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育种知识归纳总结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归纳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039b8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3.png)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归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食物需求的加剧,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育种作为现代农业的核心环节,对于提高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因此,在高三生物学的学习中,掌握育种知识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一、育种的基本原则育种是利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对植物和动物进行有目的的繁殖和选择,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在进行育种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选择优良个体:通过对某一性状有利的个体进行选择繁殖,逐步提高育种群体的整体表现。
2.基因的重新组合:通过杂交和配对,使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的组合产生新的组合,以产生更好的后代。
3.选择的动态平衡:及时调整选择原则和策略,保持选择和繁殖间的平衡,避免过分选择导致遗传性状的减少。
二、植物育种1.常用的育种方法在植物育种中,主要采用的育种方法有:(1)改良种子:通过选择种子较大、较纯的个体进行繁殖,选择性状优良的种子出售或种植。
(2)杂交育种:通过对不同种类或亲本杂交,引入新的基因型,提高植物的产量和抗性。
(3)核心家系育种:选择一个繁殖群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繁殖,逐渐提高该家系的品质和产量。
(4)近缘杂交:将不同种类或亲本中的较近缘的个体杂交,产生亲缘关系较近的后代,以获得优良特性。
2.常见的植物育种目标植物育种的目标多样,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可以制定不同的育种目标,一些常见的目标有:(1)提高产量:通过选择高产的个体进行繁殖,引入高产基因,提高作物的产量。
(2)提高抗性:通过选择抗病虫害的个体进行繁殖,培育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
(3)改善品质:通过选择质量较好的个体进行繁殖,提高作物的口感、色泽等品质特性。
(4)优化生长周期:通过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个体进行繁殖,缩短作物的生长期限,增加产量。
三、动物育种1.常用的育种方法在动物育种中,常用的育种方法包括:(1)单纯选择:根据某一性状的优劣,选择个体进行繁殖,逐渐提高该性状在整个种群中的表现。
育种方面知识点总结
![育种方面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30f0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e.png)
育种方面知识点总结一、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显性和隐性性状的遗传规律。
根据他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孟德尔遗传规律,即隐性性状在杂合子中不显现,但在后代中可能重新表达出来。
2. 隐性和显性隐性和显性是遗传学中的重要概念。
隐性性状在杂合子中不显现,只有在纯合子中才会表现出来;显性性状在杂合子和纯合子中都会表现出来。
因此,杂交可以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进行分离再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后代。
3. 遗传连锁遗传连锁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由于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而在遗传上形成某种特殊的组合。
在育种时,了解基因的连锁关系可以帮助选配优质品种,减少不利基因的组合。
4. 遗传图谱遗传图谱是用于描述基因相互作用和位点分布的图表,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遗传图谱,可以更好地进行基因定位和选择配偶。
二、育种方法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或动物,作为后代的亲本,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选择育种依靠亲本的遗传变异和选择,可以逐步聚集有利基因,剔除不利基因。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将两个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进行杂交,产生具有更优秀性状的后代。
在育种时,可以利用杂交育种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性状,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3. 同源育种同源育种是指通过自交或近交获取同源系的新品系,以改善杂种优势。
同源育种有助于固定有利性状,降低变异程度,增强抗逆力和适应性。
4.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在杂交后代中,出现比亲本更优秀的性状表现。
杂种优势可以通过杂交育种来利用,提高产量和经济作物的适应能力。
5. 群体育种群体育种是通过构建群体遗传结构,利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来进行选基和选育。
群体育种有助于充分利用遗传多样性,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
6. 组合育种组合育种是指通过选择适应环境的优良亲本,并对其进行人工配制,以产生具有高产、高抗性的新品种。
生物育种的知识点总结
![生物育种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1fbe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2.png)
生物育种的知识点总结生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繁殖具有某种有利性状的个体,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遗传特性。
通过引入不同的基因,控制杂种的组合,以及更好的照顾植物和动物,我们可以改善作物产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增加家畜的产量,改善抗病能力等。
生物育种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和传统的方法来进行,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生物育种的知识点。
1. 遗传遗传是生物育种的基础。
遗传是生物通过繁殖将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这种传递是通过基因的方式进行的。
基因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单位。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基因的功能和结构来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通过选择有利的基因组合来改良生物的遗传特性。
2.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后代比纯种更强壮、更有生存力的现象。
杂种优势常常被用来提高作物产量和抗病能力。
通过选取不同的基因型进行杂交,可以使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性状,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两个不同的基因组,可以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3.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一种改良生物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细胞内来改变其遗传特性。
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增加动物的生长速度,改善植物的营养价值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因工程已经成为生物育种的一个重要方法。
4. 选择选择是生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对大量的个体进行观察和测试,选择出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然后将它们进行繁殖,来改良种群的遗传特性。
选择可以是自然选择也可以是人工选择。
