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安全》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ppt课件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ef979aad51f01dc281f1c8.png)
Page 28
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常识
10、不得将未经专 业销密的涉密计算 机等办公设备出售、 赠送、丢弃
Page 29
1、不得将涉密计 算机及网络接入互 联网及其他公共信 息网。
Page 20
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常识
2、不得在涉密计 算机与非涉密计算 机之间交叉使用U 盘等移动存储介质
Page 21
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常识
3、不得在未采取 防护措施在情况下 将互联网及其他公 共信息网络上的数 据复制到涉密计算 机及网络
Page 18
三、网络安全威胁的主要表现
目前各种势力对我国网络安全的威胁表现: 1、网络控制; 2、有害信息渗透; 3、为获取信息非法访问; 4、隐埋恶意程序(木马病毒); 5、破坏信息的完整性; 6、内部窃密和破坏; 7、破坏系统可用性; 8、截收、冒充、抵赖。
Page 19
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常识
Page 8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泄密隐患
(二)通信隐患 3.网络隐患
有线通信,是利用导线传输电信号的通信 方式。
一是结构上的缺陷 二是现实上的漏洞 三是配置上的隐患
Page 9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泄密隐患
(三)软件隐患 1.操作系统隐患
目前的操作系统庞大,多达数千万行源代 码,这么大的软件不可能没有漏洞。但是用户 得不到它的源代码,无法对其进行分析和防护。
二是介质的剩磁效应
三是电磁波干扰
四是预置陷阱
Page 6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泄密隐患
(二)通信隐患 1.有线通信隐患
有线通信,是利用导线传输电信号的通信 方式。
一是串音泄密 二是架空明线载波辐射泄密
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常识
10、不得将未经专 业销密的涉密计算 机等办公设备出售、 赠送、丢弃
Page 29
1、不得将涉密计 算机及网络接入互 联网及其他公共信 息网。
Page 20
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常识
2、不得在涉密计 算机与非涉密计算 机之间交叉使用U 盘等移动存储介质
Page 21
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常识
3、不得在未采取 防护措施在情况下 将互联网及其他公 共信息网络上的数 据复制到涉密计算 机及网络
Page 18
三、网络安全威胁的主要表现
目前各种势力对我国网络安全的威胁表现: 1、网络控制; 2、有害信息渗透; 3、为获取信息非法访问; 4、隐埋恶意程序(木马病毒); 5、破坏信息的完整性; 6、内部窃密和破坏; 7、破坏系统可用性; 8、截收、冒充、抵赖。
Page 19
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常识
Page 8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泄密隐患
(二)通信隐患 3.网络隐患
有线通信,是利用导线传输电信号的通信 方式。
一是结构上的缺陷 二是现实上的漏洞 三是配置上的隐患
Page 9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泄密隐患
(三)软件隐患 1.操作系统隐患
目前的操作系统庞大,多达数千万行源代 码,这么大的软件不可能没有漏洞。但是用户 得不到它的源代码,无法对其进行分析和防护。
二是介质的剩磁效应
三是电磁波干扰
四是预置陷阱
Page 6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泄密隐患
(二)通信隐患 1.有线通信隐患
有线通信,是利用导线传输电信号的通信 方式。
一是串音泄密 二是架空明线载波辐射泄密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课件第4章第4节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课件第4章第4节](https://img.taocdn.com/s3/m/ee24459852ea551810a687d5.png)
• 在MAC中,对于主体和客体,系统为每个实体指派一个安全级 ,安全级由两部分组成:保密级别(Classification,或叫做敏 感级别或级别)、范畴集(Categories)。
• 在一个系统中实现MAC机制,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两条:
• 1)对系统中的每一个主体与客体,都要根据总体安全策略与需 求分配一个特殊的安全级别。
• 1)资源提供方必须获取不同用户的真实公钥证书,才能获得公 钥,然后再将密文分别发送给相应的用户,否则无法加密。
• 2)资源提供方需要在加密前获取用户列表,而在分布式环境中 难以一次获取接收群体的规模与成员身份,而且分布式应用列 举用户身份会侵犯用户的隐私。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访问控制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新型的更适应 云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方案。2007年学者提出的基于密文策略属性 加密方法(Ciphertext Policy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 ,CP-ABE)为解决云存储中的访问控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 安全性分析
