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导言: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它们具有美学价值,更因为它们承载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记忆。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园林还是外国的园林,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通过复习中外园林史,让读者了解不同国家园林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一、中国园林史1. 古代中国园林的起源古代中国园林起源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618年的秦汉时期。

这个时期的园林以皇宫、寺庙和官邸为主,注重意境的营造和人工景观的布置。

2. 唐宋时期的园林发展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园林开始注重自然山水的布局和自然景观的营造,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园林艺术。

3. 明清时期的园林风格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的园林风格更加注重景观的布置和园林建筑的装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景观形式。

二、外国园林史1.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起源于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

这个时期的园林注重对称和几何形状的布局,强调对自然的控制和引导。

2. 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的园林以意大利为主,注重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园林的模仿和复兴,形成了意大利式花园的风格。

3. 法国巴洛克园林17世纪的法国巴洛克园林以凡尔赛宫花园为代表,强调对称的布局和庄严的氛围。

4. 英国景观花园18世纪的英国景观花园注重自然和不规则的布局,营造出宜人的自然环境,具有浪漫主义的氛围。

结论:中外园林史展示了不同国家对园林的不同理解和审美观念。

中国园林注重意境和自然山水的营造,而外国园林则注重对称和几何形状的布局。

通过复习中外园林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园林的特点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园林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景观,更是反映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镜子,对我们今天的园林设计和景观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让我们一起重温中外园林史,感受园林之美!。

中外造园史期末复习题教案资料

中外造园史期末复习题教案资料

1.中国古典园林分期⏹一、生成期(幼年期)——商周秦汉⏹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三、全盛期——隋、唐⏹四、成熟前期——两宋⏹五、成熟中期——元、明、清初⏹六、成熟后期——清中叶至清末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中国古典园林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主要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园圃、囿、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源头建章宫西北部的园林,建太液池,池中建三岛,象征东海的瀛洲、方丈、蓬莱。

是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一池三山而巨额仙苑式皇家园林。

此后“一池三山”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中国古典园林幼年期的总体特征:这一时期的造园活动主流是皇家园林。

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

私家园林较少,且多模仿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内容,二者尚未明显区别园林总体规划比较粗放,设计艺术水平不高。

无论天然山水园或人工山水园,建筑只是简单的散布、铺陈、罗列在自然环境中。

园林功能由狩猎、通神、求仙、生产转变为游憩、观赏为主。

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但仅仅是大自然的客观写照,本于自然而未高于自然。

帝王苑囿规模宏大,多法天象、仿仙境、通神明,对园林审美的经营在低级水平,造园活动并未完全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北魏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功能分区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趋完备完全成熟了的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基础,确立了此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

构成宫城、内城、外城三套城垣的形制大内御苑华林园位于中轴线北端,它经历了多个朝代二百余年的不断建设,不仅成为当时北方的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其造园艺术的成就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兰亭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的总体特征❖与生成期园林相比,转折期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造景由过多的神秘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由再现自然进而到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模仿自然山水进而到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总结《中外园林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

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

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2、古巴比伦猎苑;古巴比伦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猎苑。

猎苑大多是在天然森林的基础上经过人工改造形成的。

3、英中式园林:当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繁荣并逐渐过渡到绘画式风景园林以后,法国也掀起兴造绘画式风景园林的热潮。

于法国的风景式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被称为“英中式园林”。

4、阿多尼斯花园:古希腊有个祭祀爱神阿多尼斯的节日,届时雅典的妇女都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钵中种的是发了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

这些绿色的小苗好似圣洁的花环,表达对爱神的祭典。

这种屋顶花园就称为阿多尼斯花园。

5、巴洛克建筑风格: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6、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想、居住环境。

7、国家公园:为了保护尚未遭到人类重大干扰的特殊自然景观、天然动植物群1落、有特色的地质地貌而建立的国家级公园。

8、奥姆斯台德:杰出的园林大师,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他科学地预见到于移民成倍增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必将加速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绿化将日益重要,而建设大型城市公园可使居民享受城市中的自然空间,改善生态环境。

他设计了纽约的中央公园、华盛顿的整体市容规划等。

9、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精选文档】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精选文档】

1、秦汉时期园林创新:(1)秦代开创了路(驰道)和行道树,为后世园林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2)汉代上林苑将囿发展为苑,还开创了“园中园”造园手法。

(3)汉代开创我国造园“一池三山"人工山水布局之先河(4)汉代叠山的技术和材料也有一定的创新。

(5)开创了水戏、温室、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山水苑之先例(6)汉时期私家园林的出现,和寺庙园林的暂露头角,丰富了园林的发展形式2、汉代经典园林之一东汉上林苑的造园特点:(1)上林苑是经过规划设计的大型人工组景的山水园.(2)人为的园林山水造景的出现,为以后的山水园林艺术的发展和设计开创了先例。

(3)上林苑开创了”园中园"手法,形成了苑中有苑,苑中有官,苑中有观(馆)的格调(4)上林苑开我国造园"一池三山”人工山水布局之先河.(5)上林苑首创以雕塑装饰园景的艺术,是一个珍贵的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饲养珍禽异兽的动物园。

3、隋唐时期园林造景特点:(1)筑山:筑山既有土山,也有用石间土的土石山,但以土山居多。

(2)理水:园林的理水,除了依靠地下泉眼而得水外,更注意于从外面的河渠引来活水。

(3)植物:园林植物题材更为多样化,众多的观赏树木和花卉可在造园中以供选择。

(4)建筑:唐代的园林建筑从极华丽的殿堂楼阁到极朴素的茅舍草堂,它们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布局均丰富多样而又不拘一格。

4、我国隋唐时期园林创新:(1)中国园林诗画情趣开始形成,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这三门艺术已经出现互相渗透的迹象。

