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说课稿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秀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

3.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图片,情景导入)2017年5月4日,全国各地青年组织各种活动,纪念五四青年节。

中央电视台还举办了主题为激扬青春梦五月的鲜花五四晚会。

我们知道每年的5月4日被定为青年节。

那么,为什么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件有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五四运动》。

【新课探究】一、爆发1.原因教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展示图片,并提问)思考: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带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主权等正当要求,希望能够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教师: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教师:(继续引导)一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学生:日本。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日关于山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并加紧了侵华步伐。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爱国运动》,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其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本课内容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根据课标和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爱国运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重点:五四爱国运动背景和过程4、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我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的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和归纳总结法。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的学习通过诗歌《五四!我们的节日》,引出“大家知道为什么把每年的五月四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吗?”激发学生探究“五四爱国运动”的动机。

(二)新知探究五四爱国运动(分爆发的导火线、过程、及性质)(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通过《顾维钧》的视频指导学生得出结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学生讨论、分析(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的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史料,提炼出有效信息。

五四运动的爆发:出示“五四”传单,进行设问“这段材料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的背景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的背景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的背景说课稿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爱国运动,对于我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那么,在我们深入了解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背景。

二、政治背景辛亥革命的胜利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辛亥革命的胜利给予了中国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也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压迫随着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的压迫和控制。

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失去了部分领土和主权,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外国的侵占。

这种列强统治的不公平现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抵抗意识。

三、文化背景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知识分子中兴起了一股追求现代化的思潮,其中包括了白话文运动。

这一思潮主张用白话文字来进行传播和表达,以取代传统文言文的使用。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为五四运动的呼声和宣传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前身,它倡导以科学、民主、自由为导向的新文化观念。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转型和社会进步的推动。

在这一背景下,五四运动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

四、经济背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五四运动前后的时间里,中国面临了帝国主义的严重侵略。

列强瓜分中国市场,并将中国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剥削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

这种压迫和剥削加深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不满,也给了五四运动更大的动力。

五、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五四运动背后有着复杂多样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

辛亥革命的胜利、西方列强的压迫、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的发生无疑是对不平等和压迫的抗争,也是中国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说课稿.docx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说课稿.docx

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五四运动》说课稿“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维往开来。

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四运动》。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堂课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3课的内容。

它上承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

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对知识发展、迁移能力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材内容稍作调整,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把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现在面对的是初二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建立起历史的学习思维,整体较好,但就平时上课情况来看应该是喜中带忧,大部分学生勤奋,小部分学生不爱学历史,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多引导,多鼓励学生学历史。

三、教学目标分析1.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事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阅读相关费料和提取《逮捕北大学生》《上海商人罢市》《上海工人罢工》等图片中的信息,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3.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征。

四、教学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创新的课堂氛围,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来优化课堂教学:1、创设情景直观感知通过多媒体链接视频一一《觉醒年代》视频片段,创设情景,激起学生了解这场运动的求知欲望,从而揭示课,题。

紧跟着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知识结构,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考虑到声音和图像比单纯的文字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剧照图片和文字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印象。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范文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范文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五四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并了解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历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主义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学科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热爱和民族精神的培养。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难点是: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学科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在历史学科中,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和影响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问题导入法,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探究历史事件;学法是讨论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标志性图片和影像资料,我将提出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 五四运动是什么?你们对五四运动有什么了解?2. 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爆发五四运动?3. 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思考,引发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3.《五四运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3.《五四运动

13.《五四运动》说课稿【说教材】五四运动是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真正彻底的革命力量所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下节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基础。

本课内容分为三目: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这三目明显是按时序安排的,即历史本身的发展脉络。

【说学情】本课内容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热情、有朝气、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也有对历史学习方法的强烈求知欲望,因此,应特别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时注意培养论丛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三维目标设计:(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堂上以史料创设情境,以问题探究引发思考,实施分组教学、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正确方法,为以后学好历史打下基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生学情确定重、难点如下: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及重大意义难点:五四精神的理解【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史料研读法、问题探究法等。

