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有关“渗透作用”的难点详解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秘籍01 渗透作用-高考生物抢分秘籍(解析版)

秘籍01 渗透作用-高考生物抢分秘籍(解析版)
A.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
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
C.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答案】A
【解析】
此题是必修一相关知识的综合,台盼蓝只能通过死细胞,A错。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B对。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后可加速染液进入细胞,C对。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用紫色洋葱鳞茎叶外表皮,有大液泡且液泡为紫色,便于观察,滴加蔗糖可以发生质壁分离,D对。
A. 蔗糖和K+的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但运输动力不同
B. 叶肉细胞保持较低的pH有利于蔗糖分子运出
C. 蔗糖载体和ATP酶功能的差异,根本原因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D. 若将该叶肉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蔗糖和K+的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蔗糖的运输动力依靠的是H+的分子势能,而K+的运输动力依靠的是ATP释放的能量,A对;叶肉细胞保持较低的pH有利于蔗糖分子运出,B对;蔗糖载体和ATP酶功能的差异,本质原因是控制合成它们的基因不同,C错误;若将该叶肉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对。
B. 柽柳耐盐性的形成与环境因素有关,与遗传因素无关
C. 柽柳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和吸收水分子的过程相同
D. 冬季气温较低时,柽柳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会下降
【答案】D
【解析】
柽柳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柽柳耐盐性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有关,B错误;柽柳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吸收水分子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冬季气温较低影响酶的活性,使有氧呼吸强度降低,影响供能,而使柽柳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D对。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9讲+渗透作用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9讲+渗透作用

《金版学案》P37
2.(生命观念)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
(1)半透膜:是无生命的物理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玻璃纸
(2)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膜,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决 细胞膜
定对不同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蒸馏水
高浓度溶液 生理盐水
课本P63
原理: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质与外界溶液间存在浓度差。
2.(科学思维)不同渗透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情况及液面变化 《金版学案》P37
2、达到渗透平衡时,并不是 没有水分子进出漏斗,而是进 出细胞的水分子数一样多;若 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高度差, 则液面高的一侧浓度比液面低 的一侧浓度高。
(1)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情况。 ①若溶液浓度S1>S2,则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S2→S1多于由S1→S2,此时S1液 面上升。
到补充体内水分的作用,因为_______补__充___体__内__水___分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高浓度的饮料反而会导致细胞失水。
3.(科学思维)请写出利用蔗糖溶液测定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液浓度的基本思路:
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紫色洋鳞片叶细胞随机均分几组 ②依次置于等量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中 ③观察细胞细胞形态的变化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两蔗糖溶液 浓度之间。
②外因: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 。
(3).实验步骤
活的、具有大液泡、最好有颜色
课本P64
逐渐缩小 原生质层
清水 逐渐变大
①A曲线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细胞吸水膨胀,但是由于细胞壁的存在,原生质 体的体积不能无限膨胀。 ②B曲线表示细胞在0.5 mol/L的尿素溶液中:细胞先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 后由于尿素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KNO3、甘 油、乙二醇等溶液中也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③C曲线表示细胞在0.3 mol/L的蔗糖溶液中:蔗糖不能进入细胞,因此质壁分离 后细胞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微专题3 深度分析渗透作用装置图教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微专题3 深度分析渗透作用装置图教

微专题3 深度分析渗透作用装置图[找规律]1.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渗透装置分析2.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渗透装置分析(1)S1和S2是同种溶质,且能透过半透膜,S1溶液浓度大于S2溶液浓度(2)S1和S2是两种不同的溶质,且只有水和S1能透过半透膜①若S1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S2的,则出现的现象是S1液面先升高,随后S1中的溶质透过半透膜进入S2,S2液面逐渐升高,最终高于S1。

②若S1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S2的,则出现的现象是S1液面始终低于S2液面。

3.渗透装置的变式分析图1为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其中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图中浓度为质量分数)(1)往稳定后的图1 U型管的左侧加入少量蔗糖酶:未加酶时:由于10%的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因此水分子由10%的蔗糖溶液→10%的葡萄糖溶液较多,右侧液面升高。