(2)文人园林开始兴起,文人参与造园,文人承担了造园家的部分职能,文人造园家在唐代已经出现。

(3)园林总体规划设计有所创新,在具体的设计手法和技巧上出现了许多中国古典园林史中的第一。

(4)国都长安、洛阳的规划有较大的突破。

(5)技巧有所增添:在西苑内,开创了于秋冬时以剪花装点园景,在池沼里以彩剪作为菱荷加以装饰.5、北宋著名皇家园林寿山艮岳的造园特点:(1)布局奇巧,完全抛弃了中轴对称,一切顺其自然而布置(2)掇山秀美(3)理水巧妙(4)建筑丰富,植物繁多(5)借景巧妙6、宋代园林创新点:(1)宋代造园技巧高明,出现了许多新内容。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中国园林史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绪论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2.按园林布置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3.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4.按地域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历史分期):⏹生成期(殷、周、秦、汉)前11世纪——公元220年⏹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盛期(隋唐)589年——960年⏹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960年—1271年—1736年⏹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1736年——1911年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旨⏹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力求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3.诗画的情趣:⏹诗画艺术融于园林艺术⏹“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水画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4.意境的含蕴:⏹主观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只写山水之形——物境、能借景生情——情境、能托物言志——意境,“得意而忘形”。

借助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

“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预先预定一个意境的主体,然后借助景物构配的物镜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如“曲径通幽”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后再根据现成物镜的特征作出文字。

如颐和园“夕佳”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源于狩猎。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园林是人类世界中最富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一种环境艺术形式。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园林都扮演着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回顾中外园林史,介绍其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影响。

一、古代中园林史1. 古代中国园林中国古代园林与文化息息相关。

汉朝时期,园林开始在中国兴起。

这些园林多以景观、建筑、水池和植物为主要特点,结合了人工和自然元素。

例如,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精心设计的景观而闻名,如留园、拙政园等。

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进一步发展。

唐代的《萧何新泽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此后,宋代的乌衣巷、沈园、留园等园林也在园林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 古希腊罗马园林古希腊的园林主要用于宗教场所和公共广场。

在古罗马,园林被视为贵族和富人的象征,其中著名的园林有卡普里岛上的提伊布利的别墅和尼日尔维安大厦的花园。

二、近现代中外园林史1.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时期。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设计师之一的安德烈亚·帕拉第奥对园林设计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设计了一系列以几何形状为基础的园林,如威尼斯的凡尔赛宫和费拉拉的达尔沃勒城堡。

2. 中国清代园林清代是中国园林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园林设计追求自然、柔和和恬静的氛围。

如苏州的留园、拙政园以及扬州的个园和瘦西湖都是清代园林的代表作。

3. 现代园林设计现代园林设计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园林设计案例,它将自然元素、现代建筑和人工景观相结合。

同样,日本的日本庭园也以其简约、精致的设计而闻名。

三、中外园林史的影响中外园林史对现代园林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中园林史中可以看到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而外园林史则加强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园林艺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绿化、生态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外园林史是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到现代,园林在中外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表达人类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一种手段,也是城市绿化、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1.古埃及园林类型:宅园、圣苑、陵园。

公元前16世纪,随着园艺技术的发展,遍布尼罗河谷的树木园、葡萄园、蔬菜园等开始逐渐变成祭祀重臣所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住宅庭院。

园林特点:1)庭院基本采用规则的几何形对称布局;2)以园艺种植业为主,通过树木与棚架的构置,与花草树木搭配,树木成行种植,有成排的拱形葡萄架;3)有矩形水池,;池旁有凉亭供人休息种有水生植物,饲养水禽和鱼类,作观赏与灌溉之用。

1、古埃及园林的类型及特点,试举例说明之。

包括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和贵族花园(1)宫苑园林是指为埃及法老休憩娱乐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王宫,四周围为高墙,宫内再以墙体分隔空间,形成若干小院落,呈中轴对称格局。

各院落中有格栅、栅架和水池等,装饰有花木、草地,畜养水禽,还有凉亭的设置。

如古埃及底比斯的法老宫苑(2)圣苑园林是指为埃及法老参拜天地神灵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神庙,周围种植着茂密的树林以烘托神圣与神秘的色彩。

如徳力。

埃尔。

巴哈里神庙(3)陵寝园林是指为安葬埃及法老及法老以享天国仙界之福而建筑的墓地。

其中心是金字塔,四周有对称栽植的林木。

如胡夫金字塔(4)贵族花园是指古埃及王公贵族为满足其奢侈的生活需要而建筑的与府邸相连的花园。

这种花园一般都有游乐性的水池,四周栽培着各种树木花草,花木中掩映着游憩凉亭如古埃及底比斯阿米诺非斯三世某大臣的住宅花园2古希腊园林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学会了波斯造园艺术,希腊庭园由果菜园改造成装饰性的园庭,最终发展成了柱廊园。

造园特点:住宅方正规则,内中整齐的栽植花木,庭院中心建立喷水池、雕塑,面对庭院中心四面以柱廊环绕,形成封闭式园林。

(网上资料)柱廊园(Peristyle):属城市宅园,庭园位于住宅中央,四周以柱廊围合成庭院。

庭院空间有明显的几何轴线关系,形式规划方整。

庭院内树木栽植规整,设有水池或喷泉。

(课件)希腊造园受到当时美学观的影响,认为美是有秩序的、合乎规律的、合乎比例的、协调的整体,所以古希腊园林尤其是庭院一般采用规则式布局,也以此求的与住宅建筑的协调。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资料全.doc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资料全.doc

单选1、下列不属于中国古典园林特点的是DA.中国古典园林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本于口然、高于口然是其创作的主旨B.屮国古典园林在建筑方血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以求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C.小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美,藉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人臼然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

