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动力学总结

合集下载

对河流动力学的学习感悟

对河流动力学的学习感悟

对河流动力学的学习感悟篇一:《流体力学》学习报告《流体力学》学习报告————11土木二班47号胡智远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懂得了: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平衡和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的任务是通过流体的运动规律,研究流体之间及流体与各种边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将它们应用于解决科研和实际工程问题。

在水力、动力、土建、航空、化工,机械等领域里,都日益广泛的应用流体力学,同时正是这些领域的发展,也推动了流体力学的发展和深入。

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总称。

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随时随地都可遇到流体,所以流体力学是与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事业密切相关的。

大气和水是最常见的两种流体,大气包围着整个地球,地球表面的70%是水面。

大气运动、海水运动(包括波浪、潮汐、中尺度涡旋、环流等)乃至地球深处熔浆的流动都是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

20世纪初,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出现以后,飞机和其他各种飞行器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航天飞行,使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其他星球和银河系。

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同流体力学的分支学科——空气动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这些学科是流体力学中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要求人们了解流体在多孔或缝隙介质中的运动,这是流体力学分支之一——渗流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渗流力学还涉及土壤盐碱化的防治,化工中的浓缩、分离和多孔过滤,燃烧室的冷却等技术问题。

燃烧离不开气体,这是有化学反应和热能变化的流体力学问题,是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的内容之一。

爆炸是猛烈的瞬间能量变化和传递过程,涉及气体动力学,从而形成了爆炸力学。

沙漠迁移、河流泥沙运动、管道中煤粉输送、化工中气体催化剂的运动等,都涉及流体中带有固体颗粒或液体中带有气泡等问题,这类问题是多相流体力学研究的范围。

等离子体是自由电子、带等量正电荷的离子以及中性粒子的集合体。

等离子体在磁场作用下有特殊的运动规律。

河流动力学复习整理

河流动力学复习整理

(0)河流动力学概念:研究冲积河流在自然状态下以及受人工建筑物影响以后河道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和河床演变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 水流结构:研究水流内部运动特征及运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泥沙运动:研究泥沙冲刷、搬运和堆积的机理; 河床演变:研究河流的河床形态、演变规律以及人为干扰引起的再造床过程; 河床变形预测:研究预测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冲淤演变的方法.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 室内试验,现场观测,数值计算(1)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河道水流的二相特性;河道水流的三维性;河道水流的不恒定性;河道水流的不均匀性河道水流的水流结构:主流,副流,环流二维明渠流速的分布规律:1.直线层,也成粘滞底层,切应力只有粘滞切力,流速按直线分布2.过渡层,粘滞切力与紊动切力同时存在,流动是层流和紊流的过渡区,该层没有统一的流速分布公式,近似按直线层或对数层公式计算3.对数层,切应力主要是紊动切应力,流速按对数分布4外层区.在对数层以上到水面的区间,切力主要是紊动力,流速分布常以缺速公式表示,故也称缺速区。

流速分布要受上部边界影响,与边壁糙率也有一定关系。

河道水流阻力分解图:见ppt1 76页明渠二维流的阻力损失表达方式:见ppt1 77页(3)按运动状态分,泥沙的运动形式有:(床沙),推移质、悬移质泥沙交换现象:推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间歇性、置换性、速度小、跳跃性、数量少、消耗时均能量 悬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速度大、悬浮性、置换性、数量多、消耗紊动能冲泄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细的部分,且在河床中数量很少或基本不存在的泥沙。

床沙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粗的部分,且在河床中大量存在的泥沙。

两者主要区别:1.前者是非造床质泥沙,后者是造床质。

2.前者粒径较小,后者粒径较大3.前者在水流中的含量不仅取决于水流条件,还与河段上游流域供沙条件有关。

推移质~悬移质与床沙质~冲泄质命名的区别:前者按运动方式分;后者按造床作用、颗粒大小和泥沙来源分。

河流动力学章节总结

河流动力学章节总结

绪论1、河流动力学的概念:河流动力学是研究冲击河流在自然状态下以及受人工建筑物影响以后所发生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河流变化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水流是动力条件,河床是边界条件;通过泥沙交换来相互作用。

本课研究内容:水流结构,泥沙运动,河床演变及预测。

谢才公式曼宁公式对数流速垂线分布摩阻流速u*=(gHJ)0.5第一章泥沙特性1泥沙的基本特性:几何特性,重力特性,水力特性2等容粒径: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详见p5)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3泥沙的孔隙率:泥沙中孔隙的容积占沙样总容积的百分比成为孔隙率4泥沙孔隙率的影响因素:泥沙孔隙率因沙粒大小及均匀度,沙粒的形状,沉积的情况及沉积后受力及历时长短5比表面面积:颗粒表面及与体积之比。

表达式:6/D详见p86沙粒的干容重与干密度:经过100~105度烘干后的沙样质量与为烘干前原样沙体积比(概念,影响因素及规律详见p10~11)影响因素:泥沙颗粒大小,组成均匀程度,淤积深度,淤积历时,泥沙的化学成分,淤积环境及水文条件等。

7干容重的影响因素:1)泥沙粒径2)泥沙淤积厚度3)淤积历时8泥沙沉速:单颗粒泥沙在无大静止清水体中匀速下沉时的速度称为泥沙的沉降速度9影响沉速的因素:绕流状态,泥沙形状,水质,含沙量等1. 等容粒径D:就是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

2. 泥沙粒径测量方法:测量法(D》20mm);筛析法(0.1mm《D<20mm);显微镜法(D<0.1mm);沉降法。

3. 粒配曲线:通过颗粒分析(筛分、水析),求出沙洋中各粒径泥沙质量,算出小于各粒径泥沙质量,然后在半对数坐标上,将泥沙粒径D绘于横坐标(对数分格)上,小于该粒径泥沙在全部沙洋中所占百分比p绘于纵坐标轴上,绘出的D~p关系曲线,即为粒配曲线。

4.影响泥沙孔隙率的因素:1.粒径均匀泥沙孔隙率最大2.泥沙形状3.泥沙沉积方式5. 比表面积:颗粒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

河流动力学复习整理

河流动力学复习整理

(0)河流动力学概念:研究冲积河流在自然状态下以及受人工建筑物影响以后河道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和河床演变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 水流结构:研究水流内部运动特征及运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泥沙运动:研究泥沙冲刷、搬运和堆积的机理; 河床演变:研究河流的河床形态、演变规律以及人为干扰引起的再造床过程; 河床变形预测:研究预测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冲淤演变的方法.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 室内试验,现场观测,数值计算(1)河道水流的基本特性:河道水流的二相特性;河道水流的三维性;河道水流的不恒定性;河道水流的不均匀性河道水流的水流结构:主流,副流,环流二维明渠流速的分布规律:1.直线层,也成粘滞底层,切应力只有粘滞切力,流速按直线分布2.过渡层,粘滞切力与紊动切力同时存在,流动是层流和紊流的过渡区,该层没有统一的流速分布公式,近似按直线层或对数层公式计算3.对数层,切应力主要是紊动切应力,流速按对数分布4外层区.在对数层以上到水面的区间,切力主要是紊动力,流速分布常以缺速公式表示,故也称缺速区。

