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文学思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学主体性的讨论。1984年到1987年,刘再 复发表了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来研究文学的论 著,引起讨论。有关文学主体性的争论焦点是人的主 体性的认识和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文化寻根的讨论。文学论争从纯粹的文学作品 变化到对纯粹理论的争鸣。文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显示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现了“文化寻根”热等, 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明显标识的作家。如韩少功、李 杭育、郑万隆等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 作家尤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 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 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王安忆、 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 (二)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 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 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 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莫言、 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 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 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 彻到文艺领域。表现为:首先对“文革”的 文化专制主义理论彻底批判,集中清算了 “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开始文艺体制 的重建。其次,文艺组织恢复工作。如:文 联、作协等。文学刊物相继复刊。如:《收 获》等,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 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如巴金《怀念萧 珊》。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 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 出创作自由的口号。
1976年4月5 聚集到天安 门广场悼念周 总理,有人创作了诗歌: 诗歌一: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就要垮掉, 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诗歌二: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称为 新时期文学。进入继十七年文学时期、文 革时期后的第三个时期。 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 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 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变的大致 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 1976年--1980年--1985年-- 1989年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 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 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 (1977年11月) 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卢新华《伤痕》、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冯 骥才《啊!》、莫应丰《将军吟》、周克芹《许茂和他 的女儿们》、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
第一个阶段: 新时期初期的文艺复苏 第二个阶段: 80年代前期的文艺争鸣与文艺思潮 第三个阶段: 80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潮
一、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 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采用匿名写作, 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 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 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 末日,成为 “伤痕文学”的发端。
现 中 国 文 联 主 席 孙 家 正 现 中 国 作 协 主 席 铁 凝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深入化和快速 化。 • (一)文学发展状况 •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出现了鲜明 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郑义《老井》、张贤 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莫言《红高粱》、刘 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功《爸爸爸》、方方 《风景》,王朔《顽主》等。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 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 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 化和必然结果。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 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 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重 要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谌容 《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 树》。
3.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现城市和乡村的变革。蒋子 龙是改革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 “改革 文学”开启风气之作。 重要作品:
• (二)文艺论争 •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 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 • 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 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 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 舆论准备。
•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 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 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 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 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 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 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 念深刻变革的结果。也是引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 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 文学史学科”。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又以此引发了人们对 文学的历史反思,促使文学进一步脱离主流话语、向社会 的边缘位移,引发了文学观念上的变革。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何士光《乡场上》、贾平凹 《腊月· 正月》
(二)文学论争 1、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的尊严、 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于人的“异化”问 题。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 引起。需不需要现代派;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现 代派。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先 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义文 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 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 原生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 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 述方式。 《我们夫妇之间》剧照
(三)文学论争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 作家尤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 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 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王安忆、 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 (二)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 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 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 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莫言、 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 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 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 彻到文艺领域。表现为:首先对“文革”的 文化专制主义理论彻底批判,集中清算了 “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开始文艺体制 的重建。其次,文艺组织恢复工作。如:文 联、作协等。文学刊物相继复刊。如:《收 获》等,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 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如巴金《怀念萧 珊》。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 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 出创作自由的口号。
1976年4月5 聚集到天安 门广场悼念周 总理,有人创作了诗歌: 诗歌一: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就要垮掉, 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诗歌二: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称为 新时期文学。进入继十七年文学时期、文 革时期后的第三个时期。 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 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 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变的大致 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 1976年--1980年--1985年-- 1989年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 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 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 (1977年11月) 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卢新华《伤痕》、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冯 骥才《啊!》、莫应丰《将军吟》、周克芹《许茂和他 的女儿们》、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
第一个阶段: 新时期初期的文艺复苏 第二个阶段: 80年代前期的文艺争鸣与文艺思潮 第三个阶段: 80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潮
一、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 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采用匿名写作, 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 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 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 末日,成为 “伤痕文学”的发端。
现 中 国 文 联 主 席 孙 家 正 现 中 国 作 协 主 席 铁 凝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深入化和快速 化。 • (一)文学发展状况 •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出现了鲜明 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郑义《老井》、张贤 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莫言《红高粱》、刘 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功《爸爸爸》、方方 《风景》,王朔《顽主》等。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 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 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 化和必然结果。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 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 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重 要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谌容 《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 树》。
3.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现城市和乡村的变革。蒋子 龙是改革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 “改革 文学”开启风气之作。 重要作品:
• (二)文艺论争 •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 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 • 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 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 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 舆论准备。
•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 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 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 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 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 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 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 念深刻变革的结果。也是引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 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 文学史学科”。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又以此引发了人们对 文学的历史反思,促使文学进一步脱离主流话语、向社会 的边缘位移,引发了文学观念上的变革。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何士光《乡场上》、贾平凹 《腊月· 正月》
(二)文学论争 1、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的尊严、 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于人的“异化”问 题。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 引起。需不需要现代派;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现 代派。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先 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义文 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 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 原生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 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 述方式。 《我们夫妇之间》剧照
(三)文学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