匾题和对联也是诗文少造园艺术最直接的结合而表现园林“诗情”的主耍手段D.中国古典园林按古典建筑的原则來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來控制全局2、屮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B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建章宫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是DA.第一个具有求仙功能的皇家园林B.第一个将私家园林造园手法引入到皐家园林造园的宫苑C.历史上规模最人的皇家园林D.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从此以后“-•池三山”遂成为历來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4、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人物是BA威廉•肯特B勒•诺特C全能的布朗D威廉・钱伯斯5、“上林苑”的兴建时期是AA汉代B魏晋南北朝C隋唐D明清多选1下列园林属于城市私园的有ACA湖园B庐山草堂C狮子林D信宫E清华宫2下列景点属于網川别业的有ABDA鹿柴B斤竹岭C竹外一枝轩D竹里馆E寒碧山房3卜列景点属于颐和园的有ACA后溪河B西天梵境C谐趣园4下列园林在《洛阳名园记》中有专门记述的有BCEA艮岳B归仁园C环溪D沧浪亭E董氏西园5下列园林属于江南私园的有CDA恭王府花园B浣花溪草堂C瞻园D艺圃E勺园判断1我国古典园林早期的功能十分驳杂,有居住、军事、通神、观赏、游玩等。

(正确)2小央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

(错误。

黄石公园)3 tl本的神道精神对大口然的态度是改造大口然,改变大口然的进程。

(错误。

尊重自然,不影响自然)4英国造园家雷普顿认为园林中的实用功能往往比美更应受到重视。

(正确)5现代园林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在园林设计方面包插视觉呆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人方面的内容。

中外园林史复习内容

中外园林史复习内容

中外园林史复习内容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第⼀章绪论1、园林的定义在⼀定的地段范围内,利⽤、改造天然⼭⽔地貌,或者⼈为地开辟⼭⽔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构成⼀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悦⽬、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2、奥姆斯特德,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

他所从事的⼯作内容包括两个主要内容:⼀是针对⽆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然资源以及⾃然资源逐渐被蚕⾷和破坏的情况,要求⼈们正确地认识它、爱惜它、关怀它。

通过对⼟地利⽤的合理规划致⼒于⾃然资源的保护,对⼤地风致和⾃然景观作为⼈类⽣存环境的⼀部分⽽加强维护与管理。

⼆是针对⼤城市的污秽、邋遢和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的办法,即“把乡村带进城市”,建⽴公共园林、开放性的空间和绿地系统。

换⾔之,城市必须逐步地趋于园林化。

3、“天⼈合⼀”“寄情⼭⽔”“崇尚隐逸”的含义天⼈合⼀有三层含义:⼀、⼈是天地⽣成的,故强调“天道”与“⼈道”的相通、相类和统⼀。

⼆、⼈类道德的最⾼原则与⾃然界的普遍规律是⼀⽽⼆、⼆⽽⼀的,“⾃然”和“⼈为”也应相通、相类和统⼀。

三、“天⼈感应”说。

“寄情⼭⽔”不仅表现为游⼭玩⽔的⾏动,也是⼀种思想意识,同时还反映了社会精英——⼠⼈的永恒的⼭⽔情结。

“崇尚隐逸”与“寄情⼭⽔”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然⼭⽔的⽣态环境是滋⽣⼠⼈的隐逸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也是⼠⼈的隐逸⾏为的最⼴⼤的载体。

4、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园和天然⼭⽔园。

5、⼈⼯⼭⽔园:在平地上开凿⽔体、堆筑假⼭,⼈为的创设⼭⽔地貌,配以花⽊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风景缩移模拟在⼀个⼩范围之内。

6、天然⼭⽔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野风景地带,包括⼭⽔园、⼭地园和⽔景园等。

7、按园林⾪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各⾃的定义)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和皇室私有,古籍⾥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都可以归属于这个类型。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外园林史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园林史呢,简单说就是研究园林在中外不同地方、不同时期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学问。

比如从古代到现代,园林从简单的种树养花的地方逐步变成有着各种设计理念、文化特色的艺术空间。

②重要程度:在园林学科里那可是根基一样的存在啊。

要是不懂园林史,就不清楚园林是咋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的,设计新园林的时候可能就会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③前置知识:需要对历史朝代顺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有点了解。

比如说,你得知道中国古代唐朝文化是比较大气开放的,这有助于理解唐朝园林那种开阔宏伟大气的风格。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可大了。

比如现代建公园,要是参考古代园林的设计,把那种曲径通幽的感觉加进去,就能让公园更有韵味更吸引人。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园林学科这个大版图里,中外园林史就像一条贯穿古今中外的脉络,连接着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园林知识。

②关联知识:和园林设计、植物学、园林规划等知识联系可紧密了。

比如说没有植物学知识,就没法理解古代园林里为啥种这些植物而不是那些。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园林风格千差万别,还跨越那么长时间。

关键点就是理解不同园林风格形成背后的文化、社会、自然等因素。

④考点分析:在园林类相关考试里非常重要。

考查方式比如问某个时期园林风格特点,或者让你对比中外某两个时期的园林异同。

三、详细讲解【文学文化类】①背景介绍:- 中国园林的发展背景,古代中国封建王朝,文人雅士比较多,有权有钱的人想有个悠闲的地方游玩赏景,所以园林就开始发展起来了。

像苏州园林,就很多是以前达官贵人的私家园林。

国外呢,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经济繁荣,人们追求奢华舒适享受,园林也开始变得华丽。

②内容赏析:- 中国园林讲究自然意境,山啊水啊都是模拟自然形态,像拙政园里的假山、池塘就像缩小版的自然山水。

西方园林比如法国凡尔赛宫那种,讲究对称,布局就很规整。

③写作特色:- 中国园林在设计上用很多含蓄的手法,比如说借景,像颐和园借远处西山的景,给人无尽遐想。

最新中外园林史复习重点资料

最新中外园林史复习重点资料

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式世界公认的三大园林体系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三大背景: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西方传统观点认为:⏹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只有借助艺术家的加工提炼,才能达到美的境界,而离开了艺术家的努力,自然本身不会成为艺术品,亦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其魅力。