加蔗糖酶后:蔗糖被水解为两分子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导致左侧浓度升高,水分子由10%的葡萄糖溶液→10%的蔗糖溶液较多,则左侧液面升高,最终大于右侧。

(2)若把稳定后的图1 U型管右侧液面高出的部分吸走,则右侧液面继续升高并达到新的平衡,但抽取次数与液面高低之间呈负相关。

(3)若把图1所示装置放在失重环境中,则右侧液面会升高,但是稳定时两侧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因为没有重力的作用。

如果此时把右侧高出的液面吸走,则右侧液面不再升高。

(4)如果把图1装置改为图2装置,容器是密闭的,中间是可以移动的半透膜,则分析方法与图1类似,水分子向右移动的多,半透膜向左移动。

[对点小练]1.(2020·吉林长春统考)如图为一个渗透装置,假设溶质分子或离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实验开始时,液面a和b平齐。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如果甲、乙都是蔗糖溶液,甲的浓度低于乙,则液面a会下降,液面b会上升B.如果甲、乙分别是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两者的质量分数相同,则液面a会上升,液面b会下降C.当半透膜两侧的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甲、乙溶液的浓度不一定相等D.当半透膜两侧的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甲、乙溶液的渗透压一定相等解析如果甲、乙都是蔗糖溶液,甲的浓度低于乙,则水主要向乙一侧扩散,则液面a会下降,液面b会上升,A正确;如果甲、乙分别是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两者的质量分数相同,由于蔗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单糖,因此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乙,则液面a会上升,液面b会下降,B正确;当半透膜两侧的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由于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可能不同,因此甲、乙溶液的浓度不一定相等,甲、乙溶液的渗透压也不一定相等,故C正确、D错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9课时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9课时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3)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
溶液体积大,吸收水多,液面高度大
考点1 渗透作用
考向一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分析 1.某同学设计的渗透装置实验如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 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微量)。图中猪 膀胱膜允许单糖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②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物质的量浓度,即单位体积中溶质分子的微粒数, 微粒数多的溶液吸水力强。
最终 液面
△h
初始液面 蔗糖 溶液
玻璃纸 (半透膜)
清水
考点1 渗透作用
1)、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如果漏斗管足够长, 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为什么?
两侧溶液有浓度差,单位时间内透过半 透膜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漏斗 渗出的水分子数量
液泡膜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不会吸水涨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细胞吸水略微膨胀,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水分子进出平衡,细胞保持原态
考点3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引起质壁分离的原因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溶质能透过半透膜 (如KNO3溶液)
考点3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拓展应用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
染色排除法——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台
盼蓝染色)
细胞质的流动——观察叶绿体的流动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质壁分离和复原——渗透吸水和失水
考点3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备战2020版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13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含解析)

备战2020版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13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含解析)

考点1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渗透作用原理(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实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导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2.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1)(2)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原理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③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多。

(2)实验步骤考向一渗透作用的发生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

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仔细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所以液面上升速率较大。

随着液面高度的增大,液柱抑制水分渗入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当与浓度差促进水分渗入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液面不再上升。

此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渗入与渗出达到平衡。

易错警示走出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但不能用烧杯液面变化作描述指标,因为现象不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4)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2.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2单元 第4课时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2单元 第4课时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膜 细胞质
吸水膨胀 失水皱缩
动态平衡
2.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全透

细胞质
液泡
半透膜 大
(1)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 时,细胞失水,发生 质壁分离 现象。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 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_质__壁__分__ _离__复__原__现象。 (3)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时,水分子进出平衡,细胞保持原态。 提醒 当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可能正在失 水,可能正在吸水,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可能已死亡。
2.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 意图(箭头大小代表水分子数的多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出现哪幅图中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提示 会出现图甲所示的现象。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由于发 生渗透作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子多于从细胞内到细胞外的水 分子,因此细胞吸水。
√D.所有植物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
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质壁分离时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 外界溶液(蔗糖溶液),A正确; 前2 min,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 度不断升高,所以吸水能力增强, B正确; c点发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 是由于溶质乙二醇进入细胞,使 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C正确; 活的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3.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1)具有 半透膜 。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 浓度差 。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图A、图B分别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渗透达到平衡,半透膜两 侧 有 (填“有”或“没有”)水分子 的进出。 (2)图A中,若S1、S2中溶质不能通 过半透膜,则Δh不变时,S1、 S2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 > S2(填“>”“<”或“=”)。

