句转为并列句主从复合句可以通过将从句中的主干提取出来并列起来的方式转换为并列句。

例如:我乘公交车回家,遇到了他。

转换为并列句:我乘公交车回家,我遇到了他。

3. 主从复合句转为独立结构主从复合句可以通过将从句中的主干提取出来形成独立的句子。

例如:他每天晚上做作业,直到很晚。

转换为独立结构:他每天晚上做作业。

直到很晚。

二、陈述句的句式转换1. 陈述句转为感叹句陈述句可以通过在句首添加感叹词或者助词“多”、“真”等来转换为感叹句。

例如:这只小猫很可爱。

转换为感叹句:多可爱的小猫啊!2. 陈述句转为疑问句陈述句可以通过改变语序或者在句末添加疑问词来转换为疑问句。

例如:他是个好人。

转换为疑问句:他是个好人吗?三、祈使句的句式转换1. 祈使句转为陈述句祈使句可以通过在句首添加“你”、“我”等人称代词并加上肯定或否定的助动词来转换为陈述句。

例如:请你帮我一个忙。

转换为陈述句:你可以帮我一个忙。

2. 祈使句转为感叹句祈使句可以通过在句首添加感叹词或者助词“多”、“真”等来转换为感叹句。

例如: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转换为感叹句:真不要做这样的事情!以上是我对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归纳总结。

通过这些转换,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句式,丰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文水平。

希望这些总结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08 句式变换 (讲义+试题) 三升四年级语文(含答案)部编版

【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08 句式变换 (讲义+试题) 三升四年级语文(含答案)部编版

【暑假连接】专题08 句式变换句式变换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肯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练习。

在学校三、四班级,要学习的句式变换是学校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

在三班级主要学习的句式变换是“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确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以及“直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养成正确运用句式转换的良好习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

1.句式变换原则。

(1)不转变原意。

(2)不能增删转变内容。

(3)可增删个别词语。

(4)留意层次及规律关系。

(5)尽量避开重复。

2.三班级主要学习的句式变换的种类。

(1)把陈述句改写成“把”字句。

如:我叠好了被子。

⇒我把被子叠好了。

(2)把陈述句改写成“被”字句。

如:我们克服了困难。

⇒困难被我们克服了。

(3)“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改。

如:董存瑞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敌人的碉堡被董存瑞炸毁了。

又如:小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

⇒狂风把小树吹得东倒西歪。

(4)确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改。

如:王芳是个好孩子。

⇒王芳不是个坏孩子。

又如:外国人承认中国人了不起。

⇒外国人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了不起。

(5)因果关系的句式变化。

如: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由于它离地球太远了。

⇒由于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它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6)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如:李老师说:“同学们不好,我担忧心。

”⇒李老师说,同学们不好,她担忧心。

(7)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转变。

①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

如:作为一个市民,应当遵守公共道德。

⇒作为一个市民,莫非不应当遵守公共道德吗?又如:这么远,箭怎么能射得到呢?⇒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②陈述句和感叹句的互改。

如:黄山的景色很美。

⇒黄山的景色真美呀!(8)把句子改为比方句或拟人句。

如:①雨后,天空中消灭了一道彩虹。

⇒雨后,天空中消灭了一道彩虹,犹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②小鸟飞来。

⇒小鸟唱着歌飞来。

句型转换大全及答案语文

句型转换大全及答案语文

句型转换大全及答案语文一、句型转换介绍句型转换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改变句子的结构和方式,达到表达意思的不同目的。

掌握句型转换可以丰富语言表达,提升写作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句型转换包括主谓互换、改变句子成分、改变句子的语态、改变句子的时态等。

二、句型转换示例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句型转换示例及其答案:1. 主谓互换示例一:原句:小明正在做作业。

转换句:作业正在被小明做。

示例二:原句:他喜欢音乐。

转换句:音乐是他喜欢的。

2. 改变句子成分示例一:原句:这本书是我妈妈买的。

转换句:我妈妈买了这本书。

示例二:原句:他是一个好学生。

转换句:一个好学生就是他。

3. 改变句子的语态示例一:原句:他们正在讨论这个问题。

转换句:这个问题正在被他们讨论。

示例二:原句:我们将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转换句:一次演讲比赛将被我们组织。

4. 改变句子的时态示例一:原句:他明天要去上海。

转换句:他后天将去上海。

示例二:原句:昨天我买了一条裙子。

转换句:明天我将去买一条裙子。

三、句型转换答案解析1. 主谓互换主谓互换是将原句中的主语和谓语进行位置调换。

例如,原句“小明正在做作业”,转换句“作业正在被小明做”。

这样的转换可以突出行为或事物,丰富句子表达。

2. 改变句子成分改变句子成分是通过改变句子中的词语位置或者将其中的部分词语进行省略、替换等方式进行转换。

例如,原句“这本书是我妈妈买的”,转换句“我妈妈买了这本书”。

这样的转换可以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3. 改变句子的语态改变句子的语态是通过改变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形式,将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或者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