因此,认为整形灌木、修剪树木,几何式花坛等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提炼和升华。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构成自然美的各个因子都是美的天使。

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观察自然因子或自然风景往往融入个人情怀,借物喻心,把状写自然美的园林变成挥洒个人感情的园地。

所以,中国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

⏹英国则人认为:⏹大自然的造化美无与伦比,园林愈接近自然则愈达到真美境界。

因此,可以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然后使人从自然的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园林组成要素:建筑——建筑营造⏹山石——筑山⏹水体——理水植物——植物配置封建农业文明园林特点(作用):1)为统治阶级服务2)相对封闭性和内向性3)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愉悦4)主要由工匠、文人、艺术家完成工业文明时期园林特点(作用):1)向社会全体居民开放2)由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追求观赏美和陶冶情操,同时重在发挥园林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夏、殷、周秦、汉——————园林的生成期魏晋南北朝————————园林的转折期隋、唐————————园林的全盛期两宋——————————园林的成熟初期元明清——————————园林的成熟后期1、园林的生成期主要内容介绍(殷周秦汉):⏹1)比较幼稚的初级阶段,1200多年。

⏹2)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重在秦汉时期(如上林苑)⏹3)形成了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囿、台⏹4)形成了三个重要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

中外园林史是研究园林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复习园林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艺术,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

本文将从中外园林史的不同阶段入手,探讨其中的精华和特点。

一、古代园林的发展古代园林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园林发展的重要起点。

中国古代园林以山水为主题,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古代园林的代表作品有中国四大名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扬州的个园,以及杭州的西湖。

这些园林以精湛的园林布局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与中国古代园林相比,西方古代园林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园林注重对称和几何形状,代表作品有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和罗马的维斯塔神庙。

古代罗马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

二、中世纪的园林艺术中世纪是欧洲园林艺术的重要时期,它受到宗教和封建制度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修道院和城堡成为园林艺术的主要场所。

修道院的园林以神秘和宁静为主题,代表作品有法国的蒙特圣米歇尔修道院和英国的耶鲁大教堂花园。

城堡的园林则注重防御和展示财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凡尔赛宫和英国的哈姆顿庄园。

与此同时,中国的园林艺术也经历了中世纪的发展。

南宋时期的园林注重山水构图和意境的营造,代表作品有苏州的留园和杭州的西湖。

这些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融入了人文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魅力。

三、近现代园林的演变近现代是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受到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园林设计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欧洲的巴洛克园林以宫廷和贵族庄园为主要场所,注重对称和几何形状,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凡尔赛宫和意大利的维拉德斯特。

与此同时,中国的园林艺术也经历了近现代的演变。

清代的园林注重意境和景致的营造,代表作品有苏州的拙政园和北京的颐和园。

这些园林以精湛的园林布局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的魅力。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园林: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的,由山(自然山、人造山)、水(自然水、理水)、物(植物、动物、建筑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尝、祭、祀、息、戏、书、绘、畅、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体.囿:是蓄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

埃及圣苑:是指为埃及法老参拜天地神灵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神庙,周围种植者茂密的树林以烘托神圣与神秘的色彩。

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计成:(人名)字无否,江苏吴江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少年时即以绘画知名,继承和发展了关、荆浩的画派和技艺。

中年曾漫游北方及两湖,返回江南后定居镇江。

从此以后,便精研造园技艺.计成后半生便专门为人规划设计园林,足迹便于镇江、常州、扬州、仪征、南京各地,成为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并于造园实践之余,总结其丰富之经验,写成《园冶》一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天堂园:在古波斯庭院中利用中轴线讲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中心水池,象征天堂,故名“天堂园”竹林七贤:是魏晋年间七个文人的总称,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游于竹林,号称七贤. 简答: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基本特点:1、欧洲园林欧洲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队为主要风格。

文艺复兴后,先后涌现出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

近现代以来,又确立了人本主义造园宗旨,并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出现了城市园林、园林城市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率世界园林发展新潮流。

2、伊斯兰园林伊斯兰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以叙利亚、波斯、伊拉克为主要代表,影响到欧洲的西班牙和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是一种模拟伊斯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园林艺术形式.阿拉伯人原属于阿拉伯半岛,2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形成了以巴格达、开罗、科尔多瓦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伊斯兰园林形成随之遍及整个伊斯兰世界。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一、中国园林史。

(一)先秦时期。

- 园林起源。

- 中国园林的起源与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园林形式是“囿”,是供帝王狩猎游乐的场所。

例如商纣王的沙丘苑台,它具有一定的规模,里面有天然的植被和鸟兽。

- 除了“囿”,还有“台”,它既是登高望远、观天象、通神明的地方,也是一种军事防御设施。

- 思想基础。

-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对园林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儒家倡导“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山水与人的品德相联系,这种思想影响了后来园林中山水的象征意义。

-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提倡人们顺应自然,这种思想为中国园林追求自然之美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秦汉时期。

- 皇家园林。

- 上林苑: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它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里面有众多的宫室建筑,如阿房宫。

园林内还开凿了许多池沼,像昆明池,用于训练水军,同时也具有观赏功能。

- 特点:规模大,功能多样,既有游憩娱乐功能,又有军事训练、生产等功能;园林内山水景观丰富,建筑分布较为疏朗,以自然山水为骨架。

- 私家园林。

- 开始兴起,多为贵族、官僚所建。

这些私家园林受皇家园林影响较大,但规模相对较小。

例如梁孝王的兔园,园内有山有水,建筑精美,还有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园林发展的背景。

- 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十分活跃。

玄学兴起,士大夫阶层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寄情山水成为一种风尚。

- 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为园林艺术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和艺术借鉴。