• 这种机制允许用户自主地将自己客体的访问操作权转授给别 的主体,这又成为系统不安全的隐患。权利的多次转授后, 一旦转授给不可信主体,那么该客体的信息就会泄漏。
• 无法抵御特洛伊木马的攻击。 • 还没有一般的方法能够防止木马程序利用共享客体或隐通道
把信息从一个进程传送给另一个进程。
7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17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4.4.2 访问控制模型
❖ 5. 新型访问控制模型 ▪ (2)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方案思想
• CP-ABE算法颠覆了传统公私钥加密算法中,明文由公钥加密 后只能由唯一的私钥才能解密的思想。算法中,由数据创建者 利用访问控制策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每个数据访问者均有一 个与自身特质相对应的解密密钥,只要该数据访问者的特质与 访问控制策略相符,那他所拥有的密钥就能进行解密操作。
• 在一个系统中实现MAC机制,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两条:
• 1)对系统中的每一个主体与客体,都要根据总体安全策略与需 求分配一个特殊的安全级别。
• 1)资源提供方必须获取不同用户的真实公钥证书,才能获得公 钥,然后再将密文分别发送给相应的用户,否则无法加密。
• 2)资源提供方需要在加密前获取用户列表,而在分布式环境中 难以一次获取接收群体的规模与成员身份,而且分布式应用列 举用户身份会侵犯用户的隐私。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访问控制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新型的更适应 云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方案。2007年学者提出的基于密文策略属性 加密方法(Ciphertext Policy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 ,CP-ABE)为解决云存储中的访问控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 安全性分析
• 这种机制允许用户自主地将自己客体的访问操作权转授给别 的主体,这又成为系统不安全的隐患。权利的多次转授后, 一旦转授给不可信主体,那么该客体的信息就会泄漏。
• 无法抵御特洛伊木马的攻击。 • 还没有一般的方法能够防止木马程序利用共享客体或隐通道
把信息从一个进程传送给另一个进程。
7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17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4.4.2 访问控制模型
❖ 5. 新型访问控制模型 ▪ (2)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方案思想
• CP-ABE算法颠覆了传统公私钥加密算法中,明文由公钥加密 后只能由唯一的私钥才能解密的思想。算法中,由数据创建者 利用访问控制策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每个数据访问者均有一 个与自身特质相对应的解密密钥,只要该数据访问者的特质与 访问控制策略相符,那他所拥有的密钥就能进行解密操作。
计算机安全PPT课件
![计算机安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fffb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9.png)
社会工程学在计算机安全中的实践
网络钓鱼
通过伪造信任网站或邮件,诱导用户输入敏感信 息,如密码、信用卡号等。
恶意软件
利用社会工程学手段诱导用户下载并执行恶意软 件,从而控制用户计算机或窃取信息。
身份盗用
通过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冒充用户身份进行非 法活动。
防范社会工程学攻击的策略
提高安全意识
了解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原理和方法,不轻信 陌生人的请求或信息。
源。
访问控制机制
限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 限,防止越权访问和数据泄露
。
加密机制
通过对数据和文件进行加密, 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
安全审计机制
记录和监控系统中的安全事件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
题。
操作系统漏洞与攻击
01
02
03
漏洞类型
包括缓冲区溢出、权限提 升、拒绝服务等漏洞,攻 击者可利用这些漏洞对系 统进行攻击。
01
介绍防火墙、VPN设备、防病毒网关等网络安全设备的原理、
功能及选型建议。
网络安全应用
02
列举并解释常见的网络安全应用,如杀毒软件、漏洞扫描工具
、加密软件等。
云计算与虚拟化安全
03
阐述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安全挑战、防护措施及最佳实践。
04
应用软件安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危害。
网络攻击
包括拒绝服务攻击、分布式拒绝服 务攻击、网络钓鱼等,通过占用网 络资源或欺骗用户获取敏感信息。
数据泄露
由于系统漏洞、人为失误或恶意攻 击导致敏感数据泄露,如个人信息 、商业机密等。
计算机安全标准与法规
《计算机安全培训》PPT课件
![《计算机安全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8937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4.png)
入侵检测技术
