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验设计及数据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变量选择与控制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验误差
尽可能减少误差的措施
调整实验中的被试,以减少其内在的变差效
应
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实验重复的次数,对
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因变量的效度概念回顾:效度即有效 性,当确是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各种因 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时,我们就说 因变量是有效的。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指实验中测试手段、技术和工具的失效或缺乏一致性。 这可能是测试工具发生了变化(如仪器失灵、问卷涂 损等),或者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试验者主观情绪状 态发生变化(如变得更严格、疲倦或粗心等),或者 是评判标准发生了变化(如前后难度不同,不同班用 不同的测验,或者评判者的差异等),这些情况带来 的可能结果是测量和评级的精确性的会受到严重影响。
(3)静态特征描述法,即通过描述客体或 事物所具有的静态特征给变量下定义的一 种方法,如“聪明”可定义为知识渊博、 词汇丰富、运算技能熟练。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变量 选择与控制
1.变量的选择
心理学实验的目的在于探讨刺激与行为(反应) 之间的关系或说明关系的性质 S-R或S-O-R之间的关系在心理学实验研究 中则以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控制变 量)、中间变量、调节变量、无关变量等变量 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描述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教材上没有提到的其他实验内部效度 和外部效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2. 实验者或实验助理人员的偏向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效应):在美国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1968)针对 实验者的期望对被试带来的影响所进行的一 项实验
实例分析
自变量是被操纵的; 因变量是被观察 的;额外变量(控制变量)是保持恒 定的。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
二、真实验设计
三、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
概念
实验设计:指研究者针对需要验证的 实验假设,为有计划地搜集资料而预 先建立和依据的设计模式。
心理学的实验设计是心理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 实验技术科学(心理测量学也同样是心理学与 统计学相结合的科学)
1. 实验处理的“传染”
假如实验组与控制组有机会相互沟通,实验组的被试 就可能把一些实验刺激的因素传递给控制组的被试。 例如,某学校在进行一项教师是否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 生可能会私下交流学习经验,得到学习方法指导的实 验班学生会把好的学习方法传播给对照班的学生。这 时候我们就说对照班受到了“污染”,已经不是真正 的对照班了。
两种错误的统计检验方法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变量 选择与控制
2.实验设计中的控制
(1)实验控制:指对实验条件的限制。 (2)控制的应用
对变量的控制:随机化是实验研究中的重要
控制变量的技术。利用随机化原则对自变量 进行控制包含两种含义:一是从限定的总体 中随机抽取被试作为实验的样本;二是将抽 取的被试随机分配到相应的实验处理中去。
1.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人们无论是否参与实验,都在不断地成长和变化。而 此类的变化将影响实验结果。在长期实验中,被试随 着年龄的增长,将会变得日益成熟,经验和能力都会 得到提高。参与时间较短的实验,被试也会发生疲倦、 困倦、无聊、饥饿或其它变化,这些变化也会改变他 们在实验中的行为。 练习效应、学习效应、疲劳效应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实验的内部效度:指实验变量(处理) 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历史(经历)
历史事件指那些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 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特定事件。当出现这种情况 时,研究者往往无法判断实验结果是由处理(自变量) 引起的,还是由特定事件引起的。 周期比较长的实验容易历史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某项教学改革实验中,实验学校在实验进行 期间参与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地区范围开展的教 学评比活动,这一事件势必会对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 带来某种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我们对教改实验结 果的评估。很多教育实验往往需要较长周期,所以历 史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该得到关注和考虑。
概念
实验设计包括:
形成统计假设 制定实验计划:证明实验假设的思路?如何搜 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
阐明检验统计假设所遵循的决策:决策标准? (探索性研究与验证性研究的决策标准通常存 在差异) 实施计划:按计划搜集资料,并分析资料 统计决策:对统计假设的真伪作出归纳性推断
操作定义
设计方法:
(1)方法与程序描述法,即通过特定的方 法或操作程序给变量或指标下定义的一种 方法。如“饥饿”可定义为剥夺进食24小时 后个体存在的状态。 (2)动态特征描述法,即通过描述个体或 事物所具有的动态特征给变量下定义的一 种方法,如“聪明”可定义为善于解决问 题、运算灵活、记忆快速。
1、含义:
在研究中,对变量作出明确的定义有两种 方式:一是抽象定义,指对研究变量或指 标本质的概括,以揭示其内涵,并将其与 其他变量或指标区别开来;二是操作定义, 指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 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作出操作定义的过程就是将变量或指标的 抽象陈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陈述的过程。
7. 仪器使用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8. 上述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其中特别 是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最为常见
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是指成熟程度不同的 被试被安排在不同的组中将会影响实验结果 的正确解释。(说明前测在某些研究条件下 的必要性)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变量选择与控制
