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05ec3d5866fb84ae45c8de8.png)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整车维修电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功能在于培养汽车机电维修工职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车辆的整车电气和电路的简单故障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关注学生素质和职业岗位认知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器构造知识与工作原理,了解汽车电器各部分的零部件组成及工作原理,具备拆解汽车各零部件的基本技能,熟悉汽车电器设备各系统的线路及典型汽车的全车线路。
职业能力目标:1.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使用;2.掌握汽车电气设备拆装与维修,故障判断与排除的方法;3.具备分析汽车的不同电路故障的能力。
三、参考学时180学时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五、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式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灵活运用集体讲解、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答疑指导等教学形式,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示范、分组训练和综合实践等训练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结构和原理性知识、职业技能,培养职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评价方法考试形式以平时考核和学期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考勤及上课表现等。
学期考试可采用实践技能考试的方式。
(三)教学条件1.课堂教学条件:挂图、教具模型、实车、实物及维修资料。
2.实训条件:参照实训室设备配备标准进行,建议师生比在1:15~1:20.(四)教材编写1.在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基础上,参照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吸收企业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紧密结合工作岗位,与职业岗位对接;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贴近生产实际;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将创新理念贯彻到教学内容中,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
2.以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形式设计教材,加强实训内容,选用典型案例。
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按照“必需、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材料内容。
最新2019年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最新2019年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a1da8e74028915f804dc249.png)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实训课适用专业:汽车维修检测授课单位: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学时: 64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王明 2016年5月17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与作用《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实操性非常强,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集中实训,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汽车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仪表系统、照明控制电路和信号灯控制电路、电动控制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全车电路综合故障诊断等知识.《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在汽车汽车运用技术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课程设置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为本专业后续核心课程奠定基础,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能.毕业后能直接从事相关汽车机电维修企业的技术辅助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组成与工作过程;各种电气设备的拆装、检查及调整方法;能运用汽车电气设备知识分析汽车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并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2. 课程基本理念(注: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理念,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紧密结合旅汽车行业服务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以实际工作任务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3. 课程设计思路(注:主要是有本专业特点课程实施蓝图和路径的描述)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二、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1.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2.汽车电源系统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3.汽车起动系统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4.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5.汽车照明与信号、辅助电器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6.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金德KT600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 2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电器的前沿发展;2.掌握汽车电器的结构原理;3.掌握汽车电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调试的知识;4.掌握汽车电器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5.熟悉汽车电器各系统的线路及典型汽车的全车线路方面知识;6.能根据电器的技术要求拆装电器设备;(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遵规守纪、爱岗敬业;2.正确认识处理个人和同事及集体的关系,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3.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安全规范、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4.形成安全生产节能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2. 课程内容设计模块名称学时 项目1 蓄电池的结构与检修 6 项目2 发动机的结构与检修 6 项目3 发动机启动系统 6 项目4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 18 项目5 照明与信号系统 6 项目6 仪表与报警灯信号系统 6 项目7 汽车辅助电气设备 163.