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疾病常用的简称
猪的疾病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流行性乙型脑炎(Swine epidemic encephalitis B)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猪感染后表现为高热、流产、产死胎及公猪睾丸炎。
本病由蚊虫传播,常于夏末初秋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
从1871年首次在日本发现至1934年在日本分离出乙脑病毒,已有过十几次大流行。
现在东南亚地区的日本、朝鲜、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及我国都有发生,其他国家称为日本脑炎,为了与日本冬春季流行的一种嗜眠性脑炎(称流行性甲型脑炎)相区别,故将本病称为乙型脑炎。
本病分布很广,主要在亚洲各国发生,我国较多地区都有发生,人畜共患,危害甚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
也是我国重点防制的传染病之一。
二、病原: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Flaviv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是一种小的病毒。
病毒粒子直径约30~40nm,呈球形,20面体对称,为单股RNA。
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24~1.25g/cm3。
有囊膜,外层为含糖蛋白的纤突。
外层纤突是具有血凝活性,能凝集鹅、鸭、鸽、绵羊和雏鸡的红细胞。
但不同毒株的血凝滴度有明显的差异。
本病毒能在多种细胞上培养繁殖。
可在鸡胚卵黄囊内繁殖,在鸡胚成纤维细胞、猪肾细胞、仓鼠肾细胞、牛胚肾细胞以及BHK21、PK15、Hela、Vero等传代细胞中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和形成蚀斑。
马、牛、羊、猪、鸡都有相当高的隐性感染率,病毒在感染动物血液内存留的时间很短,主要存在于脑、脑脊髓液和死产胎儿的脑组织,以及血液、脾、肿胀的睾丸,以肿胀睾丸的含毒量最高。
流行地区的吸血昆虫,特别是伊蚊属和库蚊属昆虫体内常能分离到病毒。
试验动物中,各种年龄的小鼠都有高度的易感性,是常用来分离和繁殖病毒的实验动物,其中以1~3日龄的乳鼠最易感。
小鼠脑内接种最好,接种后2~4天发病,并于1~2天死亡。
猪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精选可编辑ppt
43
毛发参差、偶尔的神经症状
精选可编辑ppt
44
胸腔积液、纤维素性渗出
精选可编辑ppt
45
心包积液
精选可编辑ppt
46
腹腔积液、纤维素性渗出
精选可编辑ppt
47
关节肿大、积液
精选可编辑ppt
48
防治
副猪吐血杆菌除了在肺、腹腔中存在外, 还存在于脑、关节等部位,药物治疗效果 往往不佳。
精选可编辑ppt
40
副猪嗜血杆菌
精选可编辑ppt
41
概述
副猪嗜血杆菌可使2周龄~4月龄的猪感染发 病,尤其是5周龄~8周龄断奶前后和保育阶 段的猪比较常见。
研究表明,该病原可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病毒等病原感染造成免疫抑制而加重感染发
病,且该菌耐药性产生速度较快,带来重大
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全世界养猪产业的健
判断要点:仔猪断奶后,不明原因的渐进 性消瘦,成为僵猪,伴有呼吸道、消化道 等症状,病死猪解剖病理变化无明显变化, 继发感染后,抗生素使用效果不明显。
精选可编辑ppt
16
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 主要发生于生长猪及育肥猪,1.5-4月龄多 发。一般散发,死亡率低,病猪皮肤上出 现圆、平的紫红色斑块斑点。主要分布在 体侧及胸、腹部,本病常与PMWS一起发
猪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精选可编辑ppt
1
➢ 猪瘟
➢ 圆环
➢ 蓝耳
➢ 伪狂犬
➢ 支原体
➢ 副猪嗜血杆菌
➢ 传染性胸膜肺炎
➢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 猪丹毒
➢ 回肠炎
精选可编辑ppt
2
猪瘟
精选可编辑ppt
猪乙型脑炎
突然升高达40-41℃,呈稽留热,精神 不振,结膜潮红,粪便干结,如球状, 附有粘膜,尿呈深黄色,有的后肢呈轻 度麻痹,关节肿大,视力减弱,乱冲乱 撞,最后后肢带地死亡。
母猪、妊娠新母猪感染乙脑病毒后,首先出现病 毒血症,但无明显临床症状,当病毒随血液经胎 盘侵入胎儿时,导致胎儿发病,而产生死胎,畸 形胎或木乃伊胎只有母猪流产或分娩是才发现症 状。同一胎的仔猪在大小季病变上都有很大差异, 产弱仔、产后不久就死亡、发育正常或较普通胎 儿大,除高度脑水肿死亡,胎儿呈各种木乃伊的 过程。此外,分娩时间多数超过预产期数日,但 也只有按期分娩的,有一定数量的母猪因整窝胎 儿木乃伊化而不能排出体外,长期滞留在子宫内, 也有发生胎衣滞留,最终引起母猪发生子宫内膜 炎而导致繁殖障碍。
病原:
病毒呈球形,直径约40纳米,乙脑病毒在 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不大,56℃热水中加 热30分钟或100℃10分钟可灭活,碘酊、 来苏水、甲醛等有迅速杀灭作用,病毒对 酸和胰酶敏感。
乙型脑炎病流行环节和传播途径有其特
征,哺乳类、禽鸟类、爬行类动物等 60余种均可被感染,除少数人、马和 猪外,多数感染动物无临床症状。
2.本病流行的季节与蚊虫繁殖和活动有
很大的关系,在热带地区无明显的季节 性,在温带地区有明显季节,90%的病 例多数发生于阳历7、8、9三个月内, 而一般8-9月末为发病高峰。蚊虫是本 病重要的传播媒介,蚊虫存在季越长, 本病发病周期也越长,特别是猪血液传 播危害最大。