- 园林类型与特点。

- 皇家园林:规模不如秦汉时期宏大,但更加注重园林的精致性。

如北魏洛阳的华林园,园内的山水布局更加巧妙,建筑与山水的结合更加紧密。

- 私家园林:大量涌现,成为这个时期园林发展的主流。

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发展迅速,如谢灵运的始宁墅。

这些私家园林追求自然山水意境,造园手法更加细腻,注重对自然山水的模仿和提炼,以小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山水意境。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园林的基本问题1.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2.中国当代园林三陈:陈植着名林学家、造园学家,有造园学概论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部造园学论、陈俊愉、陈从周说园3.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太液池一池三山是中国的一种园林模式,源于中国的道家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4.园林类型1p6/按构园方式区分:规则式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自然式、混合式2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划分:皇家园林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体形高大,代表: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特点:规模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静;代表:北京恭王府、苏州四大名园、上海豫园、寺观园林3按园林功能分: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性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等;5.寺观园林的定义: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宗教建筑内外的园林化环境;6.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7.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8.园林形成的三大背景:1大自然的造化 2社会历史的发展3人们的精神需要9.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标准:世界文化体系10.中国园林历史阶段的划分:萌芽期——夏--春秋战国生成期——秦--两汉发展期——魏晋--隋全盛期——唐--两宋成熟期——元--清末11.世界园林历史阶段划分:1原始文明对园林的孕育作用2农业文明形成世界世界三大园林体系3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行形成4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12.园林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13.园林中水的作用:①导向作用②点缀作用③倒影作用④基底作用⑤连接作用第二章欧洲园林1.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设计师{道宁园林理论与实践概要道宁之后的园林大师是奥姆斯特德}2.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3.造园的理论与实践是“造园艺术的圣经”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的园林艺术理论的完全确立;4.英中式园林:由于法国的风景式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被称之为“英中式园林”;5.布里奇曼规则式园林向自然式过渡,肯特造成过渡,布朗-大地的改造者,胡弗莱画家造园家一起造园,钱伯斯向中国学习肯辛顿公园:伦敦皇家园林中改为对公众开放的最大的公园;第三章伊斯兰园林1.天堂园:面积通常较小,四周有围墙,外观显得比较封闭,类似建筑围和的中庭,与人的尺寸非常协调,其内有十字型的林荫道,构成中轴线;中轴线将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有中心水池,象征天堂;2.空中花园又被译为“悬园”或“架空园”,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3.王宫庭园是中世纪伊斯兰的主要园林类型;4.菲恩园是国家王宫庭园的典型代表;第四章中国园林的雏形1.一池三山的应用:建章宫、西苑、元代的大内御苑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圃、台、园圃3.中国园林的雏形--囿,最早的囿是畜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4.囿中较早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是“台”,即用土堆筑而成的高台;5.2考工记·匠人关于周代王城的描述:匠人营国……德6.从囿到苑发展的思想流派: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7.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代表:姑苏台、荆台、章华台第五章中国园林嗯形成-苑1.秦代建筑以广阔,壮丽,豪放为主要特征2.秦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信宫极庙、阿房宫、兰池宫3.汉代三宫:长乐宫、未央宫萧何建、建章宫;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未央宫4.两汉私家园林的代表:梁孝王兔园、梁冀园苑,袁广汉园5.秦代时上林苑广阔、建章宫壮丽、广成苑豪放6.先秦两汉园林特点1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2园林的功能由最早的狩猎、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息与观赏为主3大自然在人们心中尚保持着一种浓厚的神秘感7.上林苑本为秦代营建阿房宫的一处大苑囿,汉武帝时扩而广之为上林苑,上林苑是皇家禁苑,专供皇帝游猎的场所,苑中最大的是昆明湖,是世界上最早的树木园洛阳主要苑囿:鸿池苑、上林苑,广成苑第六章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魏晋-隋1.魏晋六朝时期宗教、哲学、文人思想对园林发展的影响1在时代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式风景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2游赏活动成为园林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3私家园林成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4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集中地代表了一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5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2·皇家、私家、寺观园林的代表皇家园林:华林苑曲水流觞的最早起源、芳林园、乐游园私家园林:金谷园、会稽谢家庄园、城廓宅园、张伦宅园、雍宅寺观园林:同泰寺、五台山、峨眉山永宁寺佛塔是最宏伟的佛塔3.中国园林形成了皇家、寺观、私家、陵寝等四大园林类型并行不悖的鼎盛局面,标志着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第七章中国园林的写意化唐宋时代1.大明宫的三大殿: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2.皇家园林的代表唐城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禁苑禁苑面积最大,在长安城北郊一带,风景园林区,狩猎区3.私家园林的代表:辋川别业长安、屡道坊宅园洛阳4.五代、北宋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为董源,李成、关仝、荆浩5.长廊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6.