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概要说明 编号能力训练 项目名称拟实现的 能力目标相关支 撑知识手段与步骤 结果 项目 1 (1) 蓄电池的检测 蓄电池的应用蓄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理实一体化 项目 1 (2) 蓄电池的维护 蓄电池的拆装蓄电池的维护保养内容理实一体化 项目 2 (1) 汽车发电机的结构 发电机的组成 发电机的内部结构理实一体化 项目 2 (2) 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定子转子检测 定子转子检测参数理实一体化 项目2 发电机的拆 充电故 充电系统电理实一(3) 装、维修 障检修 路故障原因 体化项目 3 (1) 启动系的作用及组成 启动机拆装启动机的组成分类 理实一体化 项目 3 (2) 启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 启动机检修检测参数值 理实一体化项目 3 (3) 启动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诊断与排除 启动系常见故障原因 理实一体化 项目 4 (1) 传统点火系统结构、故障检修结构、工作原理 理实一体化项目 4 (2) 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结构、故障检修 结构、工作原理 理实一体化项目 4 (3) 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结构、故障检修 结构、工作原理 理实一体化项目 5 (1) 认识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 灯光正确使用 内、外部照明系统组成 理实一体化 项目 5 (2) 汽车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调整检修 前照灯结构、检修方法,照明系统故障原因理实一体化项目 5 (3) 汽车信号系统汽修信号系统检修汽车信号系统故障原因 理实一体化 项目 6 (1) 汽车仪表 汽车仪表构造仪表组成,结构原理 理实一体化 项目 6 (2) 汽车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工作原理报警装置工作原理 理实一体化 项目 6 (3) 汽车报警灯 汽车报警灯作用汽车报警灯作用 理实一体化 项目7 (1)汽车辅助电气设备 电动刮水器与风窗洗涤器电动刮水器与风窗洗涤器作用及工作原理理实一体化项目7 (2) 汽车辅助电气设备 电动后视镜 电动后视镜组成及工作原理 理实一体化 项目7 (3) 汽车辅助电气设备 电动座椅 电动座椅组成及检修 理实一体化 项目7 (4) 汽车辅助电气设备 电动车窗与电动天窗电动车窗与电动天窗组成、工作原理理实一体化项目7 汽车辅助电气汽车中控汽车中控门锁理实一(5) 设备 门锁 结构、工作原理 体化4. 进度表设计 序号 学时 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单元标题 能力目标项目编号知识目标其他内容 12 蓄电池的结构蓄电池的检测项目 1 (1)蓄电池的检测参数24 蓄电池的维护蓄电池的应用项目 1 (2)蓄电池的维护内容3 2 汽车发电机 发电机的组成项目 2 (1)发电机的内部结构4 2 汽车发电机 定子转子检测项目 2 (2)定子转子检测参数5 2 汽车发电机 充电故障检修项目 2 (3)充电系统电路故障原因6 2 汽车启动系 启动机拆装 项目 3 (1)启动机的组成分类7 2 汽车启动系 启动机检修 项目 3 (2)检测参数值8 2 汽车启动系 故障诊断与项目 3 启动系常见故排除(3) 障原因9 6 传统点火系结构、故障检修项目 4(1)结构、工作原理10 6 电子点火系结构、故障检修项目 4(2)结构、工作原理11 6 微机控制点火系结构、故障检修项目 4(3)结构、工作原理12 2 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灯光正确使用项目 5(1)内、外部照明系统组成13 2 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照明系统调整检修项目 5(2)前照灯结构、检修方法,照明系统故障原因14 2 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修信号系统检修项目 5(3)汽车信号系统故障原因15 2 仪表与报警灯信号系统汽车仪表构造项目 6(1)仪表组成,结构原理16 2 仪表与报警灯信号系统报警装置工作原理项目 6(2)报警装置工作原理17 2 仪表与报警灯信号系统汽车报警灯作用项目 6(3)汽车报警灯作用18 4 辅助电气设备电动刮水器与风窗洗涤项目7(1)电动刮水器与风窗洗涤器作器用及工作原理19 4 辅助电气设备电动后视镜项目7(2)电动后视镜组成及工作原理20 4 辅助电气设备电动座椅项目7(3)电动座椅组成及检修21 2 辅助电气设备电动车窗与电动天窗项目7(4)电动车窗与电动天窗组成、工作原理22 2 辅助电气设备汽车中控门锁项目7(5)汽车中控门锁结构、工作原理三、考核方案设计1、工作任务评价(平时成绩)(1)能力目标(检测、报告、综合实训的评价)50%;(2)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理论知识检验)40%;(3)其它(出勤、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10%.2、综合评价(1)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0%)+ 期末成绩(笔试*30%+实操*50%)(2)平时成绩(100%)=出勤(10)、课堂发言(10)、讨论(10)、作业(10)、文明礼貌(10).(3)期末成绩(100%)为期终面笔试成绩.谢谢观看献给大家几句我很喜欢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坚持的人才会成功爱好学习的人才有梦想没有谁一开始就拥有一切努力就有未来。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e1308b14791711cd791795.png)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本专业汽车装配、汽车机电维修和汽车钣金与喷涂3个专门化方向共同的基本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为后续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涉及到的汽车电气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气的基本知识与拆装的基本技能,并获得汽车电气零部件维修的通用技术。
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遵循规范、崇尚精度、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为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常用的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能读懂汽车电路图,能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基本工作情况;●掌握汽车常用电气设备的拆装和检修方法;●掌握常见汽车电路故障的的诊断和排除方法;●具有安全操作和环保意识。
3.课程内容与要求344.教学活动参考设计5.实施建议5.1选用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胡胜主编<<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5.2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5.3教学条件需要多功能教室,双师型教师。
5.4课程资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学资源包。
5.5教学评价采用多元立体评价方式。
6.其他说明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学校汽车类专业,同时也可用于汽车维修行业技术等级培训基础教学。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26a82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b.png)
《汽车电⽓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电⽓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设备构造与维修【适⽤专业】适⽤于汽车运⽤与维修专业【课程课时和学分】本课程总学时为120学时,学分为7学分。
⼀、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课程性质《汽车电⽓设备检修》课程是学校汽车运⽤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课程。
随着电⼦技术在汽车上的⼴泛运⽤,汽车电⽓设备的检修是今后维修岗位中重要⼯作内容,因此本课程是学⽣将来进⼊岗位的核⼼技术。
同时本课程还肩负着为《电喷发动机检修》、《车⾝电⼦控制检修》等重要专业课程打基础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判断和检修充电、起动、照明信号、仪表、⾬刮、空调等电⽓故障,能对各种车型的电⽓设备进⾏维护保养。
本课程的内容是属于电类课程,⽐较抽象。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点:(1)合理安排好理论与实操的时间分配。
(2)根据现在电⽓维修岗位的要求,以拆装掌握结构为主,为检测维修为辅的教学思想。
(3)采⽤操作演⽰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段,以助于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汽车电⽓的基本组成、功能与⼯作原理,各电⽓系统的调整、检测及注意事项,掌握汽车电⽓的基本⼯作原理及检测维修基本技术,掌握正确处理及解决汽车常见故障的维修思路问题。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分配授课与操作时间,多⽤案例教学激发学⽣的⼿脑并⽤,做到举⼀反三,使学⽣熟练掌握汽车电⽓检修课程。
⼆、课程⽬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掌握汽车电⽓设备各系统的元件结构,⼯作原理,相互关系。
2.掌握汽车电⽓故障的分析和判断⽅法。
3.掌握汽车电⽓各系统元件的拆装更换技能。
4.提⾼利⽤汽车电路、数据参数等资料的能⼒。
5.了解国内外汽车电⽓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课程内容和要求课题⼀汽车充电起动系统检修教学⽬标:1.会检测蓄电池性能和做蓄电池⽇常维护。
2.会拆装汽车交流发电机、会检测汽车交流发电机的零件、3.会排除汽车充电系统的故障。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护》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1981c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4.png)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制造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按专业技术规范要求完成待维修车辆汽车电器与电路方面的零部件检测、故障诊断、电路分析及修复作业的能力;具有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及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具有查阅相关维修技术资料获取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基本信息的能力;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汽车机电维修岗位汽车电气系统检修任务。