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其目的都是通过选择有利性状的个体,来改良种群的遗传特性。
5.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生物育种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土壤、水质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的环境和种植方式,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6. 转基因转基因是一种对作物进行基因改良的方法。
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细胞内,来改变其遗传特性。
转基因作物可以具有更好的抗病能力,更高的产量,更好的营养价值等。
但是,转基因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包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
生物育种技术知识点总结
![生物育种技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b301d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3.png)
生物育种技术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生物育种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育种方法改良植物和动物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通过人工选择、杂交配制、基因工程等手段,以达到改善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性状、抗逆性、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二、生物育种的种类1. 传统育种:包括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传统育种方法,主要借助于自然界中自身遗传变异和杂交变异产生的新种质。
2. 分子育种: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选择和改良植物和动物遗传的目标性状。
3. 细胞工程育种:采用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直接调整生物体细胞和基因的组合。
三、生物育种技术知识点1.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不同亲本的组合相结合,从而利用它们的互补优势和杂种优势,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遗传性状。
杂交育种主要包括选择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和选择后代等步骤。
杂交育种有利于提高生物的抗逆性、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等性状。
例如,将两个高产的水稻品种杂交可能产生杂种优势,使产量比亲本高出30%以上。
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通过创造和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特性。
基因工程主要包括了基因克隆、基因转移和转基因等技术。
基因工程可以使植物和动物具有抗病、耐旱、耐盐、抗虫能力等特性。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插入一定的基因到植物体内,可使植物对特定害虫具有抗性,能够减少农业投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3. 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利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含有适当营养盐的培养基上生长和分化的过程。
组织培养主要包括了植物愈伤组织培养、芽切培养和离体受精等技术。
组织培养可用于植物的无性繁殖、解决生物体某些特殊性状的难以遗传和纯合分离、缩短育种周期和提高育种效率等方面。
例如,将优良植株的组织培养成愈伤组织,并进行诱导增殖和再生,可以快速繁殖大批量无病害的优良植株。
克隆育种是指利用植物和动物体细胞的无性繁殖性质,直接产生与母本完全一样的后代。
主要包括植物的愈伤组织培养、组织培养再生和移植、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
动物育种知识点总结
![动物育种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0d06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3.png)
动物育种知识点总结动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繁殖的方式,以改良动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提高动物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的目的。
动物育种是动物遗传改良的基础,它在提高产量和品质、优化品种结构、改进遗传性状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动物育种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包括遗传原理、繁殖技术、遗传改良方法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动物育种知识点。
一、遗传基础知识1.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主要包括DNA和RNA。
它们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的关键物质,能够通过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生物的性状。
2. 基因: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性状。
在动物育种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繁殖来控制基因的分布和频率,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同一物种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在动物育种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交配来利用遗传变异,以实现遗传改良。
4.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动物育种中最基本的遗传规律,它包括隐性遗传、显性遗传、分离定律等。
了解这些规律对于选择优良遗传性状的动物是非常重要的。
5. 遗传效应:遗传效应是指基因对个体性状的影响程度。
在动物育种中,我们要根据不同遗传效应来选择优良品种。
二、繁殖技术知识1.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一种通过人为干预实现动物繁殖的技术,它可以提高种畜资源的利用率,保持种畜品质等。
在动物育种中,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2. 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是一种通过在不同个体之间移植胚胎来实现繁殖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高质量个体。
在动物育种中,利用胚胎移植可以加速品种的改良。
3. 优生优育:优生优育是指通过营养、管理等措施,促进种畜生长发育,提高生殖力和抗病能力的技术。
在动物育种中,优生优育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品种的遗传表现力。
4.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生物基因进行精确修改来实现遗传改良的技术,它可以精确地改造动物的遗传结构。
在动物育种中,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育种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5ea92c172ded630a1cb665.png)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生物育种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据不同的育种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这实际就是要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和环境所共同控制的。
但是环境所改变的表现型是不能遗传的,所以要想得到新品种就必须想办法改变生物的基因。
改变生物的基因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方法。
因而生物育种可以依据这不同的原理划分为三类。
一、基因突变的育种方法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自然界中的抗病、抗虫等性状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基因突变。