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一般3-4天,病猪体温
公猪常发生睾丸炎,多数为单侧性,
少数为双侧型,病初睾丸肿胀触诊 有热痛感,数日后炎症消退,睾丸 逐渐萎缩变硬,性欲减退,并通过 精液排出病毒。精液品质下降,失 去配种能力而失去种用。
疑似非洲猪瘟病料的采集保存和送检
疑似非洲猪瘟病料的采集保存和送检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类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养猪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疑似非洲猪瘟病料的采集保存和送检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是疫情病料的采集工作。
在疑似疫情发生地点,应尽快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病料采集工作。
采集需要佩戴一次性手套,较短剪刀和尖嘴钳等工具,以确保物料的完整性。
病料采集时,首先应确保个人和动物的安全。
采集的疑似非洲猪瘟的病料可以包括猪的组织和体液样品,如血液、组织器官、粪便、尿液、呕吐物等。
也可以包括环境中的病毒,如地面或墙壁上的血迹或分泌物。
在疫情尚未确定时,必须避免任何猪只和物品的直接接触,以免引发传播。
采集时应注意遵守以下操作规范:对猪只的组织和血液进行采集时,可以选择多个器官进行切割、剪裁,例如脾脏、肾脏、腹膜、肌肉等。
尽量避免破损和污染。
对于液体样本,可以使用无菌的容器进行采集,并确保密封良好,防止泄漏和交叉感染。
其次是疫情病料的保存工作。
疑似非洲猪瘟的病料必须妥善保存,以便后续实验室检测。
保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保存的环境应保持稳定的低温,通常是在-70℃以下;保存容器必须是无菌的,以防止细菌污染。
保存过程中要避免样本受破坏或溢出。
最后是疫情病料的送检工作。
采集和保存疫情病料后,必须尽快送往对应的实验室进行病毒检测,以确定是否为非洲猪瘟。
送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应选择合适的实验室,具备相关的病毒检测技术和设备;病料的送检应按照实验室的要求进行,如填写相关的送检单和病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送检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交通和运输要求,以防止病毒在运输过程中的传播。
疑似非洲猪瘟病料的采集保存和送检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对于疫情监测和病毒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规范的操作和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猪的传染病(猪流行性感冒)
2022/2/9
4
【病原】
SIV,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根据 内部抗原可分为:A、B、C三型。 感染动 物的均为A型病毒。
流感病毒对干燥和低温有抵抗力。 一般消毒剂和灭火剂均有灭活作用。
2022/2/9
5
【流行病学】
猪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幼龄 易感性较高。
病猪和带毒猪。 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
动物传染病
模块三 猪的传染病
2022/2/9
1
2022/2/9
2
概述 病原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制 公共卫生
2022/2/9
3
【概述】
猪流行性感冒(SI)简称猪流感,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 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发病急骤,传播快,咳嗽,呼 吸困难,发热,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11
【病理变化】
肺门淋巴结肿大切面充血
2022/2/9
12
【诊断】
临床诊断: 实验室诊断:
2/9
13
【防制】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
干燥,在阴雨潮湿和气候多变的季节注 意防寒保暖,对猪群定期驱虫。尽量不 要在寒冷多雨、气候骤变的季节长途运 输猪只。
2022/2/9
14
【防制】
建立健全猪场的卫生消毒措施。 引进猪必须经过严格隔离。 猪场暴发猪流感时,应及时采取隔离病猪 。 对发病猪群提供避风、干燥、干净的环境,
供给清洁饮水,避免转群。
2022/2/9
15
【防制】
对症治疗:可用15%盐酸吗啉胍注射 液;解热镇痛,配合抗生素药物,防 止继发感染。清热解毒类中药:野菊 花、金银花、板蓝根、荆芥、葛根、 木通等煮水喂服或拌料饲喂。
常见猪病英文缩写新选
常见猪病英文缩写AR: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萎鼻)APP:传染性胸膜性肺炎(传胸)CT:先天性震颤CDCD:初乳缺乏症Cp:猪衣原体ES:内毒素引起休克Ery:猪丹毒ED:大肠杆菌病EC:肠道病毒FMD:口蹄疫(五号病)HC: 猪瘟Hps:副嗜血杆菌JE:流行性乙型脑炎Lister:李氏杆菌病Lepto:钩端螺旋体病MH(Mp):支原体肺炎(气喘)OD:水肿PWT:仔猪腹泻PRRS:繁殖与呼吸综合障碍症(蓝耳)PRV:伪狂犬PPV:细小病毒PRCV:呼吸道冠状病毒PCV2:圆环2型病毒PDE:增生性肠炎PMWS: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DNS:皮炎肾病综合症PED:流行性腹泻PCV:间质性肺炎与繁殖综合症PSS:猪应激综合症PRDC:出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炎呼吸道综合症Pasteur:猪肺疫RV:轮状病毒Rr:布氏杆菌病SD:猪痢疾SVD:水泡病SVE:水泡性疹SC:猪霍乱SI:流感SS:链球菌Salm:副伤寒TGE:传染性胃肠炎TP:弓形虫体病TB:结核病一、常见禽病的英文缩写AI:禽流感ACH: 