易错点03 渗透作用和主动运输的深度解读(解析版)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易错点03 渗透作用和主动运输的深度解读(解析版)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易错点03渗透作用和主动运输的深度解读目录01易错陷阱(3大陷阱)02举一反三【易错点提醒一】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易错点提醒二】主动运输不都是ATP直接供能【易错点提醒三】温度不只影响主动运输速率03易错题通关易错陷阱1:质量浓度就是物质的量浓度【分析】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

错陷阱2:主动运输都是ATP直接供能【分析】第一类:直接消耗ATP的主动运输,通常称为泵(ATP驱动泵),ATP驱动泵既是载体同时也是催化ATP水解的酶。

第二类:间接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小肠上皮细胞逆浓度吸收葡萄糖时,没有直接消耗ATP,而是利用Na+浓度差的能量。

但是Na+浓度差的建立是依靠Na+-K+泵的,而Na+-K+需要消耗ATP。

第三类:光驱动:一种噬盐的厌氧细胞膜上特有的蛋白质(细菌视紫红质),可在光能的激发下,逆浓度将H+运出细胞,造成细胞外积累高能浓度H+,这种H+浓度差可被另一种蛋白利用合成ATP。

易错陷阱3:温度仅影响主动运输速率【分析】温度可以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呼吸作用的能量释放来影响物质运输速率,也可以通过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来影响物质运输。

【易错点提醒一】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U形管分析)【例1】U形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和S(R溶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S溶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两种溶质均不能透过半透膜X),两溶液被一半透膜X隔开,如图所示。

当U形管内达到平衡时,液面与浓度的关系应是()A.右侧较高,且平衡时两溶液浓度相等B.两侧高度相等,浓度相等C.右侧较高,且平衡时右侧浓度较大D.左侧较高,且平衡时左侧浓度较大【答案】C【解析】S溶液与R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的大,两溶液体积一样,所以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蔗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

从左侧向右侧运输的水分子比从右侧向左侧运输的水分子多,达到平衡时右侧液面较高,此时产生的静水压与二者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达到平衡,所以平衡时右侧浓度较大,C正确,ABD错误。

“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及教学组织

“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及教学组织
长 颈漏斗 倒置装 置 中 的半 透膜 面积 小 , 由于漏斗 管 的 管 径 大 , 面上 升 的速 度 慢 , 液 发生 渗 透 作用 的时 间较 长, 在课堂 上做效 果 不 明显 。为 了避 免 上述 问题 的 出
溶液 , 烧杯内的溶液为清水 , 同的则是 A组用鱼鳔 不 膜 B组用 塑 料纸 隔 离糖 溶 液 和清 水 。设 置好 后 都 用 铁 架 台 固定 好 调 节好 两个 移 液 管 的液 面 在 同一 适 当 高度处 , 各作标记。教师可以请学生参考书本预习情 况 ,推理预期 图 1 两个装置最终液面的变动情况 , 并 分 析 原 因。 、



A C D
现, 可选用移液管 , 移液管的管径很细很小 , 在很短的 时间内, 液面迅速上升, 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 适于课堂
演示 实验 。
3 教材 实验 中所用 的溶 液改进
蔗糖溶液和清水都是无色 ,实验现象不容易观
图 2 改进 后 的渗透 作 用实验对 比装 置 示意 C组 和 A组 的装 置是 一样 的 鱼鳔 膜 ,0 3%的 蔗糖
察, 分析后改进为蔗糖溶液 中滴少许红墨水 , 以增加 实验的直观性 , 实验现象清晰可见。 4 教材 中实验 方案 改进
溶液和清水 的摆放位置哈好相反 。 D组鱼鳔膜内外都 是 3%的蔗糖溶液 。设置好后同样 ( 0 下转第 6 页 ) 4
与评价 , 必须 自 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 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 , 才能 凸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教学 , 因地 、 应 因时、 因校循序渐进 , 量 力而行 。切忌盲 目照搬 , 必须正确评估 自 的优势与 身 劣势 , 要依据其 自身的特点 , 尽量突出学校的优势 , 以 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 。 1 教 学规 范 - 3