采用的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共青团团歌》教师活动:好一曲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在这首歌上为什么写上“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指什么?学生活动预设:五四运动教师活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段历史。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一、引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它不仅在政治上引起了巨大震荡,也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说课稿旨在通过对五四运动的介绍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二、分析教材教材选择的是《中华民族近代史》第三册,该教材系统地讲解了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并通过图片、文档等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英勇斗争。

本课将围绕教材内容展开,但也会适当增加相关的补充材料,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发起原因;b. 掌握五四运动的主要过程和重要事件;c. 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2. 能力目标:a.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b.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c.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知识讲解和拓展延伸。

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在学生中引发思考和猜测,帮助他们激发对这段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探讨与其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2. 知识讲解(40分钟)a. 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i. 介绍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反帝反封建思潮的高涨和中国共产党的逐渐崛起。

ii. 解释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即巴黎和会上丧失领土主权的问题。

b. 五四运动的主要过程:i. 介绍五四运动的爆发地点和时间,以及各地学生爱国爱民的示威游行和罢课运动。

ii. 阐述五四运动的高潮阶段,包括学生群众的团结和抗议、爱国主义思想的发酵以及运动的扩大化。

c. 五四运动的重要事件:i. 分析五四爱国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介绍五四爱国运动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ii. 介绍五四运动的影响事件,如《新青年》的创刊、五四运动的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等。

3. 拓展延伸(20分钟)a. 分组讨论:根据教材和相关补充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五四运动对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课件(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课件(18张PPT)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 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 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 力。
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 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 精神。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 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 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三、说教学过程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 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 乏味的知识趣味化。此外,我还重视 教材中疑点的讲解,并适当对知识点 进行引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 串联、积累和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的效果。
三、说教学过程
3.小结巩固;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
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简单扼要 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知识点。五四爱国运动精神正在当今 社会发扬,学生们都是热血青年,需 要有一个仪式感,在课堂最后,请全 体同学起立,共同宣言,本课在高潮 中结束。
《五四运动》 说课稿
陈慧
目 01
录 02
CONTENTS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分析; 《五四运动》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第
四单元第二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 经学习了三个单元,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 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 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说教学过程
2.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由今年的新冠肺炎抗疫中的英雄的导 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把现实生 活中的事情引入课堂,贴近生活引发学生 的同感。二是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五四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的一章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主义革命的兴起有一定的了解。

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复杂,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多,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理解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主义革命的兴起。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爱国、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过程。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史料准备:收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史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课件准备:制作课件,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

3.学生活动准备: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史料,包括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理解五四运动的深层含义。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和感悟。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 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时间:1919 年 5 月 4 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 3000 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 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 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 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
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爱国:从背
景、口号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争主
权,内除国贼;彻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不妥协。
3.教师讲述:为了纪念青年学生发起的
这场爱国运动,为了让五四的火炬代代相
传,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五四
青年节”。从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
列表讲解: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结果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 资产阶级世界革 无产阶级世界革
时代 命一部分
命一部分
教师讲解: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阶层的仁人志士
都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洋务派的洋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 年 6 月,五四运动扩
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
放。”
——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
不开市。”
——商人罢

提出:6 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 现?有何特点?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篇一:《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成成中学的,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的《五四爱国运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的单元主题下,它发挥了动员广泛的群众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促进先进的中国人从以西方为师到以俄为师、中国革命依靠的主要力量发生变化,进而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重大转型,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本课在本专题中具有重要地位。

2、课标要求及解读: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意义,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五四运动过程的描述,培养学生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五四运动爆发背景讨论、分析,培养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到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性;通过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师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资料、运用资料,探究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PPT材料辅助,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史论结合的历史观。

通过感悟“五四精神”,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理性思考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策略:(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背景)、五四精神。

突破策略:利用相关史料和影视片段,带领学生感悟、探究、分析,加深印象。

(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突破策略:贯穿于全课的学习之中,通过教师补充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五四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

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

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

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并能够辨析其对中国现代史的重要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评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影响。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五四运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起因、经过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量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重要意义,并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该事件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五四运动是什么吗?它对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2. 概念解释(10分钟)向学生解释五四运动的概念和背景,包括五四运动的起因、时间和地点等。