禽衣原体ATB:结核A VN: 鸡病毒性肾炎ARI: 禽轮状病毒感染APV: 禽肺病毒AS: 腹水综合症BLS:大肝和大脾病CRD: 慢呼败血DVH: 鸭乙性肝炎DVE: 鸭病毒性肠炎,又名鸭瘟(DP)FC: 霍乱FP、PX: 鸡痘FT: 伤寒HE: 火鸡出血性肠炎HPS: 心包积水综合症MG:支原体MS:滑液囊支原体ND:新城疫MD:马立克MM:火鸡支原体MP:番鸭细小病毒NE: 坏死性肠炎PED: 大肠杆菌PD: 白痢PA V: 绿脓杆菌RE: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SDS: 肉鸡猝死综合症SHS: 肿头综合症TRT: 鸡鼻气管炎TVP:传染性腺胃炎V A: 病毒性关节炎ISS: 传染性发育综合症IBH: 鸡包涵体肝炎IA或CAA或CA VD:传贫IBD:传染性法氏囊IB:传染性支气管炎IC: 传染性鼻炎二、常见猪病英文缩写AR:传染性萎缩性鼻炎PCP:传染性胸膜肺炎APP: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CT:(仔猪)先天性震颤CDCD:初乳缺乏症Cp:猪衣原体ES:内毒素引起休克Ery:猪丹毒ED:大肠杆菌病EC:肠道病毒FMD:口蹄疫(五号病)HC:猪瘟Hps:副嗜血杆菌JE:日本乙型脑炎Lister:李氏杆菌病Lepto:钩端螺旋体病MH(Mp):支原体肺炎(气喘)M.hyo:猪霉形体肺炎病原NE:坏死性肠炎OGU:食道胃潰疡OD:水肿PCS:猪结肠螺旋体病PWT:仔猪腹泻PWC:断奶后大肠杆菌病PHE:增生性出血性肠病PNP: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PE:增生性肠炎PED:流行性腹泻PCS:猪结肠螺旋体病PRRS:猪繁殖呼吸综合症(蓝耳)PRRS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V:伪狂犬PPV:细小病毒PRCV:呼吸道冠状病毒PCV:猪圆环病毒PCV:间质性肺炎与繁殖综合症PCV-2:猪圆环病毒2型PIS:肠道螺旋体病PMWS: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DNS:皮炎肾病综合症PSS:猪应激综合症PRDC:出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炎呼吸道综合症Pasteur:猪肺疫RI:节段性回肠炎RV:轮状病毒Rr:布氏杆菌病SD:猪痢疾SVD:水泡病SVE:水泡性疹SC:猪霍乱SI:流感SIV:猪流感病毒SS:链球菌Salm:副伤寒TGE:传染性胃肠炎TP:弓形虫体病TB:结核病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共计32个病.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共计32个病一、气喘病(一)综述猪气喘病又名猪喘气病、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国外称地方性肺炎。
病原为猪肺炎霉形体,霉形体曾被译作支原体。
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肺和肺门淋巴结。
猪气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咳嗽和喘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同时易继发感染很多疾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发病无年龄、品种、性别、季节性,哺乳仔猪和幼猪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其次为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
寒冷、潮湿、多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佳等均可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
病猪康复后带菌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年左右。
(二)临症间歇性咳嗽和喘气,流鼻涕,可视黏膜发绀;食欲无明显的变化,生长受阻。
体温一般正常,如发生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病情复杂。
(三)病理肺病变显著,肿大、水肺、气肺;肺的各叶前下缘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区,界限明显。
从“猪肉样变”到“胰变”或“虾肉样变”(初期可见病变红灰色,切面细蜜似猪肉状,俗称肺的肉变,后期呈淡紫色、深红色、灰黄色,坚韧性增加,俗称“胰变”)。
继发感染后可见心包炎、胸膜炎、肺和胸膜粘连。
(四)防治支原净100mg/kg或强力霉素150mg/kg或克痢平250mg/kg或硫酸粘杆菌素40mg/kg(断奶前后两周);卡那霉素、长效土霉素等也敏感。
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小猪1~5日龄,0.25ml/头;留种用3~4月龄二免;种公、母猪2次/年,5ml/次。
二、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一)综述又称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等,病原有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
猪胸膜肺炎防线杆菌是黏膜的严格寄生菌,通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中。