但在自然突变中,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大多数都是有害的。
为了能获得人们想要的性状,就要想办法提高突变的频率。
可以用射线照射等方法提高突变频率,这样的育种方法叫做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可以得到从来没有的性状,因而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性状。
但是突变是不定向的,并且大多数是有害的,所以为了得到人们想要的个体,就必须大量处理样本。
诱变育种中最常见的就是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太空育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通过太空育种,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突变类型和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例如,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获得了植株高、分孽力强、穗型大籽粒饱满和生育期短的性状变异。
太空椒的果实比在陆地上培育的果实要大得多,口味、重量和外形也发生了变化。
二、基因重组的育种方法1.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指遗传性状不同的种、类型或品种间进行有性杂交产生杂种,继而对杂种加以选择培育,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可以得到杂合子,然后利用杂合子的杂种优势来获得高产、生存力强等性状。
但由于杂种个体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不能通过自交来持续获得此性状。
根据杂种优势的原理,通过育种手段的改进和创新,可以使农(畜)产品获得显著增长。
必修二育种知识整理
![必修二育种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04641e52d380eb62946d7f.png)
⎫−−−−→−−−→⎬⎭物理或化学筛选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多种类型所需类型微生物育种方法一、概述1. 杂交育种:基因重组2. 诱变育种:基因突变3. 基因工程:基因重组4. 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5. 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二、杂交育种1. 一般步骤:杂交—自交—选优—自交2. 如DDTT ×ddtt=ddTT (矮杆抗病),需要选取矮杆抗病的种子,连续自交,使其纯合,就是所求的种子。
种子上的性状需要三年,植株上性状需要四年。
3. 优点:方法简便,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个体。
4. 缺点:只能利用原有基因重组,不能创造新基因。
5. 实例:中国荷斯坦牛三、诱变育种1. 过程:2. 优点:提高突变频率,短时间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3. 缺点:突变是不定向的4. 实例:黑农5号、青霉菌的选育四、基因工程1. 人工条件 定向的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DNA 分子水平)2. 操作步骤:① 提取目的基因② 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③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3. 工具① 剪刀——限制酶,存在于微生物中,切割DNA 分子,切割3,5磷酸二酯键,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且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 分子② 针线——DNA 连接酶(无专一性)(连接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 骨架上的缺口)③ 运载体—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4. 优点:5. 实例:抗虫棉、疫苗及药物干扰素、胰岛素、白细胞介素、凝血因子子、转基因食品五、单倍体育种① 存在:自然中卵细胞——个体,人工,花药离体培养② 过程:−−−−→−−−−→花药离体秋水仙素二倍体单倍体二倍体 ③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④ 实例:六、多倍体育种① 存在:自然,体细胞有丝分裂时温度骤变或生物内部因素,破坏了纺锤体,染色体加倍;人工,用秋水仙素(植物碱,不是植物激素)来抑制纺锤体形成。
② 实例:大个草莓、三倍体无籽西瓜七、-。
高中生物育种方式总结
![高中生物育种方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edf6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f.png)
高中生物育种方式总结引言生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培育优良的品种或特性,进一步改良和提高农作物、家禽、畜牧等生物的生产性能和品质。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生物育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高中生物育种的常见方法和技术。
一、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生物育种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种群中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作为父本或母本,进行繁殖和后代选择,从而使性状逐代稳定和改良。
常见的选择育种方法包括:1. 单性状选择单性状选择是针对单个性状进行选择的方法。
例如,在玉米育种中,我们可以选择具有较高产量的父本和母本进行交配,以获得更高产量的玉米品种。
2. 复合性状选择复合性状选择是针对多个性状进行选择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综合考虑多个性状的表现,以选择出全面优良的个体。
例如,在蔬菜育种中,我们要综合考虑叶片形状、颜色、病虫害抗性等多个性状进行选择。
3. 亲本选择亲本选择是在育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父本和母本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亲本对于后代的品质和性状的改良非常重要。
在选择亲本时,我们应该考虑其基因型和性状表现,并进行合理的配组。
二、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是通过人工选配不同的亲本进行杂交,利用亲本间的互补效应,获得优良的杂种。
常见的杂交育种方法包括:1. 自交系选育自交系选育是一种产生纯系的杂种亲本的方法。
通过对杂种进行几代的自交以及筛选,可以获得纯系的亲本。
自交系亲本具有产量稳定、性状纯正、适应性强等优点。
2. 两系杂交与三系杂交两系杂交和三系杂交是利用两个或三个亲本进行杂交,通过杂种优势的表现获得高产和抗病性等优良性状。
两系杂交是常见的玉米杂交育种方法,而三系杂交则常用于水稻杂交育种。
3. 同源亲本杂交同源亲本杂交是指选择在基因型上相似但性状上有差异的亲本进行杂交。
通过同源亲本杂交,可以发现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而加速育种进程。
三、基因工程育种法基因工程育种法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育种方法,它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直接调整和改变生物的基因组,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或剪接调整内源基因,获得目标性状的改良品种。
育种与进化知识点总结高中
![育种与进化知识点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1c9598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2.png)
育种与进化知识点总结高中一、育种1.育种的定义育种是利用遗传学原理和育种方法改良植物和畜禽种质,培育新品种,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食品、经济作物、畜禽产品等需求,提高生物的产量和品质。
2.育种的目标(1)提高产量: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质资源,培育高产的新品种。
(2)改良品质:通过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手段,改善农作物的口感、外观、风味等品质特性。
(3)抗逆性提高:培育对病虫害、干旱、盐碱等逆境环境具有抗性的新品种。
3.育种的方法(1)杂交育种:通过选择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优势培育出高产、高质、高抗的新品种。
(2)选择育种:通过长期重复选择,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培育出新品种。
(3)基因工程:通过对植物基因的转化,实现对特定性状的精准改良,例如抗病、增产、改质等。