【教学设计】《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教学设计

《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一、教材分析渗透现象演示实验位于人教育版高中生物《必修》第4章第1节开篇的问题探讨。

渗透作用是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难点,做好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教学手段。

通过实验的演示,让学生通过分析现象,认识半透膜的作用,概括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从而为本节讲述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都相关于一层半透膜及细胞吸水失水现象建立了良好的知识铺垫。

二、实验原型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1)用玻璃纸或膀胱膜作为半透膜,取材处理不太容易,且玻璃纸与生物膜有一定差异。

(2)该装置中长颈漏斗呈下大上小的钟形,半透膜需套在下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钟形长颈漏斗下部口径大,要求制取的半透膜的面积较大,在套膜、结扎上较麻烦,经常会出现结扎不严密或半透膜破损等操作困难的问题。

另外长颈漏斗上部管径也不够细小,造成漏斗内水柱上升幅度小且速度缓慢,实验现象不明显。

(3)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是倒立的,通过漏斗颈向装置内加入溶液也非常麻烦。

三、实验改进与创新之处1、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常用的生物材料有鸡蛋的卵壳膜、鱼膘等,其中,鸡蛋膜取材方便,为较常使用的半透膜材料。

处理方法如下:在生鸡蛋稍尖的一端,轻轻敲出一小孔,倒出蛋清和蛋黄,留下蛋壳用清水洗净,然后浸泡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中15~20 min,使卵壳上的CaCO3溶解,最后用针挑去破裂的蛋壳,让完好的卵壳膜露出,洗净放入清水中备用(注:①挑蛋壳时不要损坏卵壳膜;②为了加强实验效果,卵壳膜最好随制随用,不宜放置过久)。

2、实验装置的改进滴加红墨水的蔗糖溶液(1)将倒置的长颈漏斗正立,这样就方便了溶液的注入。

在玻璃管的底部套上已制好的鸡蛋壳膜,用橡皮筋(或橡皮管)扎住,注意松紧要程度,过松会漏水,过紧了会损坏卵壳膜,也会造成漏水。

(2)用滴加几滴红墨水的蔗糖溶液代替无色的蔗糖溶液,既容易观察液面上升情况,也检验蔗糖分子是否通过卵壳膜而进入烧杯内液体中。

高中生物必修一渗透作用详细版.ppt

高中生物必修一渗透作用详细版.ppt

返回
[归纳拓展] 渗透装置中溶液渗透方向与浓度的判断
返回
[思维导图·成一统]
考向二 考查对细胞吸水与失水情况的判断
返回
3.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
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
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
渗 S1<S2 透漏斗内液面下降源自细胞失水;可发生 质壁分离
作 用 S1>S2
漏斗内液面上升
细胞吸水;可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

水分进出平衡,液面 细胞既不吸水也不
生 S1=S2 不变
失水
返回
2.渗透作用原理的应用 (1)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返回
(2)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
溶液浓度 现象及结论
漏斗内
返回
6.某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 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 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 锅等。 (1)请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现象并做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 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 对相等。
返回
[基础速练·固根基]

与渗透作用有关的疑难解析

与渗透作用有关的疑难解析

与渗透作用有关的疑难解析邓远源(江西省遂川中学343900)一.教材叙述“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是否与自由扩散相矛盾?答:并不矛盾。

自由扩散是指物质分子(包括所有分子)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的扩散,而渗透作用中所指的是“水分子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其浓度高低是就溶质分子而言,低浓度水溶液中,水分子浓度高,即水势高,高浓度水溶液中,水分子浓度低,即水势低。

所以渗透作用仍然属于自由扩散。

教材没有提及“水势”这一概念,所以在理解上有一点难度。

二.教材对“渗透作用”是这样定义的:这种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这里说的“浓度”到底是质量百分比浓度还摩尔浓度?请指教。