本菌目前已经发现12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血清7心腹。
是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养猪业颇具危害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急性病猪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慢性常可耐过。
常见猪病图谱
临床症状
2、脑膜脑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 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2.5℃,不吃,有浆 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四肢 共济失调,转圈、磨牙、仰卧、后肢麻痹、爬 行,部分病猪出现关节炎,病程l~5天。
3、关节炎型:由前两型转化而来。一肢或几肢 关节肿胀,疼痛,跛行,重者不能站立,精神 和食欲时好时坏,衰弱死亡或逐渐恢复,病程 2~3周。
94
临床症状 1、种母猪。主要表现为高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咳嗽,不同程 度地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或不孕。妊娠母猪感染后,食欲废绝,高热 (40度以上),可发生早产,后期流产、死产、木乃伊化、弱仔,预产 期后延。流产后,精神状况好转,有食欲,但无乳。有的乳头变红,有 的皮肤发绀,耳朵发蓝。 2、新生仔猪。部分新生仔猪呼吸困难,运动失调,轻瘫。生后因母猪无乳
水样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片,腥臭。
3、粪便初期呈灰白色,后呈黄绿色,末期粘稠。病 猪严重脱水、萎顿、消瘦、被毛粗乱。日龄越小, 病死率越高。
4、耐过仔猪因生长发育受阻而成僵猪。青年猪几乎 全部发病,水样腹泻,个别猪呕吐、厌食。哺乳母 猪腹泻,泌乳减少,加速哺乳仔猪死亡。
5、妊娠母猪偶尔可见流产。 6、老疫区病情轻缓。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防治方法
1、实践中选用普杀平,强化抗菌剂,帝诺, 氟甲砜霉素肌肉注射或胸腔注射,连用3 天以上;
2
猪瘟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 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引起的一种急性、 发热、接触性传染病。
常见猪病英文缩写
常见猪病英文缩写AR: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萎鼻)APP:传染性胸膜性肺炎(传胸)CT:先天性震颤CDCD:初乳缺乏症Cp:猪衣原体ES:内毒素引起休克Ery:猪丹毒ED:大肠杆菌病EC:肠道病毒FMD:口蹄疫(五号病)HC: 猪瘟Hps:副嗜血杆菌JE:流行性乙型脑炎Lister:李氏杆菌病Lepto:钩端螺旋体病MH(Mp):支原体肺炎(气喘)OD:水肿PWT:仔猪腹泻PRRS:繁殖与呼吸综合障碍症(蓝耳)PRV:伪狂犬PPV:细小病毒PRCV:呼吸道冠状病毒PCV2:圆环2型病毒PDE:增生性肠炎PMWS: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DNS:皮炎肾病综合症PED:流行性腹泻PCV:间质性肺炎与繁殖综合症PSS:猪应激综合症PRDC:出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炎呼吸道综合症Pasteur:猪肺疫RV:轮状病毒Rr:布氏杆菌病SD:猪痢疾SVD:水泡病SVE:水泡性疹SC:猪霍乱SI:流感SS:链球菌Salm:副伤寒TGE:传染性胃肠炎TP:弓形虫体病TB:结核病一、常见禽病的英文缩写AI:禽流感ACH: 禽衣原体ATB:结核A VN: 鸡病毒性肾炎ARI: 禽轮状病毒感染APV: 禽肺病毒AS: 腹水综合症BLS:大肝和大脾病CRD: 慢呼败血DVH: 鸭乙性肝炎DVE: 鸭病毒性肠炎,又名鸭瘟(DP)FC: 霍乱FP、PX: 鸡痘FT: 伤寒HE: 火鸡出血性肠炎HPS: 心包积水综合症MG:支原体MS:滑液囊支原体ND:新城疫MD:马立克MM:火鸡支原体MP:番鸭细小病毒NE: 坏死性肠炎PED: 大肠杆菌PD: 白痢PA V: 绿脓杆菌RE: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SDS: 肉鸡猝死综合症SHS: 肿头综合症TRT: 鸡鼻气管炎TVP:传染性腺胃炎V A: 病毒性关节炎ISS: 传染性发育综合症IBH: 鸡包涵体肝炎IA或CAA或CA VD:传贫IBD:传染性法氏囊IB:传染性支气管炎IC: 传染性鼻炎二、常见猪病英文缩写AR:传染性萎缩性鼻炎PCP:传染性胸膜肺炎APP: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CT:(仔猪)先天性震颤CDCD:初乳缺乏症Cp:猪衣原体ES:内毒素引起休克Ery:猪丹毒ED:大肠杆菌病FMD:口蹄疫(五号病)HC:猪瘟Hps:副嗜血杆菌JE:日本乙型脑炎Lister:李氏杆菌病Lepto:钩端螺旋体病MH(Mp):支原体肺炎(气喘)M.hyo:猪霉形体肺炎病原NE:坏死性肠炎OGU:食道胃潰疡OD:水肿PCS:猪结肠螺旋体病PWT:仔猪腹泻PWC:断奶后大肠杆菌病PHE:增生性出血性肠病PNP: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PE:增生性肠炎PED:流行性腹泻PCS:猪结肠螺旋体病PRRS:猪繁殖呼吸综合症(蓝耳)PRRS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V:伪狂犬PPV:细小病毒PRCV:呼吸道冠状病毒PCV:猪圆环病毒PCV:间质性肺炎与繁殖综合症PCV-2:猪圆环病毒2型PIS:肠道螺旋体病PMWS: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DNS:皮炎肾病综合症PSS:猪应激综合症PRDC:出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炎呼吸道综合症Pasteur:猪肺疫RI:节段性回肠炎Rr:布氏杆菌病SD:猪痢疾SVD:水泡病SVE:水泡性疹SC:猪霍乱SI:流感SIV:猪流感病毒SS:链球菌Salm:副伤寒TGE:传染性胃肠炎TP:弓形虫体病TB:结核病。
