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水痘诊断与治疗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二)
治疗
预防
流行病学
❖ 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 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 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 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 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 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
❖ ③典型疱疹呈卵圆形,壁薄易破,疱疹中央部无脐凹; 只要没有继发性感染,疱疹不化脓,愈后不留瘢痕;
❖ ④除内脏型水痘及进行性播散型水痘的罹患者之外, 患者全身症状一般不重;
❖ ⑤流行病学史可询及所接触的人群中有类似患者,水 痘脑炎若发生于出疹的病程中或病程后,诊断不难, 若脑炎的临床表现见于出疹前,由于其临床特征和脑 脊液检查特点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则诊断殊为困 难;临床上往往只能在见到典型疱疹后,才能做出水 痘脑炎的诊断。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临床表现及分期
❖ (一)潜伏期10~24日,一般为13~17天。
❖ (二)前驱期 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有发热、头痛、咽痛 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多 同时出现,而无前驱期症状。
(三)发疹期 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 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 变为水泡,从斑疹→丘疹→水泡→开始结痂,短者仅6~8小时, 皮疹发展快是本病特征之一。水疱稍呈椭圆形,2~5mm大小,水 泡基部有一圈红晕,当水疱开始干时红晕亦消退,皮疹往往很痒 水痘初呈清澈水珠状,以后稍混浊,疱疹壁较薄易破。水痘皮损 表浅,按之无坚实感,数日后从水疱中心开始干结,最后成痂, 经1~2周脱落。无继发感染者痂脱后不留疤痕,痂才脱落时留有 浅粉色凹陷,而后成为白色。因皮疹分批出现,故在病程中可见 各项皮疹同时存在。
小儿水痘的诊断 及治疗
儿科 刘兰英
图片
发病原理(一)
❖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长繁殖后入血及 淋巴液,在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再次增殖,侵入血 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主要损害部 位在皮肤,皮疹分秕出现与间歇性病毒血症有关。 随后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病毒血症消失,症状 缓解。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严重的全身播散 性水痘。有的病例病变可累及内脏。部分病毒沿 感觉神经末梢传入。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 节等处,形成慢性潜伏性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 时(如患恶性肿瘤,受剌激)病毒被激活,导致 神经节炎,并沿神经下行至相应的皮肤节段,造 成簇状疱疹及神经痛,称为带状疱疹。
视神经萎缩、白内障、智力低下等,易患继发性细菌性感染。
❖
3.大疱型水痘 疱疹融合成为大疱。皮疹处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而
形成坏疽型水痘。
诊断
❖ ①患者多为婴幼儿,发热后1~2天内分批出现全身性 皮疹,其分布呈向心性;
❖ ②皮疹在1~2天内经历由斑疹,丘疹,疱疹,继以枯 干结痂的阶段,各阶段不同的形态皮疹可同时并存于 患者身体的同一部位;
(一)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 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 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 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 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 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四)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 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 易引起流行。
不典型水痘类型
பைடு நூலகம்
❖
1.出血性、进行性(病程长达2周以上)和播散性水痘 主要见于应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病人,疱疹内有血性渗出,
或正常皮肤上有瘀点瘀斑。
❖
2.先天性水痘综合征和新生儿水痘 如母亲于产前4天以内患水痘,
新生儿出生后5~10天时发病者,易形成播散性水痘,甚至因此引起死
亡。先天性水痘综合征表现为出生体重低、疤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
病原学 ❖ 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径150~200nm。中
心为双股DNA,其外为20面体核衣壳,衣壳表面有 一层脂蛋白包膜,内含补体结合抗原,不含血 ... 凝素或溶血素。 本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可在人胚纤维母细胞、甲 状腺细胞中繁殖,产生局灶性细胞病变,细胞核内 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人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 易被消毒剂灭活。但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单核 吞噬系统中繁殖,再次大量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二 次病毒血症,侵袭皮肤及内脏,引起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