流速分布要受上部边界影响,与边壁糙率也有一定关系。

河道水流阻力分解图:见ppt1 76页明渠二维流的阻力损失表达方式:见ppt1 77页(3)按运动状态分,泥沙的运动形式有:(床沙),推移质、悬移质泥沙交换现象:推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间歇性、置换性、速度小、跳跃性、数量少、消耗时均能量 悬移质泥沙运动特点:速度大、悬浮性、置换性、数量多、消耗紊动能冲泄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细的部分,且在河床中数量很少或基本不存在的泥沙。

床沙质:河流挟带的泥沙中粒径较粗的部分,且在河床中大量存在的泥沙。

两者主要区别:1.前者是非造床质泥沙,后者是造床质。

2.前者粒径较小,后者粒径较大3.前者在水流中的含量不仅取决于水流条件,还与河段上游流域供沙条件有关。

推移质~悬移质与床沙质~冲泄质命名的区别:前者按运动方式分;后者按造床作用、颗粒大小和泥沙来源分。

河流动力学总结

河流动力学总结

第一章 泥沙特性 等容粒径定义:容积与泥沙颗粒体积相等的球体的直径算术平均粒径: 定义:长、中、短轴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粒径: 定义:将泥沙视为椭球体,求其等容粒径(球体) 天然沙孔隙率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⑴粒径:沙样越粗,孔隙率越小(细沙表面积大,颗粒间摩擦、吸附及搭成构架的作用强)。

粗砂:39~40%;中沙:41~48%;细沙:44-49%;粘土絮凝后可达90%。

⑵均匀程度:均匀沙的孔隙率最大。

因非均匀沙粗颗粒间孔隙由细颗粒填充。

⑶形状:圆滑的、棱角不分明的沙样孔隙率较小。

⑷沉积时间:越长,孔隙率越小。

比表面积的定义: 泥沙颗粒的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 比表面积的意义: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

反映泥沙颗粒的物理化学作用与重力作用的相对大小,比表面积越大(亲水性越强),物理化学作用越大。

影响干容重的主要因素:⑴粒径:影响孔隙率n 。

粒径↑,n ↓,gs’ ↑,变化范围↓;粒径↓ , n ↑ , gs’ ↓,变化范围↑。

⑵淤积厚度:影响土的自重应力,自身固结压缩→影响孔隙率n 。

淤积越深,gs’越大,变化范围越小;淤积越浅,gs’越小,变化范围越大。

⑶淤积历时:影响排水固结充分程度→影响孔隙率n 。

沉积越短, gs’越小;沉积越长, gs’越大,然后趋于稳定值;大颗粒稳定历时短,细颗粒稳定历时长⑷级配:影响孔隙率n :组成越均匀,孔隙率越大,gs’越小;组成越不均匀,孔隙率越小,gs’越大。

水下休止角:泥沙在静水下自然堆积而不塌落的坡面倾角,f (°)。

水下摩擦系数:f =tg f 说明:粒径越大,水下休止角越大,摩擦系数越大,坡度越陡。

束缚水=粘结水+粘滞水 絮团:分散细颗粒相互吸引,聚合成结构松散、类似棉花团的较大团粒或团块,称为~,絮团形成的过程即称絮凝 沉降的过程①初始,γs>γW ,重力>阻力,加速下沉②沉速增加→阻力逐渐增大,而重力恒定,加速度减小③当重力=阻力,加速度=0,泥沙匀速下沉,沉速趋于稳定。

河流动力学_总结

河流动力学_总结

河流动力学第一章泥沙特性1、等容粒径: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

设某一颗泥沙体积为V ,则等容粒径3/1)6(πV D =泥沙粒径可用长轴a ,中轴b ,短轴c 的算术平均值表示)(31c b a D ++= 假设成椭球体,用几何平均值表示3abc D =2、粒配曲线的作法:(图1-1 p6)①通过颗粒分析(包括筛分和水析),求出沙样中各种粒径泥沙的重量②算出小于各种粒径的泥沙总重量③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将泥沙粒径D 绘于横坐标(对数分格)上,小于该粒径的泥沙在全部沙样中所占重量的百分数p 绘于纵坐标(普通分格)上,绘出的D~p 关系曲线即为所求的粒配曲线。

3、粒配曲线特点曲线坡度越陡,表示沙样内颗粒组成越均匀,反之,不均匀。

4、粒配曲线特征值1)中值粒径50D :是常用的特征值,它表示大于和小于该种粒径的泥沙重量各占沙样总重量的50%,即粒配曲线的纵坐标上找出p=50%,其对应的横坐标即为50D 2)平均粒径50D :是沙样内各泥沙粒径组的加权平均值。

即粒配曲线的纵坐标(p )按其变化情况分成若干组,并在横坐标(D )上定出各组泥沙相应的上、下限粒径min max D D 和 以及各组泥沙在整个沙样中所占重量百分数i p ∆,然后求出各组泥沙的平均粒径32min max min max i min max D D D D D D D D i +++=+=或∑∑==∆∆=n i i n i i im pp D D 11n —为划分组数;2502σe D D m =,其中σ—沙样粒径分配的均方差,9.151.84ln D D =σ 当σ为零时,沙样均匀,50D D m =,一般沙样不均匀,σ总是大于零,因此,通常50D D m >3)分选系数(非均匀系数)25750D D S =,若0S =1,则沙样非常均匀,越>1,则越不均匀。

5、影响泥沙的孔隙率的因素①沙粒的大小 ②均匀度 ③沙粒的形状 ④沉积的情况 ⑤沉积后受力大小 ⑥历时长短泥沙越细,孔隙率越大;泥沙越均匀,孔隙率越大;越接近球体,孔隙率越大。

河流动力学 知识重点

河流动力学 知识重点

1.等容粒径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2.孔隙率泥沙中孔隙的容积占沙样总容积的百分比3.比表面积颗粒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

颗粒比表面积间接地反映了颗粒受到的物理化学作用与重力作用4.双电层颗粒表面离子层及其周围的反粒子层构成颗粒的双电层5.干容重如取未经扰动的原样沙洋,量出它的体积,然后在烘箱内经100-105°C 的温度烘干后,其重量(或质量)与原样沙洋整个体积之比,称为泥沙的干容重(干密度)6.影响干容重(干密度)的因素①泥沙粒径:泥沙粒径愈小,颗粒间孔隙率愈大,干容重就愈小②泥沙淤积厚度:泥沙的淤积厚度愈深,其干容重愈大,变化范围愈小;反之,淤积深度愈浅,其干容重愈小。