猪的疾病 猪瘟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瘟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瘟(Swine fever,SF或Hog cholera,HC) 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是威胁养猪业主要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
欧洲人称猪瘟为“古典猪瘟”,这是为了与非洲猪瘟区别。
我国有人叫“烂肠瘟”。
猪瘟流行广泛,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危害极大。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在我国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
猪瘟分布于全世界,流行很广,在我国也极为普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二、病原: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发表的第五次报告和第六次报告中将猪瘟病毒归属为黄病毒科(F1aviridae)。
猪瘟病毒是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的直径为20~55nm,平均直径为44nm。
病毒粒子具有二十面体的非螺旋形核衣壳,核衣壳的直径为27±3nm。
囊膜围绕着等轴的核心,在病毒粒子的表面有6~8nm类似穗样的糖蛋白纤突。
病毒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 1.12~1.175g/mL,沉淀系数S20=140~150。
病毒粒子的基因组为单股线状RNA,分子量约为4×106。
用物理方法灭活猪瘟病毒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含病毒的基质。
例如,在细胞培养液中56℃处理60min或60℃处理10min,便失去感染性。
但在脱纤血中,病毒虽经64℃处理60min或经68℃处理30min,仍不灭活,猪瘟病毒在pH5~10的条件下稳定,pH过高或过低均使病毒的感染力迅速丧失。
脂溶剂,如乙醚、氯仿、脱氧胆酸盐、诺乃洗涤剂P40和皂角素等去污剂能使病毒快速灭活。
2%氢氧化钠是最适宜的消毒剂,畜圈及粪匣中的病毒在几天内被灭活。
在猪肉和猪肉制品中,病毒的感染性可保存数月,这也是很重要的流行源。
猪场中常用到的英语专业术语
猪场中常用到的英语专业术语一、不同阶段的猪专业词汇boar(公猪)gilt(后备母猪)sow(经产母猪)piglet(乳猪):特指尚没有断奶的小猪,国内称为仔猪的实际上包括未断奶的和已经断奶的,分别称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用“仔培猪”这样的名称更是少见。
weaning(断奶)weaner(断奶猪):断奶后的猪只——一般是18-24日龄直到30公斤。
Pre-starter (断奶前仔猪)Starte(断奶仔猪)grower(生长猪):指大于30公斤的猪只——也称为feeder pig。
finisher(育成猪):指大于60公斤的猪只,故称为肥育猪或育肥猪是不恰当的。
mummified piglet(木乃伊猪):在怀孕期间死亡的胎儿以木乃伊的状态被产出。
有些文献上称“产木乃伊”是不正确的,应该是“产木乃伊胎”。
Yorkshire 大白Duroc 杜洛克Hampshire 汉普夏Landrace 长白Farrow to wean出生到断奶Wean to feeder断奶到育肥Farrow to feeder出生到育肥Feeder to finish 育肥到育成Farrow to finish出生到育成二、养繁殖中常用专业词汇farrowing(产仔):母猪产小猪的过程-即分娩(parturition)。
Introducing control 引种控制Segregated early weaning 早期断奶lactating(泌乳):母猪产生乳汁的过程。
gestating(怀孕期):从断奶后配种到产仔的一段时间(即干乳期)。
litter(窝):从同一头母猪一次产出的一群仔猪。
parity(胎次):每个胎次就是指每一次分娩——如:第三胎是指母猪产的第三窝。
stillborn(死产):产出死亡的胎儿。
fostering(寄养):将仔猪在不同的母猪间饲喂以获得更多的乳汁。
colostrum(初乳):分娩后最初几天产生的乳汁——含有较多抗体和其它因子。
猪的常见传染病
综合防治
处方推荐
№1:呋喃唑酮0.01g/kg.W分两次混入饲料给予连用一 周
№2:三甲氧苄氨嘧啶TMP0.2gSD1.0g蒸馏水
10ml20-25mg/kg.W 或M 每天V 2次 №3: 氧氟沙星0.4-0.5g/kg.W土霉素针40mg/kg.W分
点 ;地塞米松2.5M-5mg 一日2次连用2-M3天
肠系膜弥漫性出血
肝表面散在坏死灶
结肠粘膜严重出血
结肠坏死性炎症 表面有纤维素渗出物
诊断要点
• 体表皮肤有紫红色斑脾脏肿大暗红色质韧切面蓝 红色
• 大肠粘膜有典型的坏死和溃疡有糠麸样坏死灶或 粘膜呈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失去弹性;肝、淋 巴结等干酪样坏死
• 肝、肾、心外膜、胃、肠粘膜有出血点
诊断要点
综合防治
特征病变
脾
脏
出血性梗死
胃底 盲肠扣 出血 状溃疡
肠表面 出血点
肠粘膜 出血点
结肠扣状肿
诊断要点
• 本病只发生于猪 • 最急性型:多流行于初期尤在新流行区多见表现突然