答:教材《演示实验》出现“水分子为什么能够通过半透膜溶液向漏斗内的蔗糖进行扩散”现象是这样解释的:由于单位体积清水中的水分子数比单位体积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所以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烧杯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的数量,多于水分子由漏斗内进入烧杯的数量,因此,漏斗管内的液面上升了。

可见,此定义中的“浓度”特指摩尔浓度。

三、教材“渗透作用”演示实验中,该装置始终具备产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即具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不会持续上升?另外处于清水中的成熟植物细胞也始终具备产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为什么不能无限吸水?答:(1)当漏斗管内的液面上升时,液柱将会产生静水压,并压强不断增大,静水压越大,压迫水分子从漏斗内向烧杯中移动的速度越快,膜内外水分子进出速度越来越接近,当达到平衡时,漏斗管内的液面便停止上升,所以漏斗管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停止。

(2)处于清水中的植物细胞开始不断吸水,液泡中的细胞液增加,液泡体积变大,原生质层向外扩张,细胞膨胀。

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很小,不能随细胞的膨胀而不断扩大。

此时原生质层对细胞壁产生向外的压力,称为膨压。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深度复习课件19:渗透作用(共38张PPT)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深度复习课件19:渗透作用(共38张PPT)
葡萄糖和蔗糖分子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②溶质分子能否通过半透膜
葡萄糖分子可通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
如图,一段时间后,U型管液面如何变化?
右侧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
大部分水分子
大部分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
1.如右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
一、渗透原理
2.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 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hLeabharlann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一、渗透原理
3.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
一、渗透原理
4.渗透的方向
水的相对含量高
水的相对含量低
△h
两溶液间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观察到的只是由水分子双向运动的差所导致的液面改变。
渗透作用
第12讲
一轮复习
知识点23:渗透作用
渗透原理
水分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
水分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渗透原理
1.渗透装置
①烧杯-漏斗
②U型管
清水
清水
蔗糖溶液
蔗糖溶液
半透膜
半透膜
一、渗透原理
2.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 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h
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原生质
①原生层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此结构仅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
②原生质体去除了植物细胞壁后所剩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常用作植物细胞融合的材料。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个原生质体。

专题07渗透作用-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原卷版)

专题07渗透作用-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原卷版)

专题07 渗透作用一、渗透作用1.渗透系统(1)组成: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由两个溶液体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半透膜组成。

(2)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2.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原理—⎪⎪⎪⎪――→“半透膜”细胞膜――→浓度差细胞质与外界溶液间具有浓度差 ②现象a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b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c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 ①条件: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②原理③现象a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就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 .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清水,植物细胞就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及分析如下:(1)实验结果①不同植物对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②同种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

(2)实验结论: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解题技巧1、不同渗透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情况及液面变化(1)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情况①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溶液浓度,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由S1→S2的,外观上表现为S1溶液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溶液浓度,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溶液液面下降。

②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

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2)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情况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溶液浓度,则最初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由S1→S2的,随着溶质的扩散,最终S1和S2溶液浓度相等,外观上表现为S1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1和S2溶液液面持平;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溶液浓度,则情况相反。

阜阳中年高考生物复习教案:重难点分析与提升

阜阳中年高考生物复习教案:重难点分析与提升

重难点分析与提升必修1(新人教版)一、自由扩散和渗透作用的辨析自由扩散是指小分子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渗透作用是指象水分子等溶剂分子进出细胞的扩散。

从表面看它们有以下不同点:1、对象不同。

自由扩散对象是小分子包括水分子等溶剂分子。

渗透作用对象是水分子等溶剂分子。

2、条件不同。

自由扩散条件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渗透作用条件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3、能量不同。

自由扩散消耗的能量是溶质势能。

渗透作用消耗的是水等溶剂分子的势能。

其实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1、对象都是指小分子物质.2、条件表面不同,其实相同。