3. 事件经过(20分钟)通过讲述五四运动的经过,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事件和参预者,包括学生游行示威、爱国主义运动的兴起等。

4. 影响分析(2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影响,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等。

5. 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思量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6. 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文献或者文章,进一步了解五四运动的深层次意义,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板书:用于记录学生的提问和总结归纳的内容,便于学生复习和回顾。

3. 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文献或者文章,供学生拓展延伸阅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预度、思量能力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和思量。

2. 学生的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五四运动的读后感或者思量题,评价学生对五四运动的深层次理解和思量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一、选题背景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五四运动在很多历史学家和研究者的眼中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页。

本篇说课以“五四运动”为核心内容,通过阅读课文及其配套图表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背景、发展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有更为深刻而清晰的理解,同时,对于深入理解当代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也更有帮助。

二、教材分析本篇说课的教材是小学科普社会探究教育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第13课《五四运动》。

教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五四运动的发展和结果”、“五四运动的影响”。

通过课文及其配套的图片和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理解“马列主义”、“新文化运动”等概念的涵义。

2.掌握五四运动的主要发展和结果,包括学生运动的组织、游行、罢课、上访等内容。

3.理解五四运动的影响,包括中国新文化和文学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等。

四、教学重点1.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

2.五四运动中学生反对外来侵略的游行和罢课活动。

3.五四运动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方法1.讲解和解释法:通过讲解教育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提到的新的历史概念,并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背景、发展和影响。

2.合作探究法: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分享和探究,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结合实际案例的探索学习法:通过对当今社会中的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七、教学过程A.热身与导入(5分钟)在教室内写出“五四运动”四个字,引导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回顾,激发学生对这一话题的思考。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3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3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

本课设计中,以“寻源五四: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走进五四:北京学生的壮举”“见证五四:全国民众的斗争”“追忆五四:不同时代的声音”为框架,多层次、不同角度的再现五四运动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史料史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同时,注重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五四运动中标语、口号和斗争史实的了解,理解北京学生的爱国精神即五四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问题连续体理论落实。

此理论主张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本课设计了四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会爆发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么推进的?五四运动的影响是什么?五四精神是什么?”通过这三个核心问题,再层层设问,使问题贯穿课堂始终,学生跟随问题设置,不断思考,迸发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与学的状态发生根本性转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开发和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本课内容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生情况: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所以结合智慧学伴的内容给学生进行了课前的检测,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听说过五四运动,知道爆发的时间和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定,但对于五四运动的具体经过和历史意义不明确,所以根据检测结果,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方式: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启发探究教学模式。

运用文字材料、图片、节选视频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再结合问题导读、启发诱导、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在复杂历史现象中把握历史史实的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智慧学伴辅助教学技术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视频三、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知识与技能知道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一、导入新课出示周令钊1951年作品《五四运动》,赏析作品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从第一个图片可以看出:释放被捕的学生,看第二个图片: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第三个图片: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3.归纳总结:请同学们快速熟悉教材60页,小组合作3分钟,讨论交流后回答。

阶段时间地点主力军口号结果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扩大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板块四:五四运动的评价1.根据课件中三幅图片概括总结其性质。

(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地反帝国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根据材料分析其特点。

(1)6月3日上海机器纺纱等行业六七万工人大罢工(2)6月5日上海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罢市救国”等标语。

(3)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4)济南青岛烟台聊城泰安济宁曲阜临沂等地响应。

农民抵制日货和断绝粮源的斗争。

(5)不准在路行丐,免妨碍国人救国行动;罢市期内,无失窃之事五四运动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3.根据材料归纳其意义(1)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2)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3)五四运动后,更多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全国建立了许多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3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1)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3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1)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落实课标理念,用好课本教材。

教材是课程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依托,所以,在备课中教师必须围绕课程标准,充分研读教材,理清教材中各子目的逻辑关系,充分使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例如引言、正文、注释、相关史实、图片、材料研读等,并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以问题引领,引导学生更好的突破课文重难点。