并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意识,学习大国工匠精神,增强职业的认同感。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电气元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电气系统常用的维修工具及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汽车电气元件拆装和调整的工艺过程。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认知汽车电气系统及零部件。
2、能规范、熟练地使用各种拆装工具。
3、能规范、熟练地对汽车电气系统各主要元件进行拆装与调整。
4、能通过各种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5、具有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规范细致的工作作风。
2、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5、具有环保意识、废物循环利用意识。
三、参考学时128学时。
四、课程学分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建议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职业技能标准,采用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式、项目式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独立完成项目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实施中,可以采用场景教学、岗位教学,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多种方法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加强规范性培养。
3、采用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价方法本课程的评价可采用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考试内容能力化、考试方式多样化、考法过程全程化、考试结果综合化、评价体系科学化、试组织规范化的以能力测试为主线的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及电气素养,导入,评价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及电气素养,导入,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22691e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0.png)
中等专业学校课程标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四、考核方式建立平时考核、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试卷)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占30%,过程五、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本课程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2)对于设计本专业岗位的实践活动,教材应以岗位的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其中。
(3)教材提倡图文并茂,增加直观性,随同教材配备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库等,便于组织教学和有利于初学者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
(二)教学建议(1)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演示和互动,采用知识描述(动画),操作技能(实操视频)、互动训练(虚拟实训)和岗位实训教学模式。
(2)每个项目活动后都有学习小结,项目评价来检验学习成效。
(三)师资建议(1)设施设备: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整车,按45人的标准班配置。
(2)实训时间:要求每位学生总实训时间不得少于规定时数。
(四)资源利用(1)开发适合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放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五)教学评价(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活动环节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
(3)学习评价宜以基础评价、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电源系通过本次项目的学习,应能够:一、知识目标:1.认知汽车电源系统组成。
2.认知蓄电池的组成、功用,并描述其充放电过程。
3.认知发电机的组成、功用,并描述其工作过程。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4039f38b9f3f90f76c61bf5.png)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一)课程定位《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汽车认识》、《安全用电》、《机械制图》、《钳工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电器系统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电气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电器部件各总成的调整内容。
通过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活动过程,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劳动观念和职业意识,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短过渡”甚至“零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终通过校企双方的量化考核,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熟练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课程性质1。
本课程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整个课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
2.本门课程是前期《汽车认识》、《安全用电》、《机械制图》、《钳工基础》等课程学习的后续课程,是学生就业的必备技能之一.(三)课程作用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学与用的结合。
一方面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能力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顺利适应职业岗位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认识电器检测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电路识读、调试、设备维修等知识及相关的职业能力,并能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5da123f5fbfc77da369b128.png)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计划学时:198学时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于明进、于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实操性非常强,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集中实训,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汽车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仪表系统、照明控制电路和信号灯控制电路、电动控制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全车电路综合故障诊断等知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在汽车汽车运用技术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课程设置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为本专业后续核心课程奠定基础,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能。
毕业后能直接从事相关汽车机电维修企业的技术辅助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组成与工作过程;各种电气设备的拆装、检查及调整方法;能运用汽车电气设备知识分析汽车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并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理念,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紧密结合旅汽车行业服务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以实际工作任务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创造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环境,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