安全审计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对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 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和恶意攻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安全审计技术通过对网络系统和应用程序 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隐 患和漏洞,并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该法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保护等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网络安全提供了法律 保障。
03
网络安全防护
网络安全的概念
网络安全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管理和控制网络系统,保护网络免受未 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破坏和干扰,以保障网络数据 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威胁是指任何可能对网络系统造成损害、数据泄 露或破坏的行为或事件,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恶意软件、 钓鱼网站等。
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是利用密码学中的哈希函数和数字签名等技术,实现对用 户身份的验证和识别,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受保护的资源。
网络安全
密码学在网络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和协议, 保护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05
计算机安全实践
安全软件的使用
安全软件的选择
选择知名品牌和经过广泛 认可的安全软件,如杀毒 软件、防火墙等。
《计算机安全培训》ppt课件
目录
• 计算机安全概述 • 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 • 网络安全防护 • 密码学基础 • 计算机安全实践 • 总结与展望
01
计算机安全概述
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安全定义
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及其网络 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入侵、破坏、泄 露、篡改等行为,确保计算机系统的 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计算机安全和防护ppt课件
![计算机安全和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67aab66bec0975f465e24d.png)
7
(5)防范流氓软件 对将要在计算机上安装的共享软件进行选择,在安装共 享软件时,应该仔细阅读各个步骤出现的协议条款,特别留 意那些有关安装其他软件行为的语句。 (6)仅在必要时共享 一般情况下不要设置文件夹共享,如果共享文件则应该 设置密码,一旦不需要共享时立即关闭。共享时访问类型一 般应该设为只读,不要将整个分区设定为共享。
5
二、计算机安全
1、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计算机信息系统资 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安装杀毒软件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为电脑安装一套 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所安装的杀毒软件,打开杀毒软件 的实时监控程序。
(2)安装个人防火墙
安装个人防火墙( Fire Wall )以抵御黑客的袭击, 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你的计算机,防止他 们更改、拷贝、毁坏你的重要信息。防火墙在安装后要根 据需求进行详细配置。
6
(3)分类设置密码并使密码设置尽可能复杂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密码,以免因一个密码泄露导 致所有资料外泄。设置密码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有意义的英文 单词、姓名缩写以及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泄露的字符作为 密码,最好采用字符、数字和特殊符号混合的密码。建议定 期地修改自己的密码,这样可以确保即使原密码泄露,也能 将损失减小到最少。 (4)不下载不明软件及程序 应选择信誉较好的下载网站下载软件,将下载的软件及 程序集中放在非引导分区的某个目录,在使用前最好用杀毒 软件查杀病毒。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以 免遭受病毒邮件的侵害,这些病毒邮件通常都会以带有噱头 的标题来吸引你打开其附件,如果下载或运行了它的附件, 就会受到感染。同样也不要接收和打开来历不明的 QQ、微信 等发过来的文件。
(5)防范流氓软件 对将要在计算机上安装的共享软件进行选择,在安装共 享软件时,应该仔细阅读各个步骤出现的协议条款,特别留 意那些有关安装其他软件行为的语句。 (6)仅在必要时共享 一般情况下不要设置文件夹共享,如果共享文件则应该 设置密码,一旦不需要共享时立即关闭。共享时访问类型一 般应该设为只读,不要将整个分区设定为共享。
5
二、计算机安全
1、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计算机信息系统资 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安装杀毒软件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为电脑安装一套 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所安装的杀毒软件,打开杀毒软件 的实时监控程序。