且变化幅度愈大③淤积历时:干容重's γ随淤积历时的增加而趋向于一个稳定值,较粗颗粒如卵石、砾石及沙粒等(D>0.1mm ),淤积历时不长,其干容重's γ就趋向一个稳定值,且初始干容重与最终干容重比较接近7.泥沙运动现象泥沙在水流中的运动形式分为推移质和悬移质两大类型。

其中推移质又分为接触质、跃移质和层移质三种。

在床面附近以跳跃形式前进的泥沙,叫做跃移质悬移质则是悬浮在水中运动,速度与水流速度基本相同的泥沙推移质实质上是指在河底附近,以滚动、滑动、跳跃或层移形式前进,其速度远小于水流速度的泥沙。

8.泥沙的起动河床上静止的泥沙颗粒,随着水流条件的增强,到一定条件时开始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泥沙的起动。

床面泥沙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临界水流条件,就是所谓的泥沙的起动条件。

泥沙的起动条件可以用流速,拖曳力或功率来表示9.起动拖曳力所谓起动拖曳力,是指泥沙处于起动状态的床面剪切力。

其值等于泥沙起动时,单位面积床面上水柱重量在水流方向的分力,即:2*0U hJ ργτ== 9.止动流速泥沙颗粒由运动那个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时的临界垂线平均流速扬动流速扬动流速是床面泥沙由静止直接转入悬移状态的临界垂线平均流速。

学习河流动力学的感受

学习河流动力学的感受

学习河流动力学的感受前几天跟刚开始接触河流动力学的同学聊天,说到了河流动力学这个话题。

所以我决定写写我学习河流动力学的感受,表达一下对河流动力学的认识。

对于河流动力学,我觉得对于一个学习了很多年的人来说,理解起来还是很难。

所以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之后,我觉得要对这个话题有一个自己的见解,也要让大家看一看到底什么是河流动力学这个概念?要明白它是如何产生以及怎样影响着河流动力学,河流动力、水动力是一种如何转化成一种运动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人类就像一条河流一样。

这就是我学习到的河流动力学。

河流动力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它不仅要解决复杂多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问题、还需要解决非线性动力学、流形、动力、流动力学分析、水体运动、河流水文及其变化等问题……可以说河流动力学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学科。

1.要学好河流动力学,一定要先弄明白河流动力学是怎样产生的?我们知道,河流运动的产生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河流自身携带的能量,一个是河流水流自身的运动。

因为河流自身携带着能量,所以河流动力学就和河流动力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也有可能河流自身本身就具有动力,也有可能河流自身带有动能,或者河流自身本身没有动力。

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在河流自身携带着能量和水动力基础上产生出来。

我认为,河流动力学是我们学习流体力学的基础内容之一。

我觉得学习水文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动力学问题,这与我们学习力学不同。

如我前面所说,在学习动力学之前要知道水文是什么?水文是由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而成的具有空间联系等特性及其规律和形式的数学系统。

水文也是研究人类活动在自然界发生的各种运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水文是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所引起水文过程和形式的影响及其规律的学科;水文包括水运、水文气象、水文站网、水文监测、河流调度、水利水电工程、水文站网以及与水文相关的其他应用学科;水文可以概括为水文预报、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水资源与水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等应用学科。

最新最全河流动力学知识点汇总(精华)

最新最全河流动力学知识点汇总(精华)

统计学等方法研究河流在水流、 河流动力学是以力学、 化规律的学科。

泥沙和河床边界三者共同作用下的变 河流动力学的研究内容: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

Chapter 1河流:河槽与其流动的水流。

水系: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总体。

流域:河流的集水区,由分水线包围所构成。

水系形态规律:二相、三维、不恒定、不均匀。

河道级别——越支越低。

分枝比:级别为 x 河道数目与比 x 高一级别 x+1 河道数目的比值。

(1) (2) 河道分枝比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水系的平均分枝比接近与一个常数。

河道数量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数目不断减少,十分接近与一递减的几何数列。

河道平均长度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某一级河道的平均长度与其低一级河道的 平均长度的比值为一常数,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的平均长度倾向与一递增的 几何数列。

河道平均纵比降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的平均纵比 降倾向与一列递减的几何数列。

河道面积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

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的平均流域面积倾向与一列递增的几何数列。

(3) (4) (5) 直接测量 等容粒径:相同体积球体的直径。

d=(abc)1/3d=(6V/ π)1/3泥沙的粒径测量 筛析法水析沉降法泥沙粒径频直方图泥沙粒径分布的描述方法泥沙粒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 !!!!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静水中的泥沙在颗粒之间的摩擦作用下可以堆积成一定角度的稳定倾斜 面而不塌落,该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Chapter 2泥沙沉降速度:单颗泥沙在足够大的静止清水中等速下沉时的速度。

也称水力粗度。

泥沙颗粒在静水中下沉时的运动状态与沙粒雷诺数有关。

W = (13.95νγs - γ νd2 影响泥沙沉速的因素:颗粒形状、边壁条件、含沙浓度、紊动、絮凝。

d ) + 1.09 - 13.95 γ在具有一定泥沙组成的床面上, 逐渐增加水流强度, 直到使床面泥沙有静止转入运动, 这种 现象称为泥沙的起动。

河流动力学——精选推荐

河流动力学——精选推荐

绪论基本内容:(1)河流动力学研究内容;(2)河流动力学研究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河流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学科发展简史、生产实践中的河流泥沙问题;(2)理解河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了解河流动力学发展趋势。

一、河流动力学概念河流是水流与河床在地球物理诸自然因素及入类活动的影响下交互作用的产物。

河流有着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

一方面,水流作用于河床,使河床发生变化,河道发生演变;另一方面,河床也作用于水流。

影响水流的特性。

二者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相互依存,相点影响,相互制约,永远处于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河流动力学——研究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即:关于河流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系统知识。

二、研究意义及本课程作用人离不开水。

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围绕着河流进行。

人们为利用水资源修建各种各样水利工程,如:桥梁、防洪堤,过江的隧道,航运码头、灌溉发电的综合水利枢纽、生产及生活用水排水等等。

这些活动或多或少地干涉了河流的自然进程,有些则极大地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条件。

意义:如何认识河流的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利用其为人类服务,或者引导其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或者最小限度地降低因改变河流自然进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是河流动力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本课程作用:防止洪水灾害需要构筑堤防、保护河岸和整治河道,为此必须了解河流的特性。

增加农业生产需要引水灌溉,防止引水口及灌溉渠道泥沙淤积是重要问题。

发展航运事业需要整治航道和修建港口,必须掌握浅滩及港区河道演变规律。

在河流上、中游兴建水库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方法。

但在水库修建后,改变了河流来水、来沙条件和边界条件,从而引起河床剧烈的冲淤变化,不仅影响水库寿命和枢纽的工作条件,而且对上、下游一定范围内的河段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预测和拟订减轻不利影响的措施是水库建设中的重大研究课题。