例如,原句“他们正在讨论这个问题”,转换句“这个问题正在被他们讨论”。

这样的转换可以使句子的焦点发生变化,突出动作的承受者。

4. 改变句子的时态改变句子的时态是通过改变句子中动词的时态形式,转换句子的时间概念。

例如,原句“他明天要去上海”,转换句“他后天将去上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附范例)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1.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2.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知识点+课后习题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知识点+课后习题

句式转换1、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感叹号。

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感叹号。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

必须有否定词。

如:我认为它不会帮助我们。

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一、直接引述改成间接转述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即改成第三者转述。

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是直接引语。

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是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成转述语句。

例: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改为第三者转述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练习: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陈述句改反问句:1、唱反调:肯定词(是,可以,能)换成否定词(不是,不可以,不能)2、加上反问语气词:“难道…吗?”“怎么....呢?”3、标点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

改为问号?注意:反问句改陈述句则与之相反。

(改标点,减反问语气词,唱反调)练习:1、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爸爸说,他明天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话包蕴着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四团取得胜利)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工人师傅把钻安装好。

)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老师讲了故事。

)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成分残缺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来暖和了。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月光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

(学了《爱迪生》这一课我受到了教育。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修复我们学习。

)➤二、成分赘余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联欢会上,他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

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

我经常阅读科幻小说。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

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树上。

➤三、表意不明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李红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她心里很着急。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第一种主张。

4、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全班同学除了张刚以外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

➤四、搭配不当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

今天联欢会上的杂技和舞蹈真好看。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

我很喜欢参观自然博物馆。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

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踩着泥泞的小路前进。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

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五、语序不当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

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去参观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一支优美的歌。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我对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很感兴趣。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李华被一定同学们评为“三好学生”。

5、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学校已经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公布出来了。

“把”字句和“被”字句(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把”字句: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我迷住了。

“被”字句:我被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把”字句:大风卷起的尘土把我的视线遮住了。

“被”字句:我的视线被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把”字句: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把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找到了。

“被”字句: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终于被爱迪生找到了。

小学语文句子句型转换练习题➤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它们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朋友们马上把我的错误纠正了。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

出金华城到罗甸大约5公里。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

雨哗哗哗哗地从早到晚下个不停。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

那些南京来的客人都很热情。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这几道题你没有全做对。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我们没有近道,还和你们是一条道。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难道猫的性格没有些古怪吗?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难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没有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吗?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不如诸葛亮。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他会永远照顾珊迪的。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就不去看电影了。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我对你的一片期望。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小明走进食堂拿起碗走向窗口。

(连动句)2、例: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海面上的波光,仿佛地上闪闪发光的金子。

(比喻句)3、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比喻句)4、例: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阳光之下,湖面成了金色的镜子。

5、例: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拟人句)6、这些信件和报纸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希望、欢乐和温暖。

那些星星和月亮给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送去了希冀,送去了慰藉。

(排比句)➤三、按要求写句。

1、欣欣向荣①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的什么:1、春天来了,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②用来比喻事业的改革开放后,教育战线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2、骄傲①用来表示褒义的:身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骄傲!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高高飘扬,中国人都很骄傲。

②用来表示贬义的(指不谦虚):成绩好也不能骄傲,应该保持下去。

他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但是有点骄傲。

3、“成了” 写成比喻句:夜幕下,树影摇来摇去,成了幽灵。

4.“天空中的小星星” 写成拟人句: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5、好像写成比喻句: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好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

写成不是比喻句的:李芳好像她的妈妈。

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 (改成转述句)妈妈对我说,她上班去了,让我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7.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

①(改成反问句)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吗?②(改成否定句) 这块地里的菜秧不是我种下的。

8.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9.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反问句)这活泼的小孩难道不是我的好朋友吗?10.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把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填没了。

改成“被”字句: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被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

1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把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包住了。

改成“被”字句:一大滴松脂滴下来,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正好被包住了。

12.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缩句) 崇山峻岭蕴藏着煤和石油。

13.我不小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

(改成“被”字句) 陈明的飞机模型被我我不小心摔坏了。

14.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改成“把”字句)周瑜的军队把曹操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15.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非常高。

(改变词序,改变意思)这些来北京的客人水平非常高。

16.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

(改变词序,意思不变)我家住在市图书管附近。

➤四、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大家都能办到的事,我就一定能办到。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没有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五、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这个真实的故事怎么不使我深受感动呢?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