(2)安装个人防火墙
安装个人防火墙( Fire Wall )以抵御黑客的袭击, 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你的计算机,防止他 们更改、拷贝、毁坏你的重要信息。防火墙在安装后要根 据需求进行详细配置。
6
(3)分类设置密码并使密码设置尽可能复杂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密码,以免因一个密码泄露导 致所有资料外泄。设置密码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有意义的英文 单词、姓名缩写以及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泄露的字符作为 密码,最好采用字符、数字和特殊符号混合的密码。建议定 期地修改自己的密码,这样可以确保即使原密码泄露,也能 将损失减小到最少。 (4)不下载不明软件及程序 应选择信誉较好的下载网站下载软件,将下载的软件及 程序集中放在非引导分区的某个目录,在使用前最好用杀毒 软件查杀病毒。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以 免遭受病毒邮件的侵害,这些病毒邮件通常都会以带有噱头 的标题来吸引你打开其附件,如果下载或运行了它的附件, 就会受到感染。同样也不要接收和打开来历不明的 QQ、微信 等发过来的文件。
计算机系统安全及应用安全
![计算机系统安全及应用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2995da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8.png)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安全事件监测与发现
通过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系统 日志,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
事件分类与评估
对发现的安全事件进行分类和初步评估,确 定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
应急响应启动
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的应急 响应计划和资源调配。
事件处置与恢复
及时处置安全事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件 扩大,并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安全审计技术
安全审计系统
记录和监控系统中的安全事件,提供 事件查询、分析等功能。
安全审计工具
用于检查系统安全性、发现潜在的安 全风险和漏洞的工具。
安全审计日志
记录系统中的安全事件和操作,包括 用户登录、操作行为等。
安全审计报告
根据安全审计日志生成的安全报告, 提供系统安全性评估和改进建议。
虚拟专用网络(VPN)
03
应用安全
Web应用安全
Web应用安全概述
输入验证与过滤
防止跨站脚本攻击(XSS)
防止SQL注入
Web应用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 应用程序,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为它们处理敏感数据并允 许用户交互。
验证所有用户输入,确保它们 符合预期的格式,并且不包含 恶意代码或命令。
通过正确的输出编码和数据清 理,防止攻击者在网页上注入 恶意脚本。
计算机系统安全涉及多个层面,包括 硬件、软件、网络和人员管理等,需 要综合考虑各种安全要素,建立完善 的安全体系。
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处理敏感信息和重要 数据的关键工具。
计算机系统安全对于保护个人隐私、企业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 旦计算机系统遭到攻击或破坏,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计算机安全基本知识
![计算机安全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d984bc016fc700aba68fc60.png)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安全基本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安全基本知识
计算机蠕虫是自 包含的程序(或是一 套程序)。
它能传播它自身 功能的拷贝或它的 某些部分到其他的 计算机系统中(通常 是经过网络连接)。
蠕虫Worm
请注意: 与病毒不同,
蠕虫不需要 将其自身附 着到宿主程 序。 有两种类型 的蠕虫---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安全基本知识
木马(Trojan)的特点
v 不会自我繁殖,也不去感染其他文件 v 将自身伪装植入电脑中 v 木马的服务一旦运行并被控制端连接,其控制端将享有服务端的大部
分操作权限,例如给计算机增加口令,浏览、移动、复制、删除文件, 修改注册表,更改计算机配置等。 v 运行了木马程序的“服务器”以后,被种者的电脑就会有一个或几个 端口被打开,使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打开的端口进入电脑系统,安全和 个人隐私也就全无保障了!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安全基本知识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5)混合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是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的混合。例如,
有些混合型病毒既能感染磁盘的引导区,又能感染可执行 文件;有些电子邮件病毒是文件型病毒和宏病毒的混合体。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安全基本知识