此外,城市取水和排水,铁路和公路建设,水资源保护等也都与河流动力学研究有关。

三、课程性质《河流动力学》是水文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研究方向之一。

2016-2017年河流动力学报告(总结)

2016-2017年河流动力学报告(总结)

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特性研究港航101 吴劼纯 201010413007粉沙质海岸是新取名的一种特殊海岸, 海岸泥沙平均中值粒径d50 介于0.03- 0.10 mm 之间, 泥沙起动流速小, 沉降速度大, 沉积后密实很快, 泥沙运移型态十分复杂, 既有悬移质, 又有推移质, 还有底部高浓度含沙水体层, 泥沙活跃, 在大风浪作用下, 海床易发生大冲大淤, 对海岸工程和港口航道构成极大威胁。

由于近年来粉沙质海岸上相继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港口、航道泥沙淤积问题, 粉沙质海岸才逐渐被重视, 成为海岸工程泥沙研究中被关注的焦点。

一.粉沙质海岸的界定根据海岸泥沙平均粒径d50 对平原海岸进行分类: d50 小于0. 03 mm 为淤泥质海岸,d50大于01 1 mm 为沙质海岸。

对d50介于0.03-0.1 mm 的海岸对粉沙质海岸的泥沙运动特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

进一步定名为粉沙质海岸。

平原海岸的分类与泥沙分类的相应关系见表1。

决定海岸类型的基础物质是泥沙本身, 泥沙水力特性、运移型态和淤积特征又与泥沙粒径级配有密切关系, 因此界定粉沙质海岸要考虑三个因素: 中值粒径d50、黏土含量和泥沙粒径的分选性。

( 1) 中值粒径:粉沙质海岸泥沙平均中值粒径d50介于0.03-0.1 mm 之间。

( 2 ) 黏土含量: 泥沙粒径组成中粒径小于0.004 mm的黏土含量对泥沙的起动、沉降和密实等水力特性影响很大。

根据现场资料分析和室内试验资料整理, 淤泥海岸的泥沙极细, 黏土含量均超过25%; 沙质海岸泥沙粒粗, 黏土含量较小, 一般不到5% ; 在粉沙质海岸上, 黏土含量约在5%- 25% 之间。

因此可界定黏土含量大于25% 时为淤泥质海岸; 黏土含量在5%-25%之间时为粉沙质海岸; 黏土含量小于5% 时为沙质海岸。

( 3) 泥沙粒径的分选性, 表示泥沙粒径大小的均匀程度, 可用下式计算( 1)式中, 分别表示泥沙d75和d25 的值。

河流动力学整理

河流动力学整理

1.对数流速垂线分布1、泥沙级配曲线:横坐标表示泥沙粒径,纵坐标表达在所考虑的沙样中粒径小于横坐标相应的某一粒径在总沙样中所占的百分比的曲线。

2、粒配曲线的绘制方法和过程:⑴取样筛分,获取各粒经组D i 泥沙的重量;⑵统计出小于和等于各粒经D i 的沙重,并算出其占总重的百分比p i ;⑶准备半对数坐标纸(横坐标为对数分格,纵坐标是普通分格);⑷以粒经Di 为横坐标(对数坐标,从大到小),小于和等于粒经Di 的沙重百分比pi 为纵坐标(普通坐标)绘制D~p粒配曲线。

3、级配曲线可以反映沙样颗粒的相对大小和范围,可反映沙样组成的均匀程度1、特征粒径:单颗粒泥沙粒径:等容粒径,算术/几何平均粒径,筛分粒径,沉降粒径;群体泥沙代表粒径:平均粒径(d i=(d max-d min)/2;D m=∑(d i*p i)/100);中值粒径(d50);非均匀特点:均方差(σ=1/2(D84/D50+ D50/D16));挑选系数(Φ=开方(D75/D25))(越接近1,沙样就越均匀,越大于1,沙样越不均匀);1.孔隙率:泥沙中孔隙的容积占沙样总容积的百分比。

泥沙孔隙率因沙粒大小、均匀度、沙粒形状、泥沙沉积方式、沉积后受力大小和历史长短等有关。

粗沙(39%-40%);中沙(41%-48%);细沙(44%-49%)。

细颗粒泥沙表面面积大,使得摩擦、吸附、搭成架构等作用增大;粒径均匀的泥沙孔隙率最大;球体,孔隙率小。

(细颗粒泥沙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较小的干容重)1.容重γs:泥沙颗粒的实有重量和实有体积(不含空隙体积)之比(一般变化范围不大,取2650kg/m3);有效容重系数:泥沙水下比重与水的比重之比(a=(γs-γ)/γ);干容重γs’;泥沙颗粒的实有重量和整个体积(含空隙体积)之比(变化范围大,因为空隙变化大);用途:确定泥沙冲淤体的体积;影响因素:粒径(主)、淤积深度、埋藏深度和环境、排水情况、有无初露水面暴露在空气中、细颗粒的化学成分等;γs’与γs的关系:γs’= γs(1-e);规律:粒径大的泥沙γs’大一些,变化范围小一些,粒径小的反之;浑水容重:如果以S 代表水的含沙量,则浑水容重(r m=r+(1-r/r s)*s),含沙量S较大的变化只能引起r m较小的变化。

河流动力学复习

河流动力学复习

河流动力学复习1.河流动力学主要内容:水流结构、泥沙运动、河床演变。

2.等容粒径: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d=(6V/π)1/33.干密度:从自然界中取得的原状泥沙,经过100~105°C的温度烘干后,其质量与原泥沙整体体积的比值。

4.干密度主要受泥沙粒径、淤积厚度、淤积历时等因素的影响。

1)泥沙粒径:组成越均匀、粒径越大的泥沙沉积下来的干密度较大;2)淤积厚度:泥沙淤积物埋深越深,压实越明显,干密度也越大;3)淤积历时:泥沙干密度随淤积历时的增加而趋于一个稳定值。

5.泥沙沉降速度:指单颗泥沙在足够大的静止清水中等速下沉时的速度,简称沉速。

6.影响泥沙颗粒沉降速度的原因:颗粒形状、边壁条件、含沙浓度、紊动、絮凝等。

7.泥沙的起动:在具有一定泥沙组成的床面上,逐渐增加水流强度,直到使床面泥沙由静止转入运动,这种现象叫做~8.希尔兹起动拖曳力公式:9.沙波:当水流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河床表面推移质泥沙运动达到一定规模时,河床表面会表现起伏不平但又看似规则的波浪状形态,称为~10.沙波运动:在沙波的迎流面,由于水流流速沿程递增,泥沙发生冲刷;在沙波的背流面,受横轴环流的影响,泥沙发生淤积,沙波迎流面冲刷,背流面淤积的综合结果,形成整个沙波向下游“爬行”的运动态势,称之为沙波运动。