4.育种的意义育种是农业生产稳定持续的基础,通过育种,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此外,育种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育种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育种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的育种趋势将更加注重精准遗传改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推广优质种质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进化1.进化的概念进化是生物种群在长期的环境选择和遗传变异的作用下,逐渐发生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2.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以《物种起源》为代表的著作系统阐述了进化的理论基础。
他提出了天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的理论,解释了进化的原因和原理,为后世的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3.进化的证据(1)化石记录:在地球上的各个时期留下的化石记录,可以反映生物的演化历史,揭示生物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生物地理学: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群落具有不同的特征,反映了环境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3)生物生理学:比较不同种群的生理功能和适应环境的特点,可以揭示生物的适应性进化过程。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育种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408dea5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5.png)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育种育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和培育优良的遗传特性,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质量和产量。
下面将从育种的基本原理、育种方法以及育种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育种的基本原理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遗传的原则,通过选择和杂交培育,选取具有有益性状的优良个体,使其后代具有亲本中优秀的遗传特性。
1. 孟德尔遗传定律育种的基础是孟德尔遗传定律,即一对互补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
根据这个定律,个体的遗传特性由父母的基因组组合决定,父母每一对基因中只有一个基因会传递给子代。
2. 基因的变异与突变育种中,基因的变异和突变也是非常重要的。
基因的变异指的是基因组中的某个基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个体的性状。
而突变是指基因组中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然的、不可预测的变化,可能导致新的性状的出现。
二、育种方法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通过选择具有优秀性状的个体,逐代进行交配繁殖,使有利性状逐渐在种群中固定下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自交繁殖的作物,如小麦、大豆等。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亲本的有利性状通过人工授粉进行杂交,产生F1代,再通过适当选择和控制,最终获得优良的杂交品种。
这种方法适用于自交不纯的作物,如玉米、水稻等。
3. 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物种中,以期改变其性状。
这种方法在现代育种中越来越重要,可以大大加快育种进程和改进物种的性状。
三、育种的意义育种对于提高农作物和家畜品质、增加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品质和产量通过育种,可以选择和培育出更抗病虫害、更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品种。
同时,还可以改善农作物和家畜的品质,提高其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2. 适应气候和环境变化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加剧,育种可以培育出更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的品种,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3.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育种可以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益。
高中生物基因育种知识点
![高中生物基因育种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215f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8.png)
高中生物基因育种知识点基因育种是现代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利用基因技术来改良作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遗传特性,以提高产量、抗病性、适应性等。
以下是高中生物中关于基因育种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存在于DNA分子上,控制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2. 基因的组成:基因由四种核苷酸(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组成,这些核苷酸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基因的编码序列。
3. 基因表达: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
4. 基因突变:基因序列的改变称为突变,突变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人为诱导的。
突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5. 基因重组:通过自然或人为的方式,将不同来源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遗传组合。
6. 基因工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直接操作,包括基因的剪切、拼接、插入等。
7. 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中,使其表达并赋予生物体新的性状或功能。
8.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可以精确地在基因组中添加、删除或替换特定的DNA序列。
9. 基因育种的应用:- 作物改良:提高作物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抗逆境能力等。
- 动物改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肉质、增强抗病性等。
- 医学应用:通过基因治疗技术治疗遗传性疾病。
10. 基因育种的伦理问题:基因育种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如基因隐私、基因歧视等。
11. 基因育种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包括对环境的影响、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等。