2008十大病毒排名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安全基本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计算机安全基本知识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v (1)引导型病毒 v 引导型病毒又称操作系统型病毒,主要寄生在硬
盘的主引导程序中,当系统启动时进入内存,伺 机传染和破坏。典型的引导型病毒有大麻病毒、 小球病毒等。 v (2)文件型病毒 v 文件型病毒一般感染可执行文件(.com或.exe)。 在用户调用染毒的可执行文件时,病毒首先被运 行,然后驻留内存传染其他文件。如CIH病毒。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课件第4章第5节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课件第4章第5节](https://img.taocdn.com/s3/m/143b22940740be1e650e9ad5.png)
▪ SID是一个48位的字符串,在Windows 10系统中,要想查看当前 登录账户的SID,可以使用管理员身份启动命令提示行窗口,然后 运行“whoami /user”命令。
1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4.5.2 Windows系统登录认证
❖ 3. 登录认证
▪ (1)本地登录认证 • 本地登录指用户登录的是本地计算机,对网络资源不具备访问 权力。 • 本地登录所使用的用户名与口令被存储在本地计算机的安全账 户管理器(SAM)中,由计算机完成本地登录验证,提交登录 凭证包括用户ID与口令。本地计算机的安全子系统将用户ID与 口令送到本地计算机上的SAM数据库中做凭证验证。这里需要 注意的是,Windows的口令不是以纯文本格式存储在SAM数 据库中的,而是将每个口令计算哈希值后进行存储。 • 本地用户登录没有集中统一的安全认证机制。
4.5 Windows系统安全
❖ 4.5.1 Windows安全子系统 ❖ 4.5.2 Windows系统登录认证 ❖ 4.5.3 Windows系统访问控制 ❖ 4.5.4 其他安全机制
1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4.5 Windows系统安全
❖ Windows满足TCSEC中B等级安全性的两个要求:
❖ 2. 安全标识符
▪ Windows并不是根据每个账户的名称来区分账户的,而是使用安 全标识符(Security Identifier,SID)。
▪ 标识某个特定账号或组的SID是在创建该账号或组时由系统的本地 安全授权机构(Local Security Authority,LSA)生成,并与其 他账号信息一起存储在注册的一个安全域里。
▪ LSASS策略数据库也保存一些“秘密”,包括域登录 ( domain logon ) 在 本 地 缓 存 的 信 息 , 以 及 Windows服务的用户—账户登录信息。
1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4.5.2 Windows系统登录认证
❖ 3. 登录认证
▪ (1)本地登录认证 • 本地登录指用户登录的是本地计算机,对网络资源不具备访问 权力。 • 本地登录所使用的用户名与口令被存储在本地计算机的安全账 户管理器(SAM)中,由计算机完成本地登录验证,提交登录 凭证包括用户ID与口令。本地计算机的安全子系统将用户ID与 口令送到本地计算机上的SAM数据库中做凭证验证。这里需要 注意的是,Windows的口令不是以纯文本格式存储在SAM数 据库中的,而是将每个口令计算哈希值后进行存储。 • 本地用户登录没有集中统一的安全认证机制。
4.5 Windows系统安全
❖ 4.5.1 Windows安全子系统 ❖ 4.5.2 Windows系统登录认证 ❖ 4.5.3 Windows系统访问控制 ❖ 4.5.4 其他安全机制
1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4.5 Windows系统安全
❖ Windows满足TCSEC中B等级安全性的两个要求:
❖ 2. 安全标识符
▪ Windows并不是根据每个账户的名称来区分账户的,而是使用安 全标识符(Security Identifier,SID)。
▪ 标识某个特定账号或组的SID是在创建该账号或组时由系统的本地 安全授权机构(Local Security Authority,LSA)生成,并与其 他账号信息一起存储在注册的一个安全域里。
▪ LSASS策略数据库也保存一些“秘密”,包括域登录 ( domain logon ) 在 本 地 缓 存 的 信 息 , 以 及 Windows服务的用户—账户登录信息。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课件第6章(下)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课件第6章(下)](https://img.taocdn.com/s3/m/7d7b0ea95727a5e9856a61c8.png)
• 第二阶段的工作是对需要更新的字段进行真正地修改,这种修 改是永久性的。
• 上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数据库中合称为一个“事务”( Transaction),所谓事务是指一组逻辑操作单元,使数据从 一种状态变换到另一种状态。
6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3 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 3. 元素完整性控制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3 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 1. 物理完整性控制 ▪ 在物理完整性方面,要求从硬件或环境方面保护 数据库的安全,防止数据被破坏或不可读。 ▪ 数据库的物理完整性和数据库留驻的计算机系统 硬件可靠性与安全性有关,也与环境的安全保障 措施有关。
2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18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6 数据库的隐私性保护
❖ 1. 隐私的概念及面临的问题
▪ (1)隐私的概念 信息隐私权保护的客体可分为以下4个方面。