发病高热稽留精神沉郁眼结膜充血颈、腹部及四肢内 侧的皮肤发绀和出血有的呈现抽搐和痉挛病程一般不 超过3天病死率可高达100% • 急性型:最为常见体温可升高到41℃稽留热病猪表现 寒颤、困倦、行动缓慢、共济失调、弓背、头尾下垂、 废食常伏卧一隅或钻入垫草内嗜睡病早期有眼结膜炎 眼角聚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在鼻盘、嘴唇、下颁、 四肢、腹下及外阴等处皮肤可见到紫红色斑点 • 根据特征病变可确诊
3d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7d • 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炎夏和寒冬及潮湿多雨季
节发病严重春、秋温暖季节发病少
病原及流行
仔病 猪猪 黄排 痢出 病的 死粪 猪便
猪瘟,非洲猪瘟,猪丹毒
强碱性,氯化物,酚 类,戊二醛等
水shui'pi平传播和软 蜱叮咬
口腔(皮肤等)→附 近淋巴结→单,巨中 大量复制→经血液或 淋巴循环到达肝脾肾
骨髓肺脏等。
青霉素,链霉素
消化道,破碎皮肤 粘膜,吸血昆虫 消化道(皮肤)→ 淋巴,血液→其他
组织
四、临床症状鉴别
类型
猪瘟
非洲猪瘟
猪丹毒
最急性型 急性型
亚急性型 慢性型
一、临床症状
发病时体温升高至41-42℃ ,精神萎靡,扎堆,抗生素治疗无效。 病猪呼吸困难,侧卧,腹式呼吸;耳朵、体表皮肤大面积充血、出血, 发红、发紫;口腔、鼻腔流血色泡沫,便血;病猪多以母猪或育肥猪 大面积死亡为特征。 最急性型:发烧(41-42°C),厌食,无活力气踹,皮肤充血。通常 在没有临床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急性型:发烧(40-42℃),厌食、斜卧、嗜睡、虚弱,呼吸频率加快; 耳朵、腹部和/或后腿的蓝紫色区域和出血(斑点状或块状);眼和鼻 有分泌物;胸部、腹部、会阴、尾部和腿部皮肤发红;便秘或腹泻, 从粘液性到便血性(黑粪);呕吐;从鼻子/嘴巴流出血沫。
三、猪丹毒病理变化
四、鉴别诊断
病原学
猪瘟
病原
单股正链RNA
灭活 56℃ 60m,60℃ 10m
非洲猪瘟 双股线性DNA
60℃ 30min
猪丹毒 微需氧小杆菌 70℃ 5-15min
常用消 毒剂
传播方 式
致 病 机 制
碱性消毒剂
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口腔→扁桃体→各级 淋巴结→外周血→骨
髓,脏器淋巴结
一、非洲猪瘟
一、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重要成员,病毒粒 子的直径为175-215纳米,呈20面体对称,有囊膜。基因组为双股线 状DNA,大小170-190kb。在猪体内,非洲猪瘟病毒可在几种类型的 细胞浆中,尤其是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该病毒可在 钝缘蜱中增殖,并使其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本病毒低温暗室内存在 血液中之病毒可生存六年,室温中可活数周,加热被病毒感染的血液 55℃ 30分钟或60℃ 10分钟,病毒将被破坏,许多脂溶剂和消毒剂可 以将其破坏。
猪的疾病 猪水肿病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水肿病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pigs)是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疾病,又名猪胃肠水肿。
一般认为本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血清型常见的是O139:K82(B),02:K(L)、08、O38和O141等菌株。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
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
本病在我国较多地区有所发生,死亡率较高,给仔猪培育造成较大损失。
二、病原:大肠埃希氏杆菌(E.coli)是中等大小(0.4~O.7µm×2~3µm )、两端钝圆的杆菌,散在或成对,不产生芽孢,约50%的细菌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部分菌株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大肠杆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4。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长出隆起、光滑、湿润的乳白色圆形菌落;在麦康凯和远藤氏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形成带金属光泽的黑色菌落。
在S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不良或不生长。
致仔猪黄痢或水肿病菌株在绵羊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呈β溶血。
所有的菌株能迅速分解包括葡萄糖、乳糖等多种碳水化合物,产酸产气。
还原硝酸盐,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
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利用柠檬酸盐。
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还有其特殊的生化反应。
大肠杆菌的抗原结构和血清型较为复杂,根据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及荚膜抗原(K)的不同,构成不同的血清型。
现已知O抗原有173种,H抗原64种,K抗原103种。
血清型用O:K:H表示,如08:K25:H9,08:K88,0166:H27等。