11.沙波的发展过程:沙纹,沙垄,过渡、动平整,沙浪,急滩与深潭。

12.动床阻力(水流作用在河床床面上的剪切力)分为:沙粒阻力,沙波阻力13.边界阻力14.推移质:在河流床面附近以滚动、滑动、跳跃和层移等方式运动的泥沙为推移质。

15.推移质运动形式:接触质、跃移质、层移质16.均匀沙推移质输沙率公式:1)以流速为主要参变数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认为影响推移质输沙率强度的主要水利因素是水流流速,流速越大,则推移质输沙率越大。

2)以拖曳力为主要参变数,在大量试验资料基础上建立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推移质输沙率主要决定于水流拖曳力,拖曳力愈大,则推移质输沙率愈大。

河流动力学与航道整治实验总结

河流动力学与航道整治实验总结

河流动力学与航道整治实验总结摘要:对试验项目进行充分研究,分析现状河道情况下的河床演变、通航条件,及碍航成因提出整治工程方案,整治措施及工程布置。

关键词:河床演变;碍航;整治措辞1.河道概况和滩险分析: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一级支流,是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向南纵贯全川经重庆汇入长江,被国家列为战备航道。

它连接川、陕、甘、渝三省一市,是沟通西南、西北的主要交通运输线,形成了一条西北、西南地区与三峡库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联系的通衢大道,是西南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运输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嘉陵江是全国第一条全江渠化的山区河流,嘉陵江干流广元至重庆河段共规划建设17 个梯级,川境内规划建设14 个梯级,目前,渠化工程已接近尾声,嘉陵江渠化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枯水期滩多水浅的问题,未建梯级之前共有各类碍航滩险约280 个,渠化工程完成后滩险数量减少到仅49 个,主要分布在各枢纽坝下河道1~5km 范围内,其航道尺度达不到设计标准。

例如:马回船闸建成年代较早,其下游引航道淤积较为严重。

不满足IV级航道建设要求。

为了解决嘉陵江航运河道淤积的问题,加快推进嘉陵江航运复苏,全面发挥嘉陵江高等级航道的航运潜力,加快沿江地方经济发展,四川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2014 年4 月以川发改基础[2014]221 号文批复同意建设嘉陵江川境段航运配套工程。

观音州是嘉陵江上著名的的滩险之一,河道两岸特殊的地形和地质造就了山区河流的流速大,流态紊乱等特点,河面狭窄,河内险滩,礁石居多,水深浅、落差大等特殊的工况条件,对船舶航行造成了极不利因素,因此采取措施进行航道整治显得意义重大。

2.项目研究意义:宏观方面:嘉陵江航道整治工程完善,系统的治理对促进长江与嘉陵江通航发展外贸经济,对外交往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河流的分布面广,有利于实行大、中、小结合及长短途运输的结合。

河流动力学复习要点

河流动力学复习要点

异重流:两种密度(比重)相差不大、可以相混的流体,在条件适宜时因密度(比重)差异而产生的相对运动,但在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全局性紊动掺混的相对运动。

异重流的分类:温差异重流(温度),盐水异重流(溶解质含量),浑水异重流(含沙量);下异重流,上异重流,中异重流。

浑水异重流对水利建设方面的影响:对水库淤积的影响:蚕食有效库容、增加坝体压力,可因势利导排沙,官厅水库因异重流排沙达1/3,对于底坡大的水库,可达到2/3。

⑵对航运的影响港池、船闸为盲肠渠道,常为静水,具有形成异重流的条件,易因异重流淤积而碍航。

异重流的特性:异重流的重力作用显著减小,异重流的惯性作用相对增强。

(三)异重流的阻力作用十分突出(相对清水极大增强) 异重流的密度:浑水重度=((清水重量)+(泥沙重量))/体积; 单位体积浑水的水下重量: 异重流的有效有效重力加速度g ′: 异重流运动方程:盲肠河段:一端与河道连通,而另一端封闭的河段(1)具有形成异重流的条件:盲肠内:静水 and 清水;河道内:动水 and 浑水;密度差产生交界面压力差,外河道浑水由底部潜入盲肠河段,从而产生异重流(2)异重流潜入盲肠河段沿程淤积:异重流速度逐渐减慢,挟沙能力下降,浑水中的泥沙沿程沉淀,粗颗粒淤积在口门附近,较细颗粒沿程淤积在盲肠河段内部、(3)横轴纵向环流使异重流循环往复地将泥沙输入盲肠河段(动量和质量平衡)由于淤积而变清的潜流在盲端上升成为面流,反向流向口门,与底层潜入的浑水形成横轴纵向环流(4)立轴回流引起回流淤积,形成拦门沙:口门处河道水流的切力作用使得交汇处形成立轴漩涡(回流),回流区将外河道主流与盲肠河段静水区隔离,主流含沙量大于回流区,水流紊动扩散作用使得泥沙由主流区进入回流区,较粗颗粒沉积在回流区,较细颗粒随浑水潜入盲肠段1.回流区的存在不仅拦截粗颗粒泥沙,而且影响异重流的输沙量。

淤积厚度自口门向内逐渐减小,拦门沙淤积体的外坡较陡2.回流区拦门沙淤积体虽然较集中,范围不大,但淤积厚,对航行十分不利 防止和减少异重流以及回流对盲肠式引航道和挖入式河港造成淤积,措施如下:1.船闸置于枢纽凹岸一侧(深槽稳定,凸岸有回流和缓流区)2.挖入式港池或口门的布置应注意河床演变和泥沙运动:顺直微弯河段:口门不宜布置在可动边滩的下游侧;分叉河段:港池不宜布置在衰亡汊道;弯曲河段:口门应布置在凸岸顶点下游的贴流区;口门不能布置在容易出现回流或缓流的矶头、凸嘴或凸出岸线建筑物以及支流交汇点的下游侧 3.港池出口方向指向下游,口门轴线与主流交角越小越好,但需满足航行需要(船大不好掉头)4.尽量缩小口门宽度和水深在盲肠河段内设置适量流速的外泄水流4.异重流流速很小,易受干扰,小流速的外泄水流将极大削弱异重流5.口门设置防淤帘第五章 河床演变:河道在天然情况下或受人工建筑物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广义:河道从河源到河口所流经河谷的各个部分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历史,属地貌学的研究范畴狭义:只限于近代冲积河道的演变发展,属河流动力学的研究范畴。

河流动力学重点归纳

河流动力学重点归纳

研究对象:河流河流是水流与河床在地球物理诸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交互作用的产物水流与河床的交互作用中,泥沙起着纽带的作用: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泥沙冲刷,河床下切 研究的核心:泥沙的基本运动规律研究对象:泥沙从微观来看:泥沙为散粒群体在河流动力学中,研究泥沙的运动过程,视泥沙为连续介质注意:在水流中的泥沙含量过低时,只能做散粒个体看待,不能视作连续介质。