• 1)个人属性的隐私权。 • 2)个人资料的隐私权。 • 3)通信内容的隐私权。 • 4)匿名的隐私权。
19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1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4 数据库的可用性保护
❖ 2. 入侵容忍 ▪ (2)入侵容忍技术
• 1)冗余组件技术。 • 2)复制技术。 • 3)多样性。 • 4)门限密码技术。 • 5)代理。 • 6)中间件技术。 • 7)群组通信系统。
14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4 数据库的可用性保护
22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6 数据库的隐私性保护
• 上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数据库中合称为一个“事务”( Transaction),所谓事务是指一组逻辑操作单元,使数据从 一种状态变换到另一种状态。
6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3 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 3. 元素完整性控制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3 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 1. 物理完整性控制 ▪ 在物理完整性方面,要求从硬件或环境方面保护 数据库的安全,防止数据被破坏或不可读。 ▪ 数据库的物理完整性和数据库留驻的计算机系统 硬件可靠性与安全性有关,也与环境的安全保障 措施有关。
2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18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6 数据库的隐私性保护
❖ 1. 隐私的概念及面临的问题
▪ (1)隐私的概念 信息隐私权保护的客体可分为以下4个方面。
• 1)个人属性的隐私权。 • 2)个人资料的隐私权。 • 3)通信内容的隐私权。 • 4)匿名的隐私权。
19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1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4 数据库的可用性保护
❖ 2. 入侵容忍 ▪ (2)入侵容忍技术
• 1)冗余组件技术。 • 2)复制技术。 • 3)多样性。 • 4)门限密码技术。 • 5)代理。 • 6)中间件技术。 • 7)群组通信系统。
14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4 数据库的可用性保护
22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4版)
6.2.6 数据库的隐私性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
本章授课要求
• 目的与要求
• 了解信息安全隐患、计算机病毒、防止病毒措施。 • 掌握杀毒软件及防火墙安装及使用的基本操作 • 会使用杀毒软件及防火墙并对其进行简单设置
• 重点与难点
• 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选择和使用
• 授课内容:
• 7.1 计算机信息安全 • 7.2 计算机病毒 • 7.3 常用防治病毒软件及其使用 • 7.4 防火墙的使用
• 目前国内的防火墙几乎被国外的品牌占据了一半的市场,国外品牌的优势 主要是在技术和知名度上比国内产品高。而国内防火墙价格上更具有优势 。防火墙产品中,国外主流厂商为思科(Cisco)、CheckPoint、NetScreen 等,国内主流厂商为东软、天融信、联想、方正等,它们都提供不同级别 的防火墙产品。
常所说的网络防火墙是借鉴了古代真正用于防火的防火墙的喻义,它指的 是隔离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一般的防火墙都可以 达到以下目的:一是可以限制他人进入内部网络,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 法用户;二是防止入侵者接近你的防御设施;三是限定用户访问特殊站点 ;四是为监视Internet安全提供方便。防火墙正在成为控制对网络系统访
2. 典型的防火墙具有的基本特性
(1) 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所有网络数据流都必 须 经过防火墙。
(2) 只有符合安全策略的数据流才能通过防火墙。 (3) 防火墙自身应具有非常强的抗攻击免疫力。
2. 金山毒霸 3. 诺顿 4. 瑞星2008
7.4
7.4.1 防火墙简介 7.4.2 防火墙的分类 7.4.3 软件防火墙的使用
防火墙技术
7.4.1 防火墙简介
1. 防火墙(FireWall)简介
•
“防火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防火墙的本义原是指古代人们房屋之间
修建的那道墙,这道墙可以防止火灾发生的时候蔓延到别的房屋。我们通
问的非常流行的方法。事实上,在Internet上的Web网站中,超过三分之 一的Web网站都是由某种形式的防火墙加以保护,这是对黑客防范最严, 安全性较强的一种方式,任何关键性的服务器,都建议放在防火墙之后。
• 目前防火墙已经在Internet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客观地讲,防火墙并不 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万能药方,而只是网络安全政策和策略中的一个组 成部分。
7.2.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按寄生方式分类
(1) 引导型病毒 (2) 文件型病毒 (3) 宏病毒 (4) 复合型病毒
2. 按破坏性分类
(1) 良性病毒 (2) 恶性病毒
3. 按照传播媒介分类
(1) 单机病毒
(2) 网络病毒
4.按照计算机病毒的链接方式分类
(1) 源码型病毒 (2) 嵌入型病毒 (3) 外壳型病毒 (4) 操作系统型病毒
5. 按照计算机病毒激活的时间分
(1) 定时病毒 (2) 随机病毒