近些年,菌毛抗原也用于血清型鉴定,最常见的血清型K88、K99、987P,现分别命名为F4、F5、F6。
在引起人和动物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素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猪重要传染病(完整版)
二. 断奶至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
断 奶 仔 猪 多 系 统 消 耗 综 合 征 (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PMWS)是一种新的
猪传染病,主要侵害6-8周龄仔猪,引起淋巴系统疾病、
渐进性体重下降、呼吸道症状及黄胆,造成患猪免疫
机能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经
脑炎为主要特征。1998年流行区扩大。1999年春,流行达到 高峰。实验感染猪的病死率达38%,仔猪和成年猪均能被感 染。 2.NV主要存在于猪的口腔黏膜和唾液中,通过唾液和咳嗽 而排出体外,由此传播感染。NEV能感染猫、果蝠、山羊, 但不感染马、牛、鸡、野鸡等。 3. NV对人有致病性。1997年病猪 场工人中发生一起脑炎为 特征的患者,被误诊为JE (日本乙脑)。1998年许多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1、临床表现
• 主要以母猪发热厌食和流产、木乃伊胎、死产、
弱仔等繁殖障碍。仔猪则表现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
• 据最初发病几年的的报道受感染的种猪场母猪的
流产、早产、死胎率可高达20%以上。新生仔猪和断
奶前仔猪的死亡率可高达80%。肥猪的发病率高,但
死亡率低。
• 感染猪群临床表现差别很大。常见并发感染。
内包涵体。肠道病变主要是单核细胞浸润和小肠固有 层形成合胞体。
2.临床症状 和 病理变化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皮服苍白或黄疸、共 济失调及突然死亡。 剖检后可见病猪主要发生淋巴结病、间质性肺炎,其他大部分组 织也存在病变,包括肝、肾、胰、皮肤、和大脑。淋巴结(包括 腹股沟、气管支气管及肠系膜等处)明显肿大,严重时体积可为
的猪发病,病死率可达 50–100% 。成年猪一般为 隐性感染,
超实用的猪病例分析
猪 病 1、猪瘟2、猪肺疫3、猪丹毒4、仔猪副伤寒5、猪口蹄疫6、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7、猪细小病毒病 8、猪伪狂犬病9、猪布鲁氏杆菌病 10、猪钩端螺旋体病11、猪传染性胃肠炎 12、猪痢疾13、猪流行性腹泻 14、猪轮状病毒病15、仔猪大肠杆菌病 16、猪水肿病17、仔猪红痢 18、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19、猪气喘病 20、猪链球菌病21、猪炭疽病 22、猪虱23、猪疥癣 24、猪蛔虫病25、猪食道口线虫病 26、猪球道线虫病27、猪肺丝虫病 28、猪鞭虫病29、猪胃线虫病 30、猪胃圆线虫病31、猪棘头虫病 32、猪囊虫病33、猪旋毛虫病 34、猪附红细胞体病35、猪弓形虫病 36、猪湿疹37、猪感冒 38、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39、猪风湿病 40、猪生产瘫痪41、猪产褥热 42、猪应激综合症制作:通辽市经济信息中心信箱:zmjjxxzx@电话:0475--8238051建议使用IE5.0以上浏览器、分辨率800*600浏览猪 病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
一、流行病学本病仅发生于猪,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由分泌物、排泄物排出病毒,造成本病流行,自然传染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污水等。
不分年龄、季节,仔猪一周龄后易感性逐渐增加。
发病率、死亡率高,病猪主要是急性经过,以后流行趋向低潮。
猪群有一定免疫性,发病率、死亡率则较低。
二、临床症状潜伏期7—10天,短的16小时—2天,长的21天。
1、最急性型:发病急,很快死亡。
体温41℃以上,最高可达42℃,稽留不退,皮肤和粘膜发绀和出血,1至数天死亡。
2、急性型:持续高热,结膜潮红,有多量粘性或脓性眼分泌物,甚至将两眼粘封。
口腔粘膜苍白或发绀,齿龈、口角、会厌、阴道有出血点。
皮肤上有出血点或斑,常见的部位为耳、颈下、四肢、腹下及会阴等毛少的部位。
粪便干燥呈小球状,以后排液状便,常带有粘液或血液。
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疾病概述:猪的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自1914年以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一种特殊存在的传染性疾病。
当时Traum(1914)从印第安那州流产猪胎儿中分离出该菌,但从那以后很多年,该病被认为是由流产布鲁氏杆菌 (Brucella abortus) 引起的。
直到Huddleston(1929)才把这个传染性病原作为一个独立的种命名为猪布鲁氏杆菌 (B suis) 。
布鲁氏杆菌 病在全世界 多数国家的野生和家养猪中都有 发生。
在美国猪的布鲁氏杆菌病曾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疾病,在本世纪年20~50年代引起巨大经济损失。
从那时起,管理制度的改变结合根除该病的常规措施,从而在大部分地区逐步消灭了布鲁氏杆菌该病。
自1989年以来,所有的州都参加了联邦组织的消灭该病的项目。
现在从猪的主要产区看来已彻底消灭了该病。
该病在美国东南部的猪群似乎发病率最高,尽管那里猪群的感染率小于1 5%。
据USDA统计资料(Frey 等,1993),1993年度在猪场、家畜市场和屠宰场测试的160万头猪中,有0 5%血清学阳性反应。