3. 实验误差
实验误差是存在于实验单元内做同样处理所得 到观测数据间的变差的度量。 实验误差的三个主要来源:
来自被试差异的误差(S-类误差,G-类误差) 来自实验环境和操作过程的误差(G-类误差) 重复实验引起的误差(R-类误差) 注 S:subjects; G:groups; R:replications
R
(1)设计模式:
O1
O3
X
X
O2
O4
R代表随机化, O代表观测,X代表实 验处理
二、真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化设计
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① 增值分数比较:
(2)数据的统计检验:
△a=O2-O1 △b=O4-O3 ? △ a= △ b
两种错误的统计检验方法
错误的检验方法一:
?O2 = O1 ?O4 = O3 If (O2 ≠ O1 and O4 = O3 ) Then 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效应
从限定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常用方法有:
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变量选择与控制
使用控制组 逻辑:米尔的第一原则(如果a在A后面发
生,那么A有可能是a的原因)和第二原则 (如果a总是跟在A后面发生,并且如果A 不存在,则a也不存在,那么可以断定A是 a发生的原因)
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研究的结果 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以外的程度。即 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实验设计的核心在于实验控制,但是,在人 为控制创设的实验情景下得出的规律,其推 论也往往有相当的局限性。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1. 测验的反作用
前测增加或降低被试对实验条件的敏感性, 使得实验结果难以推广。
5. 被试亡失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指由于选用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 (最优或最差)的被试,到了实验后期测验 时分数通常会发生自然向群体的平均值靠拢 的趋势(集中趋势)——变得不再是最优或 最劣,在重复测量中分数向平均分靠拢。
6. 统计回归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效度反映的是对因变量的测量是否测 得到的是因变量自身真正代表的属性。
实例
在一项研究解题方法(自变量)对解题 能力影响的研究中,若以被试在一定时间 内解答出来的问题的多少为因变量的指标, 当要解答的问题足够多,而且按困难程度 排列时,以解答问题的数目作为因变量指 标是有效的。但是,如果问题很多但又都 非常容易,那么解答问题的数目作为因变 量的指标就不能说是有效的。因为它可能 是由阅读速度和书写速度造成的,而并不 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解题能力。
指出下列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 变量。
例一:一汽车制造商想了解为了使后面的汽 车司机能够尽快地知道前面的车子已经停住, 汽车的刹车灯应该多亮?
例二:训练一只鸽子看见绿光啄键盘,看 见红光不啄键盘,正确啄键盘后,给予谷 子作为强化。 例三:想知道一个人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设计如下:一只绿色小灯泡和电子记时器 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5秒、10秒、30秒、 60秒,然后让被试相应复制出按键时间。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2. 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
抽样或分组没有做到真正的随机化,带来选 择偏差(即以非对等组进行比较)。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3. 实验安排的反作用
被试在实施处理前了解实验的安排或因参加 实验而受到暗示,被试可能产生霍桑效应 (安慰剂效应)
例四:语言教师想知道在一个语言教学班 里班容量的大小是否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二、真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化设计
完全随机化设计(简单随机化设计), 指用随机化方法将被试随机分为几组, 然后依实验的目的对各组被试实施不 同的处理。
二、真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化设计
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R
2. 成熟或自然发展的影响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选择因素指由于没有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的方法来 选择两组或几组被试,因而在实验处理之前各被试组 在各方面就事先存在着差异。这样,以本来就存在差 异的几个实验组施加实验处理之后再来比较各个组之 间的差异,比较出来的结果就说明不了到底是本来就 具有的差异造成的还是实验处理的不同造成的,研究 假设就无从证明。 随机化选择和分配被试的必要性、教育研究中的自然 班的问题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4. 重复实验处理的干扰
同一组被试在短期内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实验处理时,前一实验处理往往会对后一实 验处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使被试产生 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教材上没有提到的其他影响实验内部效度 或外部效度的重要因素:
4. 测验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在一个延续时间较长的研究中,被试的更换、淘汰或 中途退出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例如,在 有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两组实验中,由于控制组在中途 有优秀生转学进来,结果实验组效果很好,这就可能 是由于被试更换造成两组被试不等而造成的,而不一 定就是实验处理的效果。 周期比较长的实验容易发生
3. 选择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指由于实验处理之前所施行的前测量可能积极地或消 极地影响着实验处理后的测量,进而混淆实验的结果。 在有前测的实验中,被试可能会由于在前测中获得了 经验,从而提高了在后测中的答题能力;也可能会由 于前测带来疲劳而影响到后测的成绩(前测和后测间 隔时间很短)。 前测的作用及可能的影响
2、特征
操作定义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可观测性,另外还 有
(1)在内容上,用具体的事物来说明变量或概念;
(2)在方法上,用经验的方法,即可直接感知、 度量的方法进行定义;
(3)在着重点上,着重于界定变量的外延和操作 过程。
3、操作定义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科学地设计操作定义,必须遵循对称 性原则和独特性原则。前者指操作定 义必须与其抽象定义相对称,不能过 宽或过窄;后者指操作定义必须使其 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独特特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