建筑技术方面出现的官方和民间的两本书籍:李明仲营造法式、喻皓木经7.周师厚洛阳花木记、张峋洛阳花谱8.梨园: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皇家艺术学院”9.曲江池:我国历史上见诸文字的第一个公共游览地10.唐代园林的特点:①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安全形成②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前代有所升华③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中国山水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④皇家,寺观,私家三大园林类型都已经完全具备中国风景式园林的主要特点⑤佛教禅宗兴盛⑥这个园林类型所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丽,而且反应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11.建筑技术方面出现的官方和民间的两本书籍:李明仲营造法式,喻皓木经12.宋代造园活动兴盛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文人园林的兴起2造园的叠石技术大为提高3植物栽培技术提高13.艮岳园①主持者是:梁师成;相关的记载文献两篇比较着名艮岳记宋徽宗撰写,华阳宫记僧人祖秀撰写②建园目的:主要是以山水的“放怀适情,游心赏玩”③艮岳的造园艺术成就1园林掇山构思独特,精心经营2园内形成一套完整水系,它几乎包罗壳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泉,沼,溪,涧,瀑,潭等3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使皇家园林平添诗情画意4园林建筑几乎包罗壳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建筑的布局绝大部分均从小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引景”、“观景”的作用5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14.东京四苑①琼林苑:除殿亭楼阁、池桥画舫之外,还以树木和南方的花草取胜,是一座以植物为主体的园林②玉津苑:仅有少量建筑,环境比较清幽,林木特别茂盛③宜春苑:以栽培花卉之盛而闻名京师④含芳园:以竹林繁茂而出名⑤辋川别业:唐长安私园,文人别墅园林⑥履道坊宅园:唐洛阳私家园林⑦相国寺:北宋寺观园林⑧灵隐寺:南宋寺观园林15.李格非关于北宋私家园林的着作:洛阳名园记,将私家园林分为宅园富郑公园、环溪、游憩园董氏东园,董氏西园、花园归仁里,李氏人丰园洛阳名园记对洛阳私家园林的总结①除宅园之外,还有许多单独建置的游憩园②洛阳的私家园林都是以莳花栽木着称③当时中原私家园林的筑山仍以土山为主,仅在特殊需要的地方如构筑洞穴时掺以少许石料,一般少用甚至不用④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16.两宋时期造园的特点①皇家园林出现了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②市民园林开始兴盛③私家、皇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都已完全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④这个时期的园林创作方法逐渐向写意转化⑤寺观园林由世俗化更一步的文人化17.苏州现存园林中建园最早的是苏舜钡的沧浪亭18.文人园林风格特征1简远2疏朗3雅致4天然第八章中国园林的成熟1.迄今传世最早、篇幅最宏的一本画石谱录是:林有麟的素园石谱2.元明清时期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2)私家园林沿袭前代高峰水平,民间造园活动广泛普及,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3)宫廷、民间的园居活动频繁,园林由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为主的游憩场所转为多功能的活动中心(4)造园的理论探索(5)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西园林文化开始交流3.石涛的叠石传世作品是扬州的个园,万石园片石山房假山4.清初三部园林理论着作是作者分别是5.李渔一家言、文震亨长物志、计成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着,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着6.三山五园分别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颐和园,香山的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7.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是:畅春园,称之为“京师第一园”叶洮负责规划,张然主持叠山工程8.避暑山庄的五个特点:(1)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2)湖泊与平原南北纵深联成一片(3)狮子沟北岸的远山和武烈河东岸的奇石,都能提供很好的借景条件(4)湖区有三大水源(5)具有冬暖夏凉优越的小气候条件8.圆明园的五个分区分别是:官区、后湖区、第三区、福海区、第五区包括内宫北墙外的长条分区9.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刹是:法源寺10.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重阳宫元代关中道教全真教着名圣地还有两个是白云观,永乐宫11.北方园林为什么以北京为中心(1)大量官僚、王宫贵戚集中,世居本地者子孙繁衍分宅而居,外省的大员、蒙古王公都要在北京兴造宅邸而有宅必有园(2)自康熙以来皇家园林建设频繁,至乾隆时达到高峰注:“皇元孙真人道行碑“赵孟頫写12.扬州园林的代表是:个园,晚清第一园是:何园13.岭南四大名园是:顺德的清辉园、东菀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粤中四大名园14.列举明清两代着名的造园匠师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叶涛:畅春园张然:畅春园张轼:寄畅园计成:影园15.私家园林矛盾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1宅园的性质发生变化,园林与府邸的关系比过去更为密切2园林建筑物的类型改变,数量随着园林性质的转化而逐渐增多3园内用石掇山更为普遍4园内的植物配置,重艺不重技5私家园林景题盛行,形式倾向日益突出16.复道回廊:“中国立交桥的雏形”17.两堤上的六座桥梁:玉带桥、界湖桥、练桥、镜桥、驼背桥宗教三大花事:法源寺“丁香”与宗教寺中土丹茶、王府海棠18.引静桥:中国古典园林最短的拱形桥19.本时期园林分化为哪三大地方派别举例阐述各自的特点;1江南园林个园,休园,影园①建筑的形式极其多样丰富,个体形象玲珑轻盈②江南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③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④园林空间多样而富于变化2北方园林半亩园,恭王府花园,勺园,清华园①建筑体量高大,形象稳重敦实②北京城里水资源匮乏,宅园多数因水源困难,故山水在布局中一般处于辅佐的地位,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而在小水面上求其变化③北京树种比江南少,树木花草多作为点缀④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相对要小一些⑤总体布局上多采取中轴对称的处理方式3岭南园林①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院,建筑的比重大,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②叠山常用姿态嶙峋、均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外形更轻盈活泼,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以装修③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等,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一绝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故称岭南园林一绝20.颐和园总体规划的蓝本是:西湖;谐趣园仿照的是江南无锡的寄畅园。