该资料表明估计的发病率比实际发病高一些,因为在未感染的猪群中单一血清学阳性反应会经常出现,1993年被判为真正的感染猪群为83群,而它们中的多数又是发生在地方性区域的小群猪中。
该病在美国南部广泛分布,主要是由亚种1引起,在欧洲(除了没有布鲁氏杆菌病的英国和斯堪地纳维亚),布鲁氏杆菌病有少量流行。
在非洲,一些国家有该病的报道,但在非洲大陆上的猪的数量不多,而且实际状况也不清楚。
亚洲,特别是东南亚,该病有较高的流行性,中国和新加坡主要由亚种3引起,其他地区则由亚种引起。
在澳大利亚,该病仅在Queensland(Altion,1990)联邦的猪群中有发生。
猪的布鲁氏杆菌病也使公共卫生注意到一直以来人病的主要来源是猪布氏杆菌感染的猪布鲁氏杆菌( B snis )(Fox 和 Kaufmann,1977)。
猪的疾病 非洲猪瘟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非洲猪瘟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与猪瘟很. 难区分,从超急性到隐性,以高热、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功能改变、肺水肿和淋巴组织的广泛坏死为主要特征。
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达100%。
本病于1921年首次在肯尼亚发现,已在非洲、欧洲和美洲等数十个国家流行,且有不断蔓延的趋势。
OIE将其列人必须通报的疫病之一,在我国列为一类传染病。
该病于2018年8月传于我国。
二、病原: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 是非洲猪瘟病毒科的唯一成员,是一种具有20面体结构、带囊膜的双股DNA病毒,直径为172〜220 纳米,似六角形。
基因组全长170〜190kb,编码200多种蛋白。
该病毒至少有8 个血清型。
抗原变异主要发生在结构蛋白P150、P14和 P12上。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吸附猪红细胞的特性,但细胞传代培养可使病毒失去这种特性,抗血清也可阻断此吸附特性。
根据猪红细胞吸附特性,非洲猪瘟病毒可分为红细胞吸附性病毒和非红细胞吸附性病毒。
无论是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该病毒均不产生典型的中和抗体,参与保护性免疫的机制有待探讨。
但除某些超强毒株外,感染康复猪能抵抗同源毒株的攻击或再感染。
非洲猪瘟病毒能在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复制。
体外培养时,可在猪的单核细胞、骨髓细胞和白细胞中复制,还可在鸡胚卵黄囊内生长,也可适应猪肾细胞、BHK-2 1 和 Vero细胞。
非洲猪瘟病毒对温度和酸的抵抗力很强,室温干燥或冰冻数年不死。
对高热敏感,在 60°C 经 3 0 分钟即死亡,对乙醚、氯仿等许多脂溶剂和常用消毒剂敏感。
三、流行病学: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
除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非洲猪瘟病毒。
病猪体液、各组织器官、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均含多量病毒,带毒猪、猪肉及猪肉制品等都是重要的传染源。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水源、工(器)具、圈舍、相•水、牧场及污染空气等均能成为传染源,经口和上呼吸道途径传播。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1)
一、PRRSV的形态特征
1、套式病毒目 动脉炎病毒科 动脉炎病毒属
2、基本形态及核酸 病毒粒子呈卵圆形,直
径50~65nm。 核衣壳直径30~35nm,
呈二十面体对称。 有囊膜。 单分子线状单股正链RNA
病毒。
3、病毒蛋白有核衣壳蛋白(N, 分子质量120000u)和两种主要囊 膜蛋白(M和GP5)。
或禽类红细胞。
二、PRRSV的增殖与变异 1、病毒的增殖
病毒增殖的细胞:
猪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系统内增殖
猪肺泡 巨噬细胞
外周 单核细胞
肺间质 巨噬细胞
在宿主细胞浆的空泡膜及 滑面内质网小池膜上“出 芽”,成熟的病毒粒子多 蓄积在空泡腔内。
最为敏感
病毒增殖数量与其适应宿主细胞程度有密切关系。
病毒增殖的过程:
采用血清学抗体检测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室诊 断方法。
目前有4种不同的方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的 PRRSV抗 体,包括:
方法
优点
缺点
间接免疫荧光抗 特异性高 早期诊断 抗原变异会影响结果
体试验 (IFA)
结果主观判定
免疫过氧化物酶 特异性高 敏感性高 结果主观判定
单层试验(IPMA) 早期诊断
高背景
鼻黏膜或 上呼吸道系统 (巨噬细胞)
初级复制部位
血液循环
其他器官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病毒增殖的特点:
增殖的特点
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
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
抗体依赖性 增强作用
即在亚中和抗体 水平存在的情况 下,在细胞上的 复制能力反而得 到增强。
2、病毒的变异
PRRSV分为两个型: (1)以Lelystad virus(LV株)为代表的欧洲型(简称A亚群)。 (2)以ATCC VR-2332毒株为代表的美洲型(简称B亚群)。 两者在抗原上有显著差异, 只有很少的交叉反应。 A亚群:广泛的基因组变异。 B亚群:呈较为保守性。 不同毒株之间在毒力和致病力上有明显的差异。 我国的PRRSV均属美洲型,迄今还没有发现欧洲型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