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达标要求了解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领导者、主力、结果;阅读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和爱国学生奋起抗议的相关史料,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参与者、斗争目标和结果等方面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受五四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材的内容和地位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第二课,课文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主线比较清晰完整。

本单元主要阐述近代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与发展。

从内容看,本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的宣传和铺垫的作用,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下一课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所以,五四运动是近代反侵略斗争和近代化探索的继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和教师的讲述,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领导者、主力、结果;阅读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和爱国学生奋起抗议的相关史料,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通过阅读“材料研读”、提取《五四运动》《上海商人罢市游行》《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等图片信息,还原和感悟历史,分析和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感悟和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感受五四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五四爱国运动》。

根据现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

一、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的重点课。

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命运。

因此,本节课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

这一节学好了,将为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针对八年级学生感性思维强,理性思维也有了一定发展的特点,同时,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

能力目标通过对五四运动背景、经过、影响等的讲述和分析,培养学生把握历史线索、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情感目标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是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及历史意义,因为“五四”运动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过程上,还体现在它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上。

因而定其为重点。

2、教学难点是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以及如何理解五四精神。

因为这两个问题具有抽象性,理论性较强,还由于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的他们抽象思维能力不够成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而定其为难点。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仅来源于影视作品,对此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启发式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使学生在掌握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学会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理解五四精神,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从而培养他们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运动》说课稿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四运动》。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堂课的教学。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

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对知识发展、迁移能力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材内容稍作调整,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把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目标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兴趣,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在体验中开拓思维。

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过程分析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征,为实现教学目标,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创新的课堂氛围,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来优化课堂教学:
1、创设情景直观感知
通过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创设情景,引出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而设定的,激起学生了解这场运动的求知欲望,从而揭示课题。

紧跟着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知识结构,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考虑到声音和图像比单纯的文字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通过播放《五四回声》的视频,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印象。

2、抢答探究培养双基
这个环节以小组竞赛、知识抢答的形式推动,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选项进行抢答,选项是老师根据知识结构设置的,与一般的选择题的呈现模式不同,老师只给选项,不给题干,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自主地选择,选出认为与“五四运动”有关的关键词,并说明理由。

如:屏幕打出(1920 1917 1919 1918)这四个年代,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会抢答1919,理由是: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对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而且还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能力,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

为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我引导学生从口号入手(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③“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屏幕给出四个选项,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会抢答“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理由是:这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外争国权”是向谁争?争哪些国权?“内惩国贼”是惩处哪些
卖国贼?他们代表哪个阶级?通过层层设问,学生逐渐明白五四运动的性质,即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由于八年级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理性认识上是不足的,所以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老师引导学生将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新”。

在突破难点的同时,也突出了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个重点。

在抢答探究中,老师会通过链接一些图片资料来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果说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那么即兴演讲就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历史。

3、即兴演讲真实体验
在学生了解了五四运动之后,我播放电影《我的1919》剪辑片断,在学生被当时人们的爱国热情所感染和感动时,我让学生开放思维、畅所欲言,进行即兴演讲,同时学生在自己渲染的爱国氛围和营造的真实场境中体验历史。

为下面感悟历史,情感升华奠定基础。

4、迁移拓展情感升华
当学生还处于激昂的情绪中时,通过设问:五四运动告诉了我们什么?
让学生谈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五四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
老师先现身说法:“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把我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育工作中去,爱岗敬业,为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贡献我的青春和力量。

”并提供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结合现实和自身情况谈感想,在学生的开放式回答中,课堂达到一个高潮。

最后,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课后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策划一期主题班会,从而将情感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

我就是通过以上四个教学环节组织课堂教学的。

教法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创设了多种学习情景,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探究讨论法、设疑导学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思维空间,学生在主动探究、亲身体验中参与课堂,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占有有效资料和信息,以解读者、研究者的身份学习历史,变被动的“听课”、“接受”为主动的“感知”、“建构”、“体验”、“探究”。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涉及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设计面向“全体”,注重“过程”,使学生从“体验、探究”中,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并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提高,情
感得到体验。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学历史,在积极的思考中学历史,在感受和交流中学历史。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双能用历史视角来审视现实的眼睛,有一个能用历史思维来思考现实的头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