12. 基因育种的法规和标准:各国对基因育种有不同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技术的安全和合理应用。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对基因育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理解其在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中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点总结框架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点总结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f35bf5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b.png)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点总结框架一、育种基础知识1. 遗传与变异- 遗传的定义和遗传物质- 基因的概念和基因型- 变异的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2. 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 遗传的多因子控制和多基因遗传- 遗传连锁与基因定位3. 育种目标与策略- 育种目标的确定:产量、品质、抗性等- 育种策略的选择: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突变育种等二、传统育种方法1. 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的原理和步骤-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选择2.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亲本选择与杂交方式- F1、F2代及其应用- 回交育种和自交育种3. 突变育种- 突变的诱发和利用- 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三、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分子标记的概念和分类- 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 标记辅助选择(MAS)的实施2. 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转基因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3.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系统的工作原理- 基因编辑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 -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四、育种实例分析1. 抗病育种案例- 抗病基因的发掘和利用- 抗病品种的培育过程2. 抗逆境育种案例- 抗旱、耐盐、耐寒等性状的育种 - 逆境响应基因的研究和应用3. 品质改良育种案例- 营养成分的提高和调控- 果实品质性状的改良五、育种的社会责任与伦理考量1. 育种与生态环境- 育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育种2. 育种与人类健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功能性作物的开发与利用3. 育种技术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与生物伦理- 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六、未来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1. 系统生物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系统生物学的概念和方法- 系统生物学对育种策略的影响2. 合成生物学与定制育种- 合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定制育种的概念和实践3. 育种技术的整合与创新- 多技术融合的育种模式- 精准育种与智能化育种系统结语通过以上对高中生物育种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育种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原理的支持,还需要考虑社会、伦理和法律等多方面的因素。
育种方面的知识点总结
![育种方面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84e0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c.png)
育种方面的知识点总结一、育种的原理1. 遗传变异育种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或动物的遗传变异来培育具有特定性状的新品种。
遗传变异是指同一物种内个体间存在的遗传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不同个体的性状和表现型。
育种者可以利用这些遗传变异来选择和培育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品种。
2. 遗传基础在育种过程中,育种者需要了解目标植物或动物的遗传基础,即其遗传特性和基因组成。
通过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育种者可以深入了解目标物种的遗传背景,为育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3. 遗传改良育种的目标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作物或动物的适应性、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遗传改良可以通过杂交育种、基因编辑、转基因等不同方式来实现。
育种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育种目标和目标物种的遗传特性,选择适当的遗传改良方法。
二、育种的方法和技术1.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育种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交配不同亲本,利用其优良性状的互补效应,培育出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
杂交育种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产量和品质,并且可以培育出对特定病虫害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
2.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育种方法,通过利用CRISPR/Cas9等工具精确编辑目标基因,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地改良作物或动物的遗传性状。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对目标基因的精准修复、删减或插入,使得育种者能够快速培育出具有特定性状的新品种。
3.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利用外源基因将目标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进行调整和改良,以实现对目标性状的改良。
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抗病性、产量和品质,并且可以为动物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进行改良。
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一种结合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育种方法,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筛选和标记,以快速高效地实现对目标性状的改良。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并且可以避免人为选择带来的副作用。
5. 高通量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的DNA测序技术,可以帮助育种者对作物或动物的遗传组成进行全面深入地解析,为育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a946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2.png)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育种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三生物课程中的育种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一、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育种的核心概念是选择。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是两种选择方式。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适应性状的选择,适应性强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
而人工选择是指根据人的需要,通过有目的地选择优良个体进行繁殖,逐步培育出所需要的品种。
二、杂交育种和纯合育种育种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和纯合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通过配种不同种或不同品种的个体,获得具有各自优良性状的后代。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杂种优势,使后代具有更好的品质和产量。