我们知道,浓度是指溶质的浓度。

水等溶剂分子当然没有浓度的概念。

若把条件改为单位体积某分子的数量,那么二者的条件就相同了。

如酒精的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实质是单位体积高浓度酒精的溶液酒精分子数量高于低浓度酒精溶液单位体积低浓度酒精分子数量.水的渗透作用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实质是单位体积低浓度的溶液的水分子数量高于高浓度溶液;二者是一样的。

3、消耗的能量本质也一样都是分子势能。

只不过当溶质分子自由扩散时消耗的是溶质势能.渗透作用消耗的是溶剂势能。

常见的进行自由扩散的物质是: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以及甘油、胆固醇、酒精、尿素和水等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

常见的进行渗透作用的物质是水.从上述分析可知,渗透作用是自由扩散的一种,只指溶剂分子的自由扩散。

【例题】(第一届全国奥林匹克生物竞赛题).渗透作用可被定义为:A 水进入活植物的根毛细胞B 一种溶液通过半透膜而进入一稀溶液C 水从一浓溶液通过半透膜而进入一稀溶液D 水从一稀溶液通过半透膜而进入一浓溶液【解析】只有D才是渗透作用的定义,C说反了;B不对,因为溶液不可能通过半透膜,只有溶剂(水)才能通过半透膜,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水进入根毛细胞是渗透作用的结果,不是渗透作用本身。

【答案】D二、主动运输的判断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关于“渗透作用”难点的突破

关于“渗透作用”难点的突破

B.左低右高 D.左侧液面先升后降
• 根据渗透作用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①具有 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必须具有浓度差)来 判断,由于半透膜两侧溶液的百分比浓度相等, 很多同学都将答案误判为C。但仔细分析后就会 发现,左侧10%的葡萄糖溶液的摩尔浓度约为 0.62mol/L,而右侧的蔗糖溶液的摩尔浓度约为 0.32 mol/L。很显然,从溶剂的浓度来考虑,右 侧溶液中的水分子密度明显大于左侧,水分子将 从高浓度的右侧透过半透膜向低浓度的左侧扩散, 直到平衡为止。从而导致左侧液面升高,右侧液 面降低,答案应为A。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 过半透膜,从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的扩 散。其中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如水分子)可以 通过,另一些物质(如蔗糖分子)不能通过的多 孔性薄膜。例如,玻璃纸、膀胱膜、蛋壳膜等。 就实质而言,渗透作用就是一种特殊的扩散作用, 其特殊性在于物质的分子必须穿过半透膜,当达 到平衡时,扩散作用、渗透作用均告结束,但此 时仍然存在分子的热运动,渗透作用的动力仍然 来源于物质的浓度差。
【例4】装置如下图所示,长颈漏斗的口径相同,半 透膜袋的体积乙是甲的两倍,开始 时长颈漏斗中的溶液液面与水槽中的溶液液面平齐,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平衡后的高度h1 半透膜 平衡后的浓度m1
开始时 的浓度 (0.3g/mL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蔗糖溶液)
平衡后的高度h2
V

2V 乙
蒸馏水 平衡后的浓度m2
A.h1>h2 m1>m2 C.h1=h2 m1<m2
B.h1<h2 m1<m2 D.h1<h2 m1=m2
假设甲、乙装置达到平衡时,半透膜内溶液浓 度相等,由于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那么进入乙中 的水就应该是甲的二倍,所以h1<h2;假设甲、乙 装置达到平衡后h1=h2,说明进入甲、乙装置内的 水相等,由于乙的体积是甲的二倍,所以m1<m2。 答案应为B。

生物科高考示范课教案

生物科高考示范课教案

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教学目标1.了解吸胀吸水的概念及原理。

2.理解渗透作用的概念及渗透吸水的含义。

3.掌握渗透吸水的原理;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

4.掌握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学重点1.渗透作用概念及原理,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

2.掌握水分的散失及意义。

教学难点渗透作用的概念及原理教学过程一、根尖的形态与吸水的部位、方式(课件展示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的根尖形态图)植物吸水的两种方式:吸胀吸水、渗透吸水植物体内大部分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所以渗透吸水是植物吸水的主要方式。