(散粒个体泥沙是不接受紊动扩散作用的)主要理论工具力学:泥沙颗粒受力分析统计理论:无数泥沙颗粒,具有随机行,从宏观上研究,即不能不用到统计理论 解决问题的手段模型试验: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模型试验的原因:泥沙运动涉及的物理量往往较多,边界条件往往比较复杂没有较简单的公式或可求出精确数值解的模型模型研究的过程实际问题 → 简化(留取主要矛盾)→模型建立(设计、验证)→试验研究数学、物理模型都要经过类似的过程1.2河流动力学发展简史初创期:1938年,劳斯(H.Rouse ),第五次国际应用力学讨论会会刊上发表关于泥沙紊动扩散理论,标志河流动力学从水力学中分离出来;同一时期还有:1933年,奥布莱恩(M.P .O’Brien ),1931年,马卡维也夫(B.M.Makabeeb )初期(1931~1950)泥沙紊动扩散理论的讨论;中期(1950~1970)能量平衡问题;近期(1970~至今)水沙两相流的基本问题1.自觉地努力学会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2.要认真观察和分析河流运动过程中的矛盾现象,提示客观存在着的对立与统一的规律,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3.对前人的成果要批判的继承和吸收第二章 泥沙特性2.1泥沙的粒径和粒配曲线泥沙:通常把组成河床和随水流运动的小颗粒叫做泥沙。

粒径是表示泥沙颗粒大小的一个量度。

确定粒径时遇到的困难:1.泥沙形状不规则;2.泥沙的粒径不均匀等容粒径。

定义:容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

计算公式可简称为粒径,单位毫米(mm )。

(完整word版)河流动力学复习

(完整word版)河流动力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1、河流动力学是什么样的学科?主要研究什么?答:河流动力学是研究河道水流、泥沙运动、河床演变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水流结构:研究水流内部运动特征及运动要素的空间分布;②泥沙运动:研究泥沙冲刷、搬运和堆积的机理;③河床演变:研究河流的河床形态、演变规律以及人为干扰引起的再造床过程。

(由一条河流从表层到底部记忆,水流——泥沙——河床)2、河流动力学的鲜明特点:半经验半理论3、河流动力学的应用?答:①港口选址论证;②航道整治;③排除修建水利枢纽的不利影响第二章水流的紊动1、紊流的特性答:①即使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流场中任意一点的流速和压力也随时间呈不规则的脉动;②紊流具有扩散性2、如何判断紊流的发生?答:通过雷诺数进行判断。

Re<2000左右,属层流;Re在10000~12000时,进入紊流范围3、紊流发生的分类答:①水流很快流过固体边界,边界是静止的,水流是运动的;②两种不同流速的液体相接触,在接触面上的流速梯度也产生漩涡;③水流绕过物体或物体在静水中运动时,在物体背面,水流发生分离而产生漩涡。

5、紊动切应力如何产生?主要内容?答6、流速分布公式实际应用注意问题?答:①天然河道Ks(明渠水流周界上的粗糙突起高度)难以直接测量.采用实测的方法来确定,即测出水槽的流速分布及u*值,再求出Ks;无法实测则查阅书册确定;②流速分布曲线原点对于不同床面不同第三章泥沙特性1、孔隙率?答:孔隙率是泥沙中孔隙的容积占沙样总容积的百分比 2、比表面积含义答:颗粒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 3、双电层现象?粘结水?粘滞水?答:水中(电解质中)离子吸附在泥沙表面和泥沙表面分子离解使泥沙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负电荷将吸引水中正电荷的离子形成吸附层。

吸附层的离子不足以平衡颗粒电荷,继续吸附异号电荷形成扩散层,这就是双电层现象。

粘结水:在泥沙颗粒表面负电荷的作用下,靠近颗粒表面,在吸附层范围内的水分子失去自由活动的能力,整齐、紧密排列,这部分被称为粘结水。

河流动力学复习

河流动力学复习

河流动力学就是以力学及统计等方法研究河流在水流、泥沙和河床边界河流动力学的研究内容:①水流结构,②泥沙运动,③河床演变。

河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①理论研究,②实验研究,③原型研究,④数学模型。

河流特性:①两相流,②三维③不恒定流,④非均匀流。

河流分类:山区河流山前河流顺直型平原河流蜿蜒型分汊型游荡型风化作用:是岩石和矿物在地表环境中,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结构破坏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

泥沙的几何特性:一般来说,较粗的泥沙颗粒沿河底推移前进,碰撞机会较多,容易磨成较为圆滑的外形;较细的泥沙颗粒随水流悬浮前进,碰撞机会较少,相对不容易磨损,棱角比较分明。

泥沙粒径分布的描述方法:(1).泥沙粒径频率直方图(2).泥沙粒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

(1)泥沙粒径频率直方图: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泥沙颗粒粒径按粒径大小顺序分为若干组,粒径位于di至dj区间(di<dj)的泥沙称为di~dj粒径组,di~dj 粒径组泥沙的质量与沙洋总质量的比值称为改组泥沙的质量比。

以不同粒径组泥沙为横坐标,一般采用对数刻度,以不同粒径组泥沙质量百分比为纵坐标,绘成直方图。

如果泥沙粒径组划分很细,即di~dj间距很小,则泥沙粒径频率直方图可以连成光滑的曲线,称为泥沙粒径频率分布曲线。

泥沙粒径频率直方图的形状与泥沙粒径分组的数目和间距有很大的关系,组分分得越多,间距越小,所得结果越能真实反映泥沙的粒径分布。

(2)泥沙粒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以横坐标表示泥沙颗粒粒径大小,纵坐标表示小于某一粒径di的泥沙质量与泥沙总质量的百分比。

泥沙粒径频率分布曲线与泥沙粒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统称为泥沙粒径级配曲线。

泥沙来源:地表冲蚀(主要部分),河床的冲刷和风沙运动。

最根本来源:岩土的风化。

泥沙颗粒按粒径分类中值粒径d:泥沙粒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上横坐标取值为50%时所对应的粒径值。

50干容重(干密度):将原状泥沙,经过110-105℃的温度烘干后,其重量(质量)与原泥沙整体体积的比值。

河流动力学知识点汇总

河流动力学知识点汇总

河流动力学是以力学、统计学等方法研究河流在水流、泥沙和河床边界三者共同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的学科。

河流动力学的研究内容: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

Chapter1河流:河槽与其流动的水流。

水系: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总体。

流域:河流的集水区,由分水线包围所构成。

水系形态规律:二相、三维、不恒定、不均匀。

河道级别——越支越低。

分枝比:级别为x河道数目与比x高一级别x+1河道数目的比值。

(1)河道分枝比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水系的平均分枝比接近与一个常数。

(2)河道数量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数目不断减少,十分接近与一递减的几何数列。