纯合育种则是指通过选择和繁殖同一品系的个体,使其有良好的性状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选择性繁殖和圈养计划选择性繁殖是指根据个体的性状选择繁殖对象,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在选择繁殖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具有某种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逐步提高所需要的性状频率。
而圈养计划则是指为了保持种群遗传多样性,避免近亲交配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制定合理的圈养规划和选配方案。
四、基因突变和隐性基因育种过程中,基因的突变是重要的遗传变异方式之一。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改变,导致个体在性状上出现明显差异。
突变可以分为有害突变、无害突变和有利突变。
有利突变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有益的遗传材料。
另外,有些性状受到隐性基因的控制,必须通过基因型配对才能表现出来。
在选择繁殖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隐性基因进行检测,以确保所需要的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五、杂种优势和群体选择育种工作中,常常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植物或动物的性状。
杂种优势是指由于配子来自不同的种群,可以使后代在某些性状方面显著超过父母代的优良特性。
杂种优势的体现主要有增产效应、生长优势和适应性优势。
除此之外,群体选择也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
群体选择是指根据群体性状对个体进行选择,以提高品种整体性状的方法。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育种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育种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dbcfee998fcc22bcd10df8.png)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育种知识归纳总结四川平昌县驷马中学 杨阳近几年来,在高考生物试题中经常出现育种方面的问题,为帮助同学们理解,现归纳如下.一、含义:生物育种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据不同的育种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包括两种情况:1.从不良性状中把所需要的优良性状(相对性状)分离出来或把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来。
如利用基因分离的原理从高秆小麦中分离出能抗倒伏的矮秆小麦品种;通过基因的自由组合,把小麦中高秆抗锈病和矮秆不抗锈病两种性状进行重新组合获得矮秆抗病的小麦优良品种。
2.创造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新品种。
如利用人工诱变育种技术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创造能分泌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种。
二、育种方法:(一)根据“变异的来源”原理进行育种1.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3)举例:已知小麦的高秆(D )对矮秆(d )为显性,抗锈病(R )对易染锈病(r )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
要求使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操作方法:(参见右面图解) ①让纯种的高秆抗锈病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得F 1 ; ②让F 1自交得F 2 ; ③选F 2中矮秆抗锈病小麦自交得F 3; ④留F 3中未出现性状分离的矮秆抗病个体,对于F 3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再重复③④步骤 (4)特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不断择优汰劣才能选育出需要的类型。
(5)说明:①该方法常用于:a .同一物种不同品种的个体间,如上例;b .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物种个体间(为了使后代可育,应做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的个体即是异源多倍体),如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萝卜和甘蓝杂交。
②若该生物靠有性生殖繁殖后代,则必须选育出优良性状的纯种,以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若该生物靠无性生殖产生后代,那么只要得到该优良性状就可以了,纯种、杂种并不影响后代性状的表达。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9ddfc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67.png)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一、育种方法1、诱变育种法2、杂交育种法3、多倍体育种法二、农作物常用的育种方法1、杂交育种(也称为远缘杂交育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不同性状的品种的杂交。
) 2、诱变育种法生产上运用较多的杂交种类有:玉米与高粱间的杂交种—“丹玉13”;小麦与大豆间的杂交种—“豫农20”等。
3、多倍体育种法在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基础上经多次杂交,使其后代在遗传组成上能更好地符合人们需要。
多倍体育种就是利用花药培养技术或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第一代具有二倍体植株特性的单倍体,并用花药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再进行自交或测交获得纯系植株。
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植物称为多倍体植物。
如三倍体西瓜、四倍体小黑麦等。
2、诱变育种法就是把优良植株的花粉或花药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处理,促使其发生遗传效应,再经多代加倍选择而获得稳定的新类型植株。
诱变育种能提供大量的杂交材料,育种工作者可根据要求设计合适的处理步骤,获得需要的突变类型。
诱变育种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活的特点,尤其是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诱变育种的局限性很大,诱变剂的安全性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此外诱变育种过程中操作繁杂,需要设备条件好的实验室才能实施。
3、多倍体育种法就是利用花药培养技术或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第一代具有二倍体植株特性的单倍体,并用花药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再进行自交或测交获得纯系植株。
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植物称为多倍体植物。
如三倍体西瓜、四倍体小黑麦等。
一般认为,凡是两个亲本的核相异,并且所得到的植株为三倍体植株。
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也比较高,适宜规模化发展种植。
三、杂交育种1、自由授粉杂交育种法当两个自花授粉的植物或一个为雄性一个为雌性时,可采用自由授粉杂交育种法。
这种方法有利于多品种混合种植。
2、测交杂交育种法若两个亲本的核相异,所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植株,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单倍体的单体核和配子,则称为测交杂交。
测交时只要收集一定数量的优良品种的种子,然后在温室或大田播种,看那些品种自交后代产生的种子最多,则表明该品种所产生的种子中,具有优良特性的单体核最多。
高一生物育种知识点笔记
![高一生物育种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3ba5b5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7.png)
高一生物育种知识点笔记育种是指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特定的生物个体,改良和繁殖后代,以获取人们希望得到的有益性状或品种的方法。
以高中生物课程为基础,以下是一些高一生物育种的基本知识点笔记。
一、育种的目的和意义育种的目的在于改良植物和动物品种,使其具备更好的经济性状和适应性,增强其产量、抗逆性、病虫害抗性等。