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根据课程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熟练掌握汽车电子设备基本原理、功能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设计若干个项目情景教学,要求学生对实际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与作用有初步了解,以便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工程应用能力。
汽车电气装置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装置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53220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d.png)
汽车电气装置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电气装置构造和维修的理解和技能。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应能够:- 理解汽车电气装置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掌握汽车电路的维修和故障排除技术;- 进行汽车电气部件的安装和调试;- 掌握汽车电气系统诊断和维护技术。
2. 课程大纲本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汽车电气装置概述- 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 汽车电气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汽车电气系统的分类模块二:汽车电路基础- 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汽车电路中常用元件的特性和作用- 汽车电路的基本图符和符号模块三:汽车电路维修与故障排除- 汽车电路维修的基本原则- 汽车电路故障的常见原因和排除方法- 使用各种测试仪器对汽车电路进行诊断模块四:汽车电气部件安装与调试- 汽车电气部件的安装要求和步骤- 汽车电气部件的调试和测试模块五:汽车电气诊断与维护- 汽车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流程- 汽车电气系统的常见问题和维护方法3. 评估方法本课程的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课堂考试:检验学生对汽车电气装置构造和维修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操作:考察学生进行汽车电气装置维修和故障排除的实际操作技能;-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关于汽车电气装置维修的相关论文,以展示他们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
4.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列表如下:- 《汽车电气装置维修技术》- 张明- 《汽车电气装置构造与原理》- 王宁- 《汽车电气系统诊断与维修》- 李华- 《汽车电路维修实用技术》- 赵均以上为汽车电气装置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标准,供参考。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d53fb2f0740be1e650e9a85.png)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汽车维修电工岗位的必修课程。
2. 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汽车电气维修等工作岗位的相关的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对汽车维修电工等工作岗位的必备技能有了较为熟练的掌握。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系统的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与维修、检测与调试、故障诊断与排故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地区汽车行业的初步调查结果分析,本地区汽车数量不断的在增加,而同时对汽车服务行业的数量及质量上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也加大了此行业的人才需求量,而我们地区的人才量较少,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我校对课程上有了一定的变化,把以前的理论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改为现在的岗位技能为主题,融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功能模块化,教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按照模块化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进行理实一体化学习。
为了实现教学一体化,我们聘请行业、企业和职教专家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合汽车维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发动机大修竣工检验标准、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标准,确定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典型工作任务。
以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深刻理解汽车电气的组成构造、工作原理、维修方法和技巧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1)具备熟练使用汽车电气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应用能力;(2)掌握汽车电气的使用与维护技能的同时,对汽车电器设备典型故障具有一定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3. 职业素养目标(1)具有安全规范操作意识;(2)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3)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4)通过网络、期刊、专业书籍、技术手册等获取信息能力;(5)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2fdac6e43323968011c926f.png)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制】三年【建议学时】144学时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静电、掌握汽车电路图的识读方法,掌握汽车的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照明、信号、仪表及报警系统,汽车辅助电器、车辆安全系统等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维护,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分析而设置的。
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汽车电气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知识,具备现代汽车电气各系统拆装、调整、维护和保养及检修能力。
本课程以典型汽车整车电路的识读为主线来组织课程,让学生能描述汽车电气与电控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知识,在此过程中培养汽车整车电路图的识图能力。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能描述汽车电气各系统总成的组成和作用;(2)能描述汽车电气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能描述汽车电气各系统的保养知识;(4)能描述汽车电气各系统总成的拆装、检测、更换。
2.2能力目标(1)具备现代汽车电气各系统拆装、调整的能力;(2)具备能进行汽车电气各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的能力;(3)正确判定各元件、总成的工作、使用状况;(4)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2.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2)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为适应汽车行业岗位群的要求打下基础,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求职的竞争力;(3)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建议(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特点的课程设计思想;(2)以工作项目教学形式为主线设计教材,结合课程内容的相关要求,以职业能力为线索组织教材内容;(3)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文字表达通俗简练,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参考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dc5bfa10f524ccbff12184ff.png)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参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技术》、《汽车底盘机械系统维修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