7.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 软盘 • 光盘 • 硬盘 • BBS 电子公告栏 • 网络
7.2.4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预防计算机病毒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打好安全补丁 (2) 警惕邮件附件以及来历不明的邮件 (3) 安装防病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 (4) 升级防病毒软件 (5) 定期扫描系统
7.2 计算机病毒
7.2.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7.2.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7.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 7.2.4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7.2.1 • 1. 非授权可执行性
• 2. 隐蔽性 • 3. 传染性 • 4. 潜伏性 • 5. 表现性或破坏性 • 6. 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 2. 计算机病毒的清除 :
• 对于计算机病毒,用户应该以预防为主,但是计算 机一旦感染了病毒,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清除方法。 一般来讲,主要是使用清除病毒的工具软件即防病 毒软件。在众多的杀病毒软件中,目前市场上最常 见、用户经常使用的有:瑞星、金山毒霸、诺顿和 卡巴斯基等。
• 另外,用户还可以使用在线杀毒的方法来清除病毒 。在线杀毒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具有强大即时性的 查毒、杀毒功能的新技术,用户不需要下载或安装 任何软件,便可以迅速、方便地进行病毒防护和管 理。
7.2.5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
1. CIH病毒 2. 新CIH病毒 3. 特洛伊木马病毒 4. Taiwan NO.1 文件宏病毒——数学能力大考验 5. 蠕虫病毒 6. “美丽杀手”(Melissa)病毒
7.3 常用防治病毒软件及其使用
7.3.1 常见防病毒软件
7.3.1 常见防病毒软件
1. 江民杀毒软件
• 建议课时:2学时
第7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
➢7.1 ➢7.2 ➢7.3 ➢7.4
计算机信息安全 计算机病毒 常用防治病毒软件及其使用 防火墙技术
7.1 计算机信息安全
7.1.1 信息安全隐患 7.1.2 信息安全策略 7.1.3 数据备份与还原
7.1.1 信息安全隐患
• 1. 非授权访问 • 2. 泄漏或丢失信息 • 3. 破坏数据完整性 • 4. 拒绝服务攻击 • 5. 利用网络传播病毒
7.1.2 信息安全策略
信息安全策略是指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为达到一定 级别的安全保护需求所必须遵守的诸多规则和条例 ,安全策略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安全立法、安 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的基石是社会法律、法规 与手段,即通过建立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非法分子慑于法律,不敢轻举妄动。先进的安 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用户对自身面临的 威胁进行风险评估,决定其需要的安全服务种类。 为了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应该选择相应的安全机 制,然后集成先进的安全技术,各网络使用机构、 企事业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内部 管理,建立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意 识。
7.1.3 数据备份与还原
1. 数据备份与还原
2. 重装系统前必须备份的“十类”数据
第1类:字体以及字符文件
第2类:浏览器里的收藏夹
第3类:日常文档资料
第4类:注册表
第5类:QQ聊天记录
第6类:硬盘分区表
第7类:桌面以及个性化设定
第8类:游戏存档记录
第9类:邮件名单列表
第10类:硬件的驱动程序
本章授课要求
• 目的与要求
• 了解信息安全隐患、计算机病毒、防止病毒措施。 • 掌握杀毒软件及防火墙安装及使用的基本操作 • 会使用杀毒软件及防火墙并对其进行简单设置
• 重点与难点
• 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选择和使用
• 授课内容:
• 7.1 计算机信息安全 • 7.2 计算机病毒 • 7.3 常用防治病毒软件及其使用 • 7.4 防火墙的使用
• 目前国内的防火墙几乎被国外的品牌占据了一半的市场,国外品牌的优势 主要是在技术和知名度上比国内产品高。而国内防火墙价格上更具有优势 。防火墙产品中,国外主流厂商为思科(Cisco)、CheckPoint、NetScreen 等,国内主流厂商为东软、天融信、联想、方正等,它们都提供不同级别 的防火墙产品。
常所说的网络防火墙是借鉴了古代真正用于防火的防火墙的喻义,它指的 是隔离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一般的防火墙都可以 达到以下目的:一是可以限制他人进入内部网络,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 法用户;二是防止入侵者接近你的防御设施;三是限定用户访问特殊站点 ;四是为监视Internet安全提供方便。防火墙正在成为控制对网络系统访
2. 典型的防火墙具有的基本特性
(1) 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所有网络数据流都必 须 经过防火墙。
(2) 只有符合安全策略的数据流才能通过防火墙。 (3) 防火墙自身应具有非常强的抗攻击免疫力。