中外园林史综合复习题整合答案

中外园林史综合复习题整合答案

中外园林史复习提纲一、一般知识题(一)绪论1.世界园林按布置形式分为哪三种类型?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2.世界园林有哪三大体系?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中国园林(二)外国园林史1.古希腊园林分为哪四种类型?庭园园林圣林公共园林学术园林2.“空中花园”建于什么时期?古巴比伦p293.欧洲的别墅庄园园林起源于何时?古罗马时期p264.古罗马园林分为哪四种类型?宫苑园林别墅庄园园林中庭式园林公共园林p265.中世纪的欧洲园林分为哪2种类型?寺院园林城堡园林p306.柴哈尔园和格内拉里弗花园各属于什么风格的园林?王宫庭园p68 别墅花园p747.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主要类型是哪2种?宫苑庭园(中世纪伊斯兰园林) 别墅花园(西班牙伊斯兰园林)p728.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在初期、中期和后期各流行什么风格?初期美第奇中期台地后期巴洛克p33-p349.法国的维兰德里庄园主要受什么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景式园林10.意大利台地式园林的典型实例有哪些?玛达玛庄园、美第奇庄园法尔奈斯庄园、埃斯特庄园、兰特庄园和卡斯特园庄园11.跌水和瀑布等动水景观是哪国园林的风格特征?意大利台地式园林12.凡尔赛宫苑的中轴线有多长?长约3千米p4313.种满鲜花的方格形花坛主要在哪国园林中使用?荷兰p4814.法国的勒诺特尔园林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宫苑园林府邸园林公共花园15.勒·诺特尔的成名作品是什么?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p4316.英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以哪个最著名?汉普顿宫苑p4817.自然风景式园林是哪国园林的特点?英国18.“隐垣”是由谁首创的?布里奇曼19.德国的哪个园林中有中国塔?慕尼黑英国花园20.英国的哪个园林中建有中国塔和孔庙?邱园p5121.英国自然风景园最杰出的三个代表人物是谁?威廉-肯特朗斯洛特-布朗威廉-钱伯斯p50(三)中国古典园林1.中国古典园林按隶属关系分为哪三种类型?按地方风格分为哪三种类型?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贵族)园林p7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p122.“园林”一词成为专有名词是出自哪部著作?明末计成《园冶》3.我国的寺观园林可分为哪2种类型?城市型郊野型4.影响中国园林向风景式方向发展的意识形态有哪些?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5.我国园林的最初形式——“囿”是在什么时期出现的?夏商周时期6.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园林的两个代表性实例是什么?姑苏台荆台章华台p937.“上林苑”是什么时期的皇家园林?是由谁修建的?西汉汉武帝p1058.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寄情山水有哪些表现形式?诗文,山水画,园林p1149.“云林苑”是什么时期在旧有的基础上扩建的?汉10.曹魏所建的帝王宫苑“铜雀园”位于哪个城市?邺城城内西北p11511.“金谷园”是什么时期的私家园林?西晋晋武帝时期p12412.唐代离宫别苑的典型是什么?华清宫曲江池九成宫p13513.庐山草堂和辋川别业各是由谁所建的私家园林?白居易王维p15314.两宋时期的皇家园林主要分布在何地?东京临安p13015.“左山右水”的园林格局是哪个园林的特点?艮岳p13816.艮岳是什么时期的皇家园林?建于何地?其造园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北宋汴梁p138-13917.宋代的私家园林分为哪3种类型?花园宅院游憩园18.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按地方风格分为哪三种?江南北方岭南p16919.圆明园是属于哪种类型的皇家园林?离宫御苑20.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的假山是哪座园林?扬州个园21.《说园》、《园冶》的作者分别是谁?陈从周计成22.避暑山庄是何处的园林?是何种类型?塞外的承德离宫宫苑p17723.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性实例有哪些?拙政园留园24.余荫山庄、罗布林卡是何种风格的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25.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各是什么时期的园林?明朝正德年间明朝万历年间二、简答题(一)外国园林史1.简要分析意大利美第奇式园林的基本特点p372.简要叙述凡尔赛宫苑的概况p43-45布局:宫殿坐东朝西,建造在人工推起的台地上,中轴向东、西两边延伸,形成贯穿并统领全局的轴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显示皇家气派与皇权的至尊,反应了一个朝代的盛衰与国力的强弱。

2.私家园林:为贵族、官僚、文人、富商所私有的园邸,大多呈前宅后园的格局。

3.寺观园林:指佛寺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化环境。

4.大内御苑:皇城或宫城以内。

(宅院)行宫御苑:近郊风景地带。

(短期)离宫御苑:远郊风景地带。

(长期)5.一池三山:太液池、瀛洲、蓬莱、方丈三仙山。

建章宫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6.中国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

7.岭南四大名园:佛山顺德清晖园、佛山禅城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

8.三山五园:(位于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中,最为宏大壮丽的五座园林)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畅春园、圆明园。

9.枯山水:日本为适应日本地理条件而建造的缩微式园林景观,现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10.园林:在一定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优美景观艺术作品。

11.台地园: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

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利于俯视,有层次感、立体感,容易形成气势。

12.借景: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7类。

13.框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这种造景方法称为框景。

14.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15.点景:利用其它形式如对联、石刻等增加诗情画意,点出景的主体,给人以联想,还具有宣传和装饰等作用,这种方法称点景。

16.舫:仿照船的造型建在园林水面上的建筑物。

17.榭: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园林中指较高敞安静的园林建筑,后逐渐发展成为名山大川。

18.影响中国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上发展的三个重要意识形态: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19.中国园林的三个源头:囿、台、园圃。

20.唐长安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21.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22.中国古典园林按照基址选择方式和开发方式的不同划分的类型,可以分为哪几种及其特点:类型:人工山水园林、天然山水园林。

特点:人工山水园林:在平地上开凿水体,人为创建山水地貌,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城镇居多,人的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天然山水园林: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天然风景地带。

包括山水园、山地园、水景园。

23.古埃及园林园林类型: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贵族花园。

24.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中国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

25.中世纪西欧园林类型:寺院园林、城堡庭院。

26.“罗布林卡”是藏语的译音,意思是“有如珍珠宝贝一般的园林”。

罗布林卡中用植物来围合景域划分景区。

27.英国风景式园林和中国风景式园林的差异:①中国风景式园林擅长小中见大、师法自然,还要本于自然而又高出自然。

英国风景式园林虽能本于自然但因为没有明确的意境营造未能达到高于自然的境界。

②中式是一种写意自然,更富想像力。

中国园林追求“天人合一”的象征创意。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则是一种本色自然,以理性、客观的写实,更舒展开阔与真切生动,显示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

③英国风景式园林对于现代城市的影响比中国古典园林对城市的影响要深刻得多。

它所崇尚的疏林草地至今依然是现代城市公园的基本语汇。

④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习性的不同, 差异较大。

英国园林从总体而言面积都较中国古典园林大, 并以天然的真山真水为造园基址。

而中国古典园林, 特别是私家园林则面积较小, 景物摹效于自然, 即以精炼概括的手法, 用人工的力量来再现天然的景色, 以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成”意境。