通过育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产品的品种,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育种还可以改良畜禽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养殖业的效益。
二、育种的基本原则1. 遗传性原则:育种的改良效果必须有遗传基础。
2. 突变性原则:选择具有好的性状的基因突变体进行繁殖,以获取更优良的品种。
3. 杂交性原则:通过杂交繁殖,将两个不同的优良特性基因组合到一个个体中,使其后代具备更好的性状。
4. 稳定性原则:通过连续选择和繁殖,将所需的性状稳定地保持和遗传给后代。
三、植物育种方法1. 选择育种:选择种植群体中具有所需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步聚集有益特性基因,达到改良的目的。
2. 杂交育种:选出具有不同有益特性的亲本进行杂交,通过基因的重新组合,得到比亲本性状更好的杂种。
3. 突变育种:利用诱变剂或自然突变体,引发种植物某个性状的突变,筛选并利用这些突变体进行繁殖。
4. 基因工程育种:采用分子技术手段,直接修改或引入特定基因,实现对植物性状的调整和改良。
四、动物育种方法1. 选配育种:通过选择父本和母本进行繁殖,逐渐聚集优良基因,改良品种。
可根据目的进行产肉、产蛋、产奶等选配。
2. 杂交育种:选取具备不同有益特性的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利用基因的重组获得更优良的离杂种。
3.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手段将优质的精子注入雌性个体体内,增加育种效果,提高优质品种的繁殖率。
4. 基因编辑育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精确改变动物基因组中特定基因,以达到改良性状的目的。
五、育种的挑战与前景育种虽然可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性状,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高一生物必修二育种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二育种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cdcf2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b.png)
高一生物必修二育种知识点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配对有利基因型的个体,以获得更好的品种。
在遗传学中,有关育种的知识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变异和基因多样性遗传变异是指个体之间存在基因型和表型上的差异。
基因多样性是生物种群内基因频率的变化程度。
这两个概念是育种的基础,因为只有在一定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多样性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选择和培育。
遗传变异和基因多样性会受到自然选择、人工选择以及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
2. 遗传的规律和方法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和分离分独立定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主要研究基因在个体间的传递,包括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染色体遗传规律关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以及染色体的性状遗传;分离分独立定律描述了两对基因的组合在子代中的分离和重新组合。
育种方法主要有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等。
人工选择是通过人为干预,选择有利的表型进行繁殖;杂交育种则是通过选择某些性状优良的个体进行杂交,获得优良的后代;基因工程是利用基因技术对特定基因进行操作,实现人为调控。
3. 遗传改良和育种实践遗传改良是指通过选择和培育优良的基因型,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产量和品质。
育种实践中常见的方法有纯系培育、杂交育种、频率选择和累积选择等。
纯系培育是通过自交或回交获得纯合系,使某个性状稳定遗传;杂交育种则是通过优势杂种的组合获得高产或其他优良性状;频率选择和累积选择是利用选择的强度和选择指标,逐渐改良种群的基因型。
4. 物种保护和遗传资源利用物种保护是为了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目标,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物种灭绝和栖息地破坏。
遗传资源是指保存在种子库、基因库或生物样本库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的遗传材料。
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为育种提供更多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多样性。
总结:高一生物必修二的育种知识点涉及遗传变异和基因多样性、遗传的规律和方法、遗传改良和育种实践,以及物种保护和遗传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育种知识归纳总结四川平昌县驷马中学 杨阳近几年来,在高考生物试题中经常出现育种方面的问题,为帮助同学们理解,现归纳如下.一、含义:生物育种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据不同的育种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包括两种情况:1.从不良性状中把所需要的优良性状(相对性状)分离出来或把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来。
如利用基因分离的原理从高秆小麦中分离出能抗倒伏的矮秆小麦品种;通过基因的自由组合,把小麦中高秆抗锈病和矮秆不抗锈病两种性状进行重新组合获得矮秆抗病的小麦优良品种。
2.创造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新品种。
如利用人工诱变育种技术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创造能分泌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种。
二、育种方法:(一)根据“变异的来源”原理进行育种1.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3)举例:已知小麦的高秆(D )对矮秆(d )为显性,抗锈病(R )对易染锈病(r )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
要求使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操作方法:(参见右面图解) ①让纯种的高秆抗锈病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得F 1 ; ②让F 1自交得F 2 ; ③选F 2中矮秆抗锈病小麦自交得F 3; ④留F 3中未出现性状分离的矮秆抗病个体,对于F 3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再重复③④步骤 (4)特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不断择优汰劣才能选育出需要的类型。
(5)说明:①该方法常用于:a .同一物种不同品种的个体间,如上例;b .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物种个体间(为了使后代可育,应做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的个体即是异源多倍体),如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萝卜和甘蓝杂交。
②若该生物靠有性生殖繁殖后代,则必须选育出优良性状的纯种,以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若该生物靠无性生殖产生后代,那么只要得到该优良性状就可以了,纯种、杂种并不影响后代性状的表达。
2.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 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
(3)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4)特点:提高了突变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但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因此该种育种方法具有盲目性。
(5)说明:该种方法常用于微生物育种、农作物诱变育种等3.单倍体育种P DDRR × ddrr ↓ F 1 DdRr ↓自交 F 2F 3 离个体(纯合子)个体(杂合子)(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举例:已知小麦的高秆(D )对矮秆(d )为显性,抗锈病(R )对易染锈病(r )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