接下来咱们就共同探讨植物是如何利用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渗透作用的原理是怎样的?(课件显示“渗透作用与水分的移动”演示实验)二、渗透吸水的原理(认识实验装置需要的器材,特别指出玻璃纸(半透膜)。

介绍半透膜的性质。

课件显示“半透膜示意图”)(课件演示实验过程)三、植物细胞的结构与渗透吸水装置成熟的植物细胞是否依靠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就要看成熟的植物细胞是否是一个渗透系统?(课件演示成熟植物细胞结构图)结论: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把它放在外界溶液中时,就会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

四、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课件演示“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五、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课件显示植物根吸水、利用、扩散的全过程图)(一)水分的运输1、根毛区细胞→层层细胞→根导管根毛区细胞→层层细胞间隙→根导管2、运输:水分→根吸收→根导管→茎导管→叶→植物体各部位→散失到大气(二)水分的利用:根吸收的水分只有1~5%留在植物体内,供植物利用。

(三)水分的散失:六、合理灌溉课堂反馈1. 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__________。

A. 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B. 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C. 把经10%盐酸处理的根尖放入清水里D. 把生活的根尖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2.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肝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中有关“渗透作用”的难点详解
高考中有关“渗透作用”的难点详解
2012年(新人教版)高考对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考察要求: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高考理科试题分析》(即考纲)中要求为Ⅱ级。

其中渗透作用是这部分考察的重点和出题的热点所在,本文关于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典型例题做了详尽分析:
一、回顾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分析:
1、渗透作用的概念: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
通过半透膜向溶质浓度大的一方做分子运动,使膜两侧溶
质浓度达到均衡的现象。

2、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
(1)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
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
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渗透作用的发生:
(1)当S1浓度>S2浓度时,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的水分子数,水分子是可以双向运动的,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
(2)当S1浓度<S2浓度时,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3)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表明S1溶液浓度大于S2。

二、典型例题详解
例1、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一)中
B 的浓度大于
C 的浓度
B .图(二)中B 的浓度等于
C 的浓度
C .图(一)中A 中水分子扩散到B 的速率大于A 中水分子扩散到C 的速率
D .图(二)中A 中水分子扩散到B 的速率等于B 中水分子扩散到A 的速率
【解析】:如图(二)结果所示,漏斗B 和漏斗C 都已达到平衡状态,A 中水分子扩散到B
的速率等于B 中水分子扩散到A 的速率,但由于H 1>H 2,则图(二)中B 的浓度应该大于C 的浓度。

【答案】:B
例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右图状态,a 、b 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
A 、a >b ,细胞渗透吸水
B 、a =b ,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 、a <b ,细胞渗透失水
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解析】:如图a 表示液泡内的细胞液浓度,b 表示外界溶
液浓度。

因为a 和b 的浓度大小未知,所以不能判断
此时细胞是处于质壁分离还是质壁分离复原或平衡状
态。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
例3、下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

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 、B 两侧液面的变化是( )。

a
b
A.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等于A侧高度
B.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
C.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
D.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
【解析】: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葡萄糖的分子量为180,麦芽糖的分子量为180×2-18=342.。

加酶前,单位体积溶液中葡萄糖分子数多,A侧吸水,液面上升。

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麦芽糖酶只能专一性水解麦芽糖为葡萄糖,B侧单位体积溶液中葡萄糖分子数多于A侧,B侧吸水,液面上升,并高于A侧。

【答案】:B
例4、如下图,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一段时间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蔗糖酶,在加入蔗糖酶前后甲、乙两
侧液面的变化是()
A. 甲高于乙,然后保持液面平衡
B. 乙高于甲
C. 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最后两侧液面相平
D. 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解析】:葡萄糖为单糖,蔗糖为二糖,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中,葡萄糖的分子数大于蔗糖分子数。

导致甲侧吸水,液面上升。

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蔗糖酶后,蔗糖酶只能专一性水解蔗糖为一分子葡萄
糖和一分子果糖,乙侧单位体积溶液中分子数高于甲侧,乙侧吸水,液面上升,并高于甲侧。

由于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自由通过,最后甲乙两侧液面相平。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