(3)河道平均长度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某一级河道的平均长度与其低一级河道的平均长度的比值为一常数,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的平均长度倾向与一递增的几何数列。

(4)河道平均纵比降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的平均纵比降倾向与一列递减的几何数列。

(5)河道面积规律:在任何一个流域内。

随着河道级别的增加,河道的平均流域面积倾向与一列递增的几何数列。

直接测量等容粒径:相同体积球体的直径。

d=(6V/π)1/3d=(abc)1/3泥沙的粒径测量筛析法水析沉降法泥沙粒径频直方图泥沙粒径分布的描述方法泥沙粒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泥沙的水下休止角:静水中的泥沙在颗粒之间的摩擦作用下可以堆积成一定角度的稳定倾斜面而不塌落,该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Chapter2泥沙沉降速度:单颗泥沙在足够大的静止清水中等速下沉时的速度。

也称水力粗度。

泥沙颗粒在静水中下沉时的运动状态与沙粒雷诺数有关。

W=−13.95νd影响泥沙沉速的因素:颗粒形状、边壁条件、含沙浓度、紊动、絮凝。

在具有一定泥沙组成的床面上,逐渐增加水流强度,直到使床面泥沙有静止转入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泥沙的起动。

起动流速和起动拖拽力。

泥沙颗粒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临界水流条件称为泥沙的起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动力学第一章泥沙特性1、等容粒径: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

设某一颗泥沙体积为V ,则等容粒径3/1)6(πVD =泥沙粒径可用长轴a ,中轴b ,短轴c 的算术平均值表示)(31c b a D ++= 假设成椭球体,用几何平均值表示3abc D = 2、粒配曲线的作法:(图1-1 p6)①通过颗粒分析(包括筛分和水析),求出沙样中各种粒径泥沙的重量②算出小于各种粒径的泥沙总重量③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将泥沙粒径D 绘于横坐标(对数分格)上,小于该粒径的泥沙在全部沙样中所占重量的百分数p 绘于纵坐标(普通分格)上,绘出的D~p 关系曲线即为所求的粒配曲线。

3、粒配曲线特点曲线坡度越陡,表示沙样内颗粒组成越均匀,反之,不均匀。

4、粒配曲线特征值1)中值粒径50D :是常用的特征值,它表示大于和小于该种粒径的泥沙重量各占沙样总重量的50%,即粒配曲线的纵坐标上找出p=50%,其对应的横坐标即为50D 2)平均粒径50D :是沙样内各泥沙粒径组的加权平均值。

即粒配曲线的纵坐标(p )按其变化情况分成若干组,并在横坐标(D )上定出各组泥沙相应的上、下限粒径min max D D 和 以及各组泥沙在整个沙样中所占重量百分数i p ∆,然后求出各组泥沙的平均粒径32min max min max i min max D D D D D D D D i +++=+=或∑∑==∆∆=n i i n i i im pp D D 11n —为划分组数;2502σe D D m =,其中σ—沙样粒径分配的均方差,9.151.84ln D D =σ 当σ为零时,沙样均匀,50D D m =,一般沙样不均匀,σ总是大于零,因此,通常50D D m >3)分选系数(非均匀系数)25750D D S =,若0S =1,则沙样非常均匀,越>1,则越不均匀。

5、影响泥沙的孔隙率的因素 ①沙粒的大小 ②均匀度 ③沙粒的形状 ④沉积的情况 ⑤沉积后受力大小 ⑥历时长短泥沙越细,孔隙率越大;泥沙越均匀,孔隙率越大;越接近球体,孔隙率越大。

6、颗粒比表面积:颗粒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对于球体,其表面积D D D 6632==ππσ颗粒比表面积间接地反映了颗粒受到的物理化学作用于重力作用的相对大小。

(细颗粒沙粒的比表面积很大,所以,细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明显特别突出,从而对泥沙运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7、吸附层(固定层):表面带负电荷的细颗粒泥沙在含有电解质的水中,由于静电引力作用,吸引水中反号电荷(带正电荷)的离子,这种被牢固吸附在紧邻颗粒表面周围的反离子层。

扩散层:吸附层的离子电荷不足以平衡颗粒表面的全部电荷,因此在吸附层外还有一层与颗粒表面电荷异号的反离子层。

双电层:颗粒表面离子层及其周围的反离子层(吸附层及扩散层)构成颗粒的双电层,双电层外属中性水。

粘结水:在泥沙颗粒表面负电荷的作用下,靠近颗粒表面,在吸附层范围内的水分子便失去了自由活动的能力而整齐的、紧密地排列起来粘滞水:围绕在粘结水外面,在扩散层范围内的水分子因距颗粒表面较远,受到的引力较小,水分子的排列比较疏松,仅有轻微的定向。

粘结水和粘滞水统称为束缚水。

束缚水外的水分子几乎不再受静力引力作用,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流动,称为自由水。

△ 如果水中电解质反离子浓度增加,反离子向颗粒表面挤压,吸附层中反离子数增多,可更有效地平衡颗粒表面电荷,双电层厚度也相应较小。

所以容易发生絮凝。

相反,当离子浓度增加,反离子向水中扩散,更多的反离子由吸附层进入扩散层,双电层厚度也相应增大。

絮凝:细颗粒泥沙在一定条件下彼此聚合的过程8、泥沙的干容重(干密度):取出经扰动的原状沙样,量出它的体积,然后在烘箱内经100~150℃的温度烘干后,其重量(或质量)与原状沙样整个体积之比。

9、干容重的影响因素?①泥沙粒径:粒径较粗的泥沙干容重大,变化范围小;反之,粒径较细的泥沙干容重小,变化范围大。

②泥沙淤积厚度影响:泥沙的淤积深度越深,琪干容重越大,变化范围越小;反之,淤积深度越浅,其干容重越小,且变化幅度越大。

③淤积历时的影响:干容重's γ 随淤积历时的增加而趋向于一个稳定值,较粗颗粒淤积历时不长,其干容重's γ就趋向稳定,且初始干容重与最终干容重比较接近;而细颗粒泥沙's γ趋向稳定所需的时间要长的多,初始干容重与最终干容重相差甚远。

10、泥沙沉速: 单颗粒泥沙在无限大静止清水水体中匀速下沉时的速度称为泥沙的沉降速度,简称沉速。

(泥沙沉速反映着泥沙在与水流相互作用时对机械运动的抗拒能力。

沉速越大,则沉淀的倾向越强。

因此,沉速是泥沙的重要特性之一。

)11、影响沉速的因素 ①泥沙的形状,越接近球体,沉降越大,形状越扁平,ab C越小,阻力系数d C 越大,沉速越小。

②水质对沉速的影响,反映在絮凝,所有影响絮凝的因素均影响沉降。

水质对沉降的影响主要是对D<0.03mm的细颗粒泥沙而言的。

在小含盐度的范围内,絮团的平均沉降因含盐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当含盐度超过某一数值后,含盐度的进一步增加,对平均沉降的影响不大。

