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 第7章 17 阐释辨析论证深入 议论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用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7 阐释辨析,论证深入——议论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
用
学案引语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构成判断和论证的最基本元素.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同样,在议论文写作中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含有核心概念的作文题来说,它几乎决定着审题的成败和立意深刻与否;在写作过程中,它也是论证是否深入、说理是否透彻的标志之一.编写此学案的目的,就是让考生认识到概念在审题与写作中的重要性,有意识地运用概念使论证更加深入、完美.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
佳作:(2016·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个性是什么
标题采用设问形式直接追问材料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个性.
在当今时代,追求个性,彰显自我成了很多青少年的口头禅,然而对于个性的真意,又到底有几人懂得呢?于是,有很多年轻人就给个性找到了一些标识,且自以为是地傲娇了一番.
标签一:个性就是奇装异服?
小标题领起的内容之一,就是对个性内涵的一种肤浅理解.
读了这么多年书,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热门装束,从喇叭裤到七分裤,再从七分裤到乞丐装.倘若你耐不住寂寞偏要上一趟街,那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不然很可能导致精神错乱.前一阵子,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说有位老先生看见个“姑娘”进了男厕所,禁不住瘫倒在厕所外,口中哀叹,仿佛觉得自己晚节不保,女孩怎么能进了男厕呢?不一会儿,人出来,愣是在花红柳绿间看到两撇线条分明的小胡子.老人哭笑不得,噌的一声就从地上爬了起来.这样的“新贵”走在大街上,的确很扎眼.奇装异服,花里胡哨,看着个性十足,其实性别不分!
标签二:个性就是谈吐散漫?
肤浅理解“个性”含义的表现之二.
二十一世纪了,个性就像春天苗儿,疯长疯长地,在各行各业蔓延开来.见到老人,不叫“大爷”了,改称“老头”了;见到姑娘,不叫“小姐”了,改称“美女”了;见到班主任,不叫老师了,改称“老班”了.称呼改了,变了味儿了,听着挺时新的,后味儿却透着难以言说的散漫和不尊重.音韵流转得那么美的汉语词汇,愣是搞成了奇腔怪调.散漫的谈吐反以个性的帽子穿梭在人群中,如若你不找一顶戴着,还有人批评你落伍了,跟不上时代了,严重者便给你扣上没有个性的破帽子.谈吐散漫了,惊天笑话不断,那魅力无边的汉语言文字就
这样被个性散漫掉了吗?
标签三:个性就是行为出位?
肤浅理解“个性”含义的表现之三.
若论青年中翘楚,郭敬明必然是很多年轻人的偶像,文采了得,谈吐了得,打扮了得,行为更了得.最出位的莫过于受到舆论批判的电影《小时代》,片中那些青年男女在灯红酒绿生活中的出位行为,仿佛都刻满了郭敬明的影子.这个曾经的校园才子,因为抄袭事件而备受世人诟病的青年才俊,处处显现出自己个性张扬的一面,似乎自我感觉已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王者.可惜了,这样的光环只能是昙花一现.是时候好好深思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个性了.
个性究竟是什么?不是给头发变个色,也不是给衣服破个洞,更不是像洪素珠一样处处谈吐散漫、行为出位.当然我们并不拒绝那些透出时代气息的“新贵”,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但如果因之而突破生活的底线,恐怕就只能是浅薄无知了.对前面三种“个性”含义理解进行一一否定.
个性是什么?不是外表,是内在;不是金钱和掌声,是价值和文化;不是敷衍,是一种塑造自我、引领时代风尚的精气神!结尾点出对“个性”含义真正的、深刻的理解,卒章显志.
亮点点评该文借助于对材料核心概念之一的“个性”的阐释,精准而深刻地解释题意,在众多作文中特有“个性”.
更高妙的是,以对该概念的理解为线索,有条不紊地展开.行文分别选取当前社会生活所谓“个性”的三种标签,即“奇装异服”“谈吐散漫”和“行为出位”,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这种循序渐进式的构思行文,颇具说服力.