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充电指示灯常亮、起动机运转无力、点火系统不点火、照明灯不亮、信号装置失灵、仪表报警装置不正常、电动装置不工作、空调工作不良、汽车电路综合故障等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及排除的专业能力。
其后续课程为《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技术》、《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维修技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必须的知识和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排除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干沟通与合作的品质。
树立良好的环保、节能、安全和为客户服务的意识。
学生毕业后完全能够胜任汽车电气系统维修以及相关行业的工作。
二、课程任务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应承担的任务具体为:1.能熟练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能熟练使用各种电气系统的检测仪器和仪表。
3.能正确检修汽车蓄电池的、起动系统的、点火系统的、照明与信号系统的、仪表报警系统的、辅助电气系统、空调系统的、安全系统的检修、全车线路等4.具备对汽车电气进行故降诊断能力;5.具有自我学习新技术与独立检修电气常见故障的能力;6.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堤高、不断创新的素质;7.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安全责任意识、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三、课程理念对接岗位培养职业能力面对市场兼顾可持续发展,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解内容,基于工学结合组织实施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一体化,学习与工作一体化,通过学习体验工作,通过工作学会学习,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正确处理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职业岗位迁移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系,休现高职“以服务为未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1b479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9.png)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电器的基本构造和维修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进行汽车电器的检修和保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 汽车电器基本构造:包括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维修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3. 安全意识:强调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学生具备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包括汽车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等基础知识,共计30学时。
2. 实践操作:包括汽车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等的检修和保养,共计40学时。
3.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高职学生的汽车电器教材,同时参考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源。
2. 工具与设备: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万用表、试灯、拆装工具等。
3. 实训场地:建立专门的汽车电器实训场地,提供必要的维修设备和工位。
4. 师资力量: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汽车电器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够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平时成绩: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2.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以评估教学效果。
3. 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标准。
六、课程衔接1. 与其他课程衔接:汽车电器课程应与汽车发动机构造、底盘构造等课程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体系。
2. 与行业标准衔接:课程应与相关行业标准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3. 持续更新: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课程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8cbd8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d.png)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维护、修理以及故障诊断分析思路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后,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本专业,热爱本专业,掌握汽车电器设备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标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电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修理知识;掌握汽车各系统电路与全车电路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利用各种技术资源和技术手段解决车辆在工作中出现的故障,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汽车电器检测设备、测试仪器、分析诊断故障;初步培养学生掌握对汽车电器设备拆装、维修、调试和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一)知识目标1. 掌握常见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故障分析的知识。
3.了解汽车电器设备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二)能力目标1.能动手基本达到独立操作完成汽车电器设备的正确拆卸,并按技术要求会正确组装电器设备与其他机件的安装关系。
2.会使用各种检测设备、仪表,检查、测试电器元件的技术性能,会调试、鉴定元、器件的使用程度及技术性能,确定维修方案。
3.能独立操作连接汽车电源电路;起动电路;点火电路;照明、信号和仪表电路;辅助电器电路;全车电路等;会识读汽车电路图并借助电路图会检查汽车电路故障,诊断、排除故障。
4.能按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技术性能要求,掌握电器设备的维修方法、维修工艺和技巧,正确使用工、量具;能严格执行国家汽车维修行业标准,进行相应的维修作业。
5.在实习、生产过程中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能做到安全、文明生产,充分体现较强的专业文化素质。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参考)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c470ed06294dd88d0d26bca.png)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技术》、《汽车底盘机械系统维修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
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充电指示灯常亮、起动机运转无力、点火系统不点火、照明灯不亮、信号装置失灵、仪表报警装置不正常、电动装置不工作、空调工作不良、汽车电路综合故障等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及排除的专业能力。
其后续课程为《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技术》、《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维修技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必须的知识和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排除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干沟通与合作的品质。
