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歧义句在留学生中的使用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歧义句在留学生中的使用调查
本文对现代汉语歧义句在留学生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考察了歧义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设置情况和留学生利用歧义句进行汉语交际活动的策略,得出结论,应充分重视猜测在留学生学习歧义句中的作用,使留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语境提示;最高效率地推断目标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利用语境学习歧义句的关键。
标签:歧义句语境教学方法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涉及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是在训练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交际能力,正如吕必松(2003)所说:“对外汉语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和用语言进行交际,也就是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留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留学生对汉语句式的熟练掌握程度呈现正相关,一般来说,留学生对于汉语中一些较复杂句式运用得越熟练,其汉语交际能力就越强。
歧义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特殊句式,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信息双焦点句式,可以立体地传达出一个行为过程的前因后果及说话者的心理感受,表达一种正常事件的超常结果;说话者借此希望引起交际对象对此的注意,引起对方的兴趣或进一步的探究(于晓日,2010)。由此可见,如果留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能够熟练地运用此种句式进行交际,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详尽考察了歧义句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出现情况和留学生利用语境学习歧义句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有关歧义句的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探讨,希望有助于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二、歧义句在教学中出现情况的考察
在特殊句式的教学中,歧义句是出现较晚的一种。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编写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语言技能类的《汉语教程》中,第二册(上)最早开始出现歧义句,但该教材并没有明确指出这种特殊的句式叫歧义句,也没有对其进行深入讲解,它是作为“课后注释”的语法内容之一出现的:“马马虎虎:①马虎,随便,不认真;②凑合,勉强,不好也不坏。”教材中的例子如:
麦克:你觉得我的汉语说得怎么样?
田芳:马马虎虎。
麦克:“马马虎虎”是什么意思?
田芳:就是不好也不坏。中国人一听就知道你是老外。
麦克:一看也知道我是老外呀,高鼻子,黄头发,蓝眼睛。我知道,我的发音和声调都不太好。
田芳:我们互相帮助好不好?我帮你练汉语,你帮我练英语。
麦克:好啊。不过,我的英语也马马虎虎。
田芳:什么?你不是美国人吗?
麦克:我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德国人,我十岁才到的美国。可以当你的老师吗?
田芳:马马虎虎吧。
麦克:不,不能马马虎虎,我们都要认真学习。
该书另有8处地方设有歧义句,或是由句法引起的,或是由语义的模糊引起的,这里不一一列举。至于特殊句式“把”字句和“被”字句,该系列教材是设置在第二册(下)的,要晚于歧义句的出现。
同系列的汉语教材《汉语语法教程》第四节“词的组合歧义”中也涉及到了歧义句,该教材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设置也要晚于歧义句。
与修辞歧义联系最为密切的修辞格当为双关。高级阶段留学生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修辞现象,为此,三年级《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下)中的“修辞举要”结合课文中的实例对十余种常见修辞方法做了讲解。在第七课课后的修辞举要中,对“双关”的讲解如下:
“在汉语中有这样一些句子,表面上说的是一件事,实际上还指另外一件事,句子包含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这样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就是双关。”(例子略)
由歧义句在教材中的设置来看,遵循的是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意在帮助留学生逐步接近使用歧义句进行交际的自然状态。
三、留学生利用语境学习歧义句策略的考察
据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的观察,初级班歧义句的自发运用情况是:留学生在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过程中就已经有了主动使用歧义句表达思想的倾向或要求。一次,同留学生一起吃饭(该班的学生都是零起点的留学生,在中国只学了三四个
月的汉语),一名学生突然喊肚子疼,众人忙问原因,这名学生摸着肚子,说:“老师,我饱的死掉了。”说完还很得意地望着大家。我纠正他说:“不可以这样说,你应该说‘我吃得饱死了’或‘饱死了’。”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知道这样说不对,但老师你不觉得这样说很有意思吗?我把大家都逗笑了。”有趣的是,以后每次和该班学生一起出去吃饭,都会听到有人说“我吃得死掉了。”其它诸如此类的简单歧义句也时常在初级班出现,如初级汉语班的一次课间,一名学生在解释他为什么上课迟到时说:“老师,我睡觉睡得死了。”觉得别扭,马上追问道:“老师,我这样说对吗?”老师回答:“不可以,但是可以说‘睡觉睡死了’‘睡觉睡过头了’。”该班学生此后每次迟到都答以“睡觉睡得死掉了”,而不采用“睡觉睡死了”或“睡觉睡过头了”这样正确的句式。在词汇教学中,指出词语使用的语境是很重要的,如:有一个德国学生学“泼妇”这个词时,老师告诉他“泼妇是指脾气不太好的、厉害的女人”(并没有指出这个词的贬义色彩),于是这个学生一出教室门,就喊另外一位女老师:“泼妇,你好。”
还有一位新加坡同学,一次,他一走进教室,就大声地嚷道:“不得了啦……”我们听见他的喊声,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他说:“没什么,我口渴啦。”笔者奇异于为什么一件小事他也要用“不得了”呢?打探之后了解到,原来,他是对“不得了”使用的语域环境不了解,即:一种作补语,表示程度深;另一种是表示非常严重的情况。中国人一般会用它来形容车祸、杀人、抢劫、战争等大事情。又如:
甲:刚学汉语的时候,因为不会用轻声,闹了不少笑话。
乙:你闹什么笑话了?
甲:有一次,我在街上问路,见到一位老人,我想向他问路,可又不知道怎么称呼才好。
乙:你就叫他“同志”。
甲:那多不亲热呀!我想起我们的口语课本里有一课就是问路,课文里用的称呼是“大爷”,“大小”的“大”,“爷爷奶奶”的“爷”,所以我就向老人打招呼说“大爷(dàyé)!”
乙:老人答应了?
甲:我也纳闷儿哪!怎么回事?我挺有礼貌地和他打招呼,他怎么生气了?回来我一问别人,原来这称呼有两种读音:有礼貌地称呼老人,应该叫大爷(dàye);管那种光吃饭不干活儿的叫大爷(dàyé)。你想,我追着人家一个劲儿叫大爷(dàyé),人家能不生气吗?
概括起来,留学生不能有效利用语境学习歧义句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学习习惯