28.英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

29.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①师法自然,高于自然。

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裁剪,从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典型化的自然。

能小中见大,大中见小。

②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

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天人谐和。

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园林相比,体现出全然不同的审美观念。

③浓郁的诗情画意充盈其中。

运用了各种艺术之间触类旁通的技巧,熔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中,表现诗一般的严谨和精炼。

④园林意境深邃高雅。

创作者将自己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的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蕴涵大体上有三种不同情况:A:借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人工山水园)。

B: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借助于山、水、花木、建筑所构配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意境的信息(皇家园林)。

C: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作文字的点题——运用景题、匾、联、刻石等。

30.文艺复兴中期意大利庄园特征:16世纪后半叶,意大利的庄园大多建在郊外的山坡上,在庄园内构成若干台层,形成台地园。

意大利的台地园具有以下特点:①园林布局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园。

②景物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两侧。

③各台层上常以多种理水形式,或理水与雕像相结合作为局部的中心。

④建筑有时作为全园主景位于最高处。

⑤理水技术成熟,如水景与背景在明暗色彩方面的对比,有光影与音响效果(水风琴、水剧场)、跌水、喷水、秘密喷泉、惊愕喷泉等。

⑥植物造景日趋复杂,将密植的常绿植物修剪成高低不一的绿篱、绿墙、绿荫,剧场的舞台背景、侧幕,绿色的壁龛、洞府等。

⑦迷园、花坛、水渠、喷泉等日趋复杂。

31.宋代文人园林特点:①简远,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

②疏朗,景物数量不求其多但整体性强,不流于琐碎。

建筑相对独立,感官疏朗;山多平缓;水面面积较大,形成开朗气氛;植物利用较多,以大面积的丛植或群植为主,留出林间隙地,虚实相衬。

③雅致,文人文化的精髓。

④天然,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契合,使园内外两相结合浑然一体; 内部以植物造景为主,借助于“林”的形式来创造幽深而独特的景观。

32.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时期的主要成就:①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

它作为这种园林类型所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大,而且反映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

②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其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

唐人已开始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

③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文化的结果。

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④公共园林已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

⑤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有所提高并跨人了一个新的境界,造园用石的美学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园林中的“置石”做法已经比较普遍。

⑥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相互渗透的迹象。

33.成熟后期的私家园林,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风格鼎峙的局面,各有什么特点?①江南园林叠岩料品种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用石量大,假山石多于土,手法多样,技艺高超。

利用花木生长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景色,讲究树木孤植和丛植的画意经营及其色、香、形的象征寓意,注重古树名木的保护利用。

以高度成熟的江南民间乡土建筑作为创作源泉,从中吸取精华,园林空间多样而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鲁、柜景透景,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总的来说,江南园林深厚的文化积淀、高雅的艺术格调和精湛的造园技巧,均居于三大地方风格之首,足以代表这个时期民间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②北方园林,建筑形象稳重、结实,再加上封闭感,具有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

北方水资源匮乏,园林供水困难,因而水池面积较小。

叠山形象偏于凝重,与北方建筑风格十分协调,颇能表现幽燕沉雄气度。

植物配置观赏树种比江南少。

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园内空间划分较少,整体性较强,不如江南私园曲折多变了。

③岭南园林的规模较小,多数是宅园,建筑比重较大。

庭院和庭园形式多样,建筑物比江南更趋开放通透,外观形象也更富有轻快、活泼的意趣,建筑局部多有运用西方样式,叠山常用英石包镶,山体可塑性强,姿态丰富。

理水手法丰富多样,不拘一格。

建筑意味较浓,但不少园林由于建筑体量偏大,楼房较多而略显壅塞,深邃有余而开朗不足。

34.圆明园的造园手法和艺术成就:①造园手法:圆明园全部由人工平地起造;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山水地貌骨架;园中经管多以水为主题,水体占全园面积的一半。

水面有宽有窄。

筑山以及叠石景观与水体构成了山重水复、层次多边的园林空间;圆明园内人工创造的山水景观,既是天然景观的缩影,又是江南风光的再现,建筑都呈院落的格局。

②艺术成就: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35.意大利台地园的特点:意大利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是台地园形成的重要原因。

由一些几何形体构成。

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变化统一、比例协调、尺度适宜,反映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

36.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点:①园林的形式表现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

宫殿位于放射状道路的焦点上,宫苑中延伸数千米的中轴线,强烈地表现出惟我独尊、皇权浩荡的思想。

②构图中,府邸总是中心,起着统率的作用,通常建在地形的最高处。

花园在规模、尺度和形式上都服从于建筑。

③花园本身的构图,也体现出专制政体中的等级制度。

在贯穿全园的中轴线上,加以重点装饰,形成全园的视觉中心。

最美的花坛、雕像、泉池等都集中布置在中轴上。

④园林环境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的特点。

追求空间的无限性,表现广袤旷远,具有外向性等,是园林规模与空间尺度上的最大特点。

⑤法国式园林又是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来建造的,需要很大的场地,并要求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整体上平缓而舒展,有利于中轴两侧形成对称的效果。

⑥在水景创作方面,采用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泊、河流形式,以形成镜面似的水景效果,主要展现静态水景,除了形色各异的喷泉外,动水较少,只在缓坡上做一些跌水景观。

⑦植物种植,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能明显体现出季节变化。

常见的树种有椴树、欧洲七叶树、山毛榉、鹅耳枥等,一般集中种植在林园中,形成茂密的丛林。

⑧府邸近旁的刺绣花坛是法国园林的独创之一。

创造出以花卉为主的大型刺绣花坛,以追求鲜艳、明快、富丽的效果。

⑨在园内道路上,将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品装饰设在路边或交叉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