层层递进,揭示观点.考生表达不慌不忙,时显幽默底色,步步逼近观点,揭示观点.文章运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法展开,由个别之社会现象,昭示关于个性的本质内涵:个性是价值和文化,是一种塑造自我、引领时代风尚的精气神!
由表及里,卒章显志.文章议论可谓十分充分,通过对平常生活的透视,深入浅出地揭示出对“个性”的认识.这种卒章显志式的行文,与由表及里的论述相掩映,使文章呈现出不俗的气韵.
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
一、阐释、辨析概念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作用
1.精准地阐释、辨析概念,使审题准确、不偏离,而且立意深刻.
大凡作文题,其中都有一两个核心概念,只有把这些核心概念的含义弄清楚了,才算真正地审准了题意.否则,就会偏离题意.试以2016年全国甲卷的作文题为例.材料中的“语文素养”就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主要指听说读写方面的素养,可是不少考生不注意厘清其含义,理解为“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甚至有的把它等同于语文,进而严重地偏离题意.
又如2016年江苏卷作文题,其中有“个性”“创新”两个核心概念.专家组就是以有没有理
解或界定这两个概念作为评判是否审准题的标准,而且给出了准确的理解:个性就是个人性、个别性.在情感、思想、文化、处世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别人之处,它往往通过人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从个性角度立意,最好从积极向上的角度.创新意指超出常规、有创见,着眼于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期待,实现个人价值,从创新角度立意务必明确创新不仅是求异,更是一种思想和意志的体现.
从考生写作实践中看,大量的跑题、偏题现象的发生都与对材料中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准,尤其是滑向其同义词有关.如要写“诚信”,考生只写了“诚实”;要写“勇敢”,考生写成了“勇气”;要写“成才”,考生写成了“成功”.如果考生能对核心概念稍微认真思考一下,区分一下其近义词,怎么会有如此大量的偏离题意的现象发生呢?
不仅如此,对材料中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会使立意新颖、深刻.如2014年江苏卷作文题中的“青春朽与不朽”,不少考生对“青春”仅限于年轻、肤白等生理性理解.如果能这样理解:青春不是肤白貌美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这不是立意新颖、深刻又是什么呢?
2.在行文过程中能够注意阐释、辨析概念,可以保证论证走向深入,避免“贴标签”现象发生.
请看以“品味时尚”为题的考场作文片段:
学会品味时尚,能让我们走在时代的前列,体验新生事物的脉动,随时用新鲜的营养补充自己的大脑和心灵.然而,做一个时尚的人,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赶时髦:前者需要我们运用“脑髓和眼光”,精心择取流行元素;后者则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很容易使我们在时尚大潮中丧失自己的个性.放眼看去,满街黄发韩装,谁又能说自己是选择了时尚,而非被时髦的潮流裹挟?新时代的人类,对此不得不深思慎取、理智选择.
这段文字在论证过程中引入了与“时尚”类似而又不同的“时髦”,进行对比辨析,使主体概念更加清晰,也使得因为一些由于概念辨析不清而产生的错误观点被驳斥,从而使论证走向完善、完美.
前段时间,社会上一度对“给老弱病残让座”属不属于“道德绑架”的问题争执不休,认为属于“道德绑架”的论断曾经很流行,有一位作者在《道德真的不能强迫吗?》中写道:不错,有的道德是不能强迫的.道德包括“道德义务”和“美德”两个范畴,不能强迫的只是美德,而不是道德义务!让座是美德,是不能强迫的.美德不是道德义务,它产生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只是被“提倡”的东西,而不是被“规范”的东西.反之,如果是被“规范”的东西,即如果是道德义务,一定是可以强迫的.老人身体有病,如果不坐在座位上,会有安全上的高度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就有道德义务来给老人让座.这是一种“自然义务”:我们对那些处于危险中的人,在帮一把并不会让我们付出难以承受代价的情况下,是负有帮的道德义务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在那种境况中得到帮助的道德权利,在分量上,压倒了我们“不管闲事”的道德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