含沙量越大,曲线转折处相应的含盐度越小。

由(图1-8书p19含盐度)可见,在含盐度超过10‰后,不同情况的絮凝沉速相差不大,一般在0.4~0.5mm/s左右。

③含沙量对沉速的影响因浑水容重加大而引起的沙粒有效重力减小也有重要影响。

这些将使得泥沙沉速减小。

细颗粒泥沙形成絮团,沉速随含沙量增大而逐渐增大,直到15kg/m3左右为最大;含沙量超过15kg/m3后,沉速随含沙量增大而减小。

影响絮凝现象的因素:①泥沙粒径。

泥沙愈细,其比表面积愈大,颗粒聚集成絮团的作用愈强,相对于基本颗粒而言,形成的絮团越大。

②水中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与价数。

水中反离子浓度较小,扩散层的厚度就较大,沙粒的分散状态就比较稳定;反之,水中反离子浓度较大,扩散层厚度就较小,沙粒容易絮凝。

反离子对沙粒的絮凝作用,与反离子的价数有密切关系。

反离子的价数高,絮凝作用强。

这是因为反离子的价数高,双电层厚度小,就容易产生絮凝。

③水中的含盐量、含沙量等。

小含盐度的范围内,絮团的平均沉速因含盐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当含盐度超过某一数值后,含盐度的进一步增加,对平均沉速的影响不大。

含沙量越大,曲线转折处相应的含盐度越小。

含盐度超过10‰后,不同情况的絮凝沉速相差不大。

第二章推移质运动1、泥沙在水流中的运动形式可分为哪两类?定义各是是什么?推移质(接触质、跃移质、层移质)和悬移质。

接触质:滑动或滚动的泥沙,在运动中始终保持与床面接触。

跃移质:在床面附近以跳跃形式前进的泥沙。

床面层:在流速较低时,同一种河床组成,其接触质或跃移质的运动范围,仅限于河床表层以上大约1~3倍泥沙粒径的区域。

层移质:河床表层以下的泥沙,在水流拖曳力的作用下,将成层移动或滚动,运动速度由上而下逐次递减。

推移质实质上是指在河底附近,以滚动、滑动、跳跃或层移形式前进,其速度远小于水流速度的泥沙。

悬移质则是悬浮在水中运动,速度与水流速度基本相同的泥沙。

交换过程是双向的,2、泥沙起动:河床上静止的泥沙颗粒,随着水流条件的增强,到一定条件时开始运动的现象。

3、泥沙起动条件:维持泥沙颗粒静止状态的平衡条件遭到破坏,床面泥沙由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的临界水流条件。

泥沙的起动条件可以用流速、拖曳力、功率来表示。

用水流垂线平均流速来表示的,叫起动流速;用拖曳力表示的,叫拖曳力(起动切应力或起动剪切力);用水流功率表示的叫起动功率。

4、起动拖曳力:指泥沙处于起动状态的床面剪切力。

其值等于泥沙起动时,单位面积床面上水柱重量在水流方向的分力,即:2*0U hJ ργτ== γ为水的容重;J 为水面比降;ρ为水的密度;*U 为摩阻流速。

☆5、希尔兹曲线特点:①曲线为马鞍形,在沙粒雷诺数10/*=νD U 附近,亦即近壁层流层厚度与床沙粒径接近时,泥沙最容易起动。

②床面处于光滑区时,泥沙受近壁层流层的隐蔽作用,需要更大的拖曳力才能使之运动。

在6/2/*><D D U δν或时以后,曲线成为一条45°的斜线。

③当δν>>D D U 即10/*,近壁层流层不起隐蔽作用,随着粒径加大,泥沙重量增大,加强颗粒稳定性,拖曳力也相应加大。

悬移区 床面层 河床(悬移质) (接触质及跃移质) (床沙) 悬移区 床面层 层移区 河床 (悬移质) (接触质及跃移质) (层移质) (床沙)6、止动流速:泥沙颗粒由运动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的临界垂线平均流速。

止动流速必小于起动流速,也小于扬动流速。

扬动流速:床面泥沙由静止直接转入悬移状态的临界垂线平均流速。

扬动流速远大于起动流速。

7、沙波:是推移质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构成河床地形的基本元素,它对河道水流结构、河道阻力、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均有重要影响。

(沙波运动:当推移质运动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河床表面便会形成波状)8、沙波从平面形态分的四种类型:①带状(顺直)沙波②继续蛇曲(弯曲)状沙波③新月形沙波④舌状沙波。

9、沙波表面附近的水流流速是沿程变化的,波峰处流速最大,波谷处流速最大,波谷处流速最小。

☆10、沙波运动的两个重要现象:一是沙波对床沙的分选作用,二是较粗泥沙运动的间歇性。

泥沙沿迎水面越过沙波峰顶后,在重力作用下,其中较粗的泥沙落到谷底,越细的泥沙越向上,形成上细下粗的分层淤积,这就是沙波运动对泥沙的分选作用。

进入沙波背水面漩涡区淤积的泥沙随即被下移的沙波所覆盖,直到它再次出露,处于下一个沙波的迎水面上时才继续运动,颗粒越粗,覆盖的时间也越长,这就是沙波表面较粗泥沙运动的间歇性。

11、床面阻力包括沙粒阻力和沙波阻力。

其中,沙粒阻力系床面沙粒的摩阻而引起,也称表面阻力。

沙波阻力属形状阻力,沙粒阻力和沙波阻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动床阻力。

12、河床阻力有床面阻力和河岸阻力两部分组成。

求床面剪切力b τ和河岸剪切力w τ有两种方法:一是爱因斯坦的水力半径分割法;另一种是能坡分割法。

13、推移质输沙率b G :在一定的水流及床沙组成条件下,河道处于不冲不淤输沙平衡状态时,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推移质数量;一般情况下推移质输沙率以通过单位宽度的数量b g 表示,称为单宽推移质输沙率。

14、推移质输沙率的研究途径大致分为五类:①以流速为主要参变数②以拖曳力为主要参变数③根据能量平衡观点④从统计法则考虑⑤沙波运行规律15、建立以垂线平均流速为主要参变数的公式的基本思路是:认为影响推移质输沙强度的主要水力因素是流速,流速愈大,则推移质输沙率愈大。

16、以拖曳力为主要参数的公式,其基本认识是拖曳力与起动拖曳力的差值愈大,推移质数量率也愈大。

17、推导均匀沙推移质输沙率公式,从两个概念出发:泥沙的沉积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床面上沉落的泥沙的质量;泥沙的冲刷率:单位时间上从单位面积的床面上冲起的泥沙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