2. 金山毒霸 3. 诺顿 4. 瑞星2008
7.4
7.4.1 防火墙简介 7.4.2 防火墙的分类 7.4.3 软件防火墙的使用
防火墙技术
7.4.1 防火墙简介
1. 防火墙(FireWall)简介
•
“防火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防火墙的本义原是指古代人们房屋之间
修建的那道墙,这道墙可以防止火灾发生的时候蔓延到别的房屋。我们通
问的非常流行的方法。事实上,在Internet上的Web网站中,超过三分之 一的Web网站都是由某种形式的防火墙加以保护,这是对黑客防范最严, 安全性较强的一种方式,任何关键性的服务器,都建议放在防火墙之后。
• 目前防火墙已经在Internet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客观地讲,防火墙并不 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万能药方,而只是网络安全政策和策略中的一个组 成部分。
7.2.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按寄生方式分类
(1) 引导型病毒 (2) 文件型病毒 (3) 宏病毒 (4) 复合型病毒
2. 按破坏性分类
(1) 良性病毒 (2) 恶性病毒
3. 按照传播媒介分类
(1) 单机病毒
(2) 网络病毒
4.按照计算机病毒的链接方式分类
(1) 源码型病毒 (2) 嵌入型病毒 (3) 外壳型病毒 (4) 操作系统型病毒
5. 按照计算机病毒激活的时间分
(1) 定时病毒 (2) 随机病毒
7.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 软盘 • 光盘 • 硬盘 • BBS 电子公告栏 • 网络
7.2.4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预防计算机病毒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打好安全补丁 (2) 警惕邮件附件以及来历不明的邮件 (3) 安装防病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 (4) 升级防病毒软件 (5) 定期扫描系统
7.2 计算机病毒
7.2.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7.2.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7.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 7.2.4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7.2.1 • 1. 非授权可执行性
• 2. 隐蔽性 • 3. 传染性 • 4. 潜伏性 • 5. 表现性或破坏性 • 6. 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 2. 计算机病毒的清除 :
• 对于计算机病毒,用户应该以预防为主,但是计算 机一旦感染了病毒,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清除方法。 一般来讲,主要是使用清除病毒的工具软件即防病 毒软件。在众多的杀病毒软件中,目前市场上最常 见、用户经常使用的有:瑞星、金山毒霸、诺顿和 卡巴斯基等。
• 另外,用户还可以使用在线杀毒的方法来清除病毒 。在线杀毒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具有强大即时性的 查毒、杀毒功能的新技术,用户不需要下载或安装 任何软件,便可以迅速、方便地进行病毒防护和管 理。
7.2.5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
1. CIH病毒 2. 新CIH病毒 3. 特洛伊木马病毒 4. Taiwan NO.1 文件宏病毒——数学能力大考验 5. 蠕虫病毒 6. “美丽杀手”(Melissa)病毒
7.3 常用防治病毒软件及其使用
7.3.1 常见防病毒软件
7.3.1 常见防病毒软件
1. 江民杀毒软件
• 建议课时:2学时
第7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
➢7.1 ➢7.2 ➢7.3 ➢7.4
计算机信息安全 计算机病毒 常用防治病毒软件及其使用 防火墙技术
7.1 计算机信息安全
7.1.1 信息安全隐患 7.1.2 信息安全策略 7.1.3 数据备份与还原
7.1.1 信息安全隐患
• 1. 非授权访问 • 2. 泄漏或丢失信息 • 3. 破坏数据完整性 • 4. 拒绝服务攻击 • 5. 利用网络传播病毒
7.1.2 信息安全策略
信息安全策略是指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为达到一定 级别的安全保护需求所必须遵守的诸多规则和条例 ,安全策略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安全立法、安 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的基石是社会法律、法规 与手段,即通过建立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非法分子慑于法律,不敢轻举妄动。先进的安 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用户对自身面临的 威胁进行风险评估,决定其需要的安全服务种类。 为了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应该选择相应的安全机 制,然后集成先进的安全技术,各网络使用机构、 企事业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内部 管理,建立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意 识。
7.1.3 数据备份与还原
1. 数据备份与还原
2. 重装系统前必须备份的“十类”数据
第1类:字体以及字符文件
第2类:浏览器里的收藏夹
第3类:日常文档资料
第4类:注册表
第5类:QQ聊天记录
第6类:硬盘分区表
第7类:桌面以及个性化设定
第8类:游戏存档记录
第9类:邮件名单列表
第10类:硬件的驱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