树立良好的环保、节能、安全和为客户服务的意识。
学生毕业后完全能够胜任汽车电气系统维修以及相关行业的工作。
二、课程任务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应承担的任务具体为:1.能熟练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能熟练使用各种电气系统的检测仪器和仪表。
3.能正确检修汽车蓄电池的、起动系统的、点火系统的、照明与信号系统的、仪表报警系统的、辅助电气系统、空调系统的、安全系统的检修、全车线路等4.具备对汽车电气进行故降诊断能力;5.具有自我学习新技术与独立检修电气常见故障的能力;6.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堤高、不断创新的素质;7.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安全责任意识、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三、课程理念对接岗位培养职业能力面对市场兼顾可持续发展,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解内容,基于工学结合组织实施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一体化,学习与工作一体化,通过学习体验工作,通过工作学会学习,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正确处理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职业岗位迁移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系,休现高职“以服务为未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计划学时:198学时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教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于明进、于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实操性非常强,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集中实训,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汽车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仪表系统、照明控制电路和信号灯控制电路、电动控制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全车电路综合故障诊断等知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在汽车汽车运用技术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课程设置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为本专业后续核心课程奠定基础,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能。
毕业后能直接从事相关汽车机电维修企业的技术辅助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组成与工作过程;各种电气设备的拆装、检查及调整方法;能运用汽车电气设备知识分析汽车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并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理念,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紧密结合旅汽车行业服务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以实际工作任务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创造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环境,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
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根据课程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熟练掌握汽车电子设备基本原理、功能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设计若干个项目情景教学,要求学生对实际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与作用有初步了解,以便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工程应用能力。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与排
除等基本知识。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熟悉电气设备性能参数,会正确使用诊断仪器、维修手册和技术资料,熟悉汽车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现象等基础上,掌握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对诊断数据进行分析。
(二)具体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电气设备的前沿发展;
2.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
3.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调试的知识;
4.掌握汽车电器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
5.熟悉汽车电气设备各系统的线路及典型汽车的全车线路方面知识;
6.能根据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拆装电器设备;
2、能力教学目标
1.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
2.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选择正确检测设备和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
3.汽车电源系统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4.汽车起动系统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5.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6.汽车照明与信号、辅助电器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测;
7.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
8.使用示波器对传感器及执行器波形进行分析。
3、素质教学目标
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遵规守纪、爱岗敬业;
2.正确认识处理个人和同事及集体的关系,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
3.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安全规范、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
4.形成安全生产节能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三、授课内容及标准
(一)理论教学内容及标准
. 专业.专注.
. 专业.专注.
(二)实训课程内容
. 专业.专注.
. 专业.专注.
. 专业.专注.
. 专业.专注.
.word可编辑.
四、实施建议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与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模块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争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防真、实物等教学手段。
根据项目课程《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所需材料清单配备设备和场地,并配备知识和技能较高的专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配合教学。
让学生感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
在模块教学中,由于课时所限,所以应给学生课外学习要求、学习方向与实践要求、鼓励学生以积极态度去做,积极提升自己相关能力。
如有条件的还可在课外去企业做些真实的实训。
(二)考核评价建议:
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
1.项目课程成绩考核内容:学生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完成实验报告情况,考勤情况,以及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情况。
2.项目课程考核按照课程标准中考核要求进行考核,项目实训考核占50%,项目课程期中考核占30%,项目课程期末占40%,考试采用分组现场提问、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开展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当今社会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
(3)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4)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