要求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操作方法:(参见下面图解)①让纯种的高秆抗锈病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得F 1 ;②取F 1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③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选取具有矮秆抗病性状的个体即为所需类型。
(4)特点:由于得到的个体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相对于杂交育种来说,明显缩短了育种的年限。
(5)说明:①该方法一般适用于植物。
②该种育种方法有时须与杂交育种配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
4.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发育成多倍体植株。
(3)举例:①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同源多倍体的培育)过程图解:参见高二必修教材第二册第55页图解说明:a .三倍体西瓜种子种下去后,为什么要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西瓜三倍体植株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未形成正常生殖细胞,因而不能形成种子。
但在三倍体植株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的过程中,将自身的色氨酸转变为吲哚乙酸的酶体系分泌到西瓜三倍体植株的子房中去,引起子房合成大量的生长素;其次,二倍体西瓜花粉本身的少量生长素,在授粉后也可扩散到子房中去,这两种来源的生长素均能使子房发育成果实(三倍体无籽西瓜)。
b .如果用二倍体西瓜作母本、四倍体西瓜作父本,即进行反交,则会使珠被发育形成的种皮厚硬,从而影响无子西瓜的品质。
②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异源多倍体的培育):普通小麦是六倍体(AABBDD ),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属于小麦属;黑麦是二倍体(RR ),体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属于黑麦属。
两个不同的属的物种一般是难以杂交的,但也有极少数的普通小麦品种含有可杂交基因,能接受黑麦的花粉。
杂交后的子一代含有四个染色体组(ABDR ),不可育,必须用人工方法进行染色体加倍才能产生后代,染色体加倍后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八个染色体组(AABBDDRR ),而这些染色体来自不同属的物种,所以称它为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4)特点:该种育种方法得到的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
P DDRR × ddrr↓F 1 DdRr 花药(配子) DR Dr dR 单倍体 DR Dr dR dr纯合子 DDRR DDrr ddRR ddrr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离体培养(组织培养技术)减数分裂 杂交 选取ddRR (矮抗)即为所需类型(5)说明:①该种方法常用于植物育种;②有时须与杂交育种配合。
(二)依据“工程原理”进行育种1.利用“基因工程”育种(1)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2)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
(3)举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等(4)特点: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
(5)说明:对于微生物来说,该项技术须与发酵工程密切配合,才能获得人类所需要的产物。
原理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核移植方法用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且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方法。
操作步骤包括: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用诱导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将杂种细胞进行组织培养等。
是把一生物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生物的去核卵细胞中,再把该细胞培育成一个新的生物个体。
操作步骤包括:吸取细胞核、将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培育(可能要使用胚胎移植技术)等。
举例“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鲤鲫移核鱼,克隆动物等特点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说明该种方法须植物组织培养等技术手段的支持。
该种方法有时须胚胎移植等技术手段的支持。
(三)利用植物激素进行育种1.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2.方法: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可以发育成无子果实。
3.举例:无子番茄的培育4.特点:由于生长素所起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并不能导致植物的基因型的改变,所以该种变异类型是不遗传的。
5.说明:该种方法适用于植物。
实例:1、花生是自花传粉植物。
已知花生匍匐生长(A)对直立生长(a)为显性,荚果薄壳(B)对荚果厚壳(b)为显性。
基因型纯合、表现一致的花生才能作为品种使用。
请回答:在匍匐薄壳、直立厚壳、匍匐厚壳3个花生品种中选择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以获得基因型纯合、一致,表现为直立薄壳的植株群体。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解析:2.某作物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感病(R)对抗病(r)为显性。
Aa和Rr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今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感病纯种,人们希望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在最少的世代内培育出矮秆抗病新类型。
应该采取的步骤是:(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题考查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杂交育种的过程。
杂交育种能够有目的的把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培育出合乎要求的新品种,这样从开始杂交到选育出新品种至少要3年的时间,一般需1-2年的纯化,共需4-5年的时间才能培育出一个新品种。
答案:(1)让高秆抗病和矮秆感病的两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2)F1自交得到F2;(3)在F2群体中选出矮秆抗病的植株。
3、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
今有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两纯合体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1)F2表现型有哪几种?其比例如何?(2)如获得F2种子544粒,按理论计算,双显性纯种______粒。
双隐性纯种_____粒。
性状为粒大油多的______粒。
(3)怎样才能培育出粒大油多,又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答案:(1)粒大油少;粒大油多;粒小油少;粒小油多四种,比例为9:3:3:1(2)34;34;102(3)在F2中选出“粒大油多植株和双隐性植株杂交,如子代性状全是粒大油多,则该粒大油多植株为纯合子,可继续自交培育。
(无继续培育扣1分)(在F2中选出粒大油多植株自交,如子代无其他性状出现,可能为纯合子,继续自交培育)4、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籽的番茄,其原因是()A.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B.生长素抑制了蕃茄种子的发育C.生长素抑制番茄的受精D.生长素使子房发育快、种子发育慢解析: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作用及利用单性结实的原理培育无子果实的原理。
答案:A5、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程序如下图所示。
请看Array图后回答:(1)写出图中a、b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2)实施细胞工程a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利”面部的毛色是__